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C12.4新功能
Lightroom Classic 12.4又有幾個新功能的加入,包含了:
1. 在遮色片中,新增顆粒、摩爾紋...等調整項
2. 在點曲線面板,可以微調飽和度
3. 在hsl面板中,可以運用ALT/OPTION鍵,觀看特定色頻的調整
4. 在新增及拷貝預設時,可以區分參數型曲線及點曲線
以及對於新相機及新鏡頭的支援。
Lightroom Classic 12.4又有幾個新功能的加入,包含了:
1. 在遮色片中,新增顆粒、摩爾紋...等調整項
2. 在點曲線面板,可以微調飽和度
3. 在hsl面板中,可以運用ALT/OPTION鍵,觀看特定色頻的調整
4. 在新增及拷貝預設時,可以區分參數型曲線及點曲線
以及對於新相機及新鏡頭的支援。
[課程新增預設]
各位【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的同學,昨天我新上傳了一個人像美膚-4的預設,主要是針對臉部或皮膚較明顯的紅斑、痘痘,可以直接存取Lr的AI核心,透過自適應自動批次的程序,進行有效的改善,當然,它也要搭配較明亮的曝光。
雖說這可能是一個較極端的情況,但相信還是有機會遇上!
我昨天便遇到了!說來話長,總之MD 最終鼓起勇氣來找我拍攝,碰面時雖然我有些驚訝,但我還是很努力的拍了,後期便新設計 架構了這個預設,也很順利的快速處理完畢。
當天使用的機器是 Canon R8, Sony A7M4。證明都可以一致化的處理!請各位將Lr更新至最新的版本,因為它也會應用到遮色片中新的曲線項目。
各位進入課程下載區,在預設風格的資料夾第二個分類 美化人像中,即可找到新的預設。
感謝大家的支持。
新課: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
各位【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的同學,昨天我新上傳了一個人像美膚-4的預設,主要是針對臉部或皮膚較明顯的紅斑、痘痘,可以直接存取Lr的AI核心,透過自適應自動批次的程序,進行有效的改善,當然,它也要搭配較明亮的曝光。
雖說這可能是一個較極端的情況,但相信還是有機會遇上!
我昨天便遇到了!說來話長,總之MD 最終鼓起勇氣來找我拍攝,碰面時雖然我有些驚訝,但我還是很努力的拍了,後期便新設計 架構了這個預設,也很順利的快速處理完畢。
當天使用的機器是 Canon R8, Sony A7M4。證明都可以一致化的處理!請各位將Lr更新至最新的版本,因為它也會應用到遮色片中新的曲線項目。
各位進入課程下載區,在預設風格的資料夾第二個分類 美化人像中,即可找到新的預設。
感謝大家的支持。
新課: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
人像優化描述檔 2.0 開始提供給「Lr修圖達人班」同學
各位同學好,人像優化描述檔 2.0已經過一年以上的測試了。現在,除了Lr新視界的同學外,也提供至Lr修圖達人課程的下載區。
它將可取代過去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1.0,得到幾個優點:
■ 同時通用於所有品牌、型號相機,同時適用於RAW及JPEG檔案。再也無需每個相機需對應一個描述檔!
■ 除了優化膚色外,同時也具風格化目的,讓藍天、綠葉...等記憶色更加的好看。
■ 即使是很少的曝光反差調校,就可以得到不錯的影像結果。
■ 搭配不同的預設風格時,更具威力!例如,搭配之前提供的花漾少女預設風格,效果也會很好!
在應用上,它有幾個特點,要說明的:
■ 它會同時優化各個記憶色,包含藍天、草地,所以,它的效果並不是暖黃調時去調整白平衡這樣的簡單步驟。
■ 它更適合做為日系人像的基礎!
■ 它被設計成XMP形式的描述檔。
■ 如果原本的影像,沒有做好曝光及白平衡控制,在套用之後,建議仍需要小幅度的調整曝光及白平衡,幸運的是,通常很少的調校,即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 過去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1.0」的開發,是植基在Canon的色調上。現在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2.0」的開發,是是植基在富士的調色優化經驗上。它更具有膠捲風格的延伸可能。
也感謝大家的支持!
這邊,我再透過影片展示幾個不同的樣片前後結果。
樣片都是RAW原始檔,修圖後只都有基本面板的小幅調整,曝光+0.28內,亮部-22,白色-55。
https://youtu.be/pbpfnNkVA40
各位同學好,人像優化描述檔 2.0已經過一年以上的測試了。現在,除了Lr新視界的同學外,也提供至Lr修圖達人課程的下載區。
它將可取代過去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1.0,得到幾個優點:
■ 同時通用於所有品牌、型號相機,同時適用於RAW及JPEG檔案。再也無需每個相機需對應一個描述檔!
■ 除了優化膚色外,同時也具風格化目的,讓藍天、綠葉...等記憶色更加的好看。
■ 即使是很少的曝光反差調校,就可以得到不錯的影像結果。
■ 搭配不同的預設風格時,更具威力!例如,搭配之前提供的花漾少女預設風格,效果也會很好!
在應用上,它有幾個特點,要說明的:
■ 它會同時優化各個記憶色,包含藍天、草地,所以,它的效果並不是暖黃調時去調整白平衡這樣的簡單步驟。
■ 它更適合做為日系人像的基礎!
■ 它被設計成XMP形式的描述檔。
■ 如果原本的影像,沒有做好曝光及白平衡控制,在套用之後,建議仍需要小幅度的調整曝光及白平衡,幸運的是,通常很少的調校,即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 過去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1.0」的開發,是植基在Canon的色調上。現在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2.0」的開發,是是植基在富士的調色優化經驗上。它更具有膠捲風格的延伸可能。
也感謝大家的支持!
這邊,我再透過影片展示幾個不同的樣片前後結果。
樣片都是RAW原始檔,修圖後只都有基本面板的小幅調整,曝光+0.28內,亮部-22,白色-55。
https://youtu.be/pbpfnNkVA40
YouTube
人像優化描述檔 2.0 開始提供給「Lr修圖達人」同學
各位同學好,人像優化描述檔 2.0已經過一年以上的測試了。現在,除了Lr新視界的同學外,也提供至Lr修圖達人課程的下載區。
它將可取代過去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1.0,得到幾個優點:
■ 同時通用於所有品牌、型號相機,同時適用於RAW及JPEG檔案。再也無需每個相機需一個描述檔,那麼麻煩!
■ 除了優化膚色外,同時也具風格化目的,讓藍天、綠葉...等記憶色更加的好看。
■ 即使是很少的曝光反差調校,就可以得到不錯的影像結果。
■ 搭配不同的預設風格時,更具威力!例如,搭配之前提供的花漾少女預設風格,效果也會很好!…
它將可取代過去的人像優化描述檔 1.0,得到幾個優點:
■ 同時通用於所有品牌、型號相機,同時適用於RAW及JPEG檔案。再也無需每個相機需一個描述檔,那麼麻煩!
■ 除了優化膚色外,同時也具風格化目的,讓藍天、綠葉...等記憶色更加的好看。
■ 即使是很少的曝光反差調校,就可以得到不錯的影像結果。
■ 搭配不同的預設風格時,更具威力!例如,搭配之前提供的花漾少女預設風格,效果也會很好!…
Lightroom Classic 13重大更新!加入AI散景、HDR及點顏色等重要功能!
這個版次(2023/10)算是一個較大的應用昇級,我也會在近期將新功能的活用加入「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的課程內容中。
簡述如下--
■AI散景:目前是搶先試用性質,所以這個功能還無法進入預設集中。
它會自動判斷主體、場景間的空間深度,然後以鏡頭模糊的方式來進行散景的模擬。
所以你的F1.8大光圈鏡頭,要變成F1.2、F0.9...,在鏡頭模糊上是可行的,並可以指定散景光點的形狀!像是甜甜圈、泡泡、復古光點!都是可行的。
這也解決了一般手機的空間深度是儲存在HEIF格式的困擾,現在,空間深度的概念終於在RAW上面實現及編輯了!這是很大的突破!
■HDR影像的編輯及輸出。但這對螢幕會有要求,可以使用相容的 HDR 顯示器檢視和編輯 HDR 影像。當然,相較於標準動態範圍 (SDR) 顯示器,HDR顯示器能提供更佳的亮度與對比。
Lightroom願意加入此功能,會對HDR 顯示器的普及,起了一個關鍵的作用!
■點顏色,這對較精準的局部調色,相當的方便、有效率!包括可以控制「色相」、「飽和度」和「明度」範圍的功能。同時,點色彩也可以搭配使用 遮罩,更能掌控特定顏色。
■其它。可以在「預設集」面板中,依照名稱輕鬆篩選「預設集」和「預設集群組」。
還有新鏡頭及新相機的支援!主要是 iPhone 15 的raw支援。
我預計會在10月的空檔,儘快將Lr13新技巧的應用加入我在YOTTA的「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線上課程中,謝謝大家!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dashboard/1551
這個版次(2023/10)算是一個較大的應用昇級,我也會在近期將新功能的活用加入「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的課程內容中。
簡述如下--
■AI散景:目前是搶先試用性質,所以這個功能還無法進入預設集中。
它會自動判斷主體、場景間的空間深度,然後以鏡頭模糊的方式來進行散景的模擬。
所以你的F1.8大光圈鏡頭,要變成F1.2、F0.9...,在鏡頭模糊上是可行的,並可以指定散景光點的形狀!像是甜甜圈、泡泡、復古光點!都是可行的。
這也解決了一般手機的空間深度是儲存在HEIF格式的困擾,現在,空間深度的概念終於在RAW上面實現及編輯了!這是很大的突破!
■HDR影像的編輯及輸出。但這對螢幕會有要求,可以使用相容的 HDR 顯示器檢視和編輯 HDR 影像。當然,相較於標準動態範圍 (SDR) 顯示器,HDR顯示器能提供更佳的亮度與對比。
Lightroom願意加入此功能,會對HDR 顯示器的普及,起了一個關鍵的作用!
■點顏色,這對較精準的局部調色,相當的方便、有效率!包括可以控制「色相」、「飽和度」和「明度」範圍的功能。同時,點色彩也可以搭配使用 遮罩,更能掌控特定顏色。
■其它。可以在「預設集」面板中,依照名稱輕鬆篩選「預設集」和「預設集群組」。
還有新鏡頭及新相機的支援!主要是 iPhone 15 的raw支援。
我預計會在10月的空檔,儘快將Lr13新技巧的應用加入我在YOTTA的「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線上課程中,謝謝大家!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dashboard/1551
Lr修圖要不要使用描述檔?
回覆同學的問題。以Lr的觀點來看,數位相機拍照,都會嵌入套用一個描述檔!例如:標準、風景、人像...等。
RAW檔案會比較彈性,事後可以更改相機的描述檔,JPEG可以調校的就較為有限。
包含手機的計算攝影,都會套用描述檔,只是用戶並不會察覺這個部份。
傳統相機的時代,似乎沒有這個概念,但其實在選擇特定的膠捲底片時,它們有特定的發色傾向及表現,膠捲底片就是那個時代的描述檔。
但是拍攝時,因為氣候、光線、環境以及後續沖洗的因素,所以最後同支底片的色彩會有所差異,而基調傾向則是大致相同的。
如果你是使用Sony相機,要不要使用FL、IN、SH、VV2...等描述檔?!
可以用,可以不用,但是建構在它們上面,調色方便,也會得到不錯的結果,我建議可以一用!
如果你是使用富士相機,要不要使用CC、NC、NN...等描述檔?!
一樣的道理,許多人用富士相機,就是想架構在這些描述檔上,然後調校出不同的風格!
套用各廠特定的描述檔,跟是否可以調校出自己的風格,我覺得這是兩個不會互相抵觸的事情。雖然說,不使用各廠特定的描述檔,只使用標準的描述檔,也可以調校出許多自己的風格。
但是瞭解各廠的描述檔特性,架構在上面,同樣有很多的發揮!
我會覺得這都是有趣的!當我們對於色彩有更多的理解,對於Lightroom的調校方式更加的深入,都會掌握的更好!運用描述檔,並不會減損你的實力,而是會增加調色的威力!
再來是第三方的描述檔,包含RNI、VSCO,在近幾年,都已經移動到描述檔的領域了。
在早期,Lightroom的描述位置是在編輯模組第九個面板,當時稱為相機校正面板,現在呢?它放在第一個基本面板上面,居於最重要的位置!
因此,其實並不是「要不要使用描述檔?」的問題,而是「要選擇哪個描述檔?」、「如何善用描述檔?」、「是否深入理解描述檔特性!」的議題!
關於描述檔更多的探討,歡迎各位參考「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等線上課。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
回覆同學的問題。以Lr的觀點來看,數位相機拍照,都會嵌入套用一個描述檔!例如:標準、風景、人像...等。
RAW檔案會比較彈性,事後可以更改相機的描述檔,JPEG可以調校的就較為有限。
包含手機的計算攝影,都會套用描述檔,只是用戶並不會察覺這個部份。
傳統相機的時代,似乎沒有這個概念,但其實在選擇特定的膠捲底片時,它們有特定的發色傾向及表現,膠捲底片就是那個時代的描述檔。
但是拍攝時,因為氣候、光線、環境以及後續沖洗的因素,所以最後同支底片的色彩會有所差異,而基調傾向則是大致相同的。
如果你是使用Sony相機,要不要使用FL、IN、SH、VV2...等描述檔?!
可以用,可以不用,但是建構在它們上面,調色方便,也會得到不錯的結果,我建議可以一用!
如果你是使用富士相機,要不要使用CC、NC、NN...等描述檔?!
一樣的道理,許多人用富士相機,就是想架構在這些描述檔上,然後調校出不同的風格!
套用各廠特定的描述檔,跟是否可以調校出自己的風格,我覺得這是兩個不會互相抵觸的事情。雖然說,不使用各廠特定的描述檔,只使用標準的描述檔,也可以調校出許多自己的風格。
但是瞭解各廠的描述檔特性,架構在上面,同樣有很多的發揮!
我會覺得這都是有趣的!當我們對於色彩有更多的理解,對於Lightroom的調校方式更加的深入,都會掌握的更好!運用描述檔,並不會減損你的實力,而是會增加調色的威力!
再來是第三方的描述檔,包含RNI、VSCO,在近幾年,都已經移動到描述檔的領域了。
在早期,Lightroom的描述位置是在編輯模組第九個面板,當時稱為相機校正面板,現在呢?它放在第一個基本面板上面,居於最重要的位置!
因此,其實並不是「要不要使用描述檔?」的問題,而是「要選擇哪個描述檔?」、「如何善用描述檔?」、「是否深入理解描述檔特性!」的議題!
關於描述檔更多的探討,歡迎各位參考「Lightroom 修圖新視界」等線上課。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
Lightroom修圖新視界課程更新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
各位同學好,這個課已新增了一個第十三章,專門用來放更新的影片。
上周我已上傳給YOTTA新的影片,同時,課程長度目前也已超過了五個小時。預計這幾天就會開放新影片。
更新的影片著重在實戰及應用面,因為Lightroom的新功能介面,上手並不困難,但是如何活用、用在什麼時機,才是其中的重頭戲。各位可以參考影片主題及內容,即會瞭解。藉由新功能,我們也介紹了色彩階調、色彩反差的概念。在人像的修圖調色上,將會很有用。
還在考慮此課的同學,也可以趁著此波的雙11活動,參考是否加入「Lightroom修圖新視界」課程。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
各位同學好,這個課已新增了一個第十三章,專門用來放更新的影片。
上周我已上傳給YOTTA新的影片,同時,課程長度目前也已超過了五個小時。預計這幾天就會開放新影片。
更新的影片著重在實戰及應用面,因為Lightroom的新功能介面,上手並不困難,但是如何活用、用在什麼時機,才是其中的重頭戲。各位可以參考影片主題及內容,即會瞭解。藉由新功能,我們也介紹了色彩階調、色彩反差的概念。在人像的修圖調色上,將會很有用。
還在考慮此課的同學,也可以趁著此波的雙11活動,參考是否加入「Lightroom修圖新視界」課程。
昏黃室內照的校正,白平衡非惟一的手段
關於室內的昏黃相片,許多朋友可能第一個會先想到使用白平衡來校正。
不過,白平衡的校正是整張的影響,未必合用。
可以看到,這一張的修圖在Lr中並沒有調整白平衡,而是改用顏色分級以及其它工具來調校。這樣就可以較細部的針對暗部、中間調以及亮部,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校。
然後進一步改變記憶色,做風格的塑造。
事實上,原圖拍攝時的色溫設定已在3400K,但也還是昏黃的,可以說明白平衡並非萬靈丹。
我們之前提到的「人像優化描述2.0」時的應用,概念也是類似的。
有些人認為那一定是調整了白平衡,但其實白平衡非惟一的手段,也難以局部的調校。
更多的應用,可以參考我在YOTTA的Lr線上課:
https://www.yottau.com.tw/teacher/449
關於室內的昏黃相片,許多朋友可能第一個會先想到使用白平衡來校正。
不過,白平衡的校正是整張的影響,未必合用。
可以看到,這一張的修圖在Lr中並沒有調整白平衡,而是改用顏色分級以及其它工具來調校。這樣就可以較細部的針對暗部、中間調以及亮部,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校。
然後進一步改變記憶色,做風格的塑造。
事實上,原圖拍攝時的色溫設定已在3400K,但也還是昏黃的,可以說明白平衡並非萬靈丹。
我們之前提到的「人像優化描述2.0」時的應用,概念也是類似的。
有些人認為那一定是調整了白平衡,但其實白平衡非惟一的手段,也難以局部的調校。
更多的應用,可以參考我在YOTTA的Lr線上課:
https://www.yottau.com.tw/teacher/449
夢幻之境調色
猜猜這在哪邊?提示:嘉義的場景,覺得這邊拍攝人像也會很棒。
調色:這一輯使用的是在「Lightroom新視界」課程中提供的夢幻色Color 32描述檔,藉由營造不同的、沉靜的色調感。
是一個同時適用於人像及風格的描述檔。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
猜猜這在哪邊?提示:嘉義的場景,覺得這邊拍攝人像也會很棒。
調色:這一輯使用的是在「Lightroom新視界」課程中提供的夢幻色Color 32描述檔,藉由營造不同的、沉靜的色調感。
是一個同時適用於人像及風格的描述檔。
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