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X's Gallery
34 subscribers
348 photos
18 videos
1 file
22 links
我拍的与我收集的。
同步更新于 http://xuxycn.synology.me:5230/
Download Telegram
《百年孤独》
这是我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学,也许是因为拉丁美洲离中国确实太远——它在地球上几乎是在中国的背面。拉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绝对的异类——在古代无论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还是中南美洲的原住民都不曾和中原的王朝有什么联系。
在现在写这篇读后感多少有些晚,不是因为这部作品我早在中学时代就有所耳闻——那时马尔克斯刚死,也不是因为某人几年前就和我说过读过,更不是因为这本书已经在我书架上放了几年但是塑封都没拆。我大约在今年九月拿到文石的平板之后的某一周快速地把这本传奇著作快速读完,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然后就把一切再重新抛之脑后。
但是现在想想无论是对自己付出的时间负责,还是单纯描述那一种惊奇,我都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整本书比我想象的要短,但是它给我带来的震撼确实是空前的。那是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生命力。
我不懂西班牙语,但是范晔的译本似乎的确表达出了一种癫狂,一种超现实:一个不带标点符号的持续的长句子带来的是纯粹的感官上的持续冲击,而本书的语言大多都是用这种风格化强烈的句子组织起来的。但是小说所写的内容却是最现实的东西。殖民者和海盗对南美的侵略随着欧洲人的帆船到来,现代化和果品公司随着美国人的铁路到来——除了军阀混战的时候,当地的人们所做的似乎只有被动的接受。
这并不是说他们缺乏主体性——面对另一个半球的先进工业的产品倾销或者大国支持的白手套代理人,他们的确无法对抗。但是这并不是说作为人的他们会直接接受这一切。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代)在面对磁铁和冰块时会有着不切实际的狂想,但他在从吉普赛人手里拿到六分仪后独立提出地球是圆的却又无疑证明了他的智慧并不输欧洲先贤。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二代)和其他人一同成为了军事斗争中的这方或那方,奥雷里亚诺兵败几乎身死,但是他却又机缘巧合成了民族英雄。他们拥有能量,他们的能量远远超出来自欧洲和北美的凝视。(时至今日也是如此,在我们凝视南亚、非洲和南美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忽略掉那些微小的闪光。)
在更小的尺度上,在马孔多的尺度上,人们则更加体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生活和繁衍的循环不断重复,每一个人的自己的小小阶段也在部分重复祖先的生活,军阀混战和经济殖民都无法打断这亘古的生存方式。
但是这种循环确实在最后的奥雷里亚诺(七代)被蚂蚁分食时戛然而止,但是其他的家族依然会继续这个循环,直到所有人的繁衍循环都像这样终结。
马尔克斯似乎确实表达出一种对宿命的崇拜。人物共同的名字不只是让读者痛苦,更是既定的重复命运的体现。玄幻一般的神话似的的事情层出不穷——这当然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体现——更显现出命运的超然。占卜之人的预言总是灵验、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十七个奥雷利亚诺逐一被杀、蕾梅黛丝升天都是命运无可动摇的意志的彰显。吉卜赛人的经典早在第一代布恩迪亚的时候就从头至尾预言了孤独百年的家族的历史,仿佛我们的人类文明也和马孔多的七代人一样只是一系列无聊或荒诞的巧合的重复。
一切都从无中来,都将往无中去。期间有智性的闪耀、情欲的火焰和不会磨灭的勇气,但它们都会消散。
对于拉丁美洲而言,这似乎就是全部了,在殖民地和香蕉共和国之间,还能选择什么呢?
超越这一切的力量吗?
#读书笔记 #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 #小说 #马尔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