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oko RD
177 subscribers
378 photos
33 videos
378 links
一个没有常识、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中二病人(话痨)的自留地。

该频道不专注于 Daily 或 News,而是一个记录我当前关注和思考内容的地方。

1. 随机事项:每月为自己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大概率🐦🤣

2. 同步内容:我会收集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内容。

3. 私人笔记:没经大脑的学习笔记以及一些个人随想。

4. ACG 内容:浓度高的部份还是挪到 另外一个频道 @tomoko_acg

5. 内容转发:在这个频道上转发的内容并不必然代表我个人的立场。
Download Telegram
稍微整理一下「TIL 与普通博客的区别」以及「我为什么想弄个 TIL 博客

---
WHAT

TIL(Today I Learned),是一种特定题材的博客,专注于记录作者每天或近期学到的具体知识点。

1. 非常具体的场景 :大多是特定场景特定环境下的解决方案。例如 Hugo + Mac + Cloudflare Page + GitHub,这一般不是其中一个平台的文档可以说清楚的,而且也与各个软件的版本有关。也是因此时效性、不通用性会比较高。

2. 原创性低 :我打算后续很多 TIL 文章都是基于大模型的输出结果校对而写出来的。既然定位如此,也是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既然别人都写过了,并且写的比我更好,我为啥要写」的那种心态。所以心理负担以及写作压力没这么强,同时也可以练习技术写作。

3. 篇幅短,更新频率高 :例如「我今天学到了在马桶上厕所,需要先垫一块纸巾,然后就不怕溅水了」这种也可以写一篇 TIL。

4. 用作记录使用 :也是在很多情况下,经常会有那种「我当时是怎么做的」的那种情况,然后再上网找一次之前的教程,然后再踩一次之前踩过的坑。写下来就能避免这个事情了。

---
WHY

1. 记录学习笔记(根本原因) :最近工作上会经常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想用来做简单的笔记。

2. 直接原因 :我想弄一个自己从零搭建的新博客了。(才不是因为 xlog 比较卡

3. TG 不适合 :我也想过在 Telegram 上写这个 TIL 的,不过这里不适合贴任何代码,甚至不适合写任何 500 字以上的内容。也就作罢。

4. 灵感来源 :从最开始 simonw/tiljbranchaud/til 这两人的博客我就知道了有 TIL 这种流派,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 LOTU$ 的 blog ,我看他有在记录之前各种折腾的一些过程。(受到鼓舞了)

---

至于为什么会有流派 TIL 笔记为什么值得写,可以看看这 simonw 的 What to blog about
Tomoko RD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在 Home Assistant 中,电脑/手机启用 APP 的时候,也会将电脑/手机看作是一台设备,然后监控各种设备状态。敢情电脑/手机的各种运行状态都可以监控并绑定各种事件。

你家伙,我下了五层楼梯,以及我摸鱼在看什么软件都一清二楚是吧~

#homeassistant
重新看了一下 HACS 以及 小米官方 的集成,才发现我之前并没有真的用到小米的集成。这次一次过将所有设备都加进去了。(也太乱了,估计要用 dashboard 的特定 card 配置才能弄好看些)

才发现 HACS 是 HA 的一个第三方集成商店,跟官方的 core 里面的不一样。这回是真的有很多花里胡哨的插件。(事后可以体验一下)

这里 也列了一些很有趣的插件,例如有一个专门模拟有人在家,来防止进进贼的。

#homeassistant
有点离谱,什么元灵和潮音未来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要不要来个 Mujica 的牌组🌟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 70% problem: Hard truths about AI-assisted coding #pinboard #ai

AI 工具的能力极大受限于使用者的能力,其对经验丰富的开发者的帮助大于对初学者的帮助。最后的核心还是回到「如何让使用者借助 AI 工具得到成长」,而不是 workflow 中的一个黑盒节点。

例如,我经常会将编辑好的文字加上写好的 prompt 扔到 AI 里面润色。润色完看看觉得差不多了就贴出来。

但其实这并不是合适的工作流。我应该去观察「哪些句子被改了,为什么要这么改」。这样才能往下一级去进步。

https://addyo.substack.com/p/the-70-problem-hard-truths-about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读过东方醉蝶华 食莲人们的醉与醒 03-04

评分: ★★★★☆
标签: 日本漫画
备注: 7/10 年轻人的东方入门作,才知道东方系列的作者 ZUN 是何许人也。我之前还以为东方系列是集体共创作品,没有具体的原作。(看完才知道这系列不止 4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023047/
Forwarded from Yu’s Life (Yu’s Life)
📖 AI Blindspots #article

备注:AI coding 的一些推荐实践

https://ezyang.github.io/ai-blindspots/
🔖 LLM Agents are simply Graph — Tutorial For Dummies #pinboard #llm #agent

一个简易的 Research Agent 的实现原理介绍。不过我觉得这类 agent 可以加一步「 Decide if it need to ask user more context」。

https://zacharyhuang.substack.com/p/llm-agent-internal-as-a-graph-tutorial?subscribe_prompt=free
Tomoko RD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