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 #呼吸系统 #癌症 #戒烟 #心脑血管 #糖尿病 #二手烟 #电子烟 #高血压
【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
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完成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报告重点更新了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流行情况及危害健康的证据,特别是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四大慢病”的关系,同时新增了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内容。
一、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5%。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
二、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异常、静脉血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尘肺的发病风险。
三、烟草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致癌物,吸烟可导致 #肺癌、#喉癌、#膀胱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肾癌等,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急性 #白血病、#鼻咽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的发病风险。
四、吸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五、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吸烟量越大,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证据提示,长期戒烟可以降低吸烟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与死亡风险。
六、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儿童 #哮喘、#肺癌、#冠心病 等,二手烟暴露并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存在也无法完全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七、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国家卫健委)(新华社)
【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
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完成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报告重点更新了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流行情况及危害健康的证据,特别是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四大慢病”的关系,同时新增了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内容。
一、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5%。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
二、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异常、静脉血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尘肺的发病风险。
三、烟草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致癌物,吸烟可导致 #肺癌、#喉癌、#膀胱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肾癌等,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急性 #白血病、#鼻咽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的发病风险。
四、吸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五、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吸烟量越大,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证据提示,长期戒烟可以降低吸烟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与死亡风险。
六、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儿童 #哮喘、#肺癌、#冠心病 等,二手烟暴露并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存在也无法完全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七、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国家卫健委)(新华社)
#疫苗 #新冠疫苗 #灭活疫苗 #mRNA #老人 #接种率 #慢性病 #不良反应 #白血病 #糖尿病 #过敏 #发热 #抗体 #疫苗信心
【新冠疫苗不会引发疾病,灭活疫苗有效性与mRNA疫苗一致】
7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会上介绍,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失能、半失能率大概占40%左右。大众都认为老年人感染的风险是很小的。 但因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仍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因此老年人接种一定要加快推进。
关于接种情况:目前全国疫苗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为92.1%;全程接种率为89.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1.7%(官方数据有误,应为55.6%)。60岁以上人群分别为89.6%、84.7%、67.3%。60-69岁人群分别为91.8%、89.1%、72.8%;70-79岁人群分别为92.7%、87.1%、69.9%。80岁以上人群分别为73.5%、61%、38.4%(如图)。
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经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而且都是接种的中国国产疫苗。并且有30多个国家领导人都带头接种了中国国产疫苗。
关于引发疾病与不良反应: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ADE)现象,对于疫苗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经过有关机构的严格检定并达标,例如:目前接种的灭活疫苗中残留的甲醛含量在≤0.027μg/剂的范围内,低于人体血液中正常稳态的甲醛水平(2.6 mg/L)。
临床监测和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四年中,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诊人数和住院次数基本一致,无显著变化,在大范围新冠疫苗接种的背景下,大量的预防接种与某些严重疾病的自然发生在时间上偶合是必然的现象。
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表明,不良反应的报告率比每年常规接种的疫苗还略低一些。迄今,国际上大规模使用我国新冠疫苗的国家也未发现疫苗安全问题。
关于接种禁忌:慢性疾病并不是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目前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等这些慢性病患者,只要健康状况是稳定的,药物控制是良好的,均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以前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因为各种疾病正处于发热阶段、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因为各种严重疾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阶段。建议作为接种禁忌。
关于疫苗有效性:根据香港真实世界的保护效果研究数据显示,3针灭活疫苗与3针国外生产的mRNA疫苗,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相当,均超过97%。灭活疫苗不是落后技术而是成熟的经典技术。mRNA疫苗也不是先进技术而是新技术。二者各有特点不能简单的以先进或者落后进行区分。
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但疫苗的保护还有赖于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疫苗保护作用。保护性抗体的检测成本高、耗时长,而且很难普及。大规模人群抗体检测,既无必要,也不可行。(卫健委)
【新冠疫苗不会引发疾病,灭活疫苗有效性与mRNA疫苗一致】
7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会上介绍,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失能、半失能率大概占40%左右。大众都认为老年人感染的风险是很小的。 但因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仍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因此老年人接种一定要加快推进。
关于接种情况:目前全国疫苗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为92.1%;全程接种率为89.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
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经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而且都是接种的中国国产疫苗。并且有30多个国家领导人都带头接种了中国国产疫苗。
关于引发疾病与不良反应: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ADE)现象,对于疫苗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经过有关机构的严格检定并达标,例如:目前接种的灭活疫苗中残留的甲醛含量在≤0.027μg/剂的范围内,低于人体血液中正常稳态的甲醛水平(2.6 mg/L)。
临床监测和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四年中,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诊人数和住院次数基本一致,无显著变化,在大范围新冠疫苗接种的背景下,大量的预防接种与某些严重疾病的自然发生在时间上偶合是必然的现象。
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表明,不良反应的报告率比每年常规接种的疫苗还略低一些。迄今,国际上大规模使用我国新冠疫苗的国家也未发现疫苗安全问题。
关于接种禁忌:慢性疾病并不是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目前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等这些慢性病患者,只要健康状况是稳定的,药物控制是良好的,均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以前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因为各种疾病正处于发热阶段、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因为各种严重疾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阶段。建议作为接种禁忌。
关于疫苗有效性:根据香港真实世界的保护效果研究数据显示,3针灭活疫苗与3针国外生产的mRNA疫苗,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相当,均超过97%。灭活疫苗不是落后技术而是成熟的经典技术。mRNA疫苗也不是先进技术而是新技术。二者各有特点不能简单的以先进或者落后进行区分。
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但疫苗的保护还有赖于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疫苗保护作用。保护性抗体的检测成本高、耗时长,而且很难普及。大规模人群抗体检测,既无必要,也不可行。(卫健委)
Telegra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