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世界观
《E97 就我这三瓜俩枣的,也需要像顶级富豪一样考虑财富传承?》
《E153 高净值人群大观察:2024 年,他们有钱人在烦恼什么?》
很有意思的两期节目,嘉宾李璞的职业是理财规划师,简单理解就是给有钱人规划财富的,节目里谈到了财富、传承、子女教育等观念,还有一些野史、八卦(比如乾隆也许是故意把和珅留给儿子收割、洛克菲勒家族的传承)等等。
#世界观
《E97 就我这三瓜俩枣的,也需要像顶级富豪一样考虑财富传承?》
《E153 高净值人群大观察:2024 年,他们有钱人在烦恼什么?》
很有意思的两期节目,嘉宾李璞的职业是理财规划师,简单理解就是给有钱人规划财富的,节目里谈到了财富、传承、子女教育等观念,还有一些野史、八卦(比如乾隆也许是故意把和珅留给儿子收割、洛克菲勒家族的传承)等等。
Xiaoyuzhoufm
E97 就我这三瓜俩枣的,也需要像顶级富豪一样考虑财富传承?
听《知行小酒馆》上小宇宙。 《知行小酒馆》是有知有行出品的一档分享投资与生活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在我们看来,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建议,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或者想来小酒馆做客,欢迎在公众号「有知有行」、或小红书/微博/即刻@知行小酒馆 给我们留言。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给我们发邮件,来信请寄: allinthebeer@gmail.com
如果你有长期投资的需求,非常欢迎下载「有知有行」App,里面有你一定能读懂的好课程《投资…
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建议,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或者想来小酒馆做客,欢迎在公众号「有知有行」、或小红书/微博/即刻@知行小酒馆 给我们留言。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给我们发邮件,来信请寄: allinthebeer@gmail.com
如果你有长期投资的需求,非常欢迎下载「有知有行」App,里面有你一定能读懂的好课程《投资…
👍2👎1
#开源项目
#sqlite
我最近打算看看个人能不能在sqlite生态上做点事情,花时间整理了一下sqlite相关项目、资料,见:https://github.com/lichuang/awesome-sqlite
欢迎star、提issue。
#sqlite
我最近打算看看个人能不能在sqlite生态上做点事情,花时间整理了一下sqlite相关项目、资料,见:https://github.com/lichuang/awesome-sqlite
欢迎star、提issue。
GitHub
GitHub - lichuang/awesome-sqlite: awesome things related to SQLite
awesome things related to SQLite. Contribute to lichuang/awesome-sqlite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
🗿4
#播客
《EP 59. 对话硅谷连续创业者梁胜:20年3家公司总并购金额10亿美金,征战GenAI的走心创业思考》
两篇关于这次采访嘉宾梁胜的文章:
《云农场的放牧人 Rancher》
《梁胜博士:写给程序员的话》
《EP 59. 对话硅谷连续创业者梁胜:20年3家公司总并购金额10亿美金,征战GenAI的走心创业思考》
两篇关于这次采访嘉宾梁胜的文章:
《云农场的放牧人 Rancher》
《梁胜博士:写给程序员的话》
Xiaoyuzhoufm
EP 59. 对话硅谷连续创业者梁胜:20年3家公司总并购金额10亿美金,征战GenAI的走心创业思考
听《OnBoard!》上小宇宙。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两个爱码字的投资人关于科技创业与投资的真诚对话。
关注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GN:前SaaS及科技投资人,Global SaaS社区Linkloud发起人,公众号我思锅我在 (ID: thinkxcloud) 主理人。| 即刻:High 宁
同名 Podcast…
关注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GN:前SaaS及科技投资人,Global SaaS社区Linkloud发起人,公众号我思锅我在 (ID: thinkxcloud) 主理人。| 即刻:High 宁
同名 Podcast…
👍2
#杂
看推才知道光影魔术手还在更新(其实从更新日志看,2013年之后有很长时间没更新,直到2023年恢复更新),当年被迅雷收购的时候,在光影的团队工作过一阵,十几年前在知乎上回到的一篇关于迅雷的答案还专门提到光影:《已拥有 4 亿用户的迅雷能发展成为腾讯那样的公司吗,怎样才能?》
说起来,当年面试迅雷的时候,HR说等上市了大家每人都去买个岛,实际等到上市以后,就我自己待了两年多换的期权套现了不到几万块,这有点幽默了。
算起来我入行比较早,但是运气不太好,就目前待过的公司里,只有两家公司能够成功套现期权的,其中一家还是只套现了几万块的迅雷。
(知乎链接需要账号才能看内容,所以把上面链接中知乎问题的回答贴在下面,这个回答是针对这篇文章《寂寞迅雷:拥有4亿用户为何未成下个腾讯》)
看推才知道光影魔术手还在更新(其实从更新日志看,2013年之后有很长时间没更新,直到2023年恢复更新),当年被迅雷收购的时候,在光影的团队工作过一阵,十几年前在知乎上回到的一篇关于迅雷的答案还专门提到光影:《已拥有 4 亿用户的迅雷能发展成为腾讯那样的公司吗,怎样才能?》
说起来,当年面试迅雷的时候,HR说等上市了大家每人都去买个岛,实际等到上市以后,就我自己待了两年多换的期权套现了不到几万块,这有点幽默了。
算起来我入行比较早,但是运气不太好,就目前待过的公司里,只有两家公司能够成功套现期权的,其中一家还是只套现了几万块的迅雷。
(知乎链接需要账号才能看内容,所以把上面链接中知乎问题的回答贴在下面,这个回答是针对这篇文章《寂寞迅雷:拥有4亿用户为何未成下个腾讯》)
做为迅雷前员工,对迅雷的感情很复杂,我决定还是不匿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就本问题链接中的文章来说,我也看了,觉得还是不错的。本质上来说,迅雷这样的软件,用户为什么用它?简而言之,速度快,资源多。要做到速度快,不可避免的要占用网速,资源等,对整个电脑的使用以及在同一局域网的人造成影响。所以迅雷这样的软件,从一开始它的产品性质就决定了和所谓的良好的用户体验相悖。在网速越来越快的今天,现在用迅雷,或者买会员的帐号,更多的图的是资源多。
以上,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迅雷曾经尝试在迅雷上做IM,Facebook这样的应用以失败而告终。确实如文章所言,这样的照搬是很生硬的。
这是迅雷产品的问题。来说一下我在迅雷时看到的其他问题。
在迅雷两年多,参与的不少项目,大都是历时几个月,然后以失败告终,然后开发人员转入到别的组,再然后继续前面的流程。特别的,我印象中,大多数CEO邹胜龙亲自指明要做的项目,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这样的体验,与大家公认的国内顶尖产品经理的其他公司BOSS如周鸿祎,马化腾等形成鲜明对比。一次两次还好说,多了不仅很大地打击士气,更造成了员工对领导层的不信任。
08年左右,迅雷买入火爆一时的光影魔术手,我当时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后台部分的开发。同样的,几个月之后,项目暂停,组内的人转去做其他项目。也许是因为我的级别还不够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吧。
在我离开迅雷的这几年,鲜有光影魔术手的更新新闻,而同样类型的美图秀秀现在已经是千万级别用户量的产品了。做为曾经参与过光影魔术手项目的人,每次在各种场合看到美图秀秀,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光影魔术手。迅雷并非没有可以耕耘成文中所言的“小区”类型可以粘住用户的产品,也不是没有这个时间,甚至就时势而言,当时也没有巨头进入这个领域,可是机会和时间就这样莫名的丢失了。
可喜的是,迅雷这几年,做的离线会员,应该是慢慢找到了适合迅雷产品的收费产品模式,而不是像当年那样生搬硬套抄腾讯的模式。我个人的建议是,现在不要再想着腾讯了,不但自己不要想,也不要跟投资人以及媒体说我们像或者我们要成为下一个腾讯,腾讯已经太远了。还是踏踏实实的,从自己的产品出发,挖掘出适合自己的模式,少一些无关的内耗和非受迫性失误,也许是更好的路子。
真心希望迅雷能越走越好。
X (formerly Twitter)
数码荔枝 (@DIGITALYCHEE) on X
我以前在奶奶电脑上安装的,特别好用,功能提供的刚刚好,不复杂。
听说政府机关也有大量电脑安装光影魔术手。
这软件免费,且无广告,到底是怎么盈利的?人,总要吃饭吧?
听说政府机关也有大量电脑安装光影魔术手。
这软件免费,且无广告,到底是怎么盈利的?人,总要吃饭吧?
❤5
#开源项目
这段时间都在做自己的开源项目replited,用于备份sqlite数据库文件,项目参考了litestream如何利用sqlite的WAL机制做到增量备份,由于使用了opendal,这样接入各类型的存储后端会更方便一些。
这是我打算在sqlite生态上做一点事情之后,交出的第一个项目,我也想看看最后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段时间都在做自己的开源项目replited,用于备份sqlite数据库文件,项目参考了litestream如何利用sqlite的WAL机制做到增量备份,由于使用了opendal,这样接入各类型的存储后端会更方便一些。
这是我打算在sqlite生态上做一点事情之后,交出的第一个项目,我也想看看最后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GitHub
GitHub - lichuang/replited: Replicate SQLite to every where(S3\ftp\webdav\google drive\dropbox,etc)
Replicate SQLite to every where(S3\ftp\webdav\google drive\dropbox,etc) - lichuang/replited
👍10❤2🔥1
❤15
#独立开发
之前推荐过赵纯想的胃之书,最近哥们又开发了新的独立应用陌生人闹钟(看他的评论只用了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是IOS、安卓双端都有),对于一个两年前才开始写代码的人而言,我只能说动手能力太强了。
我对于类似他这样,不仅有想法,还能通过学习(新技能)把想法落地实践的人都充满敬畏,剧本、小说、产品、编程,不过是这类人表达想法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之前推荐过赵纯想的胃之书,最近哥们又开发了新的独立应用陌生人闹钟(看他的评论只用了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是IOS、安卓双端都有),对于一个两年前才开始写代码的人而言,我只能说动手能力太强了。
我对于类似他这样,不仅有想法,还能通过学习(新技能)把想法落地实践的人都充满敬畏,剧本、小说、产品、编程,不过是这类人表达想法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Telegram
codedump的电报频道
#播客
#独立开发
《他飘了、碎了、开悟了,然后做出了付费榜第3 的AI 应用|对谈赵纯想》:写小说、当编剧、做产品经理、讲老子哲学,自学编程做出独立应用,对世界有强烈的表达欲,重要的是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独立开发
《他飘了、碎了、开悟了,然后做出了付费榜第3 的AI 应用|对谈赵纯想》:写小说、当编剧、做产品经理、讲老子哲学,自学编程做出独立应用,对世界有强烈的表达欲,重要的是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8❤1
#开源项目
众所周知,知乎的内容需要登录之后才能看全文,这给分享带来很大不便,使用fxzhihu项目,将对应的知乎链接中zhihu替换为fxzhihu就可以,最好加上"?redirect=false"参数禁止跳转回知乎原贴,例子。
众所周知,知乎的内容需要登录之后才能看全文,这给分享带来很大不便,使用fxzhihu项目,将对应的知乎链接中zhihu替换为fxzhihu就可以,最好加上"?redirect=false"参数禁止跳转回知乎原贴,例子。
GitHub
GitHub - frostming/fxzhihu: 为知乎生成可分享的卡片及 Instant View
为知乎生成可分享的卡片及 Instant View. Contribute to frostming/fxzhihu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
❤8👍3😁1
#开源项目
这两天技术圈最大的事情,也许就是Linux内核移除俄籍开发者事件了。我在知乎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原文如下:
附带:《安同开源社区有关Linux基金会及其职员不当行为的谴责》,之所以附带这篇文章,因为是安同社区的贡献者第一个站出来表达不满要求撤除这个提交,另外文章中也带上了这个事件相关的几篇讨论邮件。
这两天技术圈最大的事情,也许就是Linux内核移除俄籍开发者事件了。我在知乎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原文如下: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科学无国界”,手动狗头。
问题来了:过往俄籍开发者贡献的代码,要不要一并删除?
好巧不巧,就在前一天2024年10月22日,原生鸿蒙操作系统NEXT正式发布(所谓“原生”,就是完全移除了Linux和AOSP代码的系统)。
附带:《安同开源社区有关Linux基金会及其职员不当行为的谴责》,之所以附带这篇文章,因为是安同社区的贡献者第一个站出来表达不满要求撤除这个提交,另外文章中也带上了这个事件相关的几篇讨论邮件。
👍11👎10
#文章
Joel Spolsky关于抽象泄露(Leaky Abstractions)的文章,作者通过多个例子说明了渗漏抽象的普遍性,并指出了解底层原理对于处理这些渗漏至关重要。
原文:《The Law of Leaky Abstractions》
翻译:《软件开发中的抽象泄露法则 》
Joel Spolsky关于抽象泄露(Leaky Abstractions)的文章,作者通过多个例子说明了渗漏抽象的普遍性,并指出了解底层原理对于处理这些渗漏至关重要。
原文:《The Law of Leaky Abstractions》
翻译:《软件开发中的抽象泄露法则 》
Joel on Software
The Law of Leaky Abstractions
There’s a key piece of magic in the engineering of the Internet which you rely on every single day. It happens in the TCP protocol, one of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of the Internet. TCP…
❤3
#算法
《Computer Scientists Establish the Best Way to Traverse a Graph》:Dijkstra算法,被证明是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Single-Source Shortest-paths Problem,简称SSSP)的最优算法。
算法一开始是Dijkstra陪老婆逛街购物时想出来的:
文章中列出的相关论文:
*《Universally-Optimal Distributed Algorithms for Known Topologies》
*《Universal Optimality of Dijkstra via Beyond-Worst-Case Heaps》
*《Instance-Optimality in I/O-Efficient Sampling and Sequential Estimation》
《Computer Scientists Establish the Best Way to Traverse a Graph》:Dijkstra算法,被证明是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Single-Source Shortest-paths Problem,简称SSSP)的最优算法。
算法一开始是Dijkstra陪老婆逛街购物时想出来的:
In 1956, the 26-year-old Dutch computer scientist Edsger Dijkstra wanted to write a program that would show off the capabilities of a brand-new computer called the ARMAC. While shopping with his fiancée in Amsterdam, he stopped in at a café for a break. That’s when he hit on the idea for the algorithm (opens a new tab) that now bears his name. He didn’t have writing materials on hand, so over the course of 20 minutes he worked out the details in his head.
文章中列出的相关论文:
*《Universally-Optimal Distributed Algorithms for Known Topologies》
*《Universal Optimality of Dijkstra via Beyond-Worst-Case Heaps》
*《Instance-Optimality in I/O-Efficient Sampling and Sequential Estimation》
Quanta Magazine
Computer Scientists Establish the Best Way to Traverse a Graph | Quanta Magazine
Dijkstra’s algorithm was long thought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find a graph’s best routes. Researchers have now proved that it’s “universally optimal.”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