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天氣及風暴追擊 (Since 2017)
11.7K subscribers
14.4K photos
603 videos
328 files
25.6K links
#Admin專欄 會有大量主觀見解
@happyfridayindex 每星期一次投票,極重要。
@Hongkongersecret 會Post香港人嘅心聲。
@Freehkxmascard (係Freehk文宣總頻道)

#投稿 可以PM 我哋個Bot喇!


報料:

相+時+事+地+人+物
Download Telegram
從最早原始武漢病毒開始,COVID-19 就表現出很高傳播性,原因之一是環境穩定性很高,在各種材質物品存活時間都相當長。隨著變種的出現,傳播力愈來愈強,疫苗和封鎖也不足以防堵疫情散播,日本研究進一步發現,Omicron 病毒的環境穩定性高得驚人。

研究人員分析武漢菌株及世界衛生組織 (WHO) 列為高關注變種的 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 在塑膠表面的存活時間,分別為 56 小時、191.3 小時、156.6 小時、59.3 小時、114 小時和 193.5 小時,顯示 Omicron 在塑膠表面可活足足 8 天之久。

在人體皮膚表面,武漢株、Alpha、Beta、Gamma、Delta 和 Omicron 的存活時間分別為 8.6 小時、19.6 小時、19.1 小時、11.0 小時、16.8 小時和 21.1 小時。所有高關注變異株的存活時間是武漢菌株兩倍以上,且在皮膚表面保持可感染性超過 16 小時,又以 Omicron 變體在皮膚上有最長存活時間。

研究人員還測試消毒劑的有效性。雖然高關注度變種比武漢菌株抵抗力更強,但 15 秒內都不敵消毒措施。在人體皮膚,病毒 15 秒內暴露於 35% 乙醇後就會完全消滅。研究人員強烈建議照 WHO 指南繼續使用目前手部衛生建議控制感染。

無論塑膠還皮膚表面,Omicron 變體在高關注變異株有最高環境穩定性,也說明 Omicron 如何迅速取代 Delta 變體並在全球快速傳播。

關於氣溶膠傳播,各界看法仍不一致。最近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University of Bristol) 氣溶膠研究中心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呼出後不久就失去大部分感染能力,且不太可能在較長距離有傳染性。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空氣傳播後 20 分鐘內就失去 90% 傳染能力。

科學家認為,病毒顆粒離開潮濕且含二氧化碳的肺部環境後會迅速變乾,抑制感染他人的能力。空氣濕度是病毒消滅速度的決定因素,如在低於 50% 濕度下,類似辦公室乾燥空氣,病毒 5 秒鐘內會失去一半傳播能力。當濕度上升到 90% 時,類似浴室程度,病毒失去傳染性的速度更慢,超過一半顆粒 5 分鐘後仍有傳染性。空氣溫度對病毒傳染性沒有影響。

但愈來愈多專家擔憂 Omicron 只要少量就足以讓人感染。刊登於《瑞士醫學週刊》研究指出,面對 Omicron,大多數公共場所戴外科口罩不夠,要至少過濾空氣 94% 口罩才行,但在高氣溶膠環境下,如唱歌,可能連這種等級的口罩都不夠。

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傳染病醫生指出,Omicron 變體已正式將舊 6 英尺 (約 1.8 公尺) 內 15 分鐘社交距離規則擱置,並敦促人們購買更好的口罩。美國拜登政府已發送民眾 4 億個 N95 口罩,可至藥局和社區衛生中心免費領取。

https://technews.tw/2022/01/22/omicron-ca-live-on-plastic-for-8-days/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界部署重兵,兩國形勢劍拔弩張,大戰恐一觸即發,美國政府立場出現重大轉變,之前僅軍援烏克蘭,現拜登擬決心向東歐及波羅的海國家派遣5000名美軍以及軍艦、戰機,擴大美國在東歐的軍事存在。

綜合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大衛營(Camp David)召開簡報會,為應對俄羅斯在東歐的軍事舉動,更有力地支援北約國家,拜登考慮向羅馬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愛沙尼亞等國派遣3000至5000名美軍進駐,同時派遣海軍艦隊,造訪受威脅的北約盟國港口。

有不具名官員透露,若情況惡化,所派遣的兵力可能增加10倍,預計拜登最快在本週做出決定;報導指出,此舉意味著美國對烏克蘭局勢態度出現重大轉變,日前拜登政府對烏俄採取克制立場,以避免激怒俄羅斯開戰,不過美俄協商無果,拜登不得不放棄不挑釁戰略。

拜登目前仍沒有打算直接在烏克蘭部署美軍,因為美國在去年夏天結束20年阿富汗戰爭後,不願再捲入另一場衝突。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810886
請勿靠近此隔離區!! 內有曾去過葵涌邨的helper
https://lih.kg/2858434
- 分享自 LIHKG 討論區
美國達美航空今日(23日)在Twitter 發文問,哪個城市改寫了自己人生,不少人留言自己的故鄉或旅遊過的地方,但最多人留言的是中國武漢市。

───
ғᴀᴄᴇʙᴏᴏᴋ | ɪɴsᴛᴀɢʀᴀᴍ | ᴍᴇᴡᴇ | ᴛᴇʟᴇɢʀᴀᴍ
🔍 幽光 ʟᴜᴍɪɴᴀɴᴛ ʜᴏɴɢ ᴋᴏɴɢ

加入 Patreon 會員
https://ift.tt/2LAYhD5

ʏᴏᴜᴛᴜʙᴇ ᴄʜᴀɴɴᴇʟ | 幽光 ʟᴜᴍɪɴᴀɴᴛ ʜᴏɴɢ ᴋᴏɴɢ
https://www.youtube.com/c/幽光LuminantHongKo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採訪及報料渠道:
ᴛᴇʟᴇɢʀᴀᴍ : t.me/luminanthkbot
ғᴀᴄᴇʙᴏᴏᴋ: m.me/luminanth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ickeeduck銅鑼灣新店 掛「香港前途 一片光明」橫額被阻
https://bit.ly/3fOfSDe

Chickeeduck於銅鑼灣怡和街新店廣安大廈一樓外牆棚架,掛上「香港前途 一片光明」橫額宣傳。Chickeeduck行政總裁周小龍向《獨媒》表示,他表示租用該處一樓後,計劃在外牆設招牌,惟法團通知將搭棚進行外牆維修工程。他經反映後,獲准於棚架掛上宣傳橫額,惟有自稱「法團成員」表示不喜歡該橫額,著工人將橫額反轉。

周小龍認為事件荒謬、野蠻,令下周開張的新店無法透過店面所在的外牆宣傳,亦浪費了橫額製作費。
Forwarded from 逆程🔚:大重置及第四次工業革命🪖
香港衛生署死亡統計數字

頭5位,2020年死亡人數:
- 惡性腫瘤 14249
- 肺炎 9014
- 心臟病 6314
- 腦血管病 3046
-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即外傷、意外等) 1951
(原數據為「每10萬人有xx人因此而死亡」,故此以上數字係以原數據乘 72 倍而得出,因香港有720萬人)

武肺情況,由2019起計
- 確診 13034
- 住院中 324
- 危殆中 0
- 死亡 213

因惡性腫瘤、肺炎、心臟病、腦血管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這五項死因,一年共34574死亡人數,而被禁制自由的普羅市民人數: 0人

因武肺兩年來共 213 名死亡而令自由受禁制的市民人數: 7200000

數字、邏輯,自己領略。

衛生防護中心統計報告
二零零一年至二零二零年主要死因的死亡率:
https://www.chp.gov.hk/tc/statistics/data/10/27/117.html

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最新情況: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今日重點 #jan242022

2022年1月23日00:00:00至23:59:59,多109宗確診個案
本港新增109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當中69宗是居住或到過葵涌邨。

葵涌邨累計有約210宗相關的確診或初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除了兩座要圍封數日的樓宇,要視乎其他樓宇是否出現大爆發,並平衡其他情況,決定是否圍封整個葵涌邨,目前確診個案未有幾何式上升,希望數字可以回落。

另外,本地個案有5宗暫時源頭不明,其中2名患者分別住在荃灣及葵芳。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30357-20220124.htm
紅十字會接獲通知:有2名確診病人捐血 血製品曾經供予病人使用!
https://lih.kg/2858754
- 分享自 LIHKG 討論區
【Now新聞台】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有機密文件顯示,1958年金門炮戰期間,美國為保衛台灣,曾考慮動用核武攻擊大陸,顯示當年台海危機的危險程度比外界所知的高。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炮擊金門,台灣軍方以榴彈炮反擊,直到1979年北京與美國建交後,才正式停止。

《紐約時報》報道,七十年代洩露五角大樓機密文件揭露越戰情況而聲名大噪的埃爾斯伯格,原來當年亦同時複製了這次被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的機密文件。文件透露,當年有美軍軍官質疑,只用常規武器是否可以成功保衛台灣,認為應該動用核武,攻擊大陸的空軍機場,甚至上海。

文件又指,美軍軍官也預料到此舉會招致蘇聯的報復,台灣以至沖繩也可能成為核報復的目標,但為了保衛台灣也得接受。最終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決定,先用常規武器應對。

年屆90歲的埃爾斯伯格事隔多年才公開這些資料,他說是考慮到現時中美關係因為台灣問題越來越緊張,希望引起公眾的注意和討論。

專門研究冷戰和東亞史的耶魯大學歷史學家文安立說,文件內容意義深遠,確認美國當年動用核武的可能性比想像中高,對比今天台海局勢,大陸軍力遠超當年,如果大陸真的武力攻台,美國的決策者思考核武部署時將面對巨大壓力。

http://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35808&refer=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