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消息
16.4K subscribers
176 photos
2 videos
4 files
105 links
大道无形,小道消息

https://x.com/Fenng
Download Telegram
重新看一下我 3 月写的这个预测
👍10
Forwarded from 小道消息
普京最后能得到什么?预测一下

为了行文方便,「俄军」「俄罗斯」和「普京」在文中会进行混用,三位一体。在入侵乌克兰这件事情上,普京的意愿代表了俄军乃至俄罗斯。

普京最初的预期应该是过度的乐观,在当时他也完全有理由过度乐观。这份过度乐观的预期,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那不排除希望得到:

1.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欧洲一定程度上承认克里米亚的归属。
2.彻底占领东顿巴斯地区,造成既定事实。
3.赶走泽连斯基,并解散其政府,扶植一个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政府。
4.解除乌克兰的军事武装,使得乌克兰不得不永久保持所谓的独立。
5. ……

至于乌克兰境内的所谓「新纳粹」,这个从来只是幌子而不是重点,既然解除了武装,「新纳粹」也自然普京并不会在意。如果还能兴风作浪更好,这样以后每次都有借口。

注意:俄军目前并没有完全占领东顿巴斯地区,不要觉得各种地图上画的各种范围好像已经被俄军全面覆盖了,那只是俄军的进攻或行进的线路,并不意味着「占领」,很多人被各种媒体上的地图示意图误解。

这些要求其实也是战争中最初谈判的时候,俄方提出的要求。但这种痴人说梦一般的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也得不到。

如果俄方最初的要求只是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要求乌克兰承认东顿巴斯地区的「独立」地位,趁着战事还不明朗,欧洲看不清进展,或许会敦促泽连斯基政府适当让步,普京当时有机会偷鸡得手。

也就是说,普京手里拿到了 1 个桃子(2014 年的克里米亚),但至少想要的是 3 个桃子,而这时候仗着势头,提要求是要得到 5 个桃子,作为讨价还价,那么 3 个桃子或许有机会拿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京的预期会一点一点的落空。

即使现在泽连斯基战死,乌克兰继任领袖也不可能屈从普京,还是会抵抗,更激烈的抵抗,而且,乌克兰也不可能屈服更不可能保持中立。谁都能看出,选择保持中立,等于交出了武器,甚至,连牙齿也被拔掉,那么,俄罗斯吞掉乌克兰只是时间问题。

整个欧洲也会推演出,如果让步,普京会得寸进尺,如果乌克兰可以拿下,那么俄罗斯周边的其他小国,也会被吃掉。普京的理由和对乌克兰的理由是一样的:你现在不是没加入北约吗?那你得保持中立,保持中立,我就找借口吃掉你的领土,你如果想加入北约,那么,我就看作对我的威胁,我先下手为强,打你,把你打个稀巴烂。反正对乌克兰这么干,欧洲也姑息了,那么其他小国,谁还敢说不呢?

所以,欧洲不能选择姑息。北约不能选择姑息。小国加入北约,不是北约对俄罗斯的威胁,而是小国谋求自保的结果。

普京的问题之一在于,一个孤家寡人,已经无法得到外界有效的信息反馈了。他周围的阿谀奉承者给他的都是他想听到的信息,才会导致有如此的误判。这时候的普京是愚蠢的,也完全没有那么强大。

现在,俄方在找自己的台阶下,而且,这台阶过于陡峭,不容易下来。比如,最新的消息是,俄军宣布完成了在乌克兰的第一阶段军事行动,接下来将专注于「解放」东顿巴斯地区。这意味着什么呢,即使是普京也知道 3 个桃子肯定拿不到了,那还心存一点幻想,是不是有机会能拿到 2 个桃子?

我的判断是这 2 个桃子也摘不走。乌克兰军队现在势头正盛,怎么打怎么有,而且后续还有更多军事援助,可以扛下去,也能把俄军打回去。而俄军如果从当前的几个城市撤走(实际上是败走),也不可能有能力赖在东顿巴斯。

对于乌克兰而言,国家被打得稀巴烂,如果东顿巴斯被拿走,以后是不是东乌克兰也他妈的得分给普京?如果普京能继续折腾 20 年的话。

普京必须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除了损兵折将,从乌克兰什么好处都拿不走。

没有任何好处。

你或许会说,普京手里不是还有克里米亚这个桃子么?这个桃子或许可以留给普京,但普京绝不会得到新的桃子,不止如此,他还会烂了一筐梨,俄罗斯的经济会一落千丈,而俄罗斯二十年之内也不可能再有能力更新军备,至少短期内不会再给俄罗斯机会。

如果普京得到了新的桃子,那么在俄罗斯国内,依然会被渲染成巨大的胜利,「俄又赢」,然后,还会燃起更大的扩张野心。让他得到新桃子会是巨大的错误。

未来的几十年,或许整个世界都会担心,俄罗斯拥有这么多核弹头该怎么办,对全世界都是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个事情最好的结局是普京现在突发中风。这是最美好的结局,也是他对全世界最后的贡献,否则的话,只会更坏。

以上是我的判断。如果这个判断错得很离谱,那就坦然接受读者的嘲笑好了。
👍134👏9😁3🔥1🥰1
有人建议现在「新冠肺炎」应该修改为「新冠咽炎」。
🥰91👍29😁21👏8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科学。
😁186👍45👏12🥰74🔥4
这几年每当我在微博上提起应该扩大 ICU 病床建设,增加医疗资源储备,都一定会有「大明白」来教训我:

你知道 ICU 医生要求有多高吗?
你知道培养一个人才周期有多长吗?
你知道这是个单独的学科吗?
你知道建设 ICU 病房有多花钱吗?
……

这他妈的三年的时间过去,读一个本科都快毕业了,还他妈的担心啥培养周期?做核酸烧掉了多少没用的钱,这些钱能建设多少 ICU 病床?能培养多少急救人才?
👍145😁23🥰5
说让大家看广告,必须送上
👏18👍3🥰2😁1
球迷果然是更有集体荣誉感的群体。昨天沙特赢阿根廷,不少人自豪地转发起亚洲雄风那首歌,今天日本赢德国,又有人在说是亚洲的胜利。

要我看,那只是沙特的胜利,日本的胜利。
👍123😁13🥰4
如果我国的医药研发能力短时间内爆发一下,取得突破,或许会好一点。

只是,医药领域研发的能力差距,可比芯片领域的差距大多了,也比足球差距大多了。

过去这个基本事实大家都没认识到,也不关心。最多是炒股的人关心一下,但却都是炒作概念。我其实很讨厌这批所谓的金融精英。实在是一群鸡贼的货。

另外,研发疫苗和研发新药在技术难度上不在一个层面上。
👍79😁6👏3🥰1
有小朋友问我:老舅,你看世界杯了吗?

我:也会看几场。

小朋友:老舅,你说这国外的人咋不怕死呢?那么多人在足球场都不戴口罩。

我:可能体质特殊?……

小朋友:美国都死那么多人了。

我:美国死多少人了?

小朋友:不是说死了 100 多万?还有说 200 多万的,那天我看到一个脑残说他周六周日研究了两天,说发现死亡不止是 200 多万,而是更多。

我:你认识的大明白还真不少啊。

小朋友:老舅,你就说说,是不是死了这么多人吧?

我:说死了多少人,得有前提条件啊。

小朋友:啥前提条件?

我:时间限定。

小朋友:我不明白,啥意思?

我:我如果说,欧洲黑死病死了几千万,西班牙大流感死了几千万,然后说欧洲很垃圾,你说有没有道理?

小朋友:老舅你这不扯呢吗?黑死病、大流感这都啥年月的事情了。

我:你既然知道「那都是啥年月的事情了」,那我问你,从新冠疫情到现在,病毒这都变异几波了?从原始毒株,到阿尔法,到德尔塔,在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把他们数据混为一谈,合适吗?

小朋友:我似乎有点明白了。老舅那你说应该咋比较?

我:现在的病毒主要是奥密克戎,如果比较,那应该比较奥密克戎大流行之后的数据。

小朋友:可是各个国家奥密克戎流行时间有早有晚啊,时间点咋比较?

我:比如,我们只比较 2022 年年初到现在?

小朋友:似乎可以。

我:那我的问题来了,从 2022 年年初到现在,美国新冠死亡人数是多少?你如果不去搜数据,你能说出来吗?别张口就 100 万、200 万的,跟微博上那些个自媒体傻狍子似的。那帮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他娘的坏种。

小朋友:……老舅你别骂人了,我现在想问,那你知道美国今年新冠死亡人数吗?

我:大约是 26 万。

小朋友:这不还是挺多的吗?

我:你咋知道我说的数据就是准的呢?我又没给你数据出处。

小朋友:老舅你就逗我吧。

我:哈哈哈,这傻孩子还没傻透。这个数据当然有出处。

小朋友:就算这数据有来源。那 26 万是不是也太多了?

我:谈及死亡数据的时候,我们必须得看是多长时间内的死亡数据。如果是一周之内一个疾病死亡这么多,和一年之内一个疾病死亡这么多,那影响是绝对不一样的。

小朋友:嗷。

我:还有,你上学的时候,如果你成绩能排到前 10 名,能每次都在差生那里找优越感吗?

小朋友:老舅你这是说美国是差生?

我:美国防疫水平的确是发达国家里最烂的。要比较我们不能跟烂的比较。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小朋友:这有点不合理啊。美国为啥能最烂呢?

我: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美国的复杂社会环境,不能用我的社会认知去套美国的社会认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美国。

小朋友:老舅你这话有点像老胡。

我:简单说吧,老胡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没有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疫苗接种率太低了。其他因素比如,美国人太胖了,美国人统计口径,美国卫生系统效率低下……诸如此类的,我觉得不是最主要原因。

小朋友:啥?美国人为啥不打疫苗呢?

答:美国很多傻狍子一直抵制疫苗。不止是新冠疫苗,任何疫苗他们都抵制。

小朋友:咋这么傻。

我:傻狍子们一扎堆,那力量还是挺大的。这真没办法啊。不过这个跟我们就没什么关系了。我们自己把疫苗能打就打上。

小朋友:以后再看到有人说死亡人数,我得长个心眼儿了。

我:不枉老舅教导你这一回。

小朋友:谢谢老舅。

我:最后给你留个问题,美国的接种率低,有多低呢?

小朋友:我去搜一下。

我:记得再提个肛

小朋友:谢谢老舅。

我:最后给你留个问题,美国的接种率低,有多低呢?

小朋友:我去搜一下。

我:记得再提个肛。
👍153🔥5👏5🥰43
所谓封控,其实是通过降低人员流动,把 R0 值降下来。什么是 R0 值,大家自己去查。阿尔法、德尔塔毒株的时候,病毒 R0 值相对比较低,通过封控减少人员流动这样降低 R0 值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奥密克戎的 R0 值太高了,奥密克戎变异株 BA.5 的 R0 高达 18.6,我们就算 15 好了。对于 R0 是 15 的病毒,即使把人全都封控在家,也不能把实际的 R0 降低到不传播的地步。因为就算保持基本的生活状态,也需要一点点的人员流动。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地方即使封几个月也依然有新的病例出现,因为这时候你什么招数都用上了,病毒依然不能切断传播链,只是「在这个环境下的病毒 R0」降低了许多而已。注意我说的不是严格的学术术语,只是为了方便可以理解。
👍151😁8🥰3
医疗资源到底会不会发生挤兑?假设是没有用的,只有看已经发生的城市或地区是不是资源挤兑了。比如我国台湾地区,专责病床(ICU)和负压病床一共就 6695 张。出现病房挤兑了吗?在高峰期,最严重的地区还有 30% 剩余量。

我观察了几个月台湾防疫的数据,微博上估计没几个人有这个耐心。我的结论是台湾防疫做得已经很不错,当然我说了没用,台湾人民还是普遍不满意。

微博上有几个一直批台湾防疫做得不好的,看地址都是上海人。我就很奇怪了,上海上半年搞那个鸟样,不痛定思痛,为啥盯着别人呢?大概是他们自己受过罪了,不想让别人躲过去,所以尽力误导。

我发现在讨论起医疗资源建设,不少人都来抬杠,说人家有钱有资源,我们没钱没资源。笑话别人穷的时候就说我们 GDP 高,说我们穷的时候又说人均收入不行。总之就是腆着个逼脸各种找借口。
👍121😁10👏3🥰2
微博上那些渲染台湾死亡病例的人,并不会告诉你如下前提事实:

台湾针对每一例确诊死亡者家属发放 10 万新台币慰问金。从 2021 年 7 月 15 日开始发放,而且是 2020 年 1 月 15 日开始追溯。已经领取过当地市、县发放的慰问金或是丧葬费的并不影响领取资格。

这意味台湾死亡病例的计算一定会是比较宽泛(要不家属闹事),死亡时感染了病毒都会算在内。

各个国家,如果涉及到死亡丧葬费,死亡病例的计算几乎一定是比较宽泛的,所谓宽泛,也就是 died of 当然算在内,died with 也在内。

那些故意比较各国死亡数据,又刻意回避一些背景信息和社会因素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傻。
👍55😁2
全网寻找一个叫张珊珊的,一个人注册/关联了 35 家核酸公司。大家还是不认真啊,这些关联公司都是深圳核子基因这家公司,该公司的老板叫张核子。这人有个弟弟叫张原子也是做这一行的,另外还有一个叫张电子。南方周末去年有篇报道《谎报核酸检测结果 核子基因的生意是怎么做大的?》说的就是这家公司的事。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1/30/c4711278.html
👍49🔥2🥰1
来自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统计数据。
看不明白图看这句结论:接种任何三剂疫苗,死亡风险都会大幅降低。
👍48😁5🥰1
HK_death_analysis.pdf
2.3 MB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文件,数据截止到 11 月 23 日。
👏20👍6😁2
偶然想起乌克兰似乎没人关心新冠这个事儿,战争打响之后的一大段时间乌克兰就没有了官方数据,从照片看也没人戴口罩。刚去看了一下,乌克兰后来还是有数据更新,之前的数据也补充上了。
👍19
👍11
👍5
现在还有多少人认为应该继续动态清零的?
Anonymous Poll
13%
应该继续动态清零
77%
需要改变策略
11%
其他
👍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