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动态 #浙江 #Zhejiang
【#衢州 召开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一、关于我市当前防控形势
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和感染速度仍在不断上升。自12月7日“国十条”发布后,截至12月27日24时,我市累计检出阳性感染者21.0万例,最高为21日(25375例),与7日(66例)相比上升了384倍。
根据研判,我市将在12月底进入感染高峰期,1月初(元旦左右)达到第一波高峰,并进入高位平台期,可能在1月底(春节后一周)达到第二波高峰。同时,在达到感染高峰后一周左右,可能出现重症高峰。
参考市疾控中心微信问卷调查数据,我市目前总体感染率约占总人口的30—35%,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大的乡镇所在地,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和青少年人群,农村老年人群感染率还不高。但随着假期来临、学校放假、民工返乡,感染冲击波将会很快到达农村地区。由于农村“一老一小”数量多、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治疗意识不足,农村老年人和儿童感染人数或将快速增加,需提前关注。
从病毒毒株看,对近期采集的46例新冠阳性感染者核酸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全市奥密克戎的多种变异株同时流行,以BA.5.2为主,BF.7比重有所上升,值得关注。从发病症状看,通过对3479例既往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十大症状中,发热、咳嗽、肌肉酸痛是三大最主要的症状,其中肌肉酸痛出现比例最高,占比为 66.67%;其次为发热,占比为65.4%,发热持续1—2天的最多,大部分感染者三天热退。起始症状主要是咽痛、发热和乏力,大部分症状持续时间为七天。持续时间最长且有一定比例的是咳嗽,其次是咽痛。
二、关于医疗救治情况
(一)感染者收治情况
12月27日,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开放床位10331张,实有各类在院患者7913人,其中,阳性感染者共1464例【危重型(基础疾病引起)43例、重型(基础疾病引起)14例、普通型192例、轻型1209例、无症状6例。全市暂无新冠病毒感染直接导致的重症患者。
(二)发热门诊接诊情况
从接诊能力看,截至12月27日,全市已有24家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0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民营医院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共设置专门诊间329间,测算日接诊能力可达2.96万人次。从就诊情况看,12月7日—27日,全市发热门诊(诊室)日接诊从868人次增长到最高(23日)1.46万人次,增长了近16倍。12月27日,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次数为1.39万人次,其中基层发热诊室就诊人次数为7187人次。显示病人就诊流向改善,全市到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病人数量开始下降,发热病人的基层就诊比例回升到51.6%。
三、关于医疗资源保障情况
(一)重症床位建设情况
1.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症床位方面。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设置各类ICU床位总数达748张。接下去,还将进一步提升ICU床位配置,力争于春节前,全市再新增ICU床位总数220张。
2.人员方面。全市已完成重症救治医师培训233名,重症救治护士545名,培训后,重症救治医师数达390名,重症救治护士数达1170名。
3.设备方面。已落实市人民医院浮石院区和凤凰院区重症患者救治设备项目。月底前,心电监护仪300台、新增呼吸机55台将全部到位。
(二)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改造情况
目前,市县两级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的改造提升进展顺利,在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并具备使用条件。
(三)医疗机构药品储备情况
全市公立医院退热类药物筹备量在15-18天,加上在途药物,合计预计可使用天数20-28天,基本满足成年病人需要。相对紧缺的儿童退热药通过各方调剂也基本得到保障。
(四)120应急救援准备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救护车158辆,其中普通救护车107辆,负压救护车51辆;120院前急救共有调度人员36名。我们已制定衢州市规模疫情下120运行调配方案,在必要时,全市120调度席位可由日常9席扩容增加至36席,全力保障我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衢州发布 @ 微信公众平台)
【#衢州 召开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一、关于我市当前防控形势
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和感染速度仍在不断上升。自12月7日“国十条”发布后,截至12月27日24时,我市累计检出阳性感染者21.0万例,最高为21日(25375例),与7日(66例)相比上升了384倍。
根据研判,我市将在12月底进入感染高峰期,1月初(元旦左右)达到第一波高峰,并进入高位平台期,可能在1月底(春节后一周)达到第二波高峰。同时,在达到感染高峰后一周左右,可能出现重症高峰。
参考市疾控中心微信问卷调查数据,我市目前总体感染率约占总人口的30—35%,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大的乡镇所在地,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和青少年人群,农村老年人群感染率还不高。但随着假期来临、学校放假、民工返乡,感染冲击波将会很快到达农村地区。由于农村“一老一小”数量多、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治疗意识不足,农村老年人和儿童感染人数或将快速增加,需提前关注。
从病毒毒株看,对近期采集的46例新冠阳性感染者核酸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全市奥密克戎的多种变异株同时流行,以BA.5.2为主,BF.7比重有所上升,值得关注。从发病症状看,通过对3479例既往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十大症状中,发热、咳嗽、肌肉酸痛是三大最主要的症状,其中肌肉酸痛出现比例最高,占比为 66.67%;其次为发热,占比为65.4%,发热持续1—2天的最多,大部分感染者三天热退。起始症状主要是咽痛、发热和乏力,大部分症状持续时间为七天。持续时间最长且有一定比例的是咳嗽,其次是咽痛。
二、关于医疗救治情况
(一)感染者收治情况
12月27日,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开放床位10331张,实有各类在院患者7913人,其中,阳性感染者共1464例【危重型(基础疾病引起)43例、重型(基础疾病引起)14例、普通型192例、轻型1209例、无症状6例。全市暂无新冠病毒感染直接导致的重症患者。
(二)发热门诊接诊情况
从接诊能力看,截至12月27日,全市已有24家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0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民营医院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共设置专门诊间329间,测算日接诊能力可达2.96万人次。从就诊情况看,12月7日—27日,全市发热门诊(诊室)日接诊从868人次增长到最高(23日)1.46万人次,增长了近16倍。12月27日,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次数为1.39万人次,其中基层发热诊室就诊人次数为7187人次。显示病人就诊流向改善,全市到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病人数量开始下降,发热病人的基层就诊比例回升到51.6%。
三、关于医疗资源保障情况
(一)重症床位建设情况
1.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症床位方面。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设置各类ICU床位总数达748张。接下去,还将进一步提升ICU床位配置,力争于春节前,全市再新增ICU床位总数220张。
2.人员方面。全市已完成重症救治医师培训233名,重症救治护士545名,培训后,重症救治医师数达390名,重症救治护士数达1170名。
3.设备方面。已落实市人民医院浮石院区和凤凰院区重症患者救治设备项目。月底前,心电监护仪300台、新增呼吸机55台将全部到位。
(二)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改造情况
目前,市县两级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的改造提升进展顺利,在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并具备使用条件。
(三)医疗机构药品储备情况
全市公立医院退热类药物筹备量在15-18天,加上在途药物,合计预计可使用天数20-28天,基本满足成年病人需要。相对紧缺的儿童退热药通过各方调剂也基本得到保障。
(四)120应急救援准备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救护车158辆,其中普通救护车107辆,负压救护车51辆;120院前急救共有调度人员36名。我们已制定衢州市规模疫情下120运行调配方案,在必要时,全市120调度席位可由日常9席扩容增加至36席,全力保障我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衢州发布 @ 微信公众平台)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防控政策 #公共交通 #全国 #CN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印发】 12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印发《方案》,提出:2023年春运40天,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①优化公众出行政策环境。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不得随意暂停或限制客运服务,不得随意限制车辆、船舶正常通行。严禁在公路上非法设置各类检查卡点、随意拦截车辆,加快恢复已暂停的客运服务。②保障探亲人员错峰有序回家…
#防控政策 #公共交通 #全国 #CN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发布】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发电〔2022〕2号)、《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12月29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组织制定了《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部署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指导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科学精准落实防疫措施,保障综合运输春运期间运输组织安全有序,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指南全文如下: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
为切实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指导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科学精准落实防疫措施,保障综合运输春运期间运输组织安全有序,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期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
二、总体要求
充分认识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督促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落实防疫措施,引导乘客做好个人防护,着力防范、妥善应对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切实保障综合运输春运稳定有序运行。
三、从业人员防疫要求
(一)加强个人防护。督促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强化个人防护意识,上岗期间严格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做好手卫生;离岗后,做好生活中的个人防护,尽可能减少与社会面接触,倡导“两点一线”工作生活模式。与社会面接触较多、客流量大的综合客运枢纽及客运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所一线从业人员,邮政快递员,公路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从业人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的引航员和作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长途道路客运驾驶员工作期间尽量固定线路和车辆,距离较长的客运线路驾驶员和重要能源运输通道司乘人员尽量安排固定休息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二)加强健康监测。交通运输服务一线从业人员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实施症状管理。如出现发热等症状,第一时间报告并停止作业,必要时可实施抗原或核酸检测。
(三)加强人员从业管理。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建立从业人员涉疫台账,优先安排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接种的从业人员承担与社会面接触较多的一线工作任务;加强对已感染从业人员的关心关爱和医疗救助,帮助其早日康复和返岗;对出现症状超过7天或症状消失的从业人员,可在严格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恢复相关工作,对驾驶员上岗要坚持从严审慎原则,确保身体状况胜任安全作业要求;重点货运枢纽场站、引航机构等经营单位中不与社会面接触的感染者,若身体条件允许,可实行封闭运行,其间做好个人防护。
(四)加强防疫保障。将交通运输场站一线从业人员(含保洁员)、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一线从业人员、驾驶员、船员、乘务员、邮政快递一线从业人员、通航建筑物一线从业人员、公路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从业人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的引航员和作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等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优先保障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口罩、消毒用品、抗原检测试剂、药品等防疫物品供应,优先保障无疫苗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从业人员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接种。重点客运枢纽和在途时间较长的列车加强发热等应急药品配备。
四、交通运输场站与工具防疫要求
(五)加强消毒通风。加强交通运输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和可见污染物;做好环境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原则上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通风不少于2次,疫情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加密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频次。客运车船在行驶过程中,使用空调外循环模式;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每趟次结束后,具备条件的全面开窗通风。
(六)加强无接触式作业服务。积极推广线上购票、无人售票机购票、自助验票等服务,扩大无纸化、无接触服务范围。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线上报班等无接触作业。在邮件快件投递揽收时充分利用智能包裹柜、代投点、智能快递车等进行“无接触”投递,减少与社会面接触。具备条件的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可在线上开展安全培训。
(七)加强运输组织。强化客运场站客流组织,在进站(服务区)口、售票窗口及自助售取票设备、安检通道、检票口等部位引导公众有序排队,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分散候乘、分散就坐,降低人员聚集度。客流高峰期,及时增开进站和安检通道、售票窗口,增配服务人员和设施设备,减少乘客排队等候时间。铁路列车、道路客运车辆、客运船舶等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当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依法动态采取的临时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平抑疫情高峰的措施,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应予以积极配合,认真贯彻实施。
五、公众防疫宣传引导
(八)加强防疫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和“车、船、机、路、港、站”等综合运输春运服务保障窗口,引导公众持续提高防护意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引导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人员健康理性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风险;引导春运期间出行人员加强个人健康监测,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导乘客出入客运场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减少走动和聚集,坚持勤洗手、咳嗽礼仪、保持人际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九)加强出行引导。通过专家解读和政府网站、客运场站、售票渠道等多种途径,提前发布疫情发展变化趋势信息、出行服务信息,适当延长客票预售期,引导公众理性出行、错峰出行。
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十)建立应急预案。铁路、民航客运企业,骨干道路水路客运企业,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企业,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和医疗物资承运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管理单位,通航建筑物、水上服务区运行单位等,要建立完善春运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从业人员出现大面积感染的极端情况,明确人员、运力储备和调配机制,保障枢纽场站及通航建筑物、重点运输线路、邮政快递分拨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一旦出现突发规模性疫情,及时调度投用储备力量,确保人员接替有序、服务不断不乱。
(十一)做好应急人员储备。统筹驾驶员、调度员、场站服务人员、船闸及升船机运行人员以及引航机构、货运枢纽、邮政快递一线从业人员等关键岗位力量,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备岗制度,一旦出现关键岗位人员感染,及时轮换人员,确保工作有效接续。
(十二)完善调配机制。各地要统筹本地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班线客运企业、旅游包车企业及重点货运企业人员力量、运力资源,必要时加强统一调配。铁公水航邮相关运输经营单位要建立跨区域人员、运力调配机制,在本地预备队人员、运力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开展跨区域人员、运力调配。应急力量要优先保障农民工、学生等重点群体出行和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及医疗、民生物资运输。强化农村地区运输保障,统筹当地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出租车等资源,如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人员大范围感染无法落实运营计划,要统筹城乡运力资源予以支援,保障农村客运服务不断档。
(十三)加强应急演练。交通运输经营单位要针对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以重点枢纽场站、客运和重点物资运输通道及线路、通航建筑物为重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灵活开展专项或综合应急演练,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应急处置水平。
(十四)快速有效处置。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出现感染者时,立即做好相关接触区域环境消毒,工作场所不采取临时封控,同工作场所人员不进行隔离;出现大面积感染时,按照轮岗备岗机制安排预备队进驻轮换,确保春运期间重点枢纽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不关停、重要运输通道和线路服务不中断、重点物资运输不断链。(交通运输部 @ 微信公众平台)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发布】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发电〔2022〕2号)、《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12月29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组织制定了《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部署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指导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科学精准落实防疫措施,保障综合运输春运期间运输组织安全有序,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指南全文如下: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
为切实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指导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科学精准落实防疫措施,保障综合运输春运期间运输组织安全有序,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期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
二、总体要求
充分认识做好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督促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落实防疫措施,引导乘客做好个人防护,着力防范、妥善应对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切实保障综合运输春运稳定有序运行。
三、从业人员防疫要求
(一)加强个人防护。督促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强化个人防护意识,上岗期间严格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做好手卫生;离岗后,做好生活中的个人防护,尽可能减少与社会面接触,倡导“两点一线”工作生活模式。与社会面接触较多、客流量大的综合客运枢纽及客运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所一线从业人员,邮政快递员,公路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从业人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的引航员和作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长途道路客运驾驶员工作期间尽量固定线路和车辆,距离较长的客运线路驾驶员和重要能源运输通道司乘人员尽量安排固定休息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二)加强健康监测。交通运输服务一线从业人员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实施症状管理。如出现发热等症状,第一时间报告并停止作业,必要时可实施抗原或核酸检测。
(三)加强人员从业管理。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建立从业人员涉疫台账,优先安排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接种的从业人员承担与社会面接触较多的一线工作任务;加强对已感染从业人员的关心关爱和医疗救助,帮助其早日康复和返岗;对出现症状超过7天或症状消失的从业人员,可在严格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恢复相关工作,对驾驶员上岗要坚持从严审慎原则,确保身体状况胜任安全作业要求;重点货运枢纽场站、引航机构等经营单位中不与社会面接触的感染者,若身体条件允许,可实行封闭运行,其间做好个人防护。
(四)加强防疫保障。将交通运输场站一线从业人员(含保洁员)、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一线从业人员、驾驶员、船员、乘务员、邮政快递一线从业人员、通航建筑物一线从业人员、公路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从业人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的引航员和作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等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优先保障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口罩、消毒用品、抗原检测试剂、药品等防疫物品供应,优先保障无疫苗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从业人员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接种。重点客运枢纽和在途时间较长的列车加强发热等应急药品配备。
四、交通运输场站与工具防疫要求
(五)加强消毒通风。加强交通运输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和可见污染物;做好环境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原则上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通风不少于2次,疫情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加密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频次。客运车船在行驶过程中,使用空调外循环模式;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每趟次结束后,具备条件的全面开窗通风。
(六)加强无接触式作业服务。积极推广线上购票、无人售票机购票、自助验票等服务,扩大无纸化、无接触服务范围。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线上报班等无接触作业。在邮件快件投递揽收时充分利用智能包裹柜、代投点、智能快递车等进行“无接触”投递,减少与社会面接触。具备条件的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可在线上开展安全培训。
(七)加强运输组织。强化客运场站客流组织,在进站(服务区)口、售票窗口及自助售取票设备、安检通道、检票口等部位引导公众有序排队,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分散候乘、分散就坐,降低人员聚集度。客流高峰期,及时增开进站和安检通道、售票窗口,增配服务人员和设施设备,减少乘客排队等候时间。铁路列车、道路客运车辆、客运船舶等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当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依法动态采取的临时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平抑疫情高峰的措施,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应予以积极配合,认真贯彻实施。
五、公众防疫宣传引导
(八)加强防疫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和“车、船、机、路、港、站”等综合运输春运服务保障窗口,引导公众持续提高防护意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引导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人员健康理性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风险;引导春运期间出行人员加强个人健康监测,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导乘客出入客运场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减少走动和聚集,坚持勤洗手、咳嗽礼仪、保持人际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九)加强出行引导。通过专家解读和政府网站、客运场站、售票渠道等多种途径,提前发布疫情发展变化趋势信息、出行服务信息,适当延长客票预售期,引导公众理性出行、错峰出行。
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十)建立应急预案。铁路、民航客运企业,骨干道路水路客运企业,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企业,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和医疗物资承运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管理单位,通航建筑物、水上服务区运行单位等,要建立完善春运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从业人员出现大面积感染的极端情况,明确人员、运力储备和调配机制,保障枢纽场站及通航建筑物、重点运输线路、邮政快递分拨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一旦出现突发规模性疫情,及时调度投用储备力量,确保人员接替有序、服务不断不乱。
(十一)做好应急人员储备。统筹驾驶员、调度员、场站服务人员、船闸及升船机运行人员以及引航机构、货运枢纽、邮政快递一线从业人员等关键岗位力量,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备岗制度,一旦出现关键岗位人员感染,及时轮换人员,确保工作有效接续。
(十二)完善调配机制。各地要统筹本地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班线客运企业、旅游包车企业及重点货运企业人员力量、运力资源,必要时加强统一调配。铁公水航邮相关运输经营单位要建立跨区域人员、运力调配机制,在本地预备队人员、运力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开展跨区域人员、运力调配。应急力量要优先保障农民工、学生等重点群体出行和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及医疗、民生物资运输。强化农村地区运输保障,统筹当地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出租车等资源,如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人员大范围感染无法落实运营计划,要统筹城乡运力资源予以支援,保障农村客运服务不断档。
(十三)加强应急演练。交通运输经营单位要针对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以重点枢纽场站、客运和重点物资运输通道及线路、通航建筑物为重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灵活开展专项或综合应急演练,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应急处置水平。
(十四)快速有效处置。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出现感染者时,立即做好相关接触区域环境消毒,工作场所不采取临时封控,同工作场所人员不进行隔离;出现大面积感染时,按照轮岗备岗机制安排预备队进驻轮换,确保春运期间重点枢纽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不关停、重要运输通道和线路服务不中断、重点物资运输不断链。(交通运输部 @ 微信公众平台)
#防控政策 #公共交通 #全国 #CN
【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措施】
近日,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优化调整了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措施。全文如下↓↓↓
交通运输部关于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 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交应急明电〔2022〕359号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我部优化调整了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措施,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协作、履职尽责,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
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结合行业实际认真落实《总体方案》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充分认识“乙类乙管”后第一个春运面临的风险挑战,完善应对准备,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交通运输各项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从业人员和乘客个人防护。
1.取消交通运输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实施症状管理。从业人员上岗期间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单位,必要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2.积极推动地方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优先保障交通运输行业防疫物资供应和从业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于无疫苗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从业人员均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接种。
3.加强对阳性人员关心关爱和救助服务,帮助其早日康复和返岗。对出现症状超过7天或症状消失的从业人员,可在严格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恢复相关工作,其中对驾驶员上岗要坚持从严审慎原则,确保身体状况胜任安全行车行船要求。
4.建立完善关键岗位轮岗备岗制度,疫情严重时原则上从业人员应“两点一线”,并按照轮岗备岗机制安排预备队进驻轮转,尽量减少疫情对行业正常运转的影响。
5.取消乘客出入客运场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测温要求,提醒引导乘客进站乘车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积极运用交通设施和服务窗口等载体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乘客出行途中保持人际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倡导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加强对航运企业、船员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各航运企业、船员服务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船舶船员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及时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为船舶提供足够的防疫物资,定期做好船舶重点场所消杀,做好船员日常健康监测和健康保障工作,重点做好船员大面积感染时的应对工作,必要时及时调整船舶航行计划或选择安全水域停泊、锚泊。
(二)加强运输组织和服务保障。
7.做好客运场站、公路服务区、交通运输工具日常公共卫生管理。疫情流行期间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原则上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通风不少于2次,节假日期间适当增加消毒通风频次。强化客运场站客流组织,引导乘客有序进站乘车乘船,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分散候乘、分散就坐。城市轨道交通可根据需要采取增加车辆投放、优化列车运行图等方式,降低车站和列车人员聚集度。持续做好医疗、民生以及煤炭、LNG、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8.推进电子化和非接触式作业,根据需要适当保留人工窗口,服务老年人等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群体。客流高峰期及时增开进站安检通道、售票窗口,减少乘客聚集。
(三)同步废止和制定有关指南。
9.同步废止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指南,具体目录见原文。
10.另行制定发布《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
三、组织保障
各单位要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力量统筹,周密组织实施,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相关要求科学精准落实到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就《总体方案》涉交通运输工作和本通知各项要求开展部署培训和政策解读,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推动工作落实。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春运服务保障、物流保通保畅、安全生产、助企纾困、扩大有效投资、行业稳定、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
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总体方案》精神。(交通运输部 @ 微信公众平台)
【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措施】
近日,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优化调整了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措施。全文如下↓↓↓
交通运输部关于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 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交应急明电〔2022〕359号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我部优化调整了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措施,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协作、履职尽责,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
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结合行业实际认真落实《总体方案》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充分认识“乙类乙管”后第一个春运面临的风险挑战,完善应对准备,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交通运输各项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从业人员和乘客个人防护。
1.取消交通运输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实施症状管理。从业人员上岗期间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单位,必要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2.积极推动地方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优先保障交通运输行业防疫物资供应和从业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于无疫苗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从业人员均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接种。
3.加强对阳性人员关心关爱和救助服务,帮助其早日康复和返岗。对出现症状超过7天或症状消失的从业人员,可在严格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恢复相关工作,其中对驾驶员上岗要坚持从严审慎原则,确保身体状况胜任安全行车行船要求。
4.建立完善关键岗位轮岗备岗制度,疫情严重时原则上从业人员应“两点一线”,并按照轮岗备岗机制安排预备队进驻轮转,尽量减少疫情对行业正常运转的影响。
5.取消乘客出入客运场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测温要求,提醒引导乘客进站乘车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积极运用交通设施和服务窗口等载体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乘客出行途中保持人际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倡导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加强对航运企业、船员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各航运企业、船员服务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船舶船员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及时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为船舶提供足够的防疫物资,定期做好船舶重点场所消杀,做好船员日常健康监测和健康保障工作,重点做好船员大面积感染时的应对工作,必要时及时调整船舶航行计划或选择安全水域停泊、锚泊。
(二)加强运输组织和服务保障。
7.做好客运场站、公路服务区、交通运输工具日常公共卫生管理。疫情流行期间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原则上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通风不少于2次,节假日期间适当增加消毒通风频次。强化客运场站客流组织,引导乘客有序进站乘车乘船,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分散候乘、分散就坐。城市轨道交通可根据需要采取增加车辆投放、优化列车运行图等方式,降低车站和列车人员聚集度。持续做好医疗、民生以及煤炭、LNG、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8.推进电子化和非接触式作业,根据需要适当保留人工窗口,服务老年人等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群体。客流高峰期及时增开进站安检通道、售票窗口,减少乘客聚集。
(三)同步废止和制定有关指南。
9.同步废止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指南,具体目录见原文。
10.另行制定发布《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
三、组织保障
各单位要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力量统筹,周密组织实施,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相关要求科学精准落实到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就《总体方案》涉交通运输工作和本通知各项要求开展部署培训和政策解读,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推动工作落实。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春运服务保障、物流保通保畅、安全生产、助企纾困、扩大有效投资、行业稳定、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
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总体方案》精神。(交通运输部 @ 微信公众平台)
#防控政策 #疫苗接种 #泰国 #Thailand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泰国考虑为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据《曼谷邮报》12月29日报道,为迎接中国旅客做准备,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有意提供新冠疫苗加强针,让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能免费接种。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皮帕(Phiphat Ratchakitprakarn)说,为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提供加强针是个合算的投资,因为目前新冠疫苗的价格下降,每剂只需数百泰铢。他说,如果一名游客平均在当地消费4万泰铢(约8048元),政府从中收取7%的增值税,其价值将超过疫苗价格。“这将为泰国树立良好形象,因为我们在医疗安全方面名列前茅。”
皮帕表示,旅游与体育部将与泰国旅游局和公共卫生部探讨这项提议的可行性。如果计划获得政府批准,将拨款给公共卫生部购买疫苗。旅游和体育部还将要求公共卫生部在第一批中国游客抵达之前为泰国的旅游从业者准备加强针。
普密吉提认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都应该共同努力,增加连接中国主要城市的航班。旅游局应加快导游执照的续签程序,并准备数码支付技术和中文标志和说明,以方便来自中国的游客。
普密吉提表示,目前普吉岛大约60%的私人企业已恢复营业。如果中国游客回来,20%的停业企业可以重新开业。(Bangkok Post)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泰国考虑为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据《曼谷邮报》12月29日报道,为迎接中国旅客做准备,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有意提供新冠疫苗加强针,让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能免费接种。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皮帕(Phiphat Ratchakitprakarn)说,为入境旅客和旅游业者提供加强针是个合算的投资,因为目前新冠疫苗的价格下降,每剂只需数百泰铢。他说,如果一名游客平均在当地消费4万泰铢(约8048元),政府从中收取7%的增值税,其价值将超过疫苗价格。“这将为泰国树立良好形象,因为我们在医疗安全方面名列前茅。”
皮帕表示,旅游与体育部将与泰国旅游局和公共卫生部探讨这项提议的可行性。如果计划获得政府批准,将拨款给公共卫生部购买疫苗。旅游和体育部还将要求公共卫生部在第一批中国游客抵达之前为泰国的旅游从业者准备加强针。
普密吉提认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都应该共同努力,增加连接中国主要城市的航班。旅游局应加快导游执照的续签程序,并准备数码支付技术和中文标志和说明,以方便来自中国的游客。
普密吉提表示,目前普吉岛大约60%的私人企业已恢复营业。如果中国游客回来,20%的停业企业可以重新开业。(Bangkok Post)
#药物研发 #中国 #CN
【国产新冠药 #VV116 临床3期试验结果积极,称疗效不劣于辉瑞】
12月29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口服核苷类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VV116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药物(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早期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在至持续临床康复时间方面,国产VV116非劣于Paxlovid,且不良事件更少。(澎湃新闻)
相关论文:
2022-12-28 - 【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 - NEJM
【国产新冠药 #VV116 临床3期试验结果积极,称疗效不劣于辉瑞】
12月29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口服核苷类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VV116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药物(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早期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在至持续临床康复时间方面,国产VV116非劣于Paxlovid,且不良事件更少。(澎湃新闻)
相关论文:
2022-12-28 - 【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 - NEJM
#疫情动态 #湖北 #Hubei
【#武汉 协和医院多措并举 与时间赛跑救治新冠感染患者】
……
12月7日以来,在医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武汉协和医院动员一切力量,全院所有的科室打通,全力以赴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工作,共收治患者16358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人数为5414人,占总人数的33.1%。
……
截至发稿,该院每日收治患者1500至1800人,出院患者500至800人,在院病人总数约7400人,其中新冠感染者占到40%左右。
……
“我们身边的战友陆陆续续的感染,但急诊接诊量每日增加到500人,是往年同月份的2至3倍。”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樊红介绍。
为了缓解急诊的“高压”,来自心脏大血管外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手外科、血管外科等内、外科及五官科的医护共计100余人次,第一时间支援急诊科,大家无怨无悔,只为守护好患者的生命,稳定正常医疗秩序。
……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日均诊治患者数从40人次左右人次/日上升至360多人次/日,最高日接诊达到1000人次。
……(荆楚网)
另,据未经证实的网传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救治防控组医疗救治有关数据简报截图,12月27日,全市纳入统计的4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其中省部属医疗机构11家、市属医疗机构14家、区属医疗机构12家、企业及民营医疗机构11家),编制床位数65757张,开放床位数63712张,扩容20%目标床位78908张,当前在院病人总数65138人,编制床位使用率(扩容20%后)为82.55%,较前一日净新增4128人。
编制床位使用率(扩容20%后)前五名分别为:市优抚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市六医院、市武东医院、普仁医院,床位使用率均达到128%以上。
当前在院患者绝对数前五名分别是:协和医院6998人、同济医院6127人、武大人民医院4235人、武大中南医院3043人、市中心医院3012人。
当前在院重症患者数19781人,占在院患者总数30.37%,其中前五位的医院分别是:同济医院2448人、市中心医院1821人、协和医院1750人、武大人民医院1509人、武大中南医院1249人。(柚子提提 @ 微博)
【#武汉 协和医院多措并举 与时间赛跑救治新冠感染患者】
……
12月7日以来,在医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武汉协和医院动员一切力量,全院所有的科室打通,全力以赴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工作,共收治患者16358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人数为5414人,占总人数的33.1%。
……
截至发稿,该院每日收治患者1500至1800人,出院患者500至800人,在院病人总数约7400人,其中新冠感染者占到40%左右。
……
“我们身边的战友陆陆续续的感染,但急诊接诊量每日增加到500人,是往年同月份的2至3倍。”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樊红介绍。
为了缓解急诊的“高压”,来自心脏大血管外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手外科、血管外科等内、外科及五官科的医护共计100余人次,第一时间支援急诊科,大家无怨无悔,只为守护好患者的生命,稳定正常医疗秩序。
……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日均诊治患者数从40人次左右人次/日上升至360多人次/日,最高日接诊达到1000人次。
……(荆楚网)
另,据未经证实的网传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救治防控组医疗救治有关数据简报截图,12月27日,全市纳入统计的4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其中省部属医疗机构11家、市属医疗机构14家、区属医疗机构12家、企业及民营医疗机构11家),编制床位数65757张,开放床位数63712张,扩容20%目标床位78908张,当前在院病人总数65138人,编制床位使用率(扩容20%后)为82.55%,较前一日净新增4128人。
编制床位使用率(扩容20%后)前五名分别为:市优抚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市六医院、市武东医院、普仁医院,床位使用率均达到128%以上。
当前在院患者绝对数前五名分别是:协和医院6998人、同济医院6127人、武大人民医院4235人、武大中南医院3043人、市中心医院3012人。
当前在院重症患者数19781人,占在院患者总数30.37%,其中前五位的医院分别是:同济医院2448人、市中心医院1821人、协和医院1750人、武大人民医院1509人、武大中南医院1249人。(柚子提提 @ 微博)
Forwarded from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患者救治 #中国 #CN
【#正大天晴 与平安 #盐野义(#Shionogi #塩野義)签订协议,获新冠治疗药物 #Ensitrelvir 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市场推广权】
12月29日,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与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平安盐野义)签订独家市场推广协议。据此,正大天晴获授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治疗药物Ensitrelvir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初步为期五年。
Ensitrelvir是一款新型口服COVID-19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针对奥密克戎毒株典型的COVID-19五大症状具有明显改善效果,抗病毒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平安盐野义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Ensitrelvir的新药上市申请相关准备资料。其母公司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已于2022年11月在日本获得Ensitrelvir的生产和销售许可,获批适用范围覆盖12岁以上人群。通过本次合作,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成为Ensitrelvir在中国的独家市场推广伙伴,将可尽早惠及国内患者,助力抗击COVID-19疫情。(正大天晴药业集团 @ 微信公众平台)
【#正大天晴 与平安 #盐野义(#Shionogi #塩野義)签订协议,获新冠治疗药物 #Ensitrelvir 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市场推广权】
12月29日,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与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平安盐野义)签订独家市场推广协议。据此,正大天晴获授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治疗药物Ensitrelvir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初步为期五年。
Ensitrelvir是一款新型口服COVID-19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针对奥密克戎毒株典型的COVID-19五大症状具有明显改善效果,抗病毒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平安盐野义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Ensitrelvir的新药上市申请相关准备资料。其母公司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已于2022年11月在日本获得Ensitrelvir的生产和销售许可,获批适用范围覆盖12岁以上人群。通过本次合作,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成为Ensitrelvir在中国的独家市场推广伙伴,将可尽早惠及国内患者,助力抗击COVID-19疫情。(正大天晴药业集团 @ 微信公众平台)
#科普辟谣 #上海 #Shanghai
【上海 #浦东 某小区有人焚烧遗体?属地街镇走访发现,烧的是逝者衣物】
近日,微信圈群流传一则聊天记录,称上海浦东新区某小区内有人焚烧遗体,还附带数段视频。相关视频内容显示,小区楼栋下方一张带有床褥的“床榻”正在焚烧,上面似有人形物体,被网民认为是“逝者”。上海辟谣平台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视频内容实际是亲人为逝者举行的祭奠仪式,焚烧的是逝者衣物,并非遗体。
经涉事小区所属惠南镇走访了解,网传视频所在的小区近期有老人去世,老人家人按照当地风俗于2022年12月20日12时许在居民楼下空地处焚烧老人生前的衣服被子等物品。整个焚烧活动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未造成损失。小区居委会、物业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引导居民以更加文明、安全的方式表达哀思。
上海辟谣平台注意到,网传视频和照片被反复传播,还加入了传播者的猜测,从而引发误解,引起讨论。一些自媒体也跟着炒作,借此博人眼球收割流量。更有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账号将相关视频或照片进行移花接木,造谣称户外焚尸,请市民留心甄别。
…(上海网络辟谣 @ 微信公众平台)
【上海 #浦东 某小区有人焚烧遗体?属地街镇走访发现,烧的是逝者衣物】
近日,微信圈群流传一则聊天记录,称上海浦东新区某小区内有人焚烧遗体,还附带数段视频。相关视频内容显示,小区楼栋下方一张带有床褥的“床榻”正在焚烧,上面似有人形物体,被网民认为是“逝者”。上海辟谣平台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视频内容实际是亲人为逝者举行的祭奠仪式,焚烧的是逝者衣物,并非遗体。
经涉事小区所属惠南镇走访了解,网传视频所在的小区近期有老人去世,老人家人按照当地风俗于2022年12月20日12时许在居民楼下空地处焚烧老人生前的衣服被子等物品。整个焚烧活动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未造成损失。小区居委会、物业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引导居民以更加文明、安全的方式表达哀思。
上海辟谣平台注意到,网传视频和照片被反复传播,还加入了传播者的猜测,从而引发误解,引起讨论。一些自媒体也跟着炒作,借此博人眼球收割流量。更有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账号将相关视频或照片进行移花接木,造谣称户外焚尸,请市民留心甄别。
…(上海网络辟谣 @ 微信公众平台)
#疫情通报 #死亡病例 #全国 #CN
【29日,新增确诊病例5515例,其中本土病例549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福建】
12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5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4例(广东18例,黑龙江3例,上海3例);本土病例5491例(广东2400例,北京908例,福建520例,重庆331例,湖南260例,湖北254例,山西141例,四川120例,江西76例,云南68例,上海65例,天津63例,辽宁43例,广西41例,河南35例,宁夏31例,山东26例,浙江25例,陕西22例,黑龙江21例,河北12例,内蒙古10例,新疆10例,安徽4例,海南2例,青海2例,贵州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福建;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安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9日,新增确诊病例5515例,其中本土病例549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福建】
12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5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4例(广东18例,黑龙江3例,上海3例);本土病例5491例(广东2400例,北京908例,福建520例,重庆331例,湖南260例,湖北254例,山西141例,四川120例,江西76例,云南68例,上海65例,天津63例,辽宁43例,广西41例,河南35例,宁夏31例,山东26例,浙江25例,陕西22例,黑龙江21例,河北12例,内蒙古10例,新疆10例,安徽4例,海南2例,青海2例,贵州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福建;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安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控政策 #全国 #CN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我部研制了《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并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同意,现将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部代章)
2022年12月27日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力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持续保障学校正常秩序,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
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重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查验办法,由属地或学校征得属地同意后作出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无须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证明。
二、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
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疫情流行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高等学校可实施分区管理。高等学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实施线上教学、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由学校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幼儿园出现感染者后,可采取临时关停措施。疫情解除后,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
三、增强校园疫情防控能力
学校所在地疫情流行期间,多方协同防范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控制校内聚集性疫情。属地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等部门指导支持高等学校创造条件建设学校健康驿站,按照在校师生人数和防疫需要科学确定床位数,配备足量医护和服务保障人员、医疗药品和器材,根据需要为校内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创造相对独立的住宿条件,并提供临时健康监测或适当对症治疗等相关服务,在校园宿舍区等学生聚集区域开设发热诊疗点,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高等学校校医院要统筹管理全校医疗资源,创造条件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就诊区,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公布热线电话或在线服务窗口,提供师生医疗咨询服务。中小学校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回家。
四、健全专业救治绿色通道
学校属地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等部门支持校地协同,建立学校与相关医院的稳定对接机制,协调属地医院包联学校,安排医院医护人员驻校共同工作,健全将校内有关病例转至相关医院专业救治的绿色通道,按照分级分类收治原则,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普通型病例转诊至亚定点医院;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医院。
五、做好师生健康监测
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师生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带病到校工作和学习。会同社区开展师生中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及时建档立卡,开展健康管理。中小学校、幼儿园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
六、加强学校物资储备
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 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总数较多的学校可酌情增加。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防疫物资要保有1周以上的储备量,建立稳定保供渠道,保证应急情况下足用适用。一旦校内发生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属地要优先保供学校生活物资与防疫物资,优先救治有特殊需要的校内感染者。
七、改进校园公共卫生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保持教学区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空气流通,尽量减少使用无自然通风的室内密闭空间。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消毒用品,人员进出时做好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通过适当减小班额,加大桌椅间距等方式,保持安全距离。加强学校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人员管理,从严管理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八、完善师生服务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防疫政策措施,增强士气和信心。省、市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完善常态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落实师生反映问题台账制度,限时解决反馈,满足师生合理诉求。鼓励学校为师生发放健康防疫包,摸清生活困难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建档立卡,跟进服务,并建立兜底帮扶机制。按照属地疾控部门部署组织开展师生疫苗接种,保证老年教职员工和低龄儿童接种率和安全,努力做到“应接尽接”。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九、强化各方责任落实
落实属地责任,制定中小学校、幼儿园核酸检测等策略,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统筹解决学校疫情防控重大问题;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指导学校疫情防控,支持学校健康驿站建设、医护人员培训、医疗物资储备以及重大风险处置,建立校内有关人员转至相关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组织制定实施本地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学校疫情防控困难与问题,加强日常指导、督促和检查。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发挥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会同多部门力量的学校健康管理中心作用,建立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分工,加强管理,推动相关措施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确保师生身心健康,保障学校正常秩序。
本方案适用于高等学校(含高职)、中小学校(含中职)和学前教育机构,其他有关教育机构可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我部研制了《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并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同意,现将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部代章)
2022年12月27日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力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持续保障学校正常秩序,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
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重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查验办法,由属地或学校征得属地同意后作出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无须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证明。
二、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
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疫情流行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高等学校可实施分区管理。高等学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实施线上教学、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由学校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幼儿园出现感染者后,可采取临时关停措施。疫情解除后,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
三、增强校园疫情防控能力
学校所在地疫情流行期间,多方协同防范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控制校内聚集性疫情。属地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等部门指导支持高等学校创造条件建设学校健康驿站,按照在校师生人数和防疫需要科学确定床位数,配备足量医护和服务保障人员、医疗药品和器材,根据需要为校内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创造相对独立的住宿条件,并提供临时健康监测或适当对症治疗等相关服务,在校园宿舍区等学生聚集区域开设发热诊疗点,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高等学校校医院要统筹管理全校医疗资源,创造条件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就诊区,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公布热线电话或在线服务窗口,提供师生医疗咨询服务。中小学校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回家。
四、健全专业救治绿色通道
学校属地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等部门支持校地协同,建立学校与相关医院的稳定对接机制,协调属地医院包联学校,安排医院医护人员驻校共同工作,健全将校内有关病例转至相关医院专业救治的绿色通道,按照分级分类收治原则,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普通型病例转诊至亚定点医院;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医院。
五、做好师生健康监测
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师生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带病到校工作和学习。会同社区开展师生中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及时建档立卡,开展健康管理。中小学校、幼儿园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
六、加强学校物资储备
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 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总数较多的学校可酌情增加。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防疫物资要保有1周以上的储备量,建立稳定保供渠道,保证应急情况下足用适用。一旦校内发生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属地要优先保供学校生活物资与防疫物资,优先救治有特殊需要的校内感染者。
七、改进校园公共卫生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保持教学区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空气流通,尽量减少使用无自然通风的室内密闭空间。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消毒用品,人员进出时做好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通过适当减小班额,加大桌椅间距等方式,保持安全距离。加强学校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人员管理,从严管理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八、完善师生服务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防疫政策措施,增强士气和信心。省、市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完善常态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落实师生反映问题台账制度,限时解决反馈,满足师生合理诉求。鼓励学校为师生发放健康防疫包,摸清生活困难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建档立卡,跟进服务,并建立兜底帮扶机制。按照属地疾控部门部署组织开展师生疫苗接种,保证老年教职员工和低龄儿童接种率和安全,努力做到“应接尽接”。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九、强化各方责任落实
落实属地责任,制定中小学校、幼儿园核酸检测等策略,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统筹解决学校疫情防控重大问题;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指导学校疫情防控,支持学校健康驿站建设、医护人员培训、医疗物资储备以及重大风险处置,建立校内有关人员转至相关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组织制定实施本地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学校疫情防控困难与问题,加强日常指导、督促和检查。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发挥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会同多部门力量的学校健康管理中心作用,建立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分工,加强管理,推动相关措施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确保师生身心健康,保障学校正常秩序。
本方案适用于高等学校(含高职)、中小学校(含中职)和学前教育机构,其他有关教育机构可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死亡病例 #专家解答 #全国 #CN
【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国家卫健委回应】
针对当前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现阶段应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优先位置。
谈及中国是否会调整新冠死亡病例判定标准,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称,全球现在对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核酸阳性,由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判定为新冠死亡,二是感染后28天以内全口径的死亡都计入新冠死亡。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第一类死亡判定标准。
焦雅辉表示,中国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死亡和重症病例信息,未来将继续秉持这一原则。中国之前公布的死亡病例既有因为新冠死亡的,也有感染新冠病毒后因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中国自始至终坚持科学的死亡病例判定标准,而且也是同国际接轨的死亡病例判定标准。
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取消,中国是否低估当前新冠死亡人数?梁万年表示,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判断一场疫情对人群的危害,特别是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其中死亡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专家团队和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现阶段应该把防重症、防病亡作为优先,这也是防控策略重点调整的体现,把防死亡放在一个非常优先的位置。”梁万年说。
焦雅辉说,无论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一方面要求医院坚持全力以赴救治,降重症、降病亡,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死亡病例,如果是新冠死亡病例,仍会按照法律规定如实公开,如果没有经过核酸检测,会在中国疾控中心的死亡原因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进一步指出,在公众卫生领域有一种计算方法叫“超额死亡”,能评估可能造成的低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团队很快对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额死亡”进行了分析,并公开发表结果。关于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额死亡”,该团队已经在做相关工作,之后会陆续向大家提供。(中国新闻网)
【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国家卫健委回应】
针对当前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现阶段应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优先位置。
谈及中国是否会调整新冠死亡病例判定标准,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称,全球现在对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核酸阳性,由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判定为新冠死亡,二是感染后28天以内全口径的死亡都计入新冠死亡。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第一类死亡判定标准。
焦雅辉表示,中国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死亡和重症病例信息,未来将继续秉持这一原则。中国之前公布的死亡病例既有因为新冠死亡的,也有感染新冠病毒后因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中国自始至终坚持科学的死亡病例判定标准,而且也是同国际接轨的死亡病例判定标准。
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取消,中国是否低估当前新冠死亡人数?梁万年表示,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判断一场疫情对人群的危害,特别是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其中死亡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专家团队和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现阶段应该把防重症、防病亡作为优先,这也是防控策略重点调整的体现,把防死亡放在一个非常优先的位置。”梁万年说。
焦雅辉说,无论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一方面要求医院坚持全力以赴救治,降重症、降病亡,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死亡病例,如果是新冠死亡病例,仍会按照法律规定如实公开,如果没有经过核酸检测,会在中国疾控中心的死亡原因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进一步指出,在公众卫生领域有一种计算方法叫“超额死亡”,能评估可能造成的低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团队很快对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额死亡”进行了分析,并公开发表结果。关于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额死亡”,该团队已经在做相关工作,之后会陆续向大家提供。(中国新闻网)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防控政策 #日本 #Japan #中国 #CN #印度 #India #意大利 #Italy #韩国 #SouthKorea #한국 【日本12月30日起对中国入境者实施新冠检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月27日表示,将对来自中国的入境人员加强防疫限制。自12月30日起,入境时必须接受新冠病毒感染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原则上需要在待机设施中采取7天隔离措施。此举意在遏制在中国急剧扩大的疫情波及到日本。 必须接受检测的对象是来自中国的入境人员和7天以内有中国旅居史的人员。目前,只要持有第三针新冠疫苗…
#防控政策 #韩国 #SouthKorea #한국 #中国 #CN
【韩要求自华入境人员抵韩前后接受新冠检测】
韩国国务总理韩悳洙30日宣布针对自华入境人员的最新检疫措施,将要求所有从中国入境的人员在入境前后接受新冠检测。
韩悳洙当天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楼主持召开防疫会议时表示,鉴于中国新冠疫情蔓延,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不可避免地收紧部分防疫措施。
据介绍,所有自华入境人员须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PCR检测),或在行前24小时进行抗原检测,阴性者方可登机,抵韩后1天内须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同时,韩国将暂时限制发放赴韩短期签证,截至下月底,有外交、公务需要,或因必需的企业活动、人道主义事由等情况除外。
另外,政府还决定暂停从中国起飞的航班增班计划。为有效管理入境检疫,来自中国的航班统一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韩联社)
【韩要求自华入境人员抵韩前后接受新冠检测】
韩国国务总理韩悳洙30日宣布针对自华入境人员的最新检疫措施,将要求所有从中国入境的人员在入境前后接受新冠检测。
韩悳洙当天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楼主持召开防疫会议时表示,鉴于中国新冠疫情蔓延,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不可避免地收紧部分防疫措施。
据介绍,所有自华入境人员须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PCR检测),或在行前24小时进行抗原检测,阴性者方可登机,抵韩后1天内须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同时,韩国将暂时限制发放赴韩短期签证,截至下月底,有外交、公务需要,或因必需的企业活动、人道主义事由等情况除外。
另外,政府还决定暂停从中国起飞的航班增班计划。为有效管理入境检疫,来自中国的航班统一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韩联社)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患者救治 #中国 #CN 【#默沙东(#默克 #Merck & Co.)与 #国药 集团联合宣布就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在华达成合作框架协议 】 中国北京,2022年9月28日——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罗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和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药集团”)今日联合宣布,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默沙东将其和Ridgeback公司合作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 #莫诺拉韦(#莫努匹韦、#Molnupiravir)的经销权和独家进口权授予国药集团,同时双方将评估技术转让的可行性,以便该药…
#患者救治 #全国 #CN
【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 #默沙东(#默克 #Merck & Co.)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 #莫诺拉韦(#莫努匹韦、#Molnupiravir)胶囊进口注册】
12月29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商品名称:#利卓瑞 / #LAGEVRIO)进口注册。
本品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肥胖或超重、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动性癌症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
国家药监局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 #默沙东(#默克 #Merck & Co.)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 #莫诺拉韦(#莫努匹韦、#Molnupiravir)胶囊进口注册】
12月29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商品名称:#利卓瑞 / #LAGEVRIO)进口注册。
本品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肥胖或超重、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动性癌症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
国家药监局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疫情动态 #上海 #Shanghai
【上海120急救出车量翻倍】
第一财经今日从上海市卫健委了解到,12月29日,上海全市120急救出车量为7299车次,较前一日下降1.4%,近一周环比上升43.1%。平均反应时间45分42秒,较前一日快3分22秒。
12月28日,上海全市120急救出车量为7400车次,较前一日还处于上升态势,上升3.1%,近一周环比上升48.3%;平均反应时间49分4秒,较前一日快5分16秒。
与此同时,上海全市发热门诊连续3日下降,12月29日为5.69万人次,较12月28日(6.56万人次)下降13.2%,较12月22日峰值下降30.6%。
“通常情况下,上海整体120急救出车量每年总计为100万次左右,平均每天2500至3000次,最近几日以来,120急救出车量每天约在7000次,已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钱文雄告诉记者,中心正在全力应对,“尽管我们也有近30%的减员(新冠感染),但行政管理人员都是24小时在岗,累了就桌上趴一会,醒了再继续。”(第一财经 @ 微博)
【上海120急救出车量翻倍】
第一财经今日从上海市卫健委了解到,12月29日,上海全市120急救出车量为7299车次,较前一日下降1.4%,近一周环比上升43.1%。平均反应时间45分42秒,较前一日快3分22秒。
12月28日,上海全市120急救出车量为7400车次,较前一日还处于上升态势,上升3.1%,近一周环比上升48.3%;平均反应时间49分4秒,较前一日快5分16秒。
与此同时,上海全市发热门诊连续3日下降,12月29日为5.69万人次,较12月28日(6.56万人次)下降13.2%,较12月22日峰值下降30.6%。
“通常情况下,上海整体120急救出车量每年总计为100万次左右,平均每天2500至3000次,最近几日以来,120急救出车量每天约在7000次,已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钱文雄告诉记者,中心正在全力应对,“尽管我们也有近30%的减员(新冠感染),但行政管理人员都是24小时在岗,累了就桌上趴一会,醒了再继续。”(第一财经 @ 微博)
#疫情动态 #海南 #Hainan
【海南:#三亚、#海口 整体已过感染高峰,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
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八十四场)在海口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
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文秀通报全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三亚市、海口市整体已过感染高峰
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海南省持续开展全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就诊人数及新冠病原学检测情况监测,加强全省总体核酸检测情况、哨点医院监测,开展了基于网络的海南省居民新冠感染状况调查,通过多渠道监测预警,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各市县进展不一,呈现“2+5+12”分类: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截至12月25日,调查感染率为57.1%、52.8%),保亭、儋州、定安、五指山、东方等5个市县接近50%(感染率介于41.0%~48.5%),其他12个市县处于快速“爬坡期”(感染率介于25%~37.5%)。
城市感染率超过40%
首先迎来感染高峰
网络调查显示,12月19日—25日,城市感染率超过40%,而农村地区约为24%,提示城市地区首先迎来感染高峰,农村为第二波高峰。从感染人群看,20—29岁组感染率最高,达40.1%;其次30—39岁和40—49岁分别为38.6%、35.9%,60岁以上为19.3%,提示社会活跃度高的青壮年先期迎来感染高峰,随后是老年人和儿童感染高峰。以上数据表明,海南省现行的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疫”“压峰”“错峰”作用。
海南省流行毒株主要为BA.5.2
相对其他毒株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国家“二十条”后,海南省积极采取“3+2”防输入措施;“新十条”后,对重要机关、酒吧等娱乐场所加强管控、采取逐步优化放开的策略;根据疫情形势,大中专院校学生放假,中小学生上网课;加大宣传力度,在疫情流行期间,海南省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自觉佩戴口罩,保持1米线,聚餐、聚会活动自发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的传播扩散。海南省目前的毒株主要是BA.5.2,相对其他毒株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海南省发热门诊
阳性病人数进入平台期
目前,全省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储备医务人员总量5662人,共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有462家,设置诊室数1478间,每天最大可承接15万人就诊量。
全省发热门诊(诊室)就诊量仍持续增加,发热门诊就诊量从12月11日的1238例快速上升至12月27日的36582人次,之后开始下降,29日为32100人次;阳性检出率从12月11日的11.31%上升至12月19日峰值47.01%,此后连续总体呈下降趋势,12月29日阳性检出率降至30.61%,发热门诊阳性病人数进入平台期。
随着海南省人群感染率的增加,重点企业、重点机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全省核酸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从12月1日的0.0033%快速攀升至12月26日的14.68%。
农村地区或将出现次高峰
需进一步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为进一步缓解各医疗机构诊疗压力,海南省于12月29日面向社会发布医疗机构志愿者招募倡议,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已经陆续收到志愿者报名信息。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团省委和省总工会也将联合共同推进落实。
随着元旦、春节假期的来临、城乡流动增加,以及海南省冬季候鸟人群激增,入境政策调整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疫情传播,导致海南省会出现多个小高峰,带来新的感染及重症风险。且随着老年人感染率的进一步增加,海南省即将面临住院、重症的高峰挑战。在城市疫情回落的同时,可能会在农村地区出现次高峰,需进一步做好农村疫情应对准备工作。
平稳有序实施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下一步,海南省将按照“乙类乙管”防控新要求,调整完善海南省相关防控政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和死亡。并围绕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行业、以及大型密闭重点场所和大型活动管理等“三重一大”,科学规范做好防控工作。
同时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压制疫情高峰。进一步扩容医疗救治资源,加强医疗秩序管理,畅通重症患者就诊流程,落实急诊科高危患者优先就诊制度,实现急诊留观病房24小时“清零”。做好应对农村疫情高峰各项准备。推进高风险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推进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加强新阶段防控政策的培训,平稳有序实施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海南疫情防控 @ 微信公众平台)
【海南:#三亚、#海口 整体已过感染高峰,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
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八十四场)在海口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
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文秀通报全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三亚市、海口市整体已过感染高峰
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海南省持续开展全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就诊人数及新冠病原学检测情况监测,加强全省总体核酸检测情况、哨点医院监测,开展了基于网络的海南省居民新冠感染状况调查,通过多渠道监测预警,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各市县进展不一,呈现“2+5+12”分类: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截至12月25日,调查感染率为57.1%、52.8%),保亭、儋州、定安、五指山、东方等5个市县接近50%(感染率介于41.0%~48.5%),其他12个市县处于快速“爬坡期”(感染率介于25%~37.5%)。
城市感染率超过40%
首先迎来感染高峰
网络调查显示,12月19日—25日,城市感染率超过40%,而农村地区约为24%,提示城市地区首先迎来感染高峰,农村为第二波高峰。从感染人群看,20—29岁组感染率最高,达40.1%;其次30—39岁和40—49岁分别为38.6%、35.9%,60岁以上为19.3%,提示社会活跃度高的青壮年先期迎来感染高峰,随后是老年人和儿童感染高峰。以上数据表明,海南省现行的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疫”“压峰”“错峰”作用。
海南省流行毒株主要为BA.5.2
相对其他毒株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国家“二十条”后,海南省积极采取“3+2”防输入措施;“新十条”后,对重要机关、酒吧等娱乐场所加强管控、采取逐步优化放开的策略;根据疫情形势,大中专院校学生放假,中小学生上网课;加大宣传力度,在疫情流行期间,海南省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自觉佩戴口罩,保持1米线,聚餐、聚会活动自发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的传播扩散。海南省目前的毒株主要是BA.5.2,相对其他毒株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海南省发热门诊
阳性病人数进入平台期
目前,全省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储备医务人员总量5662人,共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有462家,设置诊室数1478间,每天最大可承接15万人就诊量。
全省发热门诊(诊室)就诊量仍持续增加,发热门诊就诊量从12月11日的1238例快速上升至12月27日的36582人次,之后开始下降,29日为32100人次;阳性检出率从12月11日的11.31%上升至12月19日峰值47.01%,此后连续总体呈下降趋势,12月29日阳性检出率降至30.61%,发热门诊阳性病人数进入平台期。
随着海南省人群感染率的增加,重点企业、重点机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全省核酸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从12月1日的0.0033%快速攀升至12月26日的14.68%。
农村地区或将出现次高峰
需进一步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为进一步缓解各医疗机构诊疗压力,海南省于12月29日面向社会发布医疗机构志愿者招募倡议,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已经陆续收到志愿者报名信息。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团省委和省总工会也将联合共同推进落实。
随着元旦、春节假期的来临、城乡流动增加,以及海南省冬季候鸟人群激增,入境政策调整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疫情传播,导致海南省会出现多个小高峰,带来新的感染及重症风险。且随着老年人感染率的进一步增加,海南省即将面临住院、重症的高峰挑战。在城市疫情回落的同时,可能会在农村地区出现次高峰,需进一步做好农村疫情应对准备工作。
平稳有序实施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下一步,海南省将按照“乙类乙管”防控新要求,调整完善海南省相关防控政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和死亡。并围绕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行业、以及大型密闭重点场所和大型活动管理等“三重一大”,科学规范做好防控工作。
同时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压制疫情高峰。进一步扩容医疗救治资源,加强医疗秩序管理,畅通重症患者就诊流程,落实急诊科高危患者优先就诊制度,实现急诊留观病房24小时“清零”。做好应对农村疫情高峰各项准备。推进高风险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推进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加强新阶段防控政策的培训,平稳有序实施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海南疫情防控 @ 微信公众平台)
#疫情通报 #死亡病例 #全国 #CN
【30日,新增确诊病例7204例,其中本土病例7179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重庆】
12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20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5例(广东9例,黑龙江4例,上海4例,四川3例,云南3例,北京2例)本土病例7179例(广东2766例,北京1235例,福建500例,云南491例,重庆354例,湖北307例,湖南287例,广西246例,山西147例,陕西120例,江西119例,四川105例,宁夏95例,辽宁77例,上海72例,黑龙江59例,天津47例,江苏32例,河南29例,浙江22例,新疆22例,河北13例,山东12例,吉林7例,内蒙古6例,安徽5例,海南2例,青海2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重庆;新增疑似病例24例,均为本土病例(福建23例,云南1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0日,新增确诊病例7204例,其中本土病例7179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重庆】
12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20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5例(广东9例,黑龙江4例,上海4例,四川3例,云南3例,北京2例)本土病例7179例(广东2766例,北京1235例,福建500例,云南491例,重庆354例,湖北307例,湖南287例,广西246例,山西147例,陕西120例,江西119例,四川105例,宁夏95例,辽宁77例,上海72例,黑龙江59例,天津47例,江苏32例,河南29例,浙江22例,新疆22例,河北13例,山东12例,吉林7例,内蒙古6例,安徽5例,海南2例,青海2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重庆;新增疑似病例24例,均为本土病例(福建23例,云南1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