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 Channel 🏳️ 全民自發收聲道
3.75K subscribers
38K photos
2.5K videos
121 files
28.3K links
Download Telegram
今個禮拜TVB收視繼續跌,新劇收視一套慘過一套,綜藝收視無起息,《聲生不息》收視等同普通綜藝。

1️⃣ #馬德鐘 主演嘅《#雙生陌生人》接住《金宵大廈2》播映,首週收視13.5點(約87.7萬觀眾),可能係TVB史上最差紀錄,但要注意,呢套劇唔係《金宵2》、《刑偵日記》呢種「燒腦劇」,而且呢兩套劇首週收視都無咁慘(分別為18.8及17.5點)。

* 有網民補充,2021年劇集《AI智能愛人》首週收視為12.3點,比《雙生》更差,但當時時值東京奧運,播映時間曾改至22:15 - 23:15。

早前《香港01》預測,此劇有女神 #湯洛雯 同演技派 #賴慰玲 坐陣,有望挽回觀眾,結果成為燈神。

《雙生陌生人》由 #象牙世家#海馬牌 贊助,呢兩間公司幾乎係「TVB劇集贊助鐵膽」。

2️⃣ 從來沒有贊助嘅《#食腦喪B》收視續跌至15.8點(-0.8)。

3️⃣#三餸一湯》收視跌至11.9點(-1.3)。一年前,TVB大股東、共產党員黎瑞剛曾批評TVB煮食節目太多,下達「限廚令」,後尾又因為收視不振而解禁,小編好期待董事會下一個「最高指示」係咩嘢。

《三餸一湯》贊助商包括 #同心堂#天上野#TGC煤氣爐具#美味棧#長城牌

4️⃣#聲生不息》第三週收視跌至15.2點(-1.6),但好彩有6,700萬湖南觀眾彌補返。

5️⃣ 疫情高峰期間,《#東張西望》周日收視試過谷到上28點,但港人「放監」之後,同時段收視跌到17點,相差整整11點。
▌由 #馬德鐘#湯洛雯 主演嘅《#雙生陌生人》第二週收視維持13.5點(約88萬觀眾),無升無跌,但無綫已經決定「止蝕」,由25集剪成20集,有指做法係為咗提早迎戰ViuTV套劇集《冥冥之中》,小編唔認同,因為曾志偉先生話友台節目題材偏門,收視又得4點,根據威脅唔到堂堂「大台」。題外話,如果Cut咗集數,無綫會唔會退返20%廣告費畀贊助商 #象牙世家#海馬牌

▌偏門題材劇集《#食腦喪B》終於播完,全劇平均收視為16.5點。呢套劇雖然以喪屍為題材,但絕對唔適合喪屍愛好者,入面嘅演員整白塊臉就當係喪屍,動作滑稽,化妝求其,相信係為咗避免嚇親觀眾,不過亦搞到定位不倫不類。劇情方面,香港被喪屍攻陷,但完全無提及警察、解放軍嘅存在,令人十分出戲,難道編劇係想帶出「政府無能,民間自救」嘅訊息?

▌綜藝方面,平日節目及周日嘅《#聲生不息》收視稍有回升。喺英格蘭足總盃播映前夕,無綫搞咗個《球迷派對》,收視僅有7.7點,但成功接到好幾個贊助商,包括富臨旗下嘅 #ChiMac 炸雞、#美味棧#巨浪大切#怡寶,以及私下拎客戶物業去做按揭嘅 #康業信貸快遞。 圖片取自《明周》
▌根據「#大台理論」,只要節目收得就一定要拍續集,而近期 #TVB 平日嘅兩個綜藝節目《#尋人記》、《#日日媽媽聲》,就正正係續集,只可惜收視都遠追唔上第一季,但好消息係,《尋人記》成績好過 #馬德鐘 套《雙生陌生人》✌🏻

▌近期TVB平日綜藝收視徘徊於10-12點,非常難睇,於是TVB就播出由 #方東昇 主持嘅《尋人記2》救亡,「新聞台Gag王」一出,果然將收視扯返上14.3點水平。

不過,有對比就有傷害,睇返第一季嘅收視數據 (2021年4月),當時嘅 #七天跨平台收視 有成22-23點,相差8-9點水平!當然喇,而家收視計法換咗做 #電視直播收視,將用app睇、網上睇、7日內重播嘅數據篩走,兩項數據唔可以直接比較,但小編相信呢幾項數據加埋無8-9點咁多,流失咗幾多觀眾,TVB心裡有數。

《尋人記》第一、二季分別由 #康業信貸快遞#馬百良 冠名贊助。

▌至於另一套綜藝《日日媽媽聲2》,首週收視直接跌穿10點關口,報9.5點,成績仲差過《識貨》,連《香港01》都直接Skip咗呢Part不予置評。

呢個由 #余安安#陳凱琳#羅敏莊 主持,以媽媽為Target Audience嘅節目喺第一季 (2021年4月)嘅「收視」介乎於11.3-17.4點之間,可見第一季收視最差嘅時候,成績都好過第二季,所以《01》唔評論都係正確選擇。

《日日媽媽聲》第一、二季分別馬百良及 #健怡坊 旗下產品 #補益坊 冠名贊助。

▌劇集方面,TVB播緊今年第三套中国電視劇《#尚食》,收視報18.4點,成績都係好差,不過對比完上一套《#食腦喪B》,觀感即刻Fit晒!播中国劇雖然慳咗成本,剪接、配音,錄首主首曲就搞掂,不過就接唔到植入式贊助,所以呢套劇只係得 #海天堂 一個冠名贊助。另外,中国劇集集數偏長,如果套劇唔啱觀眾合味,要Cut都唔容易。

接住2130時段嘅《#雙生陌生人》,雖然TVB聲稱剪咗5集,有望令劇情更緊湊,但收視仍跌至13.1點。

圖片取自《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