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再講台式粵語
好多香港人嚟咗台灣之後,因為講得多國語而影響自己粵語用詞,自己唔覺眼,覺得冇問題,但其實國語同普通話一鳩樣,都係北平官話嚟,詞彙極之貧乏,只不過台式國語受到日本語同閩南話影響,加上南方人ㄐ、ㄔ、ㄕ三個冇咁明顯所以好聽咗。
例如揸車,台式粵語會叫「開車」,但喺香港粵語入邊,開車係解Departure,揸車係Driving,意思差好遠;而台式國語嘅Departure,佢哋用咗日本語嘅「發車」。
第二個例子,「鍋」,然後見到呢個字會讀guo1,粵語其實有分鑊、煲、烹,但國語通通叫鍋子。而盤,我哋有分碟、盤、盤(陰上)、烹,但國語又係通通叫盤子。
第三個例子,「醬油」,廣東人叫豉油,睇返個豉字,係豆字部,客家話會叫「豆油」,因為豉油係用豆做,醬油泛指醬同油,所以香港嘅醬油廠,入邊唔係得豉油。
第四個例子,「機車」,呢兩個詞語明顯地係中文固有語,外來語佢哋叫「オートバイ」。但其實廣東話都有分電單車同棉羊仔,冇需要用機車,因為電單車同棉羊仔已經分別指向咗佢哋嘅「重機」同「輕機」。
第五個例子,「公車」、「客運」、「捷運」,你可能會話,粵語冇分「公車」同「客運」喎,其實係你唔記得啫,粵語入面,前者叫巴士,後者叫——長途巴。跟住你又會問,「捷運」有乜問題?有,因為我哋叫地鐵,就算係高架咗,我哋都叫做地鐵,葵興、葵芳、荔景、牛頭角、九龍灣、官塘,重有東涌線,兩鐵合併之前已經有嘅地面路段或者高架橋,但成個系統我哋都叫地鐵。
之後要講台式國語用詞同一啲用語,如果你仔細聽下台灣人講嘢,佢哋會係咁重覆某啲詞語,而且語法非常臃腫,例如「XX的部分」、「目前(來講)」、「想法」、「這樣」、「的感覺」、「超級」等等。因為粵語唔會係咪都講「嘅部分」,粵語重會「方面」;「目前」,我哋有「而家」、「呢家」,而且唔會係咪都講。「想法」,我哋可以用「感想」、「意見」、「心得」。其他你哋自己諗啦。
例句:
台式國語:
藥品的部分目前來講要自費喔。如果你對這方面有什麼想法的話,你可以連繫客服回饋喔。
香港粵語:
啲藥要自己畀,如果你唔太OK 嘅話,你可以打去客服反映下。
轉返做同樣以北平官話做基礎嘅書面語睇:
藥品要自費,如果你有什麼問題,你可以連絡客服中心反饋。
至於發音方面,粵語雖然唔夠閩南話古老,但比起北平官話,己經早幾代,講北平官話大嘅人,永遠講唔到準確嘅粵語、客語、閩語,英語發音都冇粵語、客語、閩南母語使用者好,原因係因為北平官話發音除咗顎音(即係ㄐㄑㄒ、ㄓㄔㄕ、ㄗㄘㄙ)之外都太簡單,單單冇入聲就已經就已經少咗最少兩個調同三個韻尾。講得多國語嘅人,講粵語等等其他漢語方言都好易受到影響,例如「瑞穗」變「銳穗」、「瑞芳」變「銳芳」、「鶯歌」變「應歌」、「鍋」變「guo1」。
唔數喇,如果咁樣都重要講台式粵語,咁你唔好講入鄉隨俗,要講「入境隨俗」,廣告板要叫「看板」;橙、柑、桔全部叫哂做「橘」;牛奶叫「牛乳」;越南檬粉要叫「米粉」、私家車要叫「汽車」、「小客車」;拖頭要叫「聯接車」;風扇記得要加個電字叫「電風扇」;車牌要叫「駕照」;行人路要叫「人行道」。
成日話好鍾意香港,不過就改哂口做一啲唔三唔四嘅粵語,然後打飛機九聲六調巴閪閉咁,但連用詞、發音都保唔住,呢啲唔叫融入,叫同化。
#讀者投稿 #台式粵語
好多香港人嚟咗台灣之後,因為講得多國語而影響自己粵語用詞,自己唔覺眼,覺得冇問題,但其實國語同普通話一鳩樣,都係北平官話嚟,詞彙極之貧乏,只不過台式國語受到日本語同閩南話影響,加上南方人ㄐ、ㄔ、ㄕ三個冇咁明顯所以好聽咗。
例如揸車,台式粵語會叫「開車」,但喺香港粵語入邊,開車係解Departure,揸車係Driving,意思差好遠;而台式國語嘅Departure,佢哋用咗日本語嘅「發車」。
第二個例子,「鍋」,然後見到呢個字會讀guo1,粵語其實有分鑊、煲、烹,但國語通通叫鍋子。而盤,我哋有分碟、盤、盤(陰上)、烹,但國語又係通通叫盤子。
第三個例子,「醬油」,廣東人叫豉油,睇返個豉字,係豆字部,客家話會叫「豆油」,因為豉油係用豆做,醬油泛指醬同油,所以香港嘅醬油廠,入邊唔係得豉油。
第四個例子,「機車」,呢兩個詞語明顯地係中文固有語,外來語佢哋叫「オートバイ」。但其實廣東話都有分電單車同棉羊仔,冇需要用機車,因為電單車同棉羊仔已經分別指向咗佢哋嘅「重機」同「輕機」。
第五個例子,「公車」、「客運」、「捷運」,你可能會話,粵語冇分「公車」同「客運」喎,其實係你唔記得啫,粵語入面,前者叫巴士,後者叫——長途巴。跟住你又會問,「捷運」有乜問題?有,因為我哋叫地鐵,就算係高架咗,我哋都叫做地鐵,葵興、葵芳、荔景、牛頭角、九龍灣、官塘,重有東涌線,兩鐵合併之前已經有嘅地面路段或者高架橋,但成個系統我哋都叫地鐵。
之後要講台式國語用詞同一啲用語,如果你仔細聽下台灣人講嘢,佢哋會係咁重覆某啲詞語,而且語法非常臃腫,例如「XX的部分」、「目前(來講)」、「想法」、「這樣」、「的感覺」、「超級」等等。因為粵語唔會係咪都講「嘅部分」,粵語重會「方面」;「目前」,我哋有「而家」、「呢家」,而且唔會係咪都講。「想法」,我哋可以用「感想」、「意見」、「心得」。其他你哋自己諗啦。
例句:
台式國語:
藥品的部分目前來講要自費喔。如果你對這方面有什麼想法的話,你可以連繫客服回饋喔。
香港粵語:
啲藥要自己畀,如果你唔太OK 嘅話,你可以打去客服反映下。
轉返做同樣以北平官話做基礎嘅書面語睇:
藥品要自費,如果你有什麼問題,你可以連絡客服中心反饋。
至於發音方面,粵語雖然唔夠閩南話古老,但比起北平官話,己經早幾代,講北平官話大嘅人,永遠講唔到準確嘅粵語、客語、閩語,英語發音都冇粵語、客語、閩南母語使用者好,原因係因為北平官話發音除咗顎音(即係ㄐㄑㄒ、ㄓㄔㄕ、ㄗㄘㄙ)之外都太簡單,單單冇入聲就已經就已經少咗最少兩個調同三個韻尾。講得多國語嘅人,講粵語等等其他漢語方言都好易受到影響,例如「瑞穗」變「銳穗」、「瑞芳」變「銳芳」、「鶯歌」變「應歌」、「鍋」變「guo1」。
唔數喇,如果咁樣都重要講台式粵語,咁你唔好講入鄉隨俗,要講「入境隨俗」,廣告板要叫「看板」;橙、柑、桔全部叫哂做「橘」;牛奶叫「牛乳」;越南檬粉要叫「米粉」、私家車要叫「汽車」、「小客車」;拖頭要叫「聯接車」;風扇記得要加個電字叫「電風扇」;車牌要叫「駕照」;行人路要叫「人行道」。
成日話好鍾意香港,不過就改哂口做一啲唔三唔四嘅粵語,然後打飛機九聲六調巴閪閉咁,但連用詞、發音都保唔住,呢啲唔叫融入,叫同化。
#讀者投稿 #台式粵語
在台港人最常讀錯台灣地名
(由北向南數,大至細)
教院式拼音:ts=ch, dz=j
瑞穗 soey6 soey6
瑞芳 soey6 fong1
瑞 ⭕️soey6 ❌joey6
木柵 muk9 tsaak8
柵 ⭕️tsaak8 ❌tsaa3 / saan1
國語音為 ㄓㄚˋ 而非 ㄕㄢˋ,但國語冇入聲,所以對應粵音應為「tsaak9」。
頂埔 deng2 bou3
頂 ⭕️deng2 ❌ding2
埔 ⭕️bou3 ❌pou4
「頂」喺國語同閩南話無分文讀同白讀音,而客家話係用白讀音,因此廣東話應對應為白讀音「deng2」而非文讀音「ding2」。
p.s. 「埔」字留下面講。
鶯歌 ang1 go1
中壢 dzung1 lik9
內壢 noi6 lik9
壢 ⭕️lik9 ❌lik7
「壢」同「瀝」音思唔同,「瀝」係講緊啲水,「壢」係講緊個地形,地名有「壢」通常都係客家人聚落。
青埔 tsing1 bou3
埔 ⭕️bou3 ❌pou4
同上面頂埔個「埔」一樣,聲母受國語影響送氣,聲調受國語影響變成類似國語第三聲嘅粵語第四聲。
埔里 bou3 lei5
埔 ⭕️bou3 ❌pou2
聲母受國語影響送氣,聲調受國語變調影響,國語兩個三聲字連讀前面會變二聲。
枋寮 fong1 liu4
#台式粵語
(由北向南數,大至細)
教院式拼音:ts=ch, dz=j
瑞穗 soey6 soey6
瑞芳 soey6 fong1
瑞 ⭕️soey6 ❌joey6
木柵 muk9 tsaak8
柵 ⭕️tsaak8 ❌tsaa3 / saan1
國語音為 ㄓㄚˋ 而非 ㄕㄢˋ,但國語冇入聲,所以對應粵音應為「tsaak9」。
頂埔 deng2 bou3
頂 ⭕️deng2 ❌ding2
埔 ⭕️bou3 ❌pou4
「頂」喺國語同閩南話無分文讀同白讀音,而客家話係用白讀音,因此廣東話應對應為白讀音「deng2」而非文讀音「ding2」。
p.s. 「埔」字留下面講。
鶯歌 ang1 go1
中壢 dzung1 lik9
內壢 noi6 lik9
壢 ⭕️lik9 ❌lik7
「壢」同「瀝」音思唔同,「瀝」係講緊啲水,「壢」係講緊個地形,地名有「壢」通常都係客家人聚落。
青埔 tsing1 bou3
埔 ⭕️bou3 ❌pou4
同上面頂埔個「埔」一樣,聲母受國語影響送氣,聲調受國語影響變成類似國語第三聲嘅粵語第四聲。
埔里 bou3 lei5
埔 ⭕️bou3 ❌pou2
聲母受國語影響送氣,聲調受國語變調影響,國語兩個三聲字連讀前面會變二聲。
枋寮 fong1 liu4
#台式粵語
Forwarded from 🇹🇼 在台港生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