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3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巴基斯坦 #波兰 #英国 #工党 #政要 #二次感染 #疫苗 #加强针

【0106 巴基斯坦总统新冠检测再呈阳性,2021年3月曾感染

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此前已接种疫苗。阿尔维曾于去年3月感染新冠病毒,于4月康复。(新华社)

【0105 波兰总统杜达新冠检测再呈阳性,2020年10月曾感染】

1月5日消息,波兰总统杜达对新冠检测呈阳性,目前正在隔离,21年12月中旬已接种加强针。2020年10月,杜达也曾感染新冠。(界面新闻)

【0105 英国工党领袖斯塔默新冠检测呈阳性,2021年10月底曾感染】

当地时间1月5日,英国工党领袖斯塔默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21年12月初已接种加强针。2021年10月27日斯塔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央视新闻)(海外网)

【0109 瑞典女王储维多利亚二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2021年3月曾感染】

瑞典王室8日发表声明说,瑞典女王储维多利亚当天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在家中隔离。去年3月,维多利亚夫妇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但未出现重症。

本月3日,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和王后西尔维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在家中隔离。古斯塔夫夫妇均已接种三剂新冠疫苗。(新华社)

【0111 墨西哥总统再次感染新冠病毒,2021年1月曾感染】

当地时间1月10日,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宣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这也是洛佩斯总统自2021年1月感染新冠后的第二次感染。(央视新闻)
#丹麦 #Omicron #加强针 #第四针

【丹麦开始第四针疫苗接种,欧洲药品管理局:还需更多数据支持】

当地时间1月12日,丹麦卫生局决定开始对该国民众进行新冠疫苗第四针的接种,然而欧盟相关机构对该决定存疑。

据路透社12日报道,丹麦卫生部长马格努斯·霍尼克(Magnus Heunicke)表示,‌‌因奥密克戎毒株导致感染病例激增,丹麦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向易感染人群提供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

然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11日已表示对接种第四针疫苗的必要性有所怀疑,该机构表示没有数据支持这种做法,目前还需等待有关奥密克戎毒株的更多信息。

EMA疫苗战略负责人马可·卡瓦莱里(Marco Cavaleri)说道,虽然进行加强针注射是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但在短时间内多次接种疫苗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期战略。卡瓦莱里担心,接种加强针的策略可能会导致人们免疫系统超载和人体疲劳的风险。他还表示,需要更多关于奥密克戎对疫苗影响的数据,并更好地了解当前形势的演变,以决定是否需要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

目前,欧盟成员国匈牙利也正在考虑部署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智利和以色列已经开始第四针疫苗接种计划。(联合早报)(澎湃新闻)

【世卫:奥密克戎八周内将感染过半欧洲人口】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主任克鲁格在今天举行的记者会上引述一家研究机构的预测说,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欧洲区超过50%的人口将在未来6-8周内感染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

克鲁格指出,由于前所未有的传播规模,新冠病人住院人数在上升,从而对许多国家的卫生系统和提供服务构成了挑战。 (联合国新闻)
乌鸦观察
#巴基斯坦 #波兰 #英国 #工党 #政要 #二次感染 #疫苗 #加强针 【0106 巴基斯坦总统新冠检测再呈阳性,2021年3月曾感染】 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此前已接种疫苗。阿尔维曾于去年3月感染新冠病毒,‌于4月康复。(新华社) 【0105 波兰总统杜达新冠检测再呈阳性,2020年10月曾感染】 1月5日消息,波兰总统杜达对新冠检测呈阳性,目前正在隔离,21年12月中旬已接种加强针。2020年10月,杜达也曾感染新冠。(界面新闻) 【0105…
#以色列 #泰国 #他信 #疫苗 #加强针 #第四针 #感染 #新冠

【0115 以色列财长接种四剂疫苗仍确诊】

以色列财政部长利伯曼周六(1月15日)在推特发文宣布,他确诊新冠,目前感觉良好,接下来会在家隔离及居家办公。

以色列是全球打疫苗步调最快的国家,利伯曼周一(10日)刚接种了第四剂疫苗。

根据以色列卫生部,接种第三剂疫苗的七天后,就能增加保护力,但该部门没有公布接种第四剂疫苗的相关数据。

除了利伯曼,外交部长拉披德周一也宣布确诊冠病。

拥有约940万人口的以色列,累计冠病确诊病例达170万起,死亡病例超过8000人。(联合早报)

【0118 泰国前总理他信再次确诊:接种4针仍感染奥密克戎,现已痊愈】

1月18日,泰国前总理他信在一个远程研讨会上透露,不久前自己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10天后痊愈。

他信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他已经感染过一次,当时症状非常严重,在重症监护病房里治疗了9天才度过危险期。他信透露自己已经接种了4剂新冠疫苗,但仍然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央视新闻)
乌鸦观察
#以色列 #泰国 #他信 #疫苗 #加强针 #第四针 #感染 #新冠 【0115 以色列财长接种四剂疫苗仍确诊】 以色列财政部长利伯曼周六(1月15日)在推特发文宣布,‌他确诊新冠,‌目前感觉良好,‌接下来会在家隔离及居家办公。 以色列是全球打疫苗步调最快的国家,‌利伯曼周一(10日)刚接种了第四剂疫苗。 根据以色列卫生部,‌接种第三剂疫苗的七天后,‌就能增加保护力,‌但该部门没有公布接种第四剂疫苗的相关数据。 除了利伯曼,‌外交部长拉披德周一也宣布确诊冠病。 拥有约940万人口的以色列,‌累…
#波兰 #瓦文萨 #白俄罗斯 #卢卡申科 #加强针 #二次感染

【波兰前总统瓦文萨感染新冠】

据美联社华沙报道,波兰前总统、前团结工会领导人莱赫·瓦文萨当地时间21日说,他感染了新冠病毒。

瓦文萨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说,尽管接种了三剂疫苗,但他还是惊讶地发现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了。

瓦文萨写道:“简直不敢相信,我接种了三剂,但还是被感染了。”他还说自己感到头疼、浑身发冷和疼痛,“有了这次痛苦的教训,我再也不会摘下口罩了”。

报道称,瓦文萨今年78岁,1990年至1995年担任波兰首位民选总统。(参考消息)

【卢卡申科称他第二次患上新冠肺炎 这次是“奥密克戎”】

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表示,他第二次患上了新冠肺炎,这次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

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贝尔塔(BelTa)援引卢卡申科在会见俄罗斯图瓦共和国首脑弗拉季斯拉夫·霍瓦雷格的讲话报道称:“我们注意到,‘奥密克戎’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病毒。我怀疑,也许我们已经滑向了普通流感。我想说,我第二次患病,‘奥密克戎’。”(卫星通讯社)
#香港大学 #科研 #疫苗 #科兴 #辉瑞 #Omicron #加强针

【香港数据显示接种三剂疫苗可有效预防奥密克戎死亡】

香港大学发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这一波Omicron BA.2疫情下疫苗的有效率。

面对免疫逃逸能力极强的 Omicron,香港使用的两种疫苗在标准接种(两针)情况下,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率大幅降低,但是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保持较强的效果。而第三针疫苗接种后,保护力获得了全面提升。

香港这波疫情的真实世界数据表明,面对BA.2,无论是哪种疫苗,三针接种对于预防重症及死亡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效力。在其中一些组由于病例不足,目前的置信区间比较宽。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Gabriel Leung)说,二者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接种三剂,都将获得非常非常有效的保护。(华尔街日报)(庄时利和 @微博)
乌鸦观察
#丹麦 #Omicron #加强针 #第四针 【丹麦开始第四针疫苗接种,欧洲药品管理局:还需更多数据支持】 当地时间1月12日,丹麦卫生局决定开始对该国民众进行新冠疫苗第四针的接种,‌然而欧盟相关机构对该决定存疑。 据路透社12日报道,丹麦卫生部长马格努斯·霍尼克(Magnus Heunicke)表示,‌‌因奥密克戎毒株导致感染病例激增,丹麦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向易感染人群提供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 然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11日已表示对接种第四针疫苗的必要性有所怀疑,‌该机构表示没有数据支持这种…
#以色列 #加强针 #第四针 #科研

【以色列研究:第四剂新冠疫苗可提升老人重症保护效果】

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和以色列卫生部6日发表声明说,该国研究显示第四剂新冠疫苗可将对60岁及以上人群的重症保护效果提高约3倍。

声明说,该研究基于1月10日至3月2日间以色列逾100万符合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60岁及以上人群数据,研究团队对第四剂疫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由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以色列卫生部等机构开展,已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研究发现,与仅接种3剂辉瑞新冠疫苗的60岁及以上人群相比,接种第四剂疫苗的6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重症风险降低约三分之二,且保护效果在整个研究期间并未减弱;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降低约一半,但保护效果在为期8周的研究期间有所减弱。

蓝点也就是四针比三针在预防感染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到预防感染方面有少许提升,但在接种了 3 周之后,额外的保护效果下降了。

预防重症效果变化的红点则在研究周期内稳定于高水平。接种第四针 4 周后,感染重症的风险比接种三针的人低 3.5 倍。(或者就是中文说法里的 1/3.5。)

目前,以色列卫生部规定60岁及以上人群、医务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可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时间需与第三剂相隔至少4个月。(新华社)(丁香医生)
#上海 #吉林 #长春 #新加坡 #新冠 #统计口径 #重症 #老人 #老龄化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加强针 #统计

【逾13万人感染仅一重症,上海诊断统计标准再遭质疑】

上海本轮新冠疫情累计感染者突破13万人,其中仅有一名重症患者。这一数据引发两极反应,有网民批判上海封城带来的次生灾害远大于疫情本身,也有人质疑上海诊断标准未和全国统一,导致统计数据偏差、防疫松懈。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省吉林市在3月2日至4月3日间,累计报告感染者近25000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占97.5%。这意味着普通和重症患者占比为2.5%。吉林省会长春市同期新增感染者16312人,普通和重症患者占比为2.7%,重症率为0.27%。

新加坡卫生部网站则显示,过去28天来,需要输氧和在加护病房的重症患者占比0.32%。相比之下,上海本轮疫情重症率不仅远低于长春,更低于新加坡。

新加坡康盛医疗集团总裁、公共卫生专科医生黄长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重症率主要与感染者年龄、接种疫苗情况,以及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关。在官方没有披露更多细节前,难以判断为何上海的重症率低于其他地区。黄长彦补充,由于其他国家没有像中国一样展开全民检测,可能因感染者不上报而导致通报病例少于实际病例,这也导致比较基准不同。

4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回答媒体提问。“我们看到在吉林有一所定点收治新冠病毒的医院,在收治的医院当中,有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当中,接种疫苗比例尤其是全程的比例只有15%。”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重症患者确实出现了高龄、未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这样一个特点。

60岁以上患者确诊比例,上海低于长春。据中国央视上周报道,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新冠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为20%左右。而上海官方数据显示,确诊病例中60岁及以上占16%,同样低于长春。(联合早报)

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海高于长春,也高于新加坡。七普数据显示,吉林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23.06%,其中长春60岁及以上人口占20.85 %,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占23.4%。2021年,新加坡总人口545万人,60岁以上老人88.54万人,比例为16.2%。

上海加强针接种比例,低于全国水平,更低于新加坡。截至2月15日,上海全程接种比例达95.1%,加强针接种比例为45%;同样遭到疫情突袭的深圳,截至1月6日,加强针接种比例为62.01%;截至3月31日,全国全程接种比例达90.63%,加强针接种比例为55.9%;截至3月23日,新加坡全程接种比例达92%,加强针接种比例高达71%。

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比例低于新加坡。对于高危人群的老年人接种比例,上海未披露数据,全国范围,截至3月31日,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370.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57.2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363.7万人,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也就是说全程接种比例为80.51%,加强针接种比例为54.4%,均低于全年龄接种比例。新加坡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4%,高于全年龄接种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兴疫苗而言,接种三针在新加坡视为全程接种。

新加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加强针接种比例,比如从今年2月14日起,18岁及以上的新加坡民众在完成新冠疫苗完全接种后的270天内,必须接种加强针,否则将无法进出商场、餐馆等实施疫苗接种差异化管理的场所;从去年12月8日起,适合接种却坚持不接种疫苗的民众,若感染新冠须自付医药费,这包括在医院和冠病治疗设施接受治疗的患者;据新加坡人力部介绍,从1月15日起,对于未接种疫苗且无法居家办公的员工,要么转岗成可以居家办公的,要么休无薪假使其免受病毒威胁,如果均无法适用,那么可以解雇该员工,不被视为不当解雇。
乌鸦观察
#上海 #吉林 #长春 #新加坡 #新冠 #统计口径 #重症 #老人 #老龄化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加强针 #统计 【逾13万人感染仅一重症,上海诊断统计标准再遭质疑】 上海本轮新冠疫情累计感染者突破13万人,‌其中仅有一名重症患者。这一数据引发两极反应,有网民批判上海封城带来的次生灾害远大于疫情本身,也有人质疑上海诊断标准未和全国统一,‌导致统计数据偏差、防疫松懈。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省吉林市在3月2日至4月3日间,累计报告感染者近25000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占97.5%。这意…
#疫苗 #加强针 #疫苗接种 #沈阳 #上海 #阳春 #老人 #统计

【0414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关于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比例的倡议书】
...
自2021年底,奥密克戎变种因其更快的传播速度、极强的传播能力、以及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快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新冠变种。针对病毒的新特性,我国的防疫政策也在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从近期上海、吉林等地的疫情发展可以看出,面对奥密克戎亚型我们的抗疫压力与日俱增。

疫苗是科学界公认的抗击新冠的最强武器。各种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特别是加强针的普及,可以有效预防奥密克戎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新冠疫苗在全球被接种了上百亿剂,安全性也得到了可靠保证。目前,全国已经接种了超30亿剂新冠疫苗,但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还有约五分之一的人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加强针对保护老年人更加关键,但接种率更低——约一半的老年人没有接种加强针。从香港本轮奥密克戎疫情数据来看,老年人占据新冠死亡数的96%,未接种疫苗老年人的新冠死亡率比全程接种疫苗或者加强针后的老年人要高20倍左右。由于未来社会面感染的风险将持续存在,目前的疫苗接种情况无法全面抵御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威胁。

基于以上事实,作为科学家群体,我们认为有义务和责任向大众发出如下倡议:个人健康防护与国家防疫大局息息相关,只有在全国人民中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努力实现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才是最有效的抗疫手段。在“动态清零”的同时,珍惜国家和社会花费巨大代价带来的宝贵时间窗口,尽全力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加强针接种率。

我们呼吁各级政府持续加强老年人群体疫苗接种动员,并为老年人接种疫苗提供各类便利;我们希望老年朋友相信科学,以事实为依据,打消疑虑,主动接种;我们鼓励年轻的朋友和家中的老人做好沟通,提高老人接种意愿,这是对长辈最好的保护。我们呼吁科学家群体采取各种方式向大众解释疫苗的科学原理和有效作用,用科学的思维、大众化的语言和有效的沟通方式解答公众的疑问。我们也建议社会各界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社区等渠道向老年人宣传解释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重要作用。(中国细胞生物学会)

本月披露的一些数据显示,沈阳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比例为74.4%,加强针接种比例为35.59%;上海60至69岁老人疫苗两针接种率为78%,70至79岁为61%,80岁以上仅为15%,未披露加强针接种比例;国家卫生健康委披露,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418.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82.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658.2万人。

阳春计划3月底前完成6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针次接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任务、4月底前完成60岁及以上老年人第一针次接种覆盖率达到90%和加强免疫覆盖率达到85%的工作目标。

此前报道新加坡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4%。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兴疫苗而言,接种三针在新加坡视为全程接种。
乌鸦观察
#新冠 #病毒 #变异 #进化论 #群体免疫 #死亡率 #疫苗 #流感 #季节性 #饶毅 【饶议科学:病毒的突变与流行】 原标题:争论新冠:不宜不顾事实、不能违反常识 【四】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
#观点 #Opinion #饶毅 #清零 #共存 #上海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而事实上,新冠病毒的突变到奥密克戎突变株,已经逃逸了以前的免疫,也就是说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可以被奥密克戎所感染。

那么,所谓的屏障也就自然消失了。再让一批人牺牲,再建立屏障?可以,只是无可预计需要再牺牲多少人。不能预计还会发生多少次、多少种再度逃逸以前免疫的突变。....

【四】答杜骏飞教授 #加强针 #疫苗接种 #老人 #抗原检测 #医疗资源
...
我在此再叙述一遍我3月29日提出的观点:尽快推广第三针疫苗,老年人和婴幼儿接近(当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接种,然后开放。具体而言,因为几个地方有大规模疫情,所以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下,才可能做到。也就是说,它们疫情期间,其他地方应该赶紧第三针,而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后,也赶紧第三针。

具体第三针是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有争议。我当时提出是用国产的,因为当时香港数据出来,在第二针及其之前,国外的mRNA疫苗显著优于国产的灭活疫苗,而第三针却两者类似效果。今天新加坡的结果也是显示第二针国外疫苗优于国产疫苗。但今天新加坡的文章没有第三针的情况。

国家可以确切知道:香港数据是否造假。如果没有造假,那么就可以用国产疫苗,如果造假、或其他原因的不可靠,就不用国产的,而用进口的。

国产疫苗很少导致发烧,而mRNA疫苗导致发烧的情况很多,这是国产疫苗的优点。如果国产疫苗效果差,副作用的优点没有意义。如果国产和进口疫苗效果类似,副作用的优点就很有意义。
...
我认为现在不用检测抗原。现在上海好像有时检测抗原,挺奇怪的,它与检测核酸有重叠,但关系又不明确。对于部分人员检测抗体却有道理:可能给今后提供指导(抗体与抵抗力的关系、抗体与发病症状的关系)。
...
哲学和人道主义,肯定不是看一时的结果,而存在着对于长期和最终结果的考虑。...正是因为我不认为目前任何方案有科学或道德的绝对性,包括对于上海市民的利益来说。例如:在外地应该普遍接种第三针,但在疫情没有控制的上海立即第三针恐怕难以实施。先管控后接种在实际操作上更有可能性。如果不第三针马上放开,看上去是有助于上海市民生活,但全国传播奥密克戎,我们国家、我国医疗系统、我国人民,准备好了吗?那样带来的人道主义问题,会更小、还是更大?
...
在面临复杂问题的今天,没有人掌握一种绝对的最优解,各种意见有道理,但不掌握绝对最佳的答案,更不宜以自己自动放在道德高地,认为其他人只要不是百分之百认同自己的意见就都是非人道的。

【五】答梁建章博士 #变异 #进化论 #突变

我从来没有说过“病毒会随机变异”。如果从没有学过统计的病人角度,可能觉得随机,但从科学角度,并非随机。病毒的变异是因为核酸序列改变。病毒(或任何DNA、RNA)序列在自然界的改变是因为核酸本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核酸所处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核酸序列的不同部分,并非有同等的变异可能,而是经常有热点和冷点。所以,不能说变异是随机的。只是我们一般不掌握其规律,特别是还在流行期间,没有完结之前,我们没有人能够说出其规律,只能含含糊糊,连“随机”都不能说。

梁博士说:“传播性可能变强(不太可能变弱)”。这是没有科学基础的断言。有些病毒有时传播性增加,有时减弱。2003年的SARS,可不是哪一个人控制的,而是自己消失的,不能是它因为传播性强而消失的?

梁博士为支持以上观点,说“从进化选择的角度来看,未来病毒如果要取代omicron,其传播力必定要比omicron更强”。这是对进化的误解。下一个变异的出现,不是为了取代现在的毒株,各种突变产生多种突变株,都没有目的。各种突变株之间也没有线性关系。

突变都是自己传播,不是为了替代。在长时间尺度,有些消失了,有些存在下来。

但在短时间尺度,它们可以反过来:早先慢的,以后可以传播更广,早先快的,以后却不行了。这种关系是无法确定的,更不是人可以预计的。

不能断定下一个突变株的传播力就一定比目前的omicron更强。

SARS就没有出现传播力越来越强的突变株,如果出现了,我们现在还在SARS疫情。(这里也给部分读者说明:COVID-19不是SARS演变过来的,虽然它们在同一个家族,却没有直接演变的母子关系)。

梁博士的第二点是“如果在外国传播病毒后,突变出现毒性更强的毒株,传给中国,中国人因为没有经过免疫,但外国人已经免疫过一次,新病毒可能对中国人打击更大”。这里梁博士的免疫应该是只通过自然感染omicron而产生的免疫,不是指疫苗。梁博士和我都同意应该尽快接种第三针疫苗,特别是还没有接种的人。如果接种了,通过疫苗产生免疫,我认为比感染omicron而产生免疫更好。感染后可能储蓄病毒,弱病毒在十几亿中国人身上产生突变。很快威胁我们的人生安全。而如果在外国产生,那么还需要一段时间,正如奥密克戎本身流传显示的,它在国外,给我们一定的时间。

梁博士的第三点,普及老年人的接种,与我的观点一样。是否有时间不一样?梁博士的意思是疫区、疫情流行期间也接种疫苗?那恐怕没有操作性。疫情控制后再疫苗的可操作性大很多。当然,没有疫情的地区,应该立即广泛普及疫苗。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饶毅 #清零 #共存 #上海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观点 #opinion #新加坡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加强针 #香港 #老人

【0406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鉴:应该实施疫苗软强制接种了——一玶海岸】

2022年刚过去的几个月中,境外纷纷经历了由Omicron BA.2所带来的一波新疫情。各国/地区防疫表现不一,但共同的经验教训是:

疫苗接种率的高低,对疫情中的生存有决定性影响,对保护面对病毒极为脆弱的老年人有决定性影响,对降低医疗消耗,防止医疗挤兑有决定性影响。

有鉴于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开始实施各类“软强制”接种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防疫效果。是未来的中国可以参考的优秀防疫政策。

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以新加坡为样板介绍如何让民众接受软强制措施;

二、“清零、共存和躺平”的争论,疫情防控的现状及未来,普通人应如何应对。

内详👉(telegraph)(一玶海岸)
#科研 #共存 #清零 #疫苗 #加强针 #老人 #ICU #医疗资源

【Nature:取消清零政策或引发奥密克戎感染潮造成约155万人死亡

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旨在切断传播链并快速扑灭疫情,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被用来应对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不过,中国当前正在评估动态清零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潜在的缓解措施。

2022年5月10日,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53.44)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题为《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的一项建模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取消当前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会引发大量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约155万人死亡,对重症监护(ICU)的需求量也将升至现有床位15.6倍。

截至2022年4月18日,中国91.4%的3岁以上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53.7%的3岁以上人口打完了加强针。然而,这一免疫水平可能不足以防止疫情暴发。2022年3月1日至4月22日,中国近乎所有省份共报告逾50万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其中93%来自上海。为了探索从大流行遏制阶段过渡到常态阶段的可能性,同时将疾病负担控制在最小(疾病负担包括需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余宏杰和同事开发了一个模拟新冠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并根据2022年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发展的初期阶段进行校正,从而对取消动态清零政策后的新冠疾病负担进行了预测。

作者假设的基线情境为人群接种了加强针但不采取更严格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NPI)如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出行限制,也不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情况。在这一基线情境下,2022年3月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及至2022年9月的6个月里,可能会造成510万人住院、270万人进入ICU、155万人死亡。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可能会因为这一疫苗覆盖缺口,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74.7%。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三种缓解COVID-19疾病负担的策略:第一种是继续推广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和增加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疫苗接种;第二种是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第三种是采取更严格的NPI。在这三种策略中,没有哪种能单独将死亡率降至流感季水平,或是防止对重症监护产生过度需求。但作者也发现,如果结合不同策略——包括加强老年人和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提高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非药物干预——就有望降低死亡率,防止医疗资源出现挤兑。(BioArtMED @微信)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率仅为61.47%】

截至5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亿4970.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604.9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5104.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22%、88.74%。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72.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175.8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亿2768.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62.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23%和81.67%,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亿6232.4万人。

经过计算,这意味着加强免疫接种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3.6%,60岁以上老人加强免疫接种仅占该群体的61.47%。对比3月31日数据,新增加强免疫接种人数为61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1868万人,相当于该年龄群体人数的7%。

相较此前施行“清零”政策的国家,新加坡完整接种比例达到了92%,加强针接种比例达到了75%,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5%;澳大利亚16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新西兰12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6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2%没有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