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 #乌鸦评论 #书评影评
本文涉及重度剧透,请谨慎观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我第一次看新宋的时候,应该是在十多年前,应该是还没有更新到封建南海的时候。一转眼北京都要开第二次奥运会了,真的没想到奥运会前真的完本了。
看完后记是写了半篇充满讥讽的读后感,等全读完之后多多少少释然了,虽然结局不完美,但是多少逻辑还在,新宋那种独有的克制感也在。
总的来说,时间越久期待也就越高,期待能有一个9分的结尾,但是实际上只有匆匆篇幅的8分,偏偏这8分还是八年之功。石越在归隐杭州前推动文官政府+0.5,潘潜光和司马纯父之死-0.5,所以还是8分。
以下是剧透时间,简单来说,12卷中,只有11卷的后1/4,和12卷的前3/4是新内容。
大致讲述了安平大捷后,小皇帝忌惮,石子明坚定认为亡辽不如存辽,回京当山陵使。
并和范纯仁推动类似“下院”的新门下后省和重修民法典刑法典,前者失败而后者成功。
折家军在蔚州突围成功、辽国西京道内乱、高丽进军东京道,受以上消息刺激,决意北伐,两府和小皇帝对河北充满猜忌,有意无意分权,造成将帅失和,埋下祸根。
北伐前期虽然克复易州、涿州,但是粮草、军队和炮兵都准备不充分,顿兵幽州城下,辽军平定东西内乱后,迅速南下,宋军退守涿州。
而潘潜光在安平劳军的谋划,被司马梦求侦破,潘潜光自尽,希望以此“将军”石越。在石越准备再次出任率臣的时候,司马梦求自尽,石越决定致仕杭州。
此后辽军和宋军在幽州继续对峙,辽军得手后欲扩大战果,被唐康反击,两国议和,按照石子明之前的谋划,化燕云为两属之国,在涿州易州建立范阳国作为缓存。
吐槽:
1 书的纸质很差,而且校对不是很好,大约一章会有三到四个错别字。感觉对不起锦衣罗喉这些已经故去的书友。
2 结尾匆匆,很多伏笔没有回收,而且最后一章,石子明的决定虽然铺垫很多,但是他真的不担心再来一次靖康耻么,再度出任率臣才更合适。
3 没有收复幽云,甚至连拒马河以北都没有光复一州一县,只是辽国爆出了一个缓冲国,我怀疑阿越这几年是不是欧陆风云玩多了啊。
4 “亡辽不如存辽”,燕国公对此的解释是,保全西夏,封建南海,都是为了建立华夏文明圈,换言之,燕云不是为了宋朝,而是作为汉化辽朝的跳板。若进军幽云得陇望蜀,必然会再攻辽东,然后阻卜、女直会成为新的边患,对宋朝是巨大的开销,不如维系已经汉化的辽国。
本乌鸦认为很站不住脚:
4.1 以西夏为例,云州和辽东可比黑水城乃至西域强上百倍,作为辽国的根基足够。而且以吴镇卿的桀骜不驯,也没见他出兵河西出兵西域了,是典型的滑坡谬误;
4.2 维系辽国和养虎为患是两个概念. 一方面盛赞萧佑丹是整个时代唯三能理解他的对手和他为辽朝建立了动员体制的宫分军,一方面又不彻底摧毁辽国的战争潜力。如果说燕国公不想加九锡我是不相信的。所以即便不能用王厚之策,以持久战胜辽,至少也不要遗祸子孙。
4.3 而且完颜阿骨打都成贵宋的部下了,你怎么不汉化女直呢。
4.4 这里我还是更同意贴吧的推演,宋仅仅收复了山前诸州,而西京道和东京道都在辽国的手里,并且宋军也受到了很大打击。实在不行可以让辽国也西迁嘛,直接炒一下状元公的设定
5 六哥最后也没娶璐璐,而且石蕤还封公主头衔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除非六哥去神圣罗马帝国当皇帝,否则是没戏了。
6 潘潜光、司马纯父,先后自杀,虽然说潘潜光在世,肯定以覆灭天水朝为己任,这种以命将军的方式,也颇符合他的性格,而司马纯父,这个任侠的间谍头子,以这种西汉之风结束他的生命,也算是求仁得仁了。但是还是一声惋惜,两个人杰因石子明的优柔寡断而亡
优点:
1 果然贵宋的党政,还是阿越写的有味道,要不是提前看完了后记,我还以为是看南明史呢。
2 加了个火铳局的设定,虽然出自新党之手有点滑稽,差点出现排队枪毙。
3 对文官政府进一步刻画了。点明了宋朝的问题并不是表象的三冗问题、财政问题和对外政策,而是文官政府的初次实施的问题。因为随着知识下移,导致士大夫、商人和市民阶层崛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几个问题。
3.1 文官政府如何高效稳定运作,比如如何处理与军队的关系、政党政治如何调和、公议与效率如何兼顾;
3.2 国家根基由自耕农变成了商人、市民和自耕农,这需要更多的官吏也需要更多的敕令,如何推动法制社会。
4 点明了燕国公最大的担忧是人亡政息,做好了“功不必由己成,名不必由己立”的准备.
本文涉及重度剧透,请谨慎观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我第一次看新宋的时候,应该是在十多年前,应该是还没有更新到封建南海的时候。一转眼北京都要开第二次奥运会了,真的没想到奥运会前真的完本了。
看完后记是写了半篇充满讥讽的读后感,等全读完之后多多少少释然了,虽然结局不完美,但是多少逻辑还在,新宋那种独有的克制感也在。
总的来说,时间越久期待也就越高,期待能有一个9分的结尾,但是实际上只有匆匆篇幅的8分,偏偏这8分还是八年之功。石越在归隐杭州前推动文官政府+0.5,潘潜光和司马纯父之死-0.5,所以还是8分。
以下是剧透时间,简单来说,12卷中,只有11卷的后1/4,和12卷的前3/4是新内容。
大致讲述了安平大捷后,小皇帝忌惮,石子明坚定认为亡辽不如存辽,回京当山陵使。
并和范纯仁推动类似“下院”的新门下后省和重修民法典刑法典,前者失败而后者成功。
折家军在蔚州突围成功、辽国西京道内乱、高丽进军东京道,受以上消息刺激,决意北伐,两府和小皇帝对河北充满猜忌,有意无意分权,造成将帅失和,埋下祸根。
北伐前期虽然克复易州、涿州,但是粮草、军队和炮兵都准备不充分,顿兵幽州城下,辽军平定东西内乱后,迅速南下,宋军退守涿州。
而潘潜光在安平劳军的谋划,被司马梦求侦破,潘潜光自尽,希望以此“将军”石越。在石越准备再次出任率臣的时候,司马梦求自尽,石越决定致仕杭州。
此后辽军和宋军在幽州继续对峙,辽军得手后欲扩大战果,被唐康反击,两国议和,按照石子明之前的谋划,化燕云为两属之国,在涿州易州建立范阳国作为缓存。
吐槽:
1 书的纸质很差,而且校对不是很好,大约一章会有三到四个错别字。感觉对不起锦衣罗喉这些已经故去的书友。
2 结尾匆匆,很多伏笔没有回收,而且最后一章,石子明的决定虽然铺垫很多,但是他真的不担心再来一次靖康耻么,再度出任率臣才更合适。
3 没有收复幽云,甚至连拒马河以北都没有光复一州一县,只是辽国爆出了一个缓冲国,我怀疑阿越这几年是不是欧陆风云玩多了啊。
4 “亡辽不如存辽”,燕国公对此的解释是,保全西夏,封建南海,都是为了建立华夏文明圈,换言之,燕云不是为了宋朝,而是作为汉化辽朝的跳板。若进军幽云得陇望蜀,必然会再攻辽东,然后阻卜、女直会成为新的边患,对宋朝是巨大的开销,不如维系已经汉化的辽国。
本乌鸦认为很站不住脚:
4.1 以西夏为例,云州和辽东可比黑水城乃至西域强上百倍,作为辽国的根基足够。而且以吴镇卿的桀骜不驯,也没见他出兵河西出兵西域了,是典型的滑坡谬误;
4.2 维系辽国和养虎为患是两个概念. 一方面盛赞萧佑丹是整个时代唯三能理解他的对手和他为辽朝建立了动员体制的宫分军,一方面又不彻底摧毁辽国的战争潜力。如果说燕国公不想加九锡我是不相信的。所以即便不能用王厚之策,以持久战胜辽,至少也不要遗祸子孙。
4.3 而且完颜阿骨打都成贵宋的部下了,你怎么不汉化女直呢。
4.4 这里我还是更同意贴吧的推演,宋仅仅收复了山前诸州,而西京道和东京道都在辽国的手里,并且宋军也受到了很大打击。实在不行可以让辽国也西迁嘛,直接炒一下状元公的设定
5 六哥最后也没娶璐璐,而且石蕤还封公主头衔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除非六哥去神圣罗马帝国当皇帝,否则是没戏了。
6 潘潜光、司马纯父,先后自杀,虽然说潘潜光在世,肯定以覆灭天水朝为己任,这种以命将军的方式,也颇符合他的性格,而司马纯父,这个任侠的间谍头子,以这种西汉之风结束他的生命,也算是求仁得仁了。但是还是一声惋惜,两个人杰因石子明的优柔寡断而亡
优点:
1 果然贵宋的党政,还是阿越写的有味道,要不是提前看完了后记,我还以为是看南明史呢。
2 加了个火铳局的设定,虽然出自新党之手有点滑稽,差点出现排队枪毙。
3 对文官政府进一步刻画了。点明了宋朝的问题并不是表象的三冗问题、财政问题和对外政策,而是文官政府的初次实施的问题。因为随着知识下移,导致士大夫、商人和市民阶层崛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几个问题。
3.1 文官政府如何高效稳定运作,比如如何处理与军队的关系、政党政治如何调和、公议与效率如何兼顾;
3.2 国家根基由自耕农变成了商人、市民和自耕农,这需要更多的官吏也需要更多的敕令,如何推动法制社会。
4 点明了燕国公最大的担忧是人亡政息,做好了“功不必由己成,名不必由己立”的准备.
乌鸦观察
#统计 #粮食 #乌鸦笔记 可以看到作为产粮大省的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四川、两湖,机械化程度并不高,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和江苏都是产粮大省,本乌鸦也没有想到,内蒙古竟然是产粮大省。而且两广、山陕和新疆的产量都如此只低。。。
#乌鸦评论 这么来看,随着劳动力数量的进一步降低,和当前第一产业人口的过剩以及农业效率的低下,新一轮土地改革的速度必然会加快,甚至等六普出来会更加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