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香港人生存消息報導
2.89K subscribers
17.5K photos
772 videos
17 files
29.3K links
Download Telegram
籲海外港人黑衣白絲帶
拒讓中共粉飾太平

淪陷第廿五年香港失去咗乜?仲剩底啲乜?

◼️ 1997年7月1日 - 香港主權移交至中國共產黨,是我城沉淪嘅開端

◼️ 2003年7月1日 - 50萬香港人上街遊行,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

◼️ 2019年7月1日 - 示威者攻入立法會大樓,在議事廳展示英屬香港等旗幟並宣讀香港人抗爭宣言

◼️ 2020年7月1日 - 港區國安法實施首日,自此港共政權大規模搜捕異見人士

◼️ 2021年7月1日 - 梁健輝義士刺警後以刀自插心臟自殺身亡。其後有近10人因悼念梁健輝被起訴

◼️ 2022年7月1日 - 李家超正式上任,為首個警察出身嘅香港市市長,開啟警察治港的新一頁

過去的7.1,香港都會舉辦大遊行集會,表達不同訴求,可惜此境不再,7.1遺下的盡是哀痛的回憶。

今年7.1 獨裁者習近平訪港,港共政權企圖對外打造香港歌舞昇平的假象,現呼籲海外港人支持以下行動,抗衡港共外宣手段:

(1) 於7.1當日穿上黑衣白絲帶,拍照上傳社交媒體,並hashtag #Hongkongisnotchina#七一淪陷日

(2) 參與聯署,向外表明不承認李家超為特首:
https://chng.it/Mn5vPprNYN

(3) 如你所在的城市有舉辦遊行或集會,請務必參與。

共匪不除,港難不止!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此活動及呼籲由多個英國港人組織一同展開。
Post on IG @readingukstandswithhk
特別鳴謝 @britonshk

#梁健輝 #國安法 #沒有回歸只有淪陷 #黑警治港
東方:
A1標題話「廢官遺患 惡性循環」,歸納七大問題包括警方不力令治安崩壞,社評結論話:「所謂武官治港,既無法搞好治安,更無法振興經濟,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寧不悲乎」!

Posted by 追蹤黨媒 @hkpropaganda
#東方日報 #白粉報 #黨媒 #紅黨 #黑警治港 #支共禍患 #CCPvirus #經濟清零 #禍港正苦 #支共攬炒香港
報導:reNews @renews_hk

「你係咪記者?」
「係,俾證你睇無問題。」
「你今日嚟影咩?係咪嚟影刺警?」
「吓,今日十一喎…」

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截查完畢,便衣再講一次「今日係刺警十五個月」。

還有各大報章,細心留意一下,今日除了《文匯》重《大公》以及極個別報章,其他主要報章的頭版,都「不是」賀國慶廣告,這在近年是難以想像的。

再加上持續不斷的防疫措施,各愛國團體連發起大型慶祝活動都心無力,毫不誇張地說,在「愛國者治港」全面落實、連零星抗議活動都被殺滅於茁芽階段的香港,「國慶氣氛」反而是近年最冷淡。

#梁健輝 #毋忘手足 #毋忘烈士 #永垂不朽 #黑警治港 #PoliceState #十一港殤 #賀佢老母 #TakeDownTheCCP #天滅中共全黨死清光 #香港獨立唯一出路
李家超昨日公布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其中一個強烈印象是,好多會、好多組。

聯想到的是降低食物中的糖和鹽委員會,以及《食神》中的名菜錦繡多味魚,「居然用到蘇眉頭、星斑背、三刀腩、魶魚身、奀哥尾來重新砌成一條魚,仲要一邊蒸一邊炸,每種魚兩種食法,總共十種唔同味道。」

咪就係多咗嚿魚。

#多嚿魚 #委員會 #搶人才辦公室 #搶錢就真 #浪費公帑 #廢柴治港 #黑警治港

報導:reNews @renews_hk
原來係勸戒同警告
報導: @renews_hk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在中國官方未有任何定性前,稱在香港出現響應中國大陸「白紙革命」的小型示威,有「顏色革命雛型」,但大陸隨即放寬防疫措施,各地示威平息;鄧炳強今日再被問到「顏色革命雛型」的講法,指自己是提出「勸戒同警告」,而此後事情「已經減退咗」,「我認為呢個係我哋香港整體市民,打擊危害國家安全、香港安全,成功嘅例子」,但目前未有參與的人被捕。

#白紙革命 #清零 #ZeroCovid #A4Revolution #鄧炳強 #黑警治港
坪洲警員初三開槍射傷一名菲律賓藉男子,警方25日交代案情,指兩名軍裝警調查一宗噪音投訴時,疑被一名男子用手襲擊頸部,推落樓之後繼續追打,形容施襲者「1.8 米高,身形魁梧」「行為都幾兇殘」,初步調查相信當時警員「的確可能會覺得,受到生命威脅,或者身體受嚴重傷害,當時使用槍械係應該嘅。」

水警總區刑事部署理警司歐陽基指,警方當晚8點已經收到事發單位有噪音,警告後離開,到晚上10點40分再收到投訴,兩名警員到場調查,其中一名警員在門口被人用手向頸施襲,之後施襲者繼續係街上追打警員。

歐陽基形容施襲者身高1.8米,身形魁梧行為兇殘,令警員頸部有血印,懷疑他受酒精影響,持續施襲,警員在生命受到威脅,警告無效下開了三槍,又指警員是根據武力守則,就對抗者的對抗程度、生命受威脅程度等作出反應,「當時使用槍械係應該嘅」。

報導 by @renews_hk

#坪洲 #PoliceState #黑警治港 #槍殺人 #黑警死全家 #無法無天
陶傑:大埔碎屍案成為「香港故事」全球多國頭條,效應宏大過「願榮光歸香港」之「國歌置頂」事件。連續數日在外國用手機一打上Hong Kong,大數據AI操作:英文第一頁彈出,即見掛牌殘酷兇殺案資訉,自動置頂於「香港旅遊協會」之上、維基百科「香港」之下,與「香港迪士尼」、「維多利亞港」等招牌地標並列,連寶蓮寺天壇巨佛亦不幸慘遭碎屍案訊息「騎住」,佛光不敵「前夫老爺家庭」之功力淵藪,可謂罪過。

而死者Abby Choi的生前美貌遺照,儼然成為The face of Hong Kong,而不是香港特首李家超或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的中國主席習近平。

前宗主英國大小傳媒,或出於對前殖民地淪落至此的憐憫,或對「BNO英國生活好淒涼」中港政治宣傳挑釁之含蓄回應,更為高度關注,promotion 最為落力,英語霸權加美帝Google 霸主,令Hello Hong Kong 之類的中港話語權無影無蹤。

雖然香港特區已下令將香港的電視廣播英語比例大幅減至電視國際台的一半時段,進一步與文明世界脫鈎;親中愛國意見領袖也呼籲學校減少英文授課,更好地面對祖國,可惜講好香港故事,你有你關門掩耳盜鈴,英語世界為你形象清零。

而前夫、前老爺、前大伯、骨場情婦這個奇幻倫理組合,為香港「後疫情時代」國際形象一舖清零的法力,不下於陳同佳和林鄭嗰個Team。

即使特府即刻頒佈三月一日免口罩令以對冲,令香港終可包尾追上「與病毒共赴黃泉」的全世界,一切似嫌太遲。

一切令人惋惜。冥冥中真有宿命。

#蔡天鳳 #碎屍案 #說好香港故事 #說好香港事故 #HelloHongKong #黑警治港 #PoliceState #HappyHongKong
被問女工會遊行取消 李家超:無信心無能力確保守法便不應組織

獨立媒體 https://bit.ly/3yfd23f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北京列席人大會議開幕式後返港,他回應女工協會昨日臨時取消遊行,指公眾活動組織者有法律責任確保遊行守法,「任何人無信心無能力,或者擔心做唔到」,就不應該組織。他又指經歷2019年反修例事件帶來的「傷痛」,他希望「大家重視而家安穩嘅社會係得來不易」。他未有回答關於廿三條立法的問題。

李家超被問民生議題的遊行風險可以有多大,他即表示任何公眾活動都必須守法,不可以破壞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及公共安全,他又指任何不守法行為都會被「依然追究責任」。

#李家超 #遊行 #女工協會 #PoliceState #黑警治港 #說好香港故事 #美麗新香港 #消失的香港 #消失的民主自由 #民主自由無價
【警員截查到沙嶺公墓致祭市民 質疑記者採訪屬顛覆國家政權 】

獨媒報導 https://bit.ly/434QZun

過往多年的清明節,都有市民前往沙嶺公墓拜祭無名先人。今年亦有市民到沙嶺公墓致祭,有警員及警車在場戒備,《獨媒》記者今早到場,有攜白花的市民被警員截查。警員指現時是「敏感時期」,又斥記者到場是「顛覆國家政權」,隨時可作拘捕:「嚟呢度做咩心照啦!」

#沙嶺公墓 #顛覆國家 #清明節 #沙嶺 #毋忘手足 #顛覆國家政權 #黑警治港
小朋友:「佢唔喺現場出現就冇事,去得嗰度就可能有呢啲風險。」

九龍城享有「小泰國」之稱,因疫情停辦、闊別3年的九龍城潑水節活動昨午起在賈炳達道公園足球場及城南道一帶舉行,不少戴花圈、穿彩色圖案服飾的市民和孩童手持水槍互相噴射,歡度泰國新年。潑水期間有警民互動;有居港泰僑表示久候多時,對潑水節重臨感興奮;亦有內地碩士生稱潑水節令他了解香港的另一面。

#九龍城 #潑水節
#欺善怕惡 #鋤弱扶強 #浴警罪 #黑警治港 #香港警察社會垃圾 #黑警死全家 #PoliceState #每日一願望黑警冚家亡
周日九龍城潑水節,大批市民在街頭潑水狂歡,消息指有人針對警員射水,九龍城警區以涉擾亂公共秩序拘捕一人。#有線新聞...

#九龍城 #潑水節 #欺善怕惡 #浴警罪 #黑警治港 #香港警察社會垃圾 #黑警死全家 #PoliceState #每日一願望黑警冚家亡
【我譴責你個譴責】

六四三十四年,警方在銅鑼灣帶走二十多人,其中包括記協前主席麥燕庭;記協昨日發聲明,指警方強行帶走採訪中的記者,無解釋原因,嚴重阻礙傳媒工作;警方昨晚隨即去信記協主席陳朗昇,指責記協聲明「內容嚴重失實,令警隊形象受損」,要求撤回。

#六四 #八九民運 #天安門事件 #六四屠城 #Tiananmen #TiananmenMassacre #六四燭光 #薪火相傳 #黑警治港 #香港警察社會垃圾 #黑警死全家
報導: @renews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