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dump的电报频道
4.4K subscribers
148 photos
4 videos
2 files
614 links
发布个人博客(主页 codedump.info)、想法、推荐等。RSS订阅地址:https://rsshub.app/telegram/channel/codedump_notes,过往汇总搜索可以到:https://app.shokichan.com/c/tg/codedump_notes。
Download Telegram
#Rust

Rust里面的宏有点难度,以至于要单独拿出来写一份专门的教程了:
The Little Book of Rust Macros
9👍3
👍27
#Rust
The What and How of Futures and async/await in Rust

哥们真是硬核,开着视频敲代码生生讲了4个小时,但是我自己看下来感觉这样的效率对观众来说可能并不算高:

* 不能搜索里面的关键字,这导致回头想精准得看其中的一部分比较麻烦
* 听力问题可能有一些表达听不懂(清楚)
* 中间有一些表达作者感觉还在酝酿更好、准确的表达,这些时间被浪费了。

所以我感觉还是写成文档会更好一些,现在我把“写文档”类比成内存里的数据落盘,而数据在落盘之前都会被规整成一个更合理的格式的。
👍5
#Rust
Rust死灵书(《The Rustonomicon》) 的 中文翻译版,翻译者应该在字节从事Rust基础架构工作。
👍202
#Rust
早年学C++的时候,觉得如果只推荐一本C++的书,那一定是Effective C++,这本书总结了C++里最重要、常见的一些知识点,事实上我甚至认为任何领域都需要这样一本总结出最常见知识点的书。

如今网上有人写了一个Effective Rust出来,也是类似的思路。
👍2
#Rust
JetBrains发布独立的Rust IDE RustOver:《Introducing RustRover – A Standalone Rust IDE by JetBrains》,之前要在JetBrains系的IDE写Rust都是走插件的路线,现在终于出了一个独立的产品。

像JetBrains这样专业做开发者工具(IDE)的公司,必然掌握了很多开发者的统计数据,衡量一个语言的流行度,有不同的数据维度,比如社区的活跃度、开源项目的数量、搜索的数量等等。商业开发工具的数量、质量也应该是一个维度,因为商业公司要为之开发新产品,这背后肯定需要数据的支撑才行。
👍18🥰2
#Rust
我司xuanwo的一篇文章《Rust std fs slower than Python!? No, it's hardware!》,还登上了hacker news的热门榜。
中文版本:《Rust std fs 比 Python 慢!真的吗!?

PS:鄙视某些把本文题目篡改称”Rust比Python慢“的自媒体,真是为了点击率什么题目都能想出来。
👍2
#编程语言
#Rust

以前会争论类型标识符,应该放在变量前面还是后面好。

除了美感这种偏主观的判断以外,我在学了一点PLT皮毛之后,有一个新的视角:

类型标识符在变量前面的语言,大多是没有类型推断的,因为放在前面,所以无法省略,就是说:必须在声明这个变量的时候就(由程序员)确定变量的类型。这也有例外,比如C++后面引入的auto关键字,相当于给原先的语法打了一个“补丁”,通过这个关键字声明的变量就能支持类型推断。

反之,放在变量后面的类型标识符,因为是可以做到省略的,省略的时候就是类型推断发挥的空间了:推断出最适合的类型出来;同样也有例外,比如Go就不支持类型推断

比如附图中的这段Rust代码:
同样的let a = 1,在两个上下文(context)里推断出来的是不同的类型:上面的代码由于没有别的信息,所以就选了i32类型;下面的代码由于要和已经声明为u64类型的b相加,所以推断出来a的类型为u64。

支持类型推断(type inference)的语言,(应该都)要做到类型安全(type safety)。比如:不能允许两个变量的数据,操作之后出现溢出等情况。

综上,我更喜欢支持类型推断、类型安全的语言。

Roman Elizarov(Project Lead for the Kotlin Programming Language)的一篇文章《Types are moving to the right》中也提到,21世纪之后才出现的编程语言,很多都是把类型标识符放在变量后面了,Go、Rust、Scala等。
👍13🥱6👎1😁1
#Rust
#播客
Ep 47. 和 Yuchen 聊聊 Cloudflare 的新框架 Pingora

我写Rust两年多,之前十几年积累的调试、定位C、C++内存错误的技能,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

我丝毫不怀疑,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基础软件的新项目,会使用满足“强类型+内存安全”特性的语言来编写,即便这门语言不是Rust,也会是其它满足这两个特性的语言来承担这些工作。
❤‍🔥8👍5
#Rust
#C++
2024年了,C++项目解决库依赖管理还是一坨XX
🥰132👍1
#Rust
国内知名Rust社区贡献者Folyd,之前曾经给Rust贡献了一个优化的二分查找实现:《优化 Rust 标准库的 binary_search》。

但是这个实现,会导致在有多个重复元素的情况下,返回是不确定的,最终导致了币圈某产品的翻车,这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后续推文
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本身:除了撤销这个修改,下一步应该在Rust标准库里增加多个重复元素的测试用例了吧?
🤡7👍2🤷‍♀1👎1
#Rust
距离Rust 1.0发布,刚好过去了十年:《10 Years of Stable Rust: An Infrastructure Story

2006 年,软件开发者 Graydon Hoare 在 Mozilla 工作期间开始了 Rust 这个个人项目。根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次采访,Rust 的灵感来自 Hoare 公寓楼里一部坏了的电梯。电梯操作系统的软件崩溃了,Hoare 意识到这类问题通常是由程序如何使用内存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这类设备的软件是用 C 或 C++编写的,但这些语言需要进行大量的内存管理,这可能会导致错误,从而导致系统崩溃。因此,霍尔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创建一种既紧凑又无内存错误的编程语言。
他后来向一位经理展示了这个项目,这导致 Mozilla 在 2009 年赞助它,作为将该语言纳入实验性浏览器引擎开发的长期努力的一部分。2010 年,Mozilla 研究部正式宣布了 Rust 项目,并将源代码作为开源项目向公众发布。经过几年的开发,Rust 达到了稳定和成熟的状态,并于 2015 年 5 月发布了 Rust 1.0 版本。这个里程碑标志着 Rust 已经准备好用于生产,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基础。
9👍1🔥1
#Rust
之前一直以为,在Rust代码中只有返回Result类型的函数可以用?提前返回,没想到可不止这个类型,参见:https://doc.rust-lang.org/std/ops/trait.Try.htm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