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 AI 龍頭博通Broadcom的AI營收年增63%到52億,公司還獲得了XPU第四家大型客戶100億美元的訂單,積壓訂單來到了1100億,提高了2026的展望。
博通專注於七家開發前沿LLM的大型客戶,目前四家已成為正式客戶。(Google, Meta, Bytedance, OpenAI?)
CEO Hock Tan強調,隨著客戶逐步朝向運算自主發展,博通在這些大型客戶中的市占率將持續提升。
Q4財測顯示總營收預期達174億美元,年增24%。其中AI半導體營收預期62億美元,年增66%;基礎設施軟體營收預期67億美元,年增15%。
更多詳細內容看這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bo-tong-aiying-138163259
博通專注於七家開發前沿LLM的大型客戶,目前四家已成為正式客戶。(Google, Meta, Bytedance, OpenAI?)
CEO Hock Tan強調,隨著客戶逐步朝向運算自主發展,博通在這些大型客戶中的市占率將持續提升。
Q4財測顯示總營收預期達174億美元,年增24%。其中AI半導體營收預期62億美元,年增66%;基礎設施軟體營收預期67億美元,年增15%。
更多詳細內容看這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bo-tong-aiying-138163259
SpaceX出了85億現金和85億SpaceX股票收購了EchoStar的無線頻譜(AWS-4 和 H 頻段頻譜許可證)
現在SATS正式變成SpaceX概念股
AWS-4 頻段(也稱為 2 GHz 頻段)用於承載地面移動傳輸以及衛星與地面基礎設施之間的通訊。此次頻譜收購將使其能夠更獨立地提供自己的直接面向設備的服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9-08/starlink-is-said-in-advanced-talks-to-acquire-echostar-spectrum?srnd=homepage-asia
現在SATS正式變成SpaceX概念股
AWS-4 頻段(也稱為 2 GHz 頻段)用於承載地面移動傳輸以及衛星與地面基礎設施之間的通訊。此次頻譜收購將使其能夠更獨立地提供自己的直接面向設備的服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9-08/starlink-is-said-in-advanced-talks-to-acquire-echostar-spectrum?srnd=homepage-asia
好消息是,老馬說他五月之後就沒去華盛頓了,被問到對於這段DC的經驗反思時,他說政府基本上沒救了,國債利息超越戰爭部支出,如果AI和機器人不能解決這問題「我們就完蛋了」。
所以整個在All In Summit的訪談大都在聊技術,從機器人、火箭和Starlink,xAI和Grok等議題。
當然不免俗地會問Musk時間表
他覺得一但年產100萬台機器人,成本就能下降到2萬美金(其中大部分成本是AI晶片)
明年可商業運行重複使用的Starship可回收大型火箭,要能有直連高頻寬衛星網路的手機需要兩年。
明年AI就會在任何事超越任何單一人類,2030超越所有人類總和。
他其實還有個遠大的設想,覺得在30年內可以讓火星到達自給自足的貨運量。(這個應該是真的頗樂觀)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8568565?pr=true&cr=true
所以整個在All In Summit的訪談大都在聊技術,從機器人、火箭和Starlink,xAI和Grok等議題。
當然不免俗地會問Musk時間表
他覺得一但年產100萬台機器人,成本就能下降到2萬美金(其中大部分成本是AI晶片)
明年可商業運行重複使用的Starship可回收大型火箭,要能有直連高頻寬衛星網路的手機需要兩年。
明年AI就會在任何事超越任何單一人類,2030超越所有人類總和。
他其實還有個遠大的設想,覺得在30年內可以讓火星到達自給自足的貨運量。(這個應該是真的頗樂觀)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8568565?pr=true&cr=true
Patreon
Musk不搞政治搞技術,機器人、自動駕駛、Starlink與xAI | IEObserve
Get more from IEObserve on Patreon
Fed如預期降息1碼,督軍的川普人馬Miran獨排眾議支持年內降息5碼
---
#從通膨擔憂轉向就業危機
美國Fed將利率降25個基點。這是Fed今年開年以來九個月內首次決定降息,標誌著貨幣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此次降息的主要驅動力並非傳統的通膨考量,而是來自於就業市場的疲軟跡象,顯示Fed政策重心正在發生歷史性轉變。
#就業市場全面走弱,Fed主席首度示警
Fed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明確指出,經過修訂的就業數據意味著勞動力市場不再那麼穩固。失業率雖然仍處於相對低位的4.3%,但已經上升,就業人口增幅明顯放緩。
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三個月新增非農就業大幅放緩,平均每月僅增加2.9萬個職位,遠低於維持就業穩定所需的「均衡水平」。鮑威爾形容當前狀況為「奇怪的平衡」,指出這是供需都明顯下滑造成的平衡,且需求下降得更多。
#AI衝擊勞動市場初現端倪
在記者會問答中,鮑威爾首次提及AI可能是招聘放緩的原因之一。他表示:「我們確實開始看到了一些影響,特別是在剛畢業的年輕人身上。
#關稅通膨壓力減緩,企業吸收成本
鮑威爾詳細討論了關稅對通膨的影響,表示關稅通膨的傳導機制已經放緩,影響力度更小。根據Fed分析,關稅對核心PCE通膨數據造成0.3-0.4個百分點的貢獻,但關稅傳導到消費者端的價格影響仍然非常有限。
目前大部分關稅成本都由出口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企業承擔,這些企業表示未來會傳導成本,但目前還沒有實際行動。
#點陣圖顯示官員分歧明顯,川普人馬主張激進降息
最新公布的點陣圖顯示,19名聯儲官員對未來利率路徑存在明顯分歧。九人預計今年還會有兩次降息,六人預計年內不會再降息,還有一人預計今年會降息五次(即年內合計降息150個基點)。這名主張激進降息的官員是川普提名的新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
#風險管理式降息,政策路徑充滿不確定性
鮑威爾將此次降息定義為「風險管理類型的降息」,強調這不是基於經濟嚴重惡化的預期,而是基於風險平衡的變化。他表示雖然風險還沒完全平衡,但正朝平衡方向靠近。
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guan-shui-tong-0-139145387
---
#從通膨擔憂轉向就業危機
美國Fed將利率降25個基點。這是Fed今年開年以來九個月內首次決定降息,標誌著貨幣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此次降息的主要驅動力並非傳統的通膨考量,而是來自於就業市場的疲軟跡象,顯示Fed政策重心正在發生歷史性轉變。
#就業市場全面走弱,Fed主席首度示警
Fed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明確指出,經過修訂的就業數據意味著勞動力市場不再那麼穩固。失業率雖然仍處於相對低位的4.3%,但已經上升,就業人口增幅明顯放緩。
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三個月新增非農就業大幅放緩,平均每月僅增加2.9萬個職位,遠低於維持就業穩定所需的「均衡水平」。鮑威爾形容當前狀況為「奇怪的平衡」,指出這是供需都明顯下滑造成的平衡,且需求下降得更多。
#AI衝擊勞動市場初現端倪
在記者會問答中,鮑威爾首次提及AI可能是招聘放緩的原因之一。他表示:「我們確實開始看到了一些影響,特別是在剛畢業的年輕人身上。
#關稅通膨壓力減緩,企業吸收成本
鮑威爾詳細討論了關稅對通膨的影響,表示關稅通膨的傳導機制已經放緩,影響力度更小。根據Fed分析,關稅對核心PCE通膨數據造成0.3-0.4個百分點的貢獻,但關稅傳導到消費者端的價格影響仍然非常有限。
目前大部分關稅成本都由出口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企業承擔,這些企業表示未來會傳導成本,但目前還沒有實際行動。
#點陣圖顯示官員分歧明顯,川普人馬主張激進降息
最新公布的點陣圖顯示,19名聯儲官員對未來利率路徑存在明顯分歧。九人預計今年還會有兩次降息,六人預計年內不會再降息,還有一人預計今年會降息五次(即年內合計降息150個基點)。這名主張激進降息的官員是川普提名的新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
#風險管理式降息,政策路徑充滿不確定性
鮑威爾將此次降息定義為「風險管理類型的降息」,強調這不是基於經濟嚴重惡化的預期,而是基於風險平衡的變化。他表示雖然風險還沒完全平衡,但正朝平衡方向靠近。
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guan-shui-tong-0-139145387
老黃最新的BG2訪問講了很多有趣的內容,從投資OpenAI,到AI泡沫、ASIC經濟性還有中美科技戰,而且他的形象管理越走越潮了,戴了個大紅框眼鏡。
這個訪問他直接開嗆,覺得中國鷹派是個恥辱徽章而不該感到驕傲
「雖然他們想要對我們國家最有利的,我們都想要對我們國家最有利的,但摧毀那個美國夢的管道,不是愛國的。他們認為他們在為我們國家做正確的事,但這不是愛國的,一點也不是。」
Jensen表達了對美國實力的信心:「我們需要繼續成為我們偉大的國家,擁有偉大國家的信心。擁有偉大國家的信心,有人想與我們競爭,擁有『放馬過來』的態度。
因為我相信我們的人民,我相信這裡的人民,我相信我們的文化,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我相信我們的制度。放馬過來。」
老黃其實很有理由強調中國早就追上了,因為他更有理由賣更先進的晶片到中國,搶佔更多市場。其實整個訪問還有很多很重要的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篇整理,或是看原始的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9789891?pr=true
這個訪問他直接開嗆,覺得中國鷹派是個恥辱徽章而不該感到驕傲
「雖然他們想要對我們國家最有利的,我們都想要對我們國家最有利的,但摧毀那個美國夢的管道,不是愛國的。他們認為他們在為我們國家做正確的事,但這不是愛國的,一點也不是。」
Jensen表達了對美國實力的信心:「我們需要繼續成為我們偉大的國家,擁有偉大國家的信心。擁有偉大國家的信心,有人想與我們競爭,擁有『放馬過來』的態度。
因為我相信我們的人民,我相信這裡的人民,我相信我們的文化,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我相信我們的制度。放馬過來。」
老黃其實很有理由強調中國早就追上了,因為他更有理由賣更先進的晶片到中國,搶佔更多市場。其實整個訪問還有很多很重要的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篇整理,或是看原始的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9789891?pr=true
OpenAI真的蠻WTF,Nvidia投資完又跑去跟AMD合作,然後又是個數年數百億的AI晶片協議
然後AMD還給了OpenAI 10%的股票期權?
整個AI資金永動機越來越複雜了
-----
AMD 與 OpenAI 宣布戰略合作,將部署 6 GW的 AMD GPU
AMD (NASDAQ: AMD) 與 OpenAI 今日宣布達成一項 6 GW (gigawatt) 的協議,將採用多個世代的 AMD Instinct GPU,為 OpenAI 的下一代 AI 基礎設施提供強大運算能力。首批 1 GW採用 AMD Instinct MI450 GPU 的部署,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開始。
根據這項最終協議,OpenAI 將與 AMD 合作,將其視為核心戰略運算夥伴,共同推動 AMD 技術的大規模部署,此合作將從 AMD Instinct MI450 系列與機櫃級 AI 解決方案開始,並延伸至未來世代的產品。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為進一步使戰略利益保持一致,AMD 已向 OpenAI 發行一份認股權證,可認購至多 1.6 億股的 AMD 普通股,其行權條件與特定里程碑的達成掛鉤。
第一批認股權證將在首批 1 GW部署完成後生效,後續批次則隨著採購規模擴大至 6 GW而逐步生效。
權證的生效條件還與 AMD 達到特定的股價目標,以及 OpenAI 達成實現 AMD 大規模部署所需的技術和商業里程碑相關。
https://openai.com/index/openai-amd-strategic-partnership/
然後AMD還給了OpenAI 10%的股票期權?
整個AI資金永動機越來越複雜了
-----
AMD 與 OpenAI 宣布戰略合作,將部署 6 GW的 AMD GPU
AMD (NASDAQ: AMD) 與 OpenAI 今日宣布達成一項 6 GW (gigawatt) 的協議,將採用多個世代的 AMD Instinct GPU,為 OpenAI 的下一代 AI 基礎設施提供強大運算能力。首批 1 GW採用 AMD Instinct MI450 GPU 的部署,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開始。
根據這項最終協議,OpenAI 將與 AMD 合作,將其視為核心戰略運算夥伴,共同推動 AMD 技術的大規模部署,此合作將從 AMD Instinct MI450 系列與機櫃級 AI 解決方案開始,並延伸至未來世代的產品。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為進一步使戰略利益保持一致,AMD 已向 OpenAI 發行一份認股權證,可認購至多 1.6 億股的 AMD 普通股,其行權條件與特定里程碑的達成掛鉤。
第一批認股權證將在首批 1 GW部署完成後生效,後續批次則隨著採購規模擴大至 6 GW而逐步生效。
權證的生效條件還與 AMD 達到特定的股價目標,以及 OpenAI 達成實現 AMD 大規模部署所需的技術和商業里程碑相關。
https://openai.com/index/openai-amd-strategic-partnership/
Sam Altman最近密集接受訪問,討論他們現在在風口浪尖上的投資,包含Ben Thompson和 A16Z的訪談,綜合起來能看出他們還有更多大招還沒放完。
https://patreon.com/posts/140807132?pr=true
#誰來付這筆AI基建GPU天價帳單?
Sam預期這些成本最終會由OpenAI的營收來支付。但問題是,營收還沒進來之前,這些合作夥伴的公司要先投入巨資建設。這就需要借錢,而且是借很多很多錢。
OpenAI不只是說「我保證會跟你買」這麼簡單。他們還要幫這些公司找錢。「我們正在制定計劃,幫助這些公司在營收到來之前獲得所需的融資。我們有一些有趣的想法。」
簡單說,OpenAI就像是在對銀行說:「這些公司要借錢蓋廠房、買設備,我保證他們生產的東西我全買,所以你們可以放心借錢給他們。」OpenAI等於是在當保證人,幫合作夥伴降低借貸成本。
#晶片大戰的微妙平衡
最近OpenAI宣布與AMD合作,這件事挺有意思的。因為OpenAI一直以來都是Nvidia的大客戶,現在卻也跟Nvidia的競爭對手AMD合作。有人開玩笑問,Nvidia的執行長Jensen Huang知道自己間接投資了競爭對手嗎?Sam笑著說,「我不知道。」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Nvidia和AMD的晶片其實都是由台積電(TSMC)代工生產的。這就像兩家餐廳都跟同一個農場買菜,農場產能不夠的話,兩家都會受影響。
Sam對此的回應很直接,「 #我希望TSMC趕快增加產能就好。」
OpenAI也跟Samsung和SK hynix合作,這兩家是做記憶體的。為什麼記憶體很重要?因為AI運算就像人腦思考,需要大量的「工作記憶」。晶片的運算速度再快,如果記憶體不夠,整個系統還是會卡住。記憶體現在已經成為製造AI晶片最大的瓶頸之一。
#一張還沒完全攤開的拼圖
面對外界的疑問,Sam要求大家給他們幾個月時間。「一切都會說得通,我們能夠談論整體計劃。我們沒有看起來那麼瘋狂,是有計劃的。」
這暗示OpenAI手上還有一些牌沒打出來。從晶片製造到記憶體供應,各個環節怎麼串連,可能還有更多合作案即將公布。
#電力才是終極挑戰
最後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電夠用嗎?
這不是開玩笑。AI資料中心耗電量驚人,一個大型AI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可以相當於一個小城市。如果全世界都開始大規模使用AI,電力需求會暴增。
Sam保持了他一貫的作風,「請給我幾個月的寬限期。我保證會把整件事串連起來。」這個回答暗示OpenAI可能還有一系列關於能源和電力的交易即將宣布。
https://patreon.com/posts/140807132?pr=true
#誰來付這筆AI基建GPU天價帳單?
Sam預期這些成本最終會由OpenAI的營收來支付。但問題是,營收還沒進來之前,這些合作夥伴的公司要先投入巨資建設。這就需要借錢,而且是借很多很多錢。
OpenAI不只是說「我保證會跟你買」這麼簡單。他們還要幫這些公司找錢。「我們正在制定計劃,幫助這些公司在營收到來之前獲得所需的融資。我們有一些有趣的想法。」
簡單說,OpenAI就像是在對銀行說:「這些公司要借錢蓋廠房、買設備,我保證他們生產的東西我全買,所以你們可以放心借錢給他們。」OpenAI等於是在當保證人,幫合作夥伴降低借貸成本。
#晶片大戰的微妙平衡
最近OpenAI宣布與AMD合作,這件事挺有意思的。因為OpenAI一直以來都是Nvidia的大客戶,現在卻也跟Nvidia的競爭對手AMD合作。有人開玩笑問,Nvidia的執行長Jensen Huang知道自己間接投資了競爭對手嗎?Sam笑著說,「我不知道。」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Nvidia和AMD的晶片其實都是由台積電(TSMC)代工生產的。這就像兩家餐廳都跟同一個農場買菜,農場產能不夠的話,兩家都會受影響。
Sam對此的回應很直接,「 #我希望TSMC趕快增加產能就好。」
OpenAI也跟Samsung和SK hynix合作,這兩家是做記憶體的。為什麼記憶體很重要?因為AI運算就像人腦思考,需要大量的「工作記憶」。晶片的運算速度再快,如果記憶體不夠,整個系統還是會卡住。記憶體現在已經成為製造AI晶片最大的瓶頸之一。
#一張還沒完全攤開的拼圖
面對外界的疑問,Sam要求大家給他們幾個月時間。「一切都會說得通,我們能夠談論整體計劃。我們沒有看起來那麼瘋狂,是有計劃的。」
這暗示OpenAI手上還有一些牌沒打出來。從晶片製造到記憶體供應,各個環節怎麼串連,可能還有更多合作案即將公布。
#電力才是終極挑戰
最後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電夠用嗎?
這不是開玩笑。AI資料中心耗電量驚人,一個大型AI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可以相當於一個小城市。如果全世界都開始大規模使用AI,電力需求會暴增。
Sam保持了他一貫的作風,「請給我幾個月的寬限期。我保證會把整件事串連起來。」這個回答暗示OpenAI可能還有一系列關於能源和電力的交易即將宣布。
Patreon
本體是新創投資者的 Sam Altman,對OpenAI 的戰略與野望 | IEObserve
Get more from IEObserve on Patreon
和Nvidia黃仁勳一樣,博通的CEO Hock Tan覺得OpenAI這筆帳算得過來~大家都綁在一起打雞血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177089
----
Hock Tan將AI比作新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我認為這就像鐵路、網路。這正在成為關鍵基礎設施或關鍵公共設施。而且不只是為了一萬家企業,隨著時間推移,這是為全球80億人的關鍵公共設施。這是一種不同形式的產業革命。」
「全球GDP約為110兆美元,其中完全30%的價值來自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當你加入AI後,你在社會的許多其他面向創造了智慧,那30%會成長到40%的GDP,那是每年10兆美元。」
「如果你談論的是10兆美元的成長,作為彩虹盡頭的黃金,那麼每年花1兆美元(我們還沒到那裡),投資回報率是相當好的。」
他將AI定位為結構性而非週期性的轉變:「我們正處在一個我從未見過的浪潮和現象中,這不是週期性的,這是結構性的。我們談論的是社會的關鍵公共設施。」
#運算需求每年超過翻倍
Hock Tan強調市場需求的驚人成長速度:「在我們經歷這波浪潮時,隨著你部署、推動基礎模型的極限,對容量和運算的需求每年都超過翻倍。所以有足夠的空間讓我們所有人參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177089
----
Hock Tan將AI比作新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我認為這就像鐵路、網路。這正在成為關鍵基礎設施或關鍵公共設施。而且不只是為了一萬家企業,隨著時間推移,這是為全球80億人的關鍵公共設施。這是一種不同形式的產業革命。」
「全球GDP約為110兆美元,其中完全30%的價值來自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當你加入AI後,你在社會的許多其他面向創造了智慧,那30%會成長到40%的GDP,那是每年10兆美元。」
「如果你談論的是10兆美元的成長,作為彩虹盡頭的黃金,那麼每年花1兆美元(我們還沒到那裡),投資回報率是相當好的。」
他將AI定位為結構性而非週期性的轉變:「我們正處在一個我從未見過的浪潮和現象中,這不是週期性的,這是結構性的。我們談論的是社會的關鍵公共設施。」
#運算需求每年超過翻倍
Hock Tan強調市場需求的驚人成長速度:「在我們經歷這波浪潮時,隨著你部署、推動基礎模型的極限,對容量和運算的需求每年都超過翻倍。所以有足夠的空間讓我們所有人參與。」
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之前因為提出了地緣政治和基期問題,明年中國市場將大幅衰退,2026有成長疑慮而重挫。
不過最近的終端大廠對AI投資承諾連發,先進邏輯和記憶體廠的需求強勁帶動AI晶片EUV高階設備成長,即便中國大幅衰退,ASML也看到了2026的成長路徑。新增訂單54億其中36億是EUV。
「我們持續看到關於AI承諾的強勁消息,這意味著對先進邏輯和DRAM的投資」
Q3邏輯晶片相關銷售占比達65%,記憶體相關銷售占35%。在訂單方面,邏輯晶片訂單占53%,記憶體訂單占47%,顯示記憶體製造商的訂單占比較上季(16%)大幅回升。
Q3銷售以中國為最大市場(占42%),其次是台灣(30%)、南韓(18%)、美國(6%)
ASML 更詳細的財報和未來展望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u-ju-zhong-guo-141292473
不過最近的終端大廠對AI投資承諾連發,先進邏輯和記憶體廠的需求強勁帶動AI晶片EUV高階設備成長,即便中國大幅衰退,ASML也看到了2026的成長路徑。新增訂單54億其中36億是EUV。
「我們持續看到關於AI承諾的強勁消息,這意味著對先進邏輯和DRAM的投資」
Q3邏輯晶片相關銷售占比達65%,記憶體相關銷售占35%。在訂單方面,邏輯晶片訂單占53%,記憶體訂單占47%,顯示記憶體製造商的訂單占比較上季(16%)大幅回升。
Q3銷售以中國為最大市場(占42%),其次是台灣(30%)、南韓(18%)、美國(6%)
ASML 更詳細的財報和未來展望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u-ju-zhong-guo-141292473
台積電Q3營收年增40%至331億美金,主要得益於先進製程技術的強勁需求,特別是在AI相關應用的推動下,公司的獲利能力持續提升。
毛利率提升至 59.5%,毛利年增75%,EPS2.92 年增50.5%。營業利益率達50.6%。
$TSM Q4營收預計322-334億,基於匯率假設1美元兌30.6新台幣,毛利率預期在59%至61%之間,這主要受惠於更有利的匯率環境,部分抵銷海外晶圓廠持續的稀釋效應。營業利益率預期在49%至51%之間。對於2025全年展望,台積電將營收預期上調至「接近35%」
台積電微幅上修2025全年資本支出從380-420億,上調至400-420億。約70%用於先進製程,10%至20%用於特殊製程,另10%至20%用於先進封裝、測試與光罩製造。
其實現在台積電才是真正的開圖玩家,因為他知道所有主要AI player的需求狀況和規劃。不只客戶,還有客戶的客戶(應該就是新一代畫餅王OpenAI Sam Altman)
更多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ieobserv.com/25Q3_TSM
毛利率提升至 59.5%,毛利年增75%,EPS2.92 年增50.5%。營業利益率達50.6%。
$TSM Q4營收預計322-334億,基於匯率假設1美元兌30.6新台幣,毛利率預期在59%至61%之間,這主要受惠於更有利的匯率環境,部分抵銷海外晶圓廠持續的稀釋效應。營業利益率預期在49%至51%之間。對於2025全年展望,台積電將營收預期上調至「接近35%」
台積電微幅上修2025全年資本支出從380-420億,上調至400-420億。約70%用於先進製程,10%至20%用於特殊製程,另10%至20%用於先進封裝、測試與光罩製造。
其實現在台積電才是真正的開圖玩家,因為他知道所有主要AI player的需求狀況和規劃。不只客戶,還有客戶的客戶(應該就是新一代畫餅王OpenAI Sam Altman)
更多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ieobserv.com/25Q3_TSM
到今天還不相信老黃的餅在問AI如何變現,他的理論其實一直都一以貫之。最低成本最大token吞吐量決定了企業未來的收入,因為每個token都是智慧,能夠越便宜使用越大量智慧者勝,說穿了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你的工廠每單位能源的token生成率,也就是每瓦特能源產生多少tokens,直接等於你的收入潛力。這不是傳統的效能指標,而是一個直接與商業收益掛鉤的關鍵數據。
完整的訪談內容還講了很多機器人與未來的突破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417097?pr=true
你的工廠每單位能源的token生成率,也就是每瓦特能源產生多少tokens,直接等於你的收入潛力。這不是傳統的效能指標,而是一個直接與商業收益掛鉤的關鍵數據。
完整的訪談內容還講了很多機器人與未來的突破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417097?pr=true
Patreon
黃仁勳談AI時代最重要的事,為什麼現在不是泡沫 | IEObserve
Get more from IEObserve on Patreon
Intel在2025年Q3營收達到137億美元,年增3%。毛利率達到40%,年增22個百分點,EPS 0.23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虧損0.46美元更是大幅改善。電話會議中還說要進軍ASIC市場抓住AI大潮。
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Intel在資產負債表上取得的重大進展。在川普政府的背書下,Intel成功獲得美國政府57億美元的投資,彷彿拿到了尚方寶劍。
有了政府撐腰,連昔日的競爭對手NVIDIA都願意掏出50億美元「入股」,日本軟銀集團也豪擲20億美元加入陣營
這種「要飯要到龍頭企業排隊送錢」的景象,在半導體產業史上也算是奇觀了。Q3結束時,Intel的現金及短期投資達309億美元,這位「丐幫幫主」的錢袋子總算是鼓了起來。
陳立武在財報會議中特別感謝了川普總統和商務部長的支持:「我對川普總統和Lutnick部長給予我的信任和信心深感榮幸。他們的支持凸顯了Intel作為美國唯一擁有領先邏輯製程研發和製造能力的半導體公司的戰略地位。我們全力致力於推進川普政府恢復半導體生產的願景,並自豪地歡迎美國政府成為我們努力中的重要夥伴。」
這番話背後的意涵很清楚:在地緣政治緊張和供應鏈重組的大背景下,Intel的「美國本土先進製程製造商」身分成了無價之寶。這不只是單純的商業投資,而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有了這層護身符,要對川普政府主導的美國表忠輸誠,給Intel訂單或是投資就是最具象徵性的用腳投票,畢竟政府入股後Intel就是更明面上的國家隊。也給Intel轉型改造更多實質上的支持。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vocus.cc/article/68fac17cfd897800012663c9
Patreon版本: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923852
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Intel在資產負債表上取得的重大進展。在川普政府的背書下,Intel成功獲得美國政府57億美元的投資,彷彿拿到了尚方寶劍。
有了政府撐腰,連昔日的競爭對手NVIDIA都願意掏出50億美元「入股」,日本軟銀集團也豪擲20億美元加入陣營
這種「要飯要到龍頭企業排隊送錢」的景象,在半導體產業史上也算是奇觀了。Q3結束時,Intel的現金及短期投資達309億美元,這位「丐幫幫主」的錢袋子總算是鼓了起來。
陳立武在財報會議中特別感謝了川普總統和商務部長的支持:「我對川普總統和Lutnick部長給予我的信任和信心深感榮幸。他們的支持凸顯了Intel作為美國唯一擁有領先邏輯製程研發和製造能力的半導體公司的戰略地位。我們全力致力於推進川普政府恢復半導體生產的願景,並自豪地歡迎美國政府成為我們努力中的重要夥伴。」
這番話背後的意涵很清楚:在地緣政治緊張和供應鏈重組的大背景下,Intel的「美國本土先進製程製造商」身分成了無價之寶。這不只是單純的商業投資,而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有了這層護身符,要對川普政府主導的美國表忠輸誠,給Intel訂單或是投資就是最具象徵性的用腳投票,畢竟政府入股後Intel就是更明面上的國家隊。也給Intel轉型改造更多實質上的支持。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vocus.cc/article/68fac17cfd897800012663c9
Patreon版本: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1923852
老黃這次華盛頓GTC基本上就是在宣示AI泡沫論荒謬,現在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都在和Nvidia合作,要加速AI時代的到來,一切才剛剛開始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2289464?pr=true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2289464?pr=true
Patreon
黃仁勳擊碎AI泡沫論:華盛頓GTC宣布海量龍頭企業合作,擘畫Nvidia的AI帝國藍圖 | IEObserve
Get more from IEObserve on Patreon
HBM之王韓國SK Hynix Q3營收達24.45兆韓元年增39%,營業利潤年增62%至11.38兆韓元,這是公司史上首次單季營業利益突破10兆韓元。營業利益率攀升至47%,淨利率高達52%。
Seagate同樣繳出亮眼成績。營收26.3億美元(年增21%),毛利率創公司歷史新高的40.1%,營業利益率達29%,為自2012年以來最高水準。
兩家公司的共同特徵是:利潤率大幅擴張,供應緊俏,產能已預訂到2026-2027年。
AI推論時代加上多模態生成,記憶體和儲存的需求正在指數型成長
https://vocus.cc/article/6901cc92fd8978000123f103
Patreon版本: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2317157?pr=true
Seagate同樣繳出亮眼成績。營收26.3億美元(年增21%),毛利率創公司歷史新高的40.1%,營業利益率達29%,為自2012年以來最高水準。
兩家公司的共同特徵是:利潤率大幅擴張,供應緊俏,產能已預訂到2026-2027年。
AI推論時代加上多模態生成,記憶體和儲存的需求正在指數型成長
https://vocus.cc/article/6901cc92fd8978000123f103
Patreon版本: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2317157?pr=true
Meta 阿祖繼續AI基建與人才支出的豪賭,預期2026支出會顯著成長高於2025。
Meta Q3營收年增26%至512億,營業利潤205億年增降速至18%。淨利因為一次性稅費159億暴跌83%,Q3總支出為307億美元,年增32%,成長速度顯著快於營收。資本支出則大增128%,並且 $Meta 上調2025資本支出從660-720億上調至700-720億,預計2026資本支出會顯著高於2025,包括增量雲端費用和折舊。
Meta 日活躍用戶年增8%到35.4億,Instagram突破30億月活,Threads突破1.5億,廣告營收年增26%到501億,廣告曝光量增加14%,以及每則廣告平均價格上漲10%。Reels年化營收達到500億。
Reality Labs部門Q3營收為4.7億美元,年增74%。售價799美元、配備高解析度顯示器和Meta神經腕帶的Meta Ray-Ban Display 眼鏡這款產品在幾乎每家商店都在48小時內售罄,展示預約已經排到11月底。Meta正在投資增加製造產能以滿足需求。「這是一個我們明顯領先且有巨大機會的領域,」
不過,Reality Labs仍然處於虧損狀態,Q3營業損失為44億美元。預期Reality Labs營收將低於去年同期,Q4的AI眼鏡營收將有顯著的年增長,因為我們從最近推出的產品獲得強勁需求,但這被沒有發佈新的Quest頭戴裝置的逆風所抵銷。
Meta Q3營收年增26%至512億,營業利潤205億年增降速至18%。淨利因為一次性稅費159億暴跌83%,Q3總支出為307億美元,年增32%,成長速度顯著快於營收。資本支出則大增128%,並且 $Meta 上調2025資本支出從660-720億上調至700-720億,預計2026資本支出會顯著高於2025,包括增量雲端費用和折舊。
Meta 日活躍用戶年增8%到35.4億,Instagram突破30億月活,Threads突破1.5億,廣告營收年增26%到501億,廣告曝光量增加14%,以及每則廣告平均價格上漲10%。Reels年化營收達到500億。
Reality Labs部門Q3營收為4.7億美元,年增74%。售價799美元、配備高解析度顯示器和Meta神經腕帶的Meta Ray-Ban Display 眼鏡這款產品在幾乎每家商店都在48小時內售罄,展示預約已經排到11月底。Meta正在投資增加製造產能以滿足需求。「這是一個我們明顯領先且有巨大機會的領域,」
不過,Reality Labs仍然處於虧損狀態,Q3營業損失為44億美元。預期Reality Labs營收將低於去年同期,Q4的AI眼鏡營收將有顯著的年增長,因為我們從最近推出的產品獲得強勁需求,但這被沒有發佈新的Quest頭戴裝置的逆風所抵銷。
Google 搜尋廣告成長加速、GCP成長加速,Youtube成長加速。
不只營收成長變快,Google Cloud 的獲利也大增。雲端的積壓訂單年增82%到1550億,供不應求要繼續加速建制伺服器和資料中心部署產能,2026預計資本支出會大幅增加
AI 沒有幹掉Google 搜尋廣告業務,全面加速了 Google 各項業務。基於生成式AI模型建構的產品營收,年增超過200%。
https://vocus.cc/article/6902ac7ffd8978000158e0fe?modal=likes
Patreon版本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2381476?pr=true
不只營收成長變快,Google Cloud 的獲利也大增。雲端的積壓訂單年增82%到1550億,供不應求要繼續加速建制伺服器和資料中心部署產能,2026預計資本支出會大幅增加
AI 沒有幹掉Google 搜尋廣告業務,全面加速了 Google 各項業務。基於生成式AI模型建構的產品營收,年增超過200%。
https://vocus.cc/article/6902ac7ffd8978000158e0fe?modal=likes
Patreon版本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2381476?pr=true
微軟Q3財報營收年增18%至776億,營業利潤年增24%至380億,不過由於OpenAI投資虧損導致淨利減少31億,調整後的EPS $4.13換算年增約25%。預計Q4營收在795-806億,年增14-16%。
#雲端Azure成長迅猛供不應求
Azure的成長繼續在40%的高增速,依舊供不應求「本季度需求再次超過了我們在各種工作負載上的供給能力,即使我們持續增加更多產能上線。」預期Q4的年增率為37%,在新的2026財年都會保持在產能受限的狀況。
從商業訂單的角度來看,本季年增112%,主要受到OpenAI的Azure承諾以及Azure和M365的1億美元以上合約數量持續成長的驅動。商業剩餘履約義務(Commercial RPO)達到3920億美元,年增51%。這個結果尚未包括10月28日宣布的OpenAI額外2500億美元Azure承諾
#資本支出繼續創紀錄
本季度微軟的資本支出達到349億美元,年增74%,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54億美元,創下公司歷史新高。對於未來的資本支出,Hood明確表示:「隨著需求加速和RPO餘額增加,我們正在增加對GPU和CPU的支出。因此,總支出將連續增加,我們現在預期FY26的成長率將高於FY25。」
#超級AI工廠
微軟正在建立一個「星球級規模的AI工廠」。Nadella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公司今年將增加超過80%的AI總產能,並在未來兩年內大約翻倍資料中心。
位於威斯康辛州的Fairwater資料中心,這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AI資料中心,單獨就可擴展到2 gigawatts的規模,預計明年上線。
#Copilot
Copilot產品系列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1億5000萬,GitHub Copilot現在擁有超過2600萬用戶。GitHub現在擁有超過1億8000萬開發者,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成長,每秒新增一名開發者。80%的GitHub新開發者在第一週內就開始使用Copilot。
「訂單、RPO和產品使用量等需求訊號的加速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我們正在投資基礎設施、AI人才和產品創新,以抓住這股動能並擴大我們的領先地位。我們仍然專注於為客戶提供真正的價值,從而實現長期的持久營收成長。」
#雲端Azure成長迅猛供不應求
Azure的成長繼續在40%的高增速,依舊供不應求「本季度需求再次超過了我們在各種工作負載上的供給能力,即使我們持續增加更多產能上線。」預期Q4的年增率為37%,在新的2026財年都會保持在產能受限的狀況。
從商業訂單的角度來看,本季年增112%,主要受到OpenAI的Azure承諾以及Azure和M365的1億美元以上合約數量持續成長的驅動。商業剩餘履約義務(Commercial RPO)達到3920億美元,年增51%。這個結果尚未包括10月28日宣布的OpenAI額外2500億美元Azure承諾
#資本支出繼續創紀錄
本季度微軟的資本支出達到349億美元,年增74%,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54億美元,創下公司歷史新高。對於未來的資本支出,Hood明確表示:「隨著需求加速和RPO餘額增加,我們正在增加對GPU和CPU的支出。因此,總支出將連續增加,我們現在預期FY26的成長率將高於FY25。」
#超級AI工廠
微軟正在建立一個「星球級規模的AI工廠」。Nadella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公司今年將增加超過80%的AI總產能,並在未來兩年內大約翻倍資料中心。
位於威斯康辛州的Fairwater資料中心,這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AI資料中心,單獨就可擴展到2 gigawatts的規模,預計明年上線。
#Copilot
Copilot產品系列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1億5000萬,GitHub Copilot現在擁有超過2600萬用戶。GitHub現在擁有超過1億8000萬開發者,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成長,每秒新增一名開發者。80%的GitHub新開發者在第一週內就開始使用Copilot。
「訂單、RPO和產品使用量等需求訊號的加速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我們正在投資基礎設施、AI人才和產品創新,以抓住這股動能並擴大我們的領先地位。我們仍然專注於為客戶提供真正的價值,從而實現長期的持久營收成長。」
Apple 庫克跟大家一樣驚訝這次iPhone17怎麼這麼受歡迎?說iPhone 17大受歡迎的程度超預期,需求預估過低導致一些機型供不應求。中國營收下滑4%就是因為目前幾款iPhone 17型號的供應受到限制,中國政府的補貼對於需求有正面影響,Q4將恢復成長。蘋果CFO說正在大幅增加對AI的投資。
$AAPL Q3營收年增約8%至1024億,毛利率47.1%,EPS $1.85年增13%皆優於預期。 Apple 預計Q4的iPhone銷量將兩位數大幅成長,營收年增10-12%遠超預期的6%, 預計受到關稅影響14億,Q4毛利率在47-48%。
🍏 iPhone:營收年增+6%至490億 < 預期501億
🍎 Mac:營收+12.6%至87.3億 > 預期 85.9 億
🍏 iPad:營收持平在69.5億 < 預期 69.8億
🍎 穿戴設備與其他:營收持平在90.1億 > 預期84.9億
🍎 服務:營收年增提速至 +15.1%%至 287.5億 >預期 281.7億
大多數服務類別都出現季度加速成長的趨勢。公司在廣告、App Store、雲端服務、音樂、支付服務和影片等領域都創下歷史新高。
支付服務的表現特別亮眼,不僅創下歷史營收紀錄,Apple Pay活躍用戶也實現雙位數年增。
$AAPL Q3營收年增約8%至1024億,毛利率47.1%,EPS $1.85年增13%皆優於預期。 Apple 預計Q4的iPhone銷量將兩位數大幅成長,營收年增10-12%遠超預期的6%, 預計受到關稅影響14億,Q4毛利率在47-48%。
🍏 iPhone:營收年增+6%至490億 < 預期501億
🍎 Mac:營收+12.6%至87.3億 > 預期 85.9 億
🍏 iPad:營收持平在69.5億 < 預期 69.8億
🍎 穿戴設備與其他:營收持平在90.1億 > 預期84.9億
🍎 服務:營收年增提速至 +15.1%%至 287.5億 >預期 281.7億
大多數服務類別都出現季度加速成長的趨勢。公司在廣告、App Store、雲端服務、音樂、支付服務和影片等領域都創下歷史新高。
支付服務的表現特別亮眼,不僅創下歷史營收紀錄,Apple Pay活躍用戶也實現雙位數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