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Opinion #江苏 #徐州 #丰县 #女性 #精神疾病 #公信力 #拐卖 #现代化 #社会治安
【徐州事件:人心不古与社会治安、现代化与互联网普及】
网络上或现实中有时候会听到有的观点说: 以前的人好,现在的人心都坏了。
这其实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理解偏差,徐州那件事所掀起的网络风暴,正是一个很清晰的观察角度。
拐卖犯罪,甚至合法的人口买卖,自古就是人类社会的常规操作,几乎与文明史伴随始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历史常态”才被打破,距今只有短短七十年的时间。
八十年代社会混乱,再度沉渣泛起。人口拐卖虽然比建国前收敛多了,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触目惊心。犯罪高峰期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2000年代初期。
这种社会治安混乱是整体性的,比如著名的“打死车匪路霸有奖”。
但在2010年进入互联网2.0时代之前,这些信息传播都比较有限,从时效性和冲击力上都与今天无法相比。
就像徐州那件事,放到今天,只要是中文互联网上的人,都有可能看到。但如果在八九十年代,那就是只有当地最近的人才可能听了一耳朵。
所谓“民心淳朴”、“以前的人善良”,其实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今天这样的严格检视。
“民心淳朴”不代表不作恶,甚至在前现代社会氛围下生活的人,不认为这是一种作恶,完全可以很“淳朴地”去做这样的恶。
比如买个女人回来生孩子,这怎么了,我花钱自己娶的,千百年来很正常啊,关你什么事?警车如果进去解救,搞不好是要被“淳朴正义”的民众乱棍打出来的,过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能打败前现代性的,只有现代性。这个过程中会暴露大量的历史问题,但这不是“现在人心坏了”,恰恰相反,是公众的道德感大幅提升了,只是丑恶会被现代人更严格的检视。
中国社会治安的迅速彻底好转,也就是在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完成。其背景是过去几十年厚积薄发终于成功的工业化。公路修通了,人能出的去;深山里网络搭建了,人知道了外面的事;工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可以进入城市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同时,天眼监控向全国铺开,基层组织的恢复都使得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了。
社会治安的快速好转,才使得人们的“道德底线”大大提高,过去被默认的事情,放到今天才会“惊诧”。加上网络的普及,原先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才会拿到阳光下晒一晒。
这些都是“现代性”带来的,和“民风淳朴”、“道德教化”的关系都比较有限。
一个前现代社会,必然存在天量的黑暗和丑陋。无论是“陶冶心灵”、“有信仰”的旧西藏,还是“大师辈出”的民国。徐州这事,要是放到民国时代,就是完完全全的社会常态,没什么人会在意。但在今天,前现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点历史残渣,就能让现代人看到之后抑郁焦虑痛苦,年都过不好,要怀疑人生了。这反映的就是社会道德水平的大幅提升,说明今天的“社会人心”远比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段里都善良高尚。
昨晚丰县又发布了第二份通告,但仍然没有完全回应网友疑问。这里面确实是有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因素,但如今也是2022年的社会了,即使是历史遗留问题,也应该拿出勇气和重视,与前现代的最后遗留,做个彻底的了断。这些工作如果县里做起来难,那么希望更高层级的官方介入治理,不负今日之社会人心。(2049年的世界 @微博)
【徐州事件:人心不古与社会治安、现代化与互联网普及】
网络上或现实中有时候会听到有的观点说: 以前的人好,现在的人心都坏了。
这其实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理解偏差,徐州那件事所掀起的网络风暴,正是一个很清晰的观察角度。
拐卖犯罪,甚至合法的人口买卖,自古就是人类社会的常规操作,几乎与文明史伴随始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历史常态”才被打破,距今只有短短七十年的时间。
八十年代社会混乱,再度沉渣泛起。人口拐卖虽然比建国前收敛多了,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触目惊心。犯罪高峰期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2000年代初期。
这种社会治安混乱是整体性的,比如著名的“打死车匪路霸有奖”。
但在2010年进入互联网2.0时代之前,这些信息传播都比较有限,从时效性和冲击力上都与今天无法相比。
就像徐州那件事,放到今天,只要是中文互联网上的人,都有可能看到。但如果在八九十年代,那就是只有当地最近的人才可能听了一耳朵。
所谓“民心淳朴”、“以前的人善良”,其实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今天这样的严格检视。
“民心淳朴”不代表不作恶,甚至在前现代社会氛围下生活的人,不认为这是一种作恶,完全可以很“淳朴地”去做这样的恶。
比如买个女人回来生孩子,这怎么了,我花钱自己娶的,千百年来很正常啊,关你什么事?警车如果进去解救,搞不好是要被“淳朴正义”的民众乱棍打出来的,过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能打败前现代性的,只有现代性。这个过程中会暴露大量的历史问题,但这不是“现在人心坏了”,恰恰相反,是公众的道德感大幅提升了,只是丑恶会被现代人更严格的检视。
中国社会治安的迅速彻底好转,也就是在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完成。其背景是过去几十年厚积薄发终于成功的工业化。公路修通了,人能出的去;深山里网络搭建了,人知道了外面的事;工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可以进入城市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同时,天眼监控向全国铺开,基层组织的恢复都使得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了。
社会治安的快速好转,才使得人们的“道德底线”大大提高,过去被默认的事情,放到今天才会“惊诧”。加上网络的普及,原先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才会拿到阳光下晒一晒。
这些都是“现代性”带来的,和“民风淳朴”、“道德教化”的关系都比较有限。
一个前现代社会,必然存在天量的黑暗和丑陋。无论是“陶冶心灵”、“有信仰”的旧西藏,还是“大师辈出”的民国。徐州这事,要是放到民国时代,就是完完全全的社会常态,没什么人会在意。但在今天,前现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点历史残渣,就能让现代人看到之后抑郁焦虑痛苦,年都过不好,要怀疑人生了。这反映的就是社会道德水平的大幅提升,说明今天的“社会人心”远比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段里都善良高尚。
昨晚丰县又发布了第二份通告,但仍然没有完全回应网友疑问。这里面确实是有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因素,但如今也是2022年的社会了,即使是历史遗留问题,也应该拿出勇气和重视,与前现代的最后遗留,做个彻底的了断。这些工作如果县里做起来难,那么希望更高层级的官方介入治理,不负今日之社会人心。(2049年的世界 @微博)
#大西洋月刊 #观点 #Opinion #俄罗斯 #乌克兰 #中国 #台湾 #美国 #欧盟 #党争
【大西洋月刊:乌克兰危机增强北京攻台信心】
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学者指出,本次事件将在世界各地产生影响,其中台海局势最为危险。
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舒曼(Michael Schuman)昨天(24日)在美媒《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以《台湾是下一个》为题发文说,北京试图武统台湾的可能性已经变得更大。
舒曼说,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构成如此巨大的威胁。他认为,俄罗斯是一个衰落的大国,缺乏经济活力来维持其政治影响力,中国的情况则不同,是一个经济、外交和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的大国,“俄罗斯是今天的头条新闻,但中国将成为威权事业的先锋。”
舒曼还说,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能容忍乌克兰的主权一样,北京永远不会接受台湾的分离,认为台湾是中国的核心部分,被一个“非法政府”占领。
他说,在一个威权国家更加自信、民主联盟处于劣势的世界秩序中,因台湾问题而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但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攻击迫在眉睫。
舒曼认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来,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时间在他那边,没有必要跟随普京走上战争的道路。但他也指出,普京的军事侵略预示着,威权国家认为反击美国并重塑世界的时刻已经到来。
他说,欧洲领导人希望制定自己的路线,但他们大肆宣扬的 “战略自主”,看起来越来越像 “战略优柔寡断”,其中短期经济和政治利益优先于长期战略利益。与此同时,在华盛顿,狂热的政治分歧使人们对美国的持续决心产生严重怀疑,美国公众也对在世界其他地方打仗感到厌倦。
舒曼指出,如果这些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北京攻台的日子会越来越近。北京认为美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自己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一样,乌克兰危机似乎为他们的判断增加了更多证据。他说,有一天,北京可能会判断美国及其伙伴不再会为世界秩序而战,“或者更糟糕的是,对此作出误判”。(联合早报)(大西洋月刊)
【大西洋月刊:乌克兰危机增强北京攻台信心】
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学者指出,本次事件将在世界各地产生影响,其中台海局势最为危险。
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舒曼(Michael Schuman)昨天(24日)在美媒《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以《台湾是下一个》为题发文说,北京试图武统台湾的可能性已经变得更大。
舒曼说,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构成如此巨大的威胁。他认为,俄罗斯是一个衰落的大国,缺乏经济活力来维持其政治影响力,中国的情况则不同,是一个经济、外交和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的大国,“俄罗斯是今天的头条新闻,但中国将成为威权事业的先锋。”
舒曼还说,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能容忍乌克兰的主权一样,北京永远不会接受台湾的分离,认为台湾是中国的核心部分,被一个“非法政府”占领。
他说,在一个威权国家更加自信、民主联盟处于劣势的世界秩序中,因台湾问题而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但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攻击迫在眉睫。
舒曼认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来,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时间在他那边,没有必要跟随普京走上战争的道路。但他也指出,普京的军事侵略预示着,威权国家认为反击美国并重塑世界的时刻已经到来。
他说,欧洲领导人希望制定自己的路线,但他们大肆宣扬的 “战略自主”,看起来越来越像 “战略优柔寡断”,其中短期经济和政治利益优先于长期战略利益。与此同时,在华盛顿,狂热的政治分歧使人们对美国的持续决心产生严重怀疑,美国公众也对在世界其他地方打仗感到厌倦。
舒曼指出,如果这些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北京攻台的日子会越来越近。北京认为美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自己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一样,乌克兰危机似乎为他们的判断增加了更多证据。他说,有一天,北京可能会判断美国及其伙伴不再会为世界秩序而战,“或者更糟糕的是,对此作出误判”。(联合早报)(大西洋月刊)
#SWIFT #科普 #银行 #金融 #俄罗斯 #制裁 #报文系统 #欧盟 #CIPS #SPFS #数字货币 #伊朗 #货币主权 #数字人民币 #人民币
【一玶海岸:通俗版SWIFT介绍(摘要)】
一、什么是SWIFT?
可以将SWIFT理解为全球各国金融机构的微信。SWIFT是一个各银行间进行跨国跨行汇款转账、国际结算、旅行支票等业务的的“实时通信工具”,行话叫“报文系统”。
单靠SWIFT一个系统是无法处理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的。SWIFT的功能仅仅是给银行们发号及通信平台,它本身不进行账务处理。账务处理的工作则由各清算行具体执行,根据所涉及货币不同,底层使用的清算渠道也各不相同。
SWIFT系统很重要,毕竟是统合了所有主流货币清算系统的报文系统。但SWIFT系统又没有那么重要,起码功能上没有媒体炒作的“金融核弹”那么震撼。因为作为一个存储的“通信工具”,对于互联网技术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复制一个SWIFT完全不是难题。甚至从技术上来说,只要全世界各金融机构同意,你用微信或whatsapp等即时通信工具来替代SWIFT也是可行的。
二、SWIFT的优势
优势一:庞大用户量和业务量的规模优势。SWIFT建立于1973年,目前有11000个用户(金融机构),覆盖200多个国家。2021年平均每天有4200万笔支付通过SWIFT报文处理。
优势二:全币种支持。SWIFT虽然只是一个报文平台,但是在各主要货币清算系统的支持下,是个全币种平台,全球其他任何报文系统都做不到。
优势三:国际贸易。SWIFT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报文,代表各种不同功能。由于SWIFT的快捷、便利以及可执行性。世界上绝大部分国际贸易中,所有涉及“钱”的法律文件(例如信用证、担保、保函)都会通过SWIFT平台发出。
俄罗斯如果失去SWIFT平台,不仅汇款收账受影响,国际贸易也会一蹶不振。
三、SWIFT制裁是如何运行的
具体来说,SWIFT听欧盟的。他们的解释如下:SWIFT组织注册于比利时,所以必须受比利时法律管辖。比利时是欧盟成员国,所以SWIFT同时也受欧盟管辖。当欧盟通过法律要求SWIFT执行制裁程序时,SWIFT必须执行。
四、俄罗斯的出路
对俄罗斯经济的伤害,是美国制裁与SWIFT禁令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一旦美国宣布发布制裁,由于长臂管辖的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就会停止与俄罗斯的业务往来,伤害便已经造成。而SWIFT禁令,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如果想要绕过SWIFT,现俄罗斯还有哪些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由俄罗斯央行自主建立的支付系统SPFS。主要问题是国际适用性很差,SPFS目前只有400个用户,基本都是俄罗斯银行,还只占据俄罗斯境内结算量的20%。
第二个选择是中国的CIPS。哪怕是CIPS对于俄罗斯而言也是杯水车薪,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交易笔数,都和SWIFT有相当差距。想靠CIPS完全绕开SWIFT,完全避免损失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选择是各种加密货币。以俄罗斯的经济体量,不可能和加勒比海小国一样,依赖加密货币作为国际贸易和清算的货币。
以上三种方法均无法避免制裁的负面影响。如果回忆起美国2012年靠着制裁和SWIFT禁令这两个组合拳,曾让伊朗短期内失去了50%的石油出口收益和30%的国际贸易利润。未来俄罗斯的经济也不乐观。
五、中国能取代SWIFT吗 #观点 #Opinion
目前网络热议,绕开SWIFT的方式共有两类。我称之为“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
传统模式是指以CIPS为核心,用传统“报文系统”+“清算系统”的组合来绕开SWIFT。很遗憾,CIPS想要完全取代SWIFT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一,国际支付体系的“报文系统”的竞争结局类似于互联网,平台比越大、用户越多越有利,属于典型“赢者通吃”型市场。
原因二,绕不开的货币主权问题。由于各国信任和地缘政治愈演愈烈,CIPS肯定无法得到欧美国家的清算体系支持,也无法成为全货币平台、并最终成为超越SWIFT的存在。
创新模式是央行刚刚出台,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的数字人民币,即在互联网上流通的中国法定货币。 在数字人民币的转账过程中,很多金融中介消失无踪了:清算行消失了,发起行和接收行消失了,SWIFT也消失了,甚至连跨境汇款中“跨境”的概念都消失了 。
不过仍然存在绕不开的货币主权问题。数字人民币也同样绕不开货币主权,看名字就知道,它永远都是人民币,不可能支持其他国家货币。
原帖已被删除,内详👉(telegraph)
【一玶海岸:通俗版SWIFT介绍(摘要)】
一、什么是SWIFT?
可以将SWIFT理解为全球各国金融机构的微信。SWIFT是一个各银行间进行跨国跨行汇款转账、国际结算、旅行支票等业务的的“实时通信工具”,行话叫“报文系统”。
单靠SWIFT一个系统是无法处理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的。SWIFT的功能仅仅是给银行们发号及通信平台,它本身不进行账务处理。账务处理的工作则由各清算行具体执行,根据所涉及货币不同,底层使用的清算渠道也各不相同。
SWIFT系统很重要,毕竟是统合了所有主流货币清算系统的报文系统。但SWIFT系统又没有那么重要,起码功能上没有媒体炒作的“金融核弹”那么震撼。因为作为一个存储的“通信工具”,对于互联网技术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复制一个SWIFT完全不是难题。甚至从技术上来说,只要全世界各金融机构同意,你用微信或whatsapp等即时通信工具来替代SWIFT也是可行的。
二、SWIFT的优势
优势一:庞大用户量和业务量的规模优势。SWIFT建立于1973年,目前有11000个用户(金融机构),覆盖200多个国家。2021年平均每天有4200万笔支付通过SWIFT报文处理。
优势二:全币种支持。SWIFT虽然只是一个报文平台,但是在各主要货币清算系统的支持下,是个全币种平台,全球其他任何报文系统都做不到。
优势三:国际贸易。SWIFT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报文,代表各种不同功能。由于SWIFT的快捷、便利以及可执行性。世界上绝大部分国际贸易中,所有涉及“钱”的法律文件(例如信用证、担保、保函)都会通过SWIFT平台发出。
俄罗斯如果失去SWIFT平台,不仅汇款收账受影响,国际贸易也会一蹶不振。
三、SWIFT制裁是如何运行的
具体来说,SWIFT听欧盟的。他们的解释如下:SWIFT组织注册于比利时,所以必须受比利时法律管辖。比利时是欧盟成员国,所以SWIFT同时也受欧盟管辖。当欧盟通过法律要求SWIFT执行制裁程序时,SWIFT必须执行。
四、俄罗斯的出路
对俄罗斯经济的伤害,是美国制裁与SWIFT禁令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一旦美国宣布发布制裁,由于长臂管辖的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就会停止与俄罗斯的业务往来,伤害便已经造成。而SWIFT禁令,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如果想要绕过SWIFT,现俄罗斯还有哪些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由俄罗斯央行自主建立的支付系统SPFS。主要问题是国际适用性很差,SPFS目前只有400个用户,基本都是俄罗斯银行,还只占据俄罗斯境内结算量的20%。
第二个选择是中国的CIPS。哪怕是CIPS对于俄罗斯而言也是杯水车薪,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交易笔数,都和SWIFT有相当差距。想靠CIPS完全绕开SWIFT,完全避免损失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选择是各种加密货币。以俄罗斯的经济体量,不可能和加勒比海小国一样,依赖加密货币作为国际贸易和清算的货币。
以上三种方法均无法避免制裁的负面影响。如果回忆起美国2012年靠着制裁和SWIFT禁令这两个组合拳,曾让伊朗短期内失去了50%的石油出口收益和30%的国际贸易利润。未来俄罗斯的经济也不乐观。
五、中国能取代SWIFT吗 #观点 #Opinion
目前网络热议,绕开SWIFT的方式共有两类。我称之为“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
传统模式是指以CIPS为核心,用传统“报文系统”+“清算系统”的组合来绕开SWIFT。很遗憾,CIPS想要完全取代SWIFT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一,国际支付体系的“报文系统”的竞争结局类似于互联网,平台比越大、用户越多越有利,属于典型“赢者通吃”型市场。
原因二,绕不开的货币主权问题。由于各国信任和地缘政治愈演愈烈,CIPS肯定无法得到欧美国家的清算体系支持,也无法成为全货币平台、并最终成为超越SWIFT的存在。
创新模式是央行刚刚出台,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的数字人民币,即在互联网上流通的中国法定货币。 在数字人民币的转账过程中,很多金融中介消失无踪了:清算行消失了,发起行和接收行消失了,SWIFT也消失了,甚至连跨境汇款中“跨境”的概念都消失了 。
不过仍然存在绕不开的货币主权问题。数字人民币也同样绕不开货币主权,看名字就知道,它永远都是人民币,不可能支持其他国家货币。
原帖已被删除,内详👉(telegraph)
#观点 #Opinion #乌克兰 #俄罗斯 #欧盟 #土耳其 #转移支付
【澎湃外交学人:当申请“火线入盟”的乌克兰遇上口惠实不至的欧盟】
...
本文认为欧盟的加盟程序冗长复杂;乌克兰加入欧盟将对欧盟内部权力平衡、欧盟财政结构及欧盟外交与安全带来多重不确定性;而且欧盟成员国对乌克兰的“特殊关怀”也在其他意向加盟国中引发了连锁反应。本质上,欧盟欢迎乌克兰“火线入盟”仅仅是释放“政治团结”的信号,短期内乌克兰加入欧盟几无可能。
根据欧盟条约,欧盟的“入盟程序”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申请成为候选国;入盟谈判;成员国及欧盟机构批准入盟。
在第一个阶段,意向加盟国需提交正式申请,经欧盟委员会评估且欧盟27个成员国全体同意从而获得候选国资格。其中,欧盟委员会将重点评估意向加盟国是否具有稳健的民主制度与法治,是否具备有竞争力的市场经济及是否能够全面执行欧盟的所有现行法律。
在第二个阶段,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与候选国进行入盟谈判。谈判内容涵盖欧盟对候选国在35个具体政策领域的改革要求、候选国对欧盟财政的分摊比例以及候选国入盟过渡期的相关制度安排。例如,针对具体政策领域的改革,候选国不仅需要将现行的超过5万件欧盟法规转化为国内法,还需要参照欧盟的治理体系进行内部改革。这样的改革过程往往耗时冗长,而且极易激化加盟国内部的社会矛盾。
在第三个阶段,如果候选国落实了所有的改革要求并获得全体成员国与欧盟议会的同意,欧盟将与之签订入盟条约。此后,成员国以议会立法或全民公投的方式依次批准入盟条约。
...
例如,土耳其于1987年正式申请加入欧盟,直到1999年才获得候选国资格。而后,土耳其于2005年与欧盟正式开始入盟谈判,16年中仅仅完成了一个政策领域的谈判。客观上,土耳其特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确实增加了其落实欧盟各项改革要求的难度。但是即便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理念都与欧盟高度契合的芬兰和瑞典,两国完成入盟程序也花费了超过两年时间。
...
即使在此次俄乌战事之前,乌克兰在政治腐败和地区治理无序等方面已经备受西方国家和非政府组织诟病。换言之,按照欧盟设立的入盟标准,乌克兰甚至无法通过欧盟委员会的评估,更遑论获得候选国资格。即便乌克兰能够在俄乌冲突的“政治窗口期”凭借欧盟成员国的同情快速获得候选国资格,其入盟之路也将被后续繁杂的入盟谈判延宕数年。
除去冗长的法律程序外,欧盟成员国对于是否接纳尚处于战火中乌克兰还有其它现实的政治考虑。
首先,乌克兰入盟将会改变欧盟内部的权力结构。欧盟成员国的政治权力主要体现在立法和政治决策中的投票权重。而各个成员国的投票权重很大程度上由其人口在欧盟总人口的比重决定。...一方面,与比利时和卢森堡等欧盟小国相比,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会在更大程度上稀释欧盟大国如德国和法国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乌克兰加入欧盟会强化东欧成员国团体在欧盟决策中的影响力。考虑到东欧成员国在难民事务、法治与平权及社会福利改革等方面长期与布鲁塞尔持相反立场,乌克兰入盟势必会加剧欧盟政治的东西对立。正因为如此,德国和法国等欧盟大国至今对是否明确支持乌克兰快速获得候选国资格均闪烁其词。
其次,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会给中长期欧盟财政分摊与分配带来巨大压力。欧盟财政收入除关税收入外,绝大部分由各个成员国按照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摊;而财政支出超过80%集中在农业补贴和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等再分配领域。以2014-2018年的欧盟财政数据为例,作为欧盟最不发达国家的保加利亚平均每年从欧盟财政中获得占国民总收入4%的净收入;与之相反,德国和荷兰则平均每年向欧盟财政净贡献约0.4% 的国民总收入。而即使与保加利亚相比,乌克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仅占前者的37%,但人口却达到前者的6.4倍。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加入欧盟不仅会极大提高西欧成员国对欧盟财政的分摊比例,也会挤占东欧成员国从欧盟财政中获得的净收益。此外,考虑到乌克兰战后重建所需的巨大资金,德国、瑞典、荷兰等欧盟财政的净贡献国同样会顾虑重重。
最后,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会对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欧盟历史上的四轮扩员过程中,所有加盟成员国(希腊除外)均不存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这也成为欧盟扩员的一个惯例。...试想,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后与俄罗斯在领土或安全保障问题再生冲突并向其他成员国请求军事互助,欧盟其他成员国显然无法置身事外。而这对于脱胎于经济一体化而在安全与防务一体化上少有建树的欧盟来说无异是噩梦。
....
可以说,乌克兰入盟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给欧盟制造了一个“三难困境”。如果欧盟仅仅对乌克兰开辟入盟绿色通道,则在事实上歧视其它候选国,进而动摇欧盟的政治信用。但如果欧盟拒绝快速授予乌克兰候选国资格,则会背负巨大的政治压力与民众的道德指责。最后,如果欧盟接受三国的入盟申请并加快与其他候选国的入盟谈判进程,则无疑会给欧盟的长期稳定埋下巨大隐患。
...
总体来看,欧盟与乌克兰上演的“入盟大戏”是一种在生存危机压迫下的政治情绪的酝酿与表达。对于乌克兰而言,“火线入盟”是为求生的孤注一掷;而对于欧盟而言,“敞开怀抱”则像是无能为力情况下的“口头支持”。对双方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政治情绪褪去后所面对的庞杂的法律程序以及冷酷的利益权衡。
内详👉(澎湃新闻)
【澎湃外交学人:当申请“火线入盟”的乌克兰遇上口惠实不至的欧盟】
...
本文认为欧盟的加盟程序冗长复杂;乌克兰加入欧盟将对欧盟内部权力平衡、欧盟财政结构及欧盟外交与安全带来多重不确定性;而且欧盟成员国对乌克兰的“特殊关怀”也在其他意向加盟国中引发了连锁反应。本质上,欧盟欢迎乌克兰“火线入盟”仅仅是释放“政治团结”的信号,短期内乌克兰加入欧盟几无可能。
根据欧盟条约,欧盟的“入盟程序”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申请成为候选国;入盟谈判;成员国及欧盟机构批准入盟。
在第一个阶段,意向加盟国需提交正式申请,经欧盟委员会评估且欧盟27个成员国全体同意从而获得候选国资格。其中,欧盟委员会将重点评估意向加盟国是否具有稳健的民主制度与法治,是否具备有竞争力的市场经济及是否能够全面执行欧盟的所有现行法律。
在第二个阶段,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与候选国进行入盟谈判。谈判内容涵盖欧盟对候选国在35个具体政策领域的改革要求、候选国对欧盟财政的分摊比例以及候选国入盟过渡期的相关制度安排。例如,针对具体政策领域的改革,候选国不仅需要将现行的超过5万件欧盟法规转化为国内法,还需要参照欧盟的治理体系进行内部改革。这样的改革过程往往耗时冗长,而且极易激化加盟国内部的社会矛盾。
在第三个阶段,如果候选国落实了所有的改革要求并获得全体成员国与欧盟议会的同意,欧盟将与之签订入盟条约。此后,成员国以议会立法或全民公投的方式依次批准入盟条约。
...
例如,土耳其于1987年正式申请加入欧盟,直到1999年才获得候选国资格。而后,土耳其于2005年与欧盟正式开始入盟谈判,16年中仅仅完成了一个政策领域的谈判。客观上,土耳其特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确实增加了其落实欧盟各项改革要求的难度。但是即便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理念都与欧盟高度契合的芬兰和瑞典,两国完成入盟程序也花费了超过两年时间。
...
即使在此次俄乌战事之前,乌克兰在政治腐败和地区治理无序等方面已经备受西方国家和非政府组织诟病。换言之,按照欧盟设立的入盟标准,乌克兰甚至无法通过欧盟委员会的评估,更遑论获得候选国资格。即便乌克兰能够在俄乌冲突的“政治窗口期”凭借欧盟成员国的同情快速获得候选国资格,其入盟之路也将被后续繁杂的入盟谈判延宕数年。
除去冗长的法律程序外,欧盟成员国对于是否接纳尚处于战火中乌克兰还有其它现实的政治考虑。
首先,乌克兰入盟将会改变欧盟内部的权力结构。欧盟成员国的政治权力主要体现在立法和政治决策中的投票权重。而各个成员国的投票权重很大程度上由其人口在欧盟总人口的比重决定。...一方面,与比利时和卢森堡等欧盟小国相比,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会在更大程度上稀释欧盟大国如德国和法国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乌克兰加入欧盟会强化东欧成员国团体在欧盟决策中的影响力。考虑到东欧成员国在难民事务、法治与平权及社会福利改革等方面长期与布鲁塞尔持相反立场,乌克兰入盟势必会加剧欧盟政治的东西对立。正因为如此,德国和法国等欧盟大国至今对是否明确支持乌克兰快速获得候选国资格均闪烁其词。
其次,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会给中长期欧盟财政分摊与分配带来巨大压力。欧盟财政收入除关税收入外,绝大部分由各个成员国按照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摊;而财政支出超过80%集中在农业补贴和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等再分配领域。以2014-2018年的欧盟财政数据为例,作为欧盟最不发达国家的保加利亚平均每年从欧盟财政中获得占国民总收入4%的净收入;与之相反,德国和荷兰则平均每年向欧盟财政净贡献约0.4% 的国民总收入。而即使与保加利亚相比,乌克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仅占前者的37%,但人口却达到前者的6.4倍。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加入欧盟不仅会极大提高西欧成员国对欧盟财政的分摊比例,也会挤占东欧成员国从欧盟财政中获得的净收益。此外,考虑到乌克兰战后重建所需的巨大资金,德国、瑞典、荷兰等欧盟财政的净贡献国同样会顾虑重重。
最后,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会对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欧盟历史上的四轮扩员过程中,所有加盟成员国(希腊除外)均不存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这也成为欧盟扩员的一个惯例。...试想,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后与俄罗斯在领土或安全保障问题再生冲突并向其他成员国请求军事互助,欧盟其他成员国显然无法置身事外。而这对于脱胎于经济一体化而在安全与防务一体化上少有建树的欧盟来说无异是噩梦。
....
可以说,乌克兰入盟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给欧盟制造了一个“三难困境”。如果欧盟仅仅对乌克兰开辟入盟绿色通道,则在事实上歧视其它候选国,进而动摇欧盟的政治信用。但如果欧盟拒绝快速授予乌克兰候选国资格,则会背负巨大的政治压力与民众的道德指责。最后,如果欧盟接受三国的入盟申请并加快与其他候选国的入盟谈判进程,则无疑会给欧盟的长期稳定埋下巨大隐患。
...
总体来看,欧盟与乌克兰上演的“入盟大戏”是一种在生存危机压迫下的政治情绪的酝酿与表达。对于乌克兰而言,“火线入盟”是为求生的孤注一掷;而对于欧盟而言,“敞开怀抱”则像是无能为力情况下的“口头支持”。对双方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政治情绪褪去后所面对的庞杂的法律程序以及冷酷的利益权衡。
内详👉(澎湃新闻)
#观点 #Opinion #徐州 #丰县 #女性 #精神疾病 #拐卖 #抚养 #家庭 #父母
【0222 睡前消息文稿:397期 解决丰县拐卖事件,你能付多少代价?】
...
丰县这起拐卖虐待事件,代表了两个历史时期留下的负面遗产,一个是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人口贸易泛滥时代;一个是几千年来的农业时代。
...
1985年到21世纪初的人口贸易问题,不是忽然爆发出来的,而是几千年农业社会落后遗产的突出暴露。
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穷困,穷困不仅仅意味着底层日子不好过,还意味着政府财政能力不足,没有能力在城市之外严格落实法律,只能默许乡村社区实行事实上的自治。...父母因为一点彩礼卖了女儿,抱着甩包袱的心态,把带有残疾的子女送人,这都是农业社会的常态,几乎不可能在工业化之前杜绝。
到了解放后,中国开始向工业化社会转型,但起步慢,底子差,21世纪之前,农业社会一直是中国的底色。丰县拐卖事件代表的人口贸易和家庭暴力,可以看做传统农业社会负面文化的最后一次展现。
...
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处于准军事动员状态,当时的农村人口流动是严格受控的。...所以主要体现为传统的买卖婚姻和换亲,很少影响到城市人口,所以人口贸易当时不是问题。
80年代出现了几个新的社会背景。首先,人民公社解体,放开了人口流动自由,农民攒点钱可以很容易在更落后的地区买妇女儿童。其次,市场经济逐步繁荣,越来越多的资源通过现金交易进行再分配。农民在生活略有改善的情况下,勒紧腰带能拿出来的现金更多,所以贩卖人口有利润。另外,还有经常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工业化导致农村女性自发向城市流动,在农村留下一大批单身男性。
...
法律不是公布个条款就能自动落实,必须全社会拿出足够的执法成本,同时给大多数人服从法律的社会条件,法律才有意义。
...
最近十几年,拐卖人口问题逐渐消失,也不是因为中国颁布了新的法律,而是中国社会全面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导致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更深地嵌入了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的了解不断加深,和周围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不太容易被拐卖。同时,工业化给政府提供了足够的税收和技术,政府可以通过二代身份证、摄像头和更多的辅警来控制人口流动,所以人口贸易规模快速收缩。
但是,在摄像头之外,在那些生产生活比较孤立的地点,人口贸易和奴隶制问题还会频繁出现,受害者不仅仅是妇女儿童。比如说前些年常说的黑煤窑、黑砖窑奴隶工厂,最近十几年还很常见的渔船奴隶问题,都证明了法律要靠社会条件来落实。...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在社会方面要继续推行工业化,把所有劳动力都卷入社会化大生产;在经济上要主动承认建立秩序需要投入成本;在司法方面,要承认绝对隐私和绝对安全不能共存,允许在数据保密的前提下,降低政府监督个人生活的成本,这样才能消除和人口贸易有关的悲剧。
但是,很多人没意识到社会背景和执法成本的问题,坚持要对丰县事件搞道德批判,认为只要在农村,在基层政府抓出坏人,就能解决问题,就能安抚自己对这件事的不满。这一类自媒体内容当然也属于言论自由,但他们显然忽视了一点,就是道德是一个动态概念,而且现在很多道德伦理观念,也是之前几千年负面遗产的一部分。如果只搞道德批判,只迎合普通人眼中的正面伦理道德,很多问题不仅无法解决,还可能更严重。
...
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亲情和家庭经济关系,不足以保证公民的自由和安全。丰县这位女性有8个孩子,还是要等视频上网才有人关心她的生活。而这八个子女自身的健康和教育问题,更值得担心。如果我们不喜欢类似的家庭暴力和虐待,首先就要讨论政府权力如何监督家庭生活。
更何况丰县这件事,很可能会涉及到精神病患者的人权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政府执法人员监督,还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治疗。...如果社会舆论普遍认为20岁残疾女孩和55岁男人重组家庭不对,就应该赞同国家增加税收,建设一批福利院,雇佣护士,给所有残疾人一个体面的生活。...要照顾这上千万人口,起码要有几百万护士和护工,编制差不多等于军队和警察之和,在中国的国力有能力支撑这种福利之前,67岁的父亲,把残疾女儿托付给别人,还不收一分钱彩礼,应该被认为是合理选择。
...
如果我们不希望丰县的这位女性被铁链拴起来,首先就要讨论,全社会增加的这部分开支从哪里出钱,向谁加税。就算精神病患者得到了政府救助,能入院治疗,在中国当前尊重家庭权力的规则下,对他们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
面对这种现实,我希望观众在表达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同时,也想一想到底应该怎么改革,不要只对现实说不,而是要把自己的诉求变成方案,变成有目标,有成本核算的计划。否则,生了八个孩子的精神病患者这次得救了,但也很快会像德州方洋洋案件那样被淡忘,更多的弱者还会停留在原来的生活状态。
....
具体来说,我认为丰县事件后有三件事要做。
首先当然还是对历史上的负面问题做一个全面善后。以超出人口普查的力度,做全民DNA普查,查清每一个人过去几十年是否有非自愿的迁徙行为,只要本人提出要求,就追究责任。如果民事赔偿不够,由政府出钱补足一个底线。如果因此出现了家庭破裂,未成年人养育问题,或者下一代基因缺陷问题,政府要有社会化抚养来收容。让全世界人看一看,中国对自己的未成年公民有什么底线安排。
第二件是对受害者,尤其是其中的残疾人有妥善安置。前面说了,把精神病人交给家庭,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兄弟姐妹都不靠谱。如果中国没有决心一次性安置几百万精神病人,就不可能消灭他们的亲属安排的非正式婚姻。
第三件事是利用技术手段,预防人口贸易,避免奴隶制劳动,避免家庭暴力,我在180期节目提到过具体方案。那一期我分析了藏族网红拉姆被前夫烧死的问题,当时我说,现代社会有太多的封闭空间和私人领域,在亲属关系不能完全信任的前提下,用技术装备全程监控所有人的生活,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未来。只是我们不能允许政府随意使用隐私数据,必须用技术和制度安排,由人大代表或者独立的公民代表来监控数据的使用。
这三个变革,无一例外都要花钱,要占用劳动力,还要挑战我们的生活习惯。但天底下没有凭空能做成的好事,如果我们不想看新闻的时候义愤填膺,过几个月淡忘之后再循环一遍,最好认真考虑自己愿意花多少成本保护弱者,也提高自己的安全水平。
当然,只谈花钱,不谈赚钱,不是睡前消息的风格。但我们也要看到,如果精神病患者和潜在的被拐卖人口多到影响经济,而且典型家庭生了八个孩子,这说明也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生活有待改善。如果政府不干预,依然是每年发几百块钱就放任成长,这些孩子在未来的社会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依然是全社会的负资产。但如果政府通过家庭普查,剥夺所有不称职家长的抚养权,认真花一笔钱给这些孩子正常成长环境,必然可以在人口下降的年代新增一大批称职劳动力。社会主义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本来是不需要家庭这个中介的。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丰县这个案例虽然很残酷,但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学案例,向我们证明,如果不担心阶级下降,不担心生育影响妇女福利,生育率可以被刺激到很高。
我们不可能回到阶级固化,歧视妇女的年代,但可以从正向手段接近这两种状态。比如说,高水平社会化抚养可以消灭父母给孩子拼起跑线的压力;取消企业给怀孕妇女发放福利的义务,由国家统一发放生育工资和补贴,可以缓解生育对妇女的影响。2022年中国人口注定要下降,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刺激生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成长质量,如果还是坚持以家庭为单位来保障公民福利,恐怕以后所有人都不知道去哪找自己的福利。
...内详👉(睡前消息)
【0222 睡前消息文稿:397期 解决丰县拐卖事件,你能付多少代价?】
...
丰县这起拐卖虐待事件,代表了两个历史时期留下的负面遗产,一个是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人口贸易泛滥时代;一个是几千年来的农业时代。
...
1985年到21世纪初的人口贸易问题,不是忽然爆发出来的,而是几千年农业社会落后遗产的突出暴露。
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穷困,穷困不仅仅意味着底层日子不好过,还意味着政府财政能力不足,没有能力在城市之外严格落实法律,只能默许乡村社区实行事实上的自治。...父母因为一点彩礼卖了女儿,抱着甩包袱的心态,把带有残疾的子女送人,这都是农业社会的常态,几乎不可能在工业化之前杜绝。
到了解放后,中国开始向工业化社会转型,但起步慢,底子差,21世纪之前,农业社会一直是中国的底色。丰县拐卖事件代表的人口贸易和家庭暴力,可以看做传统农业社会负面文化的最后一次展现。
...
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处于准军事动员状态,当时的农村人口流动是严格受控的。...所以主要体现为传统的买卖婚姻和换亲,很少影响到城市人口,所以人口贸易当时不是问题。
80年代出现了几个新的社会背景。首先,人民公社解体,放开了人口流动自由,农民攒点钱可以很容易在更落后的地区买妇女儿童。其次,市场经济逐步繁荣,越来越多的资源通过现金交易进行再分配。农民在生活略有改善的情况下,勒紧腰带能拿出来的现金更多,所以贩卖人口有利润。另外,还有经常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工业化导致农村女性自发向城市流动,在农村留下一大批单身男性。
...
法律不是公布个条款就能自动落实,必须全社会拿出足够的执法成本,同时给大多数人服从法律的社会条件,法律才有意义。
...
最近十几年,拐卖人口问题逐渐消失,也不是因为中国颁布了新的法律,而是中国社会全面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导致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更深地嵌入了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的了解不断加深,和周围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不太容易被拐卖。同时,工业化给政府提供了足够的税收和技术,政府可以通过二代身份证、摄像头和更多的辅警来控制人口流动,所以人口贸易规模快速收缩。
但是,在摄像头之外,在那些生产生活比较孤立的地点,人口贸易和奴隶制问题还会频繁出现,受害者不仅仅是妇女儿童。比如说前些年常说的黑煤窑、黑砖窑奴隶工厂,最近十几年还很常见的渔船奴隶问题,都证明了法律要靠社会条件来落实。...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在社会方面要继续推行工业化,把所有劳动力都卷入社会化大生产;在经济上要主动承认建立秩序需要投入成本;在司法方面,要承认绝对隐私和绝对安全不能共存,允许在数据保密的前提下,降低政府监督个人生活的成本,这样才能消除和人口贸易有关的悲剧。
但是,很多人没意识到社会背景和执法成本的问题,坚持要对丰县事件搞道德批判,认为只要在农村,在基层政府抓出坏人,就能解决问题,就能安抚自己对这件事的不满。这一类自媒体内容当然也属于言论自由,但他们显然忽视了一点,就是道德是一个动态概念,而且现在很多道德伦理观念,也是之前几千年负面遗产的一部分。如果只搞道德批判,只迎合普通人眼中的正面伦理道德,很多问题不仅无法解决,还可能更严重。
...
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亲情和家庭经济关系,不足以保证公民的自由和安全。丰县这位女性有8个孩子,还是要等视频上网才有人关心她的生活。而这八个子女自身的健康和教育问题,更值得担心。如果我们不喜欢类似的家庭暴力和虐待,首先就要讨论政府权力如何监督家庭生活。
更何况丰县这件事,很可能会涉及到精神病患者的人权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政府执法人员监督,还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治疗。...如果社会舆论普遍认为20岁残疾女孩和55岁男人重组家庭不对,就应该赞同国家增加税收,建设一批福利院,雇佣护士,给所有残疾人一个体面的生活。...要照顾这上千万人口,起码要有几百万护士和护工,编制差不多等于军队和警察之和,在中国的国力有能力支撑这种福利之前,67岁的父亲,把残疾女儿托付给别人,还不收一分钱彩礼,应该被认为是合理选择。
...
如果我们不希望丰县的这位女性被铁链拴起来,首先就要讨论,全社会增加的这部分开支从哪里出钱,向谁加税。就算精神病患者得到了政府救助,能入院治疗,在中国当前尊重家庭权力的规则下,对他们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
面对这种现实,我希望观众在表达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同时,也想一想到底应该怎么改革,不要只对现实说不,而是要把自己的诉求变成方案,变成有目标,有成本核算的计划。否则,生了八个孩子的精神病患者这次得救了,但也很快会像德州方洋洋案件那样被淡忘,更多的弱者还会停留在原来的生活状态。
....
具体来说,我认为丰县事件后有三件事要做。
首先当然还是对历史上的负面问题做一个全面善后。以超出人口普查的力度,做全民DNA普查,查清每一个人过去几十年是否有非自愿的迁徙行为,只要本人提出要求,就追究责任。如果民事赔偿不够,由政府出钱补足一个底线。如果因此出现了家庭破裂,未成年人养育问题,或者下一代基因缺陷问题,政府要有社会化抚养来收容。让全世界人看一看,中国对自己的未成年公民有什么底线安排。
第二件是对受害者,尤其是其中的残疾人有妥善安置。前面说了,把精神病人交给家庭,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兄弟姐妹都不靠谱。如果中国没有决心一次性安置几百万精神病人,就不可能消灭他们的亲属安排的非正式婚姻。
第三件事是利用技术手段,预防人口贸易,避免奴隶制劳动,避免家庭暴力,我在180期节目提到过具体方案。那一期我分析了藏族网红拉姆被前夫烧死的问题,当时我说,现代社会有太多的封闭空间和私人领域,在亲属关系不能完全信任的前提下,用技术装备全程监控所有人的生活,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未来。只是我们不能允许政府随意使用隐私数据,必须用技术和制度安排,由人大代表或者独立的公民代表来监控数据的使用。
这三个变革,无一例外都要花钱,要占用劳动力,还要挑战我们的生活习惯。但天底下没有凭空能做成的好事,如果我们不想看新闻的时候义愤填膺,过几个月淡忘之后再循环一遍,最好认真考虑自己愿意花多少成本保护弱者,也提高自己的安全水平。
当然,只谈花钱,不谈赚钱,不是睡前消息的风格。但我们也要看到,如果精神病患者和潜在的被拐卖人口多到影响经济,而且典型家庭生了八个孩子,这说明也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生活有待改善。如果政府不干预,依然是每年发几百块钱就放任成长,这些孩子在未来的社会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依然是全社会的负资产。但如果政府通过家庭普查,剥夺所有不称职家长的抚养权,认真花一笔钱给这些孩子正常成长环境,必然可以在人口下降的年代新增一大批称职劳动力。社会主义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本来是不需要家庭这个中介的。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丰县这个案例虽然很残酷,但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学案例,向我们证明,如果不担心阶级下降,不担心生育影响妇女福利,生育率可以被刺激到很高。
我们不可能回到阶级固化,歧视妇女的年代,但可以从正向手段接近这两种状态。比如说,高水平社会化抚养可以消灭父母给孩子拼起跑线的压力;取消企业给怀孕妇女发放福利的义务,由国家统一发放生育工资和补贴,可以缓解生育对妇女的影响。2022年中国人口注定要下降,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刺激生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成长质量,如果还是坚持以家庭为单位来保障公民福利,恐怕以后所有人都不知道去哪找自己的福利。
...内详👉(睡前消息)
乌鸦观察
#上海 #疫情 #分析 #隔离 #医疗资源 【分析:上海或亟需外部支援检测及隔离资源(摘抄)】 上海疫情近几日并未见到好转迹象,这反映在几个指标: 1、外溢病例数量在要求48小时核酸才能出城,且出城数量在大幅缩减情况下,仍未有减少,甚至隐隐有加重态势; 2、在风险人群而非管控群持续筛出百例左右感染者;(图1) 3、新披露地址数量连续五日超过200处,说明仍不断在新地址发现感染者;(图4) 在管控小区及楼宇以外,仍然有不少隐匿传播链条尚未被发现,社会层面的传播不彻底斩断控制,那么管控…
#上海 #疫情 #分析 #隔离 #医疗资源 #观点 #Opinion
【上海3月26日疫情分析(摘抄)】
数据持续上升并不可怕,只要策略得当,能让封控区的群众看到希望,知道自己的牺牲能换来一段时间后疫情的遏制,阶段性的管控大家都会尽力配合和承受,一线医护、疾控和社区基层工作者的高强度的工作后也可以喘息。
1、隐匿传播链
目前外溢其他地区几乎每天均有数例、每天在风险人群而非管控区筛出数百例、每天新增感染者地址数量数百个,种种指标都提示社会中仍然有不少未被发现的隐匿传播链,准备以何种方法追索、何时能够彻底斩断?
如果社区中隐匿传播链广泛,封控小区清零解禁后,准备如何防止及追索小区再次被传播和污染?
2、转运、隔离及医疗储备资源状况
3月份累计阳性1.25万个,其中近三天就超过一半达到6549个,阳性感染这及其密接均需要集中隔离,对相关硬件、软件及医护资源短期需求均有井喷。
看到上海已经在改造各种场馆建造方仓,但每项资源都是有约束边界、都是需要时间进行建设和调度的。目前上海储备了多少隔离床位及配套医护?还有多少冗余量,能够撑几天?是否做好资源短期触及上限后的预案?
3、医护、疾控、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及人员储备
3月以来上海疫情日益严重,医护、疾控、采样人员很可能已经连轴转高强度工作了近一个月,他们能否得到充分的轮转休息,待遇有没有相应提升。疫情加重,相应人员需求不可避免会继续上升,
如果能力不足,能否跨区招聘更多人员?能否邀请兄弟省份协助?
4、部分区域隔离点已经多天,必要的生活及补助能否就位
有些小区由于疫情严重,在持续不断上报案例,有些可能是阳性转运不及时、有些可能是消杀不到位,后续需要改进。
这里边有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有些是租户,有些是周边的小商贩,持续不断的封闭隔离,每一天对这些人都是煎熬。能否给予这些居民一定生活补助等支持?
5、老龄人口的照顾
今天开始不再披露病例的年龄和性别,但按照数据趋势看,26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很可能会达到近两千人的规模。这些老龄人很多有基础疾病,行动不便,不能简单放入方舱,相应医护的照顾压力如何?后续若持续上升,是否有相应的预案?
6、上海在何种情况下,会请求周边省份的协助?
是否有预案,达到何种情况下,会邀请周边兄弟省份、市县提供协助?
知道上海财政资源多、医疗资源丰富、行政效率高、官员素质高、国际化视野强,但能不能考虑下自己一线医护和疾控的工作压力有一点点大?有没有考虑到各区各自为政情况下,有那么极少量居委会、社区工作人员忙不过来,造成防疫的空档?
有没有一丝丝可能通过招聘渠道、或者邀请下其他地区的核酸检测队伍、疾控队伍来帮帮忙?哪怕增大点人力资源,让本地的医护和一线居委能够稍微喘口气,做下轮岗?
期待方案:
不停摆已经成为共识,坚决拥护。那么能否学习深圳扩大核酸检测规模,快速找出阳性感染者进行隔离?
诚挚邀请周边地级市能够对口分片区支援,也加大本地人员招聘力度,每个小区视居民人数布几个点,周末趁机分时段全员筛查一遍,上班出小区前随手做一下,快速找出隐匿传播者并隔离,试行一段可好?(伊洛 @微信)
【上海3月26日疫情分析(摘抄)】
数据持续上升并不可怕,只要策略得当,能让封控区的群众看到希望,知道自己的牺牲能换来一段时间后疫情的遏制,阶段性的管控大家都会尽力配合和承受,一线医护、疾控和社区基层工作者的高强度的工作后也可以喘息。
1、隐匿传播链
目前外溢其他地区几乎每天均有数例、每天在风险人群而非管控区筛出数百例、每天新增感染者地址数量数百个,种种指标都提示社会中仍然有不少未被发现的隐匿传播链,准备以何种方法追索、何时能够彻底斩断?
如果社区中隐匿传播链广泛,封控小区清零解禁后,准备如何防止及追索小区再次被传播和污染?
2、转运、隔离及医疗储备资源状况
3月份累计阳性1.25万个,其中近三天就超过一半达到6549个,阳性感染这及其密接均需要集中隔离,对相关硬件、软件及医护资源短期需求均有井喷。
看到上海已经在改造各种场馆建造方仓,但每项资源都是有约束边界、都是需要时间进行建设和调度的。目前上海储备了多少隔离床位及配套医护?还有多少冗余量,能够撑几天?是否做好资源短期触及上限后的预案?
3、医护、疾控、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及人员储备
3月以来上海疫情日益严重,医护、疾控、采样人员很可能已经连轴转高强度工作了近一个月,他们能否得到充分的轮转休息,待遇有没有相应提升。疫情加重,相应人员需求不可避免会继续上升,
如果能力不足,能否跨区招聘更多人员?能否邀请兄弟省份协助?
4、部分区域隔离点已经多天,必要的生活及补助能否就位
有些小区由于疫情严重,在持续不断上报案例,有些可能是阳性转运不及时、有些可能是消杀不到位,后续需要改进。
这里边有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有些是租户,有些是周边的小商贩,持续不断的封闭隔离,每一天对这些人都是煎熬。能否给予这些居民一定生活补助等支持?
5、老龄人口的照顾
今天开始不再披露病例的年龄和性别,但按照数据趋势看,26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很可能会达到近两千人的规模。这些老龄人很多有基础疾病,行动不便,不能简单放入方舱,相应医护的照顾压力如何?后续若持续上升,是否有相应的预案?
6、上海在何种情况下,会请求周边省份的协助?
是否有预案,达到何种情况下,会邀请周边兄弟省份、市县提供协助?
知道上海财政资源多、医疗资源丰富、行政效率高、官员素质高、国际化视野强,但能不能考虑下自己一线医护和疾控的工作压力有一点点大?有没有考虑到各区各自为政情况下,有那么极少量居委会、社区工作人员忙不过来,造成防疫的空档?
有没有一丝丝可能通过招聘渠道、或者邀请下其他地区的核酸检测队伍、疾控队伍来帮帮忙?哪怕增大点人力资源,让本地的医护和一线居委能够稍微喘口气,做下轮岗?
期待方案:
不停摆已经成为共识,坚决拥护。那么能否学习深圳扩大核酸检测规模,快速找出阳性感染者进行隔离?
诚挚邀请周边地级市能够对口分片区支援,也加大本地人员招聘力度,每个小区视居民人数布几个点,周末趁机分时段全员筛查一遍,上班出小区前随手做一下,快速找出隐匿传播者并隔离,试行一段可好?(伊洛 @微信)
#上海 #隔离 #未成年 #婴幼儿 #方舱医院 #儿科医院 #人间百态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回应“金山婴幼儿隔离点”】
近日,社交平台上热议一组照片,称上海金山区有一处“婴幼儿隔离点”。照片显示,多名婴幼儿拥挤在一个个床位上。这些床位所在的场景似乎位于医院走廊之中。有网友评论称,由于孩子与家长分开,没法及时照护,“孩子屁股都烂了”。为回应关切,上海辟谣平台向权威部门求证。
4月2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方面答复上海辟谣平台:网络流传的照片、视频是我院儿科病房在内部腾挪过程中的一些场景,并非“金山婴幼儿隔离点”。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表示,“因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科患儿增多,为改善住院环境,我院调整儿科病房至门急诊楼。由于收治患儿还在增多,内部需要病房调整。收治在我院的儿科患者由儿科医院及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派驻的医护团队负责,患儿的医疗诊治和生活照料是有保证的。目前已组织增派儿科医护队伍并进一步调整儿科病房、优化收治流程、改善病房管理,加强与患儿家长联系沟通,更好地做好儿科患者救治工作。”(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号)
【上海市妇联回应婴幼儿被单独隔离问题:已在协调过程中】
赵倩(化名)一家三口核酸检测为阳性,属于确诊病例。丈夫被送到集中隔离点接受隔离治疗,她和两岁半的女儿留在上海同仁医院接受治疗。
3月29日下午,女儿被防疫人员带到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赵倩被送去方舱医院。
赵倩提出质疑说,女儿只是确诊当天有发烧症状,当天退烧后,连续3天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如果离开父母,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防疫人员表示,这是“政府规定”,如果家长不同意,孩子可以单独继续留在医院,但大人一定要去方舱医院。
4月2日上午,《中国慈善家》致电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询问关于婴幼儿隔离的问题。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只能告诉你,我们这边也有(婴幼儿隔离),有问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做咨询。”
截至4月2日,赵倩和女儿已经分开3天。每一次她微信询问女儿所在医院的护士,得到的答复只是“还好”两字,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关于女儿的消息。
4月2日上午,《中国慈善家》致电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就网上流传的“被隔离婴幼儿哭闹”一事提出问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关于此事,“已在协调过程中”。(中国慈善家杂志 @微信)
#观点 #Opinion 网友“一玶海岸” 指出,将孩子和父母分开隔离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不仅不人道,而且政治风险极高。孩子和父母一起隔离,或者让父母自主选择隔离方式,最差也就新增一个闭环内感染病例而已。万一,万一,万一,在分开隔离期间,有一个孩子出点问题,那时引发舆论巨浪能有多高,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政治成本太高”,不知道上海管事的人明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能为了防疫而防疫,防疫的目标是要让人民安心生活。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回应“金山婴幼儿隔离点”】
近日,社交平台上热议一组照片,称上海金山区有一处“婴幼儿隔离点”。照片显示,多名婴幼儿拥挤在一个个床位上。这些床位所在的场景似乎位于医院走廊之中。有网友评论称,由于孩子与家长分开,没法及时照护,“孩子屁股都烂了”。为回应关切,上海辟谣平台向权威部门求证。
4月2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方面答复上海辟谣平台:网络流传的照片、视频是我院儿科病房在内部腾挪过程中的一些场景,并非“金山婴幼儿隔离点”。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表示,“因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科患儿增多,为改善住院环境,我院调整儿科病房至门急诊楼。由于收治患儿还在增多,内部需要病房调整。收治在我院的儿科患者由儿科医院及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派驻的医护团队负责,患儿的医疗诊治和生活照料是有保证的。目前已组织增派儿科医护队伍并进一步调整儿科病房、优化收治流程、改善病房管理,加强与患儿家长联系沟通,更好地做好儿科患者救治工作。”(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号)
【上海市妇联回应婴幼儿被单独隔离问题:已在协调过程中】
赵倩(化名)一家三口核酸检测为阳性,属于确诊病例。丈夫被送到集中隔离点接受隔离治疗,她和两岁半的女儿留在上海同仁医院接受治疗。
3月29日下午,女儿被防疫人员带到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赵倩被送去方舱医院。
赵倩提出质疑说,女儿只是确诊当天有发烧症状,当天退烧后,连续3天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如果离开父母,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防疫人员表示,这是“政府规定”,如果家长不同意,孩子可以单独继续留在医院,但大人一定要去方舱医院。
4月2日上午,《中国慈善家》致电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询问关于婴幼儿隔离的问题。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只能告诉你,我们这边也有(婴幼儿隔离),有问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做咨询。”
截至4月2日,赵倩和女儿已经分开3天。每一次她微信询问女儿所在医院的护士,得到的答复只是“还好”两字,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关于女儿的消息。
4月2日上午,《中国慈善家》致电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就网上流传的“被隔离婴幼儿哭闹”一事提出问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关于此事,“已在协调过程中”。(中国慈善家杂志 @微信)
#观点 #Opinion 网友“一玶海岸” 指出,将孩子和父母分开隔离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不仅不人道,而且政治风险极高。孩子和父母一起隔离,或者让父母自主选择隔离方式,最差也就新增一个闭环内感染病例而已。万一,万一,万一,在分开隔离期间,有一个孩子出点问题,那时引发舆论巨浪能有多高,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政治成本太高”,不知道上海管事的人明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能为了防疫而防疫,防疫的目标是要让人民安心生活。
#观点 #Opinion #吴尊友 #清零 #共存 #Omicron #Delta #死亡病例
【吴尊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为何还要动态清零】
近一周,上海公布每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从2千多,增加到3千多、4千多、5千多。吉林公布每日新增感染者维持在2千多例左右。全国总体疫情也呈现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上升。大家一方面感到困惑,既然这波疫情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几乎都没有死亡病例,为何还要搞动态清零?另一方面,对近日的疫情上升,特别是上海、吉林这两起疫情的感染者总数都已经分别超过3万、4万例,还在持续报告大量新增感染者人数,非常担忧。
出现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人群获得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使得很大比例的感染者不出现症状;第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致病性相对较弱,不及德尔塔和其他毒株的致病性强;第三,感染者发现比较早,一些确认病例在其尚未出现症状前就被筛查发现了。
大家看到我国现在报告的无症状和轻症比例非常高、重症及危重特别少且几乎没有死亡的现象,不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我国流行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显现的防控效果。同样是德尔塔毒株,在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时造成了大量的病例死亡,当它传入我国出现输入性疫情流行时,也几乎没有造成死亡。同样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欧美等国家流行时造成的死亡数,比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造成的死亡还要高。奥密克戎毒株袭击香港时,短短3个月时间,在760万人口城市,造成超过113万人感染、近8千人死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我国当前新冠疫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少、几乎没有死亡,主要是防控措施见效的结果。
我国之所以能够把重症/危重和死亡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主要是疫情发现早、措施采取及时,特别是对所有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都进行全程管理,对无症状和轻症及普通型病例给予中药等治疗,提高了病人免疫力,防止了病人从轻症向重症转化,规避了危重病例的发生,大幅度减少或基本预防了死亡。
上海、吉林等地在疫情发生一个月后,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依然高达数千例,人们很担忧。应该看到,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潜伏期短、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及时控制疫情很困难。
虽然我们的防控措施把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感染者人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死亡数控制在低水平,但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家需要齐心协力,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尽快把这波疫情控制下去。
当一个省或市的新冠感染者总数在短时间内达到万人以上后,防控的难度就会明显加大。一方面是大量的感染者需要医疗服务,而医疗资源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因大量感染者产生的更大量的密接、次密接人员,需要可观数量的隔离观察设施,临时准备这些实施也面临极大困难;第三,当地的医疗防疫人员等数量明显不足,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对人员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中国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传统,相信上海、吉林等疫情严重地区能度过难关,尽快战胜这波疫情。
应该看到,这波疫情是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尾声,只要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国疫情形势一定会得到明显控制,回到全球第四波疫情流行前的水平。
(吴尊友ChinaCDC @微博)
【吴尊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为何还要动态清零】
近一周,上海公布每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从2千多,增加到3千多、4千多、5千多。吉林公布每日新增感染者维持在2千多例左右。全国总体疫情也呈现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上升。大家一方面感到困惑,既然这波疫情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几乎都没有死亡病例,为何还要搞动态清零?另一方面,对近日的疫情上升,特别是上海、吉林这两起疫情的感染者总数都已经分别超过3万、4万例,还在持续报告大量新增感染者人数,非常担忧。
出现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人群获得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使得很大比例的感染者不出现症状;第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致病性相对较弱,不及德尔塔和其他毒株的致病性强;第三,感染者发现比较早,一些确认病例在其尚未出现症状前就被筛查发现了。
大家看到我国现在报告的无症状和轻症比例非常高、重症及危重特别少且几乎没有死亡的现象,不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我国流行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显现的防控效果。同样是德尔塔毒株,在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时造成了大量的病例死亡,当它传入我国出现输入性疫情流行时,也几乎没有造成死亡。同样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欧美等国家流行时造成的死亡数,比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造成的死亡还要高。奥密克戎毒株袭击香港时,短短3个月时间,在760万人口城市,造成超过113万人感染、近8千人死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我国当前新冠疫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少、几乎没有死亡,主要是防控措施见效的结果。
我国之所以能够把重症/危重和死亡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主要是疫情发现早、措施采取及时,特别是对所有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都进行全程管理,对无症状和轻症及普通型病例给予中药等治疗,提高了病人免疫力,防止了病人从轻症向重症转化,规避了危重病例的发生,大幅度减少或基本预防了死亡。
上海、吉林等地在疫情发生一个月后,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依然高达数千例,人们很担忧。应该看到,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潜伏期短、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及时控制疫情很困难。
虽然我们的防控措施把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感染者人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死亡数控制在低水平,但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家需要齐心协力,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尽快把这波疫情控制下去。
当一个省或市的新冠感染者总数在短时间内达到万人以上后,防控的难度就会明显加大。一方面是大量的感染者需要医疗服务,而医疗资源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因大量感染者产生的更大量的密接、次密接人员,需要可观数量的隔离观察设施,临时准备这些实施也面临极大困难;第三,当地的医疗防疫人员等数量明显不足,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对人员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中国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传统,相信上海、吉林等疫情严重地区能度过难关,尽快战胜这波疫情。
应该看到,这波疫情是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尾声,只要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国疫情形势一定会得到明显控制,回到全球第四波疫情流行前的水平。
(吴尊友ChinaCDC @微博)
#铁路 #水路 #公路 #货运 #货车 #长距离运输 #观点 #Opinion #摘要
【货运体系:铁路、水路、公路?】
#大宗货物 #快递 #集装箱
公路运输是目前中国货运体系的主体。就国家统计局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公路承担的货物运输量在76%上下波动,水运的占比在近五年略有提升,但铁运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公路承担了过多的煤炭、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任务,推动大宗货物向铁路和水路转移的工作依然进展艰难。比如山西省用卡车烧油运煤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只能通过政府强制命令,才能在节能减排的要求下把煤炭运输赶到铁路。
在物流行业,“黑货”指煤炭、石油、矿石、粮食、木材这些大宗散装货物,白货是日常消费品、快递、机械配件这一类包装好的高价值货物,往往放在集装箱里运输。2016年之前,中国铁路货运的白货比例不到10%,而发达国家铁路货运的白货占比普遍在30%-40%。最近几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一再许诺要提高白货比例,部分铁路局有20%-30%的运量是白货,但绝大多数的快递还是靠卡车运输。而美国通过集装箱发运的白货已经占到美国铁路货运的近一半。
美国铁路常见的景象是,一列有几公里长的货运列车,驮着两层集装箱,挂着七八个甚至十几台内燃机车头前进。每列车同一时间只用两三台来牵引,其他作为备份,就是为了能一口气跑几千公里,从北美大陆一端开到另一端,中途不用停车。
#自动化 #海铁联运
目前,美国铁路依然承担着40%的国内货运周转量,大宗货物吨公里运价不到中国铁路货物运价的80%,如果按集装箱的每公里运价算,美国的货运成本还要更低。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铁路运价在过去几十年是稳步下降的。
1989年,亨特公司与BNSF铁路公司合作,采用53英尺超大集装箱开展公铁联运业务,为超大集装箱定做了吊具、吊装设备、火车车厢和公路半挂车,形成了无缝式公铁联运体系。
亨特公司还开发了集装箱信息跟踪管理系统,建设了高度自动化的铁路、公路、海运换乘站。现在美国的集装箱铁海联运比例最高达到49.5%,而中国铁海联运的比例仅有1.5%。美国的集装箱卡车一进入货场,就被告知货物方位,有吊车去服务。集装箱的起吊标准时间规定为2分钟,实际只需要1分多钟即可完成。一个占地上千英亩的货场,设备靠租用,装卸和维护全部外包,铁路方面的现场管理人员只有2个。
#铁路 #货运 #重载铁路
中国能不能把美国的铁路货运模式直接照搬过来呢?可以参考,但是地理条件决定了不能照搬。
美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东西两个海岸线,东西双向都有相当多的货物运输需求。所以经营重载铁路干线和集装箱干线,可以做到来回不空载。而中国93%的人口,96%的GDP都在胡焕庸线东南一侧,在这块区域里,任何一点到最近的海港,距离都不超过1500公里。
此外,中国经济发达的南方有长江和珠江两条东西向水运干线,长江的货运量现在就是密西西比河的几倍,水运也对中国铁路构成了强烈的竞争。所以中国不应该像美国那样铺设横贯全国的重载铁路和双层集装箱铁路,而是应该结合资源分布和工业分布,在重点的物流方向上加强铁路干线的通行能力。
过去十几年,中国铁路最拿得出手的成是高铁网络建设。高铁虽然不能直接改善物流体系,但也提供了物流体系升级的潜力。
#行为联邦制 #市场化改革 #短驳 #联运 #超载
一位交通运输部专家在论坛上指出:这主要是扭曲的价格机制使然。公路运输价格竞争激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过度竞争、压价和超载问题,治理过程仍将漫长;而铁运的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运输价格难以压低,“在800公里运距以内的大宗货物运输,铁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费用普遍高于公路。”他说,“货车运输的价格也往往是一口价,但铁路上却有多项杂费要算。”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在文章中说,目前中国铁路运输的管理体制仍是高度垄断性的,这种行业垄断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通过“统一调度指挥、统一清算”维系的。同时,多达18个铁路局负责各自辖区内的调度指挥,形成一种碎片化格局。他认为,这是造成铁路运输企业缺乏活力,不能适应货运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在这个体制下,地方铁路局必须依赖国铁集团的统一清算,不能直接从市场获得收入,不能自主决定运价,没有投资和财产处置的权利,也没有节约运输成本的激励。同时,由于各铁路局的管辖范围过小,而中国铁路货物的平均运距在700公里以上,因此对大部分货物的运到时限无法做出承诺,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不能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导致大量货源的流失。
此外,前述交通运输部专家在论坛上亦提到,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相对自成体系,跨运输方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协调不足,港口、物流园区和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 “连而不畅”、“邻而不接”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彭传圣告诉中外对话:以水运为例,如果货主企业没有自备码头,水路中转将货物运到工厂所在地码头后,仍需要使用货车从码头将货物运到工厂,增加一次短驳费用,“可能还不如一次性直接用货车拉到工厂更节省企业运输成本”。
而对于货运基础设施的不足,前述交通运输部专家在论坛上建议,应继续加大力度建设铁路干线和专用线,提升企业和物流园区方面的铁路服务水平,促进综合货运枢纽无缝化衔接。而就水运而言,彭传圣认为,政府应该鼓励货主企业拥有自备码头,让企业和港口有直接的联系,才能有效推动水运中转。
21年,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认为尽管港口集疏运形式有所丰富,但结构还是不尽合理。“当前港口集疏运过于依赖公路,铁路、内河等承担的集疏运比例过小,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例如集装箱铁路集疏运量占比仅有3%,远低于欧美海铁联运大港20%至40%的水平。”(中外对话)(睡前消息)
【货运体系:铁路、水路、公路?】
#大宗货物 #快递 #集装箱
公路运输是目前中国货运体系的主体。就国家统计局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公路承担的货物运输量在76%上下波动,水运的占比在近五年略有提升,但铁运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公路承担了过多的煤炭、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任务,推动大宗货物向铁路和水路转移的工作依然进展艰难。比如山西省用卡车烧油运煤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只能通过政府强制命令,才能在节能减排的要求下把煤炭运输赶到铁路。
在物流行业,“黑货”指煤炭、石油、矿石、粮食、木材这些大宗散装货物,白货是日常消费品、快递、机械配件这一类包装好的高价值货物,往往放在集装箱里运输。2016年之前,中国铁路货运的白货比例不到10%,而发达国家铁路货运的白货占比普遍在30%-40%。最近几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一再许诺要提高白货比例,部分铁路局有20%-30%的运量是白货,但绝大多数的快递还是靠卡车运输。而美国通过集装箱发运的白货已经占到美国铁路货运的近一半。
美国铁路常见的景象是,一列有几公里长的货运列车,驮着两层集装箱,挂着七八个甚至十几台内燃机车头前进。每列车同一时间只用两三台来牵引,其他作为备份,就是为了能一口气跑几千公里,从北美大陆一端开到另一端,中途不用停车。
#自动化 #海铁联运
目前,美国铁路依然承担着40%的国内货运周转量,大宗货物吨公里运价不到中国铁路货物运价的80%,如果按集装箱的每公里运价算,美国的货运成本还要更低。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铁路运价在过去几十年是稳步下降的。
1989年,亨特公司与BNSF铁路公司合作,采用53英尺超大集装箱开展公铁联运业务,为超大集装箱定做了吊具、吊装设备、火车车厢和公路半挂车,形成了无缝式公铁联运体系。
亨特公司还开发了集装箱信息跟踪管理系统,建设了高度自动化的铁路、公路、海运换乘站。现在美国的集装箱铁海联运比例最高达到49.5%,而中国铁海联运的比例仅有1.5%。美国的集装箱卡车一进入货场,就被告知货物方位,有吊车去服务。集装箱的起吊标准时间规定为2分钟,实际只需要1分多钟即可完成。一个占地上千英亩的货场,设备靠租用,装卸和维护全部外包,铁路方面的现场管理人员只有2个。
#铁路 #货运 #重载铁路
中国能不能把美国的铁路货运模式直接照搬过来呢?可以参考,但是地理条件决定了不能照搬。
美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东西两个海岸线,东西双向都有相当多的货物运输需求。所以经营重载铁路干线和集装箱干线,可以做到来回不空载。而中国93%的人口,96%的GDP都在胡焕庸线东南一侧,在这块区域里,任何一点到最近的海港,距离都不超过1500公里。
此外,中国经济发达的南方有长江和珠江两条东西向水运干线,长江的货运量现在就是密西西比河的几倍,水运也对中国铁路构成了强烈的竞争。所以中国不应该像美国那样铺设横贯全国的重载铁路和双层集装箱铁路,而是应该结合资源分布和工业分布,在重点的物流方向上加强铁路干线的通行能力。
过去十几年,中国铁路最拿得出手的成是高铁网络建设。高铁虽然不能直接改善物流体系,但也提供了物流体系升级的潜力。
#行为联邦制 #市场化改革 #短驳 #联运 #超载
一位交通运输部专家在论坛上指出:这主要是扭曲的价格机制使然。公路运输价格竞争激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过度竞争、压价和超载问题,治理过程仍将漫长;而铁运的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运输价格难以压低,“在800公里运距以内的大宗货物运输,铁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费用普遍高于公路。”他说,“货车运输的价格也往往是一口价,但铁路上却有多项杂费要算。”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在文章中说,目前中国铁路运输的管理体制仍是高度垄断性的,这种行业垄断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通过“统一调度指挥、统一清算”维系的。同时,多达18个铁路局负责各自辖区内的调度指挥,形成一种碎片化格局。他认为,这是造成铁路运输企业缺乏活力,不能适应货运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在这个体制下,地方铁路局必须依赖国铁集团的统一清算,不能直接从市场获得收入,不能自主决定运价,没有投资和财产处置的权利,也没有节约运输成本的激励。同时,由于各铁路局的管辖范围过小,而中国铁路货物的平均运距在700公里以上,因此对大部分货物的运到时限无法做出承诺,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不能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导致大量货源的流失。
此外,前述交通运输部专家在论坛上亦提到,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相对自成体系,跨运输方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协调不足,港口、物流园区和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 “连而不畅”、“邻而不接”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彭传圣告诉中外对话:以水运为例,如果货主企业没有自备码头,水路中转将货物运到工厂所在地码头后,仍需要使用货车从码头将货物运到工厂,增加一次短驳费用,“可能还不如一次性直接用货车拉到工厂更节省企业运输成本”。
而对于货运基础设施的不足,前述交通运输部专家在论坛上建议,应继续加大力度建设铁路干线和专用线,提升企业和物流园区方面的铁路服务水平,促进综合货运枢纽无缝化衔接。而就水运而言,彭传圣认为,政府应该鼓励货主企业拥有自备码头,让企业和港口有直接的联系,才能有效推动水运中转。
21年,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认为尽管港口集疏运形式有所丰富,但结构还是不尽合理。“当前港口集疏运过于依赖公路,铁路、内河等承担的集疏运比例过小,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例如集装箱铁路集疏运量占比仅有3%,远低于欧美海铁联运大港20%至40%的水平。”(中外对话)(睡前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