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C TG頻道 🎞
27.8K subscribers
17.6K photos
765 videos
49 files
19.7K links
Channel C stands for City, Crime, Culture,主打即時熱話、突發奇聞、文化生活!

YT: https://youtube.com/ChannelCHK
IG: https://instagram.com/ChannelCHK
FB: https://facebook.com/ChannelCHK
FB 2.0:https://www.facebook.com/channelchk2.0

查詢/廣告接洽可PM或電郵:
info@channelchk.com
Download Telegram
全民檢測押後或致「狼來了」? 林鄭:唔係我哋令市民恐慌
重提「抗黑暴」期間大量假消息 對政府失信任阻抗疫
👉https://bit.ly/3t3Yx0x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明言全民檢測在3月推行,但日前改口稱並非優先工作,她今日在抗疫工作記者會上被問到會否擔心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做成《狼來了》效果。對於市民擔心禁足令而出現搶購潮,林鄭續說:「唔係我哋令市民恐慌,係有啲揣測,網上講到好怪嘅嘢令市民做咗呢啲行為,我承認我哋有責任第一時間去澄清,我記得所謂搶購潮出現咗後,做咗好多次澄清。

抗疫需要全民參與及全民信任政府,2020年1月首次抗疫記者會,我當時講抗疫3大原則,其中一個是公開透明,2020年1月我哋仍然『抗黑暴』期間,有大量假消息喺網上發佈,亦有大量事情衝擊緊特區政府管治,所以嗰個對政府唔足夠信任,直接影響抗疫......」

#channelchk #林鄭 #全民檢測 #全民強檢 #搶購潮 #禁足令 #圍封 #檢測 #社交距離 #狼來了
疫情|傳堂食收緊至一人一枱 疫情回落即推全民檢測 林鄭:目前無諗加辣

全文睇呢到👉https://bit.ly/3I4CdI9

特首林鄭月娥於2月22日召開記者會,除了公佈會於本月推行全民檢測,亦預告大部份的社交距離措施將會維持至4月20日。有傳媒的專欄文章今日(14日)引述消息人士稱,政府會於確診個案跌至萬宗以下就宣佈進行全民檢測,而若疫情持續蔓延 ,港府不排除會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將堂食由最多「兩人一枱」收緊至「一人一枱」。

林鄭月娥今早出席抗疫記者會時亦有回應傳聞,對於深圳及東莞相繼「封城」檢測,她指香港與深圳不能直接相比,假如香港要學習深圳在數天內進行全民強檢,恐怕香港暫未有能力應付。至於會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她則說港府現階段並無考慮「加辣」。

#channelchk #林鄭月娥 #林鄭 #全民檢測 #堂食 #社交距離措施 #COVID19 #疫情
林鄭再澄清從無講過3.26推全民檢測 預告未來幾日交代
回應內地網民批評港府抗疫能力:唔好睇,唔好聽,唔好信
全文請睇👉https://bit.ly/3CSDfpJ
或Bio Link~

#channelchk #全民檢測 #全民強檢 #林鄭 #抗疫 #第五波疫情
全民檢測|報道指裁判法院主控官及助理須參與協助 隨時候命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17日)指,會於下周日或一公佈全民強檢的詳情。有傳媒今日引述消息,指裁判法院的主控官及其助理,將會參與協助全民檢測,並已經進行內部抽籤。

報道指,隸屬律政司刑事檢控科的裁判法院主控官及其助理,日前被通知每組要交出一人參興行動。全民檢測至今未有公佈確實推行日期,被內部抽籤抽中的人要隨時等候特區政府「候命」,出動協助全民檢測。

#channelchk #全民檢測 #全民強檢 #主控官 #律政司 #刑事檢控科 #裁判法院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林鄭批很多人仍迫港府全民強檢促反思
李梓敬反轟特首「似想同病毒共存」
田北辰嘆通關內地無期
詳情👉 https://cutt.ly/YSR2ptH

#林鄭月娥 #全民檢測 #全民強檢 #強制檢測 #檢測 #與病毒共存 #李梓敬 #習近平 #袁國勇 #禁足 #通關 #channelchk
港大推算440萬人已中招 4.21感染或回落至3位數
應選擇採取清零或走向風土病
全文請睇👉https://bit.ly/3ttnMt4

#港大 #第五波疫情 #第六波疫情 #梁卓偉 #全民檢測 #清零 #動態清零 #風土病
林鄭:政府抗疫精神不躺平 不心存僥倖 不博懵
目標與國家一致
全文請睇👉https://bit.ly/3D7YTqm

#林鄭 #動態清零 #走向風土病 #港大 #梁卓偉 #抗疫 #全民檢測
4.8起推全民快測3天 林鄭:屬自願性質

全民檢測至今未有時間表,但政府早前表示會先推行一次「全民快測」。特首林鄭月娥今日表示,要求市民在下周五起一連3天(8至10日),每日做一次快速測試,如出現陽性須按目前規定,在24小時內呈報。但她強調,全民快測並非取代全民檢測,政府會監察情況決定何時適合進行全民檢測。

全文👉https://bit.ly/3NCN2W9

#林鄭 #全民檢測 #快速測試 #Channelchk
孔繁毅:市民或每年要打加強劑 疫情回落但清零非常困難

內地3款疫苗獲准在港進行臨床研究,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今早在港台節目表示,當中2款為國藥疫苗,1款為科興疫苗,均是針對的Omicron變種的滅活疫苗;2款國藥疫苗使用的抗原病毒有少許不同,但都是來自本港的Omicron BA.1病毒株。

他表示,預料下月中展開研究,3至4個月會有結果,半年內會有數據,以申請在港應用。他指,所有已打疫苗的人士,可能每年冬天都要打加強劑。

全文👉🏻https://bit.ly/3KUR4aj

#孔繁毅 #疫苗 #全民檢測 #清零 #channelchk
許樹昌:動態清零屬國策
港府為通關或迫住推全民檢測
全文:https://bit.ly/3EFCgu0

本港確診個案超過一星期維持三位數字,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被問到現時是否推行全民檢測的適當時機,他表示需考慮內地是否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以及本港疫情是否停滯於三位數字,不再進一步回落。

#全民檢測 #許樹昌 #動態清零 #通關 #第五波疫情 #channelchk
孔繁毅料社會已築起免疫屏障 全民強檢成本效益極低

全文👉https://bit.ly/37JksSB

本港第五波疫情累積超過118萬宗確診,近日疫情持續緩和,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於一個電視節目中表示,估計本港實際感染人數已超過400萬人,相信已築起免疫屏障,疫情反彈的機會相對較細。他認為政府可以考慮提早在兩星期後,放寬至第二階段的社交距離措施,惟建議市民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以提升社會整體的抗體水平。

#channelchk #孔繁毅 #全民強檢 #全民檢測 #清零 #疫苗 #社交距離措施 #COVID19 #確診
孔繁毅料全港市民11月需打第四針
未來兩周每日確診可降至雙位
全文:https://bit.ly/3vROlcT

現時政府只建議60歲以上長者打第四針,但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今早表示,「相信第三針之後嘅6個月,即11月時,全港市民都需要打第四針,希望到時會有第二代Omicron脗合嘅疫苗可以用,......,到時啱啱冬季前可以打晒第四針。」

他又提到,港大下星期會開始招募市民參與國藥及科興第二代滅活疫苗的研究,分別需要1,800名及300名已接種兩針或三針人士,他們完成接種新的疫苗後大約3個月,會有初步數據分析,研究中和抗體效果、安全性、保護力等。

#第四針 #全民檢測 #疫情 #國藥 #科興 #孔繁毅 #channelchk
高永文倡「全民快測」 建議市民呈報時要有家人朋友做證

全文👉https://bit.ly/3ato2kL

本港近日確診數字徘徊於四百至五百多宗,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高永文稱,政府沒有「清零」便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出現疫情反彈是預期之內,而幅度則要視乎會否出現更具傳播力的變異病毒株。他說,社區現時仍有病毒傳播鏈,建議政府能以快速檢測作基礎進行全民檢測。

他又提議,當局可以要求市民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數次檢測並呈報,但就要由家人或朋友作檢測證明,並建立虛報的罰則。

#高永文 #COVID19 #疫情 #全民檢測 #盧寵茂 #確診 #channelchk
==============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128保就業計劃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EkVhz
撐Channel C請記者
一齊為民請命 抱打不平
==============
🔥「爆片爆相」返嚟喇!🔥
一經獨家採用將會獲得由網上零食店易買
送出$200元電子禮券!
報料:https://bit.ly/38XUGu7
【18:07更新】澳門今日確診個案增至21宗。
==============

澳門發現12宗確診
政府宣佈中午起推全民檢測
全文:https://bit.ly/3mXWyqH

因應發現確診個案,政府宣佈由今日中午12時至周二(21日)中午12時進行全民核酸檢測,所有澳門居民、逗留在澳門的人士均須參與。

此外,有5處被列為封控區,只准進入不准外出,居民只能低限度活動,例如領取配給品等。

#澳門 #疫情 #全民檢測 #channelchk
==============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128保就業計劃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EkVhz
撐Channel C請記者
一齊為民請命 抱打不平
==============
🔥「爆片爆相」返嚟喇!🔥
一經獨家採用將會獲得由網上零食店易買
送出$200元電子禮券!
報料:https://bit.ly/38XUG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