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45.6K subscribers
485 photos
135 videos
40 files
21.9K links
2019-nCoV 相关资讯实时播报

投稿请将消息发给 @nfnf2046bot (请提供可信链接)

点击常用标签即可查看相关消息:
#疫情通报 #疫情动态 #应急处置 #防控政策 #人间百态 #紧急寻人 #实用工具 #科普辟谣 #疫苗研发 #世卫消息
全部标签列表可查看:https://t.me/nCoV2019/6665

RSS订阅 https://rsshub.app/telegram/channel/nCov2019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始链接。转载文章侵权请联系删除。
Download Telegram
#疫情动态 #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COVID-19检测呈阳性】
leehsienloong @ Twitter
#疫情动态 #疫苗研发 #全国 #CN

【钟南山: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很快面世】
5月22日,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有2个已经初步被批准,很快能面世。”

钟南山指出,研发针对XBB变异株有更好保护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2种针对XBB变异株的疫苗被初步批准,还有三四种很快能被批准。“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们是能走在国际前面的。”

 “根据多方面材料判断,4月底、5月初有一个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这是我们预料到的。”钟南山说。据悉,我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变异株)趋势预测,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约4000万/周,6月底波峰约6500万/周。(南方网
#疫情动态 #全国 #CN

【新冠感染情况调查问卷】
受国家疾控局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于去年12月开展两轮全国新冠感染相关情况调查,为国家防控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近期新冠感染情况仍有存在,为收集感染数据,了解近期全国新冠流行情况,北京协和医学院拟于5月23日12:00-5月30日12:00时开展新一轮调查,以便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无论您目前或既往是否感染、是否已参与前期调查,都欢迎您参与!若您在本轮调查后感染情况有变化,请您在下轮调查时再次参与~

问卷地址:👉🏻️(微博
#疫情动态 #防控政策 #台湾 #Taiwan

【COVID-19疫情估6月底现高峰 医疗机构口罩暂不松绑】
COVID-19疫情进入第4波流行,疾管署今天预估约6月底达疫情高峰,医疗机构口罩规定维持,但5月31日起,救护车、荣民之家等场所口罩令松绑,改为建议佩戴。

疾管署指出,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综合病例趋势、医疗资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药物开立数及住宿式机构阳性率等指标研判,疫情处于上升阶段,须持续监测。

疾管署副署长曾淑慧今天例行疫报预估,COVID-19疫情进入第4波流行,约6月中旬至6月底达高峰,后续才有下降趋势。

据疾管署统计,5月17日至5月23日中重症及并发症住院每天平均病例数204例,这是3月20日通报改制后新高。曾淑慧表示,以3月20日之前,采取不分轻症、中重症阳性确诊时期,中重症病人占比约为总体1%,以此推估,过去7天新增中重症204例,预估近期社区约2万例感个染。

曾淑慧指出,近期COVID-19疫情升温,医疗机构、医事机构属高感染传播风险场所,老人福利机构照护者为感染后易导致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脆弱族群,自5月31日起,医疗机构、医事机构(如药局等)、一般护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机构持续列为应佩戴口罩场所,维持裁罚规定。

曾淑慧进一步说明,其他长期照顾服务机构、荣誉国民之家、儿童及少年服务机构、身心障碍福利机构及救护车,则改列为建议佩戴口罩,其余室内场所、室内空间,由民众自主决定戴口罩。

另外,曾淑慧说,考量近期机构住民筛检阳性率于1.4%至1.6%间,住宿式机构照顾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风险族群的长者,应维持警惕避免发生机构群聚感染风险,延长一般护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机构定期执行COVID-19公费快筛措施,服务对象仍维持快筛频率为每周1次,至今年6月30日止。(中央社
#疫情动态 #专家解答 #全国 #CN

【“二阳”患者有所增加,如何看待当前形势?怎样科学应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回应热点关切】
近期,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疫情最新形势如何?怎样科学应对“二阳”风险?针对社会热点关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组织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专门作出回应。

疫情低水平波浪式流行 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今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态势。疫情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有所上升,5月中旬开始进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

王丽萍同时表示,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虽有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时发热门诊就诊量,就诊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

“专家结合多渠道监测数据研判认为,由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王丽萍说。

王丽萍建议,公众继续保持勤洗手、室内多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尤其是有慢性基础疾病人员和孕妇等重点人群,建议在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时佩戴口罩,注意个人防护。

主要流行株为XBB变异株 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监测数据显示,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在我国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中的占比持续处于高位,分别占5月15日至21日采集序列的95.2%和91.9%。

“这与全球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流行株占比情况基本一致。”陈操表示,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及研究结果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陈操表示,基于我国已有的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若发现新的风险信号,各地疾控部门将会第一时间预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阳”症状普遍更轻 重点人群应更注重防护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近期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的确有所增加,患者症状主要集中在发热、呼吸道症状,包括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头痛、肌肉酸痛等,个别患者会有呕吐腹泻症状。

“总的来说,大部分患者‘二阳’的症状普遍比‘一阳’时更轻。”李侗曾介绍,根据临床观察,大部分患者嗓子疼是轻微的,发热恢复得更快,病程可能持续3至5天。

李侗曾也表示,如果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管是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仍建议居家休息。若经过休息、服药,相关症状仍在加重,比如发热持续超过5天、有胸闷憋气症状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不管是“一阳”还是“二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应更重视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感染,一旦感染要尽早进行抗病毒等治疗,减少重症和后遗症的风险。”李侗曾说。(新华社
#疫情动态 #台湾 #Taiwan

【蔡总统确诊 取消下午公开行程】
总统府发言人林聿禅今天表示,总统蔡英文于结束上午行程后,午间略感身体不适,经COVID-19快筛后呈现阳性。总统目前症状轻微,由医疗团队妥善照顾中,经医疗团队专业建议,总统取消今天下午公开行程。(中央社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疫情动态 #全国 #CN 【新冠感染情况调查问卷】 受国家疾控局委托,为了解近期全国新冠流行情况,北京协和医学院拟于6月27日12:00-7月4日12:00时开展新一轮调查,以便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无论您目前或既往是否感染、是否已参与前期调查,都欢迎您参与!若您在本轮调查后感染情况有变化,请您在下轮调查时再次参与~ 问卷地址:👉(微博)
#疫情动态 #全国 #CN

【新冠感染情况调查问卷】
受国家疾控局委托,为了解近期全国新冠流行情况,北京协和医学院拟于7月31日12:00-8月7日12:00时开展新一轮调查,以便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无论您目前或既往是否感染、是否已参与前期调查,都欢迎您参与!若您在本轮调查后感染情况有变化,请您在下轮调查时再次参与~

问卷地址:👉微博
#疫情动态 #美国 #US

【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Jill Biden)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拜登总统检测呈阴性】
Reuters
#疫情动态 #全国 #CN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举行发布会】

当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疾控局持续开展呼吸道疾病监测和形势研判,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定期调度各地医疗资源供给和诊疗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组织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

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各地要科学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和治疗区域,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发挥中医中药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要向社会及时公开、持续更新提供儿科、发热门诊等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发挥互联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有序就医;要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人群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和探访。

在此也提示大家,要坚持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倡导“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目前,全国各省卫生健康部门已在官方网站和政务微信平台公布了本地可以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并将及时更新。

内详👉(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