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助与互助
2.11K subscribers
2.01K photos
50 videos
5 files
1.56K links
非专业频道,请自行辨别信息。

如果您有自杀,自残的想法,请联系自杀干预热线。

北京自杀研究防治中心专线: 800-810-1117 / 010-82951332
上海生命线: 400-821-1215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021-12320-5 / 021-64387250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020-81899120
Download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并不需要让自己变得更有趣,你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多更好地去发现和享受有趣的事物。”

就是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看待人生的视角。慢慢地,我开始不再为了给别人塑造某个特定的印象而去做事;我开始不再为了某种特定的审美价值而去做事;我开始不再老想着吸引别人来关注我。相反,我开始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我开始学会如何真正投入到有趣的事物之中;我开始不再在意是不是有人注意到我做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探索,然后让自己沉浸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之中,才是生活的本质。

我们的社会总是鼓励我们把自己作为某种品牌或商品包装起来去迎合别人的审美,哪怕我们甚至根本不是网红。那些如何成功找到另一半的建议里,写满了“提升自己”、“培养各种各样可以在约会中展示自己的爱好”等等。但人生只有一次啊。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自由地因为自己一时兴起的喜欢,而去投入到某种爱好之中?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不让“成为有趣的人”,妨碍到我们真正去享受有趣的人生?放下那些外在的目的,去做我们真正喜爱的事情吧。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承认走错了门,好过在错误的房间里蹉跎余生。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不会伤害你
我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只要我在
你就是安全的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一百年后
正在读着我这首诗的你
你是谁呢

我无法
从这春意盎然之中
为你送去一朵花

我无法
从远方金色的云彩中
为你抽出一根金线

但请你打开门
请你去看看你的周围

在你那盛开的花园里
去找找那一百年前的芳香

在你心中的喜悦里
去找找那一百年前的春日早晨

那是我在歌唱
那是我穿过时光的快乐歌声

—— 泰戈尔,1914年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太多太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和某个人相处不舒服”只是因为行事作风的不合适而已。

这些人非要把每一次不愉快和不舒服都上升到一个“事件”,认定对方是道德败坏的加害者,而自己是无辜善良的受害者。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曾经是一个优等生。我是提前读完的高中,还去学了动物学的大学预科,拿到了动物学的大专学位。

但之后,在我18岁到23岁的五年多时间里,我因为误诊而服用了大量精神病药物。一个又一个误诊,导致我的药物不断叠加。在那五年的后两年里,我甚至每天都在服用超大剂量的镇静剂。再然后,又有一个超级不负责任的医生给我又开了很多根本不对症的药,我差点因此死掉。我的大脑因为这些药物受到了很多损伤。我完全失去了清晰思考的能力。我在大学成绩垫底,花了整整六年时间才在我根本没想到的时装专业毕业。

长话短说,我后来终于获得了正确的诊断,停了之前所有的药。原来所谓的“精神病”,其实是发作性猝睡症。确诊之后,我非常非常担心我的智力。猝睡症本身并不影响智力,但我担心的是之前被误诊的五年里吃的那些药。

好消息是,我的智力慢慢恢复了。我又回到了学校,读了一个可持续旅游的学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现在我在读研究生,是旅游学和动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是极度濒危的种科苏梅尔浣熊的保护。到现在为止,进展还算顺利。

评论:智力确实是这样的。你大脑用得越多,你就越聪明。当你无法使用或者停止使用你的大脑的时候,你的智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你永远可以重新开始练习。也许你没办法一下子回到你想要做的事情,但你可以从拼图、创作、关于某些议题的研究开始,慢慢地,你的智力会提升起来的。没有人的大脑“就是很笨/已经变笨了没救了”,不要放弃,一步步练习,让你的大脑达到最好的状态吧。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知道有什么事情是你不该做的吗?
那就是抓住机会就说养孩子有多花钱

渐渐的
你的孩子会不敢开口问你要钱
不敢在学校买东西吃
不敢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

你的孩子会整天担心
自己是不是花了太多钱
自己是不是做了太多花钱的事情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在想什么呢?

你知道的,还是那些想法...

有时候我们会陷在某个想法组成的闭环里...
这个环我们走了太多太多遍,以至于我们以为那是唯一可以走的路...
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永远有更多的选择。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唉,又来了...

是啊

也许我们又要煎熬一段时间了

但我们会等到拨云见雾的那天的!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才可以允许我们的孩子:

1. 提出和大人不同的意见
2. 要求获得平等和尊重
3. 为自己维权
4. 反驳“大人总比你正确”这样的屁话

同时,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时候才可以教导我们的大人:

1. 孩子可以和你有不同的意见
2. 孩子和你有不同的意见不等于不尊重你
3. 你做错的时候应该和孩子道歉
4. 孩子有权获得平等和尊重
5. 孩子完全可以质疑你的决定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去吃一个
你喜欢的水果

出去走走
看看那些树木

在房间里
跟着音乐跳舞

有时能治愈你的
恰恰正是这些小事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很多很多快乐
其实来自于我们期待

期待泡一杯茶
期待装饰将来的住所
期待再次见到朋友
期待意外的相爱

期待爱看的节目的下一季
期待完成某件重要的事情
期待攒钱买那个你一直想要的东西

期待新专辑
期待日落
期待旅行
期待自驾游
期待漫长一天之后的休息

去寻找那些
能让你有所期待的事情吧

难过的时候
想想那些你一直期待着的事情吧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也许有一天
你会起床
然后决定成为一个和以前不同的人

你穿上了和以前不一样的衣服
你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你常常放声大笑
即使你以前并不是那种爱笑的人
你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了
你开始和那些你本来不熟的人打招呼了

慢慢地
你开始真正掌握你的生活

如果你想有所改变
那就去踏出改变的那一步吧
如果别人要讲闲话
那就任由别人去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认为正是那种“生孩子是责任和义务不能想不生就不生”的思想体系,让无数孩子不得不在有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每个孩子都应当是在真心实意的期待下出生的。这难道不应当是社会的共识吗?孩子的出生,不应该是因为“到了年纪必须要小孩”,更不应该是什么“堕胎禁令下避孕失误的惩罚”。孩子也是人。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会察觉到大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个孩子不是在真心实意的期待下出生的,如果身边的大人们想着“没有这个孩子就好了”,这个孩子是会感受到的。

另外,当你做出生孩子的决定的时候,你不仅仅得真心实意地期待一个小孩子来到你的身边,你还得真心实意地期待一个青少年孩子/一个成年孩子出现在你的身边。我妈妈的期待就是停留在了“小孩子”上。当我不再是那个连简单的字词都会读错、任由我妈妈安排我打扮我带我去她想带我去的地方的小孩子之后,我妈妈对我的爱就到此为止了。好在我爸爸不是这样的。他爱小时候的我,爱十几岁的我,也爱成年之后的我。我在我爸爸的期待下慢慢长大了。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责任用善良、用温柔、用我们小时候渴望的那种平等和尊重,去对待小孩。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知道,那种在社交场合里的不适与紧张不是一句“放松”就能轻易消解的,但我想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或许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慰藉与启发。

我在国外读研时总是很容易陷入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局促之中。当时我的同学们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只有一位年长的姐姐,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这位姐姐非常从容洒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我们同学一起去另一所大学听讲座,中途这位姐姐忽然想起自己的钱包落在了吃午饭的地方,便起身想要离开教室。她一边向台上小声致歉解释,一边快步走向前方的门 —— 结果却不小心推开了一间储藏室的门。只见这位姐姐毫不紧张,关上了门后还俏皮地说,“这间储藏室真不错!” 然后朝着出口的门走去。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 没有人觉得她奇怪或愚蠢,反而被她的率真和幽默所感染。后来,我开始尝试去练习这份泰然自若,渐渐的,我不再因为那些不必要的小事而那么焦虑了。

我也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摆脱多余的不安,拥抱自信与自由。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如果我们只是思考而缺乏勇气
那我们的思考不过是懦弱猥琐的思考

如果我们只有勇气而不会思考
那我们的勇气不过是愚蠢无知的勇气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会起身
你会做好一天的安排

你不会强求自己做能力之外的事情
但对于你能力范围之内你想做的事情
你不会半途而废

你会在饮食上保证美味和健康
你会完成你必须得做的任务

你会锻炼身体
你会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
你会寻找和追求属于你的快乐

你会把自己从困境中慢慢解救出来的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