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郭子健Daniel Kwok Tsz Kin (K)
【大紀元2022年07月20日訊】(記者理爾、張瑛瑜採訪報導)
「7‧21」三周年臨近,多個英國港人組織籌備紀念活動。其中有港人製作短片,希望大眾不要遺忘「這個崩壞的開端」,並使當地人了解事件,希望爭取更多人支持香港民主運動。
海外港人組織 #蘇格蘭香港人 近日製作的短片《憶‧元朗黑夜》(https://youtu.be/YLxB0QxseAs),在蘇格蘭Glasgow地鐵取景,並穿插2019年7月21日晚上元朗發生的白衣人暴打市民記者、時任立法會議員 #何君堯 跟 #白衣人 握手等片段。
前葵青區議員、「蘇格蘭香港人」創辦人 #郭子健 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7‧21」是反送中運動的轉捩點,當日警方的不作為及警黑合作,日後更盛行於香港。「不單止讓好多人對警察、政府的仇恨加劇,亦讓我們看到,我們返唔到轉頭(我們回不去了),民主路上只能背水一戰。」
郭子健稱,短片在取捨拍攝手法方面,花了較多時間。他們今次嘗試透過新形式,以海外港人憶想事件為引子,藉以喚起港人對公義的繼續追求。他說:「無論在海外或香港,保持抗爭的熱情;而在海外的我們,繼續爭取更多人支持 #香港民主運動。」他們對於香港人來說,記憶猶新的3年前的畫面,扣連格拉斯哥地鐵和生活片段,是希望喚起更多非香港人注意,「亦盼望移英的大家,不要忘記我們所愛的香港」。
他說身在海外,希望透過短片與大眾重溫事件,呼籲不要遺忘「7‧21」之餘,亦希望大家知道,仍有很多人為「7‧21」事件保存真相而努力,如影片中自己在閱讀由 #柳俊江 所著的《元朗黑夜》,是重構歷史真相的重要參考材料。
離散港人盼引起當地人注意
「蘇格蘭香港人」會在「7‧21」當日在愛丁堡(Edinburgh)鴨巴甸(Aberdeen)和格拉斯哥均舉辦街站和默站紀念活動。郭子健期望,自由世界除了透過傳單和街站,亦可以在更多平台,例如YouTube,了解「7‧21」如何成為反送中運動的重要轉捩點。
郭子健亦提到,近日河南鄭州民眾無法提款,在維權時同樣被身分不明的白衣人毆打,當局迅速屏蔽消息。他批評中共治下, #警黑勾結 無日無之,公義並未彰顯。他稱會繼續用不同手法宣講中共打壓人權的真相,呼籲在蘇格蘭的人出席「7‧21」紀念活動,「在自由世界繼續與在中國被迫害的人士同行」。
報道全文
http://www.epochtimes.com/b5/22/7/19/n13784735.htm/amp
「7‧21」三周年臨近,多個英國港人組織籌備紀念活動。其中有港人製作短片,希望大眾不要遺忘「這個崩壞的開端」,並使當地人了解事件,希望爭取更多人支持香港民主運動。
海外港人組織 #蘇格蘭香港人 近日製作的短片《憶‧元朗黑夜》(https://youtu.be/YLxB0QxseAs),在蘇格蘭Glasgow地鐵取景,並穿插2019年7月21日晚上元朗發生的白衣人暴打市民記者、時任立法會議員 #何君堯 跟 #白衣人 握手等片段。
前葵青區議員、「蘇格蘭香港人」創辦人 #郭子健 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7‧21」是反送中運動的轉捩點,當日警方的不作為及警黑合作,日後更盛行於香港。「不單止讓好多人對警察、政府的仇恨加劇,亦讓我們看到,我們返唔到轉頭(我們回不去了),民主路上只能背水一戰。」
郭子健稱,短片在取捨拍攝手法方面,花了較多時間。他們今次嘗試透過新形式,以海外港人憶想事件為引子,藉以喚起港人對公義的繼續追求。他說:「無論在海外或香港,保持抗爭的熱情;而在海外的我們,繼續爭取更多人支持 #香港民主運動。」他們對於香港人來說,記憶猶新的3年前的畫面,扣連格拉斯哥地鐵和生活片段,是希望喚起更多非香港人注意,「亦盼望移英的大家,不要忘記我們所愛的香港」。
他說身在海外,希望透過短片與大眾重溫事件,呼籲不要遺忘「7‧21」之餘,亦希望大家知道,仍有很多人為「7‧21」事件保存真相而努力,如影片中自己在閱讀由 #柳俊江 所著的《元朗黑夜》,是重構歷史真相的重要參考材料。
離散港人盼引起當地人注意
「蘇格蘭香港人」會在「7‧21」當日在愛丁堡(Edinburgh)鴨巴甸(Aberdeen)和格拉斯哥均舉辦街站和默站紀念活動。郭子健期望,自由世界除了透過傳單和街站,亦可以在更多平台,例如YouTube,了解「7‧21」如何成為反送中運動的重要轉捩點。
郭子健亦提到,近日河南鄭州民眾無法提款,在維權時同樣被身分不明的白衣人毆打,當局迅速屏蔽消息。他批評中共治下, #警黑勾結 無日無之,公義並未彰顯。他稱會繼續用不同手法宣講中共打壓人權的真相,呼籲在蘇格蘭的人出席「7‧21」紀念活動,「在自由世界繼續與在中國被迫害的人士同行」。
報道全文
http://www.epochtimes.com/b5/22/7/19/n13784735.htm/amp
Forwarded from 書生
【突發.極為驚訝】柳俊江逝世,據報疑在單位內燒炭當場死亡
據多間傳媒報導,知名傳媒人柳俊江在單位內燒炭身亡。這則新聞震驚書生,到現在仍然不敢相信。
我對「柳爺」認識不深,大多印象建立在小時候看 tvb 新聞。長大後,我不再看 tvb 新聞,柳爺也離開了 TVB 。翻查資料,他應該是最早因不滿 TVB 新聞部管理層干預新聞及編輯自由而離開大台的知名主播之一。
早在 2010 底年他就批評了TVB 新聞部對每日的新聞「早有一套看法」,斥記者在這工作環境下淪為「車衣女工」。他在文章中還稱,「『CCTVB』之名不脛而走,是因為主導新聞部的新聞取向和觀眾脫節,未能和期望接軌,一而再的讓觀眾失望,自然惹來不滿,影響公信力和收視。」
當時他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媒體報導。事隔 14 年,如今讀來仍然有先見之明,道出了 TVB 大幅衰落的主要原因。
近年最深印象,就是 7.21 事件,他在元朗站附近被打到頭破流血、呆坐在地上的照片。這一激動人心的畫面也證明了他一再與香港人同行。後來他秉持了新聞人的調查精神,訪問了超過四十名當事人的目擊證詞,嘗試還原 7.21 事件始末,出版了《元朗黑夜:我的記憶和眾人的記憶》。
這一本書相信是 7.21 事件最重要的民間文獻之一。
柳爺因感情生活變動多次上新聞,但書生向來覺得「感情生活」是當事人的「私人生活」,根本不應該多談、多理會。旁人的「說三道四」,無疑令會對當事人構成壓力。
最近我經常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看到他的 reels 或帖文,主要是他教導「說話技巧」及「在人前如何展現出最佳的自己」等社交能力,未見有任何異樣。正因這些印象,才對今日的新聞產生出巨大的預期落差與震撼感。一個充滿魅力、活力的人,忽然就選擇燒炭、離開人世。
今日這宗訃聞再一次提醒我們,要多點關心身邊的人,更敏銳觀察彼此的情緒。在香港,當公眾人物的壓力愈來愈大,尤其立場偏黃的公眾人物,他們很容易感到各種陣營的壓力、無力感、孤離感、挫折感。
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句關心與善意。
訂閱書生 Patreon 收看,有更多好文章等著你的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HKReaderXWriter
#柳俊江 #元朗黑夜 #新聞人
據多間傳媒報導,知名傳媒人柳俊江在單位內燒炭身亡。這則新聞震驚書生,到現在仍然不敢相信。
我對「柳爺」認識不深,大多印象建立在小時候看 tvb 新聞。長大後,我不再看 tvb 新聞,柳爺也離開了 TVB 。翻查資料,他應該是最早因不滿 TVB 新聞部管理層干預新聞及編輯自由而離開大台的知名主播之一。
早在 2010 底年他就批評了TVB 新聞部對每日的新聞「早有一套看法」,斥記者在這工作環境下淪為「車衣女工」。他在文章中還稱,「『CCTVB』之名不脛而走,是因為主導新聞部的新聞取向和觀眾脫節,未能和期望接軌,一而再的讓觀眾失望,自然惹來不滿,影響公信力和收視。」
當時他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媒體報導。事隔 14 年,如今讀來仍然有先見之明,道出了 TVB 大幅衰落的主要原因。
近年最深印象,就是 7.21 事件,他在元朗站附近被打到頭破流血、呆坐在地上的照片。這一激動人心的畫面也證明了他一再與香港人同行。後來他秉持了新聞人的調查精神,訪問了超過四十名當事人的目擊證詞,嘗試還原 7.21 事件始末,出版了《元朗黑夜:我的記憶和眾人的記憶》。
這一本書相信是 7.21 事件最重要的民間文獻之一。
柳爺因感情生活變動多次上新聞,但書生向來覺得「感情生活」是當事人的「私人生活」,根本不應該多談、多理會。旁人的「說三道四」,無疑令會對當事人構成壓力。
最近我經常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看到他的 reels 或帖文,主要是他教導「說話技巧」及「在人前如何展現出最佳的自己」等社交能力,未見有任何異樣。正因這些印象,才對今日的新聞產生出巨大的預期落差與震撼感。一個充滿魅力、活力的人,忽然就選擇燒炭、離開人世。
今日這宗訃聞再一次提醒我們,要多點關心身邊的人,更敏銳觀察彼此的情緒。在香港,當公眾人物的壓力愈來愈大,尤其立場偏黃的公眾人物,他們很容易感到各種陣營的壓力、無力感、孤離感、挫折感。
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句關心與善意。
訂閱書生 Patreon 收看,有更多好文章等著你的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HKReaderXWriter
#柳俊江 #元朗黑夜 #新聞人
Forwarded from 書生
【突發.極為驚訝】柳俊江逝世,據報疑在單位內燒炭當場死亡
據多間傳媒報導,知名傳媒人柳俊江在單位內燒炭身亡。這則新聞震驚書生,到現在仍然不敢相信。
我對「柳爺」認識不深,大多印象建立在小時候看 tvb 新聞。長大後,我不再看 tvb 新聞,柳爺也離開了 TVB 。翻查資料,他應該是最早因不滿 TVB 新聞部管理層干預新聞及編輯自由而離開大台的知名主播之一。
早在 2010 底年他就批評了TVB 新聞部對每日的新聞「早有一套看法」,斥記者在這工作環境下淪為「車衣女工」。他在文章中還稱,「『CCTVB』之名不脛而走,是因為主導新聞部的新聞取向和觀眾脫節,未能和期望接軌,一而再的讓觀眾失望,自然惹來不滿,影響公信力和收視。」
當時他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媒體報導。事隔 14 年,如今讀來仍然有先見之明,道出了 TVB 大幅衰落的主要原因。
近年最深印象,就是 7.21 事件,他在元朗站附近被打到頭破流血、呆坐在地上的照片。這一激動人心的畫面也證明了他一再與香港人同行。後來他秉持了新聞人的調查精神,訪問了超過四十名當事人的目擊證詞,嘗試還原 7.21 事件始末,出版了《元朗黑夜:我的記憶和眾人的記憶》。
這一本書相信是 7.21 事件最重要的民間文獻之一。
柳爺因感情生活變動多次上新聞,但書生向來覺得「感情生活」是當事人的「私人生活」,根本不應該多談、多理會。旁人的「說三道四」,無疑令會對當事人構成壓力。
最近我經常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看到他的 reels 或帖文,主要是他教導「說話技巧」及「在人前如何展現出最佳的自己」等社交能力,未見有任何異樣。正因這些印象,才對今日的新聞產生出巨大的預期落差與震撼感。一個充滿魅力、活力的人,忽然就選擇燒炭、離開人世。
今日這宗訃聞再一次提醒我們,要多點關心身邊的人,更敏銳觀察彼此的情緒。在香港,當公眾人物的壓力愈來愈大,尤其立場偏黃的公眾人物,他們很容易感到各種陣營的壓力、無力感、孤離感、挫折感。
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句關心與善意。
訂閱書生 Patreon 收看,有更多好文章等著你的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HKReaderXWriter
#柳俊江 #元朗黑夜 #新聞人
據多間傳媒報導,知名傳媒人柳俊江在單位內燒炭身亡。這則新聞震驚書生,到現在仍然不敢相信。
我對「柳爺」認識不深,大多印象建立在小時候看 tvb 新聞。長大後,我不再看 tvb 新聞,柳爺也離開了 TVB 。翻查資料,他應該是最早因不滿 TVB 新聞部管理層干預新聞及編輯自由而離開大台的知名主播之一。
早在 2010 底年他就批評了TVB 新聞部對每日的新聞「早有一套看法」,斥記者在這工作環境下淪為「車衣女工」。他在文章中還稱,「『CCTVB』之名不脛而走,是因為主導新聞部的新聞取向和觀眾脫節,未能和期望接軌,一而再的讓觀眾失望,自然惹來不滿,影響公信力和收視。」
當時他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媒體報導。事隔 14 年,如今讀來仍然有先見之明,道出了 TVB 大幅衰落的主要原因。
近年最深印象,就是 7.21 事件,他在元朗站附近被打到頭破流血、呆坐在地上的照片。這一激動人心的畫面也證明了他一再與香港人同行。後來他秉持了新聞人的調查精神,訪問了超過四十名當事人的目擊證詞,嘗試還原 7.21 事件始末,出版了《元朗黑夜:我的記憶和眾人的記憶》。
這一本書相信是 7.21 事件最重要的民間文獻之一。
柳爺因感情生活變動多次上新聞,但書生向來覺得「感情生活」是當事人的「私人生活」,根本不應該多談、多理會。旁人的「說三道四」,無疑令會對當事人構成壓力。
最近我經常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看到他的 reels 或帖文,主要是他教導「說話技巧」及「在人前如何展現出最佳的自己」等社交能力,未見有任何異樣。正因這些印象,才對今日的新聞產生出巨大的預期落差與震撼感。一個充滿魅力、活力的人,忽然就選擇燒炭、離開人世。
今日這宗訃聞再一次提醒我們,要多點關心身邊的人,更敏銳觀察彼此的情緒。在香港,當公眾人物的壓力愈來愈大,尤其立場偏黃的公眾人物,他們很容易感到各種陣營的壓力、無力感、孤離感、挫折感。
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句關心與善意。
訂閱書生 Patreon 收看,有更多好文章等著你的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HKReaderXWriter
#柳俊江 #元朗黑夜 #新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