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chen's Channel
4.35K subscribers
2 photos
12 links
Download Telegram
这个观点和目前的一些生物学探索性研究的初步结果吻合,我们的一些思维模式,可能在童年时代就已在大脑的生理层面产生了固化,不同的思维模式背后可能对应的是生理上的差异。假设这个研究能得到进一步证实,那与抱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人对话,可能确实是对牛弹琴,谁都永远说服不了谁。
对不喜欢抖音的深究(二)

昨天在探讨了我为什么不喜欢抖音其背后可能的逻辑后,收到了些评论,也有朋友转发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结合这些观点,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些进一步的想法。

一、关于娱乐性
部分朋友认为抖音内容普遍缺乏营养所以不想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个解释有些问题,娱乐也是人类的一项必需品,虽然一般对彻头彻尾的追求娱乐抱有否定态度,但是适当的娱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我即使是在追求娱乐目的时,也会去选择 B 站,若以娱乐和「营养」的区别作为原因,不致于产生不喜欢的念头。
另一个例子,按现代人对「营养」的定义,听交响乐这一行为,似乎也很难说是有「营养」的(至少对于非音乐专业从业者是这样)。但是这完全不会影响我们对交响乐的高度评价。

二、关于工作量
有朋友举例某些伟大作品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虽然我不是很认同「短时间=低工作量」的说法,但是我之前观点中认为高评价作品一定需要高工作量的说法,确实有些过于绝对,应该是有例外的。
将观点降低确信度变为一种规律:优秀作品一般需要高工作量,低工作量的作品中很难产生优秀作品,应该更为合适。

三、关于挑剔
结合这个更准确的表述,让我对我不喜欢抖音的根本原因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比统计学下缺少高质量作品的可能,更让我感到不适的是看到一些低劣内容时的反感。
这可能是因为我确实是一个挑剔的人,我会因为一些 App 上像素级的问题,而转去用其他替代品。
不过正是这个挑剔的精神,才让我在创作时有更大的内源性驱动力去追求一丝不苟。
对于这种精神,在我的人生中到底是在哪个阶段产生的,我还需要去进一步思索。另外,应该放任这种精神自由发展还是刻意对抗,也需要思考,我目前的做法是,尽量以理智去限制这个挑剔的潜在冲动仅在一些必要的场合去追求。

四、关于选择
当看到不喜欢的内容时所产生了不适,一方面是自己比较挑剔所以容易产生不喜欢的感觉,另外一方面是,这个内容不是我选择的,而是塞给我的。即传统的关注订阅的内容获取模式和推荐的模式的冲突。
主动获取信息的行为中,我是主动点开了某个让我不喜欢的内容,那我知道这是我「自找的」,我可以立刻改进我以后选择内容的标准。
而被动推荐的内容,我只能内心暗骂什么傻逼算法,缺乏一个让我去改进和表述不喜欢的直接途径。这种掌控感的缺失加剧了不适。
(这可能是类似 Twitter 等平台现在都有推荐流反馈的选项的一个原因,选了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再说,起码用户有了可以表达的途径。)
总觉得现在中文世界中 IP 一词所表述的意义,和原英文 Intellectual Property 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大概的搜索了下确认了这个想法,英语世界里用到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一词时,基本都是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事情,远不及现在中文用到 IP 时所表述的那么宽泛。

我曾经说过很不喜欢 IP 这个词,听一些投资人提「大 IP」这种词时总会眉头一紧,感觉将一些本身很有趣的事情立刻变得世俗化。这个感觉应该是因为 property 的可转移和可交易性导致的。而事实上,创作者和创作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一旦进入了这种原作者已经不在乎,可以卖给别人去随意改动的状态,那么这个创作也就走到尽头了。
还有些新兴词汇也值得思考,这些词汇得以流行其实反应了一些社会现象:
1. 打脸
有多种用法,一个常见用法是指发言者的推断或观点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我不喜欢这个词,一方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谁会是永远正确的,认识到错误后改正即可,发表了错误推断或观点很正常,那些死不认错的行为才值得批判。
另一方面,世界很复杂,有时进行的推断是一个基于概率的高可能性判断,然而即使你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有 99% 的可能性得到结果 A,结果事实却正好落到了 1% 的结果 B 上,于是就被人说打脸了。
其实思路比结果更重要。打脸这个词过分强调了结果的重要性,一个观点的产生就和解一道数学题一样,过程对了结果算错了,一般扣个一两分就好。而过程错了哪怕结果对了,零分。
所以,真没必要去说别人被打脸了。
2. 杠精
我观察了大量被称为杠精的言论,总结出了以下共性:
- 都是针对原发言者的回复,而非自己主动发言。
- 都引起了发言者的不悦。
- 都具有攻击性。
- 大都是在非严肃场合和话题上,苛求发言者的内容准确性,吹毛求疵。
- 大都是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过分纠缠。
- 一般被叫过杠精的人,经常性会被别人称为杠精,杠精应该是一类人的标签。
(欢迎补充)
针对以上特点,汉语中确实缺乏描述这一类人的词语,所以这个新兴词汇挺好的,遇到这类人直接一个杠精的标签总结即可,不用过多争辩。不过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种杠精文化在互联网中明显的走强。
3. 内卷
这个词本身表达的内容我觉得是有讨论意义的,但是被用的乱七八糟,什么事情都往上套。
我来给出一个我对的内卷这一词的理解,先举个大部分人都接触过的例子:高考。
高考是一个竞争性比赛,最后的省内名次是最终结果。地区配额不会因为今年这个省考生成绩普遍好所以增加。
有些省竞争激烈,高三学生早上 6 点起床做题。而有些省相对轻松,高三也还能有些素质教育和课外活动。
但是在轻松的省,一旦有部分考生开始采用更激烈的竞争手段,如补课、抛弃一切备考外活动等,该省其他学生最终也不得不采用同样激烈的手段去竞争。
这导致原来可以轻松考上好大学的考生也必须经过炼狱难度,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样,因为结果只在乎省内排名,且地区配额几乎是不变的。(花大量时间专研的那些牛鬼蛇神的题型,一个假期基本忘光,对个人素质根本没什么影响。)

总结下,内卷指的是一个群体的总天花板已经无法通过个体努力去提升,个体想要提升只能靠群体内个体间的竞争,这种情况下的竞争一般只会愈演愈烈。
还有另外一类「新兴词汇」,其实是旧词新用,如赛道、打法/玩法、复盘等,我最早在 14 年就听到 TMT 投资行业在开始使用,现在也逐步变成了大众的常见用法。

其实把赛道全文替换为领域/行业,打法/玩法替换为策略,复盘替换为反思,几乎毫无问题,这些词语的替用并不是为了语言准确性,而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个性的张扬。

这种用法就和 Lee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et )很像,把 hackers 写成 h@ck0rz,computer 写成 CøM9µ†3r,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很酷。

作为一种个人语言风格,在一开始我觉得还挺有趣的,但是这种突出「个性化」的用语,却发展成了行业用语,甚至开始被主流媒体所使用,有点滑稽。
前几天有见到讨论,为什么现在网络讨论环境变得如此糟糕,各种让人感到不适的言论层出不穷,随便一句话都能吵得不可开交。

我认为,这真的是互联网时代的问题,和群体素质是否变化关系不大,回想下从小到大,身边各种亲戚朋友同学里,不也有很多和网上见到的一样「傻逼」的人。(不用去纠结怎样定义傻逼谁才是傻逼,每个人自己心中自有标准,不要求统一。)

在现实中的交流更多的靠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当你认识到他是个「傻逼」后,自然就和他拉开了距离,避免产生交流。所以这种人的言行不会对你产生过多影响。

在 Twitter 和微博这种新型的信息结构的 Web 2.0 时代,问题更为激化:
1. 在古典互联网中,人与人产生交流的地方多为论坛和群聊,这是一种需要选择加入的场所,能进入这个圈子说明参与者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共同性,如兴趣爱好相同、学校相同等,概率上来说减少了遇到不是一路人的可能性。Twitter 和微博则把所有人联系到了一起。
2. 古典互联网中另一个容易产生糟糕言论的地方是文章评论,但是在原来的信息结构上,相比文章作者,评论的内容和发言者本身属于次级,这种地位差距使得作者可以不太在意评论者,而 Web 2.0 后把作者和评论者的关系拉平了。
3. 古典互联网中群聊内容、评论、回帖无法被转发,一般用户产生的内容流动性差,糟粕内容不容易得到传播。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交流中匿名性,且对话者间的生活可能毫无交集,这使得部分人在发言时十分放肆,因为不管说什么都不会承担任何实际后果。通俗点来说:如果有些人现实生活中这么说话,早被打了。这种因为对自己没有影响就恣意妄为的心理,非常丑陋。
事实与愿景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思想是:一定要分清事实与愿景,也可以说是客观与主观。

事实这个词并不简单,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直接获知事实的,必须要靠推理和总结。一个优秀的推理与总结讲究的是逻辑,和发言人的主观态度并没有关系。而愿景,则是代表了发言者的立场和信仰,是一种主观的态度。

单独写出来很简单,但事实上不管是公开还是私下,经常会看到有人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在别人尝试描述事实时指责对方立场有问题,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去扭曲对现实的认知,对不符合自己主观诉求的事实一概不承认。

这里举个例子:

我的两个好朋友相爱了,由于我对他们十分了解 :
事实层面:我预计他们之后的感情生活并不会顺利,很可能经常会吵得不可开交。
主观层面:作为他们的好友,我衷心祝愿他们能够幸福美满。

第一句话即为基于事实层面的客观推测,第二句为我的主观愿景,这两局话是完全不冲突,可以同时存在的。如果我的这两位朋友十分理性,我会把两句话都说给他们听,他们不会因为第一句话而生气,会评估这种性格上的差异是否可以靠相互忍让解决,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在进一步发展前恢复朋友关系,避免未来可能闹到老死不相往来。

然而很多人是听不得第一句话的,会觉得这句话是发言者主观的想棒打鸳鸯。当我们持续的抱有这种态度看待他人言论时,最终的结果是使得我们的主观认知与客观事实产生越来越来的偏差。对事实的了解偏差越大,就越难能去改造现实,使客观世界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发展。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之后再进行详细的阐述。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原文链接:https://m.weibo.cn/1245161127/4352011984093353

聪明人为什么很少成为大赢家?年轻时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

直到前几年指导孩子参加机器人比赛,让我有机会深入的观察和分析,终于我认识到这其实是一条客观规律。

小学生的乐高机器人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左右目标各是三个同心圆,现场有裁判指定让你用机器人小车把一个倒扣的纸杯推到左或者右的目标区域并计时,如果杯子完全在最内圈的圆中则记满分二十分,否则出一层扣一分,一共推两次,满分四十分,同样分数的情况下用时短者胜。前三名一等奖,然后几个二等奖,几个三等奖。

我的孩子参加过好几次这项比赛,每次都只能拿到二三等奖,却从未拿过第一,而跟他同组的孩子,却有几个拿过一等奖。头一年的时候我以为是别人的水平更高,两三次以后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有我这样的老爸分析指导,所以,我们掌握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编写的程序很有技术,它可以通过控制加速度避免车轮在启动停止以及转向时打滑,我们也研究了出发技术,找准参照点,正确摆放小车位置,我们能够做到拿满分的概率在95%以上,另外5%的情况下也只会被扣一分。

同组的其他孩子就比较随性,他们并不明白如何把准确率提高,所以他们总是随便一摆就跑,他们的车也不控制速度,就是傻跑,所以,他们拿满分的几率不到10%。但是,一旦拿到满分,那么他们有一个至为关键的优势:快。他们从不花时间去瞄准,他们的车也是满功率猛冲。所以,万一他们运气好了,碰中了满分,那他就能赢你。所以,在他们那个三四个孩子小组里,我的孩子在八成的情况下会拿第一,其他几个孩子偶尔会撞中几次。

最终我终于想明白了,在这样的比赛里,谁能拿到冠军并不是由优秀选手拿满分的概率决定的,而是由瞎比的那些人蒙中的概率决定的。

当比赛中出现一个瞎蒙的选手时,假定他蒙中的概率是10%,你拿冠军的概率是90%,当有两个对手时,你赢的概率就下降到了81%。有十个竞争对手时,你拿冠军得概率下降到34%,一百个对手时则下降到了,2.656e-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那种孩子的机器人比赛,通常有数百人参加,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瞎蒙的!而几百个瞎蒙的孩子里有两三个蒙对满分的概率也几乎是百分之百。

于是乎,你就会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优秀的选手通常只能拿到二三等奖,但是他们每次都能拿到,而一等奖永远被撞大运的选手揽走,也许他一辈子就中了这一次大奖。

在我们日常的其他事务中,其实这个现象的存在是相当普遍的。聪明人的关键优势在于水平,通常在一对一竞争中会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竞争极少是一对一的,往往是千军万马在同一个市场上搏杀,这时任何智商都会败于胡打乱撞的关键优势:快!

胡打乱撞者几乎全死了,但是总会有个别撞中就成了,而一旦撞中,那么,你再聪明也不如撞中的那个人更快,他才是赢家。

所以,在现实中,成功与智力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成功并不是由聪明人成功的概率,而是由冒险者失败的概率决定的。聪明人的标准像并不是人生赢家,他可以靠聪明比绝大多数人过得都好,但是,也就是个二等奖,不能再多了,真正的成功者只会出自于胡打乱撞的冒险者。
我总结下,聪明人更可能选择期望收益最高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可能上限值低,所以如果有大量的人选择了期望不高但是方差大上限高的策略,那么聪明人则很可能无法取得第一名,但是名次也不差。

注意这个总结只适用于部分竞争规则之下,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有很多,但是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规则。核心在于竞争的回合数很少,无法通过多次决策来积累收益。
996 的两面性

几乎所有的政治选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在支持或反对某个政策时,应该是理性的认清利与弊,权衡之后做出一个妥协的选择。

比如最近火热的 996 问题,背后的争议的法规是「是否应该以法律强制限制劳动时间」。(其实本身劳动法已经给出明确限制了,所以实际讨论的是这个限制是否应该得到更加强硬的实施。)

如果强制限制了劳动时间,那么弊端可能包含:
1. 中国最近几十年的经济飞速成长,与中国人民的高强度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严格限制劳动时间,中国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高速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果实在各个阶层间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果实都没有根本就谈不到分配)
2. 一件由一个人 10 小时可完成的事,如果因为劳动时间限制被迫拆给两个或更多人做,所耗费的总工时绝大多数情况下 > 10 小时,因为人数的增加会带来额外的沟通成本。从社会和企业总效率看,工时限制带来的效率下降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
3. 不要只看到赚的盆满钵满的头部企业,有很多中小企业的利润就在盈利与亏损的边缘徘徊,这种效率下降带来的开销很可能直接摧毁一批企业,不利于创新和行业发展。
4. 这种限制是对个人契约自由的侵犯,对于一个「理性人」(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 既不会感情用事, 也不会盲从, 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 其行为是理性的。),这种限制使得他丧失了一种选择与可能性。

那又有什么理由该对劳动时间进行限制:
1. 社会并不推崇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方式,一方面是这种高强度工作会带来健康问题,另一方面是这严重压缩了个人时间,丧失了除工作外的生活。司法应当倡导的是社会所认同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
2. 类似于 996 这样的工作时间具有传染性,一旦头部公司都开始按照这样的时间去工作,那很多企业被迫也只能按照这个时间去工作(比如头部企业的乙方)。最终结果可能导致整个社会中 996 变为常态,失去了 955 的选项。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另一种反对理由是,由于生活经济压力大所以不得不选择 996 的工作,这个问题其实和 996 没什么关系:
1. 互联网从业者所说的生活压力大问题主要存在于一二线城市的第一代「移民」中,核心压力源是房价,房价高企不是 996 导致的。
2. 这种「移民」行为一定程度上对应的是阶级跨越,阶级跨越必然伴随着痛苦与艰辛,如果躺着就可以实现,那也就根本不存在阶级跨越。
3. 996 附带高工资的选项给了一个可以迎难而上的选择与可能性。有些行业中还没有 996,那些从业者即使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跨越都没有途径。

是否要实现阶级跨越是一个个人选择,我有在北京拿着百万年薪的朋友,生活质量真的很低,背上有高额的房贷一刻不敢松懈,居住质量却是几十年前的水平,每天路上两小时通勤是常态,每周六个工作日回家倒头就睡,一天的休假时间主要也是在操劳孩子的未来。反观一些毕业后就回老家工作的朋友,虽然年薪可能就不到十万,但是却也过得很幸福。

我个人支持对劳动时间进行限制,但这也是一种权衡后的妥协。所实话这个选择是带有很强的自私性的,因为我没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阶级跨越的诉求,也不希望整个社会进入或保持这样的高强度运转,但是这对需要的人不公平。

请注意,以上讨论基于「用工企业已经对员工的超时工作进行了额外补偿,双方公平自愿」的前提,比如目前最惹人注目的常态 996 企业拼多多和字节跳动。如果企业并未征求员工同意,强制或隐性强制要求加班,或者不给予加班补偿,根本不属于讨论范围,请直接举报并早日跳槽。

另一方面,即使是公平自愿的高强度劳动契约,也不意味则企业就可以漠视员工身心健康问题,丧失人性。
最近才认识到的一个感悟,之前所说的人在青少年时期可能就固化下来的特征,更多是品味(审美)、思维方式、性格。而价值观是会随着人生阅历产生变化的,一年内都可能变个几次。我觉得这更多的代表着成长而不是一个问题。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去选择性交友。
祭祀,酒文化与牺牲

前几天陪朋友去雍和宫参拜,我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所以整个过程一直在走神,在思考祭祀和参拜这种行为背后有怎样的意义。

我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很好的解释这种行为,是人们盲从「等价交换」这一信条的表现。各种祭祀行为其实对应的都是一种牺牲,简单的烧香拜佛是给自己增加麻烦,牺牲自己的时间,祭祀行为越复杂,自己牺牲的时间与精力就越多。捐赠香火钱或者奉上贡品则是牺牲财富。更极端的信徒则会采取伤害自己和亲人的方式去达到牺牲这一目的。

信徒们相信,当自己牺牲后就会获得,牺牲的越多获得也应该越多,不牺牲则不可能获得。然而童话故事是虚构的,你往河里丢一把斧子,除了一声噗通什么也得不到。

与这种自我牺牲相关的还有另一件事:中国的酒文化。在中国的酒文化中,我敬你一杯,是对你的尊重,你不回我是对我的不尊重,喝的越多表示越尊重。是为什么能把人际关系和饮酒这一行为关联上?

我认为这也是和自我牺牲相关的一种表现,中国文化对友情的一个最高赞许是「为兄弟两肋插刀」,但是现实中却很少给人为朋友插刀的机会,那不妨折中一下,正好喝酒伤身,我愿意和你喝酒表示我为了我俩的友情我情愿伤害自己,而你要是不以同等伤害作为回应,那自然就是不尊重,伤得越深感情也就越深。

这些行为当然是不理智的,但是人本身就不是完全理智的。如果对方是不理智的,而你又确实愿意交这个朋友,顺从一下对方的不理智也未尝不可。
另外,钢炼 2003 TV 版讲述的也是「等价交换」并不是一个真理的故事。
在现代经济结构下 996 工作制是现行规律的发展结果

最近于 996 的讨论愈演愈烈,其中一种看似理性的观点是:就业市场是自由的,如果 996 不合理那么可以换一个工作,这是一个自由的双向选择,996 公司的存在是因为员工自己认可该选择。

但是事实上会发现,绝大部分公司均有朝延长工作时间的发展倾向,本文尝试从理论层面分析,在现代经济结构下 996 工作制是现行规律的发展结果,不可能依靠市场调控自行解决,想打破现状一定要改变规则。

Medium:https://link.medium.com/s5ebrxic2cb
Blog:https://yach.me/2021/01/14/996/
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288197
Forwarded from 扣扣空间
人类:寻找规律的动物

人类寻找规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人们喜爱、擅长(或不擅长),而且随时随地都在寻找规律。

比如彩票买家会构建复杂的分析方法,来预测下一期彩票的中奖号码。这是一种预测。

再比如我们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只说了两句,你便听出这是推销电话。这是一种归类。

以上两种操作都要求我们去寻找规律,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聪明,就是会寻找规律

我们常用“智商高”形容一个人聪明,但智商是什么,怎样才算是智商高,其实一直以来是没有科学定论的。

有一个近现代比较流行的,测试一个人聪不聪明的办法叫:瑞文推理测验 [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ven%27s_Progressive_Matrices)

它所测验的是所谓“流动的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一个人寻找规律的能力。相对的“固定的智力”是经验一类的东西。

人类对规律很痴迷

我们的大脑似乎不太能接受没有规律的东西,比如随机事件,我们是接受不了的。

很多人都相信手机上的购物应用会偷听他说话,因为好多次“恰巧”推荐了对话中出现过的商品。“那不可能是巧合啊!肯定有规律!是偷听。”

再比如,每次有新款手机发布,库克肯定是按下了桌子上的按钮。不然要如何解释每次新款手机发布之后我手上的旧手机就变卡了呢?!

找呀找呀找规律,找到一个假规律

* 迷信:将星象与个体命运错误的联系在一起
- 为什么有说服力?巴纳姆效应
* 占卜和预言
* 宗教对世界的解释
- 宗教的天文学
- 神创论和进化论的论战

寻找规律的历史

千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通过观测天体的位置,来预测下一次天文事件(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而且他们做得非常好([The Antikythera Mechanism](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ikythera_mechanism)),预测准确度也很高。

夜观天象并寻找其中的规律,带来的的实用功能是“历法”,可以预测季节的来临和天气变化,帮助农业生产。

近现代以来,人类开始通过科学实验、数学建模甚至机器学习来寻找规律。

有些规律是简单直白的,比如根据一天中的时间预测温度:一般可以认为中午时间最热,凌晨时间最凉。原因是地球自转影响了日照带来的热量规模。

有些规律像谜团一样困扰人类了千万年,直到最近才被其中较为聪明的一群人破解,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学。

规律何处寻

还有一些规律,有些微妙,即使是熟练掌握和使用这些规则的人也很难解释清楚。

比如如何识别一只猫与一只狗。

现在人类已经“教会”了计算机识别猫和狗,并不是通过解释给计算机听“如何识别一只猫”,而是给它看了很多张猫的照片,让它自己寻找规律。所以基本上是计算机“自学”的。

现在好了,计算机确实能识别出一只猫,但它一样说不明白其中的规律是什么。
一个抽象思考:
1. 如果有两个人,甲的智商是60分,乙的智商是40分,两个人同等努力工作,那么甲获得60元的报酬,乙获得40元报酬,请问这是否是合理的?
2. 现在甲乙开始玩一个需要讲策略的博弈游戏,由于甲更聪明更能做出有利决策,所以甲一直在赚乙的钱,请问这又是否合理?
3. 甲觉得自己赚乙的钱太慢了,由于自己具有稳定优势,于是加上杠杆来大量赚乙的钱,这又是否合理?

你问这个假设有什么意义,谁这么傻一直在输钱还要去参与这个游戏?其实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下,货币增发(大放水)即是将所有人拖入了这个游戏,你根本没有不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