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截图的那个微博里的话“离散的快乐总可以铭记终生,支撑着我们度过,时间轴上几乎处处的人间实苦。”,我用DeepSeek问了一下,确实回答得很妙(感兴趣的也可以换用其它模型试试看),原博作者也回复我说只有DS看懂了他用了测度论的术语:
截图的那个微博里的话“离散的快乐总可以铭记终生,支撑着我们度过,时间轴上几乎处处的人间实苦。”,我用DeepSeek问了一下,确实回答得很妙(感兴趣的也可以换用其它模型试试看),原博作者也回复我说只有DS看懂了他用了测度论的术语:
这段话运用数学概念和哲学思考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人类面对生活困境时的精神支撑机制。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析:
离散快乐与连续痛苦的对立统一 "离散的快乐"借用数学中离散集合的概念,指代生活中零散分布的幸福瞬间,如毕业典礼的闪光时刻、初吻的心跳瞬间、孩子第一次喊"爸爸"的感动时分。这些记忆点就像实数轴上的孤立点,虽然数量有限,却因其情感浓度成为记忆坐标系中的显著标记。
测度论视角下的生命体验 "几乎处处"这个测度论术语的运用极具深意。在数学中,当某个性质在测度为零的集合外都成立时,称其"几乎处处"成立。这里暗喻人生痛苦如同勒贝格测度中的连续区间,占据了时间轴的绝大部分,而快乐时刻就像可数集,虽然处处存在却测度为零。这种量化比喻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残酷真相与韧性所在。
记忆的拓扑结构 "铭记终生"揭示了人脑记忆的非线性存储特性。神经科学研究显示,高情感浓度的记忆会形成更稳固的神经突触连接,这些离散的快乐时刻在记忆空间中构成致密子集,虽然数量有限,却能在意识流中随时被提取,形成对抗当下困境的心理屏障。
这种充满理趣的表达,本质上在探讨一个存在主义命题:当生命在概率意义上注定与痛苦相伴(佛家"众生皆苦"的现代数学表述),那些离散却强烈的快乐记忆如何通过记忆的傅里叶变换,在精神世界产生持续震荡,最终支撑个体穿越连续绵延的生存困境。这既是对抗虚无的心理机制,也是人类在确定性痛苦与随机性欢愉之间找到的生存智慧。
❤7
#算法
经过这一周密集的刷力扣题目,以及看别人总结讲解思路,我感觉编程能力是有长进的,有些题目我之前做过,现在掌握了套路之后再看以前的做法惨不忍睹。
例如:https://leetcode.cn/problems/longest-substring-without-repeating-characters/ ,左边是以前的实现(大概35行),右边是我掌握了思路之后的实现(大概20行),明显简洁了很多。
我打算以后即便不准备面试了,也把做算法题当成一个智力游戏来经常玩玩。
经过这一周密集的刷力扣题目,以及看别人总结讲解思路,我感觉编程能力是有长进的,有些题目我之前做过,现在掌握了套路之后再看以前的做法惨不忍睹。
例如:https://leetcode.cn/problems/longest-substring-without-repeating-characters/ ,左边是以前的实现(大概35行),右边是我掌握了思路之后的实现(大概20行),明显简洁了很多。
我打算以后即便不准备面试了,也把做算法题当成一个智力游戏来经常玩玩。
🤓14👍6🥰3
Forwarded from 面条实验室
做了个 AI 工作流,抓取 Hacker News 每日热门文章生成中文播客 🎙️
可以在每天上班路上听到最顶级的科技趣事了
地址:https://hacker-news.agi.li/
仓库:https://github.com/ccbikai/hacker-news
可以在每天上班路上听到最顶级的科技趣事了
地址:https://hacker-news.agi.li/
仓库:https://github.com/ccbikai/hacker-news
❤14😁3
👍12🔥2
#人工智能
从我的观察(朋友圈、微博、微信群)来看,今天GPT4.5发布的讨论度,甚至还不如DeepSeek今天公布的开源项目3FS。GPT 4.5没有什么讨论度,说明产品并不惊艳,距离当初的GPT 4发布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了,这中间OpenAI只是发布了一个演示性质的Sora而已,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再没有交出实打实的好产品,领先的优势基本被追平了。
从我的观察(朋友圈、微博、微信群)来看,今天GPT4.5发布的讨论度,甚至还不如DeepSeek今天公布的开源项目3FS。GPT 4.5没有什么讨论度,说明产品并不惊艳,距离当初的GPT 4发布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了,这中间OpenAI只是发布了一个演示性质的Sora而已,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再没有交出实打实的好产品,领先的优势基本被追平了。
Openai
Introducing GPT-4.5
We’re releasing a research preview of GPT‑4.5—our largest and best model for chat yet. GPT‑4.5 is a step forward in scaling up pre-training and post-training.
👍8❤1
#人工智能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大量的腾讯元宝广告。毫无意外,在大量的广告投入以后,腾讯元宝也一下超越豆包、DeepSeek官方App来到第一名。
在DeepSeek完成市场用户教育,打好基建(将模型开源)以后,凭借社交媒体的优势,腾讯元宝只要能够支持好普通人使用DeepSeek模型,摘下这个桃子一点都不意外,也早就驾轻就熟了。
可换一个角度来想,DeepSeek同样也是需要腾讯的社交来帮助自己更广泛传播的。这就好比果实要通过被鸟吃下,才能完成种子的传播一样。DeepSeek志在建立一个更广泛的开源模型生态,而搭上腾讯的便车,让更多一般老百姓就能使用上它的模型,才是后续建立生态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相互需要,因为诉求不一样但却互补:鸟想果腹,而果实希望被传播。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大量的腾讯元宝广告。毫无意外,在大量的广告投入以后,腾讯元宝也一下超越豆包、DeepSeek官方App来到第一名。
在DeepSeek完成市场用户教育,打好基建(将模型开源)以后,凭借社交媒体的优势,腾讯元宝只要能够支持好普通人使用DeepSeek模型,摘下这个桃子一点都不意外,也早就驾轻就熟了。
可换一个角度来想,DeepSeek同样也是需要腾讯的社交来帮助自己更广泛传播的。这就好比果实要通过被鸟吃下,才能完成种子的传播一样。DeepSeek志在建立一个更广泛的开源模型生态,而搭上腾讯的便车,让更多一般老百姓就能使用上它的模型,才是后续建立生态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相互需要,因为诉求不一样但却互补:鸟想果腹,而果实希望被传播。
👍11
#数学
从微博上看到的关于《凉宫春日的忧郁》和数学的故事,原文见《How Anime Fans Stumbled upon a Mathematical Proof》:
从微博上看到的关于《凉宫春日的忧郁》和数学的故事,原文见《How Anime Fans Stumbled upon a Mathematical Proof》:
你敢信?一群二次元在4chan上随口聊了几句《凉宫春日的忧郁》,结果无意间推动了数学界的研究进展,甚至被正式写进了学术论文!
事情得从2011年说起,当时4chan上有人讨论《凉宫春日的忧郁》这部动画的特殊播放顺序。
当时这部作品还只有14集,内容被设计成非线性叙事,官方特意打乱了播放顺序,让观众可以按照不同方式观看,每种顺序可能都会带来不同的剧情体验。
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要看完所有可能的播放顺序,最少需要看多少集?”
本来这只是个单纯的刷番问题,没想到它竟然撞上了数学界的一个未解难题——超排列(Superpermutation)问题。
简单来说,超排列指的是如何用最短的序列,把所有可能的排列顺序都包含进去。
比如,如果你有3集动画,所有顺序有3! = 6种,看完整个列表的话,理论上需要刷18集(3×6),但如果巧妙地让顺序部分重叠,比如1-2-3-1-2-1-3-2-1,这样只需要9集就能包含所有排列。(1-2-3和2-3-1共享2-3)
这就是超排列的精髓——用最短的方式覆盖所有可能性。
在4chan这场讨论里,一个匿名网友无意间给出了一个新的数学推导,得出了超排列最短长度的下界公式。
也就是说,他算出了这个问题的最小值范围,而数学家们当时还没找到这个结论!
离谱的是,这个匿名网友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的推导有多重要,只是随手发了几条帖子,说:“我想到了一个方法,看看有没有漏洞。”然后这些帖子就被埋没在互联网的浩瀚信息流之中了。
直到2018年,数学家Robin Houston在研究超排列问题时,偶然在某数学博客上看到了2013年转帖的这段4chan讨论。
他越研究越觉得不对劲,直到确认,这位匿名网友的公式是正确的,而且是数学界当时未曾正式提出的突破!
这一发现让数学界瞬间炸锅,最后Houston和另外两位数学家Jay Pantone、Vince Vatter专门整理了这位4chan网友的解法,并把它写进了正式的数学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赫然写着——Anonymous 4chan Poster(4chan匿名网友)。
更有趣的是,数学家Greg Egan后来发现了超排列的一个新的上界公式,而4chan网友的公式刚好提供了下界。
换句话说,数学家们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数值范围,来估算超排列的最短可能长度。
如果真的要按照所有可能的顺序刷完一部n集的动画,你至少要看n! + (n-1)! + (n-2)! + (n-3)集,最多要看n! + (n-1)! + (n-2)! + (n-3)! + (n-3)集。
比如,如果是一部14集的动画,你最少要刷93884313611集,最多要刷93924230411集,哪怕从人类诞生开始刷到现在,都不一定能看完!
所以,下次再看到有人熬夜狂刷动画,说不定他在进行数学研究呢。
Weibo
#二次元闲聊顺手解出数学难题##偶然发现的... 来自量子位 - 微博
#二次元闲聊顺手解出数学难题##偶然发现的数学证明#
你敢信?一群二次元在4chan上随口聊了几句《凉宫春日的忧郁》,结果无意间推动了数学界的研究进展,甚至被正式写进了学术论文!
事情得从2011年说起,当时4c...
你敢信?一群二次元在4chan上随口聊了几句《凉宫春日的忧郁》,结果无意间推动了数学界的研究进展,甚至被正式写进了学术论文!
事情得从2011年说起,当时4c...
👍14
#方法论
2024年看到的最好的一个建议就是“把手弄脏(To get your hands dirty)”,其实就是强调亲自实践的另一种表述,但是把手弄脏更形象一些,我用DS重新展开解读了一遍:
2024年看到的最好的一个建议就是“把手弄脏(To get your hands dirty)”,其实就是强调亲自实践的另一种表述,但是把手弄脏更形象一些,我用DS重新展开解读了一遍:
"把手弄脏"是一个比喻性的表达,通常用于强调实践和亲身参与的重要性。它的核心含义是:通过亲自动手和实际操练来深入理解问题、积累经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表面观察。以下是对这一表述的详细解读:
1. 字面意义
"把手弄脏"从字面上看,指的是在实际操作或工作中,手可能会沾染灰尘、泥污或其他物质。这种"弄脏"的动作象征了真实参与和努力工作,而不是轻松地站在一旁观察或指挥。
2. 深层含义
(1) 实践出真知
- 核心思想:理论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 例子:在学习编程时,读很多书和看教程固然有用,但只有自己动手写代码、调试错误,才能真正理解编程的逻辑和技巧。
(2) 不怕困难
- 核心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挑战、错误或失败,但这些都是成长的机会。
- 例子: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需要亲自处理各种琐事,可能会"把手弄脏",但这是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重要过程。
(3) 脚踏实地
- 核心思想:强调务实和实干精神,而不是空谈或幻想。
- 例子: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也需要亲自参与实际工作,而不是只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
(4) 深入一线
- 核心思想:只有深入实际场景,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
- 例子:产品经理需要通过用户调研和亲自试用产品,而不是仅仅依赖数据分析,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3. 使用场景
"把手弄脏"这一表达在以下场景中尤为常见:
父母希望学生不要只埋头读书,而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实际经验。
- 职场:鼓励员工不仅要有理论支持,还要在项目中亲自实践、解决问题。
- 创业:创业者需要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而不是只做"甩手掌柜"。
- 教育:老师会鼓励学生通过实验、项目等方式"把手弄脏",从而深入理解知识。
4. 类比与延伸
"把手弄脏"可以与其他类似表达类比:
-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强调通过反复练习提升技能。
- "Get your hands dirty"(英文中的对应表达):强调亲自参与实践。
- "深入一线":强调实际接触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
5. 总结
"把手弄脏"是一种提倡实干精神的表达,强调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成长。它提醒我们:
- 不要害怕失败:实践中的错误和挑战是宝贵的经验。
- 不要空谈理论:只有通过行动,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
- 不要远离实际: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做出切实有效的决策。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把手弄脏"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鼓励我们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和成长。
👏5