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E5107B-81D5-43CF-BCD3-B664CC0A2F09.jpeg
4 MB
兽爷这篇《祥子决定不拉车了》被删了。
其实事情并不敏感,就是全国 30 几个烂尾楼盘的业主,决定反抗停贷,敞口大概几百个亿,跟河南银行暴雷的几百个亿是同等量级。
具体到这个事情,解法并不难,搞点水灌进去嘛。就算展开成万亿、十万亿,祥子们一起分摊一下伤害,离真正的团灭还远。
这个时刻,远谈不上明斯基时刻,最多只是大家对买房子发财的预期被砍了一刀而已,距离最终的神功大成,还差至少 500 个好友帮砍。
作为一个一只脚踩在地方财政,一只脚踩在活跃资本市场水里的人,我觉得事情还远没到谈「水温」的地步。这个锅子,才刚刚架起来。不是结束,不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
只不过有眼睛的人应该看到,我们这代人命运的终局,大概率是一锅汤了。年初我说要给人生「去杠杆」,大家听进去了吗?
最后,最近拿《大空头》来举例的人越来越多了。问题是,08 年被用来快速挤爆泡沫,让贝尔斯登雷曼带毒死场外的工具,你们有吗……时代大幕拉开,希望大家在最难的时刻,也还能维持住自己的人性,找到一点爱吧。
https://archive.ph/3nzDr
其实事情并不敏感,就是全国 30 几个烂尾楼盘的业主,决定反抗停贷,敞口大概几百个亿,跟河南银行暴雷的几百个亿是同等量级。
具体到这个事情,解法并不难,搞点水灌进去嘛。就算展开成万亿、十万亿,祥子们一起分摊一下伤害,离真正的团灭还远。
这个时刻,远谈不上明斯基时刻,最多只是大家对买房子发财的预期被砍了一刀而已,距离最终的神功大成,还差至少 500 个好友帮砍。
作为一个一只脚踩在地方财政,一只脚踩在活跃资本市场水里的人,我觉得事情还远没到谈「水温」的地步。这个锅子,才刚刚架起来。不是结束,不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
只不过有眼睛的人应该看到,我们这代人命运的终局,大概率是一锅汤了。年初我说要给人生「去杠杆」,大家听进去了吗?
最后,最近拿《大空头》来举例的人越来越多了。问题是,08 年被用来快速挤爆泡沫,让贝尔斯登雷曼带毒死场外的工具,你们有吗……时代大幕拉开,希望大家在最难的时刻,也还能维持住自己的人性,找到一点爱吧。
https://archive.ph/3nzDr
偶然听到这首歌,混音堪称灾难级。但它一下把我带回了一个特别具体的,记忆的瞬间。
那是 2016 年,我第一次去东京,从表参道一路逛到明治神宫。在神宫桥上拍照的时候,对面有个日式摇滚乐队在搞街头演出。乐器的放大器明显压住了人声,显得相当刺耳,就像上面那首歌的混音制作一样。
我停在那里听了一会儿,不知道乐队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们唱的歌名。但我就是非常清晰地记得那一个旋律的片段,挥之不去,直到现在还可以哼出来。当然,背后的原因可能仅仅是,那是一段比较没新意的旋律,我已经听过无数遍这样而已。
这种感觉非常微妙,细细想来,我似乎又想起了 2014 年某个夜晚,躺在床上听 back number,背靠在墙壁上,有丝丝凉意传来的感觉;又想起了 2017 年某架航班上,我一边听着某一首非常口水的日语歌曲,一边昏昏欲睡,空乘却依然端来了夜宵的感觉。
这种体验就像潮水,特别是在听 J-Rock 的时候,很容易实现一种「当下和过去,远远地呼应,由弱渐强地共振」。之前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交差点」这个概念的外延,我说它本质上就是一切和一切的交汇,以及未来还有无限的瞬间,等着你去与它们相遇,尽管粗糙,尽管格格不入,也都可以被囊括在你的经历中,就像维纳斯接上了欧内的手。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shiritakunakatta-ushinaunonara/1604483698?i=1604483699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4Uhz9f0VQKcSY867rqz80l?si=009788cab7254548
那是 2016 年,我第一次去东京,从表参道一路逛到明治神宫。在神宫桥上拍照的时候,对面有个日式摇滚乐队在搞街头演出。乐器的放大器明显压住了人声,显得相当刺耳,就像上面那首歌的混音制作一样。
我停在那里听了一会儿,不知道乐队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们唱的歌名。但我就是非常清晰地记得那一个旋律的片段,挥之不去,直到现在还可以哼出来。当然,背后的原因可能仅仅是,那是一段比较没新意的旋律,我已经听过无数遍这样而已。
这种感觉非常微妙,细细想来,我似乎又想起了 2014 年某个夜晚,躺在床上听 back number,背靠在墙壁上,有丝丝凉意传来的感觉;又想起了 2017 年某架航班上,我一边听着某一首非常口水的日语歌曲,一边昏昏欲睡,空乘却依然端来了夜宵的感觉。
这种体验就像潮水,特别是在听 J-Rock 的时候,很容易实现一种「当下和过去,远远地呼应,由弱渐强地共振」。之前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交差点」这个概念的外延,我说它本质上就是一切和一切的交汇,以及未来还有无限的瞬间,等着你去与它们相遇,尽管粗糙,尽管格格不入,也都可以被囊括在你的经历中,就像维纳斯接上了欧内的手。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shiritakunakatta-ushinaunonara/1604483698?i=1604483699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4Uhz9f0VQKcSY867rqz80l?si=009788cab7254548
Apple Music - Web Player
"Shiritakunakatta, Ushinaunonara" - Single by Atarayo & Junwaidan on Apple Music
Album · 2022 · 1 Song
一个思考:二舅的坚韧,跟「纵向」改善密不可分。
二舅的人生,「横向」跟隔壁村老头比,再苦、再不公平、再不甘心,「纵向」去看,总体还是改善的。公平十年再公平,也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十年。
50、60 后这一代人展现出的所谓「民族的坚韧」,几乎都是建立在这一背景下。他们无下限的忍耐,向社会让渡的东西,都是发展的增量。「增长」是他们与时代共处的主旋律,大前提。
包括生小孩也是一样,上一代人生小孩,某种程度上就像三体里描述的「冬眠」,送一个后代,去那个更好的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年轻人看不到更好的未来,无法和时代共处。这是所有第一世界国家的难题。
这种「社会发展到中等水平,纵向发展减速」的情况,一个解法是「用空间换时间」,用公平普惠的福利,换社会的延续,日本就是典型。当然,想梦回昭和是不可能的,但能续上一口气。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民族,最后会有搞出什么更厉害的大智慧,解决这个问题捏。
二舅的人生,「横向」跟隔壁村老头比,再苦、再不公平、再不甘心,「纵向」去看,总体还是改善的。公平十年再公平,也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十年。
50、60 后这一代人展现出的所谓「民族的坚韧」,几乎都是建立在这一背景下。他们无下限的忍耐,向社会让渡的东西,都是发展的增量。「增长」是他们与时代共处的主旋律,大前提。
包括生小孩也是一样,上一代人生小孩,某种程度上就像三体里描述的「冬眠」,送一个后代,去那个更好的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年轻人看不到更好的未来,无法和时代共处。这是所有第一世界国家的难题。
这种「社会发展到中等水平,纵向发展减速」的情况,一个解法是「用空间换时间」,用公平普惠的福利,换社会的延续,日本就是典型。当然,想梦回昭和是不可能的,但能续上一口气。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民族,最后会有搞出什么更厉害的大智慧,解决这个问题捏。
蝶式键盘为苹果留下了一张 5000 万美元的「罚单」。但它依然是苹果向前探索笔记本电脑「未来形态」的一次激进且有意义的尝试,也是那段历史的一个象征:那时的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技术会一直日新月异。
https://mp.weixin.qq.com/s/Nc3Du150p3YXCAAjhgrsfw
https://mp.weixin.qq.com/s/Nc3Du150p3YXCAAjhgrsfw
Weixin Official Accounts Platform
苹果的这次失败,让笔记本电脑倒退 15 年
蝶式键盘为苹果留下了一张 5000 万美元的「罚单」。
上周日 Pitchfork 发表了这篇《社交网络》OST 的乐评。
写得很好,作者 Jayson Greene 虽然是从乐评出发,但光是从他写每一首曲子对应的电影画面,看他选取的画面切片、叙述的笔触,就不难看出,他把电影的情节也研究得非常细,抓住了很多关键性瞬间。
最近把电视、回音壁、NAS 系统搭好之后,躺沙发上抱着宜家的鲨鲨看了不少电影,老片和新片大概各占一半。不过,在看过上千部电影之后,我不得不说,看新片给我带来的「共鸣、回响感」,反而是衰退的。
这不难理解,当年我们都是从某张 TOP250 片单从高往低开始刷的。所以我觉得,相比于看更多电影,把片量刷到 3000、5000 部,还是把少数最喜欢的电影琢磨透,会更有意思的。
《社交网络》我看过近百遍,不仅是故事情节熟悉,从对白、分镜,人物的某个微表情,甚至某个剪辑的节奏都非常熟捻了,但看完 Pitchfork 这篇乐评,我依然会想要对照它里面讲的一些跟配乐有关的细节,再品味一遍。这也是一部真正的好作品必要的特质。
https://pitchfork.com/reviews/albums/trent-reznor-atticus-ross-the-social-network/
写得很好,作者 Jayson Greene 虽然是从乐评出发,但光是从他写每一首曲子对应的电影画面,看他选取的画面切片、叙述的笔触,就不难看出,他把电影的情节也研究得非常细,抓住了很多关键性瞬间。
最近把电视、回音壁、NAS 系统搭好之后,躺沙发上抱着宜家的鲨鲨看了不少电影,老片和新片大概各占一半。不过,在看过上千部电影之后,我不得不说,看新片给我带来的「共鸣、回响感」,反而是衰退的。
这不难理解,当年我们都是从某张 TOP250 片单从高往低开始刷的。所以我觉得,相比于看更多电影,把片量刷到 3000、5000 部,还是把少数最喜欢的电影琢磨透,会更有意思的。
《社交网络》我看过近百遍,不仅是故事情节熟悉,从对白、分镜,人物的某个微表情,甚至某个剪辑的节奏都非常熟捻了,但看完 Pitchfork 这篇乐评,我依然会想要对照它里面讲的一些跟配乐有关的细节,再品味一遍。这也是一部真正的好作品必要的特质。
https://pitchfork.com/reviews/albums/trent-reznor-atticus-ross-the-social-network/
Pitchfork
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 The Social Network
Read Jayson Greene’s review of the album.
我提一种可能性哈,完全基于我自己的观察。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在这片土地上,即便是有钱人,也是朝不保夕的,对未来看不到什么确定性,活得也挺不像个人的。
在这个情况下,别说让他们把保姆当家人对待了,他们巴不得用保姆的苦难来稀释一下自己的痛感吧?
我从小到大,觉得一个人世界观成熟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见得别人好」,不是看到有人好就要批倒批臭,砸烂他的狗头;第二个阶段是「成人之美」,有人遇到好事了,我真心诚意地推动促成一把,不一定对我有好处,但世界多了好的增量;第三阶段是「把人当人」,就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地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更像人。
在这之上才是什么先忧后乐、安得广厦千万间,说实话,这些「宁愿自己过得不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的话我听多了都觉得太虚伪,实际上大部分人都还停留在见不得别人好的阶段……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80501/answer/2615599037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在这片土地上,即便是有钱人,也是朝不保夕的,对未来看不到什么确定性,活得也挺不像个人的。
在这个情况下,别说让他们把保姆当家人对待了,他们巴不得用保姆的苦难来稀释一下自己的痛感吧?
我从小到大,觉得一个人世界观成熟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见得别人好」,不是看到有人好就要批倒批臭,砸烂他的狗头;第二个阶段是「成人之美」,有人遇到好事了,我真心诚意地推动促成一把,不一定对我有好处,但世界多了好的增量;第三阶段是「把人当人」,就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地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更像人。
在这之上才是什么先忧后乐、安得广厦千万间,说实话,这些「宁愿自己过得不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的话我听多了都觉得太虚伪,实际上大部分人都还停留在见不得别人好的阶段……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80501/answer/2615599037
Zhihu
该不该把保姆当家人看待? - 知乎
怎么说呢?中国人对于雇佣关系中尊重和灵活性过分的低要求,导致他们往往在自己当雇主的时候过分神话自己…
不得不感叹,2001(入世)到 2008(奥运),就是属于 8090 这代人的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
过往的伤痛,在实用主义引领高速发展的抚慰下,稍微结痂了。现在回想,其实当年江总书记接受华莱士采访,也算是他在离任前,对人民、对世界的一个承诺和交代了。
直到 2008 年,「China」这个标签的国际声望算是达到一个新的最大值,接二连三的灾难和奥运会的成功,至少表面上形成了绝佳的对比,两岸三地也前所未有地凝聚。「那时的人们走路带着风,眼里都有光」,话是这么说的。
2009 年,奥巴马访华的时候,接受南方周末采访,其实恰好又和过往形成了一个同题异构,但那就已经是时代转向、变色的信号了。
向前的势能,直到 10 年后的 2019 年,被彻底耗尽。标志性事件是《复联4》之后跟迪士尼的全面脱钩,王兴那句「最好的一年」一语成谶。这大概率是偶然,但足够戏剧,紧接着,就是清零时代。
一年后,Castro 发出那句轻描淡写又振聋发聩的话:「时代已经黑了。」
又一年,一个普通人在上海发出一声平静的呐喊:「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谢谢。」
过往的伤痛,在实用主义引领高速发展的抚慰下,稍微结痂了。现在回想,其实当年江总书记接受华莱士采访,也算是他在离任前,对人民、对世界的一个承诺和交代了。
直到 2008 年,「China」这个标签的国际声望算是达到一个新的最大值,接二连三的灾难和奥运会的成功,至少表面上形成了绝佳的对比,两岸三地也前所未有地凝聚。「那时的人们走路带着风,眼里都有光」,话是这么说的。
2009 年,奥巴马访华的时候,接受南方周末采访,其实恰好又和过往形成了一个同题异构,但那就已经是时代转向、变色的信号了。
向前的势能,直到 10 年后的 2019 年,被彻底耗尽。标志性事件是《复联4》之后跟迪士尼的全面脱钩,王兴那句「最好的一年」一语成谶。这大概率是偶然,但足够戏剧,紧接着,就是清零时代。
一年后,Castro 发出那句轻描淡写又振聋发聩的话:「时代已经黑了。」
又一年,一个普通人在上海发出一声平静的呐喊:「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谢谢。」
WSJ 报道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和停贷危机。
https://www.wsj.com/articles/bursting-chinese-housing-bubble-compounds-beijings-economic-woes-11660235003
https://www.wsj.com/articles/bursting-chinese-housing-bubble-compounds-beijings-economic-woes-11660235003
WSJ
The Bursting Chinese Housing Bubble Compounds Beijing’s Economic Woes
Home sales and prices are dropping in many c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after rising for years, and the damage is spreading. “We’ve never seen a property market slowdown of this size and severity.”
在我的印象里,00 年代,特别是苏联解体后,911 之前的好莱坞灾难片,比如《泰坦尼克号》和《独立日》,都在将灾难浪漫化,只不过分属硬汉和柔情两种不同方式,背后都充斥着一种「蜜汁自信」。
等到 00 年代,经历 911 之后,灾难本身开始变得「不可战胜」。埃默里奇的代表作《后天》和《2012》,都是在讲「人性」(而不是人类)战胜灾难,坚韧生存的故事。
再往后,10 年代,「灾难片」的视角开始变小,开始变得内化、唯心,乐天精神生长。典型就是自 2014 年开始的三部曲《星际穿越》、《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当时 Adam McKay 拍了《大空头》,里面借角色 Mark Baum 之口,批评了民众的麻木,一无所知又娱乐至死的状态。
等到 2020 年,Adam McKay 拍了《Don’t Look Up》。纵观整个演变的过程,从「人定胜天」,到「Things will be alright.」,再到「人类手拉手一起灭绝,就已经很美丽了」。过程生动演绎了上一个黄金时代如何逝去。
在中国,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相信后人的智慧」,只不过后人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
https://mp.weixin.qq.com/s/2tePpxV3vEF_GqoDPO8atg
等到 00 年代,经历 911 之后,灾难本身开始变得「不可战胜」。埃默里奇的代表作《后天》和《2012》,都是在讲「人性」(而不是人类)战胜灾难,坚韧生存的故事。
再往后,10 年代,「灾难片」的视角开始变小,开始变得内化、唯心,乐天精神生长。典型就是自 2014 年开始的三部曲《星际穿越》、《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当时 Adam McKay 拍了《大空头》,里面借角色 Mark Baum 之口,批评了民众的麻木,一无所知又娱乐至死的状态。
等到 2020 年,Adam McKay 拍了《Don’t Look Up》。纵观整个演变的过程,从「人定胜天」,到「Things will be alright.」,再到「人类手拉手一起灭绝,就已经很美丽了」。过程生动演绎了上一个黄金时代如何逝去。
在中国,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相信后人的智慧」,只不过后人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
https://mp.weixin.qq.com/s/2tePpxV3vEF_GqoDPO8atg
Weixin Official Accounts Platform
“川渝人民要哭了”,是灾难,不是玩笑
气候危机已经不可避免。
关于 leggings,以及 athleisuire 这种穿衣风格,纪录片 Explained 第二季第四集专门讲这个话题,推荐大家去看。
简单来说,这种看似「自由、接地气」的穿衣风格,实际依然被社会顶层垄断着。leggings 最初的名字其实就叫 yoga pants,它的主要功能是向身体施加压力,让女性在瑜伽训练过程中更自由地伸展,也更容易感受到肌肉的变化。
只不过从 2010 年开始,一部分身材姣好的女性,发现了 yoga pants 是一种很好的,展示身材的工具,同时又可以 fit 进「女性穿衣自由」的话术。才把这种服装带入生活,换了一个名字,摇身一变,成了 leggings。
很显然,leggings,包括 lululemon 这个品牌,都带有浓烈的中产阶级色彩。它无处不在暗示你是一个「有时间,买得起瑜伽课,能管理好身材」的女性,更不必说这些产品本身就在通过价格设置门槛。
同样的事情,对应到男性身上的典型,自然就是 allbirds。硅谷精英垄断了所谓的「穿衣自由」叙事,让这个叙事与那些所谓的技术精英、创业大佬捆绑在一起,然后被转化为消费主义符号:一双简陋,但处处透露着「硅谷气质」且价格不菲的运动鞋。
无论你如何去谈「穿衣自由」,我们都必须承认,穿衣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行为。所以,如果你不主动去争夺关于穿着的「话语权」,而只是用「穿衣自由」去 justify 一切时,这个「自由」本身也会被垄断和剥削。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05ab41a816f8cf40723e89
简单来说,这种看似「自由、接地气」的穿衣风格,实际依然被社会顶层垄断着。leggings 最初的名字其实就叫 yoga pants,它的主要功能是向身体施加压力,让女性在瑜伽训练过程中更自由地伸展,也更容易感受到肌肉的变化。
只不过从 2010 年开始,一部分身材姣好的女性,发现了 yoga pants 是一种很好的,展示身材的工具,同时又可以 fit 进「女性穿衣自由」的话术。才把这种服装带入生活,换了一个名字,摇身一变,成了 leggings。
很显然,leggings,包括 lululemon 这个品牌,都带有浓烈的中产阶级色彩。它无处不在暗示你是一个「有时间,买得起瑜伽课,能管理好身材」的女性,更不必说这些产品本身就在通过价格设置门槛。
同样的事情,对应到男性身上的典型,自然就是 allbirds。硅谷精英垄断了所谓的「穿衣自由」叙事,让这个叙事与那些所谓的技术精英、创业大佬捆绑在一起,然后被转化为消费主义符号:一双简陋,但处处透露着「硅谷气质」且价格不菲的运动鞋。
无论你如何去谈「穿衣自由」,我们都必须承认,穿衣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行为。所以,如果你不主动去争夺关于穿着的「话语权」,而只是用「穿衣自由」去 justify 一切时,这个「自由」本身也会被垄断和剥削。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05ab41a816f8cf40723e89
Xiaoyuzhoufm
【随机波动】Leggings怎么了?
听《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上小宇宙。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每周三中午12:00更新,新浪微博@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小破不入渠🌏
关于 leggings,以及 athleisuire 这种穿衣风格,纪录片 Explained 第二季第四集专门讲这个话题,推荐大家去看。 简单来说,这种看似「自由、接地气」的穿衣风格,实际依然被社会顶层垄断着。leggings 最初的名字其实就叫 yoga pants,它的主要功能是向身体施加压力,让女性在瑜伽训练过程中更自由地伸展,也更容易感受到肌肉的变化。 只不过从 2010 年开始,一部分身材姣好的女性,发现了 yoga pants 是一种很好的,展示身材的工具,同时又可以 fit 进「女性穿…
作为一个左棍,feminist,我不喜欢这一期的地方就在于,三位拿了 leggings 的赞助,为了证明「穿 leggings 很自由、很解放、很彰显 women power」,就开始把「性别议题」当一个筐,然后把所有事情都往里面扔,罔顾历史和事实。
比如三位说运动短裤的内衬设计是为了「防走光」,暗示运动短裤是一种「很不女权」的服装,同时又说 leggings 紧身包裹能防止皮肤摩擦。实际上,运动短裤设计内衬的初衷才是防摩擦。
相反,leggings 设计的初衷,才是防走光。80 年代简·方达们穿的「弹力裤」,因为会带来走光问题,所以当时跳健美操的人,都会在弹力裤上面,穿一件高叉的,类似泳衣的弹力上衣,把私处盖住。lululemon 设计的初衷,which 由创始人亲口所说,就是在 yoga pants 底部设计了一块「菱形布料」,解决走光的问题。
而作为一种运动服,运动短裤相比 leggings,其实泛用、好用得多,因为散热更好。leggings 之所以最初是 yoga pants,后来演变为一种日常服装,一大原因就在于它可以保暖。毕竟瑜伽是一个强度不大的运动。
至于穿着 leggings 去跑步(非慢跑)、飞盘,我不具体评价了(我没穿过)。我有时候也会穿棉 T 恤去运动(因为懒得换了),但我不会失心疯到说纯棉 T 恤才是最好的运动装。
至于说女性去运动有重重阻碍;运动场是被男性霸占的空间;从小大部分体育老师就是男性,会排斥女性;说女性的运动穿着会被性化……这些事情都部分成立,但不是主视点,在运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绝大部分产品形态,都只是跟市场和产品之间互相反馈的结果。
在性别社会里,男性排斥女性做很多事情,但运动其实很难说是其中之一……真正被剥削、掠夺得最惨的女性,反而是那些以体育为生的专业女运动员。
比如三位说运动短裤的内衬设计是为了「防走光」,暗示运动短裤是一种「很不女权」的服装,同时又说 leggings 紧身包裹能防止皮肤摩擦。实际上,运动短裤设计内衬的初衷才是防摩擦。
相反,leggings 设计的初衷,才是防走光。80 年代简·方达们穿的「弹力裤」,因为会带来走光问题,所以当时跳健美操的人,都会在弹力裤上面,穿一件高叉的,类似泳衣的弹力上衣,把私处盖住。lululemon 设计的初衷,which 由创始人亲口所说,就是在 yoga pants 底部设计了一块「菱形布料」,解决走光的问题。
而作为一种运动服,运动短裤相比 leggings,其实泛用、好用得多,因为散热更好。leggings 之所以最初是 yoga pants,后来演变为一种日常服装,一大原因就在于它可以保暖。毕竟瑜伽是一个强度不大的运动。
至于穿着 leggings 去跑步(非慢跑)、飞盘,我不具体评价了(我没穿过)。我有时候也会穿棉 T 恤去运动(因为懒得换了),但我不会失心疯到说纯棉 T 恤才是最好的运动装。
至于说女性去运动有重重阻碍;运动场是被男性霸占的空间;从小大部分体育老师就是男性,会排斥女性;说女性的运动穿着会被性化……这些事情都部分成立,但不是主视点,在运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绝大部分产品形态,都只是跟市场和产品之间互相反馈的结果。
在性别社会里,男性排斥女性做很多事情,但运动其实很难说是其中之一……真正被剥削、掠夺得最惨的女性,反而是那些以体育为生的专业女运动员。
我最早看《色·戒》是上初中,当时完全出于对性的好奇,去找了一个完整版,注意力(当然)完全放在那几段性爱戏上。
比较宝贵的是,当年的另一部电影《赤壁》,里面也有梁朝伟的床戏(和林志玲)。当时的我虽然不懂性,但隐隐有一种意识,这两部电影的视点并不一样。
-
再后来,我上大学,第一次「真正」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又看了这部电影。
然后我特别不服这部电影的三场床戏,因为三场戏的递进结构,显然跟色情片,有表面上的类似之处。我竭力否认,在这个故事里,存在一种叙事的可能,是「易先生睡服了王佳芝」。
所以当时我的注意力,更多放在那枚戒指上,我认为是戒指作为一个 commitment,才实现了对这段感情、关系的升华。让它从一个「特工间的交锋」(性也是交锋的一部分),变成了「男女的相遇」。
-
今天再重看《色·戒》,我觉得一方面是我充分理解了,这三场性爱戏所实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呈现易先生和王佳芝之间的关系变化。性爱本身就是两人相遇过程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我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接受这种 narrative,即王佳芝在这四年里的生活状态,始终是惊惶、慌乱、不知所措的,即便在麻将桌上,眼神也随镜头不断抖动,只能强装镇定的同时不断输钱。而只有在和易先生性爱后的温存时刻,才是安心、平静,呼吸如镜头一般平稳的。
比较宝贵的是,当年的另一部电影《赤壁》,里面也有梁朝伟的床戏(和林志玲)。当时的我虽然不懂性,但隐隐有一种意识,这两部电影的视点并不一样。
-
再后来,我上大学,第一次「真正」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又看了这部电影。
然后我特别不服这部电影的三场床戏,因为三场戏的递进结构,显然跟色情片,有表面上的类似之处。我竭力否认,在这个故事里,存在一种叙事的可能,是「易先生睡服了王佳芝」。
所以当时我的注意力,更多放在那枚戒指上,我认为是戒指作为一个 commitment,才实现了对这段感情、关系的升华。让它从一个「特工间的交锋」(性也是交锋的一部分),变成了「男女的相遇」。
-
今天再重看《色·戒》,我觉得一方面是我充分理解了,这三场性爱戏所实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呈现易先生和王佳芝之间的关系变化。性爱本身就是两人相遇过程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我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接受这种 narrative,即王佳芝在这四年里的生活状态,始终是惊惶、慌乱、不知所措的,即便在麻将桌上,眼神也随镜头不断抖动,只能强装镇定的同时不断输钱。而只有在和易先生性爱后的温存时刻,才是安心、平静,呼吸如镜头一般平稳的。
过去 10 年,在国内做媒体不叫做媒体,叫「内容创业」。
过程中有很多神话,一夜爆红、暴富的,几个人的工作室就拿到千万估值的,还有做报道做着,一跃入海真创业,功成名就的。
但与此同时,这个行业的周期也短的令人发指,我正式在这一行里混,也就 6 年,已经送走了一波又一波数不清的同事,看一个又一个我喜欢或讨厌的项目起来、倒掉。从早期的「是我们的内容不够好」,到后面的把啤酒杯往桌上一摔,「b站?狗都不做。」
一开始我以为是城市的问题,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盖子,盖在你头上,里面是不断加压的水银蒸气,吸不了多久就瘫痪了。但后来,我近距离了解了三个川渝地区(which is 所有媒体人的美妙故乡)团队的崩溃,发现不只是地方的问题。
一切仍要归结于时代。在融资以月、流量以周计算,算法池决定一条内容生死只需要 6 小时的时代里,几乎没有「静下心来做内容,找到一个健康商业轨道」的可能性。一个事实是,美国科技媒体的执行编辑们,很多年龄都在 50 岁以上,Dieter Bohn、Jason Snell、John Paczkowski、Rene Ritchie……国内,现在彭林都算是半个活化石了。
回想那段经历,初入社会的热情被行业喷了氧气一样过度燃烧,连我这种顶级懒B,那个时候都能跟发布会熬一个通宵,第二天盯片子盯到下午再回家睡觉。只不过燃烧之后,就只剩下迅速散佚这一个结局。
现在这个行业终于进入了一个后增长时代,用户、使用时长、广告主,都正在触顶。会不会再有王自如那样的一边被骂成梗,一边开上 C63S 的「榜样」?可能会有。但更多人就是被埋在下面,成为某台服务器硬盘角落里,一串毫无疑义的 1 和 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d4y1M7jK/
过程中有很多神话,一夜爆红、暴富的,几个人的工作室就拿到千万估值的,还有做报道做着,一跃入海真创业,功成名就的。
但与此同时,这个行业的周期也短的令人发指,我正式在这一行里混,也就 6 年,已经送走了一波又一波数不清的同事,看一个又一个我喜欢或讨厌的项目起来、倒掉。从早期的「是我们的内容不够好」,到后面的把啤酒杯往桌上一摔,「b站?狗都不做。」
一开始我以为是城市的问题,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盖子,盖在你头上,里面是不断加压的水银蒸气,吸不了多久就瘫痪了。但后来,我近距离了解了三个川渝地区(which is 所有媒体人的美妙故乡)团队的崩溃,发现不只是地方的问题。
一切仍要归结于时代。在融资以月、流量以周计算,算法池决定一条内容生死只需要 6 小时的时代里,几乎没有「静下心来做内容,找到一个健康商业轨道」的可能性。一个事实是,美国科技媒体的执行编辑们,很多年龄都在 50 岁以上,Dieter Bohn、Jason Snell、John Paczkowski、Rene Ritchie……国内,现在彭林都算是半个活化石了。
回想那段经历,初入社会的热情被行业喷了氧气一样过度燃烧,连我这种顶级懒B,那个时候都能跟发布会熬一个通宵,第二天盯片子盯到下午再回家睡觉。只不过燃烧之后,就只剩下迅速散佚这一个结局。
现在这个行业终于进入了一个后增长时代,用户、使用时长、广告主,都正在触顶。会不会再有王自如那样的一边被骂成梗,一边开上 C63S 的「榜样」?可能会有。但更多人就是被埋在下面,成为某台服务器硬盘角落里,一串毫无疑义的 1 和 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d4y1M7jK/
Bilibili
数码评测先驱,状告华为“月亮门”,曾坚持不恰饭,是否依然坚持理想?【爱否科技×问题不大】_哔哩哔哩_bilibili
彭林,爱否科技创始人,前清华同方副总。你或许听说过华为月亮门、直播开除、辞职维权这样的江湖轶事,这都是彭林干的。他是国内最早一批做评测的网红,是视频评测的先驱,现在很多耳熟能详的数码博主是看着他的视频长大的,比如何同学、大狸子、苏星河、六分超超、影视飓风。他创建的爱否科技坚持独立、客观的价值观,并影响了一代评测人。这期内容,是【up主歪传】数码系列的第一期,我跟@爱否科技FView 主理人彭林, 视频播放量 243328、弹幕量 1405、点赞数 7245、投硬币枚数 5534、收藏人数 2835、转发人数…
我倒是没那么悲观,再接近核末日,有冷战时期接近吗?那会儿华约阵营可是饭都吃不饱捏。
一方面核战不是二战,真炸起来你是天大的领导,脑袋也要开花。另一方面,经济的问题,也没法通过 WW3 解决。我觉得这两点都是世界的基础共识。
甚至就算丁子在最后的日子里想带人类一起陪葬,最后一道执剑人干不干还不好说呢……
但我的确觉得,往后走,都是钝刀子割肉的下坡路。冷战后,到新冠之前的这一段历史,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反复摩挲、回味的一段,美好到不真实的回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5568936/answer/2690109893
一方面核战不是二战,真炸起来你是天大的领导,脑袋也要开花。另一方面,经济的问题,也没法通过 WW3 解决。我觉得这两点都是世界的基础共识。
甚至就算丁子在最后的日子里想带人类一起陪葬,最后一道执剑人干不干还不好说呢……
但我的确觉得,往后走,都是钝刀子割肉的下坡路。冷战后,到新冠之前的这一段历史,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反复摩挲、回味的一段,美好到不真实的回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5568936/answer/2690109893
Zhihu
沙利文称「美国已私下警告俄勿用核武,后果很严重」,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 知乎
我是一直很悲观的,15年就觉得WW3不远了,当时的判断是未来10年不会,但是10年以上就很大概率会原因很简…
看到新闻,今年是日本铁道开业 150 周年,就想到了这个视频,which is 我在 YouTube 上看的最早几个视频之一。
然后发现下面有一条评论:
小学3年生の時にこのCMに家族で参加させて頂きました。そして大学生になり、彼氏も実はこのCMに当時参加してたことが判明して2人でびっくり!お互い居た場所は違いましたがこの日に同じ新幹線に手を振ってたことに感動しました😊
私たちのように友達や恋人、家族になってる方がいるかもしれないと嬉しい気持ちになりまし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UNbJzCFgjnU
然后发现下面有一条评论:
小学3年生の時にこのCMに家族で参加させて頂きました。そして大学生になり、彼氏も実はこのCMに当時参加してたことが判明して2人でびっくり!お互い居た場所は違いましたがこの日に同じ新幹線に手を振ってたことに感動しました😊
私たちのように友達や恋人、家族になってる方がいるかもしれないと嬉しい気持ちになりまし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UNbJzCFgjnU
YouTube
祝!九州 九州新幹線全線開CM180秒
http://cromagnon.livedoor.biz/archives/2011-03.html#20110309 鹿児島〜博多まで。沿道で新幹線を祝福する、九州の人々。九州ってステキな所だと思った。色々みつけたら、つぶやきます!
http://twitter.com/#!/cromagnon1969
http://twitter.com/#!/cromagnon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