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终新闻
2.7K subscribers
389 photos
57 videos
80 files
2.29K links
事实需要信源,观点需要论据。

本频道的新闻均可查证,并会尽量使用可靠性高的信源。个人能力有限,有任何问题与建议欢迎评论区指出,整理不易转载注明出处。

本频道目前仅一人运营,更新频率与质量取决于频道主的空闲时间。

特别鸣谢 @bigcrowdev

本频道主要参考的新闻媒体与telegram频道
https://t.me/juzhonews/197

频道主的所有频道,欢迎订阅
https://t.me/juzhonews/660
Download Telegram
#第一产业 #农业 #农作物 #公平 #效率

【1%的农场经营着全球70%的农田】

1%的农场经营着全球70%的农田。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少数大公司控制,研究人员对土地不平等发出了警告。少数公司控制大量土地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作物种植单一。

研究是基于 17 篇新论文以及现有数据和文献的分析。中国和越南无土地的人最少,拉美最多,那里 50% 的穷人只拥有 1% 的土地。亚洲和非洲有着最多的小农场,美国和欧洲则在过去四十年快速从小农场转换到大农场。(solidot

本质上是公平与效率的对比,土地集中在一起可以降低边际成本,但代价是不公平,中国无土地人最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理因素导致的。
#温室气体 #甲烷 #牛 #温室效应 #环保 #海藻 #畜牧业 #农业 #反刍动物 #科研

【喂牛吃海藻可减少82%的温室气体排放】

2021年3月17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在《PLOS ONE(影响因子2.74)期刊上发表论文,论文显示:牛饲料中加入少量的海藻可以减少对的甲烷排放,最多可减少82%。该研究可以为全世界牲畜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动物科学部教授、塞森农基金会主席、世界粮食中心主任埃尔米耶斯·克布尔德(Ermias Kebreab)说:“我们现在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在牛饲料加入海藻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这种功效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他的博士生雷安娜·罗克(Breanna Roque)补充说:“这可以帮助农民可持续地生产全世界所需的牛肉和奶制品。”。

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甲烷就是其中一种。在美国,农业占温室气体排放的10%,而其中一半来自奶牛和其他反刍动物。它们在消化草和干草等牧草时,一整天都会排放甲烷和其他气体。由于牛是农业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因此许多人建议人们少吃肉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但是克布尔德却转而关注牛的营养。在去年夏天的五个月里,克布尔德和罗克在21头肉牛的饮食中添加了少量的海藻,并跟踪了它们的体重和甲烷排放量。食用了约80克(3盎司)海藻的牛,在体重的增加上与它们的同类相当,但是向大气中释放的甲烷却减少了82%。这是因为海藻抑制了牛消化系统中的一种酶,该酶有助于甲烷的产生。此次实验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报道在牛身上使用海藻的实验。

此外,用海藻喂养牛的牛肉与牛奶的味道与普通的牛肉牛奶味道并没有什么不同。下一步克布尔德正在研究如何为开阔牧场上的牧牛提供海藻。(译文 煎蛋网)(科学新闻
#科研 #淀粉 #二氧化碳 #农业 #工业化 #耕地 #化肥 #农药 #碳中和

【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9月24日,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在实验室中首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

这条新路线使淀粉生产模式从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向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并为从二氧化碳中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自然界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该生产方式的能量转换效率仅2%左右。

研究人员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实验室初步测试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马延和说:如果该过程的总体成本能够降低到未来在经济上与农业种植相当的水平,预计将节省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

此外,它还有助于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的食品安全,促进碳中和生物经济的发展,并最终促进可持续生物社会的形成。

不过,‌这一成果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新华社 @微博)(物理学家网)
#河南 #小麦 #饲料 #青储饲料 #农民 #农业 #粮食

【河南等地有农民收割青小麦做饲料 农业农村部: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近日,一些河南等地的种植户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收割青小麦做青储饲料的“广告”,引起网友关注。

青岛的钟磊(化名)从事粮油贸易承包了 1000 多亩地之后,今年首次种植小麦,但因为所承包土地的水利条件一般,他估计小麦产量不高,所以也想卖了做青储饲料,“小麦今年价格高,如果产量能上去,肯定不会卖青储饲料。”

王法宏也同样认为,在预计小麦产量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做青储饲料,但目前小麦价格高,农户显然更有动力等小麦成熟后收割。

王法宏说去年很多地方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小麦没有及时播种,甚至有春节以后播种的。部分小麦不能结穗,或者虽然成穗但产量不高,这种情况下,提前收割小麦做青储饲料,以便早播种玉米或其他农作物,是合算的。

5月7日,专家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表示,用小麦做青储饲料并不合适,小麦做饲料的转化价值不如玉米,生物量也不比玉米高。除非因雨水多、小麦播种晚、种植不当等情况导致产量预估极低;否则做青储饲料不划算,也不合适。

5 月 10 日,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对此表示,对于相关情况,该部高度重视,“五一”期间就组织相关省份进行核查核实。近日,农业农村部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该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小麦生产经历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等多个关口,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的好形势实属不易。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持续强化小麦后期田管,落实“一喷三防”全覆盖等增产措施,提前组织好跨区机收,确保颗粒归仓。(海报新闻)(农业农村部)
#河南 #小麦 #饲料 #青储饲料 #农民 #农业 #粮食 #舆论 #小麦干花

【河南早前已发电文小麦不能用于青贮饲料,教授表示小麦不适合作青贮饲料,种植户、养殖场:小麦作青贮饲料并非特例

河南的特急明电:小麦不能用于青贮饲料

在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前的 5 月 8 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已在全省范围内下发“特急”内部明电。

电文称,当前小麦已进入灌浆期,正是增粒重保产量的关键期,距离大面积开始收获仅剩 20 多天时间。近期网络上出现个别地方把小麦用于青贮饲料的报道,社会高度重视。

毁麦及小麦用作青贮饲料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个别地方少数干部和相关利益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站位不高,保护农民利益意识不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认识小麦是主要口粮,不能用于青贮饲料的严重性。

电文要求,从现在开始到麦收结束,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各地要依靠乡、村基层组织力量,对涉及毁麦或小麦用于青贮饲料事件开展彻底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强麦田保护,防止各类毁麦事件再次发生,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电文下发后,河南省各地积极落实。5 月 10 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农业农村局李姓股长表示,收到明电后,该局已作出部署,严禁把小麦当成青贮饲料卖,“麦子没熟不能卖,卖了会被追责。”

在相邻河南的安徽,阜阳市阜南县农业农村局一名工作人员也称,不能把小麦当成青贮饲料卖。5 月 10 日上午,农业农村部一名工作人员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各地将因地制宜,就小麦问题出台要求和规定,要严格执行。

专家观点:青贮玉米比小麦更适合做青贮饲料

5 月 10 日,华中农业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称,基于小麦的自身特性和价格,养殖场用它当青贮饲料不可能被普及,只是少数养殖场无奈的“权宜之计”。农业农村部下发的通知很及时,是在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已出现的不好苗头。

教授介绍,牛羊养殖饲料分为三种:新鲜饲料、青贮饲料、干饲料。青贮饲料是将含水率为 65%-75%的青绿饲料切碎、发酵而得来的一种粗饲料,比新鲜饲料耐储存,营养成分强于干饲料。凡是可作饲料的青绿植物都可作青贮原料,在我国常用的青贮原料有玉米、黑麦草、无芒雀麦、苜蓿、三叶草、紫云英等。“牛羊吃它比吃干饲料好,肉和奶的质量高。”

据其不完全统计,青贮玉米种植最广。种植青贮玉米要用专用的玉米品种,产量高,持绿性好,种植 2 亩地青贮玉米即可解决一头高产奶牛全年的青贮饲料供应。普通的玉米提前收割用于青贮,产量较低。

在该教授看来,玉米比小麦更适合做青贮饲料,“一亩地,种青贮玉米,产量超过 4 吨;一亩地种小麦,产量只有 1 吨多。种植小麦因为管理问题没了收成,基于不浪费的考虑,可以作为青贮饲料。”

除自身特性外,养殖企业基于成本考虑也会购买青贮玉米。购买一亩地的小麦需要支付 1500 元,购买一亩地玉米需要支付 1200 元。1500 元只能买 1 吨多,1200 元可以买 4 吨多

农民为何要卖掉没熟的麦子?养殖户为何要购买性价比低的小麦?

同日,河南省一小麦种植户表示,2021 年底,养殖场和他达成协议:“五一”期间带收割机来收麦,每亩 1500 元。他算了笔账:近几年,麦熟后再卖每亩约 1200 元。小麦灌浆期到成熟期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他要防治病虫害;小麦熟后,他要掏钱请人来收割;割完之后,还要处理秸秆,“我啥事不干,看着他收就能每亩就能收到 1500 元;我啥事都要干,每亩卖 1200 元。再说省出 20 多天的时间,我去工地上干点活也能赚好几千。”

舆论场上有一些批评的声音,指责农民毁麦,对此,该种植户并不认同。他说,粮食是自己辛劳种下的,提前卖个好价钱是劳动所得。此外,卖掉灌浆期的小麦,是被牛羊吃了,牛羊终究还是上了餐桌。

当天下午,该种植户又给上游新闻记者打来电话:“现在小麦价格快 1.6 元/斤了,早知道不卖养殖场了。”

同时,河南一养殖企业老板称,受河南去年水灾影响,他没有准备好充足饲料。现在购买未成熟的小麦用作青贮饲料是为应急,“现在就可以去收小麦了,玉米要等到8月,仓库里没存的饲料了。

除用作青贮饲料外,灌浆期的小麦还被制作成“手工干花”。河南省新乡市的新乡小麦是农产品地理标志,该市有数家用小麦制作“手工干花”的企业,带动着周边村民创收。

5 月 9 日,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他教给村民技术,如何把灌浆期的小麦制作成干花。教会村民后,他和村民达成协议,村民收完麦子制作成干花再卖给他。该负责人对外宣称,一亩地的小麦制作成干花,利润 3000 元。“我往年大概需要 1000 亩的小麦,要是我放开干可以达到 6000 亩。”

在被问及现在已明文禁止收割灌浆期的小麦,干花怎么做时?他说:“收上来的已经够用了。”

5 月 9 日、10 日受访的小麦种植户、青贮饲料收割机厂、牛羊养殖场、小麦干花生产相关人员均称,灌浆期小麦当成青贮饲料或者用作干花原材料,并不是今年独有的现象,他们很纳闷为何近期会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得异常热烈。

记者在梳理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路径发现,较早发布“收割灌浆期小麦性价比高视频”者中有青贮饲料收割机厂厂商和干花制作商,前者会在首页上公布销售电话,后者会兜售制作技术;看到小麦被收割机割成碎片后,心疼粮食的网友开始批评;批评声音出来后,讨论越发激烈,形成两个对立观点。

网络舆情引发后受到高度重视,5 月 8 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明电;5 月 10 日,农业农村部也发出通知。(上游新闻)

相关新闻🔗
22-05-10 河南等地有农民收割青小麦做饲料 农业农村部: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小麦 #饲料 #青储饲料 #农民 #农业 #粮食 #极端天气

【使用小麦青贮为少数奶牛场饲料短缺、极端天气等原因所致,高额收购价不合常理

5 月 10 日下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紧急召集 99 位岗站专家,专门就近期网上传播流传快、社会负面影响大的“割青麦作饲料”问题进行了咨询和座谈交流。据专家分析,“青麦饲用”现象生产中确实存在,仅为个别地方且小面积发生。该现象存在多个原因。

一是个别种植户在国家禁止粮食作物种植的污染农田(如重金属严重超标)进行小麦生产后遭到管理部门铲除,私自向养殖户或青贮厂家销售。
二是因去年秋季雨涝灾害导致玉米等青贮原料短缺,加之国际国内玉米等饲料价格猛增,个别青贮企业急于求购原料,转向小麦替代。
三是因为极端天气(如低温冻害)、栽培管理不当(除草剂危害、极晚播)等造成小麦减产严重,麦田籽粒收获效益极低。

河南省的一位农业农村部门人士则对网传 1500 元/亩的青小麦收购价格存疑。除去损耗、物流、中间商等成本,青贮小麦的地头收购价格理性估计应在 550-600 元/吨之间。“1500 元/亩的收购价格一定是不存在的,没有牧场会收这样价格的青贮小麦”。对此,行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这很有可能是部分农机公司的炒作行为。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发布 1500 元/亩的青贮小麦收购消息的,大多是售卖青贮收割、打包的农机公司。

此外,座谈会上专家认为,需要合情合理依法区别对待“青麦饲用”对象。一是要严查重金属污染超标农田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对种植者要加大处罚力度;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种植农户将因灾减产损失较重的麦田进行科学青贮;三是鉴于国家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政治任务,对于“青麦饲用”小麦种植者,建议取消其耕地种粮等农业综合补贴资金。

河南省郑州市正大华源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浩宇表示,由于去年有些地方雨水较多,有养殖企业因饲料储备不足,包括自己的养殖场也略有不足但还能撑住,但如果有缺草较多的养殖厂,考虑有些小麦种植地离牛场较近、运输方便,“草贩子”可能会“就近取材”,成本高也不能让牛断草,便出现这个情况。“往年都是玉米青贮,1500元一亩的价格并非市场价格。今年较特殊,但不会有太大的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青贮小麦有专用的种植品种,面积约仅几十万亩,相比之下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有3亿亩。专用青贮小麦和人们通常吃的籽粒小麦不太一样。籽粒小麦的单产水平高,而作为饲料收储的小麦,营养主要在麦秆上。“如果专门播种青贮饲料,面积很小,对国家粮食安全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收割的是籽粒小麦,则应提示重视,籽粒小麦既可以作为口粮,又能用作饲料,但我们要优先保证口粮安全。

除河南外,山东、安徽等地也下发禁止小麦青贮的通告。(澎湃新闻)(财经国家周刊)(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央广网)

相关新闻🔗
22-05-10 河南等地有农民收割青小麦做饲料 农业农村部: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22-05-10 河南早前已发电文小麦不能用于青贮饲料,教授表示小麦不适合作青贮饲料,种植户、养殖场:小麦作青贮饲料并非特例
#科研 #小麦 #蛋白质 #基因 #增产 #农业

【研究人员发现让小麦增产并增加 25%蛋白质含量的基因】

5 月 11 日,来自阿德莱德大学和英国约翰英尼斯中心的科学家们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 影响因子 14.136)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论文显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生产更高品质小麦的方法。来自已经确定了一种遗传驱动因素,可以改善小麦的产量性状,并使蛋白质含量增加 25%。

“我们对小麦生产中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驱动因素背后的机制知之甚少。”领导这项研究的阿德莱德大学农业、食品和葡萄酒学院的斯科特·博登博士说,“发现控制这两个因素的基因有可能帮助培育出更高质量谷物的新小麦品种。由于小麦占全球蛋白质消耗量的 20%,这项研究的影响可以通过提供更高蛋白质含量的谷物来造福社会,从而有助于生产更有营养的食物,例如面包和早餐麦片。”

这项工作是第一个已知的实例,其中突变种群的前向遗传学筛选被用于识别控制小麦生殖发育的基因;并且这项研究的见解有可能帮助提高小麦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我们发现的遗传变异为田间种植的植物提供了 15-25% 的蛋白质含量增长。这些品种还产生额外的小穗,那被称为配对小穗。”博登博士说。

“我们还没有发现额外的小穗会增加产量,但我们希望农民种植的优质品种可能会增加产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不会以减产为代价,因此这一发现更有可能为育种者和种植者提供经济利益,而不仅仅是增加营养价值本身。

“除了对小麦育种的未来的重要影响外,这项研究本身对科学界也具有巨大的价值,因为它为小麦研究提供了新的典范。”

该团队预计新的小麦品种将在 2-3 年内提供给育种者,然后在 7-10 年内转化为农民的利益。(煎蛋网)(phys.org)
#小麦 #气候变暖 #育种 #科研 #温度 #农业

【小麦育种带来的产能提升 无法抵消气候变暖的冲击】

9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分析了过去50年小麦育种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贡献,揭示出当前小麦育种策略带来的小麦产量遗传增益将无法抵消未来气候持续变暖带来的冲击。

该研究使用育种家于1960-2018年期间在北美开展的区域试验大数据,全面评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育种进展对该地区小麦产量提升的贡献。研究表明,相较于旧的对照品种,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虽然在潜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对升温更为敏感。

冬小麦和春小麦品种对气候的响应不同。对于冬小麦来说,温度每增加1℃,新品种产量降低3.6%,对照品种产量降低5.5%,说明冬小麦育种的耐热性是增加的;对于春小麦而言,温度每增加1℃,新品种产量降低7.5%,对照品种产量降低7.1%,说明春小麦育种的耐热性没有提升甚至有可能下降。这是北美冬小麦/春小麦新品种和对照品种对于极端高温的响应差异所致。

未来增温造成小麦生长季极端高温出现概率显著增加,造成未来气候变暖对产量的负面影响逐渐超过育种优势。研究估测:按照当前育种效率,当温度增加6.0℃时,冬小麦新品种产量将下降到基准气候中对照品种的产量水平;对于春小麦来说,该温度阈值是3.6℃。基于此,研究认为,真实的小麦育种在耐热性上的表现不乐观,如何通过育种手段应对越发严重的高温热害对于小麦育种家来说仍是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