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氏传盒
被 play 背刺, 微信强制升级到 8.x, 之前是 6.x。 现在 apkpure 上都找不到 6.x 的 apk 了。 非常生气。 强制升级后, 外国手机号和网页版只能保一个。 我绝对没有手动打开过 play store的 自动升级。 小龙没妈, 狗play也没妈。
同样的事又发生一次。 还以为是什么通知栏误触, 但去到 play 商店的设置页一看, 发现 "自动升级" 选项又被 "自动" 选上了 😡 Play 耍起流氓来就真拿它没办法。 幸好当年的降级教程还管用。
微信降级教程
1. 电脑准备 adb.exe 和 WeChat_v7.x_apkpure.com.apk , 打开 cmd 终端; 手机打开 USB 调试; 数据线插好;
2. 手机高版本微信保持登录状态, 否则低版本微信已禁止登录 (微信版本, 有些说法称 7.0.21 好, 但我 7.0.7 有效就不再多试; 6.x 失效, 因为登陆态在 6.x 上会被强退)
3. cmd
4. cmd
5. cmd
微信降级教程
1. 电脑准备 adb.exe 和 WeChat_v7.x_apkpure.com.apk , 打开 cmd 终端; 手机打开 USB 调试; 数据线插好;
2. 手机高版本微信保持登录状态, 否则低版本微信已禁止登录 (微信版本, 有些说法称 7.0.21 好, 但我 7.0.7 有效就不再多试; 6.x 失效, 因为登陆态在 6.x 上会被强退)
3. cmd
adb devices
发起连接/验证连接。如果手机显示 USB 调试已连接但电脑终端的连接设备列表为空, 则手机开发者选项关开一次 USB 调试, 使手机端主动重连4. cmd
adb install -r -d C:\WeChat_v7.0.7_apkpure.com.apk
(-r 强制覆盖安装 -d 允许降级安装) 显示 Success 则可以松一口气; 如果显示 INSTALL_FAILED_VERSION_DOWNGRADE
则表示 Android 版本 / apk 版本 / adb 版本 不支持降级覆盖安装, 只能保留数据卸载重启后安装旧版5. cmd
adb shell pm uninstall -k com.tencent.mm
(-k 保留应用数据); 确认手机微信已删除后, 重启手机, 即可 adb install -r -d C:\WeChat_v7.0.7_apkpure.com.apk
荀氏传盒
意外进入 AI 扫黄领域 tg 大会员要过期, 硬盘老化 -> 优先上传 2000M 以上大文件备份 -> 高强度备份中 -> 大文件有很多黄片 -> 肉眼短时间扫描大量黄片, 接受过量刺激, 但因为还要高强度备份, 又没时间冲 -> 做春梦 -> 剧情不错, 意犹未尽 -> 起床输入 grok 开写 明明前一天还以为, AI 鉴黄没意思, 无聊, 不好玩, 看不懂那些人怎么玩得那么起劲, 不料真香时刻来得猝不及防
备份上传 telegram 的一些经验
======
文件体积处理(化整为零+化零为整+顺藤摸瓜)
———
化整为零: 超过单文件体积上限的文件, 可以分卷压缩后上传; 超过上限的视频, 可以用 ffmpeg 切割分段; 我做的 FFmpeg Lossless-cut Command Generator 可以拖拽时间轴断点, 动态生成切割命令
化零为整: 上传大量零碎小文件, 则妨碍浏览, 污染搜索结果。 可以打包上传, 但打包上传妨碍搜索, 解决方案是 "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 小文件打包上传一时爽, 以后定位某某文件位于哪个包怎么办? 答案是打包后入库本地索引。 我的索引数据放在 sqlite, 分两个表, 以建立 压缩包文件名 到 压缩包内文件文件名 的对应关系, 然后通过运行自制脚本, 实现从压缩包到 sqlite 的 "一键入库"
文件组织技巧(打成一片+指名道姓+李代桃僵)
———
翻箱倒柜: tg 搜索常说中文分词坑, 但坑的何止是中文分词。 文档文件可按文件名搜索, 但影音图等媒体文件如果有元信息, 就只能按元信息个别字段搜索, 到头还得在 caption 处手动添加搜索词 "指名道姓"。
打成一片: 文件组 能够有效压缩屏幕空间, 节省屏幕滑动距离。 每组最多 10 个文件。 tg 有两种 文件组: albums, media groups, 两者互不相容。
albums 仅含: GIF动图除外的压缩图、 tg能解码的视频;
media groups 仅含: 音频、GIF动图除外的原图、 tg不能解码的视频、 其它文件
出现过 webm 与 mkv 放在同一个 album, 上传完毕却无法发送消息的情况, 无非是音视频编解码疑难杂症, 没深究了, 所以 同一个 album 内的视频编码最好一致
指名道姓: 为便于搜索, 往往给文件附带 caption. 单文件没问题, 文件组有门道。 caption 只能挂靠在某个文件下, 不能作为整个文件组的附属。
对于 Album, caption 默认挂在第一个, 个别客户端挂最后一个, 其实只要任一文件有 caption, 就显示为 album caption; 除非有多个 caption, 此时不显示 album caption 但不影响搜索
对于 grouped media, 发送时填写 caption 是坑, 那个只会原地变成跟文件(组)无关的单独消息。 发送 grouped media 如果要附 caption, 在 tdesktop 上只能修改消息实现, 因此大文件 "打成一片" 如果要 "指名道姓", 建议搭配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打成一片" 时, 文件挨个上传 ( tdesktop 上传大文件往往是单线程), 但只有组内所有文件全部上传完毕, 才会作为整体发出。 这个机制容易踩坑: 上传 10 个文件一组, 10 号文件上传到一半, 却遭遇奇异 bug, 进程卡死/闪退, 那么前 9 个文件都白传了。
解决办法是, 先按组上传 KB 级的小文件占位, 再修改消息, 挨个替换为大文件。 原理是修改已上传的文件组时, 每个文件各管各的, 没有 "一生生一窝" 这样的机制
基础设施优化(其疾如风+如雷贯耳)
———
其疾如风: 自己 IP, 上传账号所在的 DC, 频道/群组所在的 DC —— 只有这三者靠近, 上传速度才能快
如雷贯耳: 外接硬盘平时爱睡懒觉, 只要每次叫醒必然如发动机般轰鸣。 硬盘文件上传到频道甲, 之后每次点开频道甲, 硬盘就会垂死病中惊坐起, 卡住 tdesktop 的界面, 卡到硬盘复工为止。 人不堪其扰。 所以后续上传一般通过内存盘中转。 但从内存盘传, 做不到十个一组顶格 ("打成一片" x "整数量纲") 上传, 只能 "李代桃僵" 后徐徐图之
大会员专属区(整数量纲+料敌机先+戛然而止)
———
整数量纲: 单文件上限从普通用户 2000 MB (合 1.95 GB) 翻倍到大会员 4000 MB (合 3.90 GB)
料敌机先: 会员期从开通之时算起, 和礼品链接创建之时无关
戛然而止: 无论是否小于 2000 MB, 只要在会员截止瞬间还在上传, 就会因为会员截止而永久卡住这次上传过程, 只能取消上传。
我在会员结束后当天, 重启客户端再上传新文件, 慢得不行, 几个小时才传几十MB, 大部分时间处于断流状态, 猜测可能是会员结束前大量上传加上非会员 (按天?) 限速冲突导致 (不过忘记排除其他环节的 QoS 了), 过几天再传速度恢复正常
---
本文提到的自制工具/脚本, 均可由 AI 生成
术语/标准, 参考 https://core.telegram.org/api/files
======
文件体积处理(化整为零+化零为整+顺藤摸瓜)
———
化整为零: 超过单文件体积上限的文件, 可以分卷压缩后上传; 超过上限的视频, 可以用 ffmpeg 切割分段; 我做的 FFmpeg Lossless-cut Command Generator 可以拖拽时间轴断点, 动态生成切割命令
化零为整: 上传大量零碎小文件, 则妨碍浏览, 污染搜索结果。 可以打包上传, 但打包上传妨碍搜索, 解决方案是 "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 小文件打包上传一时爽, 以后定位某某文件位于哪个包怎么办? 答案是打包后入库本地索引。 我的索引数据放在 sqlite, 分两个表, 以建立 压缩包文件名 到 压缩包内文件文件名 的对应关系, 然后通过运行自制脚本, 实现从压缩包到 sqlite 的 "一键入库"
文件组织技巧(打成一片+指名道姓+李代桃僵)
———
翻箱倒柜: tg 搜索常说中文分词坑, 但坑的何止是中文分词。 文档文件可按文件名搜索, 但影音图等媒体文件如果有元信息, 就只能按元信息个别字段搜索, 到头还得在 caption 处手动添加搜索词 "指名道姓"。
打成一片: 文件组 能够有效压缩屏幕空间, 节省屏幕滑动距离。 每组最多 10 个文件。 tg 有两种 文件组: albums, media groups, 两者互不相容。
albums 仅含: GIF动图除外的压缩图、 tg能解码的视频;
media groups 仅含: 音频、GIF动图除外的原图、 tg不能解码的视频、 其它文件
出现过 webm 与 mkv 放在同一个 album, 上传完毕却无法发送消息的情况, 无非是音视频编解码疑难杂症, 没深究了, 所以 同一个 album 内的视频编码最好一致
指名道姓: 为便于搜索, 往往给文件附带 caption. 单文件没问题, 文件组有门道。 caption 只能挂靠在某个文件下, 不能作为整个文件组的附属。
对于 Album, caption 默认挂在第一个, 个别客户端挂最后一个, 其实只要任一文件有 caption, 就显示为 album caption; 除非有多个 caption, 此时不显示 album caption 但不影响搜索
对于 grouped media, 发送时填写 caption 是坑, 那个只会原地变成跟文件(组)无关的单独消息。 发送 grouped media 如果要附 caption, 在 tdesktop 上只能修改消息实现, 因此大文件 "打成一片" 如果要 "指名道姓", 建议搭配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打成一片" 时, 文件挨个上传 ( tdesktop 上传大文件往往是单线程), 但只有组内所有文件全部上传完毕, 才会作为整体发出。 这个机制容易踩坑: 上传 10 个文件一组, 10 号文件上传到一半, 却遭遇奇异 bug, 进程卡死/闪退, 那么前 9 个文件都白传了。
解决办法是, 先按组上传 KB 级的小文件占位, 再修改消息, 挨个替换为大文件。 原理是修改已上传的文件组时, 每个文件各管各的, 没有 "一生生一窝" 这样的机制
基础设施优化(其疾如风+如雷贯耳)
———
其疾如风: 自己 IP, 上传账号所在的 DC, 频道/群组所在的 DC —— 只有这三者靠近, 上传速度才能快
如雷贯耳: 外接硬盘平时爱睡懒觉, 只要每次叫醒必然如发动机般轰鸣。 硬盘文件上传到频道甲, 之后每次点开频道甲, 硬盘就会垂死病中惊坐起, 卡住 tdesktop 的界面, 卡到硬盘复工为止。 人不堪其扰。 所以后续上传一般通过内存盘中转。 但从内存盘传, 做不到十个一组顶格 ("打成一片" x "整数量纲") 上传, 只能 "李代桃僵" 后徐徐图之
大会员专属区(整数量纲+料敌机先+戛然而止)
———
整数量纲: 单文件上限从普通用户 2000 MB (合 1.95 GB) 翻倍到大会员 4000 MB (合 3.90 GB)
料敌机先: 会员期从开通之时算起, 和礼品链接创建之时无关
戛然而止: 无论是否小于 2000 MB, 只要在会员截止瞬间还在上传, 就会因为会员截止而永久卡住这次上传过程, 只能取消上传。
我在会员结束后当天, 重启客户端再上传新文件, 慢得不行, 几个小时才传几十MB, 大部分时间处于断流状态, 猜测可能是会员结束前大量上传加上非会员 (按天?) 限速冲突导致 (不过忘记排除其他环节的 QoS 了), 过几天再传速度恢复正常
---
本文提到的自制工具/脚本, 均可由 AI 生成
术语/标准, 参考 https://core.telegram.org/api/files
core.telegram.org
Uploading and Downloading Files
How to transfer large data batches correctly.
点评近期刷完的几本网络小说
流浪的蛤蟆 《恶魔岛》 2008-2009
初印象是五光十色, 眼花缭乱的战斗谱系, 又收束在卡牌这套秩序内, 繁而不乱, 非常震撼, 现在回头看倒不过尔尔。 我知道点子隔几年就过时是 SF (科幻/悬疑类小说) 的正常现象, 但历史车轮真压到脸上, 还是非常唏嘘。 不过, 越经典的作品越能防腐, 这本书我还能看得完, 也反映出浪淘沙还没淘成渣, 一些亮点还能倔强发光至今。
语言稚嫩, 我也稚嫩的时候看不出来, 现在回看就很明显。 这跟老生常谈的文笔干, 剧情白是两码事, 更像是角色对话甚至行为上的某些细节的处理, 再加上第一人称叙述, 带来的感觉。 其实 00 年代, 语言同样稚嫩的热门小说不少, 好像也没当作缺点, 也许相似的语言风格正是当时流行, 换到今天看, 扑面年代感, 才显得格格不入。 最搞笑的是反派名字, 前中期三大反派分别叫做 "斯诺克"、 "洛克集团"、 "诺客人"; 自己打不通洛克人就在小说里乱起名是吧。
渣土车 《做梦成了造物主》 2020-2022
思想境界很高, 飘飘欲仙。 仙人超凡脱俗, 不问世事, 人间不过是可以随手把玩, 又随手放下的游戏。 但主角不是仙, 而是造物主, 仙人苦苦追寻的天道、 修为、 境界, 都是主角编出来的。 幕后黑手流, 化用少量洪荒流设定但洪荒味不浓。 经营情节很少, 发家致富全靠巧取豪夺。
滚开 《我的属性修行人生》 2022-2023
作者滚开很有个人特色, 评价两极化。 本来我也就看得下去 《万千之心》、 《隐秘死角》、 《绝境黑夜》 这种一时一个样, 不断换花样的, 这次听到几个群友也说滚开不错, 才耐心看下《属性》。 全书只换一两次地图, 主角力量体系也只换过两次, 方知原来老滚的长线驾驭实力其实也不错。 尤其前大半本讲的大灵 (元朝) 故事, 情节编排节奏感把控, 驾轻就熟。 老滚主角动机大都相似, 都是命若钢丝, 挣扎求存。 《属性》和正在看的《绝境黑夜》对比, 那我还是更喜欢 《绝境黑夜》, 毕竟时髦的技能名字太具诱惑。
这本书有个明显的黑点, 一开始还言之凿凿, 武功从一品练到九品, 九品已经到达人体极限, 到此为止, 主体封顶。 结果到中期就变成, 超品不如狗, 宗师满地走。 再到后期, 神佛不如狗。 不过咬牙看到结尾并不坏, 因为 《属性》 结尾的一些设定隐隐和正在看的 《绝境黑夜》 设定有些勾连, 也算是滚开留给读者的小彩蛋了。
流浪的蛤蟆 《恶魔岛》 2008-2009
初印象是五光十色, 眼花缭乱的战斗谱系, 又收束在卡牌这套秩序内, 繁而不乱, 非常震撼, 现在回头看倒不过尔尔。 我知道点子隔几年就过时是 SF (科幻/悬疑类小说) 的正常现象, 但历史车轮真压到脸上, 还是非常唏嘘。 不过, 越经典的作品越能防腐, 这本书我还能看得完, 也反映出浪淘沙还没淘成渣, 一些亮点还能倔强发光至今。
语言稚嫩, 我也稚嫩的时候看不出来, 现在回看就很明显。 这跟老生常谈的文笔干, 剧情白是两码事, 更像是角色对话甚至行为上的某些细节的处理, 再加上第一人称叙述, 带来的感觉。 其实 00 年代, 语言同样稚嫩的热门小说不少, 好像也没当作缺点, 也许相似的语言风格正是当时流行, 换到今天看, 扑面年代感, 才显得格格不入。 最搞笑的是反派名字, 前中期三大反派分别叫做 "斯诺克"、 "洛克集团"、 "诺客人"; 自己打不通洛克人就在小说里乱起名是吧。
渣土车 《做梦成了造物主》 2020-2022
思想境界很高, 飘飘欲仙。 仙人超凡脱俗, 不问世事, 人间不过是可以随手把玩, 又随手放下的游戏。 但主角不是仙, 而是造物主, 仙人苦苦追寻的天道、 修为、 境界, 都是主角编出来的。 幕后黑手流, 化用少量洪荒流设定但洪荒味不浓。 经营情节很少, 发家致富全靠巧取豪夺。
滚开 《我的属性修行人生》 2022-2023
作者滚开很有个人特色, 评价两极化。 本来我也就看得下去 《万千之心》、 《隐秘死角》、 《绝境黑夜》 这种一时一个样, 不断换花样的, 这次听到几个群友也说滚开不错, 才耐心看下《属性》。 全书只换一两次地图, 主角力量体系也只换过两次, 方知原来老滚的长线驾驭实力其实也不错。 尤其前大半本讲的大灵 (元朝) 故事, 情节编排节奏感把控, 驾轻就熟。 老滚主角动机大都相似, 都是命若钢丝, 挣扎求存。 《属性》和正在看的《绝境黑夜》对比, 那我还是更喜欢 《绝境黑夜》, 毕竟时髦的技能名字太具诱惑。
这本书有个明显的黑点, 一开始还言之凿凿, 武功从一品练到九品, 九品已经到达人体极限, 到此为止, 主体封顶。 结果到中期就变成, 超品不如狗, 宗师满地走。 再到后期, 神佛不如狗。 不过咬牙看到结尾并不坏, 因为 《属性》 结尾的一些设定隐隐和正在看的 《绝境黑夜》 设定有些勾连, 也算是滚开留给读者的小彩蛋了。
https://huggingface.co/docs/transformers/en/model_doc/qwen3
各大平台已经提前拿到内部资料, 只有普通人还蒙在鼓里
提前送测, 发布后解禁…… AI 发展快得也搞这种套路了
各大平台已经提前拿到内部资料, 只有普通人还蒙在鼓里
提前送测, 发布后解禁…… AI 发展快得也搞这种套路了
huggingface.co
Qwen3
We’re on a journey to advance and democratiz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rough open source and open science.
deepseek v3/r1 不适合创意写作方面的情景, 包括撰写和审校, 主要问题在于: 想象太远脱离源头; 只知铺陈廉价的惊奇感, 不知故事前后之间如何连贯, 如何协调。 拉低温度也救不了
https://telegra.ph/Whats-Happening-to-Students-04-14 (原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Ethos. 一零后 (gen alpha) 的风貌必然前所未有, 福祸未知。 摆出一副大人姿态向少儿说教, 却全然忘记自己也是看郑渊洁长大的, 未免太可悲。
张天翼 《宝葫芦的秘密》 首发于 1958 年, 以童话寓言形式进行说教, 无论内容还是气质, 都跟如今这篇 《What's Happening to Students?》 神投气合。 区别不过是, "宝葫芦" 不再珍贵稀奇, 当今少儿人手一部。
相比张天翼的道德规训, 郑渊洁与儿童为伍, 鼓励叛逆、 质疑, 鼓励实验、 创新。 如果让郑渊洁重写《宝葫芦的秘密》, 会怎么写? 如果让郑渊洁重写《宝葫芦的秘密》 的现代版 《What's Happening to Students?》, 会怎么写?
这里是 deepseek v3 的尝试, 对话从介绍《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郑渊洁开始, 用于引导 https://telegra.ph/张天翼与郑渊洁---宝葫芦的秘密-04-14
我更喜欢 gemini-2.5-pro 写的, 更连贯, 更像是完整的故事 https://telegra.ph/皮皮鲁和指尖乐园僵尸-04-14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Ethos. 一零后 (gen alpha) 的风貌必然前所未有, 福祸未知。 摆出一副大人姿态向少儿说教, 却全然忘记自己也是看郑渊洁长大的, 未免太可悲。
张天翼 《宝葫芦的秘密》 首发于 1958 年, 以童话寓言形式进行说教, 无论内容还是气质, 都跟如今这篇 《What's Happening to Students?》 神投气合。 区别不过是, "宝葫芦" 不再珍贵稀奇, 当今少儿人手一部。
相比张天翼的道德规训, 郑渊洁与儿童为伍, 鼓励叛逆、 质疑, 鼓励实验、 创新。 如果让郑渊洁重写《宝葫芦的秘密》, 会怎么写? 如果让郑渊洁重写《宝葫芦的秘密》 的现代版 《What's Happening to Students?》, 会怎么写?
这里是 deepseek v3 的尝试, 对话从介绍《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郑渊洁开始, 用于引导 https://telegra.ph/张天翼与郑渊洁---宝葫芦的秘密-04-14
我更喜欢 gemini-2.5-pro 写的, 更连贯, 更像是完整的故事 https://telegra.ph/皮皮鲁和指尖乐园僵尸-04-14
Telegraph
What's Happening to Students?
A frustrated teacher recently took to social media with a desperate warning: 一位沮丧的教师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绝望警告。 诗曰: 《数字鸦片叹》 荧屏毒瘾蚀童心, 学苑空余废诵吟。 铁槛求知翻胜校, 可悲今世教坛喑。 You guys don’t know what’s going on in education right now. That’s fine—how could you know unless you were…
荀氏传盒
淘汰 Dify Dify 主要卖点是 RAG 结合 AI 工作流。 2025 年 RAG 继续发展, 但不再需要 dify; 工作流也继续发展, 也不需要 dify. DeepSearch / Deep Research (各家命名不一, 以下统称 DeepSearch) 的成功, 反映出嵌入向量搜索其实无关紧要, 可有可无, 因为深度搜索就是搜关键词, 嵌不了一点。 这类产品没有开源, 缺乏资料, 现有的技术报告, 总共也只有一篇OpenAI的"安全报告", 所以只能从使用体验来反推其研发路线:…
好, 现在有 deep (re)search 的模型开源出来了, 原先微调调不动、 召回召不准 RAG 框架们, 又可以续命了
https://huggingface.co/THUDM/GLM-Z1-Rumination-32B-0414
https://huggingface.co/THUDM/GLM-Z1-Rumination-32B-0414
huggingface.co
THUDM/GLM-Z1-Rumination-32B-0414 · Hugging Face
We’re on a journey to advance and democratiz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rough open source and open science.
荀氏传盒
淘汰 Dify Dify 主要卖点是 RAG 结合 AI 工作流。 2025 年 RAG 继续发展, 但不再需要 dify; 工作流也继续发展, 也不需要 dify. DeepSearch / Deep Research (各家命名不一, 以下统称 DeepSearch) 的成功, 反映出嵌入向量搜索其实无关紧要, 可有可无, 因为深度搜索就是搜关键词, 嵌不了一点。 这类产品没有开源, 缺乏资料, 现有的技术报告, 总共也只有一篇OpenAI的"安全报告", 所以只能从使用体验来反推其研发路线:…
整理发表成博客了 https://www.cxumol.com/llm-app-2025/
可以对比看看终稿和初稿有何不同。 AI 润色的后果是染上一股 AI 腔, 并且种种细节被幻觉、 被过时知识篡改, 不得不再大耗人力校对回来。
英文版 https://xirtam.cxumol.com/llm-app-2025/
可以对比看看终稿和初稿有何不同。 AI 润色的后果是染上一股 AI 腔, 并且种种细节被幻觉、 被过时知识篡改, 不得不再大耗人力校对回来。
英文版 https://xirtam.cxumol.com/llm-app-2025/
妙镜
2025 LLM AI 应用开发大变局 - 妙镜
深度搜索 + MCP 登场, RAG + 工作流 谢幕
Forwarded from 螺莉莉的黑板报
螺莉莉的数据中心
请不要对我发动量子波动速读 | 螺莉莉的数据中心
嘿!你听说过「量子波动速读」吗?据说,这是一种运用量子力学的原理(「量子纠缠」和「波粒二象性」),来实现超乎寻常的快速阅读能力。
这种技术能够让学习者在极短时间内阅读大量文字并能完全理解和记忆,有宣传称熟练的阅读者能够在五分钟内读完十万字的内容。这种技术利用能通过高速翻阅书本,让「量子波动」通过眼睛作用于大脑,从而直接「感知」并理解书中内容。一些更熟练的使用者甚至能蒙上眼睛,通过「开发松果体」或打开「天眼」来直接「读取」信息。
不同的培训机构对其原理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有机构推测其运用量子波动「让头脑中…
这种技术能够让学习者在极短时间内阅读大量文字并能完全理解和记忆,有宣传称熟练的阅读者能够在五分钟内读完十万字的内容。这种技术利用能通过高速翻阅书本,让「量子波动」通过眼睛作用于大脑,从而直接「感知」并理解书中内容。一些更熟练的使用者甚至能蒙上眼睛,通过「开发松果体」或打开「天眼」来直接「读取」信息。
不同的培训机构对其原理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有机构推测其运用量子波动「让头脑中…
Forwarded from AI诗曰bot
How to live an intellectually rich life
1 of 2: https://telegra.ph/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life-Part-1-05-21-14
2 of 2: https://telegra.ph/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life-Part-2-05-21-18
src: https://utsavmamoria.substack.com/p/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
1 of 2: https://telegra.ph/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life-Part-1-05-21-14
2 of 2: https://telegra.ph/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life-Part-2-05-21-18
src: https://utsavmamoria.substack.com/p/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
Telegraph
How to live an intellectually rich life (Part 1)
What is the point of this? 这有什么意义? 诗曰:《求真吟》世相纷纭幻亦真,格心穷理苦逡巡。莫随流俗迷津渡,自有灵光照古今。注:本诗依平水韵,采用"真"韵部,以七言绝句体例呈现。首句以疑问起兴,次句承以探索之艰,转句点破迷障,结句升华求真之志。诗中"格心"出自《礼记·大学》,"迷津"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体现古典与现代哲思的交融。平仄安排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Imagine you are sitting in a meeting…
荀氏传盒
How to live an intellectually rich life 1 of 2: https://telegra.ph/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life-Part-1-05-21-14 2 of 2: https://telegra.ph/How-to-live-an-intellectually-rich-life-Part-2-05-21-18 src: https://utsavmamoria.substack.com/p/how-to-live…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