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专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在 bluff。
Justin Bieber,试图通过高举宏大的叙事,来赋予自己力量。无论是专辑名 Justice,还是对 MLK 的强硬引述和尴尬活用,他试图与某种更伟大的存在沟通,建立起更强韧的纽带。可惜的是,这一切都与专辑本身的流行情歌走向格格不入。
基于同样的心理,27 岁的 Justin Bieber 将歌曲题材聚焦在「信仰」和「深刻的情感承诺」上。他唱了 Holy 这样的福音歌,在歌词里探讨了很多关于「赎罪」、「唯一」、「永恒」这样的主题。他与过去决别,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成长。
从音乐本身出发,Justice 的确没有任何令人惊喜的地方。做得很顺,不拖沓,但也没太多新意,无非就是 80 年代的 New Wave、Synth Pop 那一套,已经被主流流行玩烂了,制作的执行也没有太多出框的地方。
作为一个音乐人,Justin Bieber 似乎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内核,很多人批评他空洞、过分借助外力,也是有道理的。但就在这种「随波逐流」中,Bieber 的技艺也逐渐成熟,Justice 可能是他完整性最好的一张专辑之一,没有过分依赖少数热单。
而且,更可贵的是,他还找到了一点自我表达的空间。专辑最后两首 Anyone 和 Lonely,很短,制作很简单,话题不新,但传递出一种振聋发聩的真诚。我突然意识到,他经历的这种光芒四射又跌宕起伏的人生,只不过是每个普通人生活的同题异构而已。
作为一名「时代巨星」,Justin Bieber 的每一张专辑,在发布当时,都只是无聊的流行乐而已。但它们串联起来,还是记录下某种成长的过程。从早期的稚嫩,到后来的迷失,到现在,他终于走出了青春期的阴影。从演艺明星的角度来说,Bieber 已经混迹很久了,但他其实还只有 27 岁而已,进入新的阶段,他的未来仍值得期待。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justice/1556175419
Justin Bieber,试图通过高举宏大的叙事,来赋予自己力量。无论是专辑名 Justice,还是对 MLK 的强硬引述和尴尬活用,他试图与某种更伟大的存在沟通,建立起更强韧的纽带。可惜的是,这一切都与专辑本身的流行情歌走向格格不入。
基于同样的心理,27 岁的 Justin Bieber 将歌曲题材聚焦在「信仰」和「深刻的情感承诺」上。他唱了 Holy 这样的福音歌,在歌词里探讨了很多关于「赎罪」、「唯一」、「永恒」这样的主题。他与过去决别,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成长。
从音乐本身出发,Justice 的确没有任何令人惊喜的地方。做得很顺,不拖沓,但也没太多新意,无非就是 80 年代的 New Wave、Synth Pop 那一套,已经被主流流行玩烂了,制作的执行也没有太多出框的地方。
作为一个音乐人,Justin Bieber 似乎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内核,很多人批评他空洞、过分借助外力,也是有道理的。但就在这种「随波逐流」中,Bieber 的技艺也逐渐成熟,Justice 可能是他完整性最好的一张专辑之一,没有过分依赖少数热单。
而且,更可贵的是,他还找到了一点自我表达的空间。专辑最后两首 Anyone 和 Lonely,很短,制作很简单,话题不新,但传递出一种振聋发聩的真诚。我突然意识到,他经历的这种光芒四射又跌宕起伏的人生,只不过是每个普通人生活的同题异构而已。
作为一名「时代巨星」,Justin Bieber 的每一张专辑,在发布当时,都只是无聊的流行乐而已。但它们串联起来,还是记录下某种成长的过程。从早期的稚嫩,到后来的迷失,到现在,他终于走出了青春期的阴影。从演艺明星的角度来说,Bieber 已经混迹很久了,但他其实还只有 27 岁而已,进入新的阶段,他的未来仍值得期待。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justice/1556175419
Apple Music - Web Player
Justice by Justin Bieber on Apple Music
Album · 2021 · 16 Songs
这是 2019 年 6 月,Vice 为 HBO 做的关于新疆的报道。
她们采访了一名从新疆逃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维族女性,后者称:自己和丈夫育有五个孩子,离开新疆时,他们有四个孩子都因为没有护照,被留在新疆。之后丈夫返回新疆,希望为孩子办理护照,实现全家团聚,但遭到关押,罪名是「前往境外,有涉恐嫌疑」。她通过抖音,发现她的孩子出现在当地「幼儿园」发布的短视频里。
两名记者再次前往和田县,在采访画面中,当地人表示,「大部分维族人都被送去培训了,孩子没人管,就全部送到幼儿园进行集中管理」。这些幼儿园四周砌有很高的围墙,围墙顶部有铁丝网。采访中,多方透露的信息表明,这些幼儿园设施的数量,从 2017 年开始迅速增长。
同样也是在 2017 年 11 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曝出「虐童」事件,十余名家长反映孩子被老师用针扎、喂食不明成分的药物。该幼儿园学费高达每月 5500 元,引发社会热议。
2019 年 10 月,Vice 中国(异世异色)停运,团队转做了一个新的项目「BIE别的」,主旨与 Vice 并没有什么区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AYyUqrMuQ
她们采访了一名从新疆逃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维族女性,后者称:自己和丈夫育有五个孩子,离开新疆时,他们有四个孩子都因为没有护照,被留在新疆。之后丈夫返回新疆,希望为孩子办理护照,实现全家团聚,但遭到关押,罪名是「前往境外,有涉恐嫌疑」。她通过抖音,发现她的孩子出现在当地「幼儿园」发布的短视频里。
两名记者再次前往和田县,在采访画面中,当地人表示,「大部分维族人都被送去培训了,孩子没人管,就全部送到幼儿园进行集中管理」。这些幼儿园四周砌有很高的围墙,围墙顶部有铁丝网。采访中,多方透露的信息表明,这些幼儿园设施的数量,从 2017 年开始迅速增长。
同样也是在 2017 年 11 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曝出「虐童」事件,十余名家长反映孩子被老师用针扎、喂食不明成分的药物。该幼儿园学费高达每月 5500 元,引发社会热议。
2019 年 10 月,Vice 中国(异世异色)停运,团队转做了一个新的项目「BIE别的」,主旨与 Vice 并没有什么区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AYyUqrMuQ
YouTube
China’s Vanishing Muslims: Undercover In The Most Dystopian Place In The World
China’s Uighur minority live a dystopian nightmare of constant surveillance and brutal policing. At least one million of them are believed to be living in what the U.N. described as a “massive internment camp that is shrouded in secrecy,” while many Uighur…
以及,借这个机会,我也想重申一下这个 Channel,也就是「大破进击」博客的 mission statement:
「记录」是我建立大破进击博客的初衷。我希望能够通过它来记录自己,也记录时代。这个博客没有固定的主题。科技和文化只是我相对更关注的领域,「大破进击」一切内容的本质,是我所经历的日常。
关于「大破进击」这个名字的含义,它一方面代表着一种「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一往无前」的勇气,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打破禁忌」的开放心态。
https://jesor.me/about/
「记录」是我建立大破进击博客的初衷。我希望能够通过它来记录自己,也记录时代。这个博客没有固定的主题。科技和文化只是我相对更关注的领域,「大破进击」一切内容的本质,是我所经历的日常。
关于「大破进击」这个名字的含义,它一方面代表着一种「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一往无前」的勇气,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打破禁忌」的开放心态。
https://jesor.me/about/
我之前一直以为,鸡娃这种事,只要家长自己放平心态,接受孩子「必定无法成龙」的现实,接受「失败」的客体性存在,就能够解决了。
听了这期,我才深刻意识到,社会大环境才是更麻烦的问题。半米深的水,可以轻松把孩子丢在里面放养,水涨到两米深了,就算家长心态很好,心智还不成熟孩子自己会感受到环境的压力,甚至被搞出病态。
这个太难了。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sB62lYgqEfNCr8nZwHlIg?si=DozaNiVZQ1WiCZz5C6lyrA
听了这期,我才深刻意识到,社会大环境才是更麻烦的问题。半米深的水,可以轻松把孩子丢在里面放养,水涨到两米深了,就算家长心态很好,心智还不成熟孩子自己会感受到环境的压力,甚至被搞出病态。
这个太难了。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sB62lYgqEfNCr8nZwHlIg?si=DozaNiVZQ1WiCZz5C6lyrA
早期周源老师曾说过,知乎的目标是做「小而美」的产品。在强者通吃的今天,这个词可能已经沾染了一点「酸」味,但我们仍可以尝试提炼它的精神内核。
https://jesor.me/2021/three-stories-about-zhihu/
https://jesor.me/2021/three-stories-about-zhihu/
大破进击
跟知乎有关的三个故事 | 大破进击
知乎是一个由大家共建的问答社区,这里也许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你觉得小米请原研哉为 Logo「重新开光」的做法让你产生了一些「情绪」,这里有一篇福布斯对苹果 Logo 设计者 Rob Janoff 的采访。
Spoiler Alert:他的老板曾建议他「给 Apple 五个字母换下字体作为 Logo」,但他还是决定「画一个苹果」。这是他做的唯一一版 Logo,直接被乔布斯敲定下来。
https://www.forbes.com/sites/willburns/2018/03/26/rob-janoff-and-the-fascinating-true-story-behind-his-original-apple-logo-design/
Spoiler Alert:他的老板曾建议他「给 Apple 五个字母换下字体作为 Logo」,但他还是决定「画一个苹果」。这是他做的唯一一版 Logo,直接被乔布斯敲定下来。
https://www.forbes.com/sites/willburns/2018/03/26/rob-janoff-and-the-fascinating-true-story-behind-his-original-apple-logo-design/
Forbes
Rob Janoff And The Fascinating True Story Behind His Original Apple Logo Design
An in-depth conversation with Rob Janoff, the designer of the original Apple logo. We talked about working with Steve Jobs, what was intended (and not intended) with the design, advice for marketing people when designing logos, and he even told me what his…
这一期里小李老师的观点我是基本上赞同的。
但我觉得他的回答,跟这个作者的表达有一点错位。作为一个互联网上的表达者,你在互联网上有一定规模的受众,你观点鲜明,这些留下来的听众基本都是你的支持者,这样的情况下,你在思考社会的时候,心里的压力、挣扎、孤独感,是相对有一个排解通道的。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还有希望,我在刷 Twitter 的时候也经常这么觉得。
但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政治性抑郁这个问题,就会客体化很多。没有人会主动拥抱政治性抑郁,是社会孤立了这些人,通过言论管控等等一系列手段,将这些人原子化了、发声渠道被封堵了、或者被其他人的遭遇吓住了,所以才催生了政治性抑郁。
以前的我,会认为解决政治性抑郁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跟自己有相同立场的女(男)朋友,作为人生伴侣,无论公共环境多么恶劣,你们之间都一定会有交流、分享观点的空间,往往能坚定立场,互相依靠、支持着走下去。这正是这个提问者的问题,TA 遭到了男友的「背叛」,所以陷入了更深刻的孤独和自我怀疑中。
这可能是很多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不一定是与恋人,也可能是与家人、最好的朋友割席,我也不知道关于这一点有什么排解之法,我只知道我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去听 10 年前、20 年前的歌,和从前的我进行一种「跨越时间」的交流,通过在自己身上获得一种从过去到现在的连贯,来坚持自己所站的立场。坚定了立场,才能像小李老师说的,去「找做事的空间」嘛。只不过,连我自己都不确定,这个方法是健康的。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Y8PSs943HzlhVGsc20ly3?si=NReiY6SPTY-TQnd54Pr2Rw
但我觉得他的回答,跟这个作者的表达有一点错位。作为一个互联网上的表达者,你在互联网上有一定规模的受众,你观点鲜明,这些留下来的听众基本都是你的支持者,这样的情况下,你在思考社会的时候,心里的压力、挣扎、孤独感,是相对有一个排解通道的。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还有希望,我在刷 Twitter 的时候也经常这么觉得。
但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政治性抑郁这个问题,就会客体化很多。没有人会主动拥抱政治性抑郁,是社会孤立了这些人,通过言论管控等等一系列手段,将这些人原子化了、发声渠道被封堵了、或者被其他人的遭遇吓住了,所以才催生了政治性抑郁。
以前的我,会认为解决政治性抑郁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跟自己有相同立场的女(男)朋友,作为人生伴侣,无论公共环境多么恶劣,你们之间都一定会有交流、分享观点的空间,往往能坚定立场,互相依靠、支持着走下去。这正是这个提问者的问题,TA 遭到了男友的「背叛」,所以陷入了更深刻的孤独和自我怀疑中。
这可能是很多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不一定是与恋人,也可能是与家人、最好的朋友割席,我也不知道关于这一点有什么排解之法,我只知道我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去听 10 年前、20 年前的歌,和从前的我进行一种「跨越时间」的交流,通过在自己身上获得一种从过去到现在的连贯,来坚持自己所站的立场。坚定了立场,才能像小李老师说的,去「找做事的空间」嘛。只不过,连我自己都不确定,这个方法是健康的。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Y8PSs943HzlhVGsc20ly3?si=NReiY6SPTY-TQnd54Pr2Rw
我最后再把这个事情 round up 一遍吧。
其实一切从 5 年前就开始了,2017 年的时候,我和我做评测的同事们日常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手机评测到底还有什么好做的?」
这个水温,大家都感受到了。当手机开始逐渐占领生活中 90% 的场景,关于它用法的讨论空间其实是越来越少的。我们这群天天揣着 4 部手机到处跑的人,最先感受到「这不太对」。
事实证明,这的确也是时代精神。2018 年,苹果和谷歌几乎同时在系统里推出了「用量管理」功能,鼓励用户自我控制,少用手机。从 17 年至今,苹果发布了 4 款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的 iPhone,今年可能会继续。
这段时间里,互联网行业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流量红利的枯竭,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增长逐渐平抑。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 90% 场景的代理人,这已是事实。我反对的,是狂热地鼓吹手机要继续扫荡最后 10% 的场景,比如说汽车「不应该有」实体钥匙。实际上,在你把汽车送去洗、保养、代泊等等场景下,实体钥匙是比手机好得多的授权工具。
今天,我和很多朋友、老同事(很多是数码领域最顶尖的创作者)聊天,几乎从不聊手机本身。我们聊音乐、游戏,聊新的社交媒体能否组织新的信息、关系结构,聊交互的效率还能怎么提升,聊如何抵抗手机。
作为一个职业科技记者,我更多在观察 Discord、reddit 这样的产品,观察远程办公、Robinhood 等科技带来的新趋势、新问题,而不是「如何用手机彻底干掉钥匙」。
这些相对更新的讨论,我想把它们带到公共领域里来。早年我们鼓励用手机付钱,今天我们也应当可以鼓励大家反思这件事。当然,对很多二极管来说,这件事不可理喻,他们视手机为当下最伟大的神迹,不容质疑和反驳。
很多人可能认为我的身份是「数码博主」,所以必须要鼓吹手机统治一切的叙事。而这其实正是当年我激流勇退,与这个行业保持一定距离的原因。
其实一切从 5 年前就开始了,2017 年的时候,我和我做评测的同事们日常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手机评测到底还有什么好做的?」
这个水温,大家都感受到了。当手机开始逐渐占领生活中 90% 的场景,关于它用法的讨论空间其实是越来越少的。我们这群天天揣着 4 部手机到处跑的人,最先感受到「这不太对」。
事实证明,这的确也是时代精神。2018 年,苹果和谷歌几乎同时在系统里推出了「用量管理」功能,鼓励用户自我控制,少用手机。从 17 年至今,苹果发布了 4 款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的 iPhone,今年可能会继续。
这段时间里,互联网行业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流量红利的枯竭,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增长逐渐平抑。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 90% 场景的代理人,这已是事实。我反对的,是狂热地鼓吹手机要继续扫荡最后 10% 的场景,比如说汽车「不应该有」实体钥匙。实际上,在你把汽车送去洗、保养、代泊等等场景下,实体钥匙是比手机好得多的授权工具。
今天,我和很多朋友、老同事(很多是数码领域最顶尖的创作者)聊天,几乎从不聊手机本身。我们聊音乐、游戏,聊新的社交媒体能否组织新的信息、关系结构,聊交互的效率还能怎么提升,聊如何抵抗手机。
作为一个职业科技记者,我更多在观察 Discord、reddit 这样的产品,观察远程办公、Robinhood 等科技带来的新趋势、新问题,而不是「如何用手机彻底干掉钥匙」。
这些相对更新的讨论,我想把它们带到公共领域里来。早年我们鼓励用手机付钱,今天我们也应当可以鼓励大家反思这件事。当然,对很多二极管来说,这件事不可理喻,他们视手机为当下最伟大的神迹,不容质疑和反驳。
很多人可能认为我的身份是「数码博主」,所以必须要鼓吹手机统治一切的叙事。而这其实正是当年我激流勇退,与这个行业保持一定距离的原因。
再次向大家郑重推荐一下离线。我擅自给它起个副标题,「一份有知识分子气质,鼓励读者反思科技文化的慢科技杂志」。
如果你感兴趣,欢迎购买。我写的文章没有收录在这一刊,但里面有优秀的老同事、老朋友们写的文章。
在这个时代,纸质内容不像数字内容,可以进行天然的传播。大家肯定都挺久没认真逛过书店了吧,如果你喜欢《离线》,也恳请你通过各种渠道,多多分享传播。
https://mp.weixin.qq.com/s/hSqYXiVEkBT8QIMmmBEYmA
如果你感兴趣,欢迎购买。我写的文章没有收录在这一刊,但里面有优秀的老同事、老朋友们写的文章。
在这个时代,纸质内容不像数字内容,可以进行天然的传播。大家肯定都挺久没认真逛过书店了吧,如果你喜欢《离线》,也恳请你通过各种渠道,多多分享传播。
https://mp.weixin.qq.com/s/hSqYXiVEkBT8QIMmmBEYmA
Weixin Official Accounts Platform
《离线·共生》在“做書”开放预售啦!
还有独家首发礼和超值优惠套餐。
Apple Arcade 新增 30+ 款游戏,其中包括纪念碑谷、Mini Metro、2K21、太鼓达人等经典游戏。
其中很多游戏,相比正常版本,内容是没变的,只不过把基于内购商业模式的一些游戏机制(比如体力、付费道具、恶意的难度设计)剔除了。
可以说苹果在和整个行业的下沉趋势做斗争,也给行业提供了另一个可行解。
这个真的是方向对了,把原本基于 freemium 内购机制的游戏,通过 Arcade 改造成无内购的版本。而且有 180+ 个游戏上车,说明 Arcade 的盘子已经不小,且苹果很重视。
期待 Arcade 的未来。
https://apps.apple.com/us/story/id1560384463
其中很多游戏,相比正常版本,内容是没变的,只不过把基于内购商业模式的一些游戏机制(比如体力、付费道具、恶意的难度设计)剔除了。
可以说苹果在和整个行业的下沉趋势做斗争,也给行业提供了另一个可行解。
这个真的是方向对了,把原本基于 freemium 内购机制的游戏,通过 Arcade 改造成无内购的版本。而且有 180+ 个游戏上车,说明 Arcade 的盘子已经不小,且苹果很重视。
期待 Arcade 的未来。
https://apps.apple.com/us/story/id1560384463
Forwarded from 天才儿童小博士🍭
YouTube
Hey You! What Song are you Listening to? NEW YORK
*Subscribe* more videos coming soon.
Asking random New Yorkers with headphones on what song they are listening to.
Tracklist:
1 The Bee Gees: More Than A Woman
2 Fenix TX: Abba Zabba
3 Eminem: Not Afraid
4 Keni Burke: Keep Rising to the Top
5 Beyonce:…
Asking random New Yorkers with headphones on what song they are listening to.
Tracklist:
1 The Bee Gees: More Than A Woman
2 Fenix TX: Abba Zabba
3 Eminem: Not Afraid
4 Keni Burke: Keep Rising to the Top
5 Beyonce:…
Fearless 发行的时候,Taylor Swift 差不多 20 岁,她在作品里描写的年龄段,正是我所经历的青春期。
12 年后,面对这张重录的 Fearless,我获得了一个身份互换的视角,也终于理解了其中蕴含的价值:如果你不敢直面过去,就永远无法真正成长。
https://jesor.me/2021/taylors-fearless/
12 年后,面对这张重录的 Fearless,我获得了一个身份互换的视角,也终于理解了其中蕴含的价值:如果你不敢直面过去,就永远无法真正成长。
https://jesor.me/2021/taylors-fearless/
大破进击
Taylor's Fearless | 大破进击
Fearless 是 Taylor Swift 展现自己强大创作能力的开端,特别是写曲子的能力。毕竟这仍是一张被定义为「乡村」的专辑,制作上没有太多发挥空间,不像 1989 或 reputation。所以它代表了最纯粹版本的 Taylor。
拿 Netflix 跟优爱腾比,就好像你拿沃尔玛跟平壤的超市比……肯定是觉得沃尔玛无敌。
但实际上 HBO Max 现在已经搞得有点像 Whole Foods 了,Disney+ 有点像 Costco 了,Apple TV+ 也有点 Trader Joe‘s 的感觉了。
相比之下沃尔玛虽然还是最大的,但也会有很多人批评它太「低端」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4223201/answer/1835567008
但实际上 HBO Max 现在已经搞得有点像 Whole Foods 了,Disney+ 有点像 Costco 了,Apple TV+ 也有点 Trader Joe‘s 的感觉了。
相比之下沃尔玛虽然还是最大的,但也会有很多人批评它太「低端」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4223201/answer/1835567008
Zhihu
Netflix的护城河是什么?优酷、爱奇艺、腾讯和它相比差别在哪里? - 知乎
这问题首先就问错了。Netflix 和优爱腾没有竞争关系,前者进不来,后者出不去。不存在护城河,只有护城墙…
大概 2013 年初,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已经落空,世界没有完蛋。
中文互联网上,公共讨论的空间正在急剧缩小。当时南方周末准备了一篇名为《中国梦、宪政梦》的新年贺词,被宣传部门禁止发表。报社人员与官方进行了公开对抗,发生在新浪微博上,也发生在南方周末报社门口。当然,整个对抗,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时有个朋友和我讨论这件事。他显然陷入了某种政治性抑郁,对民主的未来感到空前绝望。他说,威权已经不可战胜了,我们不可能接受流血的代价,也没有任何反抗的手段和能力。上大学一年级的我,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右边不远处,有人在黑暗中抽烟,烟头的火光在黑暗中,明明暗暗。
我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永远有反抗的方法。不是寄希望于「报应」,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会用行动,累积成社会的反馈机制。
And now: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4707268
中文互联网上,公共讨论的空间正在急剧缩小。当时南方周末准备了一篇名为《中国梦、宪政梦》的新年贺词,被宣传部门禁止发表。报社人员与官方进行了公开对抗,发生在新浪微博上,也发生在南方周末报社门口。当然,整个对抗,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时有个朋友和我讨论这件事。他显然陷入了某种政治性抑郁,对民主的未来感到空前绝望。他说,威权已经不可战胜了,我们不可能接受流血的代价,也没有任何反抗的手段和能力。上大学一年级的我,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右边不远处,有人在黑暗中抽烟,烟头的火光在黑暗中,明明暗暗。
我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永远有反抗的方法。不是寄希望于「报应」,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会用行动,累积成社会的反馈机制。
And now: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4707268
Forwarded from 天才儿童小博士🍭
分享一些最近的快乐密码:
1. 关掉闹钟,反正会迟到,慢吞吞地洗澡、吃早饭;
2. 看 Brooklyn Nine-Nine 和 Ted Lasso;
3. 和朋友聊天,听他们讲巨搞笑的老故事;
4. 学 Jake Peralta 说 cool cool cool cool no doubt no doubt;
5. 听 00 年代的摇滚,和 You Belong With Me;
6. 喝两顿不受别人控制的酒,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喝好,然后傻笑;
7. 宿醉后冲动消费,买个自己想买好久的玩具;
8. 不上班;
9. 做一个出生在松山,高中毕业和同学开 MX5 环游濑户内海,看花火大会,后来考上爱媛大学,在学校旁边的星巴克打工,和朋友坐在东爱结局的梅津寺站看夕阳从海的那边落下去,的梦;
10. 抱着被子看一部 rom-com,在结尾长叹一声 owww;
11. 跟学心理学的朋友确认一下自己这么快乐不是双相情感障碍;
12. be casual, do whatever you want.
1. 关掉闹钟,反正会迟到,慢吞吞地洗澡、吃早饭;
2. 看 Brooklyn Nine-Nine 和 Ted Lasso;
3. 和朋友聊天,听他们讲巨搞笑的老故事;
4. 学 Jake Peralta 说 cool cool cool cool no doubt no doubt;
5. 听 00 年代的摇滚,和 You Belong With Me;
6. 喝两顿不受别人控制的酒,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喝好,然后傻笑;
7. 宿醉后冲动消费,买个自己想买好久的玩具;
8. 不上班;
9. 做一个出生在松山,高中毕业和同学开 MX5 环游濑户内海,看花火大会,后来考上爱媛大学,在学校旁边的星巴克打工,和朋友坐在东爱结局的梅津寺站看夕阳从海的那边落下去,的梦;
10. 抱着被子看一部 rom-com,在结尾长叹一声 owww;
11. 跟学心理学的朋友确认一下自己这么快乐不是双相情感障碍;
12. be casual, do whatever you want.
《我的姐姐》这个剧本,一种更理想的写法就是「舅舅担起责任养弟弟,姐姐还是独立去考研。」
因为在这个故事描写的家庭架构里,所有男性都是一群混账:姑父是偷看洗澡的流氓,爸爸是重男轻女的暴力狂、男朋友是没主见的妈宝,而且这三个人身边,从来没有女性站出来,指出他们的错误。
相比之下,舅舅虽然也混账,但他是唯一一个有自我认知的混账,因为他已经妻离女散了。这种自我反省原本应该在「女儿结婚自己都不能去」这场戏冲向一个高潮。
接手弟弟,改过自新,让这个家不至于散掉,是他个人需要的一次救赎,也是对男性符号的救赎。
但导演说不行,男人天生混账,这没问题。还是要让女人承担起所有家庭责任。姑妈已经为家庭牺牲了一辈子,姐姐还是继承她的「女德」,继续带着弟弟才最美妙。
https://mp.weixin.qq.com/s/L22CL5YRAPfoTqmyphkJtw
因为在这个故事描写的家庭架构里,所有男性都是一群混账:姑父是偷看洗澡的流氓,爸爸是重男轻女的暴力狂、男朋友是没主见的妈宝,而且这三个人身边,从来没有女性站出来,指出他们的错误。
相比之下,舅舅虽然也混账,但他是唯一一个有自我认知的混账,因为他已经妻离女散了。这种自我反省原本应该在「女儿结婚自己都不能去」这场戏冲向一个高潮。
接手弟弟,改过自新,让这个家不至于散掉,是他个人需要的一次救赎,也是对男性符号的救赎。
但导演说不行,男人天生混账,这没问题。还是要让女人承担起所有家庭责任。姑妈已经为家庭牺牲了一辈子,姐姐还是继承她的「女德」,继续带着弟弟才最美妙。
https://mp.weixin.qq.com/s/L22CL5YRAPfoTqmyphkJtw
Weixin Official Accounts Platform
“四大宽容”再返场:人都死了,孩子还小
和《蜂鸟》差着10个《狗十三》……
PS5 时代,索尼手上的牌似乎越打越少。它最看重的顽皮狗、圣莫尼卡、游骑兵……这些工作室各自都有非常强势的作品,几乎无懈可击。但有时候,真正的隐患不是被正面打败,而是没找到下一个战场。
就像索尼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 Walkman,它淡出历史舞台不是因为有人做出了更好的磁带机、CD 机,而是索尼自己忘了思考,下一代音乐播放器是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SmJOAGQXoPUN5985t_WWuw
就像索尼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 Walkman,它淡出历史舞台不是因为有人做出了更好的磁带机、CD 机,而是索尼自己忘了思考,下一代音乐播放器是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SmJOAGQXoPUN5985t_WWuw
Weixin Official Accounts Platform
越来越「保守」的索尼,还能满足下一代玩家吗?
真正的隐患不是被正面打败,而是没找到下一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