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 Main
3.92K subscribers
721 photos
10 videos
36 files
3.1K links
Boost efficiency + reduce pressure!
Download Telegram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846 - Never Gets Easier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846/

Nick Maggiulli 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

1 即使你是顶尖的球员,可能换一个联赛,你的表现就不那么出众。并不是你的球技退步了,而是你身边的球员更强了;

2 人生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一直追赶的游戏,除非你在这一领域内做到最强,否则一直就在追赶;

3 除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换一个领域尝试,也许这样会变得容易一些;

4 当然这种容易可能也维持不了多久,不久之后,这样的领域也会变难。也许这就是人生。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847 - Do Nothing for 24 Hour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847/

Matt Lakeman 给自己设定了一个24小挑战:

1 不能接触任何外部刺激机制,比如使用手机,与他人交谈。

2 必须在这24小时内待在卧室里。

3 房间里允许有一个满的23.7盎司的水瓶。

4 手机将面朝下放置。会设置一个24小时的闹钟。不得以任何方式与手机互动。

5 不被允许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必须等待闹钟响起。

他最后挑战成功了,他发现自己的思绪更清晰,而且不会被外部刺激所干扰。
👏42
Reader by Readwise 做得太棒了!

把一个 Youtube 链接丢到这个工具里,然后它自动就把视频里的音频转成文字了。

用户就能直接阅读下面的文本做标注了。

我猜可能其他用户已经收藏这个视频到 Readwise 了,所以我一贴链接进去,直接就有下面的文本了

https://read.readwise.io
5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848 - Expectations Debt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848/

Morgan Housel 介绍了一种隐形负债 -- 期待负债:

1 期待负债是指我们的预期和现实出现巨大的差异,即使现实并不差,但由于我们的预期过高,依旧会形成期待负债;

2 期待负债客观存在,但又很难量化。比如改革开放带来了多年的高增长,一旦这种增长放缓,即使 GDP 仍旧还在增长,大家还是会遇期待负债;

3 这些负债真实存在,所以明白他们的存在之后,我们需要更合理地管理自己的预期。
一些微小的善意

这些年来播种了一些微小的善意,终于看到了一些结果。

这些一直激励着继续做这个项目,也希望一直能做下去。

如果你也曾经获得过我的善意,请不吝告诉我,它们将激励我继续前进。

当然,也请你把这份善意继续传递下去。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testimonials/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849 - Create Your Own Career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849/

Jack Raines 结合自己的经历介绍道,很多工作是靠自己创造的,而互联网是很好的助推剂:

1 努力做某个有趣的项目,并向世界宣传它;

2 不断迭代和改进你的“东西”,直到你因它而出名;

3 吸引一群同样在打造他们自己“东西”的有趣人士;

4 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可能与你的“东西”互补时,给他们发消息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5 获得成功。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850 - 为什么我们热爱科比?

“天勾”贾巴尔的电子报最近获得了 National Arts & Entertainment Awards 的提名,于是他公开了三篇被提名的文章,其中一篇介绍他为什么热爱科比:

1 科比在 NBA 常规赛中累计获得了 33643 分,略逊于贾巴尔的 38387 分;

2 与此同时,科比还保有 NBA 的最多投失次数,职业生涯高达 14481 次;

3 所以贾巴尔说,科比最令人敬仰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断地从失败中爬起来,一次次重新战斗。

4 恐怕他是 NBA 失败次数最多的球员,也是 NBA 中重新爬起来最多的球员。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850/
Forwarded from AwesomeVisa
AwesomeVisa Workshop 00 - 润向瑞典🇸🇪

本周日11月19日晚上九点,我们将邀请在瑞典获得博士的 Aurelie 来分享:

1 瑞典留学申请
2 瑞典学签/工签政策
3 瑞典生活简介
4 北欧迷思祛魅

免费注册即可获得会议链接

https://exodus.awesomevisa.com/workshop-00/
DPS Main
DPS 周刊 69 - 一天经历了两次车祸之后 最近一天之内经历了两次交通事故,两次带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 出城的时候,在高速遇见车祸,一辆卡车直接底朝天翻在路边。所有车道上的车都瞬间从每小时140公里减速到0。 回城的时候,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碾到一块事故车的残留碎片,当时就一声巨响,但车胎还没爆。继续开了几分钟之后,我的右侧两个车胎都爆了。还好前后,以及右边的车道都没车,我慢慢减速变道停到右边路肩。 出城的那场车祸虽然不是发生我的车上,但是着实让我一身冷汗。尽管不是亲身经历事故,但我因为毫无选择而焦虑。…
和我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我当时速度137公里/小时,过了一分钟爆了两个胎。

https://fxtwitter.com/gxgexiao/status/1725216079449112835
DPS Main
看这个德国女生的频道很久了,都是她自己制作各种东西的视频。这一集她介绍了自己的整个制作流程,边做边想,一步步试验,最终的成果非常惊艳。 https://youtu.be/SIRQhXaLvAY
之前推荐过 Laura Kampf 的频道,没想到她最近度过了自己40岁的生日。

之所以惊讶,是因为她在各期视频里展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活力,都让我觉得她才二三十岁。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她的态度 — 买了一栋120年的老房子,想怎么修就怎么修;修得没进度了,就去建个 tiny house,等等。

当然她也不是没有纠结,几个月搬到了洛杉矶,一切从头开始。于是为了治愈自己,她在五金店做了一个极其简易的拖车,然后拖着木材回家,预计一个小时的路程整整走了三个多小时。她说这是自己的治愈之旅。

可能最打动人的就是她的真实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0CUQI7dpFU
DPS 周刊 123 -- 李飞飞的移民奋斗史

https://letters.acacess.com/weekly-123/

最近李飞飞教授出版了她的自传 The Worlds I See, 这是她的个人成长史,也是一部移民的奋斗史。

李飞飞教授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因为她创建的数据集 ImageNet,使得后来的深度学习在图片识别领域有了测试基准,从而大放异彩。

李飞飞教授出生在北京,成长在成都。后来她父亲于1989年先移居到美国,三年后,她和母亲得以成行,与她父亲在美国团聚。

In the initial phase, which I quickly realized was spearheaded by my mother, my father would find work and secure a place to live. In the second phase, to follow shortly thereafter, we would join him.


因为成都没有飞往美国的航班,所以她和母亲先赶到上海,再搭乘飞往美国的航班。离开上海前,李飞飞特地前往浦江饭店,因为传言这里是爱因斯坦曾经下榻的酒店。就在访问上海前后,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当然在年少的李飞飞看来,还有另一层东西激励着她,那就是爱因斯坦也是移民。

Maybe this won’t be so bad, I thought. Einstein was an immigrant, too, after all.


当她们飞抵美国,等了很久,不见她父亲来接机。她和母亲非常焦灼,因为无法联系上她父亲,也没有钱买回中国的机票,更不用说她当时的英语口语不足以和人交流。

My mother had exactly twenty U.S. dollars in her pocket, we had no return ticket, and I quickly found that the couple of years I’d spent learning basic English in school were all but useless in practice.


终于等到她父亲来接机,之所以耽误了很久,是因为他的二手车在路上抛锚了。这种事在囊肿羞涩的移民中经常发生。

到了美国还没喘一口气,她就赶去学校上课。当然第一天的学校生活就让她爱上了美国。

On an otherwise imposing first day, I instantly knew one thing: I would love American teachers.


之后,李飞飞考上了普林斯顿攻读物理,获得了全奖。第一次让这个经济紧张的家庭如释重负。

Every milestone of her life had been a reminder that she was on the wrong side of divides she had no hope of bridging, conditioning her over decades to feign a confidence I knew she never truly felt.


等到她从普林斯顿毕业,刚好赶上第一波互联网泡沫。连华尔街也疯狂找人,想赶上这一风口 。李飞飞接到了不少华尔街投行的职位,于是她回去和母亲谈起这件事。如果去华尔街工作,高薪立即可以让这个移民家庭脱离困境。但是她母亲只问了两个问题就让李飞飞认识到这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Fei-Fei, is it what you want?”
“You know what I want, Mom. I want to be a scientist.”
“So what are we even talking about?”
最近使用闪迪的 SD 卡出现了两次意外,都是同一张 128G 的 SanDisk Extreme PRO SDXC:

第一次:拍了一两千张照片之后,把这张卡插入 Mac,发现无法被识别。一开始以为是 Mac 升级到 Somona 才导致的问题,陆续换了两天 Mac 都无法识别。最后只有在其中一台 Mac 中的 disk utility 里才能找到,其他都显示没有挂载;

第二次:将同一张卡插入 A7R3,每次开关电源都会导致相机的日期等数据被重置,但还是能正常拍摄。拍了不到五十张之后,突然显示数据损坏,要求修复。修复之后,发现前面拍的照片都没了。还好有备用卡,换上之后,相机没有重置时间,也可以正常拍摄。回家之后用 Disk Distill 的 deep scan 恢复了所有数据。

考虑到 Sandisk 的母公司西数在最近闪迪固态硬盘上的态度,我会放弃使用所有闪迪的产品。

当然还是有很多教训:

1. 拍照还是要多带备用电池,多带备用卡;
2. 如果卡出了故障,第一时间停用,回家还有可能恢复数据,千万别再用这张卡;

https://www.tomshardware.com/news/sandisk-extreme-pro-failures-are-due-to-design-flaw
Forwarded from DPS Build
DPS Build
Sam Altman 的最新表态 https://fxtwitter.com/sama/status/1725742088317534446
太有意思了,OpenAI 的董事会主席不知道开了董事会,然后还被撤去了董事会主席一职
👍7
CrossFit 五冠王 Matt Fraser 的口号是 Hard Work Pays Off,简称 HWPO,结果他们把它翻译成了“努力工作“😂,明明是“努力训练“才对。
我们今晚九点见。

目前已经有超过四十位朋友注册了这场润向瑞典🇸🇪的讲座

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准备了一份惊喜给所有注册的朋友,具体细节都在下面这个页面上,免费注册即可获得。

https://t.me/pillarsalt/448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851 - How to Be Successful?

Mark Manson 对成功有不少独到见解:
1 真正的成功人士往往不循规蹈矩,他们的习惯往往与众不同;
2 极致成功建立在独特的想法、正确性和大规模执行之上;
3 成功的关键是持有与众不同、正确的观点,并敢于为之奋斗。
4 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执行,还包括创意和勇气;
5 极至成功可能带来不受欢迎、频繁失败和幸福感缺失的风险;
6 真正的动机理解是追求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超越他人。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