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15K subscribers
1.29K photos
3 videos
1.69K links
International Economy Observe,分享國際財經、科技、商業、國際時事觀察
Download Telegram
Google財報最有趣的是,大家擔心的事沒發生,期待的事沒實現。

AI沒有泡沫,Google供給仍然跟不上需求,全年資本支出要從750億再上調100億到850億。

AI Chatbot普及,加上Google自己推 AI Overview,搜尋廣告不止沒衰退,營收增速還比上季高。

自動駕駛車隊Waymo里程數來到了一億英里,開城數和行駛里程都在快速增加,但是Other Bets的營收只年增2.1%,虧損還在擴大。

Youtube Shorts 短影音的每觀看小時營收已經追上了長影片。基本上短影音廣告也賺錢而不只是賺流量和停留時長。

更多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vocus.cc/article/6881c0d1fd89780001219680

Patreon版本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4827042?pr=true
當你想說Zuck 動輒花幾億在搶AI人才怎麼回本時,Zuck:老子賺更多,有大把錢可搶人才搶GPU!

投資AI的錢怎麼變現?獲利模式是什麼,Meta 說是AI讓更多人滑更多時間,廣告商轉亂率變高也下了更多錢。

AI超級智慧的團隊投資,則是未來最重要的戰略佈局。能夠自我改進的AI出現,未來需要的員工更少反而營業利潤能拉高。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vocus.cc/article/688aa4ecfd89780001f31f24

Patreon版本: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5358808?pr=true
微軟 Q2 營收獲利都超預期。Azure 營收也年增加速至39%,全財年Azure營收突破750億,微軟也說Copilot 包含商業與消費者領域的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1億。

MSFT $Q2 商業訂單年增37%,目前積壓訂單已經衝到了3680億,AI 算力仍然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可能要到年底才會緩解。Q3的資本支出更進一步拉高到300億。

微軟盤後大漲8%市值突破4.1兆,成為繼Nvidia之後第二家4兆上市公司。

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這篇
https://vocus.cc/article/688b054afd897800010a629c

Patreon版本: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5370134
身為曼尼好友,必須說這次真的不一樣

網路上混跡多年,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和 Manny 從網友變好友。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對自我要求極高,時常因為過不了心裡那個高標準的「小警總」就直接果斷刪文、刪 podcast。要他 commit 幹一件需要持續輸出對付費讀者負責的大事?真的很少見。

這也是為什麼《曼報 Pro》那麼難得。醞釀了五年終於問世了

這回不是他單打獨鬥,而是有一整個團隊一起輸出,有另一個大神 Vincent Cheng-Wen Yu 加持carry。不認識 Vincent 的人真的要趕快去 follow 他。他是在買方市場 17 年歷練(11 年在 JP Morgan)的超資深分析師,網路上的分享超級有料,經常貼文下面留言都是:「這是可以免費看的嗎?」

現在有了《曼報 Pro》,有機會看到他發揮全部研究功力的商業解碼,學習他的思考模式和分析技巧。每個個案分析都是幾萬字的超長篇,從歷史、商業模式、競爭策略、財務分析各角度徹底檢視。選題基本專挑「你以為你知道但其實你不知道」的商業模式。

還有比曼報更豐富、多元、深度的曼潔拉報告創新趨勢專文。以及我幫大家一針見血畫重點的名家訪談巨人之聲。

在預購期間訂閱專業會員的會員,能持續享有每年3680的特惠價格(原價5380,打折後相當於每個月 300 元),除了研究報告內容,還能加入曼報專業社群,每月Q&A投書和每季俱樂部實體聚會。

此外限時的 #創始會員,還能參加一年一度的實體「創始會員專屬年會」,網路上已經看到很多厲害的人曬自己的創始會員資格。

7/31 ~ 9/30 預購期,錯過真的可惜
預購連結在此: https://pro.manny-li.com/join
Apple 蘋果4月靠著因關稅iPhone會大幅漲價的市場謠言,拉動了美國市場iPhone和Mac的提前消費,呈現「不尋常的購買模式」。至少貢獻了Q2 10%成長中的1%。業績大幅超過市場預期。

$AAPL Q2營收年增約10%至940億,毛利率46.4%,淨利年增9.2%至234億,EPS $1.57皆優於預期。 Apple 預計Q3營收年增中高個位數%, 關稅Q3會帶來11億的成本影響,公司預期毛利率將在46%至47%

#iPhone 銷售額年增13.5%至445億於預期的402億,美國市場加速年增9.2%。 #大中華市場 因為部分產品受惠於中國補貼政策重回成長 +4.4%至153億。

🍎 iPhone:營收年增+13.5%至445億 > 預期402億
iPhone 16系列的表現較iPhone 15系列有顯著提升。自2007年iPhone首次發布以來,累計出貨量突破30億支。

🍎 Mac:營收+14.8%至80.5億 > 預期 72.6 億
3月初發布的更新版MacBook Air和Mac Studio,為這一業務線注入了強勁動力。

🍏 iPad:營收-8% 至65.8億 < 預期 72.4億
去年同期iPad Air和iPad Pro的發布造成的高基期比較

🍏 穿戴設備與其他:營收-8.6%至74億 < 預期78.2億
🍎 服務:營收年增提速至 +13.1%%至 274億 >預期 268億

在服務業務的細分領域中,雲端服務表現特別突出,創下歷史營收紀錄,主要受惠於iCloud付費帳戶的年增成長。App Store營收同樣實現雙位數年增,並創下6月季度紀錄。蘋果的付費訂閱服務也持續擴張,總數超過10億個付費訂閱,付費帳戶數達到歷史新高並實現雙位數年增。

#關稅成本持續攀升
在成本方面,蘋果本季實際承擔了8億美元的關稅相關成本,低於此前預估的9億美元。然而,展望下季,這一數字預計將增加至11億美元,主要原因包括銷售量增加以及上季的庫存建置效應。

#供應鏈戰略調整成效顯現
面對關稅壓力,蘋果的供應鏈多元化策略已見成效。庫克透露,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已改為印度製造,這有效減輕了關稅負擔。同時,Mac、iPad和Apple Watch等產品的美國市場供應主要來自越南。
各位觀眾,開獎了 20%

直接給一個表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7/further-modifying-the-reciprocal-tariff-rates/ Further Modifying the Reciprocal Tariff Rates – The White House
全球網路基礎設施與資安服務領導者 Cloudflare,為超過20%的網站提供CDN、DDoS防護、網路安全、Zero Trust解決方案及Workers邊緣運算平台等服務。公司透過遍布全球的網路節點,讓用戶能就近存取服務,同時提供強大的網路安全防護。

$NET Q2營收年增28%至5.123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年化營收突破20億美元大關,朝2028年50億美元目標穩步邁進。

📊 關鍵財務數據表現優異

大客戶(年付超過10萬美元)達3,712個,年增22%,營收貢獻提升至71%
淨留存率114%,季增3個百分點,顯示客戶黏著度持續改善

🚀 AI業務成為新亮點
CEO Matthew Prince透露約80%主要AI公司都是Cloudflare客戶,一家快速成長的AI公司簽署1年1,500萬美元Workers AI合約,將所有推理工作負載從其他雲端平台轉移至Cloudflare。公司在AI領域提供兩大價值:

安全防護:每次AI模型請求成本高昂,需要強大安全防護避免濫用
邊緣推理:在全球網路部署GPU,讓AI推理更接近用戶,提升效能並符合法規要求

Cloudflare提出革命性概念,隨著網路介面從搜尋轉向AI,傳統內容創作者面臨流量大幅下滑危機。公司正與Associated Press、Ziff Davis等出版商合作,建立AI時代的新付費模式,讓AI公司為使用內容付費,成為連接內容創作者與AI公司的橋樑。

📈 未來展望樂觀

Q3營收預期5.435-5.445億美元,年增26-27%
全年營收預期21.135-21.155億美元,年增27%
銷售團隊持續擴張,大客戶銷售動能強勁

Cloudflare正處於多個科技趨勢的交匯點:邊緣運算、AI推理、網路安全,以及即將到來的AI agent網路。隨著「每台伺服器都能運行每項服務」的獨特架構優勢持續發酵,公司有望在AI驅動的新網路時代扮演更關鍵角色。
AI領頭羊之一的 Anthropic 披露過去三年真的是每年10倍的指數成長,很可能是史上成長最快的軟體公司。

2023營收 0 -> 1億美金
2024 營收 1億->10億
2025至今 10億->45億
60-75%的營收來自API服務

他坦承說「每年我都懷疑還能否維持這種規模的成長,幾乎不敢公開談論,因為這看起來不太可能再次發生。」

但他說,Scalling Law仍在持續還沒有見到極限。這個訪談內容蠻豐富,包含解析了他們的商業模式,訂價策略與獲利路徑,對
AI技術未來的評估還有產業競爭格局,也提到了他們為什麼被Meta用超高薪挖角的人相對較少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5522876?pr=true
結果Q2關稅崩跌時,老巴的波克夏還是沒出手抄底,仍然站在淨賣方,也沒回購股票,已經連續四季沒回購自家股票。現在的市場環境價值投資者沒有找到真正他懂的價值的標的可以大額收購,在狂噴的都是他不懂的。

加州野火對他的保險事業造成損失,同時本季大幅減記卡夫亨氏投資價值。並說關稅會影響到他們的各個事業體獲利。老巴的集團還有投資還是傳產為主,基本上跟AI紅利大部分無關,只有公用事業比較有顯著成長。

💰 投資操作與現金管理
股票投資組合: 價值2679億美元,五大持股(蘋果、美國運通、美銀、可口可樂、雪佛龍)佔比67%

淨賣出策略持續: 連續第11季為股票淨賣方,Q2賣出69.2億、買進39億,上半年已淨賣出45億

Kraft Heinz重大減記: 認列38億美元其他暫時性減記損失,投資價值從2017年底170億降至84億,5月退出董事會席位為未來減持鋪路

回購暫停: 連續4季沒有回購股票,儘管股價較5月歷史高點回落約12%

📊 各部門營運表現
保險業務: 承保利潤年減271百萬至19.9億,主要受南加州野火損失8.5億影響。GEICO表現穩健,保費收入年增5.7%,損失率改善2.3個百分點至71.8%

BNSF鐵路: 稅後收益年增19.5%至14.7億,營運效率提升顯著,貨運量年增1.4%,平均單位收入因燃料附加費下降而略減

BHE能源: 稅後收益年增7.2%至7.02億,美國公用事業部門強勁成長62.5%,但天然氣管線業務下滑21.8%

製造服務零售: 稅後收益年增6.5%至36億,工業產品表現突出年增9.9%,但消費品業務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衝擊

⚠️ 關稅衝擊警告
波克夏在財報中發出嚴厲警告:「國際貿易政策和關稅的緊張局勢在2025年上半年加速發展,我們大部分甚至所有營運業務以及股票投資都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消費品部門已明顯感受到衝擊,Jazwares玩具業務營收暴跌38.5%,Fruit of the Loom和Garan服裝業務分別下滑11.7%和10.1%,主要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導致訂單延遲
Palantir 再繳出爆炸式加速成長的成績,並全面上調預期,Q2營收年增48%至10億大關,淨利年增144%,營運現金流年增274%至5.39億,RPO年增76.6%至24.2億。營業利潤率46%,Rule of 40爆棚到94%。其中,美國商業營收年增93%,政府營收年增53%。

Q3營收預期年增50%至10.85億, $PLTR並上調全年財測營收至41.42-41.5億,換算年增約45%,營業利潤19.12-19.2億。

總合約價值(TCV)創下歷史新高,暴增222%達到8.43億美元,剩餘交易價值(RDV)也成長145%至27.9億美元

Alex Karp「我們計劃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減少員工人數。這是一場瘋狂且高效的革命。目標是實現10倍收入,同時保持3,600名員工。我們現在有4,100人。」

更詳細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5735247?pr=true
AMD Q2營收年增32%至77億優於預期74.2億,EPS $0.48 略低於預期0.49。由於出口管制影響,毛利率下滑至43%,扣除後會回到54%。

資料中心部門年增14%至32億,客戶端和遊戲部門出乎市場預料年增69%,嵌入式部門年減4%。

$AMD Q3展望營收年增27.5%至87億,優於預期的83.7億,預估毛利率在54%。

公司本季面臨了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管制的重大影響,導致MI308 AI加速器產品出現約8億美元的存貨及相關費用沖銷。這項一次性費用顯著影響了獲利表現,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執行長蘇姿丰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在運算和AI產品組合方面看到強勁需求,並且已做好準備在下半年實現顯著成長。」不過,她也坦承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公司的Q3指引並未包含任何MI308對中國的銷售預期。

更詳細的AMD財報與電話會議內容,有包含各部門目前的營運狀況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5821954?pr=true
半導體關稅開獎:100%。但有在美國建廠就免收

----
川普與Apple執行長Tim Cook舉行聯合記者會,宣布重大關稅政策調整以及蘋果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美國投資計畫。

#半導體關稅新政策:胡蘿蔔與棒子並用

川普在記者會上宣布了史無前例的半導體關稅政策:「我們將對晶片和半導體徵收非常高的關稅。但對蘋果這樣的公司來說,好消息是如果你在美國建設,或者已經明確承諾在美國建設,就完全不用繳費。」

他接著說明政策細節:「具體來說,我們將對晶片和半導體徵收大約100%的關稅。但只要你在美國設廠就免繳。即使你目前還在建設階段,尚未正式投產或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只要確實在建設中就沒問題。」

#嚴格執行機制
川普特別強調執行面的嚴厲性:「如果有公司聲稱在建設但實際上沒有動作,我們會秋後算帳。關稅會持續累積,我們之後會進行查核。到時候必須補繳,這是絕對的。」

川普表示:「這是一個重大宣示。我相信晶片公司都會回到美國,全部都會回來。」

#蘋果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
面對這項關稅政策,蘋果做出了史上最大的美國投資承諾。川普宣布:「今天,蘋果宣布將在未來4年內投資6000億美元在美國。這比他們原本計畫投資的金額多了1000億美元。這是蘋果在美國以及世界任何地方所做過最大的投資。」

Tim Cook證實這項承諾:「川普總統分享了一些關於戰爭的友善話語,但他也要求我們思考還能承諾做更多什麼。川普總統,我們非常認真地接受了這個挑戰。我很自豪地說,今天我們承諾額外投資1000億美元給美國,使我們未來4年在美國的總投資達到6000億美元。」
情勒鳥 Duolingo 沒有被像是ChatGPT這類的 AI 給顛覆,反而受惠於 AI 營收和獲利都在超預期上升?

$DUOL Q2 營收年增41%達2.523億美元,DAU年增40%至4770萬,月活躍用戶(MAU)則年增24%至1.283億人。
Total Bookings 年增41%至2.68億。受惠於訂閱業務超預期表現,公司上調全年營收指引至10.1-10.2億美元,股價盤後暴漲15%。

Duolingo上調了全年業績指引。公司預期2025全年總bookings年增32%,營收年增36%。調整後EBITDA margin指引中位數提升至28.75%,較去年提升約310個基點。
「我們在Q2看到AI成本顯著下降,主要來自較低的API呼叫和token成本。這個趨勢預期將持續,並反映在我們的全年指引中。」

財報電話會議蠻有趣的,提到他們如何設計產品增加用戶活躍程度以及訂閱轉換率,此外還提到了他們AI工作策略反而對他們的行銷造成了負面影響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5918463?pr=true
辣個男人也太帥了,真的把遊戲創投搞起來

「若能讓遊戲行業變成畢業生趨之若鶩的地方,充滿活水和希望,那就太好了。」

股癌 Gooaye 這張照片選的真好

而且動作很快,已經開始投了

「肖楠資本由知名 podcast 製作人謝孟恭(股癌)發起,以發掘與扶持具有全球潛力的台灣原創遊戲開發團隊為核心理念,並已於近日與首波四筆投資案簽署投資協議,包括三家遊戲開發公司與一款原創遊戲專案」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39254-zeczec-goodaye-venture
Nvidia的親兒子AI算力供應商 CoreWeave Q2營收年增207%至12億美元,遠超預期的10.8億,調整後營業利潤達2億,營業利潤率16%。

CapEx達29億季增超過10億,反映激進擴張策略。Backlog年增86%到301億美元,包括與OpenAI的40億擴張合約。提供強勁營收可見度

Q3營收預期126-130億,調整後營業利潤1.6-1.9億。全年營收指引上調至515-535億,從原先490-510億上調25億,CapEx維持200-230億。

CoreWeave目前擁有470MW活躍電力capacity,目標年底達900MW以上。過去8週與兩大超大規模客戶簽署擴張合約,客戶從AI實驗室擴展至金融、媒體(Moon Valley AI影片生成)等各行業。

CEO Mike Entrata強調市場仍處結構性供不應求,主要瓶頸在電力取得而非GPU本身。「推論是AI的貨幣化」,公司正看到更多推論工作負載,特別是思維鏈推理需求大增。

CEO說「這是結構性供給受限市場,需求遠超供給。我們正建構世界最大最精密的AI雲端平台之一,垂直整合將讓我們擴張更快更有效率。」
鴻海Q2營收年增16%至1.79兆元,創歷年同期新高,雲端網路產品佔比首度超越消費智慧產品。

🤖 AI伺服器:Q2年增超過60%,Q3預期年增170%! 全年AI伺服器營收突破兆元規模

🚀 Q3整體營運相較Q2及去年同期顯著成長,AI產業革命是結構性長期趨勢,資本支出延續至2026年

🚗 EV事業:量產時代來臨
正式與三菱汽車簽約,2026年進軍澳紐市場

「在與三菱汽車簽訂正式合約之後,也有非常多的日本車廠表達對鴻海電動車的車款以及我們CDMS(車輛設計製造服務)商業模式的興趣。」

🔋 高雄電池廠已量產,目標單月產能2萬5000顆

📱 消費電子:穩健發展Q3新產品準備中,季增表現強勁
手機、遊戲機、電視機出貨數量保持穩定
⚠️ 受匯率影響,營收略受壓力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6466943?pr=true
Druckenmiller 在Q2關稅崩跌時,也開啟了買買買模式。但沒有去抄底之前說賣太早的 Nvidia ,而是加倉了27%的 $TSM 台積電,之前曾經是主要持倉的COHR,繼上季減倉20%後這季再減48%。並且減倉了一半的酷澎 $CPNG

Q2還買了很多新的股票。包含微軟還有比較少人在關注的 $ENTG。並且繼續加倉64% $INSM 這家專注罕病和嚴重疾病的生物製藥公司,成為前三大持股。

更多13F的追蹤可以看這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6608357?pr=true
知名的電腦硬體Youtuber Gamers Nexus 拍了個三個多小時的GPU黑市調查大長片,講包含台灣、香港、新加坡、深圳的 Nvidia GPU 走私產業鏈,看大家怎麼鑽美國科技管制的漏洞,這個生意的上下游關係和模式,還有Nvidia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蠻有趣的 https://youtu.be/1H3xQaf7BFI?si=JDyZQv8ra1NPTdhY
小米集團Q2營收創新高至1160億人民幣年增30%,淨利潤年增75.4%至108億,毛利率22.5%。

#電動車EV業務 爆發性成長,Q2交付81,302台年增197.7%,營收206億年增230.3%。毛利率飆至26.4%,已超越BMW、賓士等豪華車廠。

平均售價持續攀升至25.36萬元(含稅28.7萬),盧偉冰強調「已正式進入高端車陣營,與BBA在中國30萬元左右的平均售價相當」。累計交付已突破30萬台,7月單月交付超3萬台,全年35萬台目標在望。

6月發布YU7 SUV系列18小時獲得24萬預訂單,經營虧損大幅收窄至3億,下半年有望實現單季盈利。

#手機業務 在中國大陸首次登頂市占率第一,全球穩居前三。高端化策略奏效,3000元以上手機銷量占比達27.6%年增5.5個百分點。盧偉冰宣示瞄準「2億俱樂部」,未來3-5年要與三星、蘋果形成三足鼎立。

#IoT生態 快速擴張,智慧大家電營收年增66.2%創新高,空調出貨超540萬台增60%+。面對家電業激烈價格戰,盧偉冰強調「小米堅決不打價格戰、不參與內卷」,成為線上市場前十品牌中唯一量價齊升者。冰箱出貨超79萬台年增25%+,洗衣機出貨超60萬台年增45%+。

2025年定調為大家電出海元年。海外策略鎖定中高端路線,「全面對標大金、三星、LG等日韓品牌」

戰略布局持續推進:2027年小米汽車將正式進軍歐洲市場,未來5年計劃海外開設1萬家小米之家,帶動手機、家電、汽車業務全面出海。「人車家」生態協同效應正逐步顯現。

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對全年營收成長30%以上充滿信心」。
號稱引發AI股市場大跌的MIT報告到底說了什麼?95%的企業投資AI工具後的ROI是0?

其實裡面有蠻多有趣和合理的發現,而且跌最多的 Palantir 反而是這份報告裡提到可能是相對最有效的企業

#企業GenAI應用的五大迷思
在深入分析企業AI實施失敗的原因之前,MIT研究團隊先破解了市場上普遍存在的五個重大迷思:

迷思一:#AI將在未來幾年取代大部分工作
現實: 研究發現GenAI導致的裁員極為有限,且僅發生在已受AI顯著影響的行業。高階主管對未來3-5年招聘水準並無共識。

迷思二:#生成式AI正在轉變商業模式
現實: 採用率雖高,但轉型極為罕見。只有5%企業將AI工具大規模整合到工作流程中,9個行業中有7個沒有出現真正的結構性變化。

迷思三: #企業在採用新技術方面動作緩慢
現實: 企業對採用AI極度積極,90%已認真探索購買AI解決方案的可能性。

迷思四: #阻礙AI發展的最大因素是模型品質、法律、資料或風險問題
現實: 真正的阻礙在於大多數AI工具不會學習,且無法良好整合到工作流程中。

迷思五: #最優秀的企業都在建造自己的工具
現實: 內部開發的失敗率是外部採購的兩倍。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6895538?pr=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