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6.1K subscribers
11.6K photos
30 videos
63 files
8.82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App #AI

🔮 FlowGPT —— 愿为 Prompt 领域的 GitHub

🔗 链接:官网Telegram 群组

虽然标题可能有些夸张,但这确实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首先,让我们先跟大家见个面:

我们的团队源于 UC Berkley,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 Prompt 版的 GitHub,让所有创作者都能通过创新思维解锁 Prompt 的无限可能。在 FlowGPT,你不仅可以探索各种独特且有趣的 Prompt,还可以免费使用如 ChatGPT 4、Claude、Llama 2 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来验证和体验这些 Prompt 的魅力。

🥰 特色介绍:

- 丰富的中英文 Prompt

我们的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由优秀的 AI 创作者创作的各种有趣的 Prompt。从解梦到语言 Cosplay,从市场营销到学术内容,我们拥有涵盖各个领域的 Prompt。

- 用户友好,无需离开平台即可使用 Prompt

我们了解到,用户在使用 Prompt 时需要在多个平台之间切换,这无疑增加了使用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将 GPT - 3.5 和 GPT - 4 的 API 都整合到了平台中。目前,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GPT 3.5,而 GPT 4 则只需要消耗 Flux 即可使用。

- 经常举办有丰厚奖励的 Prompt 竞赛

我们了解到很多人对 Prompt 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由于 AI 是个新领域,他们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 FlowGPT,我们经常会与其他品牌合作,举办 Prompt Battles。在最近与 CARV 联合举办的 Prompt 竞赛中,奖金池中一共有 600 USD 供每个参与者争夺。

- 不仅是 Prompt 分享平台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个最新的热门领域。在 FlowGPT,我们经常会邀请一些知名的创作者,或是在之前的 Prompt Battles 中获胜的创作者进行分享,举办 Workshop 来帮助更多人了解如何撰写 Prompt。


👨🏻‍💻 在介绍了我们的“商业”功能后,我们想借此机会深入探讨我们对于 AI、Prompt 的看法。

有人在网上说,Prompt 只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还没成熟的畸形产物,或是瞧不起所谓的“Prompt 工程师”。对于这种说法,我们的观点是,时间会给出答案

首先,当计算机编程刚出现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有类似的疑问,“既然现在都能自动控制计算机了,那编程员总有一天会失业。”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乐观的向前看总是人们的天性。然而,直到 2022 年 ChatGPT 出现,一些最基本的代码编写的任务才被取代,即使现在出了 GPT-4,程序员也没有被完全取代。也许是几代之后的 GPT 才有可能会完全取代程序员

但,就算程序员最终会被取代,难道 GitHub 就不应该存在吗?显然不是。首先,从 GitHub 成立到现在的 15 年间,它一直是程序员们必不可少的工具,起到了一个关键的过渡作用。其次,正是因为有 GitHub 这样的平台,GPT 才能收集大量高质量的代码进行训练,才有今天 GPT-4 的编程能力。

其次,可能有的人会想,“只要 GPT 能够达到完全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Prompt Engineer 就失业了”,我认为这也是完全错误的。请想一下,在工作中,为什么有人会专门负责对接甲方/乙方,而不是直接让老板进行对接?因为不同人对于一件事的表达能力是不同的,有些人能够流畅的、连贯的、分层次的表达出一些内容(对应会使用 Prompt 的);而有些人只能模糊不清的、含糊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导致对方听到的和自己心里想的不一样(对应还不了解 Prompt 如何使用的)。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我们的想法是,未来属于 AI。我们需要敢于想象,例如 LLM 是否可以用作看病人简历,帮助医生减轻工作量?是否可以用来阅读文章,打破原有互联网的浏览模式?等等…只要敢想,就能做到。

最后,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 Telegram 群组,在 Telegram 群组中我们会不定期举办活动,参与即可获得大量 Flux 来使用 GPT-4;同时,群内也会组织一些 Prompt Workshop,现在已经在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 Prompt、AI 讨论的氛围。所有所需链接都在上方。

💬 欢迎大家在评论中留言,分享自己撰写 Prompt 的经验。我将会从有效评论读者中抽取 5 人,每人送出 100 Flux(Flux 是 FlowGPT 中的一种付费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hotos #Web #AI

🏞 River:又一个基于 AI 的视觉艺术搜索引擎

🔗Web

👉 Features

- 调用 Are.na 艺术库作品
- 支持点选图片,AI 将据此展示风格相关图片
- 提供一些风格和主题选项,可快速找到感兴趣主题
- 可标记为 NSFW、无聊图片

👍 和之前介绍的同类项目有所不同,River 虽然也是基于 AI 的「流」式图片搜索网站,但内容上更加天马行空一些。它使用的数据来自 Are.na,这是一个在线数字艺术藏品库

🧑‍💻 虽然照片和日用关联并不太大,但如果你恰好是一个喜欢特立独行的人,相信你会对其中的一些艺术藏品感兴趣。但我要说,如果瀑布流真的是面对未知时有效的一种迅速发现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只能表示遗憾

📘 关联阅读:Same Energy - 基于 AI 的视觉搜索引擎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Blog #AI #Tools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分享了自己使用 Whisper API 进行音视频转录文字的一些心得

🎙 精准转写:利用 Whisper 处理音视频转文字不完全指南

🔗Blog

📝 文章概述

- 背景
- 方案选择
- 操作流程
- 潜在问题与更多场景

🔮 音视频转录 / 翻译文字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使用场景,在 AI 迅速普及后,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作者在使用传统商业转录遇到精度不高的问题后,开始拥抱 OpenAI 发布的 Whisper API

💡 在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 Whisper 使用效果、具体实现方法、Prompt 探讨,并在结尾指出了该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需求,可以根据这篇文章「抄作业」了

👀 正如我一直所认为的,AI 是处理「机械化」流程的一把好手,但最终对于结果的把控,还在于人。善于利用 AI 工具是好的,但在 AI 还并不是那么成熟的今天,过分依赖而不加思考,容易被事实性错误所困扰

📘 关联阅读:WhisperNotes - 利用Whisper模型的本地语音转文字「速记」App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RSS #AI #GitHub情报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推荐了自己的 RSS 订阅源 AI 总结开源项目

📢 RSS-GPT:用 ChatGPT 总结 RSS 订阅源,并托管在 GitHub 仓库和 Pages 上

🔗: GitHub | Wiki

💡 原理

使用 GitHub Actions 自动运行一个简单的 Python 脚本,调用 OpenAI API 总结订阅源中的文章,然后将新生成的 RSS 订阅源推送到 GitHub Pages。配置简单快速,无需服务器。

👉 Features

- 使用 AI 生成关键词以及摘要附在原文前面,支持自定义摘要长度,自定义语言。
- 聚合多个 RSS 订阅源,去除重复文章,用单一地址订阅。
- 为 RSS 源添加基于标题,内容,URL 的关键词过滤器。
- 在 GitHub 仓库和 GitHub Pages 上自托管 RSS 订阅源,并在任意客户端中订阅。

👍 作者在博客写了关于本项目的 简单介绍 以及 配置教程 ,并分享了几条 RSS-GPT 处理后的订阅源供大家参考订阅。

👨🏻‍💻 作者的话

RSS 是我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我可以把关注的内容和创造者聚合在一起集中阅读。但如若不加筛选,富含噪音的 RSS 在订阅中堆积会让让人疲惫不堪。每天几百几千条未读产生,如果“强迫症和焦虑症患者”强求 RSS 也 inbox-zero 的话,每天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执着于清空未读上面。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对 RSS 进行关键词过滤,只保留自己真正感兴趣愿意花时间阅读的内容。而另一方面,在关键词筛选玩完,对 RSS 全文的中文总结也很有意义,这样可以快速了解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决定是否进一步精读。

所以我开发了这样一个工具,并尽量在保证 API 和 Actions token 使用的前提,满足这两个需求。目前仅支持 OpenAI API 调用,未来会考虑加上 Azure OpenAI 或自定义 OpenAI 代理地址,或加上更多 AI 模型支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Blog #AI

🧐 Rewind 所引发的思考——到底是“生产力”还是现实版“黑镜”?

🔗Blog

📝 文章概述

- Rewind 和 Rewind Pendant
- 生产力还是“黑镜”:说说我的看法
- 总结一下

📋 片段节选

正如上文我所产生的问题“是否我在使用这款App的同时,也完全的交出了自己的隐私?”,如今AI的飞速发展,让厂商们你追我赶,争抢着成为那个“站在风口上的第二头猪”,但同时也打了用户一个措手不及:大学对于ChatGPT是否可以用于写作的看法百家争鸣、画师群体对于AIGC“尸块”的不满与无奈、互联网大厂对于员工使用ChatGPT的隐私限制不尽完善……

不过看似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总结凝练下来,其实也不多,在我看来就三个:

- 社会变革与隐私权
- 技术依赖与自由意志
- 虚拟与现实的交叠

我们一个一个说。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pp #GitHub情报 #AI

📔 Pile: 让 AI 和你一起思考

🔗GitHub | 官网

Features

- 清晰明了的时间线视图
- MacOS 原生体验设计
- Twitter Thread 风格的内容展示
- 安全的本地存储机制
- 智能 AI 点评功能
- 灵活的信息标签系统

Pile,一款还处于概念阶段的日记软件,其最大特色在于与人工智能的交互功能。这款软件不仅仅是一个日记记录工具,它的 AI 辅助功能能够引导用户深入反思自己的记录。体验上,Pile 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写周记,老师在旁边批注点评的场景,既有对内容的评价,也有对思考主题的深化指导。

尽管 Pile 强调的是反思与深入思考,其设计上类似于 Twitter Thread,对于短篇文章极为友好。这种问答式的交互方式,能够激发用户更多地思考并记录下更多内容。

然而,作为一个概念产品,Pile 在实际应用上仍有局限。例如,软件界面左侧的时间线仅作展示用途,无法进行交互操作。此外,Pile 目前还没有集成搜索功能,这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会带来不便。

总体而言,虽然 Pile 作为 AI 日记软件在理念上颇具创新,但考虑到其还在概念阶段且存在一些实用性的缺陷,我暂时不建议将其作为主要的日记记录工具。Pile 在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但目前它更适合作为对日常记录方式的一种补充尝试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AI

🕘 MyLens.AI:基于 AI 的在线主题时间线生成网页

🔗Web

💡 Timeline 是我很喜欢的一种展示方式,它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某样事物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事件。今天介绍的一个在线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生成 Timeline

😌 打开网页,输入你感兴趣的话题,等待一些时间即可看到时间线和所有里程碑节点了。我输入的是「Apple」,比较好奇它会识别成水果还是科技公司,事实是后者

🍎 关于 Apple 的里程碑时间中,有 Macintosh、Steve Jobs、iPhone、iPod、iPad、Apple Watch 以及市值万亿的时刻。最有趣的是,在最后并未提及 Apple Vision 这一次世代产品,而是着重强调了一下 App Store 引入了隐私标签,或许 AI 也觉得隐私很重要吧

👀 总之欢迎大家试用,时间线生成后可以便捷地分享给他人,你还可以通过下载图片的方式获得适用于 Instagram 的多张拆分照片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Design #Tools #AI

🏞 AI 图片搜索库 aisplash 以及其背后的 Figma 插件项目 Musho AI

🔗aisplash | Musho AI

📷 相信大家日常在寻找实拍图片的时候,都会考虑 Unsplash 这个网站,自留地一些推送的头图也是出自它。临近 2024 年,只要提供好的 Prompt,现在很多大模型都能够生成不同风格的、栩栩如生的图片

🧠 aisplash 就是一个聚合了这些 AI 生成图片的在线网站,UI 设计和 Unsplash 高度相似。用户可以自行上传自己生成的 AI 图片,也可以通过分类或者关键词寻找自己想要的图片风格

🧑‍💻 需要注意的是,aisplash 对于图片的版权较为严格,请先阅读他们的 TOS 之后再使用。后续个人希望能够加入每张图片是怎么得来的,即大模型种类 + Prompt,这样能够给其他人带来更多的灵感

💡 aisplash 背后的项目是一个 Figma 插件 —— Musho AI,它旨在利用 AI 为网页设计师减轻负担,迅速获得想要设计样式的 Demo。它包含了网站着陆页设计、品牌设计、图片 / 涂鸦生成等插件,部分插件正在 Beta,还有一些尚未推出

📘 关联阅读: River - 又一个基于 AI 的视觉艺术搜索引擎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buybuybuy #Web #AI

👕 最佳平替:基于 AI 的消费品平替自动生成网站

🔗Web

👀 每当我们涉足一个新消费领域并十分感兴趣时,好奇心总会驱使着我们不断探索优秀的品牌和商品,有时不惜重金只为体验一下

🛒 但兴趣总会成为「日常」,热情总会消退,钱包总会瘪瘪。在那些我们觉得无需投入太多的消费品类中,我们往往会主动寻找「平替」产品,想要追求既实用又低价

💡 今天介绍的网页「最佳平替」基于 AI 训练而成,旨在实现:用户输入想搜索的商品,模型给出便宜的平替商品名。虽然有些结果比较离谱,但有些还是蛮有用的

👍 网页开发者进一步总结了自己的 消费折叠观:每一个平替商品的搜索技巧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对生活的折叠。商品可以平替,但你的生活无法被平替

* 结果可能不准,开心就好

📘 关联阅读:当我说起极简时,我在说什么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telegram #GitHub情报 #Bot #AI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开发的 Telegram 机器人

🤖 Poe-Telegram-Chatbot:基于 Poe 官方 API 的开源 Telegram AI 机器人

🔗GitHub | Wiki

👉 Features

- 支持与 GPT-4 和 Claude-3-Opus 模型进行对话
- 可以保持对话上下文,实现连续对话
- 提供命令切换不同的 AI 模型
- 支持 Docker 容器化部署

💡 Poe 是一个 AI 聊天平台,提供了多种 AI 模型供用户选择。然而,Poe 平台上的积分消耗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使用高级模型如 Claude 和 GPT-4 时。为了更经济地使用这些 AI 模型,我们可以利用 Poe 会员 API 来制作自己的 Telegram AI Bot

👨🏻‍💻 开发者的话

这个项目目前还比较简陋,机器人只支持纯文字交互,暂时不支持上传图片文件等功能。内置的 AI 模型包括 Claude-3-Opus 和 GPT-4,理论上 Poe 平台上的所有模型都可以使用,只需要在代码中进行相应的修改

我希望有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帮助完善和优化这个聊天机器人。例如,可以添加上传图片文件的功能,优化代码结构和性能等。让我们一起为这个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一个更加强大和实用的 Telegram 聊天机器人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I #Tools #Web

🧠 Refind - 个性化的优质内容发现平台

Website

🌟 Features

- 利用机器学习,每天推送若干篇可能感兴趣的高质量文章
- 聚合了多个领域优质信息源
- 支持导入 Pocket 等平台的收藏,让个性化推荐更精准
- 提供高亮、笔记等实用功能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优质内容的发现成为一大难题。RSS 等工具能带来信息广度,但良莠不齐,筛选成本高。算法推荐虽然方便,却可能加剧信息茧房。Refind 则致力于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Refind 从你的阅读行为出发,建立个人兴趣模型,再从汇聚的海量优质信息源中挑选出最匹配的内容。个性化是 Refind 的一大特色。除了智能推荐,它还支持导入 Pocket 等平台的收藏,让兴趣模型更加完善。

类似其他的阅读应用,Refind 还提供高亮、笔记等实用功能。同样也提供文字转语音,但效果很差,远不如 Omniover。移动端 App 是套壳 Web,使用体验不佳。

Refind 提供收费订阅,但是在功能上我没觉得和免费账户有什么很重要的分别。订阅价格是 9.99 USD/Month,或者 366 USD 永久。这个价格非常昂贵,但有意思的事是 Refind 允许通过邀请新用户来免费获得订阅。你可以用我的邀请链接来注册 Refind,我们都会获得 Refind Coins 奖励。

Refind 中不包含任何中文内容。如果你想学学英文,扩充一下视野,欢迎通过我的邀请链接来注册使用 Refind。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Readwise #AI #APP

🔗 Readwise Reader 更新:中文 AI 摘要、自订 Ghostreader prompts

🔖 一站式的阅读工具 Reader 迎来了有感更新。以往在 Reader 上的内容虽会自动产生摘要,但输出的结果皆为英文。现在开放自订后,终于可以设计自己想要的 AI 摘要模式。

📍 于是我自行设计了一套「不只是摘要的」 Prompt 语法,除了最基本的内容摘要,还加上了「高亮重点引入」+「设计问答模块」,让产出的内容更个人化、也更能增加吸收成效。以往只能从文章标题或点进去快速浏览来判断这则 feed 要删除、封存还是稍后阅读,一篇通常要 30 秒,现在能直接从内容列表的「个人化摘要」判断,大幅加速了我内容筛选的效率。

​1. Reader 中文 AI 摘要应用&原本自带的对比差异
​2. 为什么不要让 AI 自己无脑摘要?Prompts 语法解析
​3. 怎么使用我撰写好的 Ghostreader Prompts?

作者频道作者电子报
#AI #Video #APP

🎤 Miraa: 跟读你最爱的视频或博客

Features

- 支持导入视频,Youtube 链接和内置的博客
- 与 AI 对话,了解语句翻译,单词解释,语法要点和知识要点
- 智能跟读模式,放一句话,录下你的跟读,播放你的跟读
- 速度调节
- 视频转录,智能短句,AI 翻译,双语字幕
- 高亮目前读到的单词
- 重复播放某一句话

💡想法

Miraa 是一个非常精美,完成度很高的软件。语言学习的 App 和软件有非常多,但是 Miraa 有着它独特的定位,跟读。我们日常看到的很多 AI 学习软件都聚焦于翻译,转录,双语字幕,单词学习。但学习发音的软件倒是少了很多。Miraa 很好的填补了这个空缺。围绕着跟读,Miraa 实现了很多相关功能,例如调整速度,把你的发音录下来再重播。

💰 定价

Miraa 目前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都是 4.8 分。Pro 版本月付 $5.99,年付 $49.99。Pro 版本可以获得无限量的 AI 问答,AI 转录和 AI 翻译。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OS #Android #APP #GitHub情报 #AI

📩 接读者来稿,TA 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移动端 AI 应用

🔮 chatbot-app:拥有自己的移动端 ChatGPT / Gemini 应用

🔗GitHub | Android | iOS

👉 Features

- 支持 GPT3、GPT4 & Gemini Pro 模型
- 隐私优先,所有数据都存储在本地
- 响应式设计,暗黑模式
- 支持语音对话 / 图片生成
- 支持长时间对话
- I18n: English、简体中文、日本語、한국어

🤖 自从 ChatGPT 火热之后,移动端 AI 客户端也成为独立开发者的必争之地,各种通过调用 API 的移动端应用应运而生

💡 chatbot-app 的界面和功能比较简单,但作为一个开源免费的 AI 移动客户端,已经能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为了支付 iOS 端的开发者年费,作者在 App Store 上收取少额费用,欢迎大家支持。当然,免费的 TestFlight 也是有的

👀 未来开发者将支持更多的 AI 模型,并引入对话内容生成图片功能,期待 chatbot-app 的后续更新

📘 关联阅读:Anse - 又一个开源 AI WebUI 项目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Tools #AI

🔮 WebSim —— 重磅级 AI 网页生成器

WebSim 是一个 AI 网页生成器,你只需要在这个虚拟浏览器的 URL 输入框里面输入你想要生成的网站,就可以获得一个可交互的网页出来。整个网页可以以 URL 分享出去,也可以直接把代码下载下来

WebSim 利用了整个网页端互联网的 latent space 来协助我们「幻想」网站。打个比方,你可以尝试输入生成:
1. Instagram announces a new camera, pre-order starts in Fall 2024
2. OpenAI announces a new hand-held device in partnership with Jony Ive
3. A fully functioning Tetris game in cyber punk style, controlled by WASD keys

虽然它的生成结果还不完美,但是笔者已经感受到我们离具像化任何自己的数码想象又更近了一步。这个 demo 是团队在 hackathon 上面只花了 24 小时制作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期待期待一年后的 WebSim 会迭代成什么样子

以下是一些生成的网站案例:
🔸 Generative ink — https://websim.ai/c/oFskF68gjd7njVn0E
🔸 把你上传的视频球形化 — https://websim.ai/c/D1hKBVdROtnEAEP62
🔸 Markdown 编辑器 — https://websim.ai/c/P1UG4eJ9bYqzakYO2
🔸 WebSim 基础入门教程 — https://websim.ai/c/lyIIJIEemsdt7wnJC
🔸 WebSim 高阶使用教程 — https://websim.ai/c/KGzeEDzv8IDXBOA2E

频道:@Newlearner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