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消息
16.4K subscribers
176 photos
2 videos
4 files
105 links
大道无形,小道消息

https://x.com/Fenng
Download Telegram
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91👍19😁14🥰5
真要回到那个年代,捡大粪都不一定有小崽子们的份儿。计划经济的年代,连大粪都是稀缺的。
😁71👍22👏3🥰21
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 50% 以上的税收,60% 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 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 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 以上的企业数量。
🔥48👍12👏9😁3
富士康员工为什么宁愿步行回家?真实的原因可能还真是因为一些媒体的渲染,使得这些年轻人担心染上新冠有「严重的后遗症」。

还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诞感。
😁90👍15🥰1
奥密克戎的中重症只有 0.44%,郑州富士康 20 万人,年龄应该都在 45 岁以下,这个年龄段,没有基础疾病,死亡率是零。假设 20 万人全都感染奥密克戎,中重症也不过 880 人,再往高一点算,1000 人好了,储备 1000 份 Paxlovid。算下来也没多少成本。再给每个人买一份重疾险,真进了方舱出了事给 1000 万。总体成本也远比现在这样折腾小多了。

不过这 20 万人,有很大比例都被媒体渲染的所谓后遗症吓尿了。
😁53👍27🔥3
新书《草原边疆之外:中俄边界的历史》

Sören Urbansky (索伦·乌尔班斯基) 著

中俄边界是世界上最长和最重要的陆地边界之一,是一部全面的历史。

是否会出中文版?
👍37
推特本来是个垃圾场。马斯克把推特再改造成大粪坑。
🥰33😁11👍6👏5
香港「自第五波疫情起,共錄得 10197 宗死亡個案」。如果「自 2019 年 12 月 31 日起,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累計報告 10410 宗死亡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一般会用到「第五波」这个概念。

这 1 万余死亡病例,很大比例集中在 2、3 月份这一波爆发。而且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没打疫苗的老年群体。

如果用 750 万人口的香港死 1 万人,来估算国内其他城市的话,比如上海,其实是会抬高数据预期。比较数据应该从推迟一点的时间点估算,比如从 6 月以后的数据估算。香港之所以能放开,也是 6 月以后死亡人数非常低的缘故。6 月只是一个节点,说 7 月也成。

如果香港不是年初出了策略上的大疏忽的话(没认识到大量老年人的无防护状态),香港 2022 年比较合理的死亡病例应该在 3000-4000 人这个区间。当然现在回头看,也是「上帝视角」而已。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local_situation_covid19_tc.pdf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
👍159🥰2
😁21👍31👏1
FUD:

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

usually evoked intentionally in order to put a competitor at a disadvantage.
👍16
这个算不算是一种 A/B Test 呢?

摘掉口罩全城狂欢!这是昨天的香港

与狂欢相对应的是:本港新冠疫情持續,今日新增 5198 宗確診個案,包括 4634 宗本地感染 564 宗輸入個案,其中輸入個案創爆疫以來新高,再多五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逝世。

https://news.ifeng.com/c/8Kk61DAsADu?v_p=90&WBAPIAnalysisOriUICodes=10001344_10000003&launchid=10000365--x&wm=3333_2001&aid=01A93paWby4NUMm2bwaYRxrS12jFzKpPxg59ftPdMHOvhjAg0.&from=10CB093010
👍34🥰1
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 Michael Osterholm 说,抗击以前的所有变种病毒就像扑灭森林大火,是可以做到的;但奥密克戎就像风,你怎么能止住风呢?
👍52😁14👏2🥰1
扎克伯格的 Meta 裁员的 11000 人倒是可以被马斯克的推特招聘去。
😁17🥰4👍2
👍24😁2
重新看一下我 3 月写的这个预测
👍10
Forwarded from 小道消息
普京最后能得到什么?预测一下

为了行文方便,「俄军」「俄罗斯」和「普京」在文中会进行混用,三位一体。在入侵乌克兰这件事情上,普京的意愿代表了俄军乃至俄罗斯。

普京最初的预期应该是过度的乐观,在当时他也完全有理由过度乐观。这份过度乐观的预期,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那不排除希望得到:

1.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欧洲一定程度上承认克里米亚的归属。
2.彻底占领东顿巴斯地区,造成既定事实。
3.赶走泽连斯基,并解散其政府,扶植一个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政府。
4.解除乌克兰的军事武装,使得乌克兰不得不永久保持所谓的独立。
5. ……

至于乌克兰境内的所谓「新纳粹」,这个从来只是幌子而不是重点,既然解除了武装,「新纳粹」也自然普京并不会在意。如果还能兴风作浪更好,这样以后每次都有借口。

注意:俄军目前并没有完全占领东顿巴斯地区,不要觉得各种地图上画的各种范围好像已经被俄军全面覆盖了,那只是俄军的进攻或行进的线路,并不意味着「占领」,很多人被各种媒体上的地图示意图误解。

这些要求其实也是战争中最初谈判的时候,俄方提出的要求。但这种痴人说梦一般的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也得不到。

如果俄方最初的要求只是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要求乌克兰承认东顿巴斯地区的「独立」地位,趁着战事还不明朗,欧洲看不清进展,或许会敦促泽连斯基政府适当让步,普京当时有机会偷鸡得手。

也就是说,普京手里拿到了 1 个桃子(2014 年的克里米亚),但至少想要的是 3 个桃子,而这时候仗着势头,提要求是要得到 5 个桃子,作为讨价还价,那么 3 个桃子或许有机会拿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京的预期会一点一点的落空。

即使现在泽连斯基战死,乌克兰继任领袖也不可能屈从普京,还是会抵抗,更激烈的抵抗,而且,乌克兰也不可能屈服更不可能保持中立。谁都能看出,选择保持中立,等于交出了武器,甚至,连牙齿也被拔掉,那么,俄罗斯吞掉乌克兰只是时间问题。

整个欧洲也会推演出,如果让步,普京会得寸进尺,如果乌克兰可以拿下,那么俄罗斯周边的其他小国,也会被吃掉。普京的理由和对乌克兰的理由是一样的:你现在不是没加入北约吗?那你得保持中立,保持中立,我就找借口吃掉你的领土,你如果想加入北约,那么,我就看作对我的威胁,我先下手为强,打你,把你打个稀巴烂。反正对乌克兰这么干,欧洲也姑息了,那么其他小国,谁还敢说不呢?

所以,欧洲不能选择姑息。北约不能选择姑息。小国加入北约,不是北约对俄罗斯的威胁,而是小国谋求自保的结果。

普京的问题之一在于,一个孤家寡人,已经无法得到外界有效的信息反馈了。他周围的阿谀奉承者给他的都是他想听到的信息,才会导致有如此的误判。这时候的普京是愚蠢的,也完全没有那么强大。

现在,俄方在找自己的台阶下,而且,这台阶过于陡峭,不容易下来。比如,最新的消息是,俄军宣布完成了在乌克兰的第一阶段军事行动,接下来将专注于「解放」东顿巴斯地区。这意味着什么呢,即使是普京也知道 3 个桃子肯定拿不到了,那还心存一点幻想,是不是有机会能拿到 2 个桃子?

我的判断是这 2 个桃子也摘不走。乌克兰军队现在势头正盛,怎么打怎么有,而且后续还有更多军事援助,可以扛下去,也能把俄军打回去。而俄军如果从当前的几个城市撤走(实际上是败走),也不可能有能力赖在东顿巴斯。

对于乌克兰而言,国家被打得稀巴烂,如果东顿巴斯被拿走,以后是不是东乌克兰也他妈的得分给普京?如果普京能继续折腾 20 年的话。

普京必须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除了损兵折将,从乌克兰什么好处都拿不走。

没有任何好处。

你或许会说,普京手里不是还有克里米亚这个桃子么?这个桃子或许可以留给普京,但普京绝不会得到新的桃子,不止如此,他还会烂了一筐梨,俄罗斯的经济会一落千丈,而俄罗斯二十年之内也不可能再有能力更新军备,至少短期内不会再给俄罗斯机会。

如果普京得到了新的桃子,那么在俄罗斯国内,依然会被渲染成巨大的胜利,「俄又赢」,然后,还会燃起更大的扩张野心。让他得到新桃子会是巨大的错误。

未来的几十年,或许整个世界都会担心,俄罗斯拥有这么多核弹头该怎么办,对全世界都是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个事情最好的结局是普京现在突发中风。这是最美好的结局,也是他对全世界最后的贡献,否则的话,只会更坏。

以上是我的判断。如果这个判断错得很离谱,那就坦然接受读者的嘲笑好了。
👍134👏9😁3🔥1🥰1
有人建议现在「新冠肺炎」应该修改为「新冠咽炎」。
🥰91👍29😁21👏8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科学。
😁186👍45👏12🥰74🔥4
这几年每当我在微博上提起应该扩大 ICU 病床建设,增加医疗资源储备,都一定会有「大明白」来教训我:

你知道 ICU 医生要求有多高吗?
你知道培养一个人才周期有多长吗?
你知道这是个单独的学科吗?
你知道建设 ICU 病房有多花钱吗?
……

这他妈的三年的时间过去,读一个本科都快毕业了,还他妈的担心啥培养周期?做核酸烧掉了多少没用的钱,这些钱能建设多少 ICU 病床?能培养多少急救人才?
👍14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