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破坏人们对媒体的信任,所以开始怀疑真相的本质
第二步:分化社会派系,当人们不再视对方为人类时,人权就不再是一种障碍。
第三步:边缘化知识分子。如果人们不再听专家的话,他们就变得好操纵。
第四步:在恢复秩序的幌子下选出一位候选人。一个聪明而有魅力的人,但是,是一个可以操纵的傀儡。
- 来自美剧《兔子洞》
第二步:分化社会派系,当人们不再视对方为人类时,人权就不再是一种障碍。
第三步:边缘化知识分子。如果人们不再听专家的话,他们就变得好操纵。
第四步:在恢复秩序的幌子下选出一位候选人。一个聪明而有魅力的人,但是,是一个可以操纵的傀儡。
- 来自美剧《兔子洞》
👍119🔥5🥰3❤2
小道消息
莫名其妙被造谣,说我当年「转库数据迁移都不会,竟然干出了发动网友自己搬运帖子到新站的事情」,不得不说,非常有想象力,确实是早期互联网奇谭。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 可是这事儿太低级啊,不是十年脑血栓都想不出这种高招。 看这人的自我介绍,自称「码农,神经生物学,数学爱好者」 。
这个事情后续:造谣的这孙子找出来一个 2009 年论坛里拆分子板块的截屏,说这个就是技术烂的证明。我就算我想承担责任也承担不了。因为: 2010 年 6 月我才接手该公司的技术团队。
然后这孙子就开始胡搅蛮缠了。
然后这孙子就开始胡搅蛮缠了。
昨天直播的时候聊起《漫长的季节》不知道怎么就想起来 90 年代长春「刨锛党」的事来了。搜了一下,发现是从 1995 年犯案,96 年就抓到了第一个团伙。不过之后又有模仿犯,先后折腾了好几年。这事情后来也没有完全解密。
我上学那会儿,,忽然又传刨锛儿又出来了,大马路上一到傍晚都没人,偶尔有几个,走几步一回头,担心从后边过来人敲头,远远一看,就跟神经病似的。
刨锛的样式如图 1,是一种建筑砌砖用的工具,怎么使用的,如图 2 所示。95 年犯案这个团伙,先后犯案四十多次,死亡三人,重伤了 20 多人,其中不少被敲成了植物人。最惨的是一个孕妇被袭击,孩子后来顺利生了下来,但是孕妇成了植物人。这孩子,现在应该都长大成年了。
我上学那会儿,,忽然又传刨锛儿又出来了,大马路上一到傍晚都没人,偶尔有几个,走几步一回头,担心从后边过来人敲头,远远一看,就跟神经病似的。
刨锛的样式如图 1,是一种建筑砌砖用的工具,怎么使用的,如图 2 所示。95 年犯案这个团伙,先后犯案四十多次,死亡三人,重伤了 20 多人,其中不少被敲成了植物人。最惨的是一个孕妇被袭击,孩子后来顺利生了下来,但是孕妇成了植物人。这孩子,现在应该都长大成年了。
❤21👍11🔥1😁1
Digital Services Act: Commission designates first set of Very Large Online Platforms and Search Engines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3_2413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3_2413
European Commission - European Commission
Digital Services Act: Commission designates first set of Very Large Online Platforms and Search Engines
Today, the Commission adopted the first designation decisions under the Digital Services Act (DSA).
腾讯财报电话会
问:
ChatGPT 最近非常火,腾讯目前也在做混元模型,但是目前看来腾讯相对于其他公司还是十分低调,想知道腾讯是在憋大招还是采取的一些其他的策略呢?
马化腾:
我们最开始以为这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所以我们觉得非常重要。
但是这个的确需要有很多的积累。互联网企业都有很多的积累,都在做,我们也一样在埋头研发,但是并不急于早早做完,把半成品拿出来展示。对于工业革命来讲,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在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是不那么重要的。关键还是要把底层的算法、算力和数据扎扎实实做好,而且更关键的是场景落地,相信我们是有很多场景是可以落地的,目前(我们)还在做一些思考。
我感觉现在有很多公司太急了,感觉是为了提振股价,我们一贯不是这种风格。
问:
ChatGPT 最近非常火,腾讯目前也在做混元模型,但是目前看来腾讯相对于其他公司还是十分低调,想知道腾讯是在憋大招还是采取的一些其他的策略呢?
马化腾:
我们最开始以为这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所以我们觉得非常重要。
但是这个的确需要有很多的积累。互联网企业都有很多的积累,都在做,我们也一样在埋头研发,但是并不急于早早做完,把半成品拿出来展示。对于工业革命来讲,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在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是不那么重要的。关键还是要把底层的算法、算力和数据扎扎实实做好,而且更关键的是场景落地,相信我们是有很多场景是可以落地的,目前(我们)还在做一些思考。
我感觉现在有很多公司太急了,感觉是为了提振股价,我们一贯不是这种风格。
👍117😁8❤6🔥5👏3
前几天有个脑残给我扣帽子,说我:你不是说是小感冒的吗?
被我骂回去了。我就根本没说过这样脑残的话。因为从一些人开始说 那句话 ,我就知道这个说法会被一些傻子和骗子用来造谣以讹传讹。
那句话是什么呢?「奥密克戎就是个大号流感」。这个类比其实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却是个不当类比,因为会被恶意利用。
就会演绎成「奥密克戎是流感」->「奥密克戎是感冒」->「奥密克戎是小感冒」
啊,骗子们开始攻击:「专家说是小感冒」 -> 给傻子们植入错误印象:专家不靠谱
骗子们就是这样用滑坡谬误来攻击敢说话的医学专家的。傻子们听了骗子造的谣,就会被坑。
傻子区分不了「流感」和「感冒」的差别。
被我骂回去了。我就根本没说过这样脑残的话。因为从一些人开始说 那句话 ,我就知道这个说法会被一些傻子和骗子用来造谣以讹传讹。
那句话是什么呢?「奥密克戎就是个大号流感」。这个类比其实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却是个不当类比,因为会被恶意利用。
就会演绎成「奥密克戎是流感」->「奥密克戎是感冒」->「奥密克戎是小感冒」
啊,骗子们开始攻击:「专家说是小感冒」 -> 给傻子们植入错误印象:专家不靠谱
骗子们就是这样用滑坡谬误来攻击敢说话的医学专家的。傻子们听了骗子造的谣,就会被坑。
傻子区分不了「流感」和「感冒」的差别。
👍42❤3🥰2
现在的年轻网友聊起工作就少不了「资本家」这个词。这个词大概都是他们初中课本上跟马克思学的。马克思用今天的标准看,出身是个富二代,没上过几天班不说,有恩格斯出钱赞助供养做学术。
年轻人多了解一下马克思的生平背景,有助于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照镜子看看自己)。
年轻人多了解一下马克思的生平背景,有助于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照镜子看看自己)。
👍120😁10❤5👏4
沸沸扬扬的传了这么久的所谓「今年新出生人口可能不足 800 万」可能只是瞎掰的。信息来源都说是《中国慈善家》说的,而《中国慈善家》的报道是这样的:
{最近,有消息称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已经完成,大致可以根据建档情况估算出全年出生人数,结论是今年新出生人口不足 800 万。《中国慈善家》从多个基层医院了解到,今年建档孕妇数量确实在下降,有医生表示建档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就这?打听了几个基层医院,就得出结论说建档下降了?太扯了。
留个存档。等明年这时候数据出来的时候被「打脸」。
{最近,有消息称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已经完成,大致可以根据建档情况估算出全年出生人数,结论是今年新出生人口不足 800 万。《中国慈善家》从多个基层医院了解到,今年建档孕妇数量确实在下降,有医生表示建档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就这?打听了几个基层医院,就得出结论说建档下降了?太扯了。
留个存档。等明年这时候数据出来的时候被「打脸」。
👍49😁17❤3
微博上军事博主的变现能力,其实是最差的。因为不可能有品牌方愿意投放这些号。
愿意运作军事博主的 MCN,也是这个产业链条最不堪的,要想赚钱就应该趁早改方向。
愿意运作军事博主的 MCN,也是这个产业链条最不堪的,要想赚钱就应该趁早改方向。
🥰33❤3👍1
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数据,2023 年 1-4 月我国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 345.02 亿元。
而去年 2022 年 1-4 月的同期支出是 249.61 亿。
没有找到去年到今年全国范围内有哪些新颁布的政策会推高生育保险额度的支出。所以,用这个数据来来推算,今年出生人口至少会高于去年同期。
欢迎反驳。请拿数据出来。
而去年 2022 年 1-4 月的同期支出是 249.61 亿。
没有找到去年到今年全国范围内有哪些新颁布的政策会推高生育保险额度的支出。所以,用这个数据来来推算,今年出生人口至少会高于去年同期。
欢迎反驳。请拿数据出来。
👍54❤5🔥2👏2😁2
2022 年我国登记结婚人数 683.3 万对。评论一致比较悲观。我倒是觉得这数据挺乐观,根本没几天可以正常活动还能这么多登记结婚……2023 年登记大概率超千万。
😁95👍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