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BUG - WHAT ARE YOU THINKING?
1.01K subscribers
87 photos
13 videos
5 files
22 links
来自 @polebug 的每日十万个为什么,记录间接性奇思妙想/发疯/内心泛起波澜的小想法 💡。我随手发,你也随便看看就好。内容大概率没有什么逻辑,因为有逻辑的内容我都在推特/B站/博客等地方。这里只承载我随意飘散的思绪。
Download Telegram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阳光透过树叶照在电脑屏幕上,原来是彩色的
🔥74👍1
太好啦,下饭剧又有了!今天下午4点鱿鱼游戏2首播 嘻嘻
👍4
🔒
7🥰3
🥲 周报真的让我很头疼

前一段时间,我每天抽固定的时间去记录自己的想法——

然后发现,我根本记录不完!每当我一开始思考,思绪感觉能环绕地球一圈,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我一直写一直写不完!

一周平均字数在2k-3k,还有很大部分的内容没填上去 =-=

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的脑子,每次写一个话题写到一半,脑子就会想去写另外一个话题。我打字的速度跟不上我脑子的速度...

而且想法很分散,从区块链到量化交易,从哲学到心理学,从语言学习到阅读,从命理到能量...

写得好累呜呜🥹... 还在探索解决的办法...

(P.S. 继续去写了,再见
9
我永远喜欢姐姐的文
虽然鱿鱼游戏2节奏有点拖,但吃饭的时候看就刚刚好 🤣 太刺激了还不行,会导致我吃不下饭 🙃
🥰2
超级大扫除完成! 快乐
👏1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f4y1h7jk

像极了今天的我 🆘

手臂力量太弱了,举到后面感觉手已经不是我的了,想举过头顶,结果举到一半,砸到了头(😊
🙈21
我经常在下午4 5点,或者晚上10点左右感觉很饿,然后就开始在家到处找零食 🙊 (大脑被胃控制了,完全无法做别的,只想吃东西

然后最近做无氧的时候发现,我在运动的时候,好像一点不会感觉饿,就像以前早上空腹去爬山,感觉也没事

昨晚又快被饿死了,突然想到这一点,就开始轮哑铃,结果真的不饿了! 😯

今天早上随便搜了一下,发现确有其事,如图(来自小红书)

#生活小知识
👍7
举哑铃最酸的不是肩,也不是手臂,而是手指!(🙈
几年前实习的时候,在用 Python 实现分布式任务管理,用的框架就是 celery,最近刚好有需要,调研了一番,发现还得用 celery
昨天回福建了,终于从异常忙碌的状态抽离出来了,前两个星期买房+工作+老有人找我定制水晶,已经尽量把能推的都推了,还是忙到天昏地暗,偶尔抽时间看看书,视频都鸽了两周 🤡

回家之后,我妈帮我煮饭,也不用我做家务,琐事也减少了许多,买房的事也都搞完了,接下来就认真搞工作和学习!

简单说说最近买房的体验:

1️⃣ 关于第四代住宅的新规

从23年开始,关于住宅的使用面积方面有一些新的政策,广州这种一线刚开始推,二三线城市应该还没有。

「新规产品」主打一个偷面积,报建更多的阳台、花池、飘窗,阳台算一半的面积,其他俩是全赠送。以前使用率 90% 不到的房子,现在基本都在使用率 105% 以上。

我从新规出来之后开始关注房市,把旧规的产品和新规的盘都看过一遍,感觉确实不同,新规的户型更卷,印象最深的是刚需76平能做3房2卫还一点也不挤,每个房间都很大(拍了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我要),并且卧室会有更大的窗,看起来非常舒服,阳台也有更大的面积。

从户型和使用率来说,新规是吊打旧规的。

这就意味着,当未来大批量新规产品出来之后,二手房市场可能会进一步下跌,除非二手房的价格非常有竞争力,或者是你着急住进去,否则接二手房没有什么性价比。

2️⃣ 什么才是最好的上车价格

我觉得购买价是非常主观的,就像 BTC 10w 的时候,有人觉得太低了,有人觉得太高了。大多数人都无法达成共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想,我要找的就是,我心中的上车价格。

那什么条件能满足我心中的价格呢?

首先,这个房子的各方面条件我得非常喜欢,采光、户型、周围的配套、交通、生活便利,这几个方面满足需求。

其次,邻居的圈层(这个不能听中介说,最好是去小红书上看一圈),最好都比我有钱,素质高一点,以后琐事也少一点。还可以了解一下周边未来的发展,虽然各家都在画饼,但自己也要去考量未来的价值。

最后的最后,看价格,它是不是持续下跌,能从一个我买不起的价格跌到了我的预算内。

我觉得满足这三点,我就会去下单。

以后,如果房子跌了,我也不会太焦虑,因为房子本身我喜欢,大不了就是住一辈子(股市选手:只要我不割肉,我就没有亏);如果涨了,那更好,起码我不会因为过去没有下手,而感到后悔。

我作为一个左侧交易的选手,比起下跌,更讨厌的是以一个更高的价格买回来!(dbq,我做投资都是这个死样子,买房也不例外)

---

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可以聊,下次再说,继续上班!
26
昨天的市场变动,我觉得是筛选 KOL 的一次好机会。

我认为好的 KOL 应该有以下特质:

1. 足够客观,不带有个人的情绪

2. 不固执,能见风使舵,错了能及时改口(不抵抗市场,阻力小)

3. 有提出不同观点的勇气(不怕被喷),同时做对了也不过分炫耀

---

昨天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日本有加息预期,二是昨天晚上Lummis发推称未来会有加密货币相关的政策。

在日本有加息预期之前,我关注的很多 KOL 都在做空,这是没问题的;但直到昨天晚上,这些 KOL 还是在坚持做空,这就已经不符合 1,2 了,他们的坚持只是在一种固执己见,几乎没有客观的判断了。

所以我的打分是:
提出上涨可能性的 KOL > 空仓等机会=坚持现货,绝不做空的 KOL >> 坚持做空的 KOL
👍1
【连续两个月每天11点多下班,互联网大厂程序员的牛马人生(视频简介有嘉宾回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4cceMECz/?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d219df4c2f6d4cb93f14c6ebb368b1f5

看到这个视频,深有感触。

我觉得互联网大厂的人总是被困在一种竞争焦虑里,可能会被末位淘汰,可能会被后辈追上,可能因为涨薪到天花板而被优化,可能跳槽之后别的公司接不住... 诸如此类。同时,还因为这种竞争机制,导致同事之间的办公室内斗。

几年前,我因为受不了这种负能量而感觉压抑,觉得找不到出路,在纠结了几周之后,我跳出了这种竞争框架。

跳出来之后的感觉,特别像是国人第一次出国,发现墙外的人怎么可以活得这么轻松,有这么多种生活方式,简直大开眼界。

我的很多焦虑都被缓解了。

站在大厂之外的我,感觉自己被释放了,不需要再去钻研某个细致的领域,强行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也没有什么 35 岁的年龄焦虑,因为见过了许多老程序员,他们现在也写代码写得挺快乐的;同事也不再是竞争的关系,是一些学习、一起写代码的朋友;

跳出大厂框架之后,我感受到了程序员间的纯粹,就特别像是高中喜欢写数学题的人在一起讨论解题方案的感觉。
👍173
除夕夜太无聊了,在和 deepseek 聊天,强得我一身冷汗... 🙊 我已经被 AI 干趴下了,以后我叫他大哥
👍17
😅我开始慌了,之前用 gpt-4o 算命,感觉它还是个占星初学者,deepseek 已经是专业人士了,算的比我强 🤯 大哥好聪明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