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動態(國際)
6.04K subscribers
595 photos
8 videos
2 files
5.11K links
這個是分享國際政經消息的頻道,包括有關香港與國際互動的新聞,主要用來減少依賴 Facebook 。

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支持我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月費只是7.21美元:
http://patreon.com/dungtaai
Download Telegram
因應上週保守黨主席被撤換,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週二上午進行小型內閣改組,並同時重組政府架構,包括又再改動負責工業的部門,把能源政策從這個部門分拆出來,另設一個部門和大臣專職負責能源。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7.html
中國已放寬入境防疫限制約一個月,但中國人外遊的數字未有即時急升。彭博報導,由於中國撤除清零政策來得太快,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很多國家被殺個措手不及,不能及時恢復簽發簽證的工作,令很多中國商人和遊客遲遲不獲入境簽證。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37.html
英國國會香港問題跨黨國會小組昨天發表報告,批評滙豐 #HSBC 等銀行拒絕承認獲得 #BNO 簽證的人士屬永久離開香港,不肯把這些人士的強制性公積金(MPF)存款全數發還給他們,而且配合香港落實國安法,有份打壓香港人人權,要求英國政府跟進。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bnompf.html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Zelensky 已在英國國會發表演說,全力游說英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機,指出現在對烏克蘭來說,戰機就是「自由之翼」。

演說期間,他向下議院議長賀立紳(Lindsay Hoyle)給予一名烏克蘭機師的頭盔,上面寫着:「我們擁有自由,給我們一對翼保護自由吧!」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8.html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Zelensky 週四訪問布魯塞爾,出席歐盟峰會,並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他此行希望歐盟可繼續快速處理烏克蘭加入歐盟的申請,而且歐盟國家同意向烏克蘭給予戰機。

他在戰機問題上似乎稍有進展,但歐盟和成員國的領袖未有就加入歐盟問題作出更明確的承諾。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9.html
英國和歐盟先後傳出,正因維族人權問題被美國制裁的新疆自治區主席吐尼亞孜(Erkin Tuniyaz)下週起開始訪歐,將往倫敦和布魯塞爾。

英國外交部證實有意派官員會晤他,惹來國會議員批評這個決定,要求政府不要派人會晤吐尼亞孜。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10.html
土耳其地震令當地大量建築倒塌。很多建築專家指出,土耳其建築法例的防震要求應可抵禦今次地震,但政府經常發出「建築特赦」,不符法例規格的建築只要支付罰款便可了事,令很多建築不堪一震。

有專家2019年曾警告,「建築特赦」會令土耳其的城市變成墳場,住宅變成棺材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64.html
德國首都柏林州週日舉行州議會重選,已連續掌控柏林市長/州長寶座22年的社民黨(SPD)大敗,得票率較一年多前的重選再下滑,創歷史新低,得票急升約一成的在野基民盟(CDU)爭取重奪市長一職,儘管截至週日晚仍難以判斷究竟是SPD、CDU抑或綠黨擔任市長。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2/spd-cdu22.html
Patreon文章<Shall They Talk?>: https://bit.ly/3YHbwSC

美中的「氣球紛爭」過了半個月仍未平息,反而越演越烈。

「流浪氣球」及相關技術可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整體而言,威脅不大,如果不是地面肉眼看得到而被國民發現,美國確實可以私下處理算數,甚至可以任由氣球繼續飄過而不把氣球擊落。

「氣球事件」最大影響在於反映美中之間的信任十分低,兩國民間對對方的印象十分差,習近平和拜登緩和兩國爭拗的空間十分小,連普通溝通、釋除誤會都做不到,這個背景令美中關係短期內難以穩定下來,更不要談什麼改善。

中美兩國外交系統尚勉強維持接觸渠道,但國防系統的溝通崩潰,美國國防部在擊落氣球後嘗試提出兩國國防部長電話對話,但中國沒有回應,而美國在擊落氣球前,也沒有事先知會中國。

美國1月31日發現氣球進入美國境內,根據《華爾街日報》,美國2月1日(即北京時間2月2日凌晨)已經就此事通知中國駐美外交官,要求作出解釋,美國2月2日公開事件,中國要到北京時間2月3時晚上才首度發表聲明,聲稱這是監測氣象的「民用無人飛艇」,較美方首度提出交涉遲了差不多48小時。

事件過了半個月,中國仍未能公開交代「民用飛艇」的任何詳情,最基本連「飛艇」屬於哪間公司或「民間」研究所都說不出,這意味:1、美國不可能信任中國的說辭,更相信這是軍事用途;2、中國外交部可能真的不掌握這個氣球的資料,反映中國政府不同部門之間(最起碼外交系統與國防系統)不協調。

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說,中美兩國目前的目標是「把這一場冷戰快進到緩和(detente)的階段,跳過古巴導彈危機」。

即是說,美國和中國實際上都無意把兩國關係重回到十多二十年前的蜜月期,現時但求兩國不直接熱戰,但在熱戰以外繼續全方位鬥爭,甚至不斷加劇競爭。

情況跟美蘇冷戰一樣,由40年代中至90年初40餘年間,美國和蘇聯真正瀕臨全面開戰只是前半期,1962古巴危機後,美蘇兩國1963年便設立了元首熱線,此後兩國關係穩定下來,但正式開戰以外的對抗持續,包括打代理人戰爭。

理解這一點的話,希望大家不會稍為看到中美有爭拗就立即說兩國即將大戰,看到兩國稍為讓步及對話就立即說中美大和解。兩者之間,有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