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每日消费电子观察 (玉米狐狸 | I Have Stories To Tell You (But I Can't Anymore))
cnBeta
Surface再次沦为NFL球队失利后的泄火对象
微软Surface在过去两周的橄榄球赛事中接连遭到打击。近日在对阵迈阿密海豚队(MiamiDolphins)的比赛中,布法罗比尔队(BuffaloBills)的进攻协调员肯·多尔西(KenDorsey)在比赛失败之后将心中的怒火撒向了他的Surface平板。
Forwarded from 科技圈🎗在花频道📮 (Pineapple)
一些没什么用的数据 #图一乐
iPhone 14 512G: ¥25287/斤
iPhone 14 Plus 512G: ¥23889/斤
iPhone 14 Pro 1TB: ¥30337/斤
iPhone 14 Pro Max 1TB: ¥28122/斤
————比较数据————
NVIDIA RTX 4090公版: ¥2971/斤
今日金价: ¥244000/斤
今日猪肉批发价: ¥17/斤
今日Apple (红富士)批发价: ¥3.35/斤
老 板!来 一 斤 iPhone!
订阅频道: @TestFlightCN
iPhone 14 512G: ¥25287/斤
iPhone 14 Plus 512G: ¥23889/斤
iPhone 14 Pro 1TB: ¥30337/斤
iPhone 14 Pro Max 1TB: ¥28122/斤
————比较数据————
NVIDIA RTX 4090公版: ¥2971/斤
今日金价: ¥244000/斤
今日猪肉批发价: ¥17/斤
今日Apple (红富士)批发价: ¥3.35/斤
老 板!来 一 斤 iPhone!
订阅频道: @TestFlightCN
Forwarded from 不求甚解
#Web #Chrome
🌍 帮助你每天进步一点的生词本 + 翻译服务 —— Relingo
👀 上周 有介绍 腾讯家出的翻译服务,在推送评论中有朋友推荐 Relingo 这款服务,我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行了使用,实际体验下来还真是不错,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它。
🙌 首先,我之前是比较重度使用彩云小译的,比较看重的是在原有页面中以段落为粒度进行翻译,这一点 Relingo 也有提供,所以让我在第一次使用就非常有好感,整体汇总一下它的特性:
🔹支持根据 CEFR 框架标准设置自己的词汇量;
🔹支持网页中对生词进行不同样式的标记(下划线/单词高亮/右侧注解,以及其中两类的组合样式);
🔹支持网页中的划词和段落翻译;
🔹生词本管理(自动记录、复习、掌握);
🔹支持视频字幕;
🔹支持统计,并可以发送学习概况至邮箱中;
🔹支持多设备同步,并可以导出导入词本;
🔹支持单独屏蔽网站;
🔹支持浅色和深色模式。
💻 Relingo 目前支持 Chrome/Edge/Firefox 浏览器,可以前往相应的商店进行下载,未来还将提供单独的 App。拓展插件可以免费使用,基础功能无限制。也提供付费服务,付费服务提供 DeepL 翻译引擎(无需自己购买 DeepL API)、无限制的跨设备同步、周期记忆等服务。目前 Beta 阶段高级版本享受折扣($ 0.99/月或 $ 29.99/终身 )。
🌍 帮助你每天进步一点的生词本 + 翻译服务 —— Relingo
🔹支持根据 CEFR 框架标准设置自己的词汇量;
🔹支持网页中对生词进行不同样式的标记(下划线/单词高亮/右侧注解,以及其中两类的组合样式);
🔹支持网页中的划词和段落翻译;
🔹生词本管理(自动记录、复习、掌握);
🔹支持视频字幕;
🔹支持统计,并可以发送学习概况至邮箱中;
🔹支持多设备同步,并可以导出导入词本;
🔹支持单独屏蔽网站;
🔹支持浅色和深色模式。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1
Forwarded from 不求甚解
#GitHub #Mac #Web
💻 让你的 Mac 拥有黑客帝国矩阵效果的屏幕保护
🐲 我的 Mac 在多数情况都是外接电源 + 显示器使用的,如何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打造一个离开后依然能彰显个性的屏保呢?
🥷 看过黑客帝国的朋友应该对剧中贯穿始终的代码瀑布(Matrix digital rain)印象深刻,不如就试着把它作为屏保吧。实现这个效果可以大致进行三步操作:
1⃣️ 安装 WebViewScreenSaver
你可以使用 brew 安装 WebViewScreenSaver 项目(也可以从 GitHub 上直接 下载),这个项目的作用就是让你的 Mac 可以将网页作为屏幕保护进行显示。
2⃣️ 挑选喜欢的代码瀑布效果
美国一名名为 Rezmason 的开发者就建设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代码瀑布项目 —— matrix,这个项目非常大限度的提供了多种代码瀑布的样式。例如你可以直接使用电影中最经典的样式(就是本推送的封面图),或者为这个经典款式增加了开场的款式(也就是并非一开始就满屏代码),我个人最喜欢的 3D 模式,可以非常让整个效果更有空间感。当然他也提供了非常多变种的款式,不但能够在效果上有很多变化,还能在定制化中满足你的需求,十分推荐。
3⃣️ 进行屏幕保护配置
在安装完 WebViewScreenSaver 后,你就可以在 macOS 的「系统偏好设置 >> 屏幕保护程序」中将 WebViewScreenSaver 设置为屏幕保护项。点击「选项」就可以直接对网页进行配置,你可以将你喜欢的代码瀑布网址添加到「Addresses」栏目中。完成设置后,记得前往「锁定屏幕」设置启动时间,如果你像我一样外接电源使用,则可以将「不活跃时启动屏幕保护程序」的时间设成小于「使用电源适配器供电且不活跃时关闭显示器」。
👻 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开始欣赏你的矩阵屏保吧。
🙏 此条推送的灵感来自于 scomper 的 这条推特,感谢他的发现。
🐲 我的 Mac 在多数情况都是外接电源 + 显示器使用的,如何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打造一个离开后依然能彰显个性的屏保呢?
🥷 看过黑客帝国的朋友应该对剧中贯穿始终的代码瀑布(Matrix digital rain)印象深刻,不如就试着把它作为屏保吧。实现这个效果可以大致进行三步操作:
1⃣️ 安装 WebViewScreenSaver
你可以使用 brew 安装 WebViewScreenSaver 项目(也可以从 GitHub 上直接 下载),这个项目的作用就是让你的 Mac 可以将网页作为屏幕保护进行显示。
2⃣️ 挑选喜欢的代码瀑布效果
美国一名名为 Rezmason 的开发者就建设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代码瀑布项目 —— matrix,这个项目非常大限度的提供了多种代码瀑布的样式。例如你可以直接使用电影中最经典的样式(就是本推送的封面图),或者为这个经典款式增加了开场的款式(也就是并非一开始就满屏代码),我个人最喜欢的 3D 模式,可以非常让整个效果更有空间感。当然他也提供了非常多变种的款式,不但能够在效果上有很多变化,还能在定制化中满足你的需求,十分推荐。
3⃣️ 进行屏幕保护配置
在安装完 WebViewScreenSaver 后,你就可以在 macOS 的「系统偏好设置 >> 屏幕保护程序」中将 WebViewScreenSaver 设置为屏幕保护项。点击「选项」就可以直接对网页进行配置,你可以将你喜欢的代码瀑布网址添加到「Addresses」栏目中。完成设置后,记得前往「锁定屏幕」设置启动时间,如果你像我一样外接电源使用,则可以将「不活跃时启动屏幕保护程序」的时间设成小于「使用电源适配器供电且不活跃时关闭显示器」。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不求甚解
#Web #App #Chrome
🔍 或许是另一种外文翻译服务的选择 —— 腾讯交互翻译
🤔 不知道各位在日常的网上冲浪时是否会使用翻译服务,比较常见的有 Google 翻译、DeepL 和彩云小译,我个人就是彩云小译的月付费用户。比较喜欢彩云小译可以直接在原网页利用原文字段落的前端样式进行全文翻译的服务。这阵子发现腾讯也提了翻译服务,索性就体验了一下。
💻 首先腾讯翻译提供了比较丰富的 使用端,包括 Web、Mac App(Intel & Apple Silicon)、Windows App、Ubuntu App,以及 Chrome、Edge、Firefox 三款浏览器拓展程序,用户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使用场景进行选择。产品主要提供三类翻译服务:
1⃣️ 交互翻译。基本上就是我们最常使用的 Google、DeepL、Bing 所以提供的那种所见即所得式的服务形式,在输入框真输入或者粘贴文本,然后获得翻译结果。单词输入支持 5000 个字符的文本。输入后可以根据译文选择整句话查看对应的原文、原文单词的示意,或者修改机器译文。腾讯号称可以将用户修改的译文记录下来并用于优化后续的翻译服务,目前我并没有发觉对当下的翻译有什么影响。
2⃣️ 文件翻译。支持格式为 docx、pptx、xlsx、pdf、txt、markdown、html、jpg、jpeg、png 格式的单词最多 5 个文件进行识别和翻译。对于文件方面的限制:单文件(docx/xlsx/html/markdown)800万字符、有页数的(doc/pdf/pptx)300页、文本文件(txt)10MB、二进制文件(pdf/docx/pptx/xlsx)40MB。该项服务必须登录后才能使用,网页端只保留最近的 5 个文件,更多的记录需要使用客户端查看。
3⃣️ 网页划词翻译。安装浏览器拓展程序后就可以进行网页端的划词翻译,基本上也是整句翻译的形式,并不会区分所划区域是单个词或者整句来展示不同类型的翻译。
🌍 腾讯提供的这项翻译服务还算是全面,翻译质量目前看来中规中矩,但部分功能需要登录使用可能还是会受到部分用户的诟病,当然在免费市场中出现更多搅局者对于用户而言也确实是好事。
1⃣️ 交互翻译。基本上就是我们最常使用的 Google、DeepL、Bing 所以提供的那种所见即所得式的服务形式,在输入框真输入或者粘贴文本,然后获得翻译结果。单词输入支持 5000 个字符的文本。输入后可以根据译文选择整句话查看对应的原文、原文单词的示意,或者修改机器译文。腾讯号称可以将用户修改的译文记录下来并用于优化后续的翻译服务,目前我并没有发觉对当下的翻译有什么影响。
2⃣️ 文件翻译。支持格式为 docx、pptx、xlsx、pdf、txt、markdown、html、jpg、jpeg、png 格式的单词最多 5 个文件进行识别和翻译。对于文件方面的限制:单文件(docx/xlsx/html/markdown)800万字符、有页数的(doc/pdf/pptx)300页、文本文件(txt)10MB、二进制文件(pdf/docx/pptx/xlsx)40MB。该项服务必须登录后才能使用,网页端只保留最近的 5 个文件,更多的记录需要使用客户端查看。
3⃣️ 网页划词翻译。安装浏览器拓展程序后就可以进行网页端的划词翻译,基本上也是整句翻译的形式,并不会区分所划区域是单个词或者整句来展示不同类型的翻译。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2
区块链的性能优化是一个很热的话题。然而,由于区块链系统的复杂性,系统性理解性能优化门槛很高,这就为“性能虚标”提供了空间。前有 “百万tps” 大跃进,后有 “80万tps” 宕机链。
所以,我希望展开来讲一下决定区块链各模块的性能瓶颈和挑战,看看那些漂亮数据背后的水分。
国外源站: https://threadreaderapp.com/thread/1594713580816846848.html
国内镜像: https://cubox.pro/share/VmRavw
网络不科学的, 可以打开国内镜像
所以,我希望展开来讲一下决定区块链各模块的性能瓶颈和挑战,看看那些漂亮数据背后的水分。
国外源站: https://threadreaderapp.com/thread/1594713580816846848.html
国内镜像: https://cubox.pro/share/VmRavw
网络不科学的, 可以打开国内镜像
Threadreaderapp
Thread by @chenxingdotli on Thread Reader App
@chenxingdotli: 区块链的性能优化是一个很热的话题。然而,由于区块链系统的复杂性,系统性理解性能优化门槛很高,这就为“性能虚标”提供了空间。前有 “百万tps” 大跃进,后有 “80万tps” 宕机链。 所以,我希望展开来讲一下决定区块链各模块的性能瓶颈和挑战,看看那些漂亮数据背后的水分。 1. 网络模块 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网络通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也有人将其称为 Layer 0。 我将网络模块抽象为三层:...…
Damus 刷屏,推特危?
Damus 迅速成为 Web3 领域的社交宠儿,但用户体验和防范不良信息等需待优化。
2023 年 Web3 领域第一个「爆点」由 Damus 贡献。
2 月 1 日早间,推特前 CEO Jack Dorsey 宣布 Damus 上线苹果、安卓商店,大量的 Web3 信徒随即涌入。Damus 是一个社交 App,产品功能类似于推特 / 微博,它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土生土长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协议「Nostr」 上。
简单理解,基于 Nostr 协议,每个用户都是一个客户端,人们不再基于官方客户端和中心化服务器通信,而是通过无数个中继器组成通信网络。这使得 Damus 具备了抗审查特征,同时,无需注册、加密等特性最大程度保证了用户的隐私和自由度。
一时之间,Damus 迅速成为 Web3 领域的社交宠儿,名人、公司、普通网友挪步「占坑」,有人体验后喊出「推特已死」口号。但匿名、抗审查的 Damus 上也出现了色情图片,可以预测,互联网上存在的不当信息甚至欺诈隐患依然会在 Damus 上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考验着社交新「罗马」的建成。
推特前老板一呼 Web3 玩家百应 Damus
2 月 1 日下午,一串「神秘代码」在小部分人的朋友圈刷屏,配合一张二维码,满屏是「话不多说,关注一波」的类似文案。普通人见状可能摸不着头脑,但对于关注 Web3 的用户、尤其是币圈人来说,这串码如同暗号,快速吸引他们在全新的社交 App「Damus」上接头。
暗号最初是推特前 CEO Jack Dorsey 那传出的,很快,Kingdata、Web3 CN、Binance 等加密企业的名字也出现在这个 App 里,Web3 嗅觉敏锐者纷「占坑」,《元宇宙日爆》也去凑了个热闹,想体验一下这个 Web3 社交软件到底是啥。
那些混着数字和字母的字符,相当于 Damus 中的个人 ID,复制后在该 App 搜索框中一贴,便可以进入目标用户的主页,查看该用户发布的内容,并进行关注、私信等操作。
Damus 的产品设计类似于推特。首页右下方的「+」号标识为发帖入口。Damus 也设置了话题标签功能,用户发布帖子时可以在 「# 」后加上主题,吸引讨论。不过,如果发帖时要加图片,只能将图片先转换为链接才行。
Damus 产品示意图
在手机 App 多到「密恐」的时代,社交软件要没点真本事,推出后可能连个响儿都没有,但 Damus 小范围刷屏了,「邪乎到家必有鬼」。
这个「鬼」就是 Damus 与推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最大不同——去中心化,这款 App 没有依赖中心化服务器部署,而是写在了去中心化社交协议「Nostr」 上。Nostr 全称「Notes and Other Stuff Transmitted by Relays」,可以理解为是社交媒体信息的中继传输协议。
简单理解,Nostr 协议上的每个用户都运行一个客户端,可以是本机客户端、Web 客户端等。要发布某些内容,用户只需用个人密钥对其签名,并将其发送到多个中继器(由其他人或自己托管的服务器)便可完成发布。要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更新,也通过访问中继器得以实现。
没有服务器,每个人都是一个客户端,无数个中继器组成了通信网络,这就是 Nostr 协议不依赖中心化服务器的秘诀。而建立在其上的 Damus 因此具备了去中心化,连带着有了「抗审查」的特征。毕竟,关闭服务器关停某个应用很容易,但逐一清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中继器和客户端就有难度了。
这一下就把 Damus 放在了权力的牢笼之外,表象上,它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社交世界。因此,当推特前 CEO Jack Dorsey 宣布它上线苹果和谷歌商店时,大量 Web3 信徒蜂拥而至。「Hello Damus!」、「瞬间充满了自由的味道」,用户们在 Damus 的公共天地不断发出声音,言语中充满兴奋和期待。
真正的革命者?
官网上,Damus 给自己的定位是 The social network you control ,意为「由你掌控的社交网络」,即用户自己掌控账户、数据以及一切潜在的价值,这也是 Web3 强调的精神内核。
Damus 列举了它的六大产品特点,分别为:用户所有,没有任何平台可以禁止或审查;加密,端到端的私人消息传递;无需注册,是的,注册一个 Damus 账户不需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或实名认证,只需要填写昵称,便可生成一个公钥和个人保管的私钥,公钥便相当于个人的客户端;无需服务器,消息通过分布式的中继器分发;可编程,可轻松集成机器人;可获取收入,利用比特币的闪电网络,用户可以获得加密货币打赏。
Damus 的六大产品特点
有人形象地将 Damus 描述为去中心化的「Telegram+Twitter」的组合,一个加密、匿名的通讯 + 社交软件结合体。加密行业 KOL Robert 更直接了当地以「Twitter 已死,Nostr 新生」为题写了一篇博客文章,他认为,采用 Nostr 协议的 Damus 等应用,将彻底颠覆中心化社交巨头。
为什么去中心化、用户自控如此重要?一些传统社媒平台的现存槽点充分反映了为何有人如此渴求 Damus 的出现。
比如,在豆瓣上,常常有人抱怨发文审核时间过长,甚至不给具体原因直接拒绝通过;在微博、抖音,用户账户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被限流或封号;自媒体们赖以生存各种公众内容平台,要么文章消失了,要么账号被封禁;推特上,账户被封禁同样大范围存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账号到现在也没解封。
加密 KOL Robert 吐槽称,「如今申请一个推特的 API 都需要层层的障碍和审查,搞得如同入党申请书一样复杂,」他认为,推特过去最大的价值就是开放,不仅仅是言论的开放,也包括 API 的自由和开放,这使得 Twitter 上长出了无数好玩的应用和生态,使得它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战场,使得它成为向大公司吐槽获得客户服务的阵地。不过,推特不久后就开始剥夺其他客户端产品的生存空间,并且一步步走向言论控制和封锁。
人们厌倦了原由不明的审查和小心翼翼的交谈。因此,当 Nostr 和 Damus 面世,用户至少获得了选择权,Damus 能快速引起一拨人的注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前,Damus 仍是一个待优化的初级版本,很多功能远不如现有的社交应用方便,例如发帖不支持样式编辑,发帖后不可删除,点赞或转推后不可撤销,图片需要转成链接才能发布,此外,趋势、过滤器等高级需求也亟待添加。
「抗审查」同样存在一体两面,自由是自由了,但弊端也很明显,已经有色情图片出现在 Damus 上,不难想象,以后血腥、暴力甚至欺诈等有可能引发犯罪和受害的信息也会出现,就当下广存的「网络暴力」现象,很可能在匿名背后更张牙舞爪。
抛却产品体验不谈,上述问题是 Web3 社交应用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 Damus 能否走入更广泛的 Web2 用户群体的关键,否则,「革命者」的角色也演不长。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Nostr 和 Damus 也并不完美,但它们的意义在于,技术为社交世界提供了新的打开方式。「钥匙」在手,剩下的就是如何将这片世界打造得繁荣又文明了。
Damus 迅速成为 Web3 领域的社交宠儿,但用户体验和防范不良信息等需待优化。
2023 年 Web3 领域第一个「爆点」由 Damus 贡献。
2 月 1 日早间,推特前 CEO Jack Dorsey 宣布 Damus 上线苹果、安卓商店,大量的 Web3 信徒随即涌入。Damus 是一个社交 App,产品功能类似于推特 / 微博,它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土生土长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协议「Nostr」 上。
简单理解,基于 Nostr 协议,每个用户都是一个客户端,人们不再基于官方客户端和中心化服务器通信,而是通过无数个中继器组成通信网络。这使得 Damus 具备了抗审查特征,同时,无需注册、加密等特性最大程度保证了用户的隐私和自由度。
一时之间,Damus 迅速成为 Web3 领域的社交宠儿,名人、公司、普通网友挪步「占坑」,有人体验后喊出「推特已死」口号。但匿名、抗审查的 Damus 上也出现了色情图片,可以预测,互联网上存在的不当信息甚至欺诈隐患依然会在 Damus 上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考验着社交新「罗马」的建成。
推特前老板一呼 Web3 玩家百应 Damus
2 月 1 日下午,一串「神秘代码」在小部分人的朋友圈刷屏,配合一张二维码,满屏是「话不多说,关注一波」的类似文案。普通人见状可能摸不着头脑,但对于关注 Web3 的用户、尤其是币圈人来说,这串码如同暗号,快速吸引他们在全新的社交 App「Damus」上接头。
暗号最初是推特前 CEO Jack Dorsey 那传出的,很快,Kingdata、Web3 CN、Binance 等加密企业的名字也出现在这个 App 里,Web3 嗅觉敏锐者纷「占坑」,《元宇宙日爆》也去凑了个热闹,想体验一下这个 Web3 社交软件到底是啥。
那些混着数字和字母的字符,相当于 Damus 中的个人 ID,复制后在该 App 搜索框中一贴,便可以进入目标用户的主页,查看该用户发布的内容,并进行关注、私信等操作。
Damus 的产品设计类似于推特。首页右下方的「+」号标识为发帖入口。Damus 也设置了话题标签功能,用户发布帖子时可以在 「# 」后加上主题,吸引讨论。不过,如果发帖时要加图片,只能将图片先转换为链接才行。
Damus 产品示意图
在手机 App 多到「密恐」的时代,社交软件要没点真本事,推出后可能连个响儿都没有,但 Damus 小范围刷屏了,「邪乎到家必有鬼」。
这个「鬼」就是 Damus 与推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最大不同——去中心化,这款 App 没有依赖中心化服务器部署,而是写在了去中心化社交协议「Nostr」 上。Nostr 全称「Notes and Other Stuff Transmitted by Relays」,可以理解为是社交媒体信息的中继传输协议。
简单理解,Nostr 协议上的每个用户都运行一个客户端,可以是本机客户端、Web 客户端等。要发布某些内容,用户只需用个人密钥对其签名,并将其发送到多个中继器(由其他人或自己托管的服务器)便可完成发布。要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更新,也通过访问中继器得以实现。
没有服务器,每个人都是一个客户端,无数个中继器组成了通信网络,这就是 Nostr 协议不依赖中心化服务器的秘诀。而建立在其上的 Damus 因此具备了去中心化,连带着有了「抗审查」的特征。毕竟,关闭服务器关停某个应用很容易,但逐一清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中继器和客户端就有难度了。
这一下就把 Damus 放在了权力的牢笼之外,表象上,它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社交世界。因此,当推特前 CEO Jack Dorsey 宣布它上线苹果和谷歌商店时,大量 Web3 信徒蜂拥而至。「Hello Damus!」、「瞬间充满了自由的味道」,用户们在 Damus 的公共天地不断发出声音,言语中充满兴奋和期待。
真正的革命者?
官网上,Damus 给自己的定位是 The social network you control ,意为「由你掌控的社交网络」,即用户自己掌控账户、数据以及一切潜在的价值,这也是 Web3 强调的精神内核。
Damus 列举了它的六大产品特点,分别为:用户所有,没有任何平台可以禁止或审查;加密,端到端的私人消息传递;无需注册,是的,注册一个 Damus 账户不需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或实名认证,只需要填写昵称,便可生成一个公钥和个人保管的私钥,公钥便相当于个人的客户端;无需服务器,消息通过分布式的中继器分发;可编程,可轻松集成机器人;可获取收入,利用比特币的闪电网络,用户可以获得加密货币打赏。
Damus 的六大产品特点
有人形象地将 Damus 描述为去中心化的「Telegram+Twitter」的组合,一个加密、匿名的通讯 + 社交软件结合体。加密行业 KOL Robert 更直接了当地以「Twitter 已死,Nostr 新生」为题写了一篇博客文章,他认为,采用 Nostr 协议的 Damus 等应用,将彻底颠覆中心化社交巨头。
为什么去中心化、用户自控如此重要?一些传统社媒平台的现存槽点充分反映了为何有人如此渴求 Damus 的出现。
比如,在豆瓣上,常常有人抱怨发文审核时间过长,甚至不给具体原因直接拒绝通过;在微博、抖音,用户账户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被限流或封号;自媒体们赖以生存各种公众内容平台,要么文章消失了,要么账号被封禁;推特上,账户被封禁同样大范围存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账号到现在也没解封。
加密 KOL Robert 吐槽称,「如今申请一个推特的 API 都需要层层的障碍和审查,搞得如同入党申请书一样复杂,」他认为,推特过去最大的价值就是开放,不仅仅是言论的开放,也包括 API 的自由和开放,这使得 Twitter 上长出了无数好玩的应用和生态,使得它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战场,使得它成为向大公司吐槽获得客户服务的阵地。不过,推特不久后就开始剥夺其他客户端产品的生存空间,并且一步步走向言论控制和封锁。
人们厌倦了原由不明的审查和小心翼翼的交谈。因此,当 Nostr 和 Damus 面世,用户至少获得了选择权,Damus 能快速引起一拨人的注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前,Damus 仍是一个待优化的初级版本,很多功能远不如现有的社交应用方便,例如发帖不支持样式编辑,发帖后不可删除,点赞或转推后不可撤销,图片需要转成链接才能发布,此外,趋势、过滤器等高级需求也亟待添加。
「抗审查」同样存在一体两面,自由是自由了,但弊端也很明显,已经有色情图片出现在 Damus 上,不难想象,以后血腥、暴力甚至欺诈等有可能引发犯罪和受害的信息也会出现,就当下广存的「网络暴力」现象,很可能在匿名背后更张牙舞爪。
抛却产品体验不谈,上述问题是 Web3 社交应用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 Damus 能否走入更广泛的 Web2 用户群体的关键,否则,「革命者」的角色也演不长。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Nostr 和 Damus 也并不完美,但它们的意义在于,技术为社交世界提供了新的打开方式。「钥匙」在手,剩下的就是如何将这片世界打造得繁荣又文明了。
👍2
将你的 Telegram Channel 转为微博客
✨ 特性
- 将 Telegram Channel 转为微博客
- SEO 友好
- 浏览器端 0 JS
- 提供 RSS 和 RSS JSON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cbikai/BroadcastChannel
@FindBlog 的微博客:https://broadcastchannel.pages.dev/
✨ 特性
- 将 Telegram Channel 转为微博客
- SEO 友好
- 浏览器端 0 JS
- 提供 RSS 和 RSS JSON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cbikai/BroadcastChannel
@FindBlog 的微博客:https://broadcastchannel.pages.dev/
GitHub
GitHub - ccbikai/BroadcastChannel: Turn your Telegram Channel into a MicroBlog.
Turn your Telegram Channel into a MicroBlog. Contribute to ccbikai/BroadcastChannel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
👍1
https://blog.icme.io/minimal-space-maximum-pace-how-memory-efficient-zero-knowledge-proofs-work/
#zk 性能优化设计
#zk 性能优化设计
ICME
Minimal Space, Maximum Pace: How memory efficient zero-knowledge proofs work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world of blockchain and cryptography, we often hear about blazing-fast zero-knowledge virtual machines (zkVMs) designed to scale Ethereum or tackle large-scale computational problems. However, for true privacy, ZKPs need to run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