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集 ℠
4.84K subscribers
782 photos
87 videos
128 files
3.03K links
Build in Public - A Journal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不喜勿入,赶紧滚蛋
Download Telegram
#PKM #tools 一个可以把 LLM 快速配置在低代码平台上的工具,看着很不错,自己创业或低成本平台,可以尝试下。但是不要在国内平台应用上搞这些。 https://n8n.io/langchain/
#PKM #tools 开源HTML转换Markdown 工具【 Turndown 】,一个效果非常好的JS库,复杂的HTML转出来的Markdown效果都很不错,并且有在线转换网页可以直接使用。 https://github.com/mixmark-io/turndown
#PKM #tools #Booknotes 论文《Large Language Models as Analogical Reasoners 》( https://arxiv.org/abs/2310.01714 ),语言模型中的思维链(CoT,Chain of Thought)本质就是思维的逻辑能力,因为逻辑能力导致推理能力。所以很多Prompt 做的好不好,与你自身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正反推)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很多模型会认为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与其逻辑+推理能力弱有关系,所以出错率会很高。

反过来说,我为什么自己在逻辑+推力能力弱的时候,还要去借用AI皮,去训练Prompt?这他妈不是一个反智的行为?越训练越弱逼?

我的原则是,如果你不是 行业/产业 中的从业人员,不要总去用一些AI产品,看似“效率”,其实让自身能力永远没有上升且越来越降低。换句话说,后期毫无上升空间。
#PKM #Murmuration “I used to resent obstacles along the path, thinking, ‘If only that hadn’t happened, life would be so good.’ Then I suddenly realized, life *is* the obstacles. There is no underlying path.” © Janna Levin
#fuckarounditis #PKM 讲真的,不论你是什么时候关注的频道,你还不知道写什么,甚至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我觉得你挺差劲的,毕竟将近一年的时间,我都肝了2834条了。

说明你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更多的坚持。

更应该学会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扰,先学会口语化的写,哪怕是流水账。

非流水账式,你要写话题性比较强的东西,可以先看看他人是如何写,他的逻辑、他的正反推是如何的,在学会下笔。

如同专业写新闻稿或文案策划都是一样的道理,先看,后“抄”,再学“写”。

这里的“抄”,更多的是验证、多方求证的意思,甚至模仿结构、语法的意思。

“写”从来不在乎是什么平台、什么载体,也与公开不公开没有任何关系,最关键是自身的「内化」。

也就是另外一种与自己“交流”的方式,来验证自身所学、所知、你的思维、你的认知、你的逻辑。

如有共进者一起交流更好,没有也没所谓。因为“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同等水平或比你更高的水平,否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PKM #Murmuration More & Less

You solve beginner problems with "more."

You solve advanced problems with "less."
#PKM #tools 听播客又一个利器【Podwise】,支持订阅播客、中英文翻译+转录、AI总结、播客内容可变成思维导图、内容压缩成大纲、与Notion、Obsidian、Readwise等工具无缝集成等。目前只有Notion和Readwise ,应该还在beta testing 。

【免费账户】支持每月4次生成,【标准账户】$5.9/月,【Pro账户】】$11.9/月 。有邀请奖励制,邀请注册并订阅(付费)后会获得15天的订阅时间奖励。https://podwise.xyz/i/1ad

所以试试看咯?反正我不会为这个花钱的,再者说,每月4次总结生成够用了。 中文播客质量真的很差,多数情况下犹如我Live Stream 一样,随意扯淡而已。英文播客质量普遍很高,主要人家都做了多少年了且一直流行这些东西。我们呢?
#PKM #tools 一些纯技术开发类的在线工具

1. Aliyun Java Initializr

在日常开发工作和自己学习跑demo的时候,往往都需要快速构建一个springboot基础工程。除了用IDEA开发工具构建,更多就是用Spring Initializr来生成,但用的时间长了发现,它也就仅仅只能帮我们引入一些必要的jar包,其他插件轮子还是得自己配置。它可不是简单的引入jar包,而是帮你把工程目录,相关配置文件和基础 java 代码全部生成了,省了很多环境搭建的时间。 https://start.aliyun.com/bootstrap.html

2. magicalcoder

magicalcoder是一个自动生成代码的工具,JAVA代码自动生成,还有H5样式布局器。对于有写页面需求的后端开发来说是个神器,可以拖拽控件布局直接生成css、js,支持element、layui、bootstrap4这些常用的前端框架。 http://doc.magicalcoder.com/

3. 菜鸟工具

工具类站点,在线运行随时随地写很方便。 https://c.runoob.com/

4. BEJSON

输入想要定时执行的周期,就可以自动生成Cron表达式。 https://www.bejson.com/othertools/cron/

5. 文图

比如统计指标,用SQL查询很简单,但给外行人看这类数据,还要是更直观一点,反正都是干活为啥不完成的出彩一点?文图可以根据Excel 里的数据,自动生成对应的统计图形,样式可以自由切换,生成PDF、JPG等格式。 https://wentu.yimian.com.cn/

6. Diffchecker

Diffchecker是一个使用很不错代码差异对比工具,使过svn或者git的人对diffcheck肯定不陌生,而且他支持比对的类型比较丰富,excel、pdf支持。 https://www.diffchecker.com/
#PKM #tools Google Android 的免费 Rust 课程 ,从基本语法到高级主题,还有对应的练习题,适合快速入门了解。 https://google.github.io/comprehensive-rust/index.html
#PKM #tools 免费开源的一个PDF转HTML程序【pdf2htmlEX】,生成的结果和原始PDF几乎一模一样。其背后是利用的Chrome Headless,让Chrome渲染PDF,再导出成HTML,甚至图片都转成了 base64 字符,所以一个网页就可以包含完整的文本、字体和图片等内容。 https://github.com/pdf2htmlEX/pdf2htmlEX
#PKM #fuckarounditis #ADP 👨‍🌾Q: Can someone explain why I have to pay tax when I buy stuff with my money that was already taxed ?

🤏️️ AI scum : Certainly! The concept of paying tax on purchases with money that was already taxed is known as "sales tax" or "value-added tax" (VAT), depending on the country. Here's a simplified explanation of why this happens:

1. Income Tax: When you earn money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like your job, investments, or other means, you typically pay income tax on that money. This tax is a percentage of your income.

2. Sales Tax/VAT: When you buy goods or services,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n additional tax called a sales tax or VAT on the purchase price. This tax is a percentage of the item's price.

The reason you pay sales tax on your purchases is that it's a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generate revenue to fund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It's separate from your income tax and helps fund things like schools, healthcare, roads, and more. Essentially, it's a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llect money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economy.

So, while it may seem like you're being taxed twice, income tax and sales tax serve different purposes and apply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your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t's a fundamental part of most tax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 A: He wasn't asking what a tax is. He's asking why. I'll make the question easier with an example. I bought a used boat. The sales tax was already paid when the boat was bought new. Why am I paying tax on the boat that is privatley owned where the sales tax has already been paid.

Essentially, it's a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llect money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economy, so they have more of it and you have less.
> TLDR - One tax is used for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The other tax is used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but also includes a list of specifics.

But Ring fencing of tax income does not happen in the UK. The reason governments like sales taxes is that they are hidden. If I buy an item that the retailer can sell for 5 pounds, I pay 6 pounds. I am not normally conscious of the fact that only 5 pounds is going to the retailer and 1 pound to government in tax.

👨‍🌾 假如看懂了,就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说AI 只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AI scum 适合做个Tag!!
#PKM #Murmuration “拥有觉知的人,关心的是事实,因为他们需要确凿无疑的事实来反向观照自己,去思考自己在类似的情境下会有怎样的选择,于是他们通过理解他人的方式来理解自己,通过理解自己的方式宽容他人。没有觉知的人,并不关心事实,他们更关心所谓的动机,具体说起来,就是关心人性中的愚蠢和邪恶。他们需要这些东西,不遗余力地去证明这些东西,然后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和道德。” © 和菜头

👨‍🌾 没有「觉知」,就没有「智识」。

关于什么是「智识」?可以参考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安德鲁·阿伯特(Andrew Abbott)的演讲 。
> https://www.youtube-nocookie.com/embed/fSFkljMNegY

视频很长(一个半小时),总体来说:认知,最重要的不是知识(knowledge),而是致知(knowing)。毕竟,我们将卓越的知识定义为由卓越的致知行为产生的任何知识。所以,致知决定知识。

所知之事(The Known,致知的客体),有两个重大变化:第一,在我们所知之事中,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社会生活的知识远多于其他;第二,对知识的渴望与知识的商品化之间的竞赛,不断地把我们知识的客体分解成的越来越小。而致知的主体,即致知者(The Knower)主要变化是,社会性致知者(Social knower)的兴起,如学术团体、研究机构;自二战以来,组织作为致知者正稳步上升,如Google、Facebook等;第三点,物(如电脑)作为致知者的重要性正不断增强。至于知识本身,也即致知的结果,有一个主要的变化:不是已知事物的量有变化,而是其质有变化,知识越来越像商品——它不再是一个过程,而是结果。

而在当代,多数人转向社会性致知、「知为寻找」、以算法为致知,日益远离以手艺人独自工作的方式致知、以联想为致知、以话语论证为致知。

AI的流行,加剧了更多人对「致知」的理解为「寻找」(finding),他们会上网寻找知识的时间比思考的时间要长得多。他们把阅读本身定义为一种寻找。

这种「知为寻找」的模式与「知识由商品构成」的观念有关,因为商品是可以找到的东西。

他们关于致知的理解不包括任何真正的论证(argument)。如果你直接问这些某某的论证,他们会给你一个要点列表(列表上甚至会是某某说过的重要内容),但是它们之间没有逻辑 联系/关联。因为他们并不真正把论证看成复杂的逻辑句法,他们把它当作一个清单。
> 犹如上一条内容 : AI scum

致知的最后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变化是话语性的、线性有序(discursive, linearly-ordered)的致知行为作为一种实践的衰落。

更糟糕的是向视觉致知的转变,比如《抖快红》的流行,但是「视觉再现」并不能有效传达高度复杂的思想,我们不会试图用纯粹的视觉命题来证明微积分基本定理,就像我们不会不用语言来表达哈姆雷特所面临的道德两难一样。

视觉致知并不是像话语致知那样的智识工具。这就是事实。

这些东西的产生,与我们的「认知扭曲」和「知识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均有关系。

没有「觉知」,就没有「致知」;没有「致知」,就没有「智识」。
#PKM #tools iOS 17 新功能【屏幕距离】上次介绍过,有同志问,电脑端有没有?那必须有哇!电脑端主要都是根据`20-20-20 规则`来制定的,即工作20分钟休息20秒。
> 什么是20-20-20规则?即每 20 分钟,将注意力集中在至少 20 英尺( 6 米)远的地方 20 秒。遵循这个规则可以有效地缓解你的用眼疲劳,保护视力健康。 https://opto.ca/eye-health-library/20-20-20-rule

1. 【休息一下】

仅支持macOS,可付费但没必要。默认就是20-20-20,其他的都是伪需求,中美区都有!谜底团队开发!https://apps.apple.com/us/app/%E4%BC%91%E6%81%AF%E4%B8%80%E4%B8%8B-%E7%BC%93%E8%A7%A3%E7%96%B2%E5%8A%B3%E6%8F%90%E9%86%92%E5%B7%A5%E5%85%B7/id1457158844?l=zh-Hans-CN&mt=12

2. 【Project Eye】

仅支持Win ,免费。 https://github.com/Planshit/ProjectEye

3. 【Eyeblink】

macOS+Win,免费,界面简陋。还是推荐【休息一下】。 https://www.blinkingmatters.com/
#fuckarounditis #tools 其实简中环境很差都是有原因的,高级一点的纯粹的信息差,差一点的属于纯粹的骗/坑。 就好比海外播客(Podcast)你或许听着累,甚至听不懂。首先你干嘛不先好好学习英文呢?这就好比看美剧英剧一样,你看的时候多忽略下字幕,平时多看看,总会能搞明白。

再不济,架不住你实在是想 听/学习 ,用飞书妙记或 Whisper 识别语音,然后用沉浸式翻译插件英转中,不是很简单的吗?

😁国内的小报童业务之一「播客小捕手」也是这么做的啊。一个自己做,一个花钱让别人做。

一个自己在学习探索的同时,可以举一反三。

一个花钱办“小事”,一劳永逸。

你怎么选?
#PKM #tools VS Code 插件 Monitor Pro,一个全面的资源监控工具,旨在帮助你实时跟踪重要的系统指标并提供直观的展现方式。 比如资源监控(CPU使用率/频率/温度,内存、网络、文件系统)、排序、刷新间隔、远程SSH资源监控、高占用警报、仪表盘等等。 https://marketplace.visualstudio.com/items?itemName=nexmoe.monitor-pro
#PKM #tools 使用X(Twitter)+Raycast 的一个小技巧,利用Raycast中的 [quick link](https://twitter.com/search?q=filter%3Afollows%20%22{Query}%22&src=typed_query&f=top
) 可以直接搜索我 follows 的人发的内容。
#fuckarounditis #tools VSCode 现在已经原生支持了内网穿透,你只需要在工具栏中设置本地的具体端口,它就会生成一个临时域名。目前一个账户允许开 5 条隧道,且存在带宽限制,不过对于一般的研发、协同和调试场景,完全够用。它的原理是与 server 端建立一条 ssh 隧道,然后开了一个反向代理。
#PKM #tools 数字色彩调配,具体可看Obsidian CEO 的这篇文章( https://stephango.com/flexoki ), Obsidian Minimal theme 也是源于【Flexoki】,文内关于[Practical Pigment Mixing for Digital Painting](https://scrtwpns.com/mixbox.pdf)的PDF 。 这篇文章非常的棒,UIUE工作的可以多看看,甚至喜欢做美化CSS的也可以参考下。
#PKM #tools #IntellectualObesity Spotify launched on this day in 2008.
#PKM #tools #Booknotes 每天一本编程书,每天进步一点点。 https://salttiger.com/archives/
#fuckarounditis #PKM 其实我很讨厌什么`创始人`、`主理人`这些什么烂词儿,显得相当的愚蠢。当然这两个蠢词儿,意思不一样,类型更不一样。一个是针对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个是蠢属于网络词汇,具体来源在哪里就不找了,没什么意义,纯属浪费时间。

在真实世界里,你创造了一家企业,一般性叫`企业主`,而这家企业叫做`组织`。

而`创始人`这种称呼/称谓,是那种你在一家100岁的公司墙上的肖像画底部看到的东西,它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岁月及一段功绩。

而不是他妈一个25岁的人去年开发了一个 toB(SaaS)/ toC的应用程序!!!!

专业点讲,这叫他妈“Word Inflation” 。

数字世界充满了各种Phony Baloney,你可以选择跟随,你也可以选择不屑。

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