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4.9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Omicron #清零 #共存 #核酸检测 【孙春兰:“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会议。 孙春兰…
#新冠 #Omicron #共存 #清零 #输入病例 #春节 #开学 #成本 #代价 #CT值 #老人 #疫苗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国新办就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的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动态清零”政策今年上半年会不会有所改变?
...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
在分析经济影响或者防控成本的时候,应该区分哪些影响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变化,哪些是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所引起的,我觉得不能一概将经济所受的影响归结于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
...
其次,在评价防控成本和效果的时候,应该从科学上看,一般应该说有四个评价维度。

一是防控成本和防控效果,也就是说花费了多少成本,减少了多少感染、多少重症、多少死亡。...
二是成本效率,即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速度。我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这说明成本效率比是高的。
三是成本效用,...在牺牲极少一部分人的正常活动和控制极少一部分区域流动的情况下,换取的是最广大地区和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四是成本效益,...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按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还是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对于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不等于说我们就放任不管。我们在九版诊疗方案里面也要求,对于收治这些病例的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也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
...
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中国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接种过一针、两针或第三针疫苗?以及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
...
60-69岁,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岁,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80岁以上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
...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我们还要积极回应老年人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什么老年人有这么多顾虑,有这么多关切?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对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应该予以回答。比如说,老年人关心的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有效性指标如何?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是多少?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有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也有老年人认为,我外出活动很少,都在家里,有没有必要接种?我们把大家的关心、顾虑给消除了,大家接种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起来。
...
应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接种单位应该安排熟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治的医务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在老年人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后要做好现场观察,尤其是要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所以我们应急救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一旦有意外情况,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
...
要继续做好便民措施,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的时间...
...
刚才一位记者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年人觉得我们平时也不太出去,在老人院,不方便,就不去接种。但是别忘了,一旦感染了以后,接种和不接种疫苗,差别非常大,这次香港就是一个例证。

内详👉(国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