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升温+回南天+蚊子搞的生物钟错乱了,12点多睡不着,早上5点被蚊子咬起床了
又是美好的一天 😁
又是美好的一天 😁
👍7
昨天认识了一个微信前同事,感觉她特别厉害,是一个非常有智慧、观察力、决策力的产品经理。
每每认识一个前同事,我就会感到一种“大厂割裂感”,吃饭的时候跟 Ross 说起这种感觉:
"我感觉微信里的人,每个人都很厉害。但很奇怪的是,微信这么大一个平台,只汲取每个人身上很小一部分能力,大多数厉害的人也还是在做拧螺丝的工作。这样好割裂啊..."
R:“大厂并不需要他们发挥出全部的能力,他们也不需要为公司发挥出全部的能力。”
听了顿时汗流浃背...
后知后觉地发现,有时候自己确实经常代入资本家的视角,总想着怎么提高生产力...
但世界或许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效!!
每每认识一个前同事,我就会感到一种“大厂割裂感”,吃饭的时候跟 Ross 说起这种感觉:
"我感觉微信里的人,每个人都很厉害。但很奇怪的是,微信这么大一个平台,只汲取每个人身上很小一部分能力,大多数厉害的人也还是在做拧螺丝的工作。这样好割裂啊..."
R:“大厂并不需要他们发挥出全部的能力,他们也不需要为公司发挥出全部的能力。”
听了顿时汗流浃背...
后知后觉地发现,有时候自己确实经常代入资本家的视角,总想着怎么提高生产力...
但世界或许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效!!
🔥26👍22
突然发现自己好几周没在频道说话 👋
上周在 hk 把我搞的很 emo!我第一次住不能开窗的酒店,然后那个空调又嘎嘎冷,导致我要么很闷,要么很冷... 🤣 每天早上醒来那个精神状况贼差(PS:房间40平左右,不开窗只通风感觉也不太舒服,看来以后装修真的不能封窗!
还有个奇怪的地方就是,我在香港很容易感到“累”,白天也没干啥消耗体力的事,但每天晚上8、9点就困的不行... 与之相反的是我去大理的状态,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精神状态贼好
总之就是那一整周都搞得我很崩溃,到后面甚至觉得是因为我和香港八字不合 😂 作为一个喜金火土的人,小红书上经常看到别人说香港很适合喜金的,所以我一开始以为香港会很适合我,来了之后发现它的金是辛金,反而控制不住我的木 ,回到广州之后,那个精神头瞬间就好了!
很神奇的是,我对象和我相反,他在香港的精神更好,回广州反而觉得很累(真的不是我 yy,感觉不同城市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
从数字游民的角度来说,香港真的不太适合远程办公,因为在酒店或者民宿的居住体验不太行,然后咖啡厅大多数都很小,人很多,桌子离的很近,我经常会被旁边的人影响到...
但还挺喜欢香港的户外,各种海岛都很治愈~ 自然环境真的很棒~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在香港吃粤菜或者茶餐厅的体验会很糟糕,因为又贵又没有广东的好吃,但是去吃日料、韩料、泰国菜、Pizza 啥的,体验就会很棒!!绝大多数都比国内好吃,有些店甚至能更便宜,很惊喜 ✨(很多人对香港美食褒贬不一,感觉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以及,这次去香港,我有些理解为什么有些香港本地人会歧视大陆人了。一个很直观的表现是,在大陆人多的地方,马桶永远很脏,各种脚印、不明液体,我看了都快吐了。但是在大陆人少的地方,马桶全都是干净的... 就冲这点,大陆人就活该被歧视吧 😓
上周在 hk 把我搞的很 emo!我第一次住不能开窗的酒店,然后那个空调又嘎嘎冷,导致我要么很闷,要么很冷... 🤣 每天早上醒来那个精神状况贼差(PS:房间40平左右,不开窗只通风感觉也不太舒服,看来以后装修真的不能封窗!
还有个奇怪的地方就是,我在香港很容易感到“累”,白天也没干啥消耗体力的事,但每天晚上8、9点就困的不行... 与之相反的是我去大理的状态,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精神状态贼好
总之就是那一整周都搞得我很崩溃,到后面甚至觉得是因为我和香港八字不合 😂 作为一个喜金火土的人,小红书上经常看到别人说香港很适合喜金的,所以我一开始以为香港会很适合我,来了之后发现它的金是辛金,反而控制不住我的木 ,回到广州之后,那个精神头瞬间就好了!
很神奇的是,我对象和我相反,他在香港的精神更好,回广州反而觉得很累(真的不是我 yy,感觉不同城市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
从数字游民的角度来说,香港真的不太适合远程办公,因为在酒店或者民宿的居住体验不太行,然后咖啡厅大多数都很小,人很多,桌子离的很近,我经常会被旁边的人影响到...
但还挺喜欢香港的户外,各种海岛都很治愈~ 自然环境真的很棒~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在香港吃粤菜或者茶餐厅的体验会很糟糕,因为又贵又没有广东的好吃,但是去吃日料、韩料、泰国菜、Pizza 啥的,体验就会很棒!!绝大多数都比国内好吃,有些店甚至能更便宜,很惊喜 ✨(很多人对香港美食褒贬不一,感觉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以及,这次去香港,我有些理解为什么有些香港本地人会歧视大陆人了。一个很直观的表现是,在大陆人多的地方,马桶永远很脏,各种脚印、不明液体,我看了都快吐了。但是在大陆人少的地方,马桶全都是干净的... 就冲这点,大陆人就活该被歧视吧 😓
😭13😢1
NO AI DAY #1
让 AI 生成代码久了,让我觉得很“慌”。这种慌不是因为 AI 可能取代我,而是来源于:没有深入思考的浮躁。
我意识到,我很久没有进入写代码的“心流”状态,因为我一遇到纠结的地方,就会让 AI 帮我出主意,这同时也打断了我的深入思考。
我只是停在表面思考一下,一遇到困难,就开始找 AI 帮我解决。
这种状态久了,让我觉得很不安,一是我失去了解决难题的成就感,二是我总在分心,失去了“心流”的快乐。
---
所以... 我今天尝试了一天,不让 AI 生成代码,遇到问题就 Google,和以前一样。
发现效率没怎么下降,成就感上升了。
🤔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 AI 吗?还是我们不够自信,还是我们变懒了?
让 AI 生成代码久了,让我觉得很“慌”。这种慌不是因为 AI 可能取代我,而是来源于:没有深入思考的浮躁。
我意识到,我很久没有进入写代码的“心流”状态,因为我一遇到纠结的地方,就会让 AI 帮我出主意,这同时也打断了我的深入思考。
我只是停在表面思考一下,一遇到困难,就开始找 AI 帮我解决。
这种状态久了,让我觉得很不安,一是我失去了解决难题的成就感,二是我总在分心,失去了“心流”的快乐。
---
所以... 我今天尝试了一天,不让 AI 生成代码,遇到问题就 Google,和以前一样。
发现效率没怎么下降,成就感上升了。
🤔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 AI 吗?还是我们不够自信,还是我们变懒了?
❤16
今天中午和熊猫面基https://x.com/Jiaxi_Cui , 我发现远程办公之后,我增加一些社交需求,因为平时很少和朋友面对面说话,激增了我在网上的表达欲和认识网友的热情。
有没有远程办公的朋友,出来说说自己怎么解决社交问题?
上次去大理面基盖盖的时候,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他说是靠邻里关系+周末去学吉他认识新朋友。
认识邻居我已经放弃了,周围的邻居都是阿姨+小孩,没有遇到同龄人。兴趣班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
有没有远程办公的朋友,出来说说自己怎么解决社交问题?
上次去大理面基盖盖的时候,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他说是靠邻里关系+周末去学吉他认识新朋友。
认识邻居我已经放弃了,周围的邻居都是阿姨+小孩,没有遇到同龄人。兴趣班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
👍5
意外发现一个治愈的时刻:
下雨后的傍晚 17-18
太阳在半空中,还没落下
这时候太阳微黄,天还是淡蓝色的,房子和街道像是被打上了富士NC滤镜,白色的部分看起来很干净 💓
下雨后的傍晚 17-18
太阳在半空中,还没落下
这时候太阳微黄,天还是淡蓝色的,房子和街道像是被打上了富士NC滤镜,白色的部分看起来很干净 💓
👍11
周日更新了b站,说了说我不喜欢用 AI 生成代码,有趣的是评论区分为了两派,一是同样感觉 AI 削弱了自身写代码的能力而感到焦虑,二是认为不用 AI 效率跟不上,以后可能被淘汰。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我劝说我爸妈多学习一下使用智能手机,不然出门了寸步难行。然后我给他们换了好的手机,教他们怎么使用 APP。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迷上了抖音 😁
AI 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它不停地给我正反馈,只要我有疑问,它就会返回给我一个解答,不停满足我的需求,这个和短视频刺激多巴胺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短时间使用 AI 会让我感到“高效”、“快速完成的成就感”,但长时间是什么呢?
:能难独自集中注意力写一小时代码
:很难进入心流
:很难再有写代码的快乐
:同时,也很难获得成长
所有的成长一定是自己通过思考、学习获得的,但是有了 AI 之后,我们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学习,那人会有什么脚踏实地的成长呢?
可能有人会说,可以让 AI 教你如何学习。我实践下来这个太难做到了,首先心态已经不对了,当你知道有一个很强大的工具,就会产生学习的惰性。
我知道 AI 的强大,我知道用 AI 能更便捷、高效,同时我也知道它正在让我变成一个大蠢猪 😁
下班之后绝对不再用 AI 的第 15 天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我劝说我爸妈多学习一下使用智能手机,不然出门了寸步难行。然后我给他们换了好的手机,教他们怎么使用 APP。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迷上了抖音 😁
AI 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它不停地给我正反馈,只要我有疑问,它就会返回给我一个解答,不停满足我的需求,这个和短视频刺激多巴胺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短时间使用 AI 会让我感到“高效”、“快速完成的成就感”,但长时间是什么呢?
:能难独自集中注意力写一小时代码
:很难进入心流
:很难再有写代码的快乐
:同时,也很难获得成长
所有的成长一定是自己通过思考、学习获得的,但是有了 AI 之后,我们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学习,那人会有什么脚踏实地的成长呢?
可能有人会说,可以让 AI 教你如何学习。我实践下来这个太难做到了,首先心态已经不对了,当你知道有一个很强大的工具,就会产生学习的惰性。
我知道 AI 的强大,我知道用 AI 能更便捷、高效,同时我也知道它正在让我变成一个大蠢猪 😁
下班之后绝对不再用 AI 的第 15 天
👍10🔥3❤1
拥有即祛魅真一点没错呀 😁 被各种安利之下,入手了 apple watch,苦等了几天,每天都在盼着,到手之后就欣赏了10分钟
感觉好像也就这样了 🤡
PS:之前有个小米手环,这次下单的动机是看上了米兰尼斯金色的表带,确实美丽!!
感觉好像也就这样了 🤡
PS:之前有个小米手环,这次下单的动机是看上了米兰尼斯金色的表带,确实美丽!!
😁7👍5🤔2
泰国带回来的绿茶+厚椰乳,喝起来和泰奶绿一毛一样 😋
最近沉迷做甜品,还做了葡萄冻撞奶,也美味极了
最近沉迷做甜品,还做了葡萄冻撞奶,也美味极了
❤10👍4🥰2
其实几年前我并不理解那些买了几柜子泡泡玛特的朋友们,觉得这些娃娃一点都没有,为什么要买它们?
直至今日,泡泡玛特大火特火,我才意识到潮玩的市场和我认知是不太一样的。
最近被王宁的演讲刷屏,感觉他对于营销、人性的理解确实有一套。
他说:「其实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在解决两件事情:一个是满足感,一个是存在感。」
大多数的商品都在解决满足感上,要么满足物质需求,要么满足精神需求。
而泡泡玛特、奢侈品、各种小众设计是在解决存在感这个问题,你获得的是身份、品位、别人的认同等等。
解决满足感的商品有个“困境”,因为它的功能属性,意味着它需要不断迭代,市场才会继续买账:
「大家可以设想下,假设MOLLY的头拔掉是个U盘,你还会不会买这么多?
你肯定不会。
因为你每买一个U盘MOLLY,都会琢磨一下,我为什么又买了一个U盘?我已经有好几个了,用不了这么多!」
反而是像潮玩这种看起来无用的东西,是“永恒的”。
上一个这么火的娃娃,在我记忆里好像是 Hellokitty 😁
直至今日,泡泡玛特大火特火,我才意识到潮玩的市场和我认知是不太一样的。
最近被王宁的演讲刷屏,感觉他对于营销、人性的理解确实有一套。
他说:「其实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在解决两件事情:一个是满足感,一个是存在感。」
大多数的商品都在解决满足感上,要么满足物质需求,要么满足精神需求。
而泡泡玛特、奢侈品、各种小众设计是在解决存在感这个问题,你获得的是身份、品位、别人的认同等等。
解决满足感的商品有个“困境”,因为它的功能属性,意味着它需要不断迭代,市场才会继续买账:
「大家可以设想下,假设MOLLY的头拔掉是个U盘,你还会不会买这么多?
你肯定不会。
因为你每买一个U盘MOLLY,都会琢磨一下,我为什么又买了一个U盘?我已经有好几个了,用不了这么多!」
反而是像潮玩这种看起来无用的东西,是“永恒的”。
上一个这么火的娃娃,在我记忆里好像是 Hellokitty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