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精选
276 subscribers
29 photos
128 files
107 links
即刻精选,以及相关讨论。这里是即友们的TG自留地。

欢迎投稿:
https://t.me/joinchat/nCgHgQ8cP01mYTM1

即刻精选discord社区:
https://discord.com/invite/swpkBT2f53
Download Telegram
#读书会

凡是推荐电子书资源网站的帖子,如果不包含下面这四个网站,一律是不合格的。这四个网站是:(排序有先后)

1. Z-Library:https://z-lib.org/

2. Library Genesis:https://libgen.is/

3. 全国图书馆联盟:http://www.ucdrs.superlib.net/

4. LoreFree:https://ebook2.lorefree.com/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国外杂志的资源网站:

5. Magazinelib:https://magazinelib.com/

---

另外,我再推荐四篇文章(三篇免费文章、一篇付费文章),加起来就是找电子书资源的终极方法:

1. APPDO | 2021年找书指南:https://simonword.com/73.html

2. 叁儿与十一 | 一文解决搜索电子书的全部问题:https://mp.weixin.qq.com/s/fMjwxOwflDP564ckt2jvMg

3. 毛掌门 | 出版社编辑教你怎么找绝版书:https://mp.weixin.qq.com/s/PNjMNmD6M8xcpNr3WnJltw

4. 电子书一键摆烂ABC:https://yuukoamamiya.github.io/p/e-book-abc/

最后这篇文章写的也挺全面,介绍了找特殊电子书(轻小说、漫画、网文)的渠道。还列举了作者常用的电子书阅读软件、pdf电子书重排工具。这位博主很爱折腾电子书阅读工具。

---

以上,是我毫无保留的分享。都拿去吧,即友们!

即刻原文 by #千古壹号
#饮料爱好者协会

十元以下无糖茶饮料,我心中的top11,用 notion 整理成表。如下:

1. 达亦多 大麦茶:95分。瓶装饮料里最好喝的大麦茶,口感最为清冽甘甜东方树叶桂花乌龙。

2. 东方树叶 桂花乌龙茶(农夫山泉品牌):95分。季节限定,乌龙品类里接近完美的口味,适合加热。

3. 茶里王 日式绿茶(统一品牌):90分。瓶装饮料里最好喝的绿茶,温和不涩。

4. 东方树叶 茉莉花茶(农夫山泉品牌):90分。瓶装饮料里最好喝的茉莉花茶,没有过分的人工香味。

5. 伊藤园 大麦茶:90分。经典包装,经典口味,便宜好喝的大麦茶。

6. 东方树叶 玄米茶(农夫山泉品牌):90分。小众口味,但依然是王者,东方树叶真会啊。

7. 淳茶舍 红茶(可口可乐品牌):85分。相比其他红茶口感温和不激进,有明显回甘。

8. 三得利 乌龙茶:85分。无糖饮料启蒙口味,永不过时,可用来与酒类DIY。

9. 茶里王 台式乌龙茶(统一品牌):80分。比三得利乌龙茶温和的口味。

10. 伊藤园 浓味乌龙茶:80分。浓乌龙品类中,口感比三得利黑乌龙更友好。

11. 燃茶 无糖乌龙茶(元气森林品牌):75分。使用代糖降低涩感,却让茶味失真,层次较为单一,适合入门。

---

评论区:

三得利的茉莉乌龙茶。达亦多的红茶茶。东方树叶的桂花乌龙茶。麒麟的生茶。

东方树叶今年青柑普洱茶,味道也不错。

有没有喝过无糖王老吉?绿瓶的那种。

燃茶的玄米好好喝,也是加了代糖的。感觉喝了几次后就突然附近超市哪也见不到了。

东方树叶的无糖乌龙是我的无糖饮料启蒙。刚出就开始喝了,还到处给人安利。后来东方树叶被网上评为10大难喝饮料之后我还诧异自己味觉是不是跟一般人不一样。

即刻原文 by #条件状语从句
#一起听播客

原来许成钢教授出新书了,强烈推荐。

即刻原文 by #kyth
—-
本频道小编提醒:
许成钢的书《探索的历程》,本书为《许成钢文集》的第一卷,其中多数是曾发表于媒体的非学术和半学术的文章,面向对社会科学有兴趣的读者。各大平台都有电子版。
#工程师的日常

来回切换分支协同开发的时候,不小心把 git stash 的内容给删掉(clear)了,然后 feature 分支上写了一下午的代码就这么没了。

不死心查了一下是否能够恢复被 clear 的 stash 内容,折腾了半天终于被我还原了(上 G 的仓库里头查找很痛苦)。不得不说,git 的设计真的太棒了,只要是通过 git command 操作的代码,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 .git 中,而且是可以被提交到仓库的。

git stash clear 的代码 sha 会被记录到 .git/lost-found 中,通过 git fsck —lost-found 可以找到这些 sha,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 sha 有很多种格式,blob/tree/commit 等,需要找到对应代码所在的 commit,然后通过 git stash apply SHA 给恢复回来。

我用了比较傻的办法,将所有的 lost-found 的 diff 代码输出到一个临时文件中,然后全局遍历我修改的代码关键词,这样比较方便找到对应的 sha:

git fsck --lost-found | awk '/dangling commit/ {print $3}' | xargs -I {} git show {} >> TMP_FILE;

这个经验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你要很小心,很可能你 stash/focePush/forceDeleteBranch 仍然可以在仓库中找到,如果在代码中不小心提交过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通过简单的 delete branch 或者 reset —hard && force push 等方式是不够的。

另外一个比较有用的指令是 git reflog,对分支代码做的几乎所有操作都会记录到 reflog 上,比如异常的 merge,hard reset 等,都可以通过 reflog 快捷恢复。


即刻原文 by #Barret李靖
#即刻数码站
作为一个Mac用户,寻寻觅觅一个好鼠标已经多年了,至今没有找到100%满意的,分享一下尝试的历程和我推荐的鼠标。

累计用过(包含自购、试用、买了又退的):

- 罗技MX Master系列(2s、3s、Anywhere)
- 罗技无线优联系列(M590、M558、M546、M325)
- 罗技无线低端款(M170)
- 罗技G系列(G304、G102)
- 东芝M215
- 微星M115
- 戴尔MS116
- Apple Magic Mouse

更新了Monterey以后,几乎没延迟的罗技优联也开始漂移了,看了网上大量Mac用户有相似的情况和反馈,无解,只有降级Big Sur或者使用有线鼠标。有幸以20元的低价从我司美美设计师那里购入了一个带信仰灯的罗技G102,还不错。

可能你会问:为啥不用Track Pad?
一个很个体的体感感受,我是外接键盘+键盘右侧放触控板/鼠标的模式,右侧手指操作的时候,和触控板放在中间的手指受力是不一样的,有点倾斜,久而久之指关节就会有轻微的错位,会疼。

总结一下,200以下价位,给手较小的Mac用户推荐两款鼠标:

- 罗技M325:优联,在Monterey之前的系统没有漂移,精度不错,最关键的是滚轮是无极的,用Mos调教一下,几乎和Track Pad没有区别。

即刻原文 by 洛伦LaurenQ
image_2021-12-11_22-41-03.png
1.7 MB
- 作者:张琛昱

- 日期:2021-12-09

- 即刻原文:https://web.okjike.com/originalPost/61b21aae6d6aa500105bd62b

- 即刻圈子:读书会

今年自从8月公司取消大小周后,便开始读书。到现在一共读了20本出头。其中11月因为在做一个较大的项目的缘故,没有太多时间读书。所以对于这个成绩,我是比较满意的。

这20多本书里,有这么几种情况。
1. 较厚,需要硬啃的。如《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宋星老师的新书《数据赋能》。
2. 看了几眼,不知所云或者没有实际内容的。如《互联网四大》、《穷查理宝典》。
3. 作为方法论需要反复细刍的。如《德州扑克小绿皮书》、《增长黑客》。

在今天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看一部电影的耐心都不易有。我采用一种叫做topic reading的方法。类似于做cs research,了解一个新领域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这个领域顶会的一批经典paper,而了解细节的深度刚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实际应用场景,换个说法就是PMF(Product market fit)。我会给自己定一个读书的最小粒度——1本。一旦开始读一本书,就集中全部兵力去all in歼灭敌人,这是一种聚焦的能力。即使《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很厚,我也花了将近一个月坚持啃完了。用这个方法分别了解了程序化广告、数字营销及相关CRM两个topic。

同时也发现一些书名声、装帧大于实质内容。比如《穷查理宝典》——内容极度碎片化,讲了一些正确但是无用的道理。比如《互联网四大》——这本书我是在Stanford Campus Bookstore看到的,装帧也很精致,买来一读却后悔不迭:行文缺乏关联性,更像是天马行空的呓语。

大概看书也像逛街,有时买到好东西,有时买到烂东西,但是随着经验的丰富,辨别力会越来越高。

---
评论区:
@张琛昱:想问下,小白入门投资有好的书单推荐嘛?
@swensun:作者唐朝有本《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另外 翟东升 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最新版,这两本非常推荐。
- 作者:精神病人顾大夫们

- 日期:2021-12-13

- 即刻原文:https://web.okjike.com/originalPost/61b6afb4019de60010c3ec0f

- 即刻圈子:一起听播客

很多人做播客是业余爱好,但是做着做着,随着认知范围内选题的枯竭,嘉宾的枯竭,听众对内容质量要求的提升,竞争者的加入等等因素,制作成本会越来越高,更好的设备,更快的节奏,更重的前后期制作成本,会大幅度挤压正职和生活时间,但是又没有到全职做这个的阶段,就会变得有些尴尬。

我没做过播客,上述有很多臆想成分,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不知道过来人怎么看这个问题。
- 作者:柏拉图式控

- 日期:2021-12-05

- 即刻原文:https://web.okjike.com/originalPost/61ac3c06936da50010e57d6a

- 即刻圈子:一起刷综艺

一言以蔽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总体来说是个挺不错的节目,演员们的大多创作都很优秀,但是节目组实在太爱煽情上升了。

大体上所有表演本身最后的结尾升华我都是能接受的,没有像近些年的春晚小品一般强行上升,很少让人觉得扫兴。但反而是在点评环节,尤其马东,非常喜爱严肃地上价值,按他的说法就是:“喜剧,光好笑是不够的”。

那与此相反的应该就是李诞吧,我其实看了喜剧大赛才感受到《脱口秀大会》以及笑果公司在这方面的克制。从我大众角度的理解,李诞应该是厌恶这种“严肃性”的,他更希望喜剧是可以消解很多问题的“严肃性”存在,这也使得他在这个节目中很少发表观点。

从我想来,当一个喜剧也变得需要严肃的输出价值时,他其实就变成了喜剧所希望消解的,严肃的,不可讨论的观点本身了,就仿佛是屠龙少年终成巨龙。

为什么就不能光好笑呢?Why so serious?
因此我还是很感激如今有李诞这样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