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 文宣谷 Channel⚠️
49.6K subscribers
55.6K photos
678 videos
1.67K files
7.44K links
Download Telegram
2021年3月底已經抵達及計劃前往英國統計數字。有870人接受調查,而有效受訪者為831人 。調查日期為4月6日至4月15日期間,於多個關注BNO議題嘅小組以自願填寫問卷形式得出以下結果。

結果可能反映受《2020年入境(修訂)條例草案》;47名民主派參加初選被落案起訴;黎智英、李柱銘等7名香港民主派領袖未經批准集結案被判罪成,等爭議影響,亦係英國政府正式開始BN(O)簽證計劃及中方不再承認的BNO護照作為身份證明文件及旅遊證件後的第一次同類型調查 。

#BNO #LOTR #BNOVISA #移民 #英國 #Hongkonger #香港人加油 #英國疫情 #國安法

全文: t.me/britonshk/1971
Facebook更詳細調查統計數字:
bit.ly/202104Poll
Forwarded from 書生
//最近「移民/去留」又成為了話題。

事源來自於日前劉頴匡的獄中信,他指大家應該「一齊出聲努力抵抗移民潮」,並「希望自己受嘅苦難可以成為香港人勇敢地堅持留低嘅理由,係可以振奮人心、而非擊潰士氣」;但亦有人認為劉的說辭是「情緒勒索」,「道德綁架」香港人。

另一邊廂,歐文傑則指「坐監係另一種逃避」,留係度的香港人並不明智。這兩種說法書生皆不同意。書生希望一次過回應晒兩者的指控,並釐清移民的公共意義。...........//

【本文核心論點】
👉徹底批判了「情緒勒索」的含混性和大眾的濫用誤用
👉指出劉的說辭不是「情緒勒索」,反而是運動留下的共同體「情感牽絆」
👉指出有手足感被棄,因當初運動留下的精神和情感還未適度轉化
👉分析「去/留」的移民問題若然只屬「個人選擇」,為什麼一直引起公共討論和爭端

全文請看:https://www.patreon.com/posts/51517690

#情感勒索 還是 #情感牽絆?
#個人選擇 還是 #共同體責任?
#移民 #去或留 #劉穎匡 #歐文傑 #書生百用
一開始,係從來無諗過自己可以受幾重嘅傷。
我相信,曾經嘅我哋,都唔會去諗自己可能承受嘅一切。
直到睇住隔離嘅人頭破血流,睇住新聞報道另一戰區嘅手足失去身體一部分,睇住眼前嘅槍,再親身感受疼痛⋯⋯
傷痕大大小小,無論傷痕今次喺邊個身上,觸發到嘅係都係共感。
但係⋯⋯
「可憐」「心痛」「好慘」⋯⋯
我哋要嘅唔係憐憫嘅句子,傷痕唔係一種可憐,係一種提醒。
提醒你不論決定如何,都要共感呢段傷痕,放底光環,記住仇恨,唔好放底留喺香港嘅人,唔好恥笑任何選擇,我哋目標從來都係「香港」。

一開始,我哋都無諗過原來人生從不安逸⋯⋯

圖文出處:IG side._lee

#香港 #手足 #前線 #傷痕 #移民 #去留 #hk
#手足 #海外手足 #去與留 #移民 #移民潮 #整合 #必讀

最近移民再一次成為香港人其中一個熱話,去或留成為了不少以香港民族自居之人的道德兩難。似乎決定移民的他們是背棄了尚在獄中、仍為抗爭所付出的手足;而若留在此地,仿佛將被無力感以及往昔的回憶籠罩,政治控制以及教育政治化更令人憂心下一代的出路。因此作為這一代的香港人,應如何自處?

以梁天埼的一句說話作結:「一個地方嘅命運都係睇嗰度嘅人點樣做同做啲咩,若果你認同自由擁抱自由擁抱我哋呢遍土地的話,咁就去做」

TG: @stpoliticism
Credit: 阿塗

🙏 願那些犯「反人類罪行」的政黨早日GG
#黨的支持 #移民 #阿富汗 #侵犯人權 #人身安全 #人道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