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souyin_rss
3.54K
subscribers
15
photos
2
files
219K
links
RSS订阅
📖
【点击更多查看板块】
🔰
在此页面点击各个板块便于阅读
‼️
#新闻
: # 澎湃新闻 # 虎嗅网 # 时刻新闻
# 环球网 # 纽约时报中文网
# 路透中文网 # 每日环球视野
#经济
: # 第一财经 # 财经网
#科技
: # 少数派 # 爱范儿 # 极客公园
# 月光博客 # 数码闲聊分站
#阅读
: # 知乎每日精选 # 知乎日报
# 图书
#游戏
: # 游戏打折情报 # 游戏日报
Download Telegram
Join
RSS订阅
3.54K subscribers
RSS订阅
为什么感觉很多肉食性动物的眼睛在头前,食草动物将它们放在头的两侧?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为什么感觉很多肉食性动物的眼睛在头前,食草动物将它们放在头的两侧?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很多人认为眼睛长在前额或两侧,是区别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特征。 这的确有一定科学依据,但却比较片面。 虽然眼睛所在位置,的确可能和食性 / 生态位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瞳孔的形状。 《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1]: 陆地动物的眼睛和生态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某种意义上来说,瞳孔形状决定了它们的生态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瞳孔的形状,其次,正面视野和侧面视野,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
瞳孔形状&生态地位
▶
竖瞳的动物很可能是伏击型捕食者,昼夜都很活跃。…
RSS订阅
为什么人常常一忙起来就疯狂想学习,闲下来反而什么都不想做,有没有心理学依据可以解释这类矛盾心理?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为什么人常常一忙起来就疯狂想学习,闲下来反而什么都不想做,有没有心理学依据可以解释这类矛盾心理?
消费者行为里还真有一篇论文研究了这个现象,标题就直接对应了题主的疑问:“Goal Conflict Encourages Work and Discourages Leisure(目标冲突时人更想工作而不是休闲)[1]”,背后的机制在于目标冲突 (Goal Conflict) 会导致更强的 行为合理化需求 (Need for Justification)。 想象一下你忙碌的场景:老板 / 导师的任务清单长得像裹脚布,家里还有一堆琐事嗷嗷待哺,朋友约饭的消息闪烁不停,你还惦记着健身房的年卡不能浪费…… 是不是感觉头都大了?…
RSS订阅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明出板甲?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明出板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面对一圈儿弱鸡,你拿板甲来干什么?拖慢你的追击速度吗? 一般来说军事史上如果一个资源充足的地方没有发展出某种兵器,多半都是因为它的生态位被别的东西替代了。所以不要急着反思,万一有什么更牛逼的东西代替了这玩意儿呢? 跟中国古代的家伙事儿比起来,板甲只能算是“乞丐的玩具”。 这家伙事儿就是长城。 板甲?板甲才几个钱?够修半个烽火台吗?那是穷棒子没办法才玩儿的破烂,实在修不起长城,只能选择把长城穿在身上跑,别的都还好,就是半月板受不了,还特么挺押韵的。 …
RSS订阅
May 24, 2025
#每日环球视野
#资讯
#图文
via
每日环球视野
Telegraph
May 24, 2025
May 24, 2025 NATURE · 环境与自然 香港大熊猫新生活空间 香港海洋公园饲养的大熊猫「盈盈」与龙凤胎幼崽「家姐」、「细佬」在新生活空间活动,中国。5月22日,香港海洋公园宣布5月27日起向公众开放参观熊猫馆的新生活空间和延展高地区域,园方表示大熊猫将在新空间探索更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帮助幼崽学习攀爬更高的山坡及树木。大熊猫龙凤胎幼崽「家姐」和「细佬」出生于2024年8月15日,是首对在中国香港出生的大熊猫,目前体重已超过21公斤,开始尝试进食竹叶。摄影师:Li Zhihua SPOT NEWS…
RSS订阅
长寿的鸟类有哪些?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长寿的鸟类有哪些?
这只叫 wisdom(智慧)的黑背信天翁,她今年 73 岁了,至少,也有可能更大。 智慧是人类已知的最高寿鸟类。 每一年,人们都以为它已经是风烛残年了。 而智慧,每年,都在刷新黑背信天翁的寿命记录。 甚至是繁殖记录。 下图是 2023 年 12 月 3 日,在中途岛拍到的智慧。中间脚上带着红色金属环的那只。 在 1956 年的时候,37 岁的鸟类学家 Chandler Robbins,为了开展一项海鸟与飞机碰撞的长期研究,为中途岛上的信天翁戴上环志。 5 岁的智慧,是其中一只,她的脚环号码是 z333。…
RSS订阅
人为什么要睡觉?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人为什么要睡觉?
睡眠对人和非人动物的具体功能还在研究之中[1],目前看来,每天睡至少两三个小时,让人脑清除脑脊液等处的杂质、进行突触剪枝[2]等生理功能有时间运转,对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有必要的,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不能用药物替代,尤其是经常睡不到七个小时的人的整体认知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能力会受到损害[3];在这之外,人的慢性睡眠不足与心脏病、2 型糖尿病、癌症、肥胖症、抑郁症等诸多疾病有关。熬夜对脑以外的部分造成的影响可能涉及肠道内积累的活性氧[4],这可以被抗氧化剂清理。 亦有学者认为睡眠剥夺会引起哺乳类免疫紊乱、活…
RSS订阅
同是捕鱼吃的鸟,鸭嘴和尖嘴各有什么优缺点?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同是捕鱼吃的鸟,鸭嘴和尖嘴各有什么优缺点?
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鸟为了吃鱼也是拼了。我为了满足知友也是拼了,第二弹更新,这次先更新抬头插图,内容还在编辑请大家稍等。 我用不同工具来比喻。为了完善比较,再增加三种。 鸭嘴如滤网,适合筛食杂物。 鸊鷉(pìtī)的嘴类似标枪,一击毙命。翠鸟的尖喙如匕首,专注快速刺杀。 鸬鹚的钩喙像止血钳,稳稳控鱼。鹈鹕的喉囊则是巨大的网兜,一次捞起整群鱼。 火烈鸟的喙如同滤网,水从喙中喷出,留下水中微生物,是天然的过滤专家。 斑头鱼鸮的喙酷似鱼钩,锋利而强劲,一旦咬中猎物便绝不松口。 蛇鸟的喙如双股鱼叉,可在水下高速突刺,精准穿透鱼身,是刺杀能手。…
RSS订阅
像兔子这样柔顺无攻击力还独居智商低的动物是怎样能在地球上存活这么多年的?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像兔子这样柔顺无攻击力还独居智商低的动物是怎样能在地球上存活这么多年的?
能跑能生还长得快,要么会打洞(穴兔属Oryctolagus),要么擅长拟态(兔属Lepus) 兔子作为一种吃草的初级消费者,位于食物链基部,被各种捕食者捕食,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就应该比较多。如果作为常见食材的兔子都无法在自然界里顺利繁殖,那么其它的物种怕是更难了 ↑普遍养殖的欧洲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草兔 / 蒙古兔(Lepus tolai) 兔子较多的数量是由它们的繁衍策略决定的 自然界里物种的繁殖方式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模型:R 型和K 型(R-selected&K…
RSS订阅
2元面包、7元生烫牛肉米线开始批量倒闭?
#虎嗅网
#新闻
#资讯
via
虎嗅网
Telegraph
2元面包、7元生烫牛肉米线开始批量倒闭?
入局需谨慎!大火的“2元面包”“7元生烫牛肉米线”门店,开始批量关门了,一大批创业者倒下。从创业热潮到纷纷倒闭,这中间蕴含着什么商业秘密?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Generated by RSStT.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Source
RSS订阅
戴森发布 PencilVac:吸尘器,终于变成了扫帚模样
#爱范儿
#科技
via
爱范儿
(author: 杜晨)
Telegraph
戴森发布 PencilVac:吸尘器,终于变成了扫帚模样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一个人租住在一个小房子里。面积不大,物件不少,做起清洁来辗转腾挪。我想过买一台吸尘器,但想想不太够放。 于是我买了一把扫帚。 后来,住房变大了,家具物件也更多了。我也买了吸尘器,但直到今天仍然觉得扫帚很好用。吸尘器仍然太大,而且清理维护起来也不轻松;它们往往头重脚轻,长时间握持会感觉有点累。 这些痛点,今天已经被戴森一一化解。这家以工程师与设计师文化著称的品牌,又一次创造了工程奇迹:PencilVac,一款机身直径只有 38 毫米的家用吸尘器。 顾名思义,戴森认为它像一支铅笔那样简单和易于操作。…
RSS订阅
暗杀疑云、制造衰退、内幕交易,总统和行长冲突不断?
#虎嗅网
#新闻
#资讯
via
虎嗅网
Telegraph
暗杀疑云、制造衰退、内幕交易,总统和行长冲突不断?
特朗普催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鲍威尔迟迟不肯。美联储表面独立,实则权力和资本交错。美联储到底在为谁服务?鲍威尔的决策动机是什么?加息和降息背后是怎样的一盘棋,又将如何影响后续的市场风云?谁才是真正的权力中枢? 下载虎嗅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Generated by RSStT.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Source
RSS订阅
HBO电视剧《最后生还者》第二季影评
#月光博客
#科技
via
月光博客
(author: williamlong.info@gmail.com (williamlong))
Telegraph
HBO电视剧《最后生还者》第二季影评
看完了HBO的《最后生还者》第二季的第六集,剧情终于又回顾了第一季结尾的那个令人窒息的道德困境,终于又来了,如果说第一季结尾乔尔血洗医院的行为已经让观众吵翻了天,那么第二季简直是把伦理学教材撕碎了扔进末日废墟里,还踩了几脚。 记得第一季结尾那个令人窒息的时刻吗?火萤组织准备用艾莉的大脑做实验寻找疫苗,实验的过程将杀死艾莉,而乔尔选择大开杀戒救出艾莉,乔尔的行为到底是不是自私让人争论不休,而我,完全理解乔尔的每一个选择。 火萤的行为简直可以写入医学伦理学反面教材。他们对待艾莉的方式,就像对待一个装着解药的…
RSS订阅
May 25, 2025
#每日环球视野
#资讯
#图文
via
每日环球视野
Telegraph
May 25, 2025
May 25, 2025 NATURE · 环境与自然 肯尼亚黑犀牛迁移行动 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工作人员正在安抚一只被注射镇静剂的黑犀牛,莱基皮亚。5月24日,肯尼亚政府启动新一轮黑犀牛迁移行动,目标将奥佩杰塔、莱瓦和纳库鲁保护区的21只黑犀牛迁移至塞格拉保护区,包括11只雌犀牛和10只雄犀牛。本轮迁移行动预计持续18天,共耗费14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10.8万美元)。肯尼亚境内目前共有1059只黑犀牛,该国政府希望在2037年提高黑犀牛数量至2000只以上。摄影师:Daniel Irungu PEOPLE…
RSS订阅
特朗普要求iPhone“美国制造”,这现实吗?
#纽约时报中文网
#新闻
via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author: TRIPP MICKLE)
Telegraph
特朗普要求iPhone“美国制造”,这现实吗?
特朗普要求苹果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否则将面临关税。但分析认为,中国具有一些美国无法提供的优势,苹果将生产线迁回美国的代价高昂,且难度很大。 Karsten Mor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苹果面临着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的压力。 Generated by RSStT.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Source
RSS订阅
早报|iOS 19 设计语言曝光/华为小米并列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马斯克:恢复 7×24 工作状态
#爱范儿
#科技
via
爱范儿
(author: 柯铭源)
Telegraph
早报|iOS 19 设计语言曝光/华为小米并列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马斯克:恢复 7×24 工作状态
👑
昨晚,全球首个机器人拳王出炉
🌞
苹果新系统引入「阳光房」设计语言
📱
机构:华为小米并列 Q1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
👨💼
马斯克:恢复 7×24 工作时间
🤖
OpenAI Operator 更新 o3 模型
🔧
小米回应 YU7 门把手「是否会冻住」
💰
甲骨文斥资 400 亿美元,为「星际之门」采购英伟达芯片
💡
Google 联合创始人:AI 的未来难以预判
🔊
29.8 万元起,蔚来新 ET5/5T 正式发布
🏟
广州将大力扶持游戏电竞产业发展
📱
微博回应「黑粉」标识:假的
RSS订阅
原子没有意识,如果人体其实就是一堆原子组成的,人为什么有意识?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原子没有意识,如果人体其实就是一堆原子组成的,人为什么有意识?
这个问题难到离谱,目前不可能有答案。 说一个我比较看好的理论吧,有希望统一生物和物理两大领域,给出意识的还原论解释。 这就是神经学大佬 Karl Friston 提出的自由能原理(Free Energy Principle, FEP)[1]。 因为这个理论涉及太多物理、数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这里我就不列公式了,只说人话—— 你可以把「自由能」理解为和「熵」差不多的东西。 在一个系统里,熵总是自发的趋于最大化,比如家里你不收拾,就会越来越乱,而自由能正相反,总是趋于最小化,比如能坐着你绝不站着。 自由能…
RSS订阅
蜜蜂是如何产生蜂王的?蜜蜂会自然产生新蜂王吗?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蜜蜂是如何产生蜂王的?蜜蜂会自然产生新蜂王吗?
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内只有 1 只蜂王(蜂后)负责产卵,并不会培育新蜂王。只有 3 种情况下,蜂群才会培育新蜂王,即自然分蜂、新老交替和突然失王。 相应地,这 3 种情况下产生的王台,分别称为分蜂王台、交替王台和急造王台。 一、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的本质是增加群体,也就是蜂群壮大后,一分为二(或更多)的现象,由于增加了蜂群数,而每个蜂群又必须拥有至少 1 个蜂王,这个过程也就必须涉及到产生新蜂王。 自然分蜂会发生在蜜源充足的季节,尤其是春末夏初时最容易出现。 为什么要分蜂呢?这是因为蜂群是一个整体,蜂王…
RSS订阅
看书的时候大脑里是谁在说话?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看书的时候大脑里是谁在说话?
默读(subvocalization)[1],是巴德利工作记忆模型[2]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下意识“脑海里念字”实际上还有助于记忆。 默读 “脑海里念字”其实也不是直接凭空在脑海里产生,这种内部声音的特点是喉部和其他参与语言发音的肌肉的微小运动。如果不借助仪器的帮助,大多数这些动作是阅读者根本无法察觉的。下图[3]展示的是一个进行过喉切除术的说话者在心中默念“Mom strongly dislikes appetizers”这句话的时候口面部、腹颈部的 8 个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实际上是能看到这些发音相…
RSS订阅
瞎扯 · 如何正确地吐槽
#知乎日报
#文章
#新闻
via
知乎日报
Telegraph
瞎扯 · 如何正确地吐槽
Generated by RSStT.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Source
RSS订阅
刚刚,全球首个机器人拳王出炉!互殴现场比马拉松还抓马,笑疯了
#爱范儿
#科技
via
爱范儿
(author: 莫崇宇)
Telegraph
刚刚,全球首个机器人拳王出炉!互殴现场比马拉松还抓马,笑疯了
不久前,机器人马拉松的翻车名场面还记忆犹新,而刚刚,杭州也顺利举行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比赛,上演了一场现实版《铁甲钢拳》。 这次的主角不是休·杰克曼,而是一群全副武装的人形机器人,打拳、闪避、贴身肉搏,对抗节奏一个比一个狠,妥妥的机器人互殴现场。 整场格斗赛分两部分:表演赛和竞技赛。前者主要秀动作,热热身,而真正的重头戏,还得看后面的竞技赛,各种单打、缠斗动作轮番上演。 ▲ 素材来自央视新闻,下同 开局是表演赛,小粉和小绿率先登场。 开场双方互相试探,注意看,擂台角落甚至还有机器人观众在「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