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终新闻
2.57K subscribers
389 photos
57 videos
80 files
2.29K links
事实需要信源,观点需要论据。

本频道的新闻均可查证,并会尽量使用可靠性高的信源。个人能力有限,有任何问题与建议欢迎评论区指出,整理不易转载注明出处。

本频道目前仅一人运营,更新频率与质量取决于频道主的空闲时间。

特别鸣谢 @bigcrowdev

本频道主要参考的新闻媒体与telegram频道
https://t.me/juzhonews/197

频道主的所有频道,欢迎订阅
https://t.me/juzhonews/660
Download Telegram
#网信办 #行政处罚 #滴滴 #个人信息 #罚款 #信息安全 #隐私 #人脸 #明文储存 #截图 #剪贴板

【网信办对滴滴处以80.26亿行政处罚】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经查明,滴滴公司共存在8个方面的16项违法事实。

1. 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
2. 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
3. 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
4. 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
5. 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
6. 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
7. 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
8. 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网信办表示,滴滴公司,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相册中的截图信息、亲情关系信息等个人信息,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达647.09亿条,数量巨大,其中包括人脸识别信息、精准位置信息、身份证号等多类敏感个人信息,并且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从最早开始于2015年6月至今长达7年。

网信办还表示,从违法行为的性质看,滴滴公司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监管部门要求,履行义务,置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于不顾,给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且在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情况下,仍未进行全面深入整改,性质极为恶劣

综上所述。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结合网络安全审查情况,应当予以从严从重处罚,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形成强大声势和有力震慑,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引导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运营,促进企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对此滴滴表示对处罚内容诚恳接受、并认真完成整改。(网信办12)(滴滴出行 @微博)

相关新闻🔗
21-07-02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21-07-03 滴滴副总裁朋友圈回应:绝无可能把国内用户数据交给美国
21-07-04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左晓栋:“对滴滴审查的重点是重要数据的出境安全风险”
21-07-04 网信办: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
21-07-06 中国监管部门曾表示希望滴滴推迟美国IPO
21-07-10 滴滴回应25款APP被下架:认真整改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21-07-10 涉未充分披露风险 滴滴在美国被起诉
21-07-16 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1-12-03 滴滴启动纽交所退市 拟赴港上市
22-06-06 消息人士:中国将结束对滴滴网络安全的调查,恢复上架及开放新用户注册
22-07-16 滴滴支付未落实实名制等行为被罚427万人民币
#上海 #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 #隐私 #数据泄露 #大数据中心 #随申码 #健康码

【上海大数据中心:随申码数据非本部门所泄露】

8月10日,有黑客在黑客论坛 Breach Forums 上以4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6936元)拍卖上海随申码数据库,发帖者称其中包含4850万用户的上海随申码数据,“自上海随申码推行以来,所有居住和到访过上海的人员信息。”

发帖者公开了上述数据库的47组数据作为样本,供潜在购买者核对。这组数据包含了用户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随申码的颜色、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

根据样本中的数据,南都记者拨打30个手机号验证信息真实性,有8名居民向南都记者证实了其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均属实并且曾注册随申码,部分居民证实其手机号、姓名属实,对于身份证号码是否属实未予回应。亦有居民挂断电话未予回复,还有一个手机号码为空号。路透社记者亦联系上了47人,其中有11人确认信息属实,但有两人说信息是错误的。

在论坛留言区,部分用户表达了购买意愿,并询问数据来源。发帖者称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对此,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称,建议居民联系上海12345反馈,大数据中心只负责研发随申码,“个人信息不是我们泄露的。”

南都记者以居民身份向上海市民服务热线12345咨询此事,其工作人员表示对此并不知情,也无法处理此类事件,建议信息泄露的居民前往公安部门报案。(路透社)(南方都市报)

相关新闻🔗
22-07-05 黑客声称从警方窃取了10亿份中国公民的数据 部分泄露数据已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