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中很多东西没有介绍,包括 Pixel Stand Gen 2、Pixel Pass 等 …… 目前还不知道这些服务是延期上市还是直接上市 …… 等待之后的上手体验。
Android Weekly Update ⚡️
五年安全更新,但没有提到系统更新,大概是少一年了。
遗憾的是,根据 Google 支持页面的确认,Pixel 6 系列依然只有 3 年系统更新周期,而安全更新周期为 5 年。
帮助页面:
https://support.google.com/pixelphone/answer/4457705
帮助页面:
https://support.google.com/pixelphone/answer/4457705
Android 12 将于 12 月开始推送下一版本的 Beta 更新
根据 Google 官方在 Reddit 发布的帖子,提到 Android 12 Beta 计划仍在继续,并将于 12 月推送下一版本的 Beta 更新。之前有加入测试通道的机型,如果不想继续收到测试版更新,请于 12 月 1 日前取消注册 Android 12 Beta Program
消息来源
@update4weekly
根据 Google 官方在 Reddit 发布的帖子,提到 Android 12 Beta 计划仍在继续,并将于 12 月推送下一版本的 Beta 更新。之前有加入测试通道的机型,如果不想继续收到测试版更新,请于 12 月 1 日前取消注册 Android 12 Beta Program
消息来源
@update4weekly
2021 Pixel 秋季新品发布会汇总 1⃣️ | Pixel 6 系列
一图概览
📱 Pixel 6
6.4 英寸 90Hz 1080P 屏幕,搭载 50MP 主摄 + 12MP 超广角双摄模组,支持 7X 数字变焦。
电池容量 4614mAh,配色有海沫色/珊瑚粉/风暴黑三色可选,重 207g,$599 起售。
📱 Pixel 6 Pro
搭载 6.7 英寸 120Hz LTPO 2k 屏幕。相比 Pixel 6 增加了 48MP 长焦镜头,支持 4X 光学变焦 / 20X 数字变焦。
电池容量 5003mAh,配色有云雾白/阳光黄/风暴黑三色可选,重 210g,$899 起售。
AI 算力提升以及应用场景是本次发布会中 Google 介绍的重点:包括在通话语音转文本、本地模型 Google 翻译,以及更具适用性的 Gboard 语音输入都有加入。
计算摄影方面,HDRnet 算法支持 4K60FPS,以及背景物体删除功能、提升面部清晰度等功能都是首次出现,自然肤色功能也是发布会中大篇幅介绍的内容。
Pixel 6 Google 官方只承诺至少三年的系统版本更新,但安全补丁更新均为五年。
@update4weekly
一图概览
📱 Pixel 6
6.4 英寸 90Hz 1080P 屏幕,搭载 50MP 主摄 + 12MP 超广角双摄模组,支持 7X 数字变焦。
电池容量 4614mAh,配色有海沫色/珊瑚粉/风暴黑三色可选,重 207g,$599 起售。
📱 Pixel 6 Pro
搭载 6.7 英寸 120Hz LTPO 2k 屏幕。相比 Pixel 6 增加了 48MP 长焦镜头,支持 4X 光学变焦 / 20X 数字变焦。
电池容量 5003mAh,配色有云雾白/阳光黄/风暴黑三色可选,重 210g,$899 起售。
AI 算力提升以及应用场景是本次发布会中 Google 介绍的重点:包括在通话语音转文本、本地模型 Google 翻译,以及更具适用性的 Gboard 语音输入都有加入。
计算摄影方面,HDRnet 算法支持 4K60FPS,以及背景物体删除功能、提升面部清晰度等功能都是首次出现,自然肤色功能也是发布会中大篇幅介绍的内容。
Pixel 6 Google 官方只承诺至少三年的系统版本更新,但安全补丁更新均为五年。
@update4weekly
2021 Pixel 秋季新品发布会汇总 2⃣️ | 配件篇
🔋 Pixel Stand 二代
支持 23W 无线充电(Pixel 6 为 21W),双线圈设计,内置主动散热风扇,可以在 Pixel 配对 App 中调节风扇转速,来在效能与噪音之间调整。售价 $79.
💰 Pixel Pass 订阅
Google 针对 Pixel 用户推出的硬件/软件生态结合订阅计划;
加入此计划的用户可以每两年得到当年最新发布的 Pixel 手机,以及更加完善的售后维修服务。
软件生态上,Google 旗下软件服务:例如 YouTube Premium、Google Play Pass 以及 Google One(200GB 版本) 都包含在内。
这一服务每月 $45,目前仅面向美国地区开放。
📦 Pixel 6 保护壳
材质从前代 Pixel 保护壳常用的织物变为了略显廉价的磨砂塑料,但为 Pixel 6 标志性的相机模组设计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售价 $29。
@update4weekly
🔋 Pixel Stand 二代
支持 23W 无线充电(Pixel 6 为 21W),双线圈设计,内置主动散热风扇,可以在 Pixel 配对 App 中调节风扇转速,来在效能与噪音之间调整。售价 $79.
💰 Pixel Pass 订阅
Google 针对 Pixel 用户推出的硬件/软件生态结合订阅计划;
加入此计划的用户可以每两年得到当年最新发布的 Pixel 手机,以及更加完善的售后维修服务。
软件生态上,Google 旗下软件服务:例如 YouTube Premium、Google Play Pass 以及 Google One(200GB 版本) 都包含在内。
这一服务每月 $45,目前仅面向美国地区开放。
📦 Pixel 6 保护壳
材质从前代 Pixel 保护壳常用的织物变为了略显廉价的磨砂塑料,但为 Pixel 6 标志性的相机模组设计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售价 $29。
@update4weekly
Google Tensor 采用 2+2+4 的设计,其中两颗 Cortex-X1 大核频率为 2.8GHz,两颗 Cortex-A76 中核频率为 2.25GHz,四颗 Cortex-A55 小核频率为 1.8GHz,GPU 则是 armv8 时代最新的架构 Mali-G78 MP20,频率为 848MHz,并支持 av1 视频解码。
根据 Google 官方提供的幻灯片,Google Tensor 相比 Pixel 5 (高通骁龙 765G) CPU 性能提升高达 80%,GPU 性能提升达到了恐怖的 370%。
仍在使用 A76 无疑是最遗憾的地方,可能 Google 想把 765G 的调教经验带到 Google Tensor 来吧... 希望实际效果不会令人失望。
规格参数来源:XDA
@update4weekly
根据 Google 官方提供的幻灯片,Google Tensor 相比 Pixel 5 (高通骁龙 765G) CPU 性能提升高达 80%,GPU 性能提升达到了恐怖的 370%。
仍在使用 A76 无疑是最遗憾的地方,可能 Google 想把 765G 的调教经验带到 Google Tensor 来吧... 希望实际效果不会令人失望。
规格参数来源:XDA
@update4weekly
Forwarded from 搞机日记 (路中南)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1/10/the-google-silicon-team-gives-us-a-tour-of-the-pixel-6s-tensor-soc/
依旧是 arstechnica 对阵 Google 芯片部门的深度采访。这是一年一刻我最快乐的时候,当然今年可能有两个快乐时光:一个是深度访谈 Google Tensor,一个是深度解构 Android 12 底层。
非常快乐,推荐大家有时间的还是读英文原文,一些细节。
Carmack continued, "You might use the two X1s dialed down in frequency so they're ultra-efficient, but they're still at a workload that's pretty heavy. A workload that you normally would have done with dual A76s, maxed out, is now barely tapping the gas with dual X1s."
就出我意料的是,Google 在 Tensor 的设计上相当注重能效。塞两颗 X1 而非一颗的原因是利用低频 X1 的高能效比。而在中核心使用 A76 而非 A78 也是同样的道理:5nm 的 A76 发热更少更省电,无论是相比之前的 7nm 的 A76,还是相比 5nm 的 A78。而这些中核心省下来的「散热配额」, 毫无意外地肯定是分给了超大核心,两颗 X1。
和大多数人的直觉不同,Google 塞两颗 X1 不是为了更强悍的峰值性能,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能效比。现代的 SoC 都有「 干完活立刻闲下来/睡觉」的机制,所以面对短时重负载任务的时候,SoC 更倾向于「赶紧把活干完睡觉」。等到了有长时的中负载任务的时候,双 X1 的场子就找回来了:以高能效比的方式游刃有余地一直跑着(barely tapping the gas with dual X1s),比如打开相机取景、机器学习运算、录制等。放在以前,这种负载可能就要把两颗 A76 累出老命(指的是和之前的 765G 和 730G 用的 A76,这也是为啥 Pixel 5 和 5a 在录制 4K 的时候会过热),现在 Pixel 6 就随便录制也不会感觉明显过热。
另外针对之前大家都在用的 1+3+4 ,Google 的态度就比较鲜明:光想要好看的单核跑分的话,堆一个超大核的确没啥毛病,但 Google 想要的是跑得快(responsiveness)、综合能效比的高性能(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get high-performance)。可能每一代芯片的设计都会不一样,但对于 X1 来说,Google 坚信现在这样的 2+2+4 的排部是最合适的。果然脑回路有点不太一样,对于有着多年芯片调教经验的 Google 来说,虽然只是刚刚入门芯片设计,但是对于那些高频和高性能之间的关系、每瓦性能等等都并不陌生。
简单说,和整个公版架构、高通等都在为了营销盲目追求更高的账面单核性能的时候,Google 找三星为 Pixel 6 系列自定义了更适合设备实际使用需求的一代 SoC:Google Tensor。
依旧是 arstechnica 对阵 Google 芯片部门的深度采访。这是一年一刻我最快乐的时候,当然今年可能有两个快乐时光:一个是深度访谈 Google Tensor,一个是深度解构 Android 12 底层。
非常快乐,推荐大家有时间的还是读英文原文,一些细节。
Carmack continued, "You might use the two X1s dialed down in frequency so they're ultra-efficient, but they're still at a workload that's pretty heavy. A workload that you normally would have done with dual A76s, maxed out, is now barely tapping the gas with dual X1s."
就出我意料的是,Google 在 Tensor 的设计上相当注重能效。塞两颗 X1 而非一颗的原因是利用低频 X1 的高能效比。而在中核心使用 A76 而非 A78 也是同样的道理:5nm 的 A76 发热更少更省电,无论是相比之前的 7nm 的 A76,还是相比 5nm 的 A78。而这些中核心省下来的「散热配额」, 毫无意外地肯定是分给了超大核心,两颗 X1。
和大多数人的直觉不同,Google 塞两颗 X1 不是为了更强悍的峰值性能,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能效比。现代的 SoC 都有「 干完活立刻闲下来/睡觉」的机制,所以面对短时重负载任务的时候,SoC 更倾向于「赶紧把活干完睡觉」。等到了有长时的中负载任务的时候,双 X1 的场子就找回来了:以高能效比的方式游刃有余地一直跑着(barely tapping the gas with dual X1s),比如打开相机取景、机器学习运算、录制等。放在以前,这种负载可能就要把两颗 A76 累出老命(指的是和之前的 765G 和 730G 用的 A76,这也是为啥 Pixel 5 和 5a 在录制 4K 的时候会过热),现在 Pixel 6 就随便录制也不会感觉明显过热。
另外针对之前大家都在用的 1+3+4 ,Google 的态度就比较鲜明:光想要好看的单核跑分的话,堆一个超大核的确没啥毛病,但 Google 想要的是跑得快(responsiveness)、综合能效比的高性能(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get high-performance)。可能每一代芯片的设计都会不一样,但对于 X1 来说,Google 坚信现在这样的 2+2+4 的排部是最合适的。果然脑回路有点不太一样,对于有着多年芯片调教经验的 Google 来说,虽然只是刚刚入门芯片设计,但是对于那些高频和高性能之间的关系、每瓦性能等等都并不陌生。
简单说,和整个公版架构、高通等都在为了营销盲目追求更高的账面单核性能的时候,Google 找三星为 Pixel 6 系列自定义了更适合设备实际使用需求的一代 SoC:Google Tensor。
Ars Technica
The “Google Silicon” team gives us a tour of the Pixel 6’s Tensor SoC
Learn more about the Google Tensor from the people that designed it.
Android Weekly Update ⚡️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1/10/the-google-silicon-team-gives-us-a-tour-of-the-pixel-6s-tensor-soc/ 依旧是 arstechnica 对阵 Google 芯片部门的深度采访。这是一年一刻我最快乐的时候,当然今年可能有两个快乐时光:一个是深度访谈 Google Tensor,一个是深度解构 Android 12 底层。 非常快乐,推荐大家有时间的还是读英文原文,一些细节。 Carmack continued…
发布会之前我就已经坚持过类似的看法,Google 首款 SoC 不会是性能作为第一位的。
Google 如果真的在发布会上一味强调「我们比高通 S888 峰值性能释放高出 30%」这种话术,我反而会抱着更加怀疑的态度。
Google 如果真的在发布会上一味强调「我们比高通 S888 峰值性能释放高出 30%」这种话术,我反而会抱着更加怀疑的态度。
🍦 Android 12 彩蛋:雪糕筒雕塑
网站
虽然 Android 版本如今不再公布甜点代号命名,但 Android 开发团队还是会为 Android 船新版本准备一个内部代号:今年 Android 12 的代号是 Snow Cone(雪糕筒)。
在支持 ARcore 的设备上打开 Android 12 AR 纪念碑网站,就可以以 AR 模型的样式,在现实世界展示这个 Android 12 彩蛋。
@update4weekly
网站
虽然 Android 版本如今不再公布甜点代号命名,但 Android 开发团队还是会为 Android 船新版本准备一个内部代号:今年 Android 12 的代号是 Snow Cone(雪糕筒)。
在支持 ARcore 的设备上打开 Android 12 AR 纪念碑网站,就可以以 AR 模型的样式,在现实世界展示这个 Android 12 彩蛋。
@update4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