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 WARN 天氣預警
22.2K subscribers
3.2K photos
76 videos
4 files
422 links
捉得緊現在,先可以預報未來。

MET WARN 天氣預警頻道提供最新天氣消息,請善用Forward功能轉發信息。

想請我地食件Cake、提供更專業可靠預報,可以撳呢度⬇️
https://www.metwarn.hk/donate/

免責聲明:
1. 此頻道的天氣資訊均為非官方資訊,如欲獲得官方資訊,請到香港天文台網頁。

2. MET WARN 天氣預警 不會對使用本頻道資料而導致的任何損失而負責。

網頁: www.metwarn.hk
Download Telegram
受一道雨帶影響,短期內本港南部雨勢較為頻密。

此外,影響廣東沿岸的冬季季候風正逐漸增強,各區氣溫逐步下降,離岸及高地開始吹偏北烈風。
天文台發出雷暴警告,目前寒冷天氣警告及雷暴警告同時生效。

是次雷暴警告為有紀錄以來第三度需要於十二月份發出,更為十二月首次與寒冷天氣警告同時生效。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高地和離岸正吹烈風。風向偏北時,新界及空曠地區風勢會較大,在這些地方的市民須特別提防大風帶來的風險。

今晨本港受雨帶影響,天文台總部氣溫曾下降至11.8度,屬寒冷水平。現時氣溫稍微回升,但日間氣溫會否進一步回升,須視乎天色好轉的實際時間點。無論如何,入夜後氣溫會再度下降,市民應做好禦寒措施。

今晨天文台亦曾發出雷暴警告。自1967年有雷暴警告紀錄以來,只有兩年在12月發出,分別是2002年以及今年。今次雷暴警告及寒冷天氣警告同時生效,更是有紀錄以來12月首次。

凌晨時份,部分地區有市民表示聽到雷聲,包括啟德及油塘,寒冷天氣伴隨雷暴實在頗為罕見。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西貢錄得烈風,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63公里。為2018年強颱風山竹吹襲後首次錄得烈風。
大老山錄得每小時超過100公里陣風。今明兩日風力仍然強勁,位處空曠地區的市民應留意大風及低溫可能造成的危險。
隨著強烈冬季季候風相關的內陸乾燥氣團向南擴展,入夜後本港多處地區的濕度已經進一步下降至百分之四十以下,天氣極為乾燥,同時香港上空的雲層正在消散,明日將會是大藍天、 萬里無雲的天色,而天文台更預測明日日間最低濕度只有百分之二十,各位除了保暖亦要注意保濕,以及發生靜電的可能性。
大老山錄得颶風程度陣風,時速超過每小時118公里。以單純季候風影響情況下而言是非常罕見。
今早天氣寒冷,香港普遍下降至9度或以下,天文台錄得入冬暫時最低的9.4度,氣溫比預期稍高。由於半夜仍然較為多雲,未至於完全晴朗(Clear Sky),因此一定程度上影響降溫表現,亦導致新界與市區的溫度差異較少。

下半場的表現如何,就要睇下今晚是否完全無雲及風勢稍為減弱的程度,新界明早與市區的氣溫差距或會明顯較大。
天文台下午4時30分發出入冬以來首個霜凍警告。日間逐漸轉晴及風勢有所緩和,露點溫度亦相當低。天文台預測明早市區最低約9度,新界氣溫顯著較低。

假如風勢進一步緩和的話,新界北部或高地背風坡有結霜的可能。新界明早的低溫預計會較今早低,與市區的溫差亦會較今早大。
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本港今日各區低溫約為8至9度,大帽山氣溫更曾降至0.2度。在輻射冷卻效應下,晚上北潭涌天氣嚴寒,氣溫降至約6度。
香港天文台的理念是「科學創新、服務用心」,近日「科學創新」程度可謂達到新高度。最近兩三個月,香港天文台的天氣時序圖表連環出錯,近日天氣變化大,圖表的失誤被進一步放大。今日風速及相對濕度圖上面更驚現負風速及負相對濕度的刻度,出現相對濕度刻度負300奇聞!

作為一個以科學為本的部門,實況數據圖表屬於最基本的一環,近月採用新版本的實況圖不但字體及排版美觀欠奉,更重要的是圖表所制訂的刻度令人難以閱讀,當局確實應該從速改善。

(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澳門設立海嘯警告信號系統】澳門氣象局公佈,海嘯警告信號系統將於2023年1月1日起生效。

澳門的海嘯警告系統與本港單一海嘯警告不同,分為橙色(高度風險)、紅色(嚴重風險)、以及黑色(極度風險)三級。其機制與日本現時所沿用之「津波警報」系統相當接近。

橙色/紅色/黑色海嘯警告信號(Alarme de tsunami laranja/vermelho/preto)分別表示對比正常海岸水位,預料海嘯將引發0.3米-1米以下/1米至3米以下/3米或以上的波浪。

而本港的海嘯警告則是因應2004年12月發生的南亞海嘯而於2005年9月設立。當香港天文台預計本港將於3小時內受到顯著海嘯(海嘯高度比正常水位高出0.5米以上)影響,有關警告便會發出。而若然顯著海嘯超過3小時後才抵達香港,又或者海嘯對本港構成影響但不顯著,則會發出海嘯報告。警告設立至今17年從未發出過,惟曾一度於2007年4月3日誤發。而海嘯報告則曾於2006年12月26日及2011年3月11發出。
MET WARN 預計受東北季候風及其補充影響,本週後期至聖誕節期間,日間持續天晴乾燥,早晚相當清涼,適合舉行絕大部份戶外活動。

不過MET WARN 提醒市民,今年聖誕節午夜前後漲潮期間,水位略較正常高,於低窪地區紮營的市民需要留意屆時水位變化。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香港天文台地震網絡偵測到市民報告的本地有感地震。天文台將會儘快公布進一步分析資料。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2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1時03分中國東南部近岸發生一次 3.6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86度,東經114.50度附近,即河源之西北約23公里。

有市民向天文台報告表示感到這次地震。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2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1時03分中國東南部近岸發生一次 3.6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86度,東經114.50度附近,即河源之西北約23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一百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這次地震,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有關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詳細解釋,請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hko.gov.hk/tc/gts/equake/mms.htm
【有紀錄以來最多本地有感地震】河源凌晨發生地震。自天文台1979年開始有本地有感地震報告以來,1999年與2022年各自錄得8次有感地震,兩者並列有紀錄以來最多。
踏入十二月後,東北季候風幾乎無間斷影響本港,直至昨日12月的平均氣溫已經至少低超過一度。預料氣溫偏低的局面會在今年餘下時間持續,乾燥的東北季候風至少影響至聖誕節假期期間。未來數天香港天氣持續晴朗及乾燥,市區早晚天氣相當清涼,新界再低幾度,日夜溫差較大。

由於日照較多、日夜溫差較大,因此應穿上適當衣服,避免太厚的衣物令體感太暖,進行郊遊及燒烤等活動亦應該小心避免留下火種,保護大自然免受山火威脅。

天文台預料接近除夕左右會有一股季候風補充影響廣東沿岸,並預測12月30日天氣寒冷,最低氣溫再次下跌至12度。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白色聖誕】美國中北部和加拿大東部近日受炸彈低壓吹襲,五大湖週邊城市出現暴風、大雪和風暴潮。暴風雪吹襲期間,位於美國紐約州的水牛城(Buffalo)曾錄得颶風程度陣風,能見度更一度降至0英里。

炸彈低壓是指急速發展的溫帶氣旋,不同緯度的標準會稍為不同。以今次低壓而言,其氣壓24小時內下降了最少24百帕,符合急速發展標準。炸彈低壓較常於美國東岸和日本附近出現,今次於五大湖附近出現屬相對少見。

北美過去一週普遍受極地冷空氣南下影響,多處錄得破紀錄低溫及降溫幅度。位於美國懷俄明州的卡斯珀(Casper)錄得零下41度低溫,為1939年有氣象觀測以來最低。而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Denver)在冷鋒掠過後的1小時內,氣溫由5.5度急降至零下15度。兩項觀測數據均可見今次南下的極地冷空氣異常強勁。

影片所示為水牛城機場附近的情況,可見暴風雪下能見度極低。影片取自NWS Buffalo Twitter。
近日本港天氣持續天晴乾燥,預料聖誕假期期間繼續天晴乾燥,能見度不錯,非常適合各類郊遊或行山活動。

不過,聖誕假期期間,午夜前後部份低窪地區的水位有機會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0米左右,可能會出現輕微水浸。如果有朋友於低窪地區有活動就要留意水位變化。

(圖攝於彎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