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香港人生存消息報導
2.88K subscribers
17.5K photos
772 videos
17 files
29.3K links
Download Telegram
傳真社停止運作聲明

傳真社2015年成立,是香港人創下的歷史紀錄,亦是一個夢想的實現。

近年傳媒行業巨變,傳真社屢次思考是否仍有空間繼續,每次最終都決定謹守崗位。

惜萬物有時,是時候告別了。

傳真社於即日起(6月10日)停止運作,感謝讀者一路的支持。

聲明全文: https://bit.ly/3xiOo0D

#傳真社 #停止運作 #撐記者 #感謝記者 #新聞自由無價
這幾年從事傳媒行業變得艱難,不時都會看到記者轉職的新聞報導,原因相信無需多言,懂的都會懂...

像這次訪問的主角阿康,一位被逼轉行的前蘋果記者,放棄從事多年的傳媒工作,轉戰木製傢俱,以Wait Until Dawn為名繼續努力,力撐環保和小本木工 (IG @wudfurniture.hk)

由宜家起,Mee會員到WUD消費支持,更即享九折優惠 (陳列品除外)💪
Posted by Mee 懲罰師 @mee_punishc

#Mee #懲罰師 #黃色經濟圈 #黃店 #蘋果日報 #撐記者 #撐同路人
庭刊創刊辭

#庭刊 小團隊要出發了!我們是一班年資由兩年至逾廿年不等的記者,曾在不同傳媒機構工作,今天之後,都成為《庭刊》人。

// Don’t look away. Never look away. Everything that’s true is beautiful. //

這一句來自德國電影《Werk ohne Autor》(港譯《無主之作》)的著名對白,其中成為英文片名的這句「Never look away」,用來形容記者這個行業的特性也甚是貼切。

記者是其中一個經常需要直視不幸與社會陰暗面的行業,坐在法庭內採訪的記者,目光總要注視着別人的難過與不堪。採訪法庭新聞要親身在場,才會知道審訊過程,記錄原告、被告與證人被盤問的證詞,控辯雙方律師鋪陳的理據,還有法官宣讀裁決的理由。

我們還有很多想說的話,但讓我們先用行動為記,續以記者之軀,走進那個爭取公義之地採訪記錄,直視真實,寫出事實,因為「Everything that’s true is beautiful」。

庭刊FB fb.com/hkcourtnews
庭刊IG @hkcourtnews

#法庭報導 #媒體 #記者 #新聞自由 #法庭新聞 #撐記者
蔡玉玲雷子樂牽頭 創新媒體《集誌社》

前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聯同前《有線》採訪主任雷子樂,共同創辦新媒體《集誌社》,創刊辭提及將會每周為讀者,深入跟進當下具公眾利益的議題,為新媒體發展尋覓出路。

在《集誌社》的網站發現,頭炮報道包括調查發現,九個「中央援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當中,八個設施已停用或從未啟用,其中七個設施的空置日子比使用時間長。報道亦指河套的隔離設施及應急醫院,令港深創科園工程受影響,港府須作賠償。

另有訪問去年安達臣道天秤倒塌慘劇,電工遺孀許太的故事,對方形容港人的關愛,是不幸中的最大收穫,報道也整合去年22宗致命工傷。

創刊辭指出,過去幾年,有新聞工作者被捕、受審、傳媒機構結業,香港新聞自由排名由 2020年的80名跌至2022年的148名。在困境中,獨立記者、新媒體陸續出現,延續傳媒使命,書寫歷史初稿。

#蔡玉玲 #雷子樂 #集誌社 #新聞自由無價 #報導真相 #撐記者

Posted by @hkcitycreation 大城誌
【《集誌社》出世了!】

追蹤及支持: https://linktr.ee/the_collectivehk

《集誌社》由幾位資深和年輕傳媒工作者組成,我們會立足新聞專業,在地為讀者報道香港人關心的議題。

這是新聞自由崩壞的時代,也是新聞工作者尋覓出路的時代。

過去幾年,有新聞工作者被捕、受審、傳媒機構結業,香港新聞自由排名由 2020 年的 80 名跌至 2022 年的 148 名。在困境中,獨立記者、新媒體陸續出現,延續傳媒使命,書寫歷史初稿。

我們希望見證和記錄香港變遷,創立《集誌社》旨在立足香港,以專業和公正態度,在地報道這裏的人和事,監察權貴、深入求真。

《集誌社》聯合創辦人:
蔡玉玲-前鏗鏘集編導、傳真社調查記者、2021-2022年哈佛大學尼曼學人
雷子樂-資深港聞採訪主任,曾任職蘋果日報、香港01、有線電視、 立場新聞等

#集誌社 #新媒體 #蔡玉玲 #雷子樂 #新聞自由無價 #報導真相 #撐記者
蔡玉玲雷子樂牽頭 創新媒體《集誌社》

前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聯同前《有線》採訪主任雷子樂,共同創辦新媒體《集誌社》,創刊辭提及將會每周為讀者,深入跟進當下具公眾利益的議題,為新媒體發展尋覓出路。

在《集誌社》的網站發現,頭炮報道包括調查發現,九個「中央援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當中,八個設施已停用或從未啟用,其中七個設施的空置日子比使用時間長。報道亦指河套的隔離設施及應急醫院,令港深創科園工程受影響,港府須作賠償。

另有訪問去年安達臣道天秤倒塌慘劇,電工遺孀許太的故事,對方形容港人的關愛,是不幸中的最大收穫,報道也整合去年22宗致命工傷。

創刊辭指出,過去幾年,有新聞工作者被捕、受審、傳媒機構結業,香港新聞自由排名由 2020年的80名跌至2022年的148名。在困境中,獨立記者、新媒體陸續出現,延續傳媒使命,書寫歷史初稿。

#蔡玉玲 #雷子樂 #集誌社 #新聞自由無價 #報導真相 #撐記者

Posted by @hkcitycreation 大城誌
《光傳媒》創刊辭
www.photonmedia.net
IG @photonmediahk

我們是一群來自香港的新聞工作者,過去兩年,眼看着一間又一間傳媒機構被迫結業,緊守崗位的新聞工作者身陷囹圄,新聞業界被打壓、被白色恐怖籠罩,我們都感到無力。

風雨飄搖,愈是無力,愈是偏執,所以我們決定再次出發,立足台灣、面向國際,繼續為香港人提供屬於大家的新聞,讓離散港人的聲音再次被聽見,讓那些早已掉進深淵、不能被言說的真相,重見天日。

我們堅信,新聞不是單聲道,更不應是發佈機器。只從一種角度觀看社會事件,是極其危險的事,聲音、論點理應多元。縱然相隔一個海峽,但我們矢志以專業、求真的態度和精神,跟進每天的本地及國際新聞,為讀者提供多角度思考。

吾道不孤,在通往光明的路道上,就讓我們依靠着彼此,一起等待那線晨光吧。

#光傳媒 #守護真相 #為公義發聲 #撐記者 #香港人加油
《光傳媒》創刊辭
www.photonmedia.net
IG @photonmediahk

我們是一群來自香港的新聞工作者,過去兩年,眼看着一間又一間傳媒機構被迫結業,緊守崗位的新聞工作者身陷囹圄,新聞業界被打壓、被白色恐怖籠罩,我們都感到無力。

風雨飄搖,愈是無力,愈是偏執,所以我們決定再次出發,立足台灣、面向國際,繼續為香港人提供屬於大家的新聞,讓離散港人的聲音再次被聽見,讓那些早已掉進深淵、不能被言說的真相,重見天日。

我們堅信,新聞不是單聲道,更不應是發佈機器。只從一種角度觀看社會事件,是極其危險的事,聲音、論點理應多元。縱然相隔一個海峽,但我們矢志以專業、求真的態度和精神,跟進每天的本地及國際新聞,為讀者提供多角度思考。

吾道不孤,在通往光明的路道上,就讓我們依靠着彼此,一起等待那線晨光吧。

#光傳媒 #守護真相 #為公義發聲 #撐記者 #香港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