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
Forwarded from 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
Forwarded from 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
Forwarded from 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
Forwarded from 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
港府擬倍增非本地生學額「搶人才」
評論:陸生為主只視香港為跳板
報導:自由亞洲粵語 @rfacantonese
教育局計劃增加教資會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學額,由每年學額約3000個增至6000個,意味大學取錄的非本地生人數亦會大幅增加, 當中內地學生恐怕佔近7成。
據港府統計處資料顯示,在2022/23年度,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就學人數(學士學位及研究所課程)近2.2萬人,當中75%來自中國;近22%來自亞洲其他地區;來自其他地區不足4%。
另據香港教育局去年6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在2021/2022學年,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約有1.3萬人,是教資會資助學額的約18%。有港媒報道,若資助學額不變,日後非本地生學額上限上調至40%後,預料非本地生上升至近3萬人。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周四(6日)對本台指,有關「搶人才」措施短視,相關資助額亦是香港納稅人的錢,質疑成本效益低。他又稱,來港的非本地生主要是大陸學生,認為港府搶大陸人才相對容易,因為香港制度上比較優勝,但不少大陸學生只視香港為「跳板」,變相難以留住這批「人才」。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前助理教授黃偉國同日向本台稱,香港人才外流問題嚴重,有實際需要在短時間內培訓人才,因此從高教界著手;另一方面港府請「外國人才」只是一個「偽命題」,主要目標都是內地人,以為香港「換血」、「溝淡香港人」。他不排除港府希望培育內地生,填補香港「移民潮」下流失的人手,包括中高管理層人士,但他認為實際上難以做到。
#內地生 #搶人才 #換血 #溝淡香港人 #移民潮 #淪陷區日常 #二次殖民
評論:陸生為主只視香港為跳板
報導:自由亞洲粵語 @rfacantonese
教育局計劃增加教資會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學額,由每年學額約3000個增至6000個,意味大學取錄的非本地生人數亦會大幅增加, 當中內地學生恐怕佔近7成。
據港府統計處資料顯示,在2022/23年度,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就學人數(學士學位及研究所課程)近2.2萬人,當中75%來自中國;近22%來自亞洲其他地區;來自其他地區不足4%。
另據香港教育局去年6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在2021/2022學年,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約有1.3萬人,是教資會資助學額的約18%。有港媒報道,若資助學額不變,日後非本地生學額上限上調至40%後,預料非本地生上升至近3萬人。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周四(6日)對本台指,有關「搶人才」措施短視,相關資助額亦是香港納稅人的錢,質疑成本效益低。他又稱,來港的非本地生主要是大陸學生,認為港府搶大陸人才相對容易,因為香港制度上比較優勝,但不少大陸學生只視香港為「跳板」,變相難以留住這批「人才」。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前助理教授黃偉國同日向本台稱,香港人才外流問題嚴重,有實際需要在短時間內培訓人才,因此從高教界著手;另一方面港府請「外國人才」只是一個「偽命題」,主要目標都是內地人,以為香港「換血」、「溝淡香港人」。他不排除港府希望培育內地生,填補香港「移民潮」下流失的人手,包括中高管理層人士,但他認為實際上難以做到。
#內地生 #搶人才 #換血 #溝淡香港人 #移民潮 #淪陷區日常 #二次殖民
Forwarded from 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
台學者黑房受查6小時被拒入境 《報導者》:港擴大「台灣人黑名單」
報導:光傳媒 Photon Media www.photonmedia.net
疫情過後,入境措施解封,港府連番宣稱「香港回來了」,然而,有人卻回不來香港。台灣媒體《報導者》昨刊登報道,曾在香港任教、領域並非政治的台灣學者,年初入境香港被拒,期間還被困黑房受查6小時。報道指,兩年來已有多名台灣學者被拒入境,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宗弘質疑,港府正擴大「台灣人黑名單」,他向《光傳媒》表示,學界和民間認為入境香港的風險增加,「甚至比去中國大陸風險更大」。
報道指,R接受長達6小時的查問,期間被禁止使用手機,當局提問包括「在香港認識誰」、「在港工作期間,有沒有支薪/無償為誰工作」。由於曾在港教書,R仍持續與香港的教授有學術上的聯繫,也持續指導香港學生,「這些人脈的連結似乎成為香港當局懷疑的重點」。當局最終以「綜合評估不符合入境的資格」,拒絕其入境,並被送上囚車原機遣返。
R情況並非個別事件,在過去兩年至少有數名台灣學者亦曾被帶到香港機場黑房查問,部分被原機遣返;亦有人交代在港行程和在港的人際關係後,獲放行入境。報道不具名引述台灣當局質疑「紅線何在?」、「對台黑名單的設定由誰決定?」,是美國在內的國際盟友也難以掌握港府的邏輯。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宗弘向《光傳媒》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不論台灣學術界抑或民間,都會覺得入境香港的風險增加,「甚至比去中國大陸風險更大」。他解釋,以往台灣民眾會覺得只要言論不涉及台獨,到中國的風險不高;但很多台灣人過去數年在社交媒體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風險就會疊加」。加上學者的言論會留在網上,增加曝露風險,並造成心理壓力,台灣學界已減少到香港交流。
台灣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發展資源部主任蕭逸民亦曾向《光傳媒》透露,現時台灣很多非政府組織已發出內部指引,為安全需要,要求成員不論業務或私人原因,不要到訪香港。
#遣返 #入境處 #黑名單 #香港沉淪 #淪陷區日常 #美麗新香港
報導:光傳媒 Photon Media www.photonmedia.net
疫情過後,入境措施解封,港府連番宣稱「香港回來了」,然而,有人卻回不來香港。台灣媒體《報導者》昨刊登報道,曾在香港任教、領域並非政治的台灣學者,年初入境香港被拒,期間還被困黑房受查6小時。報道指,兩年來已有多名台灣學者被拒入境,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宗弘質疑,港府正擴大「台灣人黑名單」,他向《光傳媒》表示,學界和民間認為入境香港的風險增加,「甚至比去中國大陸風險更大」。
報道指,R接受長達6小時的查問,期間被禁止使用手機,當局提問包括「在香港認識誰」、「在港工作期間,有沒有支薪/無償為誰工作」。由於曾在港教書,R仍持續與香港的教授有學術上的聯繫,也持續指導香港學生,「這些人脈的連結似乎成為香港當局懷疑的重點」。當局最終以「綜合評估不符合入境的資格」,拒絕其入境,並被送上囚車原機遣返。
R情況並非個別事件,在過去兩年至少有數名台灣學者亦曾被帶到香港機場黑房查問,部分被原機遣返;亦有人交代在港行程和在港的人際關係後,獲放行入境。報道不具名引述台灣當局質疑「紅線何在?」、「對台黑名單的設定由誰決定?」,是美國在內的國際盟友也難以掌握港府的邏輯。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宗弘向《光傳媒》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不論台灣學術界抑或民間,都會覺得入境香港的風險增加,「甚至比去中國大陸風險更大」。他解釋,以往台灣民眾會覺得只要言論不涉及台獨,到中國的風險不高;但很多台灣人過去數年在社交媒體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風險就會疊加」。加上學者的言論會留在網上,增加曝露風險,並造成心理壓力,台灣學界已減少到香港交流。
台灣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發展資源部主任蕭逸民亦曾向《光傳媒》透露,現時台灣很多非政府組織已發出內部指引,為安全需要,要求成員不論業務或私人原因,不要到訪香港。
#遣返 #入境處 #黑名單 #香港沉淪 #淪陷區日常 #美麗新香港
Forwarded from 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