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长推】Crypto x AI:2025 年我们关注的 10 个类别
在 AI Agents x Crypto 引发的热潮下,Archetype 撰文分享其在 2025 年将会关注的 10 个类别。
📌 Archetype:1. 代理与代理交互:区块链默认的透明度和可组合性使其成为代理间交互的完美基础,不同实体出于不同目的开发的代理可以无缝地相互交互。
2. 去中心化代理组织:作为代理间协调的延伸,智能体到人类的协调是一个有趣的设计空间 —— 特别是社区如何围绕智能体参与或智能体如何组织人类进行集体行动。我们希望看到更多针对目标函数涉及大规模人类协调的智能体的实验。
3. 代理多媒体娱乐:随着 AI 基础设施的进步以及支付、价值转移和开放数据平台区块链的集成,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代理变得更加自主,并可能在 2025 年解锁新的主流娱乐类别。
4. 生成 / 代理内容营销:在注意力经济中,维持源源不断的引人注目的内容对于任何想法、产品、公司等的成功都至关重要。生成 / 代理内容是团队可用来确保可扩展的、24/7 内容创作管道的强大工具。
5. 下一代艺术工具 / 平台:对加密货币感兴趣的艺术家通常对更广泛的前沿技术感兴趣,以及让该技术更直接地生活在他们实践的美学或焦点中,即 AR/VR 对象,基于代码的艺术和实时编码。
6. 数据市场:解决供应限制方面,要了解技术顺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哪里拥有优势,以及如何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无论是规模、质量,还是更好的激励(和过滤)机制,以创造更高价值的数据产品。特别是随着大部分需求方来自 Web2 AI,思考如何将智能合约执行机制与传统 SLA 和工具联系起来是一个重要领域。
7. 去中心化计算:一些出色的团队在高性能计算(HPC)的异构供应上构建了适当的技术堆栈。AI-Fi 市场出现新的经济原语,将计算和 GPU 转变为产生收益的资产,或利用链上流动性为数据中心提供获取硬件的替代资本来源。
8. 概率隐私原语:我们将密切关注维护随机状态转换隐私的进展,以及它们如何加速异构系统上现实世界去中心化 AI 应用的进展 —— 从去中心化私有推理到加密数据的存储 / 访问管道和完全主权的执行环境。【原文为英文】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Crypto x AI #AI Agent
在 AI Agents x Crypto 引发的热潮下,Archetype 撰文分享其在 2025 年将会关注的 10 个类别。
📌 Archetype:1. 代理与代理交互:区块链默认的透明度和可组合性使其成为代理间交互的完美基础,不同实体出于不同目的开发的代理可以无缝地相互交互。
2. 去中心化代理组织:作为代理间协调的延伸,智能体到人类的协调是一个有趣的设计空间 —— 特别是社区如何围绕智能体参与或智能体如何组织人类进行集体行动。我们希望看到更多针对目标函数涉及大规模人类协调的智能体的实验。
3. 代理多媒体娱乐:随着 AI 基础设施的进步以及支付、价值转移和开放数据平台区块链的集成,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代理变得更加自主,并可能在 2025 年解锁新的主流娱乐类别。
4. 生成 / 代理内容营销:在注意力经济中,维持源源不断的引人注目的内容对于任何想法、产品、公司等的成功都至关重要。生成 / 代理内容是团队可用来确保可扩展的、24/7 内容创作管道的强大工具。
5. 下一代艺术工具 / 平台:对加密货币感兴趣的艺术家通常对更广泛的前沿技术感兴趣,以及让该技术更直接地生活在他们实践的美学或焦点中,即 AR/VR 对象,基于代码的艺术和实时编码。
6. 数据市场:解决供应限制方面,要了解技术顺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哪里拥有优势,以及如何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无论是规模、质量,还是更好的激励(和过滤)机制,以创造更高价值的数据产品。特别是随着大部分需求方来自 Web2 AI,思考如何将智能合约执行机制与传统 SLA 和工具联系起来是一个重要领域。
7. 去中心化计算:一些出色的团队在高性能计算(HPC)的异构供应上构建了适当的技术堆栈。AI-Fi 市场出现新的经济原语,将计算和 GPU 转变为产生收益的资产,或利用链上流动性为数据中心提供获取硬件的替代资本来源。
8. 概率隐私原语:我们将密切关注维护随机状态转换隐私的进展,以及它们如何加速异构系统上现实世界去中心化 AI 应用的进展 —— 从去中心化私有推理到加密数据的存储 / 访问管道和完全主权的执行环境。【原文为英文】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Crypto x AI #AI Agent
💡「包」里有什么?2025 年 Messari 分析师严选项目
加密研究机构 Messari 发布长达 150 页的 2025 加密论文报告,附图为 Pantera Capital 合伙人 Mason Nystrom 整理的 Messari 分析师持仓。
#分享
加密研究机构 Messari 发布长达 150 页的 2025 加密论文报告,附图为 Pantera Capital 合伙人 Mason Nystrom 整理的 Messari 分析师持仓。
#分享
📚【长推】如何避免在本次山寨币季中亏损:十个致命错误与应对策略
山寨币市场的牛市总是充满诱惑与风险。当价格飙升时,许多投资者容易陷入情绪化决策,从而导致亏损。以下是本次山寨币季中可能让你亏钱的十大常见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陷阱。
📌 BTC_Chopstick:不设定明确的利润目标 :当市场上涨时,很容易沉迷于「再涨一点」的幻想,最终在市场反转时丧失已实现的收益。 如何避免: 为每笔投资设定清晰的利润目标。 分阶段逐步止盈,将收益锁定为现实的资金。
跟风炒作却缺乏计划:热门项目的吸引力让人难以抗拒,但高位追涨常常导致在热度消退时遭受亏损。 如何避免: 在进入市场前有明确的投资理由。 避免因 FOMO(错失恐惧)驱动的冲动交易。
忽视风险管理 :牛市中投资者容易过度自信,进行全仓投资或杠杆操作,甚至持有单一高风险资产,这可能带来毁灭性损失。 如何避免: 分散投资组合,将部分资金转移至稳定币等低风险资产。 设置止损位,降低单一投资的潜在风险。
因耐心不足而过早退出:有些投资需要时间才能兑现价值,但缺乏耐心可能让你在大涨之前就卖出。 如何避免: 相信自己的研究,减少频繁查看市场的时间。 给投资一定的时间发酵,让市场发挥作用。
交易策略过于复杂:过多的技术指标和分析可能导致决策迟疑,错失机会。 如何避免:简化交易策略,仅依赖几个关键信号。 保持操作清晰明了,不因过度分析而犹豫不决。
过度交易导致收益蒸发 :频繁交易不仅增加手续费成本,还容易引发情绪化决策,导致错误增多。 如何避免: 减少交易频率,专注于少量高信念的交易机会。 让投资自己增长,不要急于每天获利。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市场
山寨币市场的牛市总是充满诱惑与风险。当价格飙升时,许多投资者容易陷入情绪化决策,从而导致亏损。以下是本次山寨币季中可能让你亏钱的十大常见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陷阱。
📌 BTC_Chopstick:不设定明确的利润目标 :当市场上涨时,很容易沉迷于「再涨一点」的幻想,最终在市场反转时丧失已实现的收益。 如何避免: 为每笔投资设定清晰的利润目标。 分阶段逐步止盈,将收益锁定为现实的资金。
跟风炒作却缺乏计划:热门项目的吸引力让人难以抗拒,但高位追涨常常导致在热度消退时遭受亏损。 如何避免: 在进入市场前有明确的投资理由。 避免因 FOMO(错失恐惧)驱动的冲动交易。
忽视风险管理 :牛市中投资者容易过度自信,进行全仓投资或杠杆操作,甚至持有单一高风险资产,这可能带来毁灭性损失。 如何避免: 分散投资组合,将部分资金转移至稳定币等低风险资产。 设置止损位,降低单一投资的潜在风险。
因耐心不足而过早退出:有些投资需要时间才能兑现价值,但缺乏耐心可能让你在大涨之前就卖出。 如何避免: 相信自己的研究,减少频繁查看市场的时间。 给投资一定的时间发酵,让市场发挥作用。
交易策略过于复杂:过多的技术指标和分析可能导致决策迟疑,错失机会。 如何避免:简化交易策略,仅依赖几个关键信号。 保持操作清晰明了,不因过度分析而犹豫不决。
过度交易导致收益蒸发 :频繁交易不仅增加手续费成本,还容易引发情绪化决策,导致错误增多。 如何避免: 减少交易频率,专注于少量高信念的交易机会。 让投资自己增长,不要急于每天获利。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市场
🔮【英文长推】Blockworks 联创:对 2025 年的 27 个预测
Blockworks 研究员 Mippo 撰文分享其对 2025 年有关 DeFi、以太坊、Solana 以及稳定币等方面的一些预测。
📌 Mippo:1)美国将重新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的主导中心。创始人将搬回纽约并开设办事处。美国的会议规模将超过亚洲。2)超过 10 个 DeFi 协议最终将开启费用开关,Uniswap 将是其中之一。3)作为一种商业模式,DeFi 协议将越来越多地重新抵押客户资产。这包括桥梁、LST 等...…4)以太坊的北极星争论将会得到解决。扩展 L1 方面的努力将微乎其微(Gas 目标达到 5000 万 gwei,围绕更短区块时间的讨论将升温),但最终将重申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5)这将为以太坊带来急需的凝聚力,情绪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一定数量的异议者会沮丧地离开生态系统。ETH 代币价格将表现良好。
6)Based Rollups 不会在 2025 年爆发。通过像 Across 这样的协议将实现足够好的互操作性,与通用同步可组合性无缘。7)TEE 将成为 L2 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最终是永久的)8)延续去年的预测,这仍然是 Solana 的周期。尽管如此,裂缝将在 2025 年开始出现。随着 memecoins 的分散和 MEV 带来的挑战,REV 将难以再创新高。极权主义将崛起以应对这些问题。9)Firedancer 将于第四季度交付,达到 10 万 TPS。10)Solana 将改变其发行政策以降低通胀,以太坊不会。
11)Base 将成为 Solana 的突破性竞争对手和 Rollup 生态系统的赢家。12)Base 将成为 AI 代理(以及潜在的 AI 分支)的主导链。13)稳定币成为 L2 上持有的主要资产,数量将至少是 ETH 的 2 倍。14)稳定币将迎来突破年,市值将超过 4500 亿美元。稳定币将成为风险投资前三名的投资类别。15)超过 5 家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或 TradFi 机构将在 2025 年推出稳定币,这将给现有的稳定币带来压力,现有稳定币的增长率将会放缓。【原文为英文】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Blockworks 研究员 Mippo 撰文分享其对 2025 年有关 DeFi、以太坊、Solana 以及稳定币等方面的一些预测。
📌 Mippo:1)美国将重新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的主导中心。创始人将搬回纽约并开设办事处。美国的会议规模将超过亚洲。2)超过 10 个 DeFi 协议最终将开启费用开关,Uniswap 将是其中之一。3)作为一种商业模式,DeFi 协议将越来越多地重新抵押客户资产。这包括桥梁、LST 等...…4)以太坊的北极星争论将会得到解决。扩展 L1 方面的努力将微乎其微(Gas 目标达到 5000 万 gwei,围绕更短区块时间的讨论将升温),但最终将重申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5)这将为以太坊带来急需的凝聚力,情绪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一定数量的异议者会沮丧地离开生态系统。ETH 代币价格将表现良好。
6)Based Rollups 不会在 2025 年爆发。通过像 Across 这样的协议将实现足够好的互操作性,与通用同步可组合性无缘。7)TEE 将成为 L2 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最终是永久的)8)延续去年的预测,这仍然是 Solana 的周期。尽管如此,裂缝将在 2025 年开始出现。随着 memecoins 的分散和 MEV 带来的挑战,REV 将难以再创新高。极权主义将崛起以应对这些问题。9)Firedancer 将于第四季度交付,达到 10 万 TPS。10)Solana 将改变其发行政策以降低通胀,以太坊不会。
11)Base 将成为 Solana 的突破性竞争对手和 Rollup 生态系统的赢家。12)Base 将成为 AI 代理(以及潜在的 AI 分支)的主导链。13)稳定币成为 L2 上持有的主要资产,数量将至少是 ETH 的 2 倍。14)稳定币将迎来突破年,市值将超过 4500 亿美元。稳定币将成为风险投资前三名的投资类别。15)超过 5 家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或 TradFi 机构将在 2025 年推出稳定币,这将给现有的稳定币带来压力,现有稳定币的增长率将会放缓。【原文为英文】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 投研分析型 AI 代理崛起,盘点值得关注的项目
现阶段的「投研型」AI 代理更加细化:看 K 线做技术分析、分析项目是否有 Rug 风险、还有的生成类似研报的信息汇总。深潮盘点了几个比较突出的投研分析型 AI 代理。
📌 深潮 TechFlow:Agent Scarlett(AGENCY):你的代币尽调小特工。AGENCY 会列出一个优缺点,类似一个短(浅)研报。例如会告诉你社媒情绪和与代币相关的组织和 KOL 是否给予了支持关注,同时也会为你总结链上的持币地址、人数等数据。当前市场似乎对有代币的这类小助手非常买账,相关数据显示 AGENCY 的讨论热度快速上升。筹码分布来看,3k 左右的持币地址中,持有不到 100 美金的散户几乎占了一半,这似乎也体现了这类 AI Agent 亲近韭菜的体质。
TRISIG:会在 X 上写研究 Thread。机智的加密分析师,自称能够识别早期的 alpha 项目,分享其对加密货币市场中任何重大事件或动向的看法。比较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会写推文,对一个项目做一个快速的研究介绍。如果 TriSig 对你提的问题印象深刻,它会通过要求你在推文回复中留下您的钱包地址,以空投的形式赠送 TriSig 代币。而在筹码结构上,持币 100 美金以下和 1000 美金以下的地址差距并不大这个代币大家相对更喜欢重仓,但同时其市值也更高。
KWANT:专注技术分析,给到价格点位。KWANT 则更加直接,直接给你分析代币走势图表,并提出投资建议。与一般项目叠甲说「NFA」不同,KWANT 直接给你了支撑位、突破位和止损位等非常具体的实操建议。多一种参考和声音总之不是坏事,这才是这类项目有人追捧的下限。筹码结构上,依然是小散户构成了基本盘,持有 25K 以上的重仓用户并不多。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相较于投研基本面的 bot 来说,这类直接给点位的翻车率更高,很容易演变成多次说不准的反面教材。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投研 #AIAgent
现阶段的「投研型」AI 代理更加细化:看 K 线做技术分析、分析项目是否有 Rug 风险、还有的生成类似研报的信息汇总。深潮盘点了几个比较突出的投研分析型 AI 代理。
📌 深潮 TechFlow:Agent Scarlett(AGENCY):你的代币尽调小特工。AGENCY 会列出一个优缺点,类似一个短(浅)研报。例如会告诉你社媒情绪和与代币相关的组织和 KOL 是否给予了支持关注,同时也会为你总结链上的持币地址、人数等数据。当前市场似乎对有代币的这类小助手非常买账,相关数据显示 AGENCY 的讨论热度快速上升。筹码分布来看,3k 左右的持币地址中,持有不到 100 美金的散户几乎占了一半,这似乎也体现了这类 AI Agent 亲近韭菜的体质。
TRISIG:会在 X 上写研究 Thread。机智的加密分析师,自称能够识别早期的 alpha 项目,分享其对加密货币市场中任何重大事件或动向的看法。比较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会写推文,对一个项目做一个快速的研究介绍。如果 TriSig 对你提的问题印象深刻,它会通过要求你在推文回复中留下您的钱包地址,以空投的形式赠送 TriSig 代币。而在筹码结构上,持币 100 美金以下和 1000 美金以下的地址差距并不大这个代币大家相对更喜欢重仓,但同时其市值也更高。
KWANT:专注技术分析,给到价格点位。KWANT 则更加直接,直接给你分析代币走势图表,并提出投资建议。与一般项目叠甲说「NFA」不同,KWANT 直接给你了支撑位、突破位和止损位等非常具体的实操建议。多一种参考和声音总之不是坏事,这才是这类项目有人追捧的下限。筹码结构上,依然是小散户构成了基本盘,持有 25K 以上的重仓用户并不多。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相较于投研基本面的 bot 来说,这类直接给点位的翻车率更高,很容易演变成多次说不准的反面教材。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投研 #AIAgent
❤️【英文长推】Dragonfly Capital 合伙人 Haseeb:2025 年加密行业六大预测
Haseeb 对 2025 年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预测和趋势分析主要分为六个部分:L1/L2 区块链、代币发行、稳定币、监管、AI Agent 和加密与 AI 的结合。
📌 Haseeb Qureshi:1)L1/L2:L1 和 L2 的界限正在模糊。用户已经很难分辨 L1 和 L2 的区别。目前的区块链生态,包括 L1 和 L2,在竞争上已经过于饱和,正在走向大洗牌。尽管 SVM 和 Move 很强,但 2025 年 EVM 的市场份额将增长。推动这一增长的将是 Base、Monad 和 Berachain 等项目。这不再是因为兼容性,而是因为 EVM/Solidity 拥有更多的训练数据。此外,Solana 将迫使更多区块链优化低延迟。我们将从 TPS 之争转向延迟之争。Hyperliquid 已证明,应用链可以成功,只要它们专注于特定应用并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和便捷的跨链桥接。
2)代币发行:当前通过积分计划大规模空投的模式已经结束。我们正进入两条路线的世界:路线一是对于具有明确核心指标(如交易所或借贷协议)的项目,代币将完全按照积分分发。这些项目不介意被薅羊毛,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将代币作为协议核心指标的折扣 / 回扣发放,而这些羊毛党往往是真正的用户。路线二则针对没有明确核心指标的项目(如 L1 和 L2),将更多转向众筹模式。它们可能会通过小规模空投奖励社交贡献,但大多数代币将通过众筹分发。
3)稳定币:稳定币使用将激增,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不仅仅是用于交易和投机,真正的企业将开始使用链上美元进行即时结算。Ethena Labs 将吸引更多资本,特别是在 2025 年国债收益率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当资本机会成本下降时,基础交易收益将更加具有吸引力。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监管 #代币发行 #L2 #L1 #AI Agent
Haseeb 对 2025 年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预测和趋势分析主要分为六个部分:L1/L2 区块链、代币发行、稳定币、监管、AI Agent 和加密与 AI 的结合。
📌 Haseeb Qureshi:1)L1/L2:L1 和 L2 的界限正在模糊。用户已经很难分辨 L1 和 L2 的区别。目前的区块链生态,包括 L1 和 L2,在竞争上已经过于饱和,正在走向大洗牌。尽管 SVM 和 Move 很强,但 2025 年 EVM 的市场份额将增长。推动这一增长的将是 Base、Monad 和 Berachain 等项目。这不再是因为兼容性,而是因为 EVM/Solidity 拥有更多的训练数据。此外,Solana 将迫使更多区块链优化低延迟。我们将从 TPS 之争转向延迟之争。Hyperliquid 已证明,应用链可以成功,只要它们专注于特定应用并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和便捷的跨链桥接。
2)代币发行:当前通过积分计划大规模空投的模式已经结束。我们正进入两条路线的世界:路线一是对于具有明确核心指标(如交易所或借贷协议)的项目,代币将完全按照积分分发。这些项目不介意被薅羊毛,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将代币作为协议核心指标的折扣 / 回扣发放,而这些羊毛党往往是真正的用户。路线二则针对没有明确核心指标的项目(如 L1 和 L2),将更多转向众筹模式。它们可能会通过小规模空投奖励社交贡献,但大多数代币将通过众筹分发。
3)稳定币:稳定币使用将激增,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不仅仅是用于交易和投机,真正的企业将开始使用链上美元进行即时结算。Ethena Labs 将吸引更多资本,特别是在 2025 年国债收益率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当资本机会成本下降时,基础交易收益将更加具有吸引力。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监管 #代币发行 #L2 #L1 #AI Agent
😍【英文长推】AI 代理代币供应分布揭秘:谁是背后掌控者?
Bubblemaps 深入分析了 AI 代理代币的供应分布,发现其所有权集中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AIXBT 分布较为去中心化,主要由四个集群持有;而 SPORE 则表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其中一个集群占据了 40% 的供应量。
📌 Bubblemaps:
1)AIXBT:代币分布看起来相当去中心化,有 4 个主要集群,每个集群持有约 4% 的代币供应,其中一个与 Wintermute(0xdbf5)相关联。
2)VIRTUAL: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持有 8% 供应量的集群,其中地址 0xbeda 单独持有 7.3%(很可能是项目本身)。
3)FARTCOIN :这是列表中分布最好的之一。最大的集群仅由一个钱包组成,持有 2% 的供应量。
4)VADER:在此列表中,前 10 个集群持有的比例最低!注意:50% 的供应量已被质押。
5)SPORE:地址 8EC759 向多个持有者发送了 SOL,形成了一个集群,占总供应量的 40%。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代币 #AI Agent
Bubblemaps 深入分析了 AI 代理代币的供应分布,发现其所有权集中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AIXBT 分布较为去中心化,主要由四个集群持有;而 SPORE 则表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其中一个集群占据了 40% 的供应量。
📌 Bubblemaps:
1)AIXBT:代币分布看起来相当去中心化,有 4 个主要集群,每个集群持有约 4% 的代币供应,其中一个与 Wintermute(0xdbf5)相关联。
2)VIRTUAL: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持有 8% 供应量的集群,其中地址 0xbeda 单独持有 7.3%(很可能是项目本身)。
3)FARTCOIN :这是列表中分布最好的之一。最大的集群仅由一个钱包组成,持有 2% 的供应量。
4)VADER:在此列表中,前 10 个集群持有的比例最低!注意:50% 的供应量已被质押。
5)SPORE:地址 8EC759 向多个持有者发送了 SOL,形成了一个集群,占总供应量的 40%。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代币 #AI Agent
🌱【长推】AI Agent 框架标准为何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的框架和标准之争就是在锁定谁是下一轮 AI Agent 叙事中的 EVM、谁又是优于 EVM 的高性能 SVM。
📌 Haotian:AI Agent 本身是纯 web2 互联网语境下的产物,LLMs 大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封闭训练,最终跑出 ChatGPT、Claud、DeepSeek 等之类的可交互 AIGC 应用。它的整体重心是「应用」逻辑,至于 Agent 之间如何通信交互,Agent 之间如何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Agent 之间如何构建可验证的计算验证机制等等问题都先天缺乏。AI Agent 拓展框架和标准本质上是从中心化服务器到去中心化协作网络、从封闭生态到开放统一标准协议,从单一 AI Agent 应用到复杂联动生态的 web3 分布式架构演进之路。
AI Agent 框架和标准处于非常早期阶段,现在听各个和开发者讲自己的技术愿景和实践路线,无异于 10 年前 Vitalik Buterin 来中国路演寻求融资一样。试想,10 年前的 Vitalik 站在你面前,你该如何评判?主要看创始人魅力,看技术品相、看叙事逻辑及看生态落地。总之,如今的框架和标准之争就是在锁定谁是下一轮 AI Agent 叙事中的 EVM、谁又是优于 EVM 的高性能 SVM,当然这个过程中出来一个 Cosmos IBC,再整一套 Move 系新 DeFi 范式,杀出个并行 EVM、实时大规模并发 layer2…… 想想这条路还有多长?
Ai Agent 框架和标准的界限很模糊,比如,ElizaOS 框架标准在平台化之前只能定性为开发者社区的精神图腾,其价值外溢只能靠 ai16z 承接;又比如 Game 框架标准还在 Virtual 封闭式的闭源模式下玩,和主流开源组合架构相比略显另类;另外,ElizaOS 框架为当红一哥没错,但却有一个独立的 ELIZA ,不知道怎么和它绑定关系;arc RIG 框架的基本面很好,但 Rust 语言应用到 AI Agent 领域推动性能,总感觉过于超前;Swarms 的技术品相其实不差,但如此 FUD 且动荡的开局以及拉盘到令人发慌的局面让人始料未及;REI 要解决的区块链确定性和 Agent 执行概率性兼容非常有意思,但技术方向也过于超前了等等。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AIAgent
如今的框架和标准之争就是在锁定谁是下一轮 AI Agent 叙事中的 EVM、谁又是优于 EVM 的高性能 SVM。
📌 Haotian:AI Agent 本身是纯 web2 互联网语境下的产物,LLMs 大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封闭训练,最终跑出 ChatGPT、Claud、DeepSeek 等之类的可交互 AIGC 应用。它的整体重心是「应用」逻辑,至于 Agent 之间如何通信交互,Agent 之间如何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Agent 之间如何构建可验证的计算验证机制等等问题都先天缺乏。AI Agent 拓展框架和标准本质上是从中心化服务器到去中心化协作网络、从封闭生态到开放统一标准协议,从单一 AI Agent 应用到复杂联动生态的 web3 分布式架构演进之路。
AI Agent 框架和标准处于非常早期阶段,现在听各个和开发者讲自己的技术愿景和实践路线,无异于 10 年前 Vitalik Buterin 来中国路演寻求融资一样。试想,10 年前的 Vitalik 站在你面前,你该如何评判?主要看创始人魅力,看技术品相、看叙事逻辑及看生态落地。总之,如今的框架和标准之争就是在锁定谁是下一轮 AI Agent 叙事中的 EVM、谁又是优于 EVM 的高性能 SVM,当然这个过程中出来一个 Cosmos IBC,再整一套 Move 系新 DeFi 范式,杀出个并行 EVM、实时大规模并发 layer2…… 想想这条路还有多长?
Ai Agent 框架和标准的界限很模糊,比如,ElizaOS 框架标准在平台化之前只能定性为开发者社区的精神图腾,其价值外溢只能靠 ai16z 承接;又比如 Game 框架标准还在 Virtual 封闭式的闭源模式下玩,和主流开源组合架构相比略显另类;另外,ElizaOS 框架为当红一哥没错,但却有一个独立的 ELIZA ,不知道怎么和它绑定关系;arc RIG 框架的基本面很好,但 Rust 语言应用到 AI Agent 领域推动性能,总感觉过于超前;Swarms 的技术品相其实不差,但如此 FUD 且动荡的开局以及拉盘到令人发慌的局面让人始料未及;REI 要解决的区块链确定性和 Agent 执行概率性兼容非常有意思,但技术方向也过于超前了等等。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AIAgent
📚【英文】DBA 联创:为什么说比特币 L2 比以太坊 L2 更具市场潜力?
如今,大多数人在试图理解比特币 L2 时,往往过度套用以太坊 L2 的经验。然而,这种类比推理常常导致错误结论。
📌 Jon Charbonneau:让我们从第一个错误开始,低估了可服务市场(TAM)。BTC 的 L2 相比 ETH 的 L2 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这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 BTC 的市值大约是 ETH 的 4.7 倍,但还有一个更重要且更根本的原因:ETH L2 是为了扩展。如今,以太坊 L1 也开始扩展其执行能力。ETH L2 提供的功能与 L1 一致,只是更快、更便宜而已。L1 仍然是真正的钱的主战场,而 L2 则更多用于实验。BTC L2 是为了扩展和可编程性。比特币 L1 缺乏这些功能。要实现强大的隐私性、更好的自托管用户体验,以及基础的 BTC DeFi,可编程性是必要条件。
我们现在讨论第二个错误。认为 BTC L2 的高安全性不会重要,因为在 ETH L2 上似乎并不重要。来看当前的 ETH L2,目前上线的三个「阶段 2」的 Rollup(扩展方案),使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户毫不犹豫地将数十亿美元资金投入由 3/5 多签(多重签名)控制、没有任何证明机制、甚至没有区块链的「L2」存款合约中。即便像 Base 这样的 L2 也仍然处于「阶段 0」。Optimism 和 Arbitrum 已经进展到「阶段 1」,但沿途也走了不少捷径(例如 Optimism 多年来没有提供任何证明,Arbitrum 仍然有白名单机制)。
还有一种更激进的观点认为,Rollup 和验证桥(validating bridge)是失败的尝试。用户似乎并不关心 L2 的安全性,而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让 L2 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一个常见的反驳是:BTC L2 的用户更注重安全性,因为 BTC 持有者比 ETH 持有者更倾向于主权独立和风险规避。但实际上,我不同意这两种观点,从目前 ETH L2 用户的使用模式中得出的结论是误导性的。与 ETH L2 相比,安全性对 BTC L2 更重要,也会更早成为核心问题。大多数资本持有者在评估风险时是理性的,无论持有的资产是什么。因此,我认为 BTC 和 ETH 持有者对安全风险的敏感度大致相当。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BTCL2
如今,大多数人在试图理解比特币 L2 时,往往过度套用以太坊 L2 的经验。然而,这种类比推理常常导致错误结论。
📌 Jon Charbonneau:让我们从第一个错误开始,低估了可服务市场(TAM)。BTC 的 L2 相比 ETH 的 L2 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这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 BTC 的市值大约是 ETH 的 4.7 倍,但还有一个更重要且更根本的原因:ETH L2 是为了扩展。如今,以太坊 L1 也开始扩展其执行能力。ETH L2 提供的功能与 L1 一致,只是更快、更便宜而已。L1 仍然是真正的钱的主战场,而 L2 则更多用于实验。BTC L2 是为了扩展和可编程性。比特币 L1 缺乏这些功能。要实现强大的隐私性、更好的自托管用户体验,以及基础的 BTC DeFi,可编程性是必要条件。
我们现在讨论第二个错误。认为 BTC L2 的高安全性不会重要,因为在 ETH L2 上似乎并不重要。来看当前的 ETH L2,目前上线的三个「阶段 2」的 Rollup(扩展方案),使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户毫不犹豫地将数十亿美元资金投入由 3/5 多签(多重签名)控制、没有任何证明机制、甚至没有区块链的「L2」存款合约中。即便像 Base 这样的 L2 也仍然处于「阶段 0」。Optimism 和 Arbitrum 已经进展到「阶段 1」,但沿途也走了不少捷径(例如 Optimism 多年来没有提供任何证明,Arbitrum 仍然有白名单机制)。
还有一种更激进的观点认为,Rollup 和验证桥(validating bridge)是失败的尝试。用户似乎并不关心 L2 的安全性,而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让 L2 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一个常见的反驳是:BTC L2 的用户更注重安全性,因为 BTC 持有者比 ETH 持有者更倾向于主权独立和风险规避。但实际上,我不同意这两种观点,从目前 ETH L2 用户的使用模式中得出的结论是误导性的。与 ETH L2 相比,安全性对 BTC L2 更重要,也会更早成为核心问题。大多数资本持有者在评估风险时是理性的,无论持有的资产是什么。因此,我认为 BTC 和 ETH 持有者对安全风险的敏感度大致相当。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BTCL2
🌱【英文长推】Eliza 开发现状解读:存在哪些关键趋势和潜在挑战?
ATX DAO 联创 Roberto Talamas 从技术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 Eliza 项目的快速增长、技术深度和扩展性,同时指出了存在安全性、插件管理和碎片化等潜在问题。
📌 Roberto Talamas:项目的开发显示出高活跃度,目前有超过 100 个活跃 PR。这些分布反映出一个充满活力且以增长为导向的项目。大量新增功能(如跨链交易、Sui 区块链增强、EVM 交易处理、新的 LLM 提供商支持、扩展内存 / 角色管理、高级交易插件、更多社交媒体集成等),表明项目正在快速扩展功能,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进化。大量插件 PR(例如 PR 2251、PR 2239、PR 2219、PR 2162、PR 2133、PR 2124 等)表明项目非常重视扩展性。插件将 Eliza 连接到不同的区块链、DeFi 协议、数据提供商、社交媒体平台和 AI 工具。这种生态系统式的设计显示出贡献者们不断添加新的即插即用集成。许多更新(如 PR 2195、PR 2087、PR 2023、PR 1793、PR 1817、PR 1630 等)集中于改进现有功能、提升开发工具支持以及确保兼容性(如 Node.js 版本、环境变量处理、更严格的 TypeScript 类型等)。这些 PR 提高了代码库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如果所有 PR 成功合并,Eliza 将成为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多代理框架,拥有以下功能:无缝的多链能力(EVM、NEAR、Sui、Cardano、Bitcoin Lightning 等)、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将 AI 代理连接到各种 DeFi 协议、社交平台(Discord、Twitter、Telegram、Instagram 等)和跨链桥接服务、强大的内存和检索增强生成功能,用于高级 AI 交互、集成多个 LLM 提供商(OpenAI、Anthropic、Livepeer、Atoma、本地开源 LLM),并改进错误处理和类型代码、支持链上治理(如 OpenZeppelin 的治理)和实时交易(如 Hummingbot 的自动化策略)及改善的开发者体验,包括专用的 Docker 流程、类型安全、动态插件加载、代码现代化和多语言文档。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技术 #技术 #Eliza
ATX DAO 联创 Roberto Talamas 从技术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 Eliza 项目的快速增长、技术深度和扩展性,同时指出了存在安全性、插件管理和碎片化等潜在问题。
📌 Roberto Talamas:项目的开发显示出高活跃度,目前有超过 100 个活跃 PR。这些分布反映出一个充满活力且以增长为导向的项目。大量新增功能(如跨链交易、Sui 区块链增强、EVM 交易处理、新的 LLM 提供商支持、扩展内存 / 角色管理、高级交易插件、更多社交媒体集成等),表明项目正在快速扩展功能,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进化。大量插件 PR(例如 PR 2251、PR 2239、PR 2219、PR 2162、PR 2133、PR 2124 等)表明项目非常重视扩展性。插件将 Eliza 连接到不同的区块链、DeFi 协议、数据提供商、社交媒体平台和 AI 工具。这种生态系统式的设计显示出贡献者们不断添加新的即插即用集成。许多更新(如 PR 2195、PR 2087、PR 2023、PR 1793、PR 1817、PR 1630 等)集中于改进现有功能、提升开发工具支持以及确保兼容性(如 Node.js 版本、环境变量处理、更严格的 TypeScript 类型等)。这些 PR 提高了代码库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如果所有 PR 成功合并,Eliza 将成为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多代理框架,拥有以下功能:无缝的多链能力(EVM、NEAR、Sui、Cardano、Bitcoin Lightning 等)、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将 AI 代理连接到各种 DeFi 协议、社交平台(Discord、Twitter、Telegram、Instagram 等)和跨链桥接服务、强大的内存和检索增强生成功能,用于高级 AI 交互、集成多个 LLM 提供商(OpenAI、Anthropic、Livepeer、Atoma、本地开源 LLM),并改进错误处理和类型代码、支持链上治理(如 OpenZeppelin 的治理)和实时交易(如 Hummingbot 的自动化策略)及改善的开发者体验,包括专用的 Docker 流程、类型安全、动态插件加载、代码现代化和多语言文档。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技术 #技术 #Eliza
📚【长推】浅析 AI Agent 赛道几大确定性趋势
AIXBT 会成为 Mindshare 最强的单体 AI。
📌 Haotian:TEE 会成为 AI Agent 时代下的全新底层基础设施。好比 ZK 在 layer2 叙事下的技术地位,TEE 会在新一轮 AI Agent 潮流下成为弄潮儿,核心原因就一点,TEE 可解决硬件终端环境的可信隔离环境问题,天然具备隐私性和远程可验证性,可以成为「人人配备 AI Agent」大背景下,Agent 发资产托管私钥、Agent 隐私数据收集和应用、Agent 边缘计算 DePIN infra 建设等关键组件。
AIXBT 会成为 Mindshare 最强的单体 AI。相较框架标准、链化、DeFai、GameFai 等其他模糊性确定的 AI Agent 发力方向,以单体 AI 为注意力抓手的叙事逻辑最落地,且存在确定性增长机遇。比如,其 Twitter 粉丝的全球性增长,其业务场景向 Trading 方向的靠拢,其联合其他 AI Agent 产生的协同联动效应等等,都是确定性很强的可延展业务思路。此外,相较 Virtual 生态的闭源式生态拓展存在的不确定性,#ai16z 秉承开源社区的组合性创新驱动有相对清晰的发展确定性。但随着一系列背书事件东窗事发,未来 ai16z 的抱大腿姿势会趋于技术开源共享方向,而纯 MEME 或概念化的对齐靠拢则很难享有「全家桶」的增长 Buff 预期。
AI Agent 赛道第一阶段整体感觉为混乱和机会并存,但整体偏「草台班子」一些,随着诸多混乱中问题的暴露,AI Agent 正在被主流 VC、项目方、交易所等纳入战略演进方向。「正规军」的进入初期市场会进一步混乱动荡,但经历一番洗牌之后,优秀头部项目尤其是商业路径清晰且持续赋能计划明了的项目会成为新一轮「主流」,而过去纯 MEME 化发展基因后续赋能跟不上的项目也许会掉队。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AXIBT
AIXBT 会成为 Mindshare 最强的单体 AI。
📌 Haotian:TEE 会成为 AI Agent 时代下的全新底层基础设施。好比 ZK 在 layer2 叙事下的技术地位,TEE 会在新一轮 AI Agent 潮流下成为弄潮儿,核心原因就一点,TEE 可解决硬件终端环境的可信隔离环境问题,天然具备隐私性和远程可验证性,可以成为「人人配备 AI Agent」大背景下,Agent 发资产托管私钥、Agent 隐私数据收集和应用、Agent 边缘计算 DePIN infra 建设等关键组件。
AIXBT 会成为 Mindshare 最强的单体 AI。相较框架标准、链化、DeFai、GameFai 等其他模糊性确定的 AI Agent 发力方向,以单体 AI 为注意力抓手的叙事逻辑最落地,且存在确定性增长机遇。比如,其 Twitter 粉丝的全球性增长,其业务场景向 Trading 方向的靠拢,其联合其他 AI Agent 产生的协同联动效应等等,都是确定性很强的可延展业务思路。此外,相较 Virtual 生态的闭源式生态拓展存在的不确定性,#ai16z 秉承开源社区的组合性创新驱动有相对清晰的发展确定性。但随着一系列背书事件东窗事发,未来 ai16z 的抱大腿姿势会趋于技术开源共享方向,而纯 MEME 或概念化的对齐靠拢则很难享有「全家桶」的增长 Buff 预期。
AI Agent 赛道第一阶段整体感觉为混乱和机会并存,但整体偏「草台班子」一些,随着诸多混乱中问题的暴露,AI Agent 正在被主流 VC、项目方、交易所等纳入战略演进方向。「正规军」的进入初期市场会进一步混乱动荡,但经历一番洗牌之后,优秀头部项目尤其是商业路径清晰且持续赋能计划明了的项目会成为新一轮「主流」,而过去纯 MEME 化发展基因后续赋能跟不上的项目也许会掉队。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AXIBT
👂 HashKey Jeffrey:盘点特朗普家族对 Web3 的投资偏好,MEME&DeFi 赛道迎来又一春?
对于加密行业而言,至少从监管层面,一方面原先备受打压的政策或许将陆续放宽,另一方面更加完备的立法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走向主流。
📌 HashKey Group:目前特朗普整个内阁体系中,最受关注的则是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事务办公室,该机构目前透露的消息主要负责制定整个加密行业的监管框架,联系证监会、商品期货委员会、国会等,下辖的加密顾问委员会宣称由 24 位加密企业的 CEO 组成,给政策制定提供建议,按照特朗普的承诺,以下新政值得关注:1)把美国打造为全球加密之都;2)上任即停止对加密货币的打压;3)阻止开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4)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5)解雇 SEC 主席;6)阻止出售美国政府持有的比特币;7)用比特币来解决美国债务;8)建立更加全面的加密政策;9)成立加密顾问委员会。
除了特朗普本人亲自推出的 MEME 币之外,目前特朗普家族最重要的项目是 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下称 WLFI)。尽管项目官网中申明特朗普及其家族成员、企业均不是该项目的雇员,但项目中特朗普的三个儿子均被冠以大使的称号,特朗普的亲密盟友 Steve Witkof(被提名为中东特使)与其儿子均在项目中担任联合创始人。此外,顾问团队也包括了 Polychain、Scroll 等业内知名投资机构合伙人、CEO。项目从法律上隔离了与特朗普家族关系,但是这种宣传,包括特朗普几个儿子不遗余力的推介项目,很难不让市场解读为:这就是特朗普家族的项目。
特朗普的 MEME 币给市场带来的想象空间无疑是巨大的,总统亲自下场发币更是史上罕见,抛开利益因素的考量,至少在总基调上指向了未来四年整个行业发展的宽松监管环境。如果进一步分析该项目的具体运作,可以看出其并非临时起意的仓促发币,而是在整个法律框架上、合规性、机构合作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总统发币的确定性和超级叙事具有唯一性,因此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链上行情,但对行业的支持目前也仅限于宽松预期上,从长远来看,可持续性尚待验证,特朗普家族更希望将 WLFI 打造成为可持续的项目。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特朗普
对于加密行业而言,至少从监管层面,一方面原先备受打压的政策或许将陆续放宽,另一方面更加完备的立法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走向主流。
📌 HashKey Group:目前特朗普整个内阁体系中,最受关注的则是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事务办公室,该机构目前透露的消息主要负责制定整个加密行业的监管框架,联系证监会、商品期货委员会、国会等,下辖的加密顾问委员会宣称由 24 位加密企业的 CEO 组成,给政策制定提供建议,按照特朗普的承诺,以下新政值得关注:1)把美国打造为全球加密之都;2)上任即停止对加密货币的打压;3)阻止开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4)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5)解雇 SEC 主席;6)阻止出售美国政府持有的比特币;7)用比特币来解决美国债务;8)建立更加全面的加密政策;9)成立加密顾问委员会。
除了特朗普本人亲自推出的 MEME 币之外,目前特朗普家族最重要的项目是 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下称 WLFI)。尽管项目官网中申明特朗普及其家族成员、企业均不是该项目的雇员,但项目中特朗普的三个儿子均被冠以大使的称号,特朗普的亲密盟友 Steve Witkof(被提名为中东特使)与其儿子均在项目中担任联合创始人。此外,顾问团队也包括了 Polychain、Scroll 等业内知名投资机构合伙人、CEO。项目从法律上隔离了与特朗普家族关系,但是这种宣传,包括特朗普几个儿子不遗余力的推介项目,很难不让市场解读为:这就是特朗普家族的项目。
特朗普的 MEME 币给市场带来的想象空间无疑是巨大的,总统亲自下场发币更是史上罕见,抛开利益因素的考量,至少在总基调上指向了未来四年整个行业发展的宽松监管环境。如果进一步分析该项目的具体运作,可以看出其并非临时起意的仓促发币,而是在整个法律框架上、合规性、机构合作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总统发币的确定性和超级叙事具有唯一性,因此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链上行情,但对行业的支持目前也仅限于宽松预期上,从长远来看,可持续性尚待验证,特朗普家族更希望将 WLFI 打造成为可持续的项目。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观点 #特朗普
💰【长推】七张图速览 TRUMP 链上交易数据
TRUMP 交易 FOMO 热潮在今天告一段落,是时候盘点一下这 4 天的链上数据啦。
📌 NingNing:TRUMP 共吸引 929,543 名新链上交易者,其吸引新交易者增长曲线呈现幂律分布,1 月 18 日 11 时(北京时间)达到极值 42,208/ 小时,此后呈现快速衰减曲线,到今天 16 时(北京时间)降至 1383/ 小时。截至目前,TRUMP 阴谋集团(只卖不买地址)共卖出 310,654,055 美元。阴谋集团的卖出代币数量有两个极值点,出现在北京时间的 1 月 20 日 9 时和 1 月 20 日 23 时,分别卖出 235 万美元和 728 万美元。1 月 20 日 9 时那波属于恐慌抛售,由于当时币价暴跌,兑换成美元的金额反而不如 1 月 20 日 23 时。
在这场人性与资本的狂欢演绎之中,只有 4 个地址的行为配上钻石手的标签,他们共花了 674 美元买入 $TRUMP,现在平均亏损 168 美元。钻石手,如钻石一般稀有。随着 TRUMP 币价的单边上涨趋势结束和波动率回归正常区间,其持币地址数在见顶~85.2 万后,开始缓慢下降至当前 77 万。TRUMP 鲸鱼们在 1 月 18 日 20 时(北京时间,下同)开始进场建仓,在 1 月 20 日 4 时他们开始快速减仓,1 月 20 日 5 时川普夫人币发出,他们加大抛售力度。当 TRUMP 暴跌之后,他们旋即开始在底部大力加仓,并在二次反弹中逐渐减仓。
TRUMP 的 PNL 分布完美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具体如下:赚了 1,000 万美元以上的有 28 个地址,赚了 100 万到 1,000 万美元的有 424 个地址,赚了 1 万到 100 万美元的有 16791 个地址,赚了 1,000 到 1 万美元的有 50636 个地址,赚了 0 到 1,000 美元的有 259429 个地址;赔了 0 到 1,000 美元的有 486421 个地址,赔了 1,000 到 1 万美元的有 65763 个地址,赔了 1 万到 100 万美元的有 16571 个地址,赔了 100 万到 1,000 万美元的有 367 个地址,赔了 1,000 万美元以上的有 33 个地址。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数据 #TRUMP
TRUMP 交易 FOMO 热潮在今天告一段落,是时候盘点一下这 4 天的链上数据啦。
📌 NingNing:TRUMP 共吸引 929,543 名新链上交易者,其吸引新交易者增长曲线呈现幂律分布,1 月 18 日 11 时(北京时间)达到极值 42,208/ 小时,此后呈现快速衰减曲线,到今天 16 时(北京时间)降至 1383/ 小时。截至目前,TRUMP 阴谋集团(只卖不买地址)共卖出 310,654,055 美元。阴谋集团的卖出代币数量有两个极值点,出现在北京时间的 1 月 20 日 9 时和 1 月 20 日 23 时,分别卖出 235 万美元和 728 万美元。1 月 20 日 9 时那波属于恐慌抛售,由于当时币价暴跌,兑换成美元的金额反而不如 1 月 20 日 23 时。
在这场人性与资本的狂欢演绎之中,只有 4 个地址的行为配上钻石手的标签,他们共花了 674 美元买入 $TRUMP,现在平均亏损 168 美元。钻石手,如钻石一般稀有。随着 TRUMP 币价的单边上涨趋势结束和波动率回归正常区间,其持币地址数在见顶~85.2 万后,开始缓慢下降至当前 77 万。TRUMP 鲸鱼们在 1 月 18 日 20 时(北京时间,下同)开始进场建仓,在 1 月 20 日 4 时他们开始快速减仓,1 月 20 日 5 时川普夫人币发出,他们加大抛售力度。当 TRUMP 暴跌之后,他们旋即开始在底部大力加仓,并在二次反弹中逐渐减仓。
TRUMP 的 PNL 分布完美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具体如下:赚了 1,000 万美元以上的有 28 个地址,赚了 100 万到 1,000 万美元的有 424 个地址,赚了 1 万到 100 万美元的有 16791 个地址,赚了 1,000 到 1 万美元的有 50636 个地址,赚了 0 到 1,000 美元的有 259429 个地址;赔了 0 到 1,000 美元的有 486421 个地址,赔了 1,000 到 1 万美元的有 65763 个地址,赔了 1 万到 100 万美元的有 16571 个地址,赔了 100 万到 1,000 万美元的有 367 个地址,赔了 1,000 万美元以上的有 33 个地址。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数据 #TRUMP
👀 第 149 次以太坊 ACDC 会议:开发人员计划在 3 月 11 日发布最终 Pectra 软件
Galaxy 研究副总裁 Christine Kim 发文总结第 149 次以太坊核心开发者共识电话会议,开发人员开发人员讨论了 Pectra Devnet 5 上发现的新漏洞,并同意在升级公共测试网之前启动另一个开发网。
📌 Christine Kim:在 Pectra Devnet 5 中,由于一个 Gas 估算的 bug 导致了三方链分裂。根据 EF DevOps 工程师 Rafael Matias 的说法,该网络目前仍未最终确认。Nethermind、Reth、Erigon 和 Besu 的客户端团队正在修复这些 bug。Matias 补充道,Pectra Devnet 5 上的最新 Hive 测试也失败了,因此他的团队正在调查原因。基于 Pectra 规范的待定更改和 Pectra Devnet 5 上最近的网络故障,开发者们一致认为,应该在升级公共测试网之前先启动另一个开发网,即 Devnet 6。Matias 表示,客户端团队应优先修复 bug,一旦 Hive 测试在更新后的客户端上运行通过,团队就可以启动 Devnet 6。
开发者们讨论了升级以太坊公共测试网和主网的时间安排。EF 协议支持负责人 Tim Beiko 建议,将主网激活定在 2025 年 3 月 11 日,这样 Pectra 将在其上次升级(2024 年 3 月 13 日的 Dencun 升级)不到一年内在以太坊上线。希望的主网激活日期为 3 月 11 日,意味着公共以太坊测试网 Sepolia 和 Holesky 分别需要在 2 月 19 日和 24 日之前进行升级。理想情况下,两个测试网应分别在 2 月 12 日和 19 日更早完成升级,以便终端用户和更广泛的以太坊生态系统有更多时间为主网升级做好准备。对于 Beiko 提出的时间表没有反对意见,尽管显然这个时间表是暂定的,因为开发者们尚未修复 Devnet 5 的 bug 并启动 Devnet 6。Beiko 表示,他将跟进具体的区块号,并将在下次 ACD 通话中讨论这些区块号。他强调,如果客户端团队认真考虑这一时间表,那么接近最终版本的客户端必须在 2025 年 2 月 3 日之前准备好。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以太坊 #项目进展
Galaxy 研究副总裁 Christine Kim 发文总结第 149 次以太坊核心开发者共识电话会议,开发人员开发人员讨论了 Pectra Devnet 5 上发现的新漏洞,并同意在升级公共测试网之前启动另一个开发网。
📌 Christine Kim:在 Pectra Devnet 5 中,由于一个 Gas 估算的 bug 导致了三方链分裂。根据 EF DevOps 工程师 Rafael Matias 的说法,该网络目前仍未最终确认。Nethermind、Reth、Erigon 和 Besu 的客户端团队正在修复这些 bug。Matias 补充道,Pectra Devnet 5 上的最新 Hive 测试也失败了,因此他的团队正在调查原因。基于 Pectra 规范的待定更改和 Pectra Devnet 5 上最近的网络故障,开发者们一致认为,应该在升级公共测试网之前先启动另一个开发网,即 Devnet 6。Matias 表示,客户端团队应优先修复 bug,一旦 Hive 测试在更新后的客户端上运行通过,团队就可以启动 Devnet 6。
开发者们讨论了升级以太坊公共测试网和主网的时间安排。EF 协议支持负责人 Tim Beiko 建议,将主网激活定在 2025 年 3 月 11 日,这样 Pectra 将在其上次升级(2024 年 3 月 13 日的 Dencun 升级)不到一年内在以太坊上线。希望的主网激活日期为 3 月 11 日,意味着公共以太坊测试网 Sepolia 和 Holesky 分别需要在 2 月 19 日和 24 日之前进行升级。理想情况下,两个测试网应分别在 2 月 12 日和 19 日更早完成升级,以便终端用户和更广泛的以太坊生态系统有更多时间为主网升级做好准备。对于 Beiko 提出的时间表没有反对意见,尽管显然这个时间表是暂定的,因为开发者们尚未修复 Devnet 5 的 bug 并启动 Devnet 6。Beiko 表示,他将跟进具体的区块号,并将在下次 ACD 通话中讨论这些区块号。他强调,如果客户端团队认真考虑这一时间表,那么接近最终版本的客户端必须在 2025 年 2 月 3 日之前准备好。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以太坊 #项目进展
📚【英文长推】DeepSeek 爆红启示录:AI 如何让 DeFi 走向主流
DeFAI 项目 Hey Anon 创始人 Daniele 撰文深入探讨了 DeFi 如何从 AI 技术中受益。
📌 Daniele:Deepseek R1 是基于广泛文本训练的新型 LLM,专为推理和语境理解优化。其突出特性包括:1)高效架构:采用新一代参数结构,无需庞大 GPU 集群即可在复杂推理任务中实现接近顶尖性能。2)低硬件需求:设计支持少量 GPU 甚至高端 CPU 集群运行,降低初创企业、独立开发者和开源社区使用门槛。3)开源许可:不同于多数专有模型,其宽松许可允许企业直接集成到产品中 —— 推动快速采用、插件开发和专业微调。
DeFAI 将去中心化金融与 AI 自动化结合,使智能体能够管理链上资产、执行多步骤交易、与 DeFi 协议交互。这个新兴领域直接受益于开源低成本 AI,因为:1)全天候自治。智能体可持续扫描 DeFi 市场,桥接链间资产并调整头寸。低推理成本使 24/7 运行具备财务可行性。2)无限扩展。当数千 DeFAI 智能体需同时服务不同用户或协议时,Deepseek R1 等低成本模型可控制运营开支。3)定制化。开发者可用 DeFi 专用数据(价格馈送、链上分析、治理论坛)微调开源 AI,无需支付高额许可费。
随着 Deepseek R1 降低 AI 门槛,DeFAI 形成正向循环:1)智能体爆发:开发者创建专业机器人(如收益狩猎、流动性供给、NFT 交易、跨链套利)。2)效率提升:每个智能体优化资金流,可能提升 DeFi 整体活跃度和流动性。3)行业成长:更复杂的 DeFi 产品涌现,从高级衍生品到条件支付,全部由易获取的 AI 协调。最终结果是整个 DeFAI 领域受益于「用户增长 - 智能体进化」的良性循环。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DeFi #AI
DeFAI 项目 Hey Anon 创始人 Daniele 撰文深入探讨了 DeFi 如何从 AI 技术中受益。
📌 Daniele:Deepseek R1 是基于广泛文本训练的新型 LLM,专为推理和语境理解优化。其突出特性包括:1)高效架构:采用新一代参数结构,无需庞大 GPU 集群即可在复杂推理任务中实现接近顶尖性能。2)低硬件需求:设计支持少量 GPU 甚至高端 CPU 集群运行,降低初创企业、独立开发者和开源社区使用门槛。3)开源许可:不同于多数专有模型,其宽松许可允许企业直接集成到产品中 —— 推动快速采用、插件开发和专业微调。
DeFAI 将去中心化金融与 AI 自动化结合,使智能体能够管理链上资产、执行多步骤交易、与 DeFi 协议交互。这个新兴领域直接受益于开源低成本 AI,因为:1)全天候自治。智能体可持续扫描 DeFi 市场,桥接链间资产并调整头寸。低推理成本使 24/7 运行具备财务可行性。2)无限扩展。当数千 DeFAI 智能体需同时服务不同用户或协议时,Deepseek R1 等低成本模型可控制运营开支。3)定制化。开发者可用 DeFi 专用数据(价格馈送、链上分析、治理论坛)微调开源 AI,无需支付高额许可费。
随着 Deepseek R1 降低 AI 门槛,DeFAI 形成正向循环:1)智能体爆发:开发者创建专业机器人(如收益狩猎、流动性供给、NFT 交易、跨链套利)。2)效率提升:每个智能体优化资金流,可能提升 DeFi 整体活跃度和流动性。3)行业成长:更复杂的 DeFi 产品涌现,从高级衍生品到条件支付,全部由易获取的 AI 协调。最终结果是整个 DeFAI 领域受益于「用户增长 - 智能体进化」的良性循环。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DeFi #AI
🐣 如何将知识产权搬上区块链?解读 Story Protocol 白皮书
从多核心架构到 AI 代理:Story Protocol 如何打造去中心化知识产权生态。
📌 Zhixiong Pan:Story Protocol 提出了一个带有「多核心(Multi-Core)执行环境」的区块链架构:主核心兼容以太坊 EVM,让现有智能合约和 DApp 能快速移植,同时处理通用交易逻辑。专用核心在初始版本,Story 内置了三个重要的专用核心:1)IP Core:专门用于高效管理 IP 相关的数据结构和业务逻辑。它不仅支持在链上注册 IP,还能维护一张包含所有 IP 及其衍生关系的图谱,方便追溯、授权和分润。2)Offchain Synchronization Core:负责与链下世界的对接,如身份验证、社会信用背书,以及将链下支付或法律合同与链上合约「同步」起来。3)Cross-Chain Communication Core:跨链通信支持,可以把 Story 上的 IP 资产带到其他区块链应用中,或者反过来将外部资产或信息整合到 Story 生态里。
白皮书中介绍了一个名为 Proof of Creativity(PoC) 的协议,相当于 Story 的「IP 引擎」:PoC 提供了一个「注册」与「跟踪」框架,如同 Git 追踪代码版本一样,可以记录 IP 从创作、衍生到二次授权的完整脉络。一旦创作者(或企业、组织)把 IP 注册进 Story,系统会自动生成一系列可组合的规则与接口,允许他人来购买、租用或二次创作,并根据合约自动分配收益。若发生 IP 争议,可通过链上链下结合的方式,由各类去中心化验证者或机构参与仲裁;也可以依托链下的法律服务来完成对侵权行为的处置。
从白皮书的整体思路看,Story 希望成为「知识产权的去中心化操作系统」,让创作者、企业、AI 开发者都能更便捷地确权并交易自己的智力成果。它的核心价值大致有三个方面:显著降低 IP 交易成本:原先创作者需要面对各种中介费、渠道费,如今可直接对等交易。激发更大规模创作和协作,特别是 AI 领域,透明且可自动执行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带动数据、模型的良性循环。可编程的合约与图谱为生态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想象力空间。从药物研发到影视制作,任何需要多方分工的知识产权协同都可能获益。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storyprotocol
从多核心架构到 AI 代理:Story Protocol 如何打造去中心化知识产权生态。
📌 Zhixiong Pan:Story Protocol 提出了一个带有「多核心(Multi-Core)执行环境」的区块链架构:主核心兼容以太坊 EVM,让现有智能合约和 DApp 能快速移植,同时处理通用交易逻辑。专用核心在初始版本,Story 内置了三个重要的专用核心:1)IP Core:专门用于高效管理 IP 相关的数据结构和业务逻辑。它不仅支持在链上注册 IP,还能维护一张包含所有 IP 及其衍生关系的图谱,方便追溯、授权和分润。2)Offchain Synchronization Core:负责与链下世界的对接,如身份验证、社会信用背书,以及将链下支付或法律合同与链上合约「同步」起来。3)Cross-Chain Communication Core:跨链通信支持,可以把 Story 上的 IP 资产带到其他区块链应用中,或者反过来将外部资产或信息整合到 Story 生态里。
白皮书中介绍了一个名为 Proof of Creativity(PoC) 的协议,相当于 Story 的「IP 引擎」:PoC 提供了一个「注册」与「跟踪」框架,如同 Git 追踪代码版本一样,可以记录 IP 从创作、衍生到二次授权的完整脉络。一旦创作者(或企业、组织)把 IP 注册进 Story,系统会自动生成一系列可组合的规则与接口,允许他人来购买、租用或二次创作,并根据合约自动分配收益。若发生 IP 争议,可通过链上链下结合的方式,由各类去中心化验证者或机构参与仲裁;也可以依托链下的法律服务来完成对侵权行为的处置。
从白皮书的整体思路看,Story 希望成为「知识产权的去中心化操作系统」,让创作者、企业、AI 开发者都能更便捷地确权并交易自己的智力成果。它的核心价值大致有三个方面:显著降低 IP 交易成本:原先创作者需要面对各种中介费、渠道费,如今可直接对等交易。激发更大规模创作和协作,特别是 AI 领域,透明且可自动执行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带动数据、模型的良性循环。可编程的合约与图谱为生态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想象力空间。从药物研发到影视制作,任何需要多方分工的知识产权协同都可能获益。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storyprotocol
👉【英文长推】探讨「Yap-to-Earn」模式:为何我获得了大量 BERA 空投?
通过传播信息和积极参与,贡献者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励,还能够建立新的联系和提高个人品牌。
📌 BTC_Chopstick:Yap-to-Earn 是一种新的加密项目激励机制,旨在通过用户在社交平台(如 X)上传播信息和创建优质内容,换取代币分配(如空投、激励奖励或收入分成)。这种模式已经被一些项目采用,例如 Berachain 和 Sanctum,后者成为第一个将「yapping」作为空投标准的项目。与传统的空投模式不同,Yap-to-Earn 强调真实的社会贡献、优质内容以及教育他人,而非仅仅依赖空投农场。通过这种方式,项目方能够识别出真正的贡献者,从而避免 Sybil 攻击并过滤掉没有实际贡献的用户。
Yap-to-Earn 的崛起源于项目方意识到传统空投方式无法有效区分真实贡献者和空投农民。通过 Yapping(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与互动),项目方能够更精准地筛选出有真实贡献的用户,而不是通过复杂的链上检测或低参与度的 Discord 角色。尽管如此,Yapping 也并非没有挑战,它需要更多的研究技能和不确定的空投回报,且仅依靠 Yapping 可能无法带来足够的优质内容。因此,Yapping 不应孤立进行,而是需要结合持续的内容创作和积极参与。
要在 Yap-to-Earn 中取得成功,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并专注于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而非数量上的堆积。通过对项目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创造具有教育意义的原创内容(如定义、背景、对比和真实数据)能够提高回报率。同时,保持活跃并与喜欢的项目持续互动,可以帮助扩大影响力。除了定期发布高质量内容,Yapping 还需要与智能社区成员互动,关注质量高的关注者并参与到项目的投票和治理中。例如,Kaito Yapper 排行榜可以帮助追踪最活跃的 Yappers,提升自己的曝光率。通过参与投票和支持项目,还可以赚取更多的 YAP 并交换成代币,进一步巩固在社区中的影响力。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Yap-to-Earn
通过传播信息和积极参与,贡献者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励,还能够建立新的联系和提高个人品牌。
📌 BTC_Chopstick:Yap-to-Earn 是一种新的加密项目激励机制,旨在通过用户在社交平台(如 X)上传播信息和创建优质内容,换取代币分配(如空投、激励奖励或收入分成)。这种模式已经被一些项目采用,例如 Berachain 和 Sanctum,后者成为第一个将「yapping」作为空投标准的项目。与传统的空投模式不同,Yap-to-Earn 强调真实的社会贡献、优质内容以及教育他人,而非仅仅依赖空投农场。通过这种方式,项目方能够识别出真正的贡献者,从而避免 Sybil 攻击并过滤掉没有实际贡献的用户。
Yap-to-Earn 的崛起源于项目方意识到传统空投方式无法有效区分真实贡献者和空投农民。通过 Yapping(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与互动),项目方能够更精准地筛选出有真实贡献的用户,而不是通过复杂的链上检测或低参与度的 Discord 角色。尽管如此,Yapping 也并非没有挑战,它需要更多的研究技能和不确定的空投回报,且仅依靠 Yapping 可能无法带来足够的优质内容。因此,Yapping 不应孤立进行,而是需要结合持续的内容创作和积极参与。
要在 Yap-to-Earn 中取得成功,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并专注于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而非数量上的堆积。通过对项目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创造具有教育意义的原创内容(如定义、背景、对比和真实数据)能够提高回报率。同时,保持活跃并与喜欢的项目持续互动,可以帮助扩大影响力。除了定期发布高质量内容,Yapping 还需要与智能社区成员互动,关注质量高的关注者并参与到项目的投票和治理中。例如,Kaito Yapper 排行榜可以帮助追踪最活跃的 Yappers,提升自己的曝光率。通过参与投票和支持项目,还可以赚取更多的 YAP 并交换成代币,进一步巩固在社区中的影响力。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Yap-to-Earn
🌱【英文长推】2024 年交易所上币业绩报告:DEX 能否超越 CEX 成为新王者?
Animoca Brands Research 撰文揭示了 2024 年去中心化交易所与中心化交易所之间在代币上市中的竞争,以及不同市场表现的差异。
📌 Animoca Brands Research:中心化交易所偏爱大市值项目。高市值代币(市值超过 5 亿美元)能够获得顶级交易所的上市机会。较小的交易所则倾向于选择市值低于 3,000 万美元的项目。但这里有个关键点:上市活动通常会跟随比特币价格波动。当比特币上涨时,市场整体活跃度提升,反之则出现放缓。
在价格表现方面,Binance 和 MEXC 表现较好,而 Bybit 和 Bitget 则出现了亏损。Binance 在新上市代币的交易量上占据主导地位。Upbit 成为一个意外的强劲竞争者,能够与 Binance 在新上市代币的 24 小时交易量上不相上下。OKX 在市值在 3,000 万美元至 1 亿美元范围内的代币上市中领先,占据了这一黄金区间。
在 DEX 与 CEX 的竞争中,优先在 DEX 上市的代币在价格表现上超过了中型 CEX。16% 的 DEX 代币最终会在 CEX 上市,但仅有 2% 的代币能够进入像 Binance 这样的顶级交易所。【原文为英文】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交易所 #数据
Animoca Brands Research 撰文揭示了 2024 年去中心化交易所与中心化交易所之间在代币上市中的竞争,以及不同市场表现的差异。
📌 Animoca Brands Research:中心化交易所偏爱大市值项目。高市值代币(市值超过 5 亿美元)能够获得顶级交易所的上市机会。较小的交易所则倾向于选择市值低于 3,000 万美元的项目。但这里有个关键点:上市活动通常会跟随比特币价格波动。当比特币上涨时,市场整体活跃度提升,反之则出现放缓。
在价格表现方面,Binance 和 MEXC 表现较好,而 Bybit 和 Bitget 则出现了亏损。Binance 在新上市代币的交易量上占据主导地位。Upbit 成为一个意外的强劲竞争者,能够与 Binance 在新上市代币的 24 小时交易量上不相上下。OKX 在市值在 3,000 万美元至 1 亿美元范围内的代币上市中领先,占据了这一黄金区间。
在 DEX 与 CEX 的竞争中,优先在 DEX 上市的代币在价格表现上超过了中型 CEX。16% 的 DEX 代币最终会在 CEX 上市,但仅有 2% 的代币能够进入像 Binance 这样的顶级交易所。【原文为英文】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交易所 #数据
👀 吴说对话微策略创始人 Michael Saylor:如何打造世界上拥有比特币最多的公司?为什么决定死后销毁个人私钥
在这次采访中,吴说 Colin 与 MicroStrategy 的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探讨了一些问题。
📌 Michael Saylor:我们会一直收购比特币。可以把我们看作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假设如果你是第一家在曼哈顿上市的公司,你不断收购曼哈顿的房地产并进行开发,而那个时候是 1750 年,你就会继续这么做几百年。所以你并不是在卖,而是在不断买入。我们将继续开发比特币,视其为数字曼哈顿 — 数字资产。我们会继续收购比特币,然后用它作为抵押品启动其他业务。例如,我们现在是美国市场上最大的可转换债券发行者,并且刚刚推出了我们的第一只可转换优先股。这两种通过比特币抵押的证券在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我们将继续做类似的事情,同时也会看到新的机会。
我并不太关注周期。我不相信周期的说法。我认为周期的概念来自加密世界的前 10 到 15 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机构投资的时代,市场中的大部分资本都是来自大型机构,而且是以股本形式进入的。例如,BlackRock 和 ETF 在过去一年里购买了超过 1000 亿美元的比特币,而且它们购买的比特币数量超过了矿工开采的总量。所以,当我们经历上一轮减半时,开采出来并销售的比特币数量变得次要,真正主导市场的是对比特币的需求,这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同的阶段。我认为过于关注周期是有些分心的。
我不认为会借出或质押比特币来赚取利息。我认为最聪明的做法是发行以比特币作为抵押的证券。当你把比特币借给别人时,你会承担风险,因为他们可能不会还给你。但如果你是向市场发行证券,你依然持有比特币。这其中有正确的风险管理方式,也有错误的风险管理方式。更好的做法是,以 100 亿美元的比特币作为抵押,发行 10 亿美元的证券,并支付 8% 的利息,同时以 60% 的收益率进行投资。这样岂不是更好?你可以持有自己的资产,同时赚取 52% 的利差。如果你可以通过比特币网络获得 60% 的收益,而借入资金的利率是 8%、10%、12% 或其他数值,那为什么不这么做?这比把 100 亿美元的比特币借给你,换取 4% 的利息要好得多。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比特币 #MicroStrategy
在这次采访中,吴说 Colin 与 MicroStrategy 的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探讨了一些问题。
📌 Michael Saylor:我们会一直收购比特币。可以把我们看作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假设如果你是第一家在曼哈顿上市的公司,你不断收购曼哈顿的房地产并进行开发,而那个时候是 1750 年,你就会继续这么做几百年。所以你并不是在卖,而是在不断买入。我们将继续开发比特币,视其为数字曼哈顿 — 数字资产。我们会继续收购比特币,然后用它作为抵押品启动其他业务。例如,我们现在是美国市场上最大的可转换债券发行者,并且刚刚推出了我们的第一只可转换优先股。这两种通过比特币抵押的证券在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我们将继续做类似的事情,同时也会看到新的机会。
我并不太关注周期。我不相信周期的说法。我认为周期的概念来自加密世界的前 10 到 15 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机构投资的时代,市场中的大部分资本都是来自大型机构,而且是以股本形式进入的。例如,BlackRock 和 ETF 在过去一年里购买了超过 1000 亿美元的比特币,而且它们购买的比特币数量超过了矿工开采的总量。所以,当我们经历上一轮减半时,开采出来并销售的比特币数量变得次要,真正主导市场的是对比特币的需求,这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同的阶段。我认为过于关注周期是有些分心的。
我不认为会借出或质押比特币来赚取利息。我认为最聪明的做法是发行以比特币作为抵押的证券。当你把比特币借给别人时,你会承担风险,因为他们可能不会还给你。但如果你是向市场发行证券,你依然持有比特币。这其中有正确的风险管理方式,也有错误的风险管理方式。更好的做法是,以 100 亿美元的比特币作为抵押,发行 10 亿美元的证券,并支付 8% 的利息,同时以 60% 的收益率进行投资。这样岂不是更好?你可以持有自己的资产,同时赚取 52% 的利差。如果你可以通过比特币网络获得 60% 的收益,而借入资金的利率是 8%、10%、12% 或其他数值,那为什么不这么做?这比把 100 亿美元的比特币借给你,换取 4% 的利息要好得多。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比特币 #MicroStrategy
🌱【英文长推】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为什么我们不能「回滚」以太坊?
昨天,Bybit 遭受黑客攻击后,许多加密货币评论员再次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太坊不能「回滚」链条来逆转这次攻击?
📌 Tim Beiko:以太坊的早期历史中发生过一个看似相似的危机,这也常常让人对回滚的可行性产生困惑。2016 年,一个名为 TheDAO 的以太坊应用发生了漏洞,导致黑客窃取了约 15% 的 ETH(以太坊总量)。与比特币的情况不同,这次漏洞出现在以太坊应用层,而不是协议层。幸运的是,TheDAO 的开发者设定了一个安全机制,在应用的提款操作前冻结了一个月,这为修复漏洞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可以更改应用的代码,阻止黑客最终窃取资金。这就引出了 Bybit 事件的讨论。日前,Bybit 交易所遭遇黑客攻击,401,346 ETH(约 14 亿美元)被盗。这次盗窃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的托管方在一个被入侵的多重签名界面上签署了一个误导性的交易。与 TheDAO 和比特币溢出漏洞相比,这次黑客攻击的根源更加复杂。以太坊协议本身没有问题,甚至 Bybit 使用的多重签名应用也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一个被入侵的界面,它让交易看起来是做了某件事,但实际上却做了其他事。从以太坊协议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与网络上其他合法交易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协议规则被破坏,也没有办法通过修补问题来单独隔离被盗资金,就像比特币漏洞那样。更糟的是,这笔资金被盗后立即可供黑客使用。与 TheDAO 不同,在那时社区有一个月的时间来部署修复措施,而在此次事件中,黑客迅速开始在链上移动资金。以太坊的生态系统与 2016 年时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跨链桥接使得被盗资金很容易在各种应用中被混合。例如,被盗资金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交换,交换后的代币又可以作为抵押物在 DeFi 协议中使用,而借来的资产还可以通过桥接转移到完全不同的链上。这种高度互联的环境意味着,任何非常规状态的改变,即使在社会层面上可以接受,也会引发几乎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一个「完全回滚」的方案,即无效化最近的部分链历史,将更糟糕。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以太坊 #安全
昨天,Bybit 遭受黑客攻击后,许多加密货币评论员再次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太坊不能「回滚」链条来逆转这次攻击?
📌 Tim Beiko:以太坊的早期历史中发生过一个看似相似的危机,这也常常让人对回滚的可行性产生困惑。2016 年,一个名为 TheDAO 的以太坊应用发生了漏洞,导致黑客窃取了约 15% 的 ETH(以太坊总量)。与比特币的情况不同,这次漏洞出现在以太坊应用层,而不是协议层。幸运的是,TheDAO 的开发者设定了一个安全机制,在应用的提款操作前冻结了一个月,这为修复漏洞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可以更改应用的代码,阻止黑客最终窃取资金。这就引出了 Bybit 事件的讨论。日前,Bybit 交易所遭遇黑客攻击,401,346 ETH(约 14 亿美元)被盗。这次盗窃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的托管方在一个被入侵的多重签名界面上签署了一个误导性的交易。与 TheDAO 和比特币溢出漏洞相比,这次黑客攻击的根源更加复杂。以太坊协议本身没有问题,甚至 Bybit 使用的多重签名应用也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一个被入侵的界面,它让交易看起来是做了某件事,但实际上却做了其他事。从以太坊协议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与网络上其他合法交易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协议规则被破坏,也没有办法通过修补问题来单独隔离被盗资金,就像比特币漏洞那样。更糟的是,这笔资金被盗后立即可供黑客使用。与 TheDAO 不同,在那时社区有一个月的时间来部署修复措施,而在此次事件中,黑客迅速开始在链上移动资金。以太坊的生态系统与 2016 年时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跨链桥接使得被盗资金很容易在各种应用中被混合。例如,被盗资金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交换,交换后的代币又可以作为抵押物在 DeFi 协议中使用,而借来的资产还可以通过桥接转移到完全不同的链上。这种高度互联的环境意味着,任何非常规状态的改变,即使在社会层面上可以接受,也会引发几乎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一个「完全回滚」的方案,即无效化最近的部分链历史,将更糟糕。
通过 ChainFeeds 阅读| 原文
#以太坊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