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 #遗传 #狗 #基因 #科研
【万年驯化让狗崽天然能理解人类,但狼崽不行】
7月12日,研究人员在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影响因子9.601)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我们的近亲黑猩猩就做不到理解人类手势,狗的近亲狼也不能,但是狗可以。
与人类共同生活了14000多年,对狗的心智产生了一种影响。它们具有所谓的 "心智理论" 能力,使它们能够推断出人类在某些情况下的想法和感受。这项研究对44只5至18周大的狗和37只狼的幼犬进行了比较:驯化不仅改变了狗的外形,也改变了它们的思想。
在明尼苏达州的野生动物科学中心,首先对狼崽进行基因测试,以确保它们不是狼狗混血。然后,在养育过程中与人有大量的互动。它们被人类亲手喂养,每晚睡在看护人的床上,并从出生后几天起就得到了几乎全天候的人类照顾。相比之下,小狗狗与它们的母亲和同伴一起生活,与人接触的机会较少。
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将食物藏起来,然后手指方向提示小动物食物的位置。在另一些试验中,他们在正确的位置旁边放了一个小木块,这是小狗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标记方式。结果是惊人的。即使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8周大的小狗也能明白该往哪里走,而且正确率是同龄狼的两倍。
31只狗幼崽中有17只始终明白人类的指示,找到食物。相比之下,26只由人类饲养的狼崽子中,没有一只的结果高于随机撞大运。对照试验表明,小狗们并不是简单地嗅出了食物的所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狗崽子在第一次试验中就猜对了。绝对不需要训练。它们天生就懂人类的意思。
这不是哪个物种 "更聪明" 的问题,第一作者汉娜·萨洛蒙斯解释说。她是布赖恩-黑尔在杜克大学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生。在其他认知能力的测试中,如记忆或运动冲动控制,狗幼崽和狼幼崽水平相当。只有涉及到读人能力时,差异才变得明显。
通讯作者布莱恩·黑尔说,这项研究为"驯化假说"理论 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该理论认为,亲人类基因一代又一代地持续下去,直到它们彻底成为人类的伴侣动物。与人类的婴儿很相似,狗的幼崽凭直觉就能理解人类的意图。"狗天生就有这种能力,能够理解我们在与它们交流,我们在试图与它们合作。"萨洛蒙斯说。(煎蛋网)(Physorg)
【万年驯化让狗崽天然能理解人类,但狼崽不行】
7月12日,研究人员在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影响因子9.601)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我们的近亲黑猩猩就做不到理解人类手势,狗的近亲狼也不能,但是狗可以。
与人类共同生活了14000多年,对狗的心智产生了一种影响。它们具有所谓的 "心智理论" 能力,使它们能够推断出人类在某些情况下的想法和感受。这项研究对44只5至18周大的狗和37只狼的幼犬进行了比较:驯化不仅改变了狗的外形,也改变了它们的思想。
在明尼苏达州的野生动物科学中心,首先对狼崽进行基因测试,以确保它们不是狼狗混血。然后,在养育过程中与人有大量的互动。它们被人类亲手喂养,每晚睡在看护人的床上,并从出生后几天起就得到了几乎全天候的人类照顾。相比之下,小狗狗与它们的母亲和同伴一起生活,与人接触的机会较少。
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将食物藏起来,然后手指方向提示小动物食物的位置。在另一些试验中,他们在正确的位置旁边放了一个小木块,这是小狗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标记方式。结果是惊人的。即使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8周大的小狗也能明白该往哪里走,而且正确率是同龄狼的两倍。
31只狗幼崽中有17只始终明白人类的指示,找到食物。相比之下,26只由人类饲养的狼崽子中,没有一只的结果高于随机撞大运。对照试验表明,小狗们并不是简单地嗅出了食物的所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狗崽子在第一次试验中就猜对了。绝对不需要训练。它们天生就懂人类的意思。
这不是哪个物种 "更聪明" 的问题,第一作者汉娜·萨洛蒙斯解释说。她是布赖恩-黑尔在杜克大学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生。在其他认知能力的测试中,如记忆或运动冲动控制,狗幼崽和狼幼崽水平相当。只有涉及到读人能力时,差异才变得明显。
通讯作者布莱恩·黑尔说,这项研究为"驯化假说"理论 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该理论认为,亲人类基因一代又一代地持续下去,直到它们彻底成为人类的伴侣动物。与人类的婴儿很相似,狗的幼崽凭直觉就能理解人类的意图。"狗天生就有这种能力,能够理解我们在与它们交流,我们在试图与它们合作。"萨洛蒙斯说。(煎蛋网)(Physorg)
#酒精 #癌症 #适量饮酒 #科研 #轻度饮酒
【2020年74.1万例新癌症病例被发现跟饮酒有关 即使“适度饮酒”也与较高癌症风险高度相关】
7月13日,WHO 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酒精与显着升高的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几种形式的癌症,包括 #乳腺癌、#结肠癌 和 #口腔癌。即使在轻度至中度饮酒者(每天最多两杯)中,风险增加也很明显,他们占 2020 年所有新癌症的七分之一,全球超过 100,000 例。
在加拿大,2020年饮酒与7,000例新癌症病例有关,其中包括24%的乳腺癌病例、20%的结肠癌病例、15%的直肠癌病例以及 13%的口腔癌和肝癌病例。
“所有饮酒都涉及风险,”该研究的合著者、CAMH 心理健康政策研究所和坎贝尔家庭心理健康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 Jürgen Rehm 博士说。“对于与酒精有关的癌症,所有水平的消费都与一些风险相关。例如,每天每杯标准尺寸的葡萄酒与患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6% 相关。”
...
Rehm 博士说,对轻度至中度饮酒与癌症之间联系的研究相对较新,公共政策尚未反映癌症风险的程度。他补充说:“作为一名流行病学家,我建议提高税收以充分反映酒精带来的疾病负担。除了限制酒精的实际供应和营销,价格控制被认为是减少酒精的高影响、成本效益措施-相关的伤害。” 政府还可以考虑要求制造商在酒精饮料标签上包含与饮酒相关的健康和安全风险的信息,包括癌症风险。(雅虎新闻)(newswire)
相关新闻🔗
21-05-30 酒精没有安全剂量,只要摄入脑灰质就会减少
【2020年74.1万例新癌症病例被发现跟饮酒有关 即使“适度饮酒”也与较高癌症风险高度相关】
7月13日,WHO 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酒精与显着升高的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几种形式的癌症,包括 #乳腺癌、#结肠癌 和 #口腔癌。即使在轻度至中度饮酒者(每天最多两杯)中,风险增加也很明显,他们占 2020 年所有新癌症的七分之一,全球超过 100,000 例。
在加拿大,2020年饮酒与7,000例新癌症病例有关,其中包括24%的乳腺癌病例、20%的结肠癌病例、15%的直肠癌病例以及 13%的口腔癌和肝癌病例。
“所有饮酒都涉及风险,”该研究的合著者、CAMH 心理健康政策研究所和坎贝尔家庭心理健康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 Jürgen Rehm 博士说。“对于与酒精有关的癌症,所有水平的消费都与一些风险相关。例如,每天每杯标准尺寸的葡萄酒与患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6% 相关。”
...
Rehm 博士说,对轻度至中度饮酒与癌症之间联系的研究相对较新,公共政策尚未反映癌症风险的程度。他补充说:“作为一名流行病学家,我建议提高税收以充分反映酒精带来的疾病负担。除了限制酒精的实际供应和营销,价格控制被认为是减少酒精的高影响、成本效益措施-相关的伤害。” 政府还可以考虑要求制造商在酒精饮料标签上包含与饮酒相关的健康和安全风险的信息,包括癌症风险。(雅虎新闻)(newswire)
相关新闻🔗
21-05-30 酒精没有安全剂量,只要摄入脑灰质就会减少
Forwarded from 乌鸦观察
#日本 #体外卵巢 #人造子宫 #科研
【日本科学家重建“体外卵巢”,成功用干细胞制造有活力卵子】
7月16日,日本科学家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上发布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在小鼠体外培育卵泡,并且产生可以成功受精的卵子,培育出有活力的后代。
研究团队发现,当胚胎干细胞产生的卵巢性腺组织与早期原始生殖细胞或体外衍生的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结合时,生殖细胞在重建的卵泡内发育成活的卵母细胞,可以受精并产生有活力的后代。
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可以使用小鼠的胚胎干细胞造出卵母细胞,也就是卵子的前体。但这些前体细胞必须移植回雌性动物体内,或者从动物体内分离出卵巢细胞,才能进一步产生卵子。
在今年的3月,来自以色列的科学家首次使用人造子宫,将完整小鼠胚胎从受精卵形成后第5天起,培育了6天,相当于达到了人类的胎儿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小鼠的所有器官发育指标都正常。(ZAKER)
【日本科学家重建“体外卵巢”,成功用干细胞制造有活力卵子】
7月16日,日本科学家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上发布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在小鼠体外培育卵泡,并且产生可以成功受精的卵子,培育出有活力的后代。
研究团队发现,当胚胎干细胞产生的卵巢性腺组织与早期原始生殖细胞或体外衍生的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结合时,生殖细胞在重建的卵泡内发育成活的卵母细胞,可以受精并产生有活力的后代。
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可以使用小鼠的胚胎干细胞造出卵母细胞,也就是卵子的前体。但这些前体细胞必须移植回雌性动物体内,或者从动物体内分离出卵巢细胞,才能进一步产生卵子。
在今年的3月,来自以色列的科学家首次使用人造子宫,将完整小鼠胚胎从受精卵形成后第5天起,培育了6天,相当于达到了人类的胎儿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小鼠的所有器官发育指标都正常。(ZAKER)
Science
Gener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from mouse pluripotent stem cells
Recent advances have enabled the generation of oocytes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vitro. However, these cells require a somatic environment to develop fully as reproductive cells. Yoshino et al. applied what is known about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in…
#咖啡 #咖啡因 #大脑 #痴呆 #科研
【过量摄入咖啡可能会损害大脑】
6月24日,南澳大学精准医疗中心的科学家在《营养神经科学》(Nutritional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4.028)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通过分析磁共振成像信息和喝咖啡量等相关数据,发现喝咖啡太多的人,大脑容量会更小,同时患痴呆的风险会更高。
这是该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利用英国生物银行中近40万参与者的数据,研究者探索了喝咖啡的量与多个大脑容量指标之间的关联。这些人年龄在37至73岁之间,最初是在2006年至2010年招募的,2014年,研究人员获取了一部分人的脑磁共振成像信息,对痴呆和中风发病情况的随访则持续到2018年。分析发现,喝咖啡量更多的话,不仅总的脑容量更低,灰质、白质和海马体的容量都更低,存在着线性关联。
大脑结构变化与认知能力存在密切关联。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证据显示,随着人的衰老和年龄的增长,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和具有处理信息功能的灰质等大脑结构一般会自然开始萎缩,与此同时,年龄越大的人的反应速度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越有明显的减退。喝咖啡与脑容量之间发现的这种线性关联因而可能成为认知功能的一个风险信号。
不过,相比脑容量,数据显示,咖啡与痴呆风险之间的关联是非线性的,更像U形,相比少量喝咖啡的人,那些不喝咖啡或者每天喝超过6杯的人,痴呆的风险都要更高,特别是每天喝太多咖啡的人。大体上,相比每天喝一两杯咖啡的人,那些每天喝超过6杯的人痴呆风险要高出近50%。
这一证据再次强调了喝咖啡不要过量的必要性,然而咖啡本身对健康的利与弊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对全世界的咖啡爱好者来说,咖啡不仅意味着一种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不少人喝咖啡是抱着实用性的目的,为了提神以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这一功效主要源于咖啡中富含的咖啡因这种神经兴奋剂。而咖啡在全球的流行也让咖啡因成为了使用最广的精神物质。
其实不光是咖啡,茶中也含有咖啡因,但量比咖啡中要少。此外,日常生活里一些功能饮料在生产中也会加入咖啡因,以实现缓解疲劳的功效。对总体咖啡因的含量,而非仅仅咖啡本身的健康风险进行探索,有助于更准确地研究相关问题以及排除其他饮食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但咖啡的健康风险仍难于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咖啡中不只有咖啡因,还有其他数百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类似的,茶里所含的物质也很丰富。
这些复杂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让咖啡对健康所产生的利与弊都更难以确认。比如有短期研究中发现,摄入咖啡因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和血压的升高,但以咖啡为基础开展的研究却并未发现明显的血压升高效应,这可能就是因为咖啡中所含的其他物质抵消了咖啡因的这种升高血压的效应。另外,一些短期内产生的健康影响长期来看不一定还有,因为人对咖啡因的耐受度可能会在频繁喝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这些来自咖啡本身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其中很多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也提醒人们谨慎解读观察研究中发现的咖啡的利与弊。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当时有限的证据将喝咖啡的致癌等级评估为2B,也就是有可能致癌,2018年,应一些专家的建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喝咖啡的致癌风险进行了重新评估,下调为3类。也就是说,既不能确定它是安全的,但是现有证据也不能证明它的致癌性。事实上,正如相关分类所提示的那样,关于喝咖啡对于不同种类癌症风险的影响,结论差别很大。
可以说,截至目前的证据而言,科学家总体上没有发现咖啡会造成严重健康风险的证据。对于子宫内膜癌、肝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喝咖啡甚至与相关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每天喝适量咖啡的人群全因死亡率也更低。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咖啡因可能通过降低食欲和增加基础代谢等方式,保持身体能量平衡,起到一点管理体重的效果,但前提是咖啡不要加太多糖。相较而言,最新研究从脑健康方面发现咖啡可能潜在的风险,增加了人们对咖啡健康利弊的认识。
其实,不只是脑健康,2021年6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分析喝咖啡与青光眼患病情况的关系时还发现,虽然摄入咖啡因与青光眼风险总体上没有关系,但是对于相关疾病遗传风险偏高的人来说,喝太多咖啡可能会导致患青光眼的风险显著提升。相比遗传风险最低而又不摄入咖啡因的人,遗传风险最高又喝了很多咖啡的人,青光眼的患病率增加了近4倍。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视神经受损的眼病,通常由眼压升高等原因所促发,在中国,是导致失明的第三大原因。同痴呆类似的是,青光眼在老年人中的风险很高。这也提醒部分可能有较高青光眼遗传风险的人,或可适当减少咖啡的摄入量。
人与人之间身体的差异是广泛存在的,对酒精的代谢有差异,对咖啡因的代谢也存在差异。目前不同种类和做法的咖啡,所含咖啡因的量也有较大差别,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所喝种类和量是很有必要的。而根据最新研究,大量喝咖啡还可能对大脑健康造成影响,这类证据虽然还比较少,但鉴于咖啡已成为不少人的日常必需品,相关的长期风险信号也值得关注。(南方周末)
【过量摄入咖啡可能会损害大脑】
6月24日,南澳大学精准医疗中心的科学家在《营养神经科学》(Nutritional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4.028)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通过分析磁共振成像信息和喝咖啡量等相关数据,发现喝咖啡太多的人,大脑容量会更小,同时患痴呆的风险会更高。
这是该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利用英国生物银行中近40万参与者的数据,研究者探索了喝咖啡的量与多个大脑容量指标之间的关联。这些人年龄在37至73岁之间,最初是在2006年至2010年招募的,2014年,研究人员获取了一部分人的脑磁共振成像信息,对痴呆和中风发病情况的随访则持续到2018年。分析发现,喝咖啡量更多的话,不仅总的脑容量更低,灰质、白质和海马体的容量都更低,存在着线性关联。
大脑结构变化与认知能力存在密切关联。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证据显示,随着人的衰老和年龄的增长,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和具有处理信息功能的灰质等大脑结构一般会自然开始萎缩,与此同时,年龄越大的人的反应速度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越有明显的减退。喝咖啡与脑容量之间发现的这种线性关联因而可能成为认知功能的一个风险信号。
不过,相比脑容量,数据显示,咖啡与痴呆风险之间的关联是非线性的,更像U形,相比少量喝咖啡的人,那些不喝咖啡或者每天喝超过6杯的人,痴呆的风险都要更高,特别是每天喝太多咖啡的人。大体上,相比每天喝一两杯咖啡的人,那些每天喝超过6杯的人痴呆风险要高出近50%。
这一证据再次强调了喝咖啡不要过量的必要性,然而咖啡本身对健康的利与弊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对全世界的咖啡爱好者来说,咖啡不仅意味着一种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不少人喝咖啡是抱着实用性的目的,为了提神以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这一功效主要源于咖啡中富含的咖啡因这种神经兴奋剂。而咖啡在全球的流行也让咖啡因成为了使用最广的精神物质。
其实不光是咖啡,茶中也含有咖啡因,但量比咖啡中要少。此外,日常生活里一些功能饮料在生产中也会加入咖啡因,以实现缓解疲劳的功效。对总体咖啡因的含量,而非仅仅咖啡本身的健康风险进行探索,有助于更准确地研究相关问题以及排除其他饮食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但咖啡的健康风险仍难于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咖啡中不只有咖啡因,还有其他数百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类似的,茶里所含的物质也很丰富。
这些复杂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让咖啡对健康所产生的利与弊都更难以确认。比如有短期研究中发现,摄入咖啡因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和血压的升高,但以咖啡为基础开展的研究却并未发现明显的血压升高效应,这可能就是因为咖啡中所含的其他物质抵消了咖啡因的这种升高血压的效应。另外,一些短期内产生的健康影响长期来看不一定还有,因为人对咖啡因的耐受度可能会在频繁喝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这些来自咖啡本身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其中很多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也提醒人们谨慎解读观察研究中发现的咖啡的利与弊。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当时有限的证据将喝咖啡的致癌等级评估为2B,也就是有可能致癌,2018年,应一些专家的建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喝咖啡的致癌风险进行了重新评估,下调为3类。也就是说,既不能确定它是安全的,但是现有证据也不能证明它的致癌性。事实上,正如相关分类所提示的那样,关于喝咖啡对于不同种类癌症风险的影响,结论差别很大。
可以说,截至目前的证据而言,科学家总体上没有发现咖啡会造成严重健康风险的证据。对于子宫内膜癌、肝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喝咖啡甚至与相关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每天喝适量咖啡的人群全因死亡率也更低。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咖啡因可能通过降低食欲和增加基础代谢等方式,保持身体能量平衡,起到一点管理体重的效果,但前提是咖啡不要加太多糖。相较而言,最新研究从脑健康方面发现咖啡可能潜在的风险,增加了人们对咖啡健康利弊的认识。
其实,不只是脑健康,2021年6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分析喝咖啡与青光眼患病情况的关系时还发现,虽然摄入咖啡因与青光眼风险总体上没有关系,但是对于相关疾病遗传风险偏高的人来说,喝太多咖啡可能会导致患青光眼的风险显著提升。相比遗传风险最低而又不摄入咖啡因的人,遗传风险最高又喝了很多咖啡的人,青光眼的患病率增加了近4倍。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视神经受损的眼病,通常由眼压升高等原因所促发,在中国,是导致失明的第三大原因。同痴呆类似的是,青光眼在老年人中的风险很高。这也提醒部分可能有较高青光眼遗传风险的人,或可适当减少咖啡的摄入量。
人与人之间身体的差异是广泛存在的,对酒精的代谢有差异,对咖啡因的代谢也存在差异。目前不同种类和做法的咖啡,所含咖啡因的量也有较大差别,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所喝种类和量是很有必要的。而根据最新研究,大量喝咖啡还可能对大脑健康造成影响,这类证据虽然还比较少,但鉴于咖啡已成为不少人的日常必需品,相关的长期风险信号也值得关注。(南方周末)
#科研 #肥胖 #糖 #果糖 #癌症 #小肠 #消化系统
【在小鼠身上果糖摄入过多与肥胖、癌症的发病率呈明显关联】
2021年8月18日,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世界各国日益增多的肥胖症和某些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与人们饮食中果糖摄入量的增加有着明显的关联,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通过果糖的吸收、消化和代谢产生的。
研究人员对老鼠喂食大量的果糖,结果发现,老鼠的小肠绒毛比不喂食果糖的老鼠长度多出25%-40%。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纤细毛发状突起,即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的作用是增大小肠的面积,最多可扩大面积近600倍,因而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包括三大营养物脂肪、糖、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当然也起到过滤物质的作用。因此,小肠绒毛长度的增加与营养吸收、体重增加和肥胖,以及脂肪积累有关。
研究人员把老鼠分成三组,正常低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果糖的高脂饮食组,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小肠的结构变化。结果是,含果糖的高脂饮食的小鼠的小肠不仅长出了更长的绒毛,而且比不含果糖的高脂肪食物的老鼠更肥胖。
研究人员认为,果糖的结构不同于葡萄糖等其他糖类,果糖在体内的代谢方式也不同,而果糖的特点和主要代谢物会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不仅有利于吸收大量的营养,还会造成肥胖,并诱发肠道肿瘤的生长。当然,进一步的原因也在于小肠绒毛过多吸收果糖后的代谢途径。
果糖有一种特殊代谢物,称为果糖-1-磷酸酯(fructose-1-phosphate),果糖摄入过多,会以高水平积累。然后,果糖-1-磷酸酯与葡萄糖代谢酶——丙酮酸激酶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细胞代谢,促进小肠绒毛的存活和生长。如果去除丙酮酸激酶或果糖-1-磷酸酶,果糖对绒毛长度的增长无影响。
2019年,该研究团队的研究已证实,果糖的代谢物果糖-1-磷酸酯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对人类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试验发现,小鼠摄入大量果糖,会增加肿瘤大小,但减少或阻断果糖摄入,或者阻断果糖的代谢途径,会阻止肿瘤的生长。现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动物摄入果糖过多可以通过消化道的增量摄入和果糖特有的代谢过程来引发肥胖并促进肿瘤生长。
当然,这项研究只是对小鼠的研究,能否推论到人身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证实。但是,由于哺乳动物的解剖、生理相似,对营养物的摄入、消化和代谢也有相同的途径,因此这项研究提供了为何果糖摄入过多会引发肥胖、糖尿病和消化道癌症的一个新视角。
需要明确的是,果糖本身是无害的,而且果糖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来自高果糖玉米糖浆、食糖,还是水果等天然食品。人们需要关注的是不应过量摄入果糖或其他糖类。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摄入量是,除了一日三餐,成年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即每天大约25克(6茶匙)。游离糖是指由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大量的证据表明,将游离糖的摄入量保持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发生的危险。(南方周末)
【在小鼠身上果糖摄入过多与肥胖、癌症的发病率呈明显关联】
2021年8月18日,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世界各国日益增多的肥胖症和某些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与人们饮食中果糖摄入量的增加有着明显的关联,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通过果糖的吸收、消化和代谢产生的。
研究人员对老鼠喂食大量的果糖,结果发现,老鼠的小肠绒毛比不喂食果糖的老鼠长度多出25%-40%。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纤细毛发状突起,即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的作用是增大小肠的面积,最多可扩大面积近600倍,因而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包括三大营养物脂肪、糖、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当然也起到过滤物质的作用。因此,小肠绒毛长度的增加与营养吸收、体重增加和肥胖,以及脂肪积累有关。
研究人员把老鼠分成三组,正常低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果糖的高脂饮食组,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小肠的结构变化。结果是,含果糖的高脂饮食的小鼠的小肠不仅长出了更长的绒毛,而且比不含果糖的高脂肪食物的老鼠更肥胖。
研究人员认为,果糖的结构不同于葡萄糖等其他糖类,果糖在体内的代谢方式也不同,而果糖的特点和主要代谢物会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不仅有利于吸收大量的营养,还会造成肥胖,并诱发肠道肿瘤的生长。当然,进一步的原因也在于小肠绒毛过多吸收果糖后的代谢途径。
果糖有一种特殊代谢物,称为果糖-1-磷酸酯(fructose-1-phosphate),果糖摄入过多,会以高水平积累。然后,果糖-1-磷酸酯与葡萄糖代谢酶——丙酮酸激酶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细胞代谢,促进小肠绒毛的存活和生长。如果去除丙酮酸激酶或果糖-1-磷酸酶,果糖对绒毛长度的增长无影响。
2019年,该研究团队的研究已证实,果糖的代谢物果糖-1-磷酸酯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对人类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试验发现,小鼠摄入大量果糖,会增加肿瘤大小,但减少或阻断果糖摄入,或者阻断果糖的代谢途径,会阻止肿瘤的生长。现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动物摄入果糖过多可以通过消化道的增量摄入和果糖特有的代谢过程来引发肥胖并促进肿瘤生长。
当然,这项研究只是对小鼠的研究,能否推论到人身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证实。但是,由于哺乳动物的解剖、生理相似,对营养物的摄入、消化和代谢也有相同的途径,因此这项研究提供了为何果糖摄入过多会引发肥胖、糖尿病和消化道癌症的一个新视角。
需要明确的是,果糖本身是无害的,而且果糖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来自高果糖玉米糖浆、食糖,还是水果等天然食品。人们需要关注的是不应过量摄入果糖或其他糖类。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摄入量是,除了一日三餐,成年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即每天大约25克(6茶匙)。游离糖是指由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大量的证据表明,将游离糖的摄入量保持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发生的危险。(南方周末)
#科研 #埃博拉 #几内亚 #潜伏期
【今年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源自5年前的感染者】
9月15日,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的休眠期可以长达五年,并在唤醒之后再次引发新的感染爆发。虽然之前也发现过由原感染者引发的新病例,但此次研究大大延长了造成传播风险的时间窗口期。我们对病毒如何在人体内存活、具体潜伏在哪里还知之甚少。但考虑到全球有成千上万民众经历过病毒感染,这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开展更多研究的重要领域。
非洲国家几内亚曾在今年1月爆发过一场小规模埃博拉疫情,当时有一名护士不幸发病。由于误诊,她没有被立即隔离并最终导致病毒扩散。幸运的是,几内亚当地卫生部门为了应对2013年至2016年的另一次重大疫情而购置过先进诊断设备,这些仪器帮助当局确定护士感染的就是埃博拉病毒。
此后卫生部门并确定了另外15个病例并成功采取了抗疫措施,最终总计 16 名感染者中有 12 人死亡。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来源与传播途径,卫生部门从这些患者的样本中提取出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基因组。他们将基因组序列与先前引发过疫情的基因组序列以及采集自蝙蝠(也可能携带病毒)的样本进行比较。研究人员通过演化分析尝试追溯最初患者的感染原因。
但分析工作给出了一个奇怪的结果:所有病例都具有共通的特征,即所感染的病毒属于曾在 2013 至 2016 年引发疫情的病毒的变异毒株。这些病例包含一系列仅在当时早期爆发期间出现的突变,这些特征在任何蝙蝠种群中均未被发现。
这个结果本身并不完全令人意外,毕竟病毒确实可能在某些孤立的人群之间保持低水平传播,而且没能引起卫生部门的注意。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如今检测到的病毒应该是持续突变之后的产物。但 2021 年小规模疫情中的病毒与 2016 年版本几乎没有多少差别,就好像这整整五年时间完全停滞了一般。(Solidot)(arstechnica)
【今年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源自5年前的感染者】
9月15日,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的休眠期可以长达五年,并在唤醒之后再次引发新的感染爆发。虽然之前也发现过由原感染者引发的新病例,但此次研究大大延长了造成传播风险的时间窗口期。我们对病毒如何在人体内存活、具体潜伏在哪里还知之甚少。但考虑到全球有成千上万民众经历过病毒感染,这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开展更多研究的重要领域。
非洲国家几内亚曾在今年1月爆发过一场小规模埃博拉疫情,当时有一名护士不幸发病。由于误诊,她没有被立即隔离并最终导致病毒扩散。幸运的是,几内亚当地卫生部门为了应对2013年至2016年的另一次重大疫情而购置过先进诊断设备,这些仪器帮助当局确定护士感染的就是埃博拉病毒。
此后卫生部门并确定了另外15个病例并成功采取了抗疫措施,最终总计 16 名感染者中有 12 人死亡。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来源与传播途径,卫生部门从这些患者的样本中提取出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基因组。他们将基因组序列与先前引发过疫情的基因组序列以及采集自蝙蝠(也可能携带病毒)的样本进行比较。研究人员通过演化分析尝试追溯最初患者的感染原因。
但分析工作给出了一个奇怪的结果:所有病例都具有共通的特征,即所感染的病毒属于曾在 2013 至 2016 年引发疫情的病毒的变异毒株。这些病例包含一系列仅在当时早期爆发期间出现的突变,这些特征在任何蝙蝠种群中均未被发现。
这个结果本身并不完全令人意外,毕竟病毒确实可能在某些孤立的人群之间保持低水平传播,而且没能引起卫生部门的注意。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如今检测到的病毒应该是持续突变之后的产物。但 2021 年小规模疫情中的病毒与 2016 年版本几乎没有多少差别,就好像这整整五年时间完全停滞了一般。(Solidot)(arstechnica)
#世卫组织 #WHO #酒精 #税 #欧洲 #癌症 #科研
【欧洲将酒精税提高一倍 每年可防止5000起癌症死亡】
9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欧洲的酒精税提高一倍,作为每年防止近5000起癌症死亡的手段之一。
世卫组织欧洲办事处说,提高酒精饮料税是预防癌症的“最佳措施之一”,且具有“潜在的高度影响”。该办事处补充说,俄罗斯和英国等国家将受益最大。世卫表示,饮酒与口腔、咽部、食道、结肠直肠、肝脏、喉部和女性乳腺癌有因果关系。
世卫说,模型预测显示,“在世卫欧洲地区,如果将目前的酒精饮料消费税提高一倍,估计每年可以避免1万零700个新癌症病例,和4850起与酒精有关的癌症死亡病例。”
这将占欧洲地区与酒精有关的癌症新病例和死亡人数约6%。世卫组织的区域办事处说,该地区估计每年有18万起病例,以及8万5000死亡病例,“是由酒精引起的”。
对世卫组织来说,欧洲许多地区目前的酒精饮料税收水准仍然低,特别是在欧盟的27个会员国。
世卫组织的欧洲地区涵盖5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和几个中亚国家进行了相关调查。(联合早报)(法国广播公司)(法新社)(柳叶刀)
相关新闻🔗
21-05-30 酒精没有安全剂量,只要摄入脑灰质就会减少
21-07-13 2020年74.1万例新癌症病例被发现跟饮酒有关 即使“适度饮酒”也与较高癌症风险高度相关
【欧洲将酒精税提高一倍 每年可防止5000起癌症死亡】
9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欧洲的酒精税提高一倍,作为每年防止近5000起癌症死亡的手段之一。
世卫组织欧洲办事处说,提高酒精饮料税是预防癌症的“最佳措施之一”,且具有“潜在的高度影响”。该办事处补充说,俄罗斯和英国等国家将受益最大。世卫表示,饮酒与口腔、咽部、食道、结肠直肠、肝脏、喉部和女性乳腺癌有因果关系。
世卫说,模型预测显示,“在世卫欧洲地区,如果将目前的酒精饮料消费税提高一倍,估计每年可以避免1万零700个新癌症病例,和4850起与酒精有关的癌症死亡病例。”
这将占欧洲地区与酒精有关的癌症新病例和死亡人数约6%。世卫组织的区域办事处说,该地区估计每年有18万起病例,以及8万5000死亡病例,“是由酒精引起的”。
对世卫组织来说,欧洲许多地区目前的酒精饮料税收水准仍然低,特别是在欧盟的27个会员国。
世卫组织的欧洲地区涵盖5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和几个中亚国家进行了相关调查。(联合早报)(法国广播公司)(法新社)(柳叶刀)
相关新闻🔗
21-05-30 酒精没有安全剂量,只要摄入脑灰质就会减少
21-07-13 2020年74.1万例新癌症病例被发现跟饮酒有关 即使“适度饮酒”也与较高癌症风险高度相关
#科研 #淀粉 #二氧化碳 #农业 #工业化 #耕地 #化肥 #农药 #碳中和
【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9月24日,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在实验室中首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
这条新路线使淀粉生产模式从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向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并为从二氧化碳中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自然界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该生产方式的能量转换效率仅2%左右。
研究人员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实验室初步测试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马延和说:如果该过程的总体成本能够降低到未来在经济上与农业种植相当的水平,预计将节省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
此外,它还有助于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的食品安全,促进碳中和生物经济的发展,并最终促进可持续生物社会的形成。
不过,这一成果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新华社 @微博)(物理学家网)
【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9月24日,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在实验室中首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
这条新路线使淀粉生产模式从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向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并为从二氧化碳中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自然界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该生产方式的能量转换效率仅2%左右。
研究人员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实验室初步测试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马延和说:如果该过程的总体成本能够降低到未来在经济上与农业种植相当的水平,预计将节省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
此外,它还有助于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的食品安全,促进碳中和生物经济的发展,并最终促进可持续生物社会的形成。
不过,这一成果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新华社 @微博)(物理学家网)
#科研 #运动 #癌症 #统计
【每周运动5小时以上有助于预防癌症】
10月4日,研究人员在《体育和运动中的医学和科学》(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影响因子4.029)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3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所有癌症病例中有3%可归因于缺乏运动,女性比例更高,如果进行每周5小时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仅在美国就能每年预防超过46000例癌症病例。
研究团队根据癌症部位分类评估因缺乏运动而导致的癌症病例数。统计数据显示,16.9%的胃癌、11.9%的子宫内膜癌、11.0%的肾癌、9.3%的结肠癌、8.1%的食道癌、6.5%的女性乳腺癌和3.9%膀胱癌与缺乏运动有关。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作者也指出,实际上这种休闲性运动锻炼对于部分人群存在着明显障碍。比如有些人因为工作时间长而缺少时间进行运动,有些人无力支付健身房会员费或购买健身设备,还有部分女性因为照顾孩子而没有时间和精力运动等。
论文作者表示,这些发现强调了要鼓励将运动锻炼作为预防癌症的一种手段,并施行在个人和社区层面的干预措施,以解决缺乏时间和精力或经济问题导致的休闲性运动锻炼障碍。(澎湃新闻)
【每周运动5小时以上有助于预防癌症】
10月4日,研究人员在《体育和运动中的医学和科学》(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影响因子4.029)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3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所有癌症病例中有3%可归因于缺乏运动,女性比例更高,如果进行每周5小时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仅在美国就能每年预防超过46000例癌症病例。
研究团队根据癌症部位分类评估因缺乏运动而导致的癌症病例数。统计数据显示,16.9%的胃癌、11.9%的子宫内膜癌、11.0%的肾癌、9.3%的结肠癌、8.1%的食道癌、6.5%的女性乳腺癌和3.9%膀胱癌与缺乏运动有关。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作者也指出,实际上这种休闲性运动锻炼对于部分人群存在着明显障碍。比如有些人因为工作时间长而缺少时间进行运动,有些人无力支付健身房会员费或购买健身设备,还有部分女性因为照顾孩子而没有时间和精力运动等。
论文作者表示,这些发现强调了要鼓励将运动锻炼作为预防癌症的一种手段,并施行在个人和社区层面的干预措施,以解决缺乏时间和精力或经济问题导致的休闲性运动锻炼障碍。(澎湃新闻)
#茶 #咖啡 #科研 #相关性 #中风 #痴呆
【喝茶或咖啡与降低中风和痴呆的风险呈相关性】
11月16日研究人员在《PLOS医学》 (PLoS Medicine 影响因子11.069)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针对50-74岁健康人的研究显示,喝咖啡或茶可能与中风和痴呆症的低风险相关。喝咖啡也与中风后痴呆的低风险有关。
来自中国天津医科大学的张元和同事研究了英国生物银行的365682名参与者的数据,参与者在2006年至2010年间被招募,并启动了跟踪调查,直到2020年。在一开始,参与者自我报告了他们的咖啡和茶的摄入量。在研究期间,5079名参与者患上了痴呆症,10053人至少经历了一次中风。
每天喝2-3杯咖啡或3-5杯茶的人,或4-6杯咖啡和茶的组合,中风或痴呆症的发病率最低。与那些既不喝咖啡也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2-3杯咖啡和2-3杯茶的人中风风险降低32%(HR,0.68,95% CI,0.59-0.79;P <0.001),痴呆风险降低28%(HR,0.72,95% CI,0.59-0.89;P =0.002)。单独喝咖啡或与茶一起喝也与中风后痴呆的低风险有关。
英国生物库反映了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比较健康的样本,这可能限制了对这些关联进行概括的能力。此外,患痴呆症或中风的人相对较少,这可能使其难以准确地推断出更大人群的比率。最后,虽然饮用咖啡和茶与中风、痴呆和中风后痴呆的低风险呈相关性,但不能从这些关联中推断出这种因果关系。(煎蛋网)(医学快讯)
【喝茶或咖啡与降低中风和痴呆的风险呈相关性】
11月16日研究人员在《PLOS医学》 (PLoS Medicine 影响因子11.069)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针对50-74岁健康人的研究显示,喝咖啡或茶可能与中风和痴呆症的低风险相关。喝咖啡也与中风后痴呆的低风险有关。
来自中国天津医科大学的张元和同事研究了英国生物银行的365682名参与者的数据,参与者在2006年至2010年间被招募,并启动了跟踪调查,直到2020年。在一开始,参与者自我报告了他们的咖啡和茶的摄入量。在研究期间,5079名参与者患上了痴呆症,10053人至少经历了一次中风。
每天喝2-3杯咖啡或3-5杯茶的人,或4-6杯咖啡和茶的组合,中风或痴呆症的发病率最低。与那些既不喝咖啡也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2-3杯咖啡和2-3杯茶的人中风风险降低32%(HR,0.68,95% CI,0.59-0.79;P <0.001),痴呆风险降低28%(HR,0.72,95% CI,0.59-0.89;P =0.002)。单独喝咖啡或与茶一起喝也与中风后痴呆的低风险有关。
英国生物库反映了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比较健康的样本,这可能限制了对这些关联进行概括的能力。此外,患痴呆症或中风的人相对较少,这可能使其难以准确地推断出更大人群的比率。最后,虽然饮用咖啡和茶与中风、痴呆和中风后痴呆的低风险呈相关性,但不能从这些关联中推断出这种因果关系。(煎蛋网)(医学快讯)
#科研 #小麦 #蛋白质 #基因 #增产 #农业
【研究人员发现让小麦增产并增加 25%蛋白质含量的基因】
5 月 11 日,来自阿德莱德大学和英国约翰英尼斯中心的科学家们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 影响因子 14.136)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论文显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生产更高品质小麦的方法。来自已经确定了一种遗传驱动因素,可以改善小麦的产量性状,并使蛋白质含量增加 25%。
“我们对小麦生产中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驱动因素背后的机制知之甚少。”领导这项研究的阿德莱德大学农业、食品和葡萄酒学院的斯科特·博登博士说,“发现控制这两个因素的基因有可能帮助培育出更高质量谷物的新小麦品种。由于小麦占全球蛋白质消耗量的 20%,这项研究的影响可以通过提供更高蛋白质含量的谷物来造福社会,从而有助于生产更有营养的食物,例如面包和早餐麦片。”
这项工作是第一个已知的实例,其中突变种群的前向遗传学筛选被用于识别控制小麦生殖发育的基因;并且这项研究的见解有可能帮助提高小麦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我们发现的遗传变异为田间种植的植物提供了 15-25% 的蛋白质含量增长。这些品种还产生额外的小穗,那被称为配对小穗。”博登博士说。
“我们还没有发现额外的小穗会增加产量,但我们希望农民种植的优质品种可能会增加产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不会以减产为代价,因此这一发现更有可能为育种者和种植者提供经济利益,而不仅仅是增加营养价值本身。
“除了对小麦育种的未来的重要影响外,这项研究本身对科学界也具有巨大的价值,因为它为小麦研究提供了新的典范。”
该团队预计新的小麦品种将在 2-3 年内提供给育种者,然后在 7-10 年内转化为农民的利益。(煎蛋网)(phys.org)
【研究人员发现让小麦增产并增加 25%蛋白质含量的基因】
5 月 11 日,来自阿德莱德大学和英国约翰英尼斯中心的科学家们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 影响因子 14.136)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论文显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生产更高品质小麦的方法。来自已经确定了一种遗传驱动因素,可以改善小麦的产量性状,并使蛋白质含量增加 25%。
“我们对小麦生产中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驱动因素背后的机制知之甚少。”领导这项研究的阿德莱德大学农业、食品和葡萄酒学院的斯科特·博登博士说,“发现控制这两个因素的基因有可能帮助培育出更高质量谷物的新小麦品种。由于小麦占全球蛋白质消耗量的 20%,这项研究的影响可以通过提供更高蛋白质含量的谷物来造福社会,从而有助于生产更有营养的食物,例如面包和早餐麦片。”
这项工作是第一个已知的实例,其中突变种群的前向遗传学筛选被用于识别控制小麦生殖发育的基因;并且这项研究的见解有可能帮助提高小麦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我们发现的遗传变异为田间种植的植物提供了 15-25% 的蛋白质含量增长。这些品种还产生额外的小穗,那被称为配对小穗。”博登博士说。
“我们还没有发现额外的小穗会增加产量,但我们希望农民种植的优质品种可能会增加产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不会以减产为代价,因此这一发现更有可能为育种者和种植者提供经济利益,而不仅仅是增加营养价值本身。
“除了对小麦育种的未来的重要影响外,这项研究本身对科学界也具有巨大的价值,因为它为小麦研究提供了新的典范。”
该团队预计新的小麦品种将在 2-3 年内提供给育种者,然后在 7-10 年内转化为农民的利益。(煎蛋网)(phys.org)
#酒精 #健康 #科研 #心脑血管 #中风
【40岁以下人士不宜饮酒,40岁以上少量饮酒可能有益】
7月16日,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酒精对40岁以下人士会带来重大的健康风险,相反40岁或以上、没有潜在健康问题的成年人,喝少量酒可能对他们有益。
四年前,这个研究团队说,即使偶尔喝酒也对健康有害,并建议政府应该建议人们完全禁酒。但是在对全球数据进行重大的新分析之后,这项研究背后的专家得出了新的结论。年轻人比老年人面临更高的饮酒健康风险。40岁及以上没有潜在健康问题的成年人可能会从有限的饮酒中受益,比如每天喝一小杯红酒,包括减少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
这是第一个按地理区域、年龄、性别和年份报告酒精风险的研究。他们建议,全球酒精消费建议应基于年龄和地点,对15-39岁的男性制定最严格的准则,因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有害酒精消费风险最大。
59%的有害饮酒者年龄在15-39岁之间,但对他们来说,酒精没有提供任何健康益处,并带来风险,包括与饮酒或车祸有关的伤害、自杀或谋杀四分之三的有害饮酒者是男性。
研究人员以一杯含有13毫升酒精的酒作为标准杯,在40-64岁的人中,安全的酒精消费水平从每天大约半杯到两杯不等。对于65岁或以上的人来说,每天饮用则不多于三杯。对于15-39岁的男性仅为0.136杯。同一年龄段的女性则是0.273杯。(卫报)
【40岁以下人士不宜饮酒,40岁以上少量饮酒可能有益】
7月16日,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酒精对40岁以下人士会带来重大的健康风险,相反40岁或以上、没有潜在健康问题的成年人,喝少量酒可能对他们有益。
四年前,这个研究团队说,即使偶尔喝酒也对健康有害,并建议政府应该建议人们完全禁酒。但是在对全球数据进行重大的新分析之后,这项研究背后的专家得出了新的结论。年轻人比老年人面临更高的饮酒健康风险。40岁及以上没有潜在健康问题的成年人可能会从有限的饮酒中受益,比如每天喝一小杯红酒,包括减少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
这是第一个按地理区域、年龄、性别和年份报告酒精风险的研究。他们建议,全球酒精消费建议应基于年龄和地点,对15-39岁的男性制定最严格的准则,因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有害酒精消费风险最大。
59%的有害饮酒者年龄在15-39岁之间,但对他们来说,酒精没有提供任何健康益处,并带来风险,包括与饮酒或车祸有关的伤害、自杀或谋杀四分之三的有害饮酒者是男性。
研究人员以一杯含有13毫升酒精的酒作为标准杯,在40-64岁的人中,安全的酒精消费水平从每天大约半杯到两杯不等。对于65岁或以上的人来说,每天饮用则不多于三杯。对于15-39岁的男性仅为0.136杯。同一年龄段的女性则是0.273杯。(卫报)
#阿尔兹海默症 #学术造假 #科研 #淀粉样蛋白 #假说
【提出阿尔兹海默症“淀粉样蛋白假说”的学者涉嫌学术造假】
7 月 21 日,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历时 6 个月的调查报告,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学家 Lesné 发表的 20 多篇论文中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包括提出“淀粉样蛋白假说”的这篇论文,该论文已被引用2300多次。
该假说认为,脑组织中的 Aβ 斑块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热点是基于这一假说来开发新的药物。如果确认学术造假,全世界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将因此被误导长达 16 年。
...
事件起源于 2021 年 8 月,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神经学家兼医生 Schrag 运用自己的技术和医学知识储备,对有关药物及其基础科学的公开图像进行了调查。他在数十篇期刊论文中发现了篡改或重复的图像以及可疑的数据。其中包括提出“淀粉样蛋白假说”的这篇论文。
而在此之前 Aβ*56 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作用的零星证据,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Wilcock 和其他人表示,一些实验室已经尝试过,但未能找到 Aβ*56,也很少有人发表这些发现。因为期刊通常对负面结果不感兴趣,研究人员可能也不愿意反驳一位著名的研究者。
...
科学期刊则邀请了著名独立图像分析师和顶尖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审阅了 Schrag 的调查档案,其中包括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神经学家 George Perry 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 John Forsayeth。经过为期 6 个月的调查,他们同意 Schrag 的总体结论,对数百张图像提出了质疑,其中包括 Lesné 以往发表论文中的 70 多张。
内详👉(科学网 @微信)
【提出阿尔兹海默症“淀粉样蛋白假说”的学者涉嫌学术造假】
7 月 21 日,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历时 6 个月的调查报告,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学家 Lesné 发表的 20 多篇论文中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包括提出“淀粉样蛋白假说”的这篇论文,该论文已被引用2300多次。
该假说认为,脑组织中的 Aβ 斑块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热点是基于这一假说来开发新的药物。如果确认学术造假,全世界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将因此被误导长达 16 年。
...
事件起源于 2021 年 8 月,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神经学家兼医生 Schrag 运用自己的技术和医学知识储备,对有关药物及其基础科学的公开图像进行了调查。他在数十篇期刊论文中发现了篡改或重复的图像以及可疑的数据。其中包括提出“淀粉样蛋白假说”的这篇论文。
而在此之前 Aβ*56 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作用的零星证据,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Wilcock 和其他人表示,一些实验室已经尝试过,但未能找到 Aβ*56,也很少有人发表这些发现。因为期刊通常对负面结果不感兴趣,研究人员可能也不愿意反驳一位著名的研究者。
...
科学期刊则邀请了著名独立图像分析师和顶尖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审阅了 Schrag 的调查档案,其中包括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神经学家 George Perry 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 John Forsayeth。经过为期 6 个月的调查,他们同意 Schrag 的总体结论,对数百张图像提出了质疑,其中包括 Lesné 以往发表论文中的 70 多张。
内详👉(科学网 @微信)
#性传播 #猴痘 #统计 #科研
【研究显示猴痘主要经性行为传播】
7月21日,由英国伦敦玛丽王后大学主导的的科研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在其研究的猴痘病例中,约95%经由性行为感染。
研究人员在分析今年4月27日至6月24日16个国家报告的528例猴痘病例后发现,这些病例中95%经由性行为感染。研究发现,这些病例中98%是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41%还感染了艾滋病(HIV)。患者中位数年龄为38岁。
论文的第一作者强调,尽管研究表明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传播都与性活动有关,但猴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传播感染,它可以通过任何形式的密切身体接触感染。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患者病情严重。(新华社)(法新社)
【研究显示猴痘主要经性行为传播】
7月21日,由英国伦敦玛丽王后大学主导的的科研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在其研究的猴痘病例中,约95%经由性行为感染。
研究人员在分析今年4月27日至6月24日16个国家报告的528例猴痘病例后发现,这些病例中95%经由性行为感染。研究发现,这些病例中98%是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41%还感染了艾滋病(HIV)。患者中位数年龄为38岁。
论文的第一作者强调,尽管研究表明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传播都与性活动有关,但猴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传播感染,它可以通过任何形式的密切身体接触感染。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患者病情严重。(新华社)(法新社)
#维生素D #科研 #骨折 #骨质疏松
【人体不缺乏的情况下补充维生素D,不能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7月28日,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期刊》是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对不缺乏维生素D的成年人来说无论是否添加钙,服用维生素D对骨折发生率都没有影响。但这不适用于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
这项覆盖了25000名成年人的临床试验,在5.3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共有1,551名参与者被证实发生了骨折。跟安慰剂相比,补充维生素D3(2000 IU/天)并没有减少总骨折、非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
此外,补充维生素D3对主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骨折或骨盆骨折没有影响。在分析中,效果不因基线年龄、性别、种族、身体质量指数、基线维生素D血液水平和个人使用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而改变。
但这些发现并不适用于缺乏维生素D或低骨量或骨质疏松症的成年人。而试验中的大多数参与者并不缺乏,可能已经达到了骨骼健康所需的维生素D水平。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集中在游离维生素D水平或维生素D吸收、代谢或受体功能的遗传变异是否会提供关于可能从补充维生素D对肌肉骨骼健康有益的个体的信息。
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不能预防癌症或心血管疾病,也不能预防跌倒、改善认知功能、减少房颤、改变身体成分、减少偏头痛发生频率、改善中风预后、预防黄斑变性或减轻膝关节疼痛。
另一项发表于在澳大利亚进行的大型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D的人并没有活得更长。该研究于1月10日发表于《柳叶刀》期刊上。(cnBeta)(参考消息)(纽约时报)
【人体不缺乏的情况下补充维生素D,不能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7月28日,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期刊》是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对不缺乏维生素D的成年人来说无论是否添加钙,服用维生素D对骨折发生率都没有影响。但这不适用于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
这项覆盖了25000名成年人的临床试验,在5.3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共有1,551名参与者被证实发生了骨折。跟安慰剂相比,补充维生素D3(2000 IU/天)并没有减少总骨折、非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
此外,补充维生素D3对主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骨折或骨盆骨折没有影响。在分析中,效果不因基线年龄、性别、种族、身体质量指数、基线维生素D血液水平和个人使用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而改变。
但这些发现并不适用于缺乏维生素D或低骨量或骨质疏松症的成年人。而试验中的大多数参与者并不缺乏,可能已经达到了骨骼健康所需的维生素D水平。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集中在游离维生素D水平或维生素D吸收、代谢或受体功能的遗传变异是否会提供关于可能从补充维生素D对肌肉骨骼健康有益的个体的信息。
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不能预防癌症或心血管疾病,也不能预防跌倒、改善认知功能、减少房颤、改变身体成分、减少偏头痛发生频率、改善中风预后、预防黄斑变性或减轻膝关节疼痛。
另一项发表于在澳大利亚进行的大型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D的人并没有活得更长。该研究于1月10日发表于《柳叶刀》期刊上。(cnBeta)(参考消息)(纽约时报)
#小麦 #气候变暖 #育种 #科研 #温度 #农业
【小麦育种带来的产能提升 无法抵消气候变暖的冲击】
9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分析了过去50年小麦育种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贡献,揭示出当前小麦育种策略带来的小麦产量遗传增益将无法抵消未来气候持续变暖带来的冲击。
该研究使用育种家于1960-2018年期间在北美开展的区域试验大数据,全面评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育种进展对该地区小麦产量提升的贡献。研究表明,相较于旧的对照品种,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虽然在潜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对升温更为敏感。
冬小麦和春小麦品种对气候的响应不同。对于冬小麦来说,温度每增加1℃,新品种产量降低3.6%,对照品种产量降低5.5%,说明冬小麦育种的耐热性是增加的;对于春小麦而言,温度每增加1℃,新品种产量降低7.5%,对照品种产量降低7.1%,说明春小麦育种的耐热性没有提升甚至有可能下降。这是北美冬小麦/春小麦新品种和对照品种对于极端高温的响应差异所致。
未来增温造成小麦生长季极端高温出现概率显著增加,造成未来气候变暖对产量的负面影响逐渐超过育种优势。研究估测:按照当前育种效率,当温度增加6.0℃时,冬小麦新品种产量将下降到基准气候中对照品种的产量水平;对于春小麦来说,该温度阈值是3.6℃。基于此,研究认为,真实的小麦育种在耐热性上的表现不乐观,如何通过育种手段应对越发严重的高温热害对于小麦育种家来说仍是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小麦育种带来的产能提升 无法抵消气候变暖的冲击】
9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分析了过去50年小麦育种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贡献,揭示出当前小麦育种策略带来的小麦产量遗传增益将无法抵消未来气候持续变暖带来的冲击。
该研究使用育种家于1960-2018年期间在北美开展的区域试验大数据,全面评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育种进展对该地区小麦产量提升的贡献。研究表明,相较于旧的对照品种,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虽然在潜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对升温更为敏感。
冬小麦和春小麦品种对气候的响应不同。对于冬小麦来说,温度每增加1℃,新品种产量降低3.6%,对照品种产量降低5.5%,说明冬小麦育种的耐热性是增加的;对于春小麦而言,温度每增加1℃,新品种产量降低7.5%,对照品种产量降低7.1%,说明春小麦育种的耐热性没有提升甚至有可能下降。这是北美冬小麦/春小麦新品种和对照品种对于极端高温的响应差异所致。
未来增温造成小麦生长季极端高温出现概率显著增加,造成未来气候变暖对产量的负面影响逐渐超过育种优势。研究估测:按照当前育种效率,当温度增加6.0℃时,冬小麦新品种产量将下降到基准气候中对照品种的产量水平;对于春小麦来说,该温度阈值是3.6℃。基于此,研究认为,真实的小麦育种在耐热性上的表现不乐观,如何通过育种手段应对越发严重的高温热害对于小麦育种家来说仍是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科研 #癌症 #子宫癌 #矫直剂 #染发剂 #雌激素
【恶性子宫癌发病率与头发矫直剂相关】
10月17日,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中心》(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影响因子11.816)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项时间跨度为11年的研究显示,化学矫直剂可能是导致罕见且侵袭性的子宫癌的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NIEHS) 的研究人员跟踪了 33947 名在参加研究时有子宫的成年人。在此期间,确诊了 378例子宫癌病例。与从未接受过矫直美发的人相比,在接受调查前12个月内使用过化学矫直产品超过4次的人,后来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的可能性要高出 155%。
即从未使用过直发产品的人在 70前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的几率为 1.64%。在那些经常用化学方法拉直头发的人中,这个数字上升到 4.05%,数字仍然很小,但风险明显更高。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是否使用染发剂与子宫癌无关。这是最近一系列关于内分泌系统被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所影响后果的最新研究。我们体内的信使化学物质将激素与目标器官联系起来。过去,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过量激素与子宫癌有关,许多护发产品可以模仿这些天然激素并与它们的受体结合。
目前,美国的联邦法规要求仅在涉及杀虫剂和饮用水污染物时测试雌激素受体活性。护发产品被排除在外,这可能会严重损害公众健康。
2018 年,研究人员在 18 种经过测试的美发产品中发现了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此外,84% 的已识别化学品未列在产品标签上,11 种产品含有欧盟化妆品规范禁止或加州法规禁用的化学品。
2019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永久性染发剂和拉直化学物质与更高的乳腺癌风险相关,尤其是在倾向于更频繁地接受这些疗法的黑人女性中。
2021 年,一项后续研究发现,永久性染发剂和拉直化学物质也与卵巢癌风险增加有关。
现在,子宫癌也可以添加到列表中。最新研究并未发现种族和民族之间的差异,但作者指出,由于黑人女性在更年轻的时候、以更高频率和浓度使用矫直产品,所以损害可能更大。一项研究发现,89% 的非裔美国女性使用化学松弛剂或矫直剂。
NIH 的研究人员仍在弄清楚头发产品中的哪些特定化学物质可以解释相关的致癌作用,羟基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盐和甲醛是主要的嫌疑人。(煎蛋网)(科学通报)
【恶性子宫癌发病率与头发矫直剂相关】
10月17日,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中心》(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影响因子11.816)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项时间跨度为11年的研究显示,化学矫直剂可能是导致罕见且侵袭性的子宫癌的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NIEHS) 的研究人员跟踪了 33947 名在参加研究时有子宫的成年人。在此期间,确诊了 378例子宫癌病例。与从未接受过矫直美发的人相比,在接受调查前12个月内使用过化学矫直产品超过4次的人,后来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的可能性要高出 155%。
即从未使用过直发产品的人在 70前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的几率为 1.64%。在那些经常用化学方法拉直头发的人中,这个数字上升到 4.05%,数字仍然很小,但风险明显更高。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是否使用染发剂与子宫癌无关。这是最近一系列关于内分泌系统被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所影响后果的最新研究。我们体内的信使化学物质将激素与目标器官联系起来。过去,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过量激素与子宫癌有关,许多护发产品可以模仿这些天然激素并与它们的受体结合。
目前,美国的联邦法规要求仅在涉及杀虫剂和饮用水污染物时测试雌激素受体活性。护发产品被排除在外,这可能会严重损害公众健康。
2018 年,研究人员在 18 种经过测试的美发产品中发现了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此外,84% 的已识别化学品未列在产品标签上,11 种产品含有欧盟化妆品规范禁止或加州法规禁用的化学品。
2019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永久性染发剂和拉直化学物质与更高的乳腺癌风险相关,尤其是在倾向于更频繁地接受这些疗法的黑人女性中。
2021 年,一项后续研究发现,永久性染发剂和拉直化学物质也与卵巢癌风险增加有关。
现在,子宫癌也可以添加到列表中。最新研究并未发现种族和民族之间的差异,但作者指出,由于黑人女性在更年轻的时候、以更高频率和浓度使用矫直产品,所以损害可能更大。一项研究发现,89% 的非裔美国女性使用化学松弛剂或矫直剂。
NIH 的研究人员仍在弄清楚头发产品中的哪些特定化学物质可以解释相关的致癌作用,羟基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盐和甲醛是主要的嫌疑人。(煎蛋网)(科学通报)
#科研 #烟草 #戒烟 #死亡率 #寿命 #吸烟
【在35岁之前戒烟人群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率和从不吸烟的人接近】
10月24日,科研人员在美国医学会(JAMA Network Open 影响因子8.74)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在35岁之前戒烟的吸烟者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率与那些从未吸烟的人相似。而那些在较晚年龄戒烟的人仍然看到了巨大的好处,但他们的死亡率超过了那些在35岁之前戒烟的人。
例如,在35至44岁之间戒烟的前吸烟者与 "从不吸烟者 "相比,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比率高出21%。而那些在45至54岁之间戒烟的人,显示出比从未吸烟的人高47%的全因死亡率。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家庭医学和公共卫生系荣誉教授约翰-皮尔斯(John P. Pierce)在该研究的评论中写道,这是第三个大型研究表明,35岁可能是最佳的戒烟年龄,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时就开始吸烟的人。人们早就知道,吸烟者越早戒烟越好。但现在有可能在吸烟者戒烟的年龄方面更加具体。
这项新研究使用了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的数据,这是一项基于问卷的调查,用于监测美国人口的健康状况,以及国家死亡指数,这是一个国家死亡记录的数据库。研究数据包含超过55万名成年人的调查数据,他们在199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完成了问卷调查,在招募时年龄在25至84岁之间。
这些人包括现在的吸烟者、以前的吸烟者和所谓的从不吸烟者,即一生中吸烟少于100支的人。
根据国家死亡指数,到2019年底,这些研究对象中有近75000人已经死亡。与从不吸烟的人相比,目前吸烟的人表现出明显更高的全因死亡率,总体而言,以及更高的癌症、心脏病和肺部疾病死亡率,具体而言。
特别是那些在45岁之前戒烟的人,他们的超额死亡风险减少了90%,而那些在35岁之前戒烟的人,其死亡率非常接近那些从不吸烟的人。戒烟时间越长,他们的死亡率就越接近从未吸烟者的死亡率。
但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关于受试者吸烟习惯的信息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因此一些受试者可能在被调查后就已经戒烟或开始吸烟了。因此,在这项研究中,吸烟的真正危害和戒烟的真正好处都可能被低估。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然表明,戒烟可以大大降低早期死亡的风险--特别是如果你年轻时就戒烟的话。(科学通报)
【在35岁之前戒烟人群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率和从不吸烟的人接近】
10月24日,科研人员在美国医学会(JAMA Network Open 影响因子8.74)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在35岁之前戒烟的吸烟者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率与那些从未吸烟的人相似。而那些在较晚年龄戒烟的人仍然看到了巨大的好处,但他们的死亡率超过了那些在35岁之前戒烟的人。
例如,在35至44岁之间戒烟的前吸烟者与 "从不吸烟者 "相比,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比率高出21%。而那些在45至54岁之间戒烟的人,显示出比从未吸烟的人高47%的全因死亡率。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家庭医学和公共卫生系荣誉教授约翰-皮尔斯(John P. Pierce)在该研究的评论中写道,这是第三个大型研究表明,35岁可能是最佳的戒烟年龄,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时就开始吸烟的人。人们早就知道,吸烟者越早戒烟越好。但现在有可能在吸烟者戒烟的年龄方面更加具体。
这项新研究使用了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的数据,这是一项基于问卷的调查,用于监测美国人口的健康状况,以及国家死亡指数,这是一个国家死亡记录的数据库。研究数据包含超过55万名成年人的调查数据,他们在199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完成了问卷调查,在招募时年龄在25至84岁之间。
这些人包括现在的吸烟者、以前的吸烟者和所谓的从不吸烟者,即一生中吸烟少于100支的人。
根据国家死亡指数,到2019年底,这些研究对象中有近75000人已经死亡。与从不吸烟的人相比,目前吸烟的人表现出明显更高的全因死亡率,总体而言,以及更高的癌症、心脏病和肺部疾病死亡率,具体而言。
特别是那些在45岁之前戒烟的人,他们的超额死亡风险减少了90%,而那些在35岁之前戒烟的人,其死亡率非常接近那些从不吸烟的人。戒烟时间越长,他们的死亡率就越接近从未吸烟者的死亡率。
但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关于受试者吸烟习惯的信息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因此一些受试者可能在被调查后就已经戒烟或开始吸烟了。因此,在这项研究中,吸烟的真正危害和戒烟的真正好处都可能被低估。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然表明,戒烟可以大大降低早期死亡的风险--特别是如果你年轻时就戒烟的话。(科学通报)
#猴痘 #传播 #瘟疫公司 #隔离 #传染病 #科研
【半数猴痘病例在症状出现之前已开始传播】
11月1日,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影响因子39.89)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猴痘病毒感染者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四天就开始传播病毒,有半数以上的传染病例可能在这段期间发生。
英国卫生安全局对2746名猴痘病患展开的追踪调查发现,感染猴痘病毒者平均要近八天才会出现症状,有53%的病例是在症状出现之前的四天里传播的。
尽管这些研究结果还需更多数据证实,但这意味着在猴痘病患发现染病后才隔离,无法有效预防感染。研究估计需要 16 至 23 天的隔离期才能发现 95% 的潜在感染者。
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埃默里大学病毒专家博古玛·卡比森·泰坦吉(Boghuma Kabisen Titanji)认为,这项“强有力的分析”是令人信服的。她说:“这需要更多研究证实,但研究成果对通过疫苗接种来消除疾病的策略有帮助,应该认真参考。”
自5月猴痘从它长期流行的西非国家外传以来,已致7万7000多起病例,其中36人死亡。英国是第一个通报病例的非洲以外国家。病例数自7月见顶以来稳步下降,特别是在疫情初期病例多的欧洲和北美地区。(疾控中心)(联合早报)(法新社)
【半数猴痘病例在症状出现之前已开始传播】
11月1日,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影响因子39.89)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显示,猴痘病毒感染者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四天就开始传播病毒,有半数以上的传染病例可能在这段期间发生。
英国卫生安全局对2746名猴痘病患展开的追踪调查发现,感染猴痘病毒者平均要近八天才会出现症状,有53%的病例是在症状出现之前的四天里传播的。
尽管这些研究结果还需更多数据证实,但这意味着在猴痘病患发现染病后才隔离,无法有效预防感染。研究估计需要 16 至 23 天的隔离期才能发现 95% 的潜在感染者。
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埃默里大学病毒专家博古玛·卡比森·泰坦吉(Boghuma Kabisen Titanji)认为,这项“强有力的分析”是令人信服的。她说:“这需要更多研究证实,但研究成果对通过疫苗接种来消除疾病的策略有帮助,应该认真参考。”
自5月猴痘从它长期流行的西非国家外传以来,已致7万7000多起病例,其中36人死亡。英国是第一个通报病例的非洲以外国家。病例数自7月见顶以来稳步下降,特别是在疫情初期病例多的欧洲和北美地区。(疾控中心)(联合早报)(法新社)
#肥胖 #假说 #蛋白质 #精致食品 #蛋白质饥渴 #科研
【身体为摄入足够蛋白质增加食欲 低蛋白精致食品或为肥胖核心原因】
11月2日,研究人员在肥胖症(obesity 影响因子9.298)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项对 9341 名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正在推动人群的肥胖率,导致人们因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而暴饮暴食。其结果支持了“蛋白质饥渴”假说。
蛋白质饥渴理论由 Rubenheimer 和 Stephen Simpson 教授于 2005 年首次提出,认为人们过度食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因为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身体更需要蛋白质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由于许多现代饮食由高度加工和精制的食物组成,这些食品蛋白质含量低人们被引导消费更多能量密集的食物以满足他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与许多物种一样,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人类对蛋白质的胃口更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饮食中的蛋白质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稀释,我们的身体为了完成蛋白质的需求,就需要增加食物的总量。
研究人员分析了调查数据,样本人群平均年龄为 46.3 岁。他们发现,人群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为 8671 千焦耳,平均能量来自蛋白质的百分比仅为 18.4%,相比之下,43.5% 来自碳水化合物,30.9% 来自脂肪,2.2% 来自纤维和 4.3%的酒精。
随后他们绘制了能量摄入与消耗时间的关系图,发现该模式与蛋白质饥渴假说相符。那些在第一餐中摄入较少蛋白质的人在随后的两餐中会增加总食物摄入量,而那些获得推荐量蛋白质的人则没有。事实上,他们全天都拒绝进食。
到当天的第三餐时,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那些第一餐中蛋白质能量占比最高的人,当天的总摄入量显著最少。与此同时,那些第一餐蛋白质摄入最少的人,会寻求补偿整体能量摄入。尽管第一餐的能量摄入对两组人来说都是最小的,而最后一餐是最大的。
实验室研究可能无法展现人口水平上的饮食和行为。所以队列研究很重要,它表明人们正在寻找蛋白质。它断言,在人口水平上,随着饮食中蛋白质能量比例的增加,人们会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虽然许多因素会导致体重过度增加,包括饮食模式、身体活动水平和睡眠习惯。但悉尼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以及高加工和精制的食物,是导致能量过剩的主要驱动力。(煎蛋网)(饮食方面)
【身体为摄入足够蛋白质增加食欲 低蛋白精致食品或为肥胖核心原因】
11月2日,研究人员在肥胖症(obesity 影响因子9.298)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这项对 9341 名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正在推动人群的肥胖率,导致人们因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而暴饮暴食。其结果支持了“蛋白质饥渴”假说。
蛋白质饥渴理论由 Rubenheimer 和 Stephen Simpson 教授于 2005 年首次提出,认为人们过度食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因为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身体更需要蛋白质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由于许多现代饮食由高度加工和精制的食物组成,这些食品蛋白质含量低人们被引导消费更多能量密集的食物以满足他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与许多物种一样,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人类对蛋白质的胃口更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饮食中的蛋白质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稀释,我们的身体为了完成蛋白质的需求,就需要增加食物的总量。
研究人员分析了调查数据,样本人群平均年龄为 46.3 岁。他们发现,人群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为 8671 千焦耳,平均能量来自蛋白质的百分比仅为 18.4%,相比之下,43.5% 来自碳水化合物,30.9% 来自脂肪,2.2% 来自纤维和 4.3%的酒精。
随后他们绘制了能量摄入与消耗时间的关系图,发现该模式与蛋白质饥渴假说相符。那些在第一餐中摄入较少蛋白质的人在随后的两餐中会增加总食物摄入量,而那些获得推荐量蛋白质的人则没有。事实上,他们全天都拒绝进食。
到当天的第三餐时,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那些第一餐中蛋白质能量占比最高的人,当天的总摄入量显著最少。与此同时,那些第一餐蛋白质摄入最少的人,会寻求补偿整体能量摄入。尽管第一餐的能量摄入对两组人来说都是最小的,而最后一餐是最大的。
实验室研究可能无法展现人口水平上的饮食和行为。所以队列研究很重要,它表明人们正在寻找蛋白质。它断言,在人口水平上,随着饮食中蛋白质能量比例的增加,人们会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虽然许多因素会导致体重过度增加,包括饮食模式、身体活动水平和睡眠习惯。但悉尼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以及高加工和精制的食物,是导致能量过剩的主要驱动力。(煎蛋网)(饮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