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精选
380 subscribers
71.5K photos
1.78K videos
2 files
37.8K links
学习英语,了解世界

内容来源:
telegra.ph/Facebook-精选内容来源-04-21
Download Telegram
#政策礙到你 【被無視的通行權:行人的道路無障礙】

你是否看過類似的報導,提到有輪椅使用者在街頭「飆速」或「車聚」引來用路人注目;先姑且不論這些玩笑式的陳述方式是否涉及歧視與嘲諷,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行人及輪椅使用者常被迫走在危險的車道上。

台灣的道路缺少無障礙和人本交通的思維,無數的人行道被機車、變電箱和部分行道樹佔滿空間,都是社會對障礙者及弱勢用路人的無聲壓迫。

近期,我們已談過了居住空間內部、住宅至社區的垂直移動,接著我們將進入本次無障礙三部曲的最終章~道路的移動平權。

🔶 道路與路權概念
道路是用來連結人與人、空間與空間的基本設施。如果居住空間是個人生活的起點,道路就是人們展開生活的必要途徑。雖然障礙者的居住權逐漸被討論與落實,卻仍無法在社區裡自由移動時,對障礙者來說仍是舉步維艱。

道路是國家的基礎建設,路權本該平等分配給每一位使用者。但在台灣的道路空間設計中,車輛往往獲得了最多的空間使用權;而行人卻只能在剩餘的縫隙中辛苦穿梭。

對基本原則的忽視卻讓我們的道路淪為權力的修羅場,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這樣的惡果如何影響障礙者的行走日常。

🔶荒謬至極的道路關卡
關卡1: 五花八門的障礙物
電線桿、變電箱、號誌桿、花盆、行道樹、違停汽機車、舊衣回收箱、商家攤販堆積雜物,在道路上總是會有各種霸佔人行道的障礙物,行動不便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風險繞行。

關卡2: 心驚膽戰的凹坑陷阱
行道樹浮根破壞鋪面,可能需要加裝越野輪胎;標線型人行道和排水孔重疊,導盲杖會不小心插到凹坑。

關卡3: 形同虛設的標線人行道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將水溝蓋塗上綠漆、畫上標線就美其名為人行道。但標線人行道只是替代措施,常遇到舖設品質參差不齊、也無法辨免被違規車輛占用,更不用說缺少實體護欄作為區隔,十分危險。

以台北市為例,標線人行道現今替換率仍低,2024年有議員指出全長186.9公里的標線型人行道中,近三年卻只有不到1公里轉成實體人行道,可見政府施展的拖延戰術,迴避了應承擔的責任。

關卡4: 恨天高的高低落差
即使有實體人行道,但若斜坡通道建置不完整,也直接排除了輪椅使用者。更誇張的是,有些輪椅使用者上去人行道後,但要下來時發現沒有斜坡道,因此耗費心神的折返於道路上

關卡5: 過於狹窄的寬度設計 source
Tumblr user digupreaganandkillhimagain:

im going crazy you have GOT to decouple romance/amatonormativity and marriage in your mind. you have GOT to understand that marriage is a legal document that protects you from exploitation especially if you are a woman or a stay-at-home anything. it is not some evil unique to heterosexual people. it is a legal document that says 'this is who i want in my hospital room when i die, this is who i want to have my stuff when i die, THIS PERSON OWES ME RECOMPENSE IF THEY KICK ME OUT OF THE HOUSE I LIVE IN"
You are not immune to being taken advantage of by your partner if you are queer. do not wind up homeless because your garbage live-ins name is on the lease and they decided to drop you like hot coals.

Tumblr user elexuscal:

Adding to this:

This is why it is not assimilationist for gay/queer people to want to enshrine marriage rights in their country/region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