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英国 #查尔斯王子 #二次感染 【英国王储查尔斯新冠检测阳性,系第二次阳性】 英国克拉伦斯宫2月10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英国王储查尔斯当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已经开始自我隔离。 这是查尔斯第二次新冠检测阳性,他上次于2020年3月确认感染新冠病毒。(澎湃新闻) 他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储,自1952年至今。若于2022年5月以后继任英王,他将超过等待70年零3个月的列支敦士登亲王法兰兹一世,成为等待继承王位时间最久的欧洲君主。(维基百科)
#新冠 #二次感染 #科研 #后遗症
【华尔街日报:再次感染新冠的概率有多大?】
近期的研究显示,再次感染新冠的情况要比医生们此前预想的更为常见,而且两次感染的间隔时间也比预期更短。
#英国 政府的数据发现,在最近一轮由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中,再次感染的情况要比去年5月至12月德尔塔疫情期间高出10倍。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间,那些未接种疫苗、更为年轻且居住在研究人员称为较落后地区的人,他们再次感染新冠的几率更大。
医生们说,身体健康的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似乎通常症状轻微。但也有症状严重的病例,而且不太清楚留下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有多大。英国的数据显示,初次感染时病毒载量较低、症状较轻的人,他们再次感染的风险更高。
“在人口层面上平均而言,人们再次感染后,症状会相对更轻微。”传染病流行病学家、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巴洛克斯(Francois Balloux)说,“这并不是说有些人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感染时,就不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巴洛克斯博士说,目前在英国,约有12%的新冠感染病例是再次感染。他预计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比例还将上升。他还指出,人们在暴露环境中接触到的病毒剂量或颗粒数量可能会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
在不到三个月内两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可能的
#美国 CDC在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确认,有10人在上次感染新冠后不到90天内再次感染了这一病毒。至少有一个病例,其两次感染的间隔时间仅为23天。
#西班牙 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初步研究结果,该研究记录了一名31岁女性在三周内两度感染新冠的情况。这位女性是一名医护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去年12月20日,也就是她接种加强针的12天后,其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感染毒株为德尔塔。初次感染时,她没有出现任何症状。20天后,她出现咳嗽及发热,随后在检测中发现其感染了奥密克戎。
此外,还有初步证据显示,再次感染同一变异株的情况也会出现。#丹麦 的一项研究的预印本发现,再次感染奥密克戎不同亚型变异株的情况虽不多见,但确有发生。研究人员发现,在187例再次感染病例中,有47人在感染BA.1的20天至60天后,再次感染BA.2。其中大多数是未接种疫苗的年轻人,且症状轻微。就严重程度而言,他们的两次感染没有差别。
一些再次感染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
3月份一项研究的预印本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系统中的逾30万名新冠患者。其中约有 9200 人在首次检测呈阳性的至少90天后再次检出阳性;再次感染的患者中,有17%住院接受治疗。另有189人在两度感染至少90天后,第三次检出阳性,其中约26%接受了住院治疗。
内华达州立公共卫生实验室主管、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病理学副教授马克·潘多尼(Mark Pandori)说,“有很多人再次感染时,距离上一次感染都不到90天。”潘多尼博士和同事们已记录了两起第二次感染明显比第一次严重的病例。
再次感染后出现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尚不明确
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传染病专家艾米·达克罗(Amy Duckro)指出,许多关于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问题仍没有答案。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打赌说,那些再次感染新冠的人出现长期后遗症的可能性更低。”达克罗博士说。
一个从患者扶持机构 Body Politic 中发展起来的研究组织正利用近日获得的300万美元拨款的一部分,启动一项针对再感染的研究,以此探寻再次感染对新冠长期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该研究组织联合创始人兼领导者之一吉娜·阿萨夫(Gina Assaf)说,Body Politic曾听说有人再次感染新冠后出现了长期后遗症。她说,“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有多普遍,但它的确存在。”(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再次感染新冠的概率有多大?】
近期的研究显示,再次感染新冠的情况要比医生们此前预想的更为常见,而且两次感染的间隔时间也比预期更短。
#英国 政府的数据发现,在最近一轮由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中,再次感染的情况要比去年5月至12月德尔塔疫情期间高出10倍。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间,那些未接种疫苗、更为年轻且居住在研究人员称为较落后地区的人,他们再次感染新冠的几率更大。
医生们说,身体健康的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似乎通常症状轻微。但也有症状严重的病例,而且不太清楚留下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有多大。英国的数据显示,初次感染时病毒载量较低、症状较轻的人,他们再次感染的风险更高。
“在人口层面上平均而言,人们再次感染后,症状会相对更轻微。”传染病流行病学家、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巴洛克斯(Francois Balloux)说,“这并不是说有些人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感染时,就不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巴洛克斯博士说,目前在英国,约有12%的新冠感染病例是再次感染。他预计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比例还将上升。他还指出,人们在暴露环境中接触到的病毒剂量或颗粒数量可能会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
在不到三个月内两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可能的
#美国 CDC在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确认,有10人在上次感染新冠后不到90天内再次感染了这一病毒。至少有一个病例,其两次感染的间隔时间仅为23天。
#西班牙 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初步研究结果,该研究记录了一名31岁女性在三周内两度感染新冠的情况。这位女性是一名医护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去年12月20日,也就是她接种加强针的12天后,其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感染毒株为德尔塔。初次感染时,她没有出现任何症状。20天后,她出现咳嗽及发热,随后在检测中发现其感染了奥密克戎。
此外,还有初步证据显示,再次感染同一变异株的情况也会出现。#丹麦 的一项研究的预印本发现,再次感染奥密克戎不同亚型变异株的情况虽不多见,但确有发生。研究人员发现,在187例再次感染病例中,有47人在感染BA.1的20天至60天后,再次感染BA.2。其中大多数是未接种疫苗的年轻人,且症状轻微。就严重程度而言,他们的两次感染没有差别。
一些再次感染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
3月份一项研究的预印本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系统中的逾30万名新冠患者。其中约有 9200 人在首次检测呈阳性的至少90天后再次检出阳性;再次感染的患者中,有17%住院接受治疗。另有189人在两度感染至少90天后,第三次检出阳性,其中约26%接受了住院治疗。
内华达州立公共卫生实验室主管、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病理学副教授马克·潘多尼(Mark Pandori)说,“有很多人再次感染时,距离上一次感染都不到90天。”潘多尼博士和同事们已记录了两起第二次感染明显比第一次严重的病例。
再次感染后出现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尚不明确
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传染病专家艾米·达克罗(Amy Duckro)指出,许多关于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问题仍没有答案。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打赌说,那些再次感染新冠的人出现长期后遗症的可能性更低。”达克罗博士说。
一个从患者扶持机构 Body Politic 中发展起来的研究组织正利用近日获得的300万美元拨款的一部分,启动一项针对再感染的研究,以此探寻再次感染对新冠长期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该研究组织联合创始人兼领导者之一吉娜·阿萨夫(Gina Assaf)说,Body Politic曾听说有人再次感染新冠后出现了长期后遗症。她说,“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有多普遍,但它的确存在。”(华尔街日报)
乌鸦观察
#科研 #Omicron #英国 #精子 #抗体 #中和分子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路透社:以下是最近关于新冠的一些研究摘要。它们包括值得进一步研究以证实结果的论文,以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认证的稿件。 1. 根据英国早期的数据,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 伦敦帝国理工的研究人员将11329名确认或可能感染Omicron的人与近20万名感染其他变种的人进行了比较。到目前为止,根据一份在同行评议前…
#新冠 #科研 #Omicron #疫苗 #疫苗接种 #Delta #南非 #变异 #免疫逃逸
【研究发现,奥密克戎致病性与其余新冠变种病毒一样严重】
近日,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致病性上与之前出现的变异株“一样严重”,这与先前研究得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性更强,但致病性更弱”的结论不同。目前,该研究仍在同行评审阶段。
据路透社5月5日报道,美国四名科学家根据13万名新冠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疫苗接种率、统计数据完整性等因素作为影响指数加入计算过程,并发现在不同新冠变异株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两年间,“各时期新冠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同”。这项研究于5月2日发布在学术预发表网站研究广场(Research Square),并仍在自然研究期刊(Nature Portfolio)上接受同行评审。
这四位来自马塞诸塞州总医院、密涅瓦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此前假设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降低的研究是在南非、苏格兰、英格兰和加拿大等国进行的。上述研究可能存在几个局限性,例如低估了近期新冠感染潮中已接种疫苗的患者比例,并忽视了选择在家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并未被统计入感染总数的患者。(澎湃新闻)(路透社)
【以色列专家警告德尔塔毒株可能“卷土重来”】
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2日发布公报说,研究人员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的废水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加速传播之际,德尔塔毒株并未就此消失,而是仍在“隐秘传播”。研究团队开发的预测模型显示,未来几个月内,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德尔塔毒株仍将保持传播,而这可能会导致新一波德尔塔毒株感染潮或出现新的有威胁性的变异毒株。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研究方便实用,有助于疫情防控。这项研究已发表在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影响因子 7.963)上。(新华社)
【南非研究:BA.4及BA.5 奥密克戎两新变异株能避抗体】
南非一项实验室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冠病毒株的两种新亚型变异株,能够躲避人们此前感染其他毒株和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这意味着,上个月最先在南非发现的BA.4和BA.5变异株有可能引发新一波疫情。
血液样本测试结果显示,面对BA.4和BA.5变异株,曾经感染奥密克戎原株的人所产生的中和抗体仅为正常水平的八分之一;已接种冠病疫苗者的中和抗体产量则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这些血液样本来自24名感染过奥密克戎原株但未接种冠病疫苗的人,以及15名已接种疫苗者,当中八人接种了辉瑞疫苗,七人接种强生疫苗。
研究人员指出:“对BA.4和BA.5变异株的中和水平低,尤其是在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中,表明抗体不太可能对预防有症状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可能显示,基于其逃避中和抗体的能力,BA.4和BA.5变异株或引发新的感染潮。”
这项研究由非洲健康研究所(AHRI)牵头进行,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联合早报)
南非卫生部长法赫拉当地时间4月29日表示,南非过去14天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南非可能正在进入第五波新冠疫情。南非医学专家表示,新发现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4、BA.5,似乎比早前的BA.2毒株更具传染性,南非新增确诊病例中,约70%感染的是这两种亚型毒株。值得注意的是,新亚型毒株虽然造成确诊病例的增加,但入院和死亡人数并没有激增。(央视新闻)
【研究发现,奥密克戎致病性与其余新冠变种病毒一样严重】
近日,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致病性上与之前出现的变异株“一样严重”,这与先前研究得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性更强,但致病性更弱”的结论不同。目前,该研究仍在同行评审阶段。
据路透社5月5日报道,美国四名科学家根据13万名新冠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疫苗接种率、统计数据完整性等因素作为影响指数加入计算过程,并发现在不同新冠变异株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两年间,“各时期新冠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同”。这项研究于5月2日发布在学术预发表网站研究广场(Research Square),并仍在自然研究期刊(Nature Portfolio)上接受同行评审。
这四位来自马塞诸塞州总医院、密涅瓦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此前假设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降低的研究是在南非、苏格兰、英格兰和加拿大等国进行的。上述研究可能存在几个局限性,例如低估了近期新冠感染潮中已接种疫苗的患者比例,并忽视了选择在家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并未被统计入感染总数的患者。(澎湃新闻)(路透社)
【以色列专家警告德尔塔毒株可能“卷土重来”】
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2日发布公报说,研究人员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的废水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加速传播之际,德尔塔毒株并未就此消失,而是仍在“隐秘传播”。研究团队开发的预测模型显示,未来几个月内,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德尔塔毒株仍将保持传播,而这可能会导致新一波德尔塔毒株感染潮或出现新的有威胁性的变异毒株。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研究方便实用,有助于疫情防控。这项研究已发表在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影响因子 7.963)上。(新华社)
【南非研究:BA.4及BA.5 奥密克戎两新变异株能避抗体】
南非一项实验室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冠病毒株的两种新亚型变异株,能够躲避人们此前感染其他毒株和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这意味着,上个月最先在南非发现的BA.4和BA.5变异株有可能引发新一波疫情。
血液样本测试结果显示,面对BA.4和BA.5变异株,曾经感染奥密克戎原株的人所产生的中和抗体仅为正常水平的八分之一;已接种冠病疫苗者的中和抗体产量则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这些血液样本来自24名感染过奥密克戎原株但未接种冠病疫苗的人,以及15名已接种疫苗者,当中八人接种了辉瑞疫苗,七人接种强生疫苗。
研究人员指出:“对BA.4和BA.5变异株的中和水平低,尤其是在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中,表明抗体不太可能对预防有症状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可能显示,基于其逃避中和抗体的能力,BA.4和BA.5变异株或引发新的感染潮。”
这项研究由非洲健康研究所(AHRI)牵头进行,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联合早报)
南非卫生部长法赫拉当地时间4月29日表示,南非过去14天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南非可能正在进入第五波新冠疫情。南非医学专家表示,新发现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4、BA.5,似乎比早前的BA.2毒株更具传染性,南非新增确诊病例中,约70%感染的是这两种亚型毒株。值得注意的是,新亚型毒株虽然造成确诊病例的增加,但入院和死亡人数并没有激增。(央视新闻)
#新冠 #地图 #疫情
【新冠疫情地图:全球未感染地区】
今年3月以来,新冠病毒先后攻破了 #圣诞岛(澳)、#纽埃、#科科斯群岛(澳)、#瑙鲁 4个小岛国(地区)、12日又扩散到朝鲜,目前只有 #土库曼斯坦(人口约600万)、太平洋岛国 #图瓦卢(人口约1万)、新西兰属地 #托克劳(人口约1500)和英国属地 #皮特凯恩群岛(人口约50,世界人口最少的地区)没有病例。(baiqitun_cn @微博)
2020年5月13日,被南非包围的国中国莱索托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报告确诊病例的国家 ,全球已有216个国家地区报告确诊病例。尚未报告确诊病例的非岛屿国家仅剩亚洲的朝鲜和土库曼斯坦。(baiqitun_cn @微博)
2021年8月16日,北京在当日的疫情通报中显示,一名土库曼斯坦籍患者,8月7日从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到达北京首都机场,8月15日诊断为确诊病例。(北京卫健委)
2021年9月11日,广东在当日的疫情通报中显示,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广州报告1例,来自印度尼西亚;佛山报告1例,来自土库曼斯坦。(健康广东)
2021年11月8日,BBC发文称,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卫生应急官员凯瑟琳·斯莫尔伍德表示,“新冠大流行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了近两年。从科学角度来看,很难想象土库曼斯坦没有病毒”。(BBC)
【新冠疫情地图:全球未感染地区】
今年3月以来,新冠病毒先后攻破了 #圣诞岛(澳)、#纽埃、#科科斯群岛(澳)、#瑙鲁 4个小岛国(地区)、12日又扩散到朝鲜,目前只有 #土库曼斯坦(人口约600万)、太平洋岛国 #图瓦卢(人口约1万)、新西兰属地 #托克劳(人口约1500)和英国属地 #皮特凯恩群岛(人口约50,世界人口最少的地区)没有病例。(baiqitun_cn @微博)
2020年5月13日,被南非包围的国中国莱索托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报告确诊病例的国家 ,全球已有216个国家地区报告确诊病例。尚未报告确诊病例的非岛屿国家仅剩亚洲的朝鲜和土库曼斯坦。(baiqitun_cn @微博)
2021年8月16日,北京在当日的疫情通报中显示,一名土库曼斯坦籍患者,8月7日从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到达北京首都机场,8月15日诊断为确诊病例。(北京卫健委)
2021年9月11日,广东在当日的疫情通报中显示,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广州报告1例,来自印度尼西亚;佛山报告1例,来自土库曼斯坦。(健康广东)
2021年11月8日,BBC发文称,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卫生应急官员凯瑟琳·斯莫尔伍德表示,“新冠大流行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了近两年。从科学角度来看,很难想象土库曼斯坦没有病毒”。(BBC)
乌鸦观察
#历史上的今天 #武汉 #新冠 #封城 2020年1月23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自当日10时起,武汉市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这是近代史上第一例将1100万人口的大城市采取封锁措施。——《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号令》 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表示,截至31日,湖北本省只能生产医用口罩800万个,防护服200万套,红外测温仪1200套,不能满足全省防疫需要。同日,武汉防控指挥部发布三号令紧急求援,中南医院、同济医院、武汉市中…
#历史上的今天 #武汉 #新冠 #封城
【历史上的今天:武汉封城】
2020年1月23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自当日10时起,武汉市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这是近代史上第一例将1100万人口的大城市采取封锁措施。——《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号令》
根据2023年1月21日中疾控通报,截至1月19日,现有住院病例471739例,现有重症51683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3874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47809例。1月13日至19日,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1265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681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11977例。根据此前通报,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
【历史上的今天:武汉封城】
2020年1月23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自当日10时起,武汉市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这是近代史上第一例将1100万人口的大城市采取封锁措施。——《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号令》
根据2023年1月21日中疾控通报,截至1月19日,现有住院病例471739例,现有重症51683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3874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47809例。1月13日至19日,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1265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681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11977例。根据此前通报,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
乌鸦观察
Photo
#统计 #新冠 #核酸 #核酸检测 #抗原 #哨点医院 #流感 #发热门诊 #住院 #急诊 #重症 #死亡 #变异 #Omicron #XBB #疫苗 #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 #老人
【0125 中疾控: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感染监测数据
2022年12月8日以后,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实行愿检尽检,同时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受居民检测意愿影响,各省份核酸检测量不断减少,如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 ....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全国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到11.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6.2%;
农村于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4.6%;
城市于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9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7.0%。
2022年9月-12月上旬,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至第51周(12月19日-25日)达到最高60万;
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3周已下降至2.0%,回落至本轮疫情之前水平;
从2022年第49周,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开始波动下降;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至12月下旬降至极低水平。
三、住院诊疗情况
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了84.8%;
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较峰值下降了72.0%;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896,较峰值下降79.0%。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北京和天津以BF.7为优势株;江苏和内蒙古BF.7和BA.5.2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为优势株。
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70.8%)和BF.7(23.4%),BA.2.76等13个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1.3%之间,54种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1例,其中1例XBB.1、1例BQ.1.1.17、4例BQ.1.1、3例BQ.1.2和2例BQ.1.8。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1月20日,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2.9%和90.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92%。
内详👉(中疾控)
【0125 中疾控: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感染监测数据
2022年12月8日以后,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实行愿检尽检,同时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受居民检测意愿影响,各省份核酸检测量不断减少,如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 ....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全国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到11.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6.2%;
农村于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4.6%;
城市于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9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7.0%。
2022年9月-12月上旬,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至第51周(12月19日-25日)达到最高60万;
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3周已下降至2.0%,回落至本轮疫情之前水平;
从2022年第49周,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开始波动下降;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至12月下旬降至极低水平。
三、住院诊疗情况
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了84.8%;
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较峰值下降了72.0%;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896,较峰值下降79.0%。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北京和天津以BF.7为优势株;江苏和内蒙古BF.7和BA.5.2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为优势株。
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70.8%)和BF.7(23.4%),BA.2.76等13个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1.3%之间,54种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1例,其中1例XBB.1、1例BQ.1.1.17、4例BQ.1.1、3例BQ.1.2和2例BQ.1.8。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1月20日,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2.9%和90.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92%。
内详👉(中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