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70 subscribers
462 photos
352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IG精選 #謝霆鋒 #限籍令 #楊受成 #成龍 #曾慶紅
曾經何時未爆「限籍令」、「陰陽合同」等風波,港澳台藝人以「外援部隊」方式獲邀上中央台拜年,宣揚全球華人大一統旋律。

「同祖同宗是炎黃,同根同脈是漢唐,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中國字,爹娘生養我華夏之邦,天地君親堂堂正正的中國心,香火鼎盛我華夏之邦…」

2006年央視春晚,香港藝人謝霆鋒與台灣歌手庾澄慶、中國歌手滿文軍合唱《百家姓》 ,以特殊人才身份移居澳門的武術冠軍李菲亦參與演出舞劍。

這畫面背後一個重要推手,是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

陶傑(2012)《楊受成:爭氣》243-244:
//謝霆鋒與楊受成的結緣,如千里馬遇伯樂…主要是楊受成的眼光,加上高人陳伯的指點。陳伯天目洞開,初見十二、三歲的謝霆鋒,即驚為天品,斷定此子他日必成大器…楊受成一把拉住謝賢,獲得保證:霆鋒成年,只要他願意,必由英皇獨家簽約,捧為巨星…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英皇名下的飛圖,終於宣佈,與十六歲謝霆鋒簽下歌星約…//

當年英皇與中方關係甚篤,甚至透過中方推薦,得以在北韓經濟特區興建賭場酒店。英皇旗下藝人,亦有不少北上發展機會。

陶傑(2012)《楊受成:爭氣》278:
//一九九五年,楊受成隨同中國官方的一個外經貿代表團訪問北韓平壤…這一年,北韓準備開設特區,接受國際招商…在中國外經貿部的支持和安排下,楊受成很快就與北韓政府談妥合作…正式簽署合同,開一家附有賭場的豪華酒店…在這個經濟特區,中國和俄國的高人和遊客,都可以在各自領土內參加旅行社,循本國海關通道出入…//

楊受成與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及其胞弟「中國文藝界幕後大亨」曾慶淮的相關人脈生意,到後來更令香港英皇成為北京民眾另類示威地點。

[延伸閱讀]
人民幣力量圖鑑—港澳台諸星入華拜年賬
bit.ly/3dtScUz

#王力宏 #肥媽 #庾澄慶 #滿文軍 #李菲 #謝賢 #成龍 #曾慶淮 #董平 #周永康 #薄瓜瓜 #薄熙來 #江澤民 #宋祖英 #馬雲 #馬化騰 # #陶傑 #英皇 #北韓 #香港歷史 #HongKong
#IG精選 #當年今日 #反國教九週年 #一夜消兵
2012年9月8日,立法會換屆選舉前夕,特首梁振英宣佈取消開設國教科三年死線,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科,民間反國教大聯盟凌晨宣佈結束佔領並撤出政總,十萬市民相繼離場,數百人通宵留守,要求大聯盟解釋。撤離翌晨,大聯盟各團體宣佈運動進入新一頁,要遍地開花,守住每間學校。

蘋果日報(2012年9月9日):
//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連日佔領政府總部及絕食行動,於凌晨1時許結束…民運人士王丹於其facebook專頁表示,很贊同他們做出暫時撤出的決定,指「進退之間的選擇才是最大的考驗……有時候,拳頭收回來,打出去才能更加有力。」,他又呼籲港人踴躍投票,抗衡共產黨。

不過,有部份市民不滿集會結束,通宵留守,要求大聯盟解釋結束原因,認為佔領和絕食是兩回事,絕食可以結束,佔領就應該堅持下去,又質疑大聯盟對政府妥協。大聯盟解釋,是要部署下一階段行動,加上顧及絕食人士身體情況,才決定結束,又否認與政府協商、及與立法會選舉有關…

政府深夜發聲明指,「撤科」及「撤回指引」的說法都不成立,香港是多元社會,政府或任何人士都不能制止學校推行科目;對於有人懷疑政府背後施壓,或以撥款作誘因,逼學校推行科目,屬子虛烏有,沒任何事實依據。//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昨在公民廣場宣佈,將正式申請公司註冊,在場人士即拍手歡呼支持。家長關注組發起人陳惜姿解釋,須持久監察學校推行國教科的情況,為打好這場持久戰,將聘請全職人員推動各方面的工作…未來更會走入社區,參與或舉辦公民教育活動…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為學民思潮策動的7.29遊行而組成,爭取撤銷國民教育個多月後,決定註冊成立公司,為長期作戰做準備。一如89年5月百萬人大遊行後,支聯會在同年6月註冊成為擔保有限公司,是多年來可薪火相傳、堅定支援民運的原因之一。//

[圖:《爸爸媽媽上戰場》(2013)]

#反國教 #梁振英 #王丹 #陳惜姿 #黃之鋒 #張銳輝 #黃克廉 #沈偉男 #李成康 #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 #學民思潮 #教協 #支聯會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支聯會面臨解散,核心成員接連被捕,其六四紀念館被檢走大批展品文物。那邊廂,該會籌建並已分家運作的「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網站,尚有照片記錄好些珍貴館藏。

過去支聯會憑相對地緣區隔形勢,保存不少六四文物,近年最觸目要算天安門母親張先玲捐贈兒子王楠遺物,包括他遭戒嚴部隊槍擊時所佩帶頭盔。2020年,隨國安法臨近,支聯會眾籌160多萬建網上六四館,於2021年8月4日開張。

速看博物館網站,除了珍貴文物,最難得是上載了本地聲援學運初期出版過幾期《民主潮》通訊,側面見證港人自發行動如何夭折。

據社運老兵黎則奮憶述,早在支聯會成立前,香港已有各種自發行動。一班昔日《70年代雙週刊》社運戰友,包括吳仲賢、龍景昌等人,蘊釀出版刊物在街上派發。

隨著北京頒布戒嚴令,香港民情升溫,主流民主派司徒華乘勢宣佈成立民運大台「全支聯」(後稱支聯會),後經社運人抗議,以臨時籌委形式運作。

1989年5月27日,全支聯舉辦民主歌聲獻中華,《民主潮》創刊號亦同時在當日派發,實際出資製作宣傳,是《70年代》社運人為骨幹的民主潮編委會。創刊號除了刊登吳仲賢拆局長文,更刊出好些自發活動消息,並載有最初期全支聯成員名單,左派工聯會與中共在港灰線組織學友社都榜上有名。

第二期《民主潮》,出版日是6月7日,即原定支聯會號召全港三罷遊行日派發,雖然遊行臨時被取消,但內容乃保留了支聯會大台名義呼籲全港三罷、軍隊倒轉槍頭及各國進行制裁的聲明;此外,該刊編委與新苗社分別撰文對屠殺表達義憤,立場都比大台強硬鮮明。

值得留意還有現時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長陳文鴻,當年撰文分析中共所建基礎「必會一朝盡喪」。

至於網站另外兩份《民主潮》第三第四期,分別在維園民主女神像揭幕與反對秋後算帳集會派發。印刷變成小型單張,地址改為教協旺角會址,內容主要是活動聲明及簡介支聯會組織狀況,邀市民做義工和捐款。

據《明周》2011年專題,支聯會會議記錄提及《民主潮》從第三期起歸該會編印。然而,黎則奮面書昔日貼文說《民主潮》原班人馬其實在7月2日還另出版他們的第三期分庭抗禮。

到8月27日,支聯會開始出版定期《港支聯通訊》,《立場新聞》形容通訊取代了《民主潮》角色。翻看《港支聯通訊》首三期(1989年8月至1990年1月),主要是駁斥北京連番政治指控。1989年底第二期頭版,更有長文分析指全民起義可能性極低,港人應保持經濟穩定…

全文 bit.ly/3Ca25A0
#盛世回顧 #共同富貴系列 #李嘉誠 #包玉剛 #鄭裕彤 #霍英東
[ 打造繁榮美景:港商充當先頭部隊,為中共開放省招牌 ]
1978年,李嘉誠首次獲邀訪京賀國慶。同年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在第11屆三中全會宣佈開放政策,要引入外資擺脫落後,但外間普遍對中共缺乏信心。這時包玉剛、霍英東、李嘉誠、胡應湘、鄭裕彤等港商充當先頭部隊,為中共開放政策帶來首批資金、技術和人脈,終掀起外資入華浪潮。

大公網(2015年8月28日):
//1978年…國慶典禮上,天安門城樓上出現了一個名叫李嘉誠的香港商人。他穿着一件緊身的藍色中山裝,站在一大堆同樣穿着中山裝的領導人身邊。李嘉誠當時受到了鄧小平的親自邀請來參加國慶觀禮。此後的兩次閲兵,觀禮台上的「香港身影」越來越多。//

小平與香港:情繫香江(2004年8月15日):
//鄧小平復出後,思考最多是如何令中國經濟追上世界,香港是他注目地方之一。1981年起他頻頻接觸香港工商界,跟包玉剛、霍英東、李嘉誠、安子介等會面,希望他們為四個現代化建設引入資金。

鄭裕彤(香港新世界集團主席):「常說多回來投資,中國會一直改革開放,所以經濟一定會很好。」

胡應湘(合和集團主席):「團長介紹這是胡應湘,他一見我,想一想就說,你快點做那條高速公路。」

不久,包玉剛投資建設北京兆龍飯店和寧波大學,鄧小平題寫店名和校名。霍英東投資中山溫泉和廣州白天鵝賓館、李嘉誠投資汕頭大學、胡應湘投資廣深高速公路、鄭裕彤投資中國大酒店都相繼動工,成為外商先頭部隊,最終掀起外資湧入中國浪潮。

鄧小平要引入外國先進技術設備作為發展起點。這時香港製造業轉型,特區開放政策令業界看到契機,膽大的率先上大陸投資開廠,不久引發工業大遷移。

陳永棋(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的東西越來越貴,生存不了,怎麼辦呢?只有將香港的廠搬到大陸了。很多香港企業搬到珠江三角洲是中小企業,他們由香港小企業到大陸慢慢發展成中企業,很多發展成大企業。這二十幾年來因為大陸開放,給香港人很多機會。如果沒有大陸開放,香港沒今天這麼繁榮。」//

全文 bit.ly/39nMG2M

#打造繁榮美景 #借香港兜生意 #鄧小平 #改革開放 #蛇口 #深圳特區 #包兆龍 #利銘澤 #安子介 #馮景禧 #李兆基 #郭炳湘 #郭得勝 #李福兆 #王德輝 #胡漢輝 #陳曾燾 #陳曾熹 #陳澤富 #陳德泰 #陳永棋
回顧昔日 #匯點 #李華明 棄權全面直選名場面。

1994年6月29日,彭督「新九組」擴大功能組別選民方案引火拼連場,立法局到凌晨辯論劉慧卿「民主照妖鏡」全面直選草案,親中派拉隊離場,部份人鳴鐘才回去投反對票,直選辯論變成民主派解畫大會,最惹火是李華明堅持「基本法原則」棄權。

李華明:攻擊匯點無意義,不如團結齊修憲
//匯點今日對劉慧卿議員的私人條例草案有所保留,原因包括:(1)基本法是香港將來的憲制文件…如果我們明白到一些法例顯然與基本法違背而仍要通過,倒不如集中精神全力爭取修訂基本法;(2)中英政制談判破裂,並不表示九七前我們可以任意通過與基本法不符的法例;(3)彭定康方案的民主程度並非絕對理想,但匯點認為可以接受,民主政制發展的長遠目標也不獨限於立法局全面直選,更重要的是行政長官要由直選產生…

我覺得我們是有原則地看民主的發展。民主在香港的發展並不爭於朝夕,也不是今天或這年半我們爭取到,九七後我們不理會有甚麼事發生。我覺得這樣是不負責任的…說我們轉軚,說我們投誠,而且投誠失敗了?我覺得這種指控不能接受,所以我在此順帶回應蟻聯這一小撮人的意見,我覺得這會傷害民主派本身的團結。如果他們花了這麼多精神去針對民主派,倒不如共同努力想想怎樣爭取修改基本法。主席先生,我謹此陳辭,匯點會對這個議案投棄權票。//

其他頂癮發言包括港同盟司徒華說不怕誤解是道德勇氣,自由黨笑民主派空談道德取態曖昧。

當時民主派龍頭港同盟全數支持劉慧卿草案,政團匯點全數棄權。最後劉慧卿草案以一票之差飲恨。

隨著九五選舉日近,兩黨為壯大競選實力,合併做民主黨,一度被質疑如何衷誠合作。

全文 bit.ly/3u6sqMp
#六四責任 #譚耀宗 #鄭耀棠 #曾鈺成 #程介南
六四後,北京著手整頓香港左派團體。當日李鵬總理宣佈戒嚴後,《文匯報》社論曾開天窗寫「痛心疾首」,結果社長被停職。昔日帶頭上街聲援學運的工聯會,以及曾是支聯會始創成員,後來宣佈退出的教聯會都說對中國政權感疏離。工聯會鄭耀棠說不會跟政權決裂,但會追問六四責任;教聯會程介南說白色恐怖是癥結,會選擇不同策略推動愛國民主。

新聞透視(1989年7月29日):
//歷時兩個月的學運期間,工聯會曾經帶頭上街遊行支持北京學生,教育工作者聯會亦曾發起捐款到北京救助絕食學生。到現在,這些親中團體會否在壓力之下要修改立場呢?

程介南(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長):「我認為所謂轉軚是基本立場和原則有所改變,但在我們始終堅持維護真理愛國立場來說,這個軚永遠不會轉。譬如我們對六四事件的態度、學生運動的態度,對現在政府在緝捕知識份子高壓政策,我們態度始終不變。但具體對這政權的態度,我相信是改變了,不是一般人所謂靠攏,我認為相反,我們是疏離了。」

鄭耀棠(香港工會聯合會理事長):「當然我承認在六四後疏離感是大了,但我本身立場很清楚,我沒有和現政權公開宣佈決裂或者劃清界線,我的問題是,它一定對六四有交代,向人民負責。」

這兩個團體都表示,他們是經過幾年摸索,找出參與香港和中國事務的立場和路線,這些立場到現在都不會改變。

程介南:「其實草簽聯合聲明以來,我們在實踐中摸索了一個基本路線,就是立足香港、香港本位,同時支持中國開放改革四個現代化。六四事件後,我們仍會堅持立足香港、香港本位,不過政制民主化步伐我們主張加快,人權、法治的保障我們會更提倡,跟中國政權的關係就可能發生變化。特別是六四事件我有幾個結:學生運動的性質、六四事件責任的追究以及現在繼續實施白色恐怖高壓手段…」

鄭耀棠:「在1980年代初期,工聯會為將香港事務和中國事務訂了基本方針。對香港事務基本方針是爭取民主、保障民生;對中國事務方面,我們支持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中國走上民主法制道路,盡早實現四個現代化。六四之後,這方針沒有改變…」//

回顧六四後不久,左派人士鄭耀棠、譚耀宗、曾鈺成、程介南、陳茂波、梁振英等曾聯署要求立即停止搜捕不同政見人士,又分別在不同渠道譴責當權者進行血腥鎮壓…

全文 bit.ly/3lXFosl
#當年今日 #催淚彈 #撤離 #自發佔領 #遍地開花 #始料不及
戴耀廷:「佔領中環,正式啟動!」

-------------------------
蘋果日報(2014年9月28日):
//今天凌晨1時38分,集會人數仍不斷增加。佔中倡議人戴耀廷上台宣佈佔中正式開始,以佔領政總為起點,全民「一齊開啟新嘅時代」,並提出兩點訴求,即人大常委撤回落閘決議,特首梁振英重啟政改…

另一倡議人陳健民重申,必須持守非暴力原則,被警察抬走時放鬆身體、打不還手,「全世界好多眼睛睇住我哋,打贏呢場戰爭唔係靠拳頭,係靠香港人嘅良知」…//

//前晚學界將抗爭行動升級,學生「重奪」公民廣場後,社運界、佔中內部都有聲音要求三子盡快提早啟動佔中…但佔中三子一度反對,認為應按原定的日子,即在10月1日進行。據了解,三子曾提出一些理由去堅持,包括物資仍未準備好…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子一直認為佔中…若得到本港的中產、中年、中間派支持,其對社會的震撼力,及對政府的影響,將大大加強…//

-------------------------
蘋果日報(2014年9月29日):
//佔中行動在昨日凌晨宣佈「開席」,佔領中環行動正式展開,隨即惹來爭議,被部份人指為「騎劫」原屬學聯及學民思潮的集會…有在場學生更直接與戴耀廷對質…其時長毛梁國雄在政總外的迴旋處發表演講…向市民下跪,「如果今日你哋唔留喺度,就等如向當權者下跪」。//

//…晚上近11時,學聯表示收到消息指警方向示威者開槍,因此呼籲群眾考慮撤離…//

//中大校長沈祖堯昨日在晚上約7時許,即警方施放催淚彈段約一小時,在個人facebook留言“my friends, my students, my children...in my tears I beg you...LEAVE NOW!”(我的朋友、學生、孩子…我流淚求你們…立即離開)。沈祖堯昨晚透過大學公關發放公開信…呼籲學生撤離現場;並希望執法人員冷靜克制,以對話解決問題…//

-------------------------
蘋果日報(2014年9月30日):
//和平佔中團隊過去一年多為佔中制訂策略,又舉行多場演練,但最終由一班素未謀面、未經訓練的市民,於一晚之內就佔領了金鐘、銅鑼灣和旺角3大商業區,令警方和佔中成員都始料不及…//
#當年今日 #鄧小平 #清一色不好 #罵共產黨都可治港 #中共最守信
1984年聯合聲明草簽後,趙紫陽總理會見香港政界,重申香港穩定繁榮符合中國利益,談判成果必認真執行;最高領導鄧小平說清一色不好,強調中共最守信,只要顧全民族大局愛國愛港,罵共產黨都可治港,北京亦不會派人來。類似論調,一度被視為忠誠反對派參政入場券。

1984年10月4日《大公報》摘要報道鄧小平向港澳國慶觀禮團所說的話:
//這次有這麼多人回來觀禮,可見香港有希望。你們之中各行各業都有,還有各種不同政治觀點的人都來了。清一色不好。各行各業各界各種政治觀點的人,都贊成中國收回香港,贊成中英聯合聲明…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就是在動亂時、「文革」時,在國際上講話都是算數的…治港的人由港人推選,經過中央委任,不是由北京派人去,選擇治港的人更多的應該是能夠持平的人…也要有右派,罵罵共產黨也可以容許,共產黨是罵不倒的…香港人要團結起來,選擇好的人材來管理香港…國慶遊行那天我們喊「民族大團結萬歲」,那就是包括各種人,包括罵共產黨的人,香港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維持安定繁榮。//

1993年出版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亦有編輯收錄當日鄧小平講辭:
//我們在協議中說五十年不變,就是五十年不變…再說變也並不都是壞事,有的變是好事…中國收回香港不就是一種變嗎?所以不要籠統地說怕變。如果有什麼要變,一定是變得更好…香港人是會歡迎的,香港人自己會要求變,這是確定無疑的…

在過渡時期後半段的六七年內,要由各行各業推薦一批年輕能幹的人參與香港政府的管理,甚至包括金融方面…以便於管理一九九七年以後的香港。參與者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愛國者,也就是愛祖國、愛香港的人…由香港人推選出來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選擇這種人,左翼的當然要有,儘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些中間的人。這樣,各方面人的心情會舒暢一些。處理這些問題,中央政府從大處著眼,不會拘泥於小節…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場上,維護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麼政治觀點,包括罵共產黨的人,都要大團結。//

全文 bit.ly/3ipLukd

延伸閱讀:鄧小平其實講過乜?
bit.ly/3l0ltti

圖:無綫新聞香港大事回顧
#雙城三圈史前史 #融合管理 #共同富貴系列
[ 港商進軍蛇口開荒,高檔貨變平貨生產 ]
當年改革開放,港商率先殺入雙城三圈前身蛇口開廠,為適應員工效率與產品質素下降問題,有高檔遊艇廠改行平貨路線;也有廠家設立繁複制度辭退懶散工人,但類似「成功例子」僅屬少數。

鏗鏘集 蛇口(1986年11月29日):
//以前蛇口一片黃土,1979年1月尾國務院批准招商局開發和管理蛇口,建立以出口為主的工業區,比其他幾個經濟特區更早。自此,這十平公里上一間間工廠建立起來。

今天蛇口有一萬工人,112個企業,七成是中外合資,總投資額26億港元。一直以來,外商投資中國不斷增加,但今年上半年出現首次下降,下跌兩成,蛇口當然不例外。

陳金星(蛇口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原因很多方面,國家出口有剩,其實是外匯管理,外資投資信心有影響。」

究竟在中國投資是否一定焦頭爛額?這裡較成功廠商光輝遊艇廠以及開發科技公司說,成功最重要是不要期望產品內銷,中外合資雙方也不可各懷鬼胎。

光輝有八成半股份屬於香港商人,另外一成半屬於中方招商局。現在他們所有訂單都來自香港股東客戶。

香港董事梁德全說,工廠內部管理上,廠長是遊艇廠自行從外面招聘,不會傾向中港任何一方。遊艇廠現時要改善是工人質素差,所造遊艇很多時有小瑕疵,令外國客戶經常投訴。為彌補產品質量較差,遊艇廠唯有減價。

梁德全說他們進來中國設廠,是貪內地人工較香港低一半,現在由於質量差要平賣,無疑減低競爭力。

光輝遊艇廠雖算成功,但未算模範。在蛇口特區,有一段中方表揚港方讚賞的美好良緣,就是中外合資的開發科技公司。

開發科技公司生產高科技電腦磁頭,產品全部外銷。由於這廠需要科技知識,中國缺乏這方面人才,所以技術由港方提供,資金由中國提供,股份各佔一半。對於中方來說,既然要倚賴港方技術,在生產管理上自然信任港方。不過,雙方在某些問題上仍有不同觀念。

例如開除工人,港方不會姑息無效率的工人,中方則認為要教育改過,雙方妥協下,決定將員工每天生產成績登記,以記名方式在廠內公佈。

開發公司自投產10個月來共辭退20名工人與6名管理人員,由於有根有據,蛇口區勞動相關單位亦無話可說。

開發公司自今年1月生產,當時工人效率相等於香港工人30%,現在增至90%。

可惜,像開發公司這樣的模範工廠在蛇口中外合資企業中並不多。//

bit.ly/3FsETzw
#塌棚慘劇 #華營建築 # 資本換血
比華利山塌棚慘劇,承建商華營建築被指接連有致命意外前科,真實情況待揭,但其發展背景,卻承載著幾十年改革開放中港共同富貴歷程。

話說文革後中共提出經濟開放政策,政府眾多窗口企業陸續大展拳腳,外經貿部在港出口代理單位華潤集團開始進軍各行各業,其全資附屬鋼材公司創進貿易,在1986年與香港雄偉集團吳逸之合作,創辦上潤公司經營物業發展,吳逸之將旗下從事建築近20年的中型公司天順(華營前身)併入上潤,又撥款30億元拓展中港及海外市場。1988年,華潤與新世界等組成集團投得大老山隧道基建工程,上潤提供專業顧問。

到1992年,華潤將股本擴大251倍,令本來持有49%股份吳逸之大幅攤薄至不足1%,吳曾申請將上潤清盤,原審獲判勝訴,後被華潤及上潤上訴推翻,其後吳接連上訴終院,包括指華潤挪用股息,一一遭駁回,並要支付過百萬訟費。當時吳逸之老友工程師蔡炳榮在庭上一再辱罵法官,指他審案時隱瞞一份美國情報人員報告,內容透露華潤是集情報、經濟、軍事和政治代理機構。蔡本人一度因藐視法庭事件被工程師學會停會籍,物業被「釘契」追訟費。

1999年,天順公司改名華潤營造,2014年再被浙江省政府直屬國企浙建集團正式收購,改名華營建築,開設數間聯營公司拓展縱向橫向業務,擴大公司與生意規模,先後簽訂了東涌酒店發展、香港瑞吉酒店、軒尼斯道商廈、觀塘市中心第二三區住宅綜合發展及筆架山住宅發展等大型工程,但申請上市未算順利,經多次文件往還,到2019年才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掛牌,被形容是浙江省國企境外上市第一炮。新股短炒後兩年,股價維持在招股價五成多水平。

餘論:從海軍會所到恆大總部
據資料載,當年天順公司創辦人有七位,確實名單待考。在中資華潤收購前,建築世家黃星銘曾以天順董事長身份與置地旗下公司簽約,重建灣仔海軍會所。會所落成後由於九七逼近英軍部署撤退,1987年底售予置地,1992年遷出,輾轉被華置購入,先後改名愛美高和美國萬通,到2015年再以125億轉手內房巨頭中國恆大做香港總部。其後恆大「自我加租」三倍推高物業估值,成功抵押融資120億,但隨著中國政策紅線收緊,地產潮變違約浪潮,恆大被傳蝕讓灣仔總部,財困及市場危機卻更深不見底。

那邊廂,昔日建築世家成員黃星銘與黃星雄則轉型研發鋰電池生意,改良生產與回收技術,一度獲國際發明獎項。

圖:瑞恩資本
#經典重溫 #前途談判序幕
鍾士元(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首相後來終於承認,鄧小平確實說一定要收回香港,那番對話令首相很驚訝,離開時盤算如何對付,一時不慎,摔了一跤。」

議事論事 政壇回憶錄:鍾士元(2010年11月4日):
//1982年9月,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步出人民大會堂跌倒,這經典場面,揭開中英談判序幕。當時戴卓爾在會面後向兩局議員透露,訪京之行有兩個目的,包括尋求中英雙方對維持香港安定繁榮達成共識,同時希望兩國展開官式談判…//

有線新聞 前途解密30後第二集(2014年8月12日):
//戴卓爾夫人可能心神恍惚,因她在見鄧小平時,向他提出有關香港地位三條條約依然有效,被鄧小平教訓一頓,戴卓爾夫人後來向人說,鄧小平這中國人矮矮小小,說話很粗魯。

較少人知道鄧小平見戴卓爾後當日下午見了一個香港人,他是環球航運集團創辦人包玉剛。四天後,戴卓爾夫人在港督府單獨會見包玉剛,包玉剛對戴卓爾夫人說,鄧小平表明一兩年內宣佈對港政策,如果有經濟動盪,中資已經準備「執平貨」…//

全文 bit.ly/2AB9CNM

#九七問題 #戴卓爾 #鄧小平 #尤德 #鍾士元 #包玉剛 #主權爭議 #經濟動盪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共同富貴系列 #限電史前史
中國進入大限電時代,回顧昔日改革開放共同富貴時,供電不足如何影響生產。

話說當年有港商斥巨資與招商局合作,在蛇口開首間合營廠做廢料煉鋼,因電力不足生產停滯賣機器賠息,然後蛇口說跟香港買了電,但剩低機器只夠做平貨,千辛萬苦拿到少量內銷配額繳重稅散貨,找數出糧時還擔心外匯短缺。

鏗鏘集 蛇口(1986年11月29日):
//六年前,華美鋼廠以第一間中外合資企業的身份,在蛇口投資了一億港元,打首將廢料煉鋼外銷賺錢。但成立以來一直蝕本,到今年中已蝕一千一百萬港元。罪魁禍首就是當年蛇口電力供應不足。

當年廠方建好的煉鋼廠有煉鋼和鑄鋼兩部份,可以把廢鋼熔成鋼粹,再鑄成一條條鋼胚。這兩部份是煉鋼生產最賺錢的,誰料三年前試產當日,才發現不夠電力供應。

記者:「為何當你們買機器甚至建廠房時也不知道電力供應不足?」

華美鋼廠港方董事:「我們決定投資這廠時,因為第一我們拍檔是招商局,我們這廠投資千多萬美元,需要多少能源、地方都經招商局批准研究。既然如此謹慎研究,怎會想到原來無電?」

結果所有煉鋼機器形同虛設,為減利息負擔,廠方唯有把煉鋼和鑄鋼部份拆除,平價變賣,也因此要拆掉三份二廠房。想不到,他們辛辛苦苦賣掉所有器材後,蛇口竟然解決到電力問題,因為跟香港買電。

現時華美鋼廠規模比以前小得多,不能再用廢料煉鋼,只能從外地買鋼胚再加熱拉長成鋼根。這樣造的鋼根,因為成本高,在海外市場欠競爭力。無法銷海外,唯有想辦法內銷,不過內銷問題更多…//

全文 bit.ly/3ChO6ID

#打造繁榮美景 #鄧小平 #四個現代化 #招商局 #香港工業 #華美鋼廠 #蛇口工業區 #外匯管制 #內銷批文 #原料入口許可證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TVBS
[ 後九七香港:打工追不上社會,若無罪責難抗貪 ]
主權移交前後,有青年人說眼見身邊賺快錢成風,正常打工追不上步伐,坦言若不用後果很難抗拒貪污行為。也有人認為,未經歷貪污禍害的一代港人,北上旅遊經商容易受感染習慣行賄。

鏗鏘集 出污泥而不染(1998年2月15日):
//阿詩每星期有三晚放學後去兼職補習,滿腦子發財大計。

阿堅選擇躱在家裡溫習,對考進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志在必得,他跟阿詩抱相同目標,就是想賺多些錢:「爸媽常對我說,能考進大學,將來工作待遇會好得多。我很看重金錢,因為要玩就要用錢。」

年輕人重視金錢跟他們容忍貪污兩者有關係嗎?

阿堅:「有關係。」
阿詩:「有點關係,若真對金錢著迷,可能會放棄道德,去貪污,想得到更多利益。」

阿堅:「我聽親戚說,他以前有一層價值數百萬元的樓房,只消一年時間升值上千萬元,打工仔根本不可能買到。」
阿詩:「我有親戚任職公司定期舉行大食會,上司不用付錢,下屬替上司付錢,我親戚不會參加。以前我覺得是正面教材,但人越大越覺得,忠直的人…最終要乞食。」

記者:「會否覺得抱這心態會有點危險?傾向行賄…」
阿詩:「自己會有界限…」
阿堅:「如果不會被罰或不用承擔後果,甚少人會抗拒。」

大學生阿民:「有人會說內地會直接影響香港,未經歷過1960、1970年代貪污風氣盛行時期的一代,會覺得這些事無所謂,回到內地時會有多機會進行賄賂,若習慣了便很難改掉。」//

全文 bit.ly/3BICbCz

#後九七香港 #主權移交 #中港融合 #炒樓 #傳銷 #容忍貪污 #入鄉隨俗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梅艷芳(1993):「很多人以為我轉軚,其實只是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會有不同的反應…我現在十分希望中國能申辦二千年奧運成功…能影響文化,加快文化發展和民主步伐…」

「樂壇天后」梅艷芳傳記片上畫,坊間再講起戲中所未提及,她生前的政治參與,尤其聲援北京學運並協助營救逃生者。有人視之為大眾抗爭符號,有藉此對照其他藝人獻媚相。回看資料脈絡,昔日梅艷芳挺身而出,未必是深思熟慮政治判斷,卻更類近同代港人率性義憤與想當然民族情懷。以下鋪陳幾幕時代轉折畫面,方便有心人探究。

1. 覺醒天安門,撐黃雀營救

1989年,北京學運引起港人極大迴響,演藝界亦空前參與。當時在樂壇影壇負盛名的歌手梅艷芳,自言對政治一竅不通,對中國也無甚印象,聲援學運成為她參與公共事務的啟蒙活動。

民運最後以屠殺鎮壓落幕,中國當局又搜捕大批領袖人物,香港民間各方人馬曾拉線秘密營救,代號「黃雀行動」。多年後有核心人物爆料,指梅艷芳昔日在行動中出錢出力,參與非淺,但礙於各種原因,細節未能盡表。

2. 凝聚每分光,無懼斷米路

聲援民運為梅艷芳帶來鮮明抗爭形象,亦令她與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等本地民主派以至海外民運人士結緣,共享民主中國情懷。六四屠殺後一年,在岑建勳帶領下,梅艷芳與一批歌手在美加巡迴演唱為當地民運組織籌款。有網媒分享昔日片段,梅艷芳在台上說,無懼中國當局封殺,失去大陸市場。

據網上片段,後來梅艷芳在個人演唱會亦透過歌唱《血染的風采》和《龍的傳人》表達對中港前途的期盼:「我希望中國在不久將來與香港一樣繁榮安定。」

那邊廂,為回應六四後處於信心危機的社會,英屬香港政府發起「香港心連心大行動」,香港電台邀請梅艷芳與譚詠麟、許冠傑、葉蒨文、林子祥、羅文、徐小鳳多位巨星合唱主題曲《凝聚每分光》,在移民逃生潮裡唱好香港前途,呼籲港人同心為家園奮鬥:「This is our home, this is our place, this is our dream, we love Hong Kong」

梅艷芳擔任了官方認可安撫民心的流行文化代表,抗爭形象被換成非政治化軟性宣傳,但背後平穩過渡意識,卻又與前述中港繁榮民族夢合流,隨年月產生變化,下回再講。

足本全文 bit.ly/3nt9mXe
[ #人物系列:後六四賑災統戰,梅艷芳破冰北上 ]
1993年4月,北京人民大會堂台上,譚詠麟努力大講普通話台詞:「中國人關心中國事,希望我們這次的演出,可以讓全世界每個地方的中國人,都有一份熱愛祖國的中國心。」梅艷芳接道:「無論你現在身在何處,只要你是黃皮膚、黑眼睛的話,我相信你們的心跟我們一樣,也會同心合力創造明天,讓我們中國明天會更好!」

六四時抗爭形象鮮明的梅艷芳「轉軚」了嗎?先回帶到大約五年前,八九民運前夕。

3) 「轉軚」家國情,賑災又扶貧

話說梅艷芳走紅後,先後開拓過兩岸市場,接連在台北和廣州開演唱會,《電影雙周刊》陳清偉在2004年紀念特刊引述昔日她受訪時講法:

「希望台灣方面明白藝人的苦衷,我地憑表演賺錢,去非洲演,同埋返去大陸演唱,感覺係完全一樣。」「我不能顧及太多政治問題。」「邊個出得起錢,我就會為邊個演唱。」//

然後正如前貼文所講,聲援民運成了梅艷芳涉足社會行動的啟蒙事件,六四屠殺帶來了首次「轉軚」,一度令她與大陸市場保持距離。最著名事件是因拒絕北上拍外景,辭演為她度身訂造電影《阮玲玉》;另又有傳她被列入黑名單,損失過千萬潛在演唱會收益。

第二次坊間認為的「轉軚」,發生在1991年夏天。

當時華東多省爆發水災,激起港人迴響,演藝界空群而出舉行馬拉松音樂會,又趕拍電影籌款。本來對北京當局有所保留的梅艷芳,亦因賑災事宜「破冰」北上義演,甚至會見高層領導人。

1993年上旬,賑災統戰再上一層樓。多得幕後有心人穿針引線下,中國官方與香港民間成功聯手策劃「減災扶貧」慈善項目為貧困地區籌款。4月18日,香港藝人拉隊在人民大會堂又跳又唱。到梅艷芳、譚詠麟壓軸表演時,中港藝人魚貫出場,台下觀眾包括港澳辦主任魯平和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都一同站立合唱《明天會更好》。

那年頭兩岸政策改變,台資爭相透過香港片商進軍大陸市場,一度令影星薪酬水漲船高。但泡沫沒維持多久,台商開始重新議價,中國大陸亦收緊合拍片審批,香港影業面臨生存危機。一輪賑災統戰,正好為香港演藝界與中國官方高層打開溝通渠道。1993年底,梅艷芳與多位香港影圈代表組代表團訪京,為中港影業合作與九七後香港電影前途奔走。

幾年間,梅艷芳先後在電視和雜誌訪問回應坊間「轉軚」質疑,流露一種相對非政治的中港繁榮期盼。篇幅所限,詳情下回分解。

足本全文 bit.ly/3nt9mXe

圖:劉達文(2012)《內幕與真相—六四黃雀行動》
[ #人物系列:支持北京申辦奧運,促使中國民主進步 ]
話說當年梅艷芳傾力支持民運,一度疑因政見遭大陸市場封殺。1991年5月她受《壹週刊》訪問時說,眼前已名利雙失,但九七後堅決留港,最多坐監。

「我諗九七之後,我用不著再唱了罷…將來的命運沒人知道,或者它囚禁我十年八年,到共產黨被人推翻的時候,我會被釋放出來,那時可能我會是英雄,哈哈哈哈…」

其後香港演藝界總動員透過忘我賑災,逐漸與北京當局破冰。「血濃於水」、「中國人關心中國事」成了團結兩岸三地以致全球華人資本的道德通行證。

其時坊間有質疑梅艷芳北上賑災是「轉軚」,她回應說,看到中國在進步,身為中國人應該支持。

鄭裕玲星夜傾情(1992年10月15日):
//鄭裕玲:「在1989年你很積極參與民運,好了,現在世界不同了,個個憧憬大陸市場,你身為藝人當然會拍電影,你的底線在哪裡劃,會否上去拍外景呢?」

梅艷芳:「大家都知道為何《阮玲玉》我沒有演,最主要原因可能是要上去拍。當時我自己心裡這麼敏感,每次提到都覺得忍受不了。但現在,不是因為市場開放了,電影需要去上面拍,你拍不就沒有工作…而是我覺得整個中國都在變動,都向好的一面發展,那我們是否需要給予支持?…我現在不是講反話,突然如何如何…我覺得如果她有機會慢慢向好的方面做的話,我們身為中國人應該在背後支持。一條彈弓你拉得很緊,最多斷開…大家一拍兩散。」

鄭裕玲:「而且沒有事情永遠一成不變的吧?」

梅艷芳:「是的,而且,我們中國人想中國好,但如果中國自己裡面都亂七八糟,你屬這裡、我屬那裡的話,外國人更不會尊重我們。」//

1993年,北京高叫「給中國一次機會,還世界一個奇蹟」,為申辦2000年奧運展開宣傳攻勢。TVB與央視合辦節目,香港藝人與愛國商賈輪流亮相支持;梅艷芳接受《電影雙週刊》訪問時亦說,希望北京申奧成功,能促使國家進步:

「我現在十分希望中國能申辦二千年奧運成功…能影響文化,加快文化發展和民主步伐,在全世界的注視下相信禮儀也有所改善。現在這許多人到大陸投資及工作…整個國家會朝好的方向走…」

當年港人所選民意代表赴美遊說MFN續期與支持中國入世貿時也認為,透過生意投資與國際連繫可推動民主人權。

說回來,雖然1993年北京奧未遂,但兩岸三地華人統戰浪潮勢不可擋,身處夾縫的香港演藝行業亦無法倖免。曾宣佈告別舞台的梅艷芳,如何捲入當中種種?下回再講。

足本全文 bit.ly/3nt9mXe
[ #人物系列:介入兩岸三地事務,見證華人統戰浪潮 ]
梅艷芳:「我不會捨棄你們,我會繼續出唱片,我只是不做演唱會,你們不再哭吧!」

1991年,梅艷芳在歌唱事業高峰毅然宣佈告別舞台,舉行30場告別演唱會。期間她仍繼續拍戲和出唱片,但表示將發展重心轉至公益事業,包括成立慈善基金,又參與創立香港演藝人協會,回應藝人生計與安危議題,並以組織名義介入兩岸三地事務,參與見證九七前後華人統戰浪潮。

一個重要轉折,是傳聞在卡拉OK夜店因得罪江湖人物被掌摑事件。

4. 演藝人組織,大中華公益

事發於1992年5月初,據坊間報道,梅被掌摑引來另一江湖人物代出頭,結果輾轉釀成一年多幫派仇殺。查實此前已有傳影星遭武力威嚇強迫接拍電影,年初更有持槍男子劫走電影拷貝,令影圈組織「反暴力大遊行」。有消息指,是新近崛起「大圈幫」電影公司要染指本地影業。

連串事件令香港演藝界更著意凝聚力量,終在1993年底正式成立協會。梅艷芳是首兩屆副會長,到2001年獲選為會長。梅艷芳做會長期間,最受觸目工作,是組織團體遊行聲討雜誌刊登受虐女星祼照,以及在沙士年籌劃《1:99音樂會》為病患者及家屬遺孤籌款。

據首任會長許冠文憶述,梅艷芳在協會一直有做代表到北京開會會見高官,為中港融合大勢下的香港藝人謀求生存空間。

曾任多屆秘書長和副會長的劉天蘭憶述,梅艷芳逝世前曾主動提出要組電影界訪問團上京,對兩岸三地團結亦發揮重要作用。

按上述資料可推斷,對此時的梅艷芳來說,無論為同業謀福祉、為災民做善事,與中國官員打交道都不再是難過心理關口。相比下,為珍惜觀眾歌迷愛戴復出舞台,北上演唱和拍戲就更不成問題。

1995年3月梅艷芳在廣州開演唱會,後來傳因唱《壞女孩》再被封殺,但北上拍戲似未成障礙。同年,梅艷芳參演動作片《給爸爸的信》,其後又演許鞍華電影《半生緣》,都有在大陸取景。1999年,梅艷芳應邀參與央視春晚演出,到2002年終成功「獲解封」在上海舉行一場演唱會。

2003年,央視邀梅艷芳與兩岸三地眾多歌手製作抗SARS歌曲《雄心飛揚》同唱民族統戰情懷。同年12月30日凌晨,梅艷芳因癌症併發症逝世。當時由中方官員、特區政府到本地民主派皆一律致哀,最觸目是被禁返大陸的學運領袖吾爾開希獲准來港逗留數日。

十年人事,梅艷芳久被埋藏的抗爭形象,在中港裂變時刻再被掘出。

篇幅所限,這裡只概述連載。有意了解細節請參足本全文 bit.ly/3nt9mXe。
[ 民主小龍鳳:增加界別增個人票,功能狹縫虛擬競爭 ]
2003年七一後,民主派在區選得空前佳績,搶攻功能組別、爭取立法會過半數呼聲高唱入雲。全國人大翌年4月主動釋法否決雙普選訴求,坊間僅餘「理性討論」,是如何在既有狹縫滲入民主概念,包括合併傳統界別、增加新行業議席,以及擴大功能選民人數等。有勞工界參選人說,一會一票在集團領導下根本無從拉票競爭;金融服務界詹培忠形容,界別間利益矛盾難以擺平,要增減劃分都不容易。

新聞透視 誰人多一票(2004年6月3日):
//目前28個功能界別中,10個界別用個人票,8個是用團體票,其他是混合票,有些界別選民特別多,教育界有60,000多人,另外有12個界別加起來只有4,700多選民,這複雜的選舉制度,全世界例子不多。

一些早已擁有第二票的人,未必覺得多一票這麼珍貴。這群醫生開會,對是否取消手上這一票有不同意見。

郭家麒曾公開要求取消功能組別,他說會發起簽名運動,組織醫生放棄手上第二票。

郭家麒(醫學界民主行動發起人):「一出來功能組別已是先天不足,正如醫生說,先天不足的嬰兒不能長大成人。」

吳日華(1998年立法會勞工界參選人):「這選擇其實是沒有競選,好像是有選擇。」

吳日華1998年參加過勞工界選舉,勞工界行一會一票,200多個工會有權投票,工會會員及工人不可以直接投票。吳日華說,當年有工聯會代表參選,工聯會屬會佔半數選票,而且三個議席,每個工會可以投三票,對選舉結果有很大影響力,他說拉票最後也要找工聯會。

在功能組別框架下,如何增加民主成份?

吳日華:「我認為應公開每個界別裡的人自由投票,充份考慮其他工會成員意願,這選舉模式始終應唾棄。」

周鎮宇(香港娛樂服務業聯合總公會總幹事):「政府應該細心考慮,還忘了多少個功能組別,忘了多少個行業的人。」

郭家麒:「政府一出聲說新加5個界別,有50、500、5000個界別說要加入,為何你挑這5個,不選其他4995個?」

詹培忠曾做過8年金融服務界議員,一向以敢言出名,1999年因偽造文件等罪入獄離開立法會,現時又積極考慮參選。雖然本身來自功能組別,但詹培忠認為功能組別設計本身有問題。未來要邁向普選,功能組別若要減少要合併也會引起爭端:「銀行、金融服務、保險三個合併在一起,我相信減任何一個界別爭論非常大,不如定一個普選時間,任何功能組別在同一次選舉中全部取消。」//

全文 bit.ly/2ZyiH6I
#愛國未必有得分
[ 參選臨立會,居英權變負資產 ]
六四屠殺後,不少本地精英透過居英權計劃取得移民資格。但隨著九七臨近形勢改變,致力中港生意又參選臨立會的盧律師形容,昔日太平門已變成從政負資產。

鏗鏘集 綠草如茵(1997年2月17日):
//1992年,首批申請居英權的盧律師收到批准通知,當時他已頻頻到內地投資,強調居英權是身份象徵,不是對香港缺乏信心:「我覺得香港只會變好,不會變壞,所以我毫不擔心。(記者:既然有信心,為何需要買保險?)我認為這不算正式保險,很多事情都有萬一可能性。」

過去10年,不少港人因恐懼九七,苦心經營太平門,甚至不惜熬過年復年的太空人生活。流年似水,回歸倒數只剩130多天,這些辛苦找到太平門的人,眼看現在香港形勢大好,綠草如茵,已有新部署。

盧律師:「這文件是我申請居英權時發的,但我最近去取消時要交給香港移民局,他在這裡打上這段字,表示我已取消我的居英權登記,但我拿著這份文件,可以換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將居英權當作身份象徵的盧律師,找到今日更具象徵的身份,區議會分區委員,新華社委任的區事顧問,他去年底參選臨時立法會,最終落敗,對於有心從政的他,居英權不再是太平門,而是絆腳石。

盧律師:「有居英權,在政治或其他方面都有阻礙,不如放棄吧。」
記者:「為何覺得擁有居英權是障礙?」
盧律師:「選舉時有外國居留權人士只佔30%,這是頗大障礙。」
記者:「現在不必以防萬一?」
盧律師:「當時政局等不像現在明朗,現在基本法落實,特區首長已選出,各方面很平穩,有沒有居英權對我並不重要。」//

根據紀錄,盧律師當年用香港協進聯盟名義參選臨立會,在推委全票制下以51票低票落敗。到1997年港進聯紀念特刊會員名單已不見他名字,相信其時已經退出。

全文 bit.ly/3xZoMWP

#大限啟示錄 #居英權 #中國國籍法 #英國護照 #外國護照 #雙重國籍 #領事保護權 #太平門 #留後路 #李家文 #呂大樂 #盧偉強律師 #港進聯 #新華社 #區事顧問 #臨時立法會 #忽然愛國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IG精選 #十年人事
[ #杯葛選舉始祖:特首 x 高官 x 建制派 x 溫和泛民支持者 ]

議事論事 (2010年1月28日):
//五區公投運動觸怒中央,被指挑戰基本法。原本積極部署參加補選的自由黨,都急流勇退,率先表態放棄競逐空缺。

劉健儀(自由黨主席):「這次自由黨不會派人參與補選。」

另一方面,民建聯與工聯會也一反早前對參加補選態度,公開表示傾向放棄參選。在缺乏建制派參與下,投票率預料會大大降低,甚至出現毋須投票局面。//

議事論事(2010年5月6日):
//曾蔭權(行政長官):「很多市民認為這是濫用選舉程序,浪費公帑,因此我必須小心考慮是否去投票。」//

新聞透視 補選之後(2010年5月20日):
//林瑞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這是香港特區成立以來立法會大選或補選中投票率最低一次,從而大家可看到市民對今次五區請辭補選運動支持程度是比較低的。」//

議事論事(2010年5月20日):
//曾蔭權(行政長官):「沒參與投票大多數選民,有不少認為這次補選是不需要的,是濫用了程序…」

…甚至過去投票給泛民主派的選民,都選擇不在5.16投票:「這個辭職再補選的遊戲,他們演繹為公投,我覺得侮辱了很多香港人的智慧,你把這遊戲強加我們身上,浪費香港納稅人1億5千萬公帑,我們認為那是無聊、沒意義的遊戲,甚至是鬧劇。」//

2010香港大事回顧:
//民主黨沒參加補選,建制派一致杯葛,特首與高官又帶頭不投票,5月立法會補選,50多萬人投票,投票率17%,泛民五子重返議會。

林瑞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有40多萬本是泛民的選民,這次他們也不出來支持你們,所以埋頭在沙堆,不表示你們有道理。」//

[延伸閱讀]
五區公投,未竟全功的自治對決
bit.ly/3aoEgGY

公社請辭中央發火,親共板塊縮沙避戰
bit.ly/2NEuvuA

網絡動員道德感召,50萬票抗擊石牆
bit.ly/2X5Cp5t

中共代理落地還錢,黃金機會破冰溝通
bit.ly/2Yd4et3

#曾蔭權 #林瑞麟 #劉健儀 #譚耀宗 #五區補選 #五區總辭 #變相公投 #自由黨 #民主黨 #民建聯 #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基本法 #小圈子選舉 #功能組別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2004:政改微調諮詢,「邊緣」行業爭入功能組別 ]
2004年人大釋法否決港人雙普選訴求,立法會功能組別與直選維持均勢。港府隨即進行諮詢,建議增加功能議席行業界別,以增民主成份。包括機鋪、麻雀館、的士高、按摩中心等娛樂服務行業一度聯手,爭取有議會代表保障業界權益,認為可減少不平等。

新聞透視 誰人多一票(2004年6月3日):
//全國人大決定下,剩下來可討論的政制發展,是這個令少部份多投一票的功能組別選舉如何更公開,更民主?路向不外乎兩個,增加界別,增加選民基礎。一談到增加界別,很多行業都認自己對香港有貢獻,增加界別應有他們一份。

關佩儀(按摩桑拿中心經理):「同樣是服務性行業,酒店也有席位,我們提供的服務跟酒店差不多,比較公平一點、民主、公平。」

陳鍾強(麻雀館東主):「各行業也謀求自己福利,看看能否在旅遊推廣這方面將麻雀館作為一個消費場所。」

六個與娛樂消遣有關行業,知道可能增加功能組別,集合一起,爭取設立「娛樂服務界」,當中包括夜總會,還有類似行業的士高、聯誼會、按摩中心、遊戲機中心,合共超過1000間商號。組織今次行動的律師周鎮宇說,這些行業對經濟有貢獻,從業員有數萬人,但一向被視為不正當,他們的聲音不能傳入立法會。

周鎮宇(香港娛樂服務業聯合總公會總幹事):「各行各業都有代表,唯獨我們是『孤兒仔』無人理會,議會內若有我們議員直接反映我們意見,對行業也好,對社會均衡也有一定好處。」

在香港選舉制度下,被劃入功能組別的人比普通選民可以多投一票,好像遊戲機中心曾嘗試爭取加入批發及零售界,拿取他們第二票。大部份人得一票,有人可以有兩票,這樣是否爭取做特權階級呢?

陳琼英(遊戲機中心商會秘書):「我想現時不公平已存在,不過多一個界別多些人參與選舉,選票方面…多點人參與是減少了不公平。(記者:不是更多不公平嗎?)我們如果能被列入功能組別,最少我們覺得可以接受,對我們是公平了。」

剛成功爭取法定地位的中醫,亦爭取成為新的界別。

黃鴻波(香港專業註冊中醫協會發言人):「我們名義上註冊了,但實則很多權益、專業地位仍未承認,所以這情況沒立法會功能議席,我們有多可悲。」

類似中醫般有份選特首,但仍未分拆成立法會功能組別的單一界別團體,還有中資企業、僱主聯合會、酒店界、高等教育界及宗教界,都是新增界別的熱門。//

足本全文 bit.ly/3GHa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