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语版的《飘》是翻译在三千张香烟盒上的
埃塞俄比亚作家 Nebiy Mekonnen 被当作政治犯关在中央监狱里。有一天,一个新来的犯人夹带了一本英文版的 Gone With The Wind 进来,于是大家轮流阅读这本小说。因为犯人众多,轮到每个人的阅读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但对他们而言,已经弥足珍贵。
Nebiy 决定把它翻译成埃塞俄比亚通用的阿姆哈拉语,于是他把香烟盒里的锡箔展开,把译文写在锡伯背面。他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翻译,耗费了三千张锡箔。翻译成之后,他把这些锡伯折好放回香烟盒里,请被释放的朋友带出监狱。
等到 Nebiy 被释放之后,他花了两年时间把这三千张收集整理出来,出版了阿姆哈拉语版的《飘》。
Nebiy 于今年七月去世。
— Dark Star Safari by Paul Theroux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Nebiy_Mekonnen
埃塞俄比亚作家 Nebiy Mekonnen 被当作政治犯关在中央监狱里。有一天,一个新来的犯人夹带了一本英文版的 Gone With The Wind 进来,于是大家轮流阅读这本小说。因为犯人众多,轮到每个人的阅读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但对他们而言,已经弥足珍贵。
Nebiy 决定把它翻译成埃塞俄比亚通用的阿姆哈拉语,于是他把香烟盒里的锡箔展开,把译文写在锡伯背面。他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翻译,耗费了三千张锡箔。翻译成之后,他把这些锡伯折好放回香烟盒里,请被释放的朋友带出监狱。
等到 Nebiy 被释放之后,他花了两年时间把这三千张收集整理出来,出版了阿姆哈拉语版的《飘》。
Nebiy 于今年七月去世。
— Dark Star Safari by Paul Theroux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Nebiy_Mekonnen
— Dark Star Safari by Paul Theroux
本科刚毕业的时候,接了一个翻译的活,是帮一个新西兰工程师去一个锅炉厂做翻译。
这个锅炉是定制的,所有设计都是新西兰方面出,和工厂里的标准锅炉完全不一样,所以耗时更久,制造成本更高。而新西兰工程师过来,就是要在现场监工,防止出错。
整个工期有好几个月,我去的时候,已经是收尾阶段。还是目睹了工人们的艰辛劳动:当时正值盛夏,但车间里不可能安装空调,只有工业风扇加强通风。工人需要钻到狭小的炉腔内进行电焊,进行调教,里面的稳定更是高得可怕。
有一部分的设计是没有焊接但是要做到水密性,几百根水管要从内部撑大,这样正好顶住外管从而密封。但是只要有一根水管没撑到位,就会漏水,需要把所有水管重新撑一遍。平时工厂都是七点到四点上班,但是因为这道工序,很多师傅不得不通宵加班。
最后那天是结算加工费用,我以为是按照工时结算,结果我太天真了。来了两辆吊车,从两头吊起这个巨大的锅炉,吊臂下接了一个称,显示这个锅炉有多重。
没错,最后的加工费用就是按照锅炉重量计算的。这就是我对廉价中国制造最直接的感受。
本科刚毕业的时候,接了一个翻译的活,是帮一个新西兰工程师去一个锅炉厂做翻译。
这个锅炉是定制的,所有设计都是新西兰方面出,和工厂里的标准锅炉完全不一样,所以耗时更久,制造成本更高。而新西兰工程师过来,就是要在现场监工,防止出错。
整个工期有好几个月,我去的时候,已经是收尾阶段。还是目睹了工人们的艰辛劳动:当时正值盛夏,但车间里不可能安装空调,只有工业风扇加强通风。工人需要钻到狭小的炉腔内进行电焊,进行调教,里面的稳定更是高得可怕。
有一部分的设计是没有焊接但是要做到水密性,几百根水管要从内部撑大,这样正好顶住外管从而密封。但是只要有一根水管没撑到位,就会漏水,需要把所有水管重新撑一遍。平时工厂都是七点到四点上班,但是因为这道工序,很多师傅不得不通宵加班。
最后那天是结算加工费用,我以为是按照工时结算,结果我太天真了。来了两辆吊车,从两头吊起这个巨大的锅炉,吊臂下接了一个称,显示这个锅炉有多重。
没错,最后的加工费用就是按照锅炉重量计算的。这就是我对廉价中国制造最直接的感受。
DPS Books
豆友 Custodes 去了何伟在埃及时住过的公寓,还见到了公寓管理员阿卜杜拉,和拾荒者萨伊德。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note/866871577
本来要在利雅得见这位豆瓣友邻的,他也刚好在沙特。
可惜没凑上时间,这回没见成。
可惜没凑上时间,这回没见成。
Forwarded from DPS Main
DPS 周刊 177 - 读完了四十本书
十一月刚过完,我提前完成了今年读四十本书的计划。上半年写了十一篇读书笔记,下半年只写了三篇。
最喜欢的当属 Peter Hessler 的 Other Rivers, Another Narrative。
https://letters.acacess.com/weekly-177/
十一月刚过完,我提前完成了今年读四十本书的计划。上半年写了十一篇读书笔记,下半年只写了三篇。
最喜欢的当属 Peter Hessler 的 Other Rivers, Another Narrative。
https://letters.acacess.com/weekly-177/
Daily Productivity Sharing
DPS 周刊 177 - 读完了四十本书
最喜欢的当属 Peter Hessler 的 Other Rivers, Another Narrative
这本《不明白》 是播客两周年的选集。如果你听过过去的节目,那基本上就熟悉这几篇。
也许是为了照顾中国读者,尽管在台湾出版,没有用竖排版,而是横排版。当然还是繁体,不是简体中文。
尽管袁莉在自序中引用了《试着勇敢一点》这首诗,全书除了袁莉署名以外,责编设计等等都只署了两个字母。非常理解,希望有一天大家都不需要担心这份恐惧。
試著勇敢一點
把「zy」寫成「自由」
把「zf」寫成「政府」
把「gj」寫成「國家」
把「zs」寫成「自殺」
把「🐏」寫成「陽性」
把「⛓」寫成「鐵鏈」
縮寫和符號
不是我的母語
試著勇敢一點
讓自己變得勇敢
而不是盼著一個勇敢的人出現
https://t.me/pillarsalt/698
也许是为了照顾中国读者,尽管在台湾出版,没有用竖排版,而是横排版。当然还是繁体,不是简体中文。
尽管袁莉在自序中引用了《试着勇敢一点》这首诗,全书除了袁莉署名以外,责编设计等等都只署了两个字母。非常理解,希望有一天大家都不需要担心这份恐惧。
試著勇敢一點
把「zy」寫成「自由」
把「zf」寫成「政府」
把「gj」寫成「國家」
把「zs」寫成「自殺」
把「🐏」寫成「陽性」
把「⛓」寫成「鐵鏈」
縮寫和符號
不是我的母語
試著勇敢一點
讓自己變得勇敢
而不是盼著一個勇敢的人出現
https://t.me/pillarsalt/698
Telegram
AwesomeVisa
正好看到书店里在卖这两本,用实际行动支持一下不明白播客和飞地书店
Andrej Karpathy 分享的书单,有一半是科幻,这些从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世界观。
其中有一本 Derek Sivers 写的小书 How To Live (非科幻),讲了如何生活,我最近也刚读完,收获不小。
https://x.com/karpathy/status/1865924776214327360/?rw_tt_thread=True
其中有一本 Derek Sivers 写的小书 How To Live (非科幻),讲了如何生活,我最近也刚读完,收获不小。
https://x.com/karpathy/status/1865924776214327360/?rw_tt_thread=True
X (formerly Twitter)
Andrej Karpathy (@karpathy) on X
Of ~200 books I've read, the few that stayed with me over time and I find myself often thinking back to or referring to, in ~random order:
All short stories by Ted Chiang, especially Exhalation, Division By Zer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Your Life, Liking…
All short stories by Ted Chiang, especially Exhalation, Division By Zer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Your Life, Liking…
DPS Books
2025 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亚历的中文非常了得,轻飘飘地就把一些经历和盘托出。 下半部分正好是 covid 时期,他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都经历了封校/封城,就像《好东西》一样,把这些痛苦的亲身体验都记录了下来。不确定编辑/出版方修改了多少,这类的记录应该更多才对,我们都不会忘记。
文革结束之后,出现了一批记录文革的作品,后来被称之为伤痕文学。我们这一代的伤痕文学是不是封城文学?
读张忠谋的自传,我突然意识到 AWS 开辟的云计算其实就是台积电的商业模式:客户不需要投资硬件,只要专心写代码就行。而之前开一家软件公司是需要自己买服务器,这笔硬件投入非常大。
这不就是台积电开创的晶元代工模式吗?无晶元公司都不需要自己投资建厂,只要交给台积电代工即可。
张忠谋在1986年就开始打造台积电,那时候 AWS 的母公司 Amazon 连个影子都没有。也许 Jeff Bezos 就是受到台积电的启发,才开始 AWS 的云计算。
这不就是台积电开创的晶元代工模式吗?无晶元公司都不需要自己投资建厂,只要交给台积电代工即可。
张忠谋在1986年就开始打造台积电,那时候 AWS 的母公司 Amazon 连个影子都没有。也许 Jeff Bezos 就是受到台积电的启发,才开始 AWS 的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